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最全计算机网络简答题
一、简要比较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相同点:1.二者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将庞大且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容易处理的,范围较小的问题,而且分层的功能也大体相似.2.二者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3.二者都是可以解决异构网络的互联,实现世界上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不同点:1.OSI参考模型的最大功能就是精确地定义了三个主要概念:服务、协议和接口,这与现代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非常吻合。
而TCP/IP模型在这三个概念却没有明确区分,不符合软件工程的思想。
2.OSI参考模型产生在协议发明之间,没有偏向于任何特定的协议,通用性良好。
但设计者在协议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不知道把哪些功能放到那一层更好.TCP/IP模型正好相反。
首先出现的是协议,模型实际上是对已有协议的描述,因此不会出现协议不能匹配模型的情况,但该模型不适合任何其他非TCP/IP的协议栈。
3.TCP/IP模型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的互联问题,并将网际协议IP作为一个单独的重要层次。
OSI参考模型最初只考虑到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络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联。
后来OSI参考模型认识到网际协议IP 的重要性,因此只好在网络层中划分出一个子层来完成类似于TCP/IP模型中IP的功能.4.TCP/IP一开始就对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并重。
OSI在开始时只强调面向连接这一种服务,后来才制定面向无连接服务的有关标准。
5.TCP/IP较早就有较好的网络管理功能,而OSI到后来才开始考虑。
二、试述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所谓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是为便于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而采用的综合了OSI七层模型和TCP/IP的四层模型而得到的五层模型.1.应用层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地操作,而且还要作为互相作用的应用进程1的用户代理(user agent),来完成一些为进行语义上有意义的信息交换所必须的功能。
OSI七层模型与TCPIP五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与TCPIP五层模型博主是搞是个FPGA的,⼀直没有真正的研究过以太⽹相关的技术,现在终于能静下⼼学习⼀下,希望⾃⼰能更深⼊的掌握这项最基本的通信接⼝技术。
下⾯就开始搞了。
⼀、OSI参考模型今天我们先学习⼀下以太⽹最基本也是重要的知识——OSI参考模型。
1、OSI的来源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络互连模型。
ISO为了更好的使⽹络应⽤更为普及,推出了OSI参考模型。
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这个规范来控制⽹络。
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
2、OSI七层模型的划分OSI定义了⽹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应⽤层),即ISO开放互连系统参考模型。
如下图。
每⼀层实现各⾃的功能和协议,并完成与相邻层的接⼝通信。
OSI的服务定义详细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某⼀层的服务就是该层及其下各层的⼀种能⼒,它通过接⼝提供给更⾼⼀层。
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怎么实现的⽆关。
3、各层功能定义这⾥我们只对OSI各层进⾏功能上的⼤概阐述,不详细深究,因为每⼀层实际都是⼀个复杂的层。
后⾯我也会根据个⼈⽅向展开部分层的深⼊学习。
这⾥我们就⼤概了解⼀下。
我们从最顶层——应⽤层开始介绍。
整个过程以公司A和公司B的⼀次商业报价单发送为例⼦进⾏讲解。
<1> 应⽤层OSI参考模型中最靠近⽤户的⼀层,是为计算机⽤户提供应⽤接⼝,也为⽤户直接提供各种⽹络服务。
我们常见应⽤层的⽹络服务协议有:HTTP,HTTPS,FTP,POP3、SMTP等。
实际公司A的⽼板就是我们所述的⽤户,⽽他要发送的商业报价单,就是应⽤层提供的⼀种⽹络服务,当然,⽼板也可以选择其他服务,⽐如说,发⼀份商业合同,发⼀份询价单,等等。
<2> 表⽰层表⽰层提供各种⽤于应⽤层数据的编码和转换功能,确保⼀个系统的应⽤层发送的数据能被另⼀个系统的应⽤层识别。
OSI及其TCPIP的概念和区别
OSI及TCP/IP的概念和区别什么是TCP/IP协议TCP/IP协议(Transfer Controln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传输控制/网际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
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
虽然从名字上看TCP/IP包括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但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它包括上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如: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等,而TCP协议和IP协议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的重要协议。
通常说TCP/IP是Internet协议族,而不单单是TCP和IP。
TCP/IP是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组协议,我们通常称它为TCP/IP协议族。
它是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为其ARPANET广域网开发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以它为基础组建的INTERNET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正因为INTERNET的广泛使用,使得TCP/IP成了事实上的标准。
之所以说TCP/IP是一个协议族,是因为TCP/IP协议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等许多协议,这些协议一起称为TCP/IP协议。
以下我们对协议族中一些常用协议英文名称和用途作一介绍: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P(Internetworking Protocol)网间网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从协议分层模型方面来讲,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OSI参考模型与TC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相同点:
(1)这两种模型都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强调网络技术独立性和端对端确认。
(2)都采用分层的方法,每层建立在下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并为上层提供服务,且层的功能大体相同,两个模型能够在相应的层找到相应的对应功能。
不同点:
(1)分层模型不同。
TCP/IP模型没有会话层和表示层,并且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而为一。
(2)OSI模型有3个主要明确概念:服务、接口、协议。
而TCP/IP参考模型在三者的区别上不是很清楚。
(3)TCP/IP模型对异构网络互连的处理比OSI模型更加合理。
(4)TCP/IP模型比OSI参考模型更注重面向无连接的服务。
在传输层OSI 模式仅有面向有连接的通信,而TCP/IP模型支持两种通信方式;在网络层OSI 模型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方式,而TCP/IP模型只支持无连接通信模式。
1/ 1。
OSI参考模型与TCPIP五层网络架构详解
OSI参考模型与TCPIP五层⽹络架构详解OSI七层模型OSI的来源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络互连模型。
ISO为了更好的使⽹络应⽤更为普及,推出了OSI参考模型。
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这个规范来控制⽹络。
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
OSI七层模型的划分OSI定义了⽹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应⽤层),即ISO开放互连系统参考模型。
见下表OSI参考模型各层的解释应⽤层为应⽤程序提供服务表⽰层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加密会话层建⽴,管理和维护会话传输层建⽴,管理和维护端到端的链接⽹络层IP选址及路由选择数据链路层提供介质访问和链路管理物理层以⼆进制数据的形式在物理媒体上传输数据每⼀层实现各⾃的功能和协议,并完成相邻层的接⼝通信。
OSI的服务定义详细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某⼀层的服务就是该层及其下各层的⼀种能⼒,它通过接⼝提供给更⾼⼀层。
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怎么实现的⽆关。
各层功能定义详解应⽤层OSI参考模型中最靠近⽤户的⼀层,是为计算机⽤户提供应⽤接⼝,也为⽤户直接提供各种⽹络服务。
我们常见应⽤层的⽹络服务协议有:HTTP,HTTPS,FTP,POP3、SMTP等。
表⽰层表⽰层提供各种⽤于应⽤层数据的编码和转换功能,确保⼀个系统的应⽤层发送的数据能被另⼀个系统的应⽤层识别。
如果必要,该层可提供⼀种标准表⽰形式,⽤于将计算机内部的多种数据格式转换成通信中采⽤的标准表⽰形式。
数据压缩和加密也是表⽰层可提供的转换功能之⼀。
会话层会话层就是负责建⽴、管理和终⽌表⽰层实体之间的通信会话。
该层的通信由不同设备中的应⽤程序之间的服务请求和响应组成。
传输层传输层建⽴了主机端到端的链接,传输层的作⽤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功能及不同点
试述TCP/IP 四层模型和OSI 七层模型中每一层所完成的功能,以及这两个模型的不同点。
(一)OSI七层模型OSI模型将网络结构划分为七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均有自己的一套功能集,并与紧邻的上层和下层交互作用。
,在顶端与底端之间的每一层均能确保数据以一种可读、无错、排序正确的格式被发送。
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
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尽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据出错率。
网络物理问题,如电线断开,将影响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是O S I 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
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未加工)数据,或称“有效荷载”,还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网络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
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
网络层,即O S I模型的第三层,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例如,一个计算机有一个网络地址1 0 . 3 4 . 9 9 . 1 2 (若它使用的是T C P / I P 协议)和一个物理地址0 0 6 0 9 7 3 E 9 7 F 3 。
传输层主要负责确保数据可靠、顺序、无错地从A点到传输到2点(A、E点可能在也可能不在相同的网络段上)。
因为如果没有传输层,数据将不能被接受方验证或解释,所以,传输层常被认为是O S I 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
会话层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
术语“会话”指在两个实体之间建立数据交换的连接;常用于表示终端与主机之间的通信。
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
资料:计算机网络(第二版)重点简答题
4.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线路交换。
线路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通信过程分为三步:线路连接,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
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但存在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没有差错控制能力。
还有一类就是存储转发交换。
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进入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受、差错校验、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
4. 如何理解OSI参考模型中“OSI环境”的概念?答:“OSI环境”即是它描述的范围,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的7层与通信子网。
7.试比较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答:相同点:(1)两者对实现服务的协议的复杂性与传输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2)在网络数据传输的各层都会涉及这两者的问题不同点:(1)面向连接服务的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而无连接服务不需要(2)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结点的地址,而无连接服务要携带完整的目的结点的地址(3)面向连接服务传输的收发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但通信效率不高,而无连接服务目的结点接受数据分组可能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传输可靠性不好,但通信效率较高8. TCP/I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2).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用于互联网络中。
3).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所有网络设备在Internet中都有唯一的地址。
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9. 请比较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答:相同点:1)都是分层的2)在同层确定协议栈的概念3)以传输层为分界,其上层都是传输服务的用户不同点:(1)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TCP/IP未做规定(2)OSI先有分层模型后有协议规范,不偏向任何特定协议,具有通用性,TCP/IP先有协议后有模型,对非TCP/IP网络并不适用(3)在通信上,OSI非常重视连接通信,而TCP/IP一开始就重视数据报通信(4)在网络互联上,OSI提出以标准的公用数据网为主干网,而TCP/IP专门建立了互联网协议IP,用于各种异构网的互联。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
传输层
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建立和维护通 信会话、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等。主要的传输层 协议是TCP和UDP。
链路层
负责在相邻网络节点之间建立物理连接,并进行 数据帧的封装和解封装。该层的主要协议包括以 太网协议等。
03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 型的比较
层次结构的比较
总结词
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在层次结构上存在差异。
传输层
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确保数据按照发送顺序无错误地传输,主要协议有TCP和UDP。
会话层
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以及同步和对话控制等功能。
表示层
用于处理数据格式化,包括数据压缩、加密和解密等转换功能。
应用层
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和Web浏览等应用协议。
02 TCP/IP模型概述
应用场景的比较
总结词
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应用场景有所不同。
详细描述
OSI参考模型是一个理论模型,主要用于指导网络设计和开发。而TCP/IP模型在实际的 网络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互联网协议(I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等,这些协
议已经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
0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 型的应用
05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 型的实践案例
基于OSI参考模型的案例
案例一
一个跨国公司的网络系统架构
案例四
一个在线购物平台的网络架构
案例二
一个大学校园网的设计
案例三
一个政府部门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基于TCP/IP模型的案例
案例一
一个视频会议系统的实现
案例三
一个在线银行的网络服务架构
osi及tcpip的概念和区别
OSI及TCP/IP的概念和区别什么是TCP/IP协议TCP/IP协议(Transfer Controln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传输控制/网际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
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
虽然从名字上看TCP/IP包括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但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它包括上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如: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等,而TCP协议和IP协议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的重要协议。
通常说TCP/IP是Internet协议族,而不单单是TCP和IP。
TCP/IP是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组协议,我们通常称它为TCP/IP协议族。
它是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为其ARPANET广域网开发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以它为基础组建的INTERNET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正因为INTERNET的广泛使用,使得TCP/IP成了事实上的标准。
之所以说TCP/IP是一个协议族,是因为TCP/IP协议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等许多协议,这些协议一起称为TCP/IP协议。
以下我们对协议族中一些常用协议英文名称和用途作一介绍: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P(Internetworking Protocol)网间网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从协议分层模型方面来讲,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功能及不同点
试述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中每一层所完成的功能,以及这两个模型的不同点。
(一)OSI七层模型O S I模型将网络结构划分为七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均有自己的一套功能集,并与紧邻的上层和下层交互作用。
,在顶端与底端之间的每一层均能确保数据以一种可读、无错、排序正确的格式被发送.物理层是O S I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
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尽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据出错率。
网络物理问题,如电线断开,将影响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是O S I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未加工)数据,或称“有效荷载”,还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网络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
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网络层,即O S I模型的第三层,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例如,一个计算机有一个网络地址1 0 。
3 4 . 9 9 。
1 2(若它使用的是T C P / I P协议)和一个物理地址0 0 6 0 9 7 3 E 9 7 F 3.传输层主要负责确保数据可靠、顺序、无错地从A点到传输到B点(A、B点可能在也可能不在相同的网络段上)。
因为如果没有传输层,数据将不能被接受方验证或解释,所以,传输层常被认为是O S I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
会话层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
术语“会话”指在两个实体之间建立数据交换的连接;常用于表示终端与主机之间的通信。
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表示层如同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这种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网络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题答案
1选择题(1)具有中心节点的网络拓扑属于(星形网络)。
(2)在(环形)拓扑结构中,一个电缆故障会终止所有的传输。
(3)树形网络是(星形网络)的一种变体。
(4)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LAN )。
(5)下述对广域网的作用范围的叙述最准确的是(100 km 以上)。
(6)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大、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是(光纤)。
⑺在脉冲编码调制方法中,如果规定的量化级是64个.则需使用(6 )位编码。
(8)波特率等于(每秒传送的比特数)。
(9)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需要的设备是(调制解调器)。
(10)一种用载波信号相位移动来表示数字信号的调制方法称为(移相)键控法。
(11)在计算机网络OSI参考模型中,同一节点内相邻层次之间通过(接口)来进行通信。
(12)在TCF Y IP簇中,TCP是一种(传输层)协议。
(13)在应用层协议中,( DNS )既依赖于TCP又依赖于UDP(14)在OSI参考模型中.与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对应的是(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5)在快速以太网中,支持5类UTP标准的是(100Base-TX )。
(16)在共享式以太网中,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CSMA/CD )。
(17)交换式以太网的核心设备是(以太网交换机)。
(18)( 以太网)在逻辑结构上属于总线型局域网,在物理结构上可以看成星形局域网。
(19)在快速以太网中,支持5类UTP标准的是(100Base-TX )。
(20)IEEE 802.2 协议中10 Base—T标准规定使用5类UTP寸,从网卡到集线器的最大距离为(100m )。
(21)在计算机网络中,树形网络是(星形网络)的一种变体。
(22)( 波特率)是一种调制速率,也成为“波形速率”或“码元速率”。
(23)传统交换机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24)在下面设备中,(集线器)不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25)在计算机网络中,能将异种网络互联起来,实现不同网络协议相互转换的网络互联设备是(网关)(26)当需要将一个局域网接入In ter net时,可选用(路由器)(27)(路由器)是可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局域网之间选择最佳路由的网络连接设备(28)下列(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不属于网络操作系统(29)对于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的大型网络,应当选择(UNIX)操作系统,对于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要强求不高的中小型网络,应当选择(Windows 2000)操作系统(30)E-mail地址的格式为(用户名牛主机域名)(31)在电子邮件中所包含的信息(可以是文字、声音和图形图像信息)(32)IP地址127.0.0.1 表示(一个环回地址)(33)HTM是一种(超文本标记语言)(34)B类IP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范围是(128-191)(35)IP 地址129.56.32.51 的(129.56 )表示网络ID(36)计算机病毒是指(以危害系统为目的的特殊计算机程序)(37)最简单的防火墙采用的是(包过滤)技术(38)由设计者有意建立起来的进入用户系统的方法是(后门)(39)网络感染病毒的途径有很多种,但发生得最多却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是(网络传播)(40)下面关于TCP/IP的叙述中,(Internet的主机标识是IP地址)是错误的2. 填空题(1)从技术层面上讲,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答案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答案【篇一: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吴功宜)】p class=txt>aa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面向终端计算机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分组交换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internet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2.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答: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自治系统”;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
3.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答:随着微型计算机和局域网的广泛使用,使用大型机与中型机的主机-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现代网络结构已经发生变化。
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过局域网连入城域网,而城域网、广域网之间的互联都是通过路由器实现。
4.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线路交换。
线路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通信过程分为三步:线路连接,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
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但存在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没有差错控制能力。
还有一类就是存储转发交换。
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进入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受、差错校验、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
5.网络多媒体传输有哪几个主要的基本特性?请说明传输连续的音频、视频流所需要的通信带宽。
iso_osi和tcpip模型
为什么要采用分层体系结构
7
应用层
复杂问题简单化
6
表 示层
提供不同厂商之间
5
会 话层
的标准接口
4
传输层
确保互操作性3Βιβλιοθήκη 网络 层易于学习和操作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 层
2.1.3 ISO/OSI网络体系结构
OSI网络体系结构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Reference Model,OSI)。ISO(国际化 标准组织)根据整个计算机网络功能将 网络分为物理层、网络层、传输层、会 话层、表示层、应用层7层,也称“七层 模型”,如图所示:
网络层
7
应用层
6
表 示层
5
会 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 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 层
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
处理数据格式 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
端到端的连接
寻址和路由选择 定义网络地址 选择路由
数据链路层
7
应用层
6
表 示层
5
会 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 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 层
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
处理数据格式 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
2.5.1 2.5.2 2.5.3
协议分析的角色 协议分析器要素 协议分析器设置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11.1820.11.18Wednes day, November 18,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3:26:4513:26: 4513:2611/18/2020 1:26:45 PM
OSI与TCPIP参考模型和各层协议介绍
OSI与TCPIP参考模型和各层协议介绍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
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OSI模型。
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OSI模型的设计目的是成为一个所有销售商都能实现的开放网路模型,来克服使用众多私有网络模型所带来的困难和低效性。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 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的。
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比如计算机)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TCP/IP是一个四层的分层体系结构。
高层为传输控制协议,它负责聚集信息或把文件拆分成更小的包。
低层是网际协议,它处理每个包的地址部分,使这些包正确的到达目的地。
TCP/IP各层对应的协议TCP/IP的层对应的TCP/IP协议应用在各层的硬件设备应用层(Application):应用程序网关(application gateway)Telnet: 远程登录(在应用层连接两部分应用程序)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t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POP3(Post Office Ptotocol):邮局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传输层(Transport):传输网关(transport gateway)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在传输层连接两个网络)UDP(User Data Potocol):用户数据协议网络层(Internet):多协议路由器(multiprotocol router)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在异构网络间转发分组)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逆地址解析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 Protocol):因特网组管理协议BOOTP (Bootstrap):可选安全启动协议数据链路层(Data Link):网桥(bridge)交换机(switcher)HDLC(High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在LAN之间存储-转发数据链路针)SLIP(Serial Line IP):串行线路IP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802.2等物理层(Physical):中继器(repeater)集线器(hub)无(放大或再生弱的信号,在两个电缆段之间复制每一个比特)应用层包括所有和应用程序协同工作,利用基础网络交换应用程序专用的数据的协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后习题答案 第4章 计算机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
4.接口
“接口”是同处某地的同一节点系统内相邻层之间信息交换的连接点。 5.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将计算机互联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 定义的层次,并规定同层实体通讯的协议和邻层间的接口服务。这 种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之为网络体系结构。
9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4.2.2 OSI参考模型
件;WEB访问和HTTP;对远程主机的Telnet等,对应的通信应用协议 如 P34所列8种。 OSI/RM清晰地定义了服务,接口和协议三个概念,将功能与 实现细节分开,概括性强,理论完整, 便于理解,普遍实用性强,至 今仍被用于理论学习和系统分析;但OSI 协议实现复杂,没有商业 驱动力,未被实际采用。
计算机论文OSI网络参考模型与TCPIP网络结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论OSI网络参考模型与TCP/IP网络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摘要:计算机之间要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套规则,为了减少网络协议设计的复杂性,网络设计者并不是设计一个单一、巨大的协议来为所有形式的通信规定完整细节,而是将庞大为复杂的通信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小问题,然后为每个小问题设计一个单独的协议,这些结构、协议之间有着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来保障信息能后准确无误的输送、接收。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OSI网络参考模型;TCP/IP结构模型(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彼此之间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整个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是计算机与通信网络发展的高级阶段。
1.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凡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按不同的拓扑结构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硬件、软件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成为计算机系统。
1.1.2计算机网路的功能a)数据交换和通信b)资源共享c)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d)均衡负荷,相互合作e)分布式网络处理1.1.3计算机网路的组成计算机网路是由计算机系统、通信链路和网络节点组成的计算机群,他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承担着数据处理通信两类工作。
a)资源子网b)通信子网(二)网络互连模型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适应网络标准化发展的需求,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从而形成了网络体系结构的国际标准。
1.1.4 1. OSI结构与功能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开放式互联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功能结构的框架,他将整个网络划分成7个层次,如下图所示:1.1.4.1物理层物理层的目的是提供网络内两个实体间的物理接口和实现他们之间的物理连接,按位传送比特流,将数据信息从一个实体经物理信道送往另一个实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透明的比特流传送服务。
网络组建 TCP I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的关系
网络组建 TCP IP 协议与OSI 参考模型的关系TCP/IP 参考模型与OSI 参考模型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
在传输层中二者定义了相似的功能。
但是二者在层次划分、使用的协议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TCP/IP 协议与OSI 相比,简化了高层的协议,简化了会话层和表示层,将其融合到了应用层,使得通信的层次减少,提高了通信的效率,如图2-11所示。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传输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TELNET FTP HTTP SMTP DNS 等TCP UDP IP ICMP ARP RARP 各种物理通信网络接口OSI 体系结构TCP/IP 协议集图2-11 TCP/IP 协议与OSI 参考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无论是OSI 参考模型,还是TCP/IP 协议都不是完美的,对二者的评论与批评都很多。
在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专家都认为OSI 参考模型与协议将风靡世界,但事实却与人们预想的相反。
下面对OSI 参考模型与TCP/IP 协议进行比较,两种模型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分层,并且在同层都确定协议栈(也称簇)的概念;以传输层为分界,其上层都希望由传输层提供端-端,与网络环境无关的传输服务;传输层的上位层都是传输服务的用户,这些用户以信息处理为主。
而TCP/IP 协议与OSI 参考模型之间的区别:(1)区别比较小的是在物理层和链路层中,TCP/IP 未做规定,表明TCP/IP 可以使用OSI 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链路层协议。
由于这两层的功能很多,必须分两层讲述。
而TCP/IP 则不分层;OSI 的高层分为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而TCP/IP 协议在这里未做分层,所以将各种应用协议称之为应用层。
因此有利于计算机网络的工业生产,所以称为工业标准。
(2)OSI 参考模型先有分层模型,后有协议规范。
这意味着该分层模型不偏向任何特定的协议,具有通用性。
而TCP/IP 先有协议后有模型,模型是对协议的分层描述,所以该模型只适用于TCP/IP 协议,对非TCP/IP 网络并不适用。
TCP IP模型及OSI参考模型
一、TCP/I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图1TCP/I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一样,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也分为不同的层次开发,每一层负责不同的通信功能。
但是,TCP/IP协议简化了层次设计,只有五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从图1可以看出,TCP/IP协议栈与OSI参考模型有清晰的对应关系,覆盖了OSI参考模型的所有层次。
应用层包含了OSI参考模型所有高层协议。
图2所示为TCP/IP协议栈。
图2 TCP/IP协议栈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涉及到在通信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比特流,它实现传输数据所需要的机械、电气、功能性及过程等手段,提供检错、纠错、同步等措施,使之对网络层显现一条无错线路;并且进行流量调控。
网络层检查网络拓扑,以决定传输报文的最佳路由,执行数据转发。
其关键问题是确定数据包从源端到目的端如何选择路由。
网络层的主要协议有IP、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互联网组管理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和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解析协议)等。
传输层的基本功能是为两台主机间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
传输层从应用层接收数据,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把它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给网络层,并确保到达对方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
传输层的主要协议有TCP、UDP(User Datagraph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
应用层显示接收到的信息,把用户的数据发送到低层,为应用软件提供网络接口。
第二三次课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二三次课课后练习参考答案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IBM-PC的出现掀起了计算机普及的高潮,它是在()年A)1951 B)1961 C)1971 D)19812.关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计算机辅助设计缩写为CAS(CAD)B)计算机辅助制造缩写为CAD(CAM)C)计算机辅助教学缩写为CAI D)计算机辅助测试缩写为CAE(CA T)3.在网络协议要素中,规定用户数据格式的是()A)语法B)语义C)时序D)接口4.关于OSI参考模型说法错误的是()A)物理层基于传输介质提供物理连接服务B)网络层通过路由算法为分组选择传输路径C)数据链路层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传输层)D)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高层网络应用服务5.关于TCP/IP模型与OSI模型对应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TCP/IP模型的应用层对应于OSI模型的传输层对应应用层或上三层B)TCP/IP模型的传输层对应于OSI模型的物理层对应传输层C)TCP/IP模型的互联层对应于OSI模型的网络层D)TCP/IP模型的主机-网络层对应于OSI模型的应用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6.共享式以太网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A)CSMA/CD B)CSMA/CA C)WCDMA D)CDMA20007.在以太网的帧结构中,表示网络层协议的字段是()A)前导码B)源地址C)帧校验D)类型8.关于局域网交换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可建立多个端口之间的并发连接B)采用传统的共享介质工作方式(交换式)C)核心是端口与MAC地址映射D)可通过存储转发方式交换数据9.支持单模光纤的千兆以太网物理层标准是()A)1000BASE-LX B)1000BASE-SX C)1000BASE-CXD)1000BASE-T10.关于无线局域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以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B)协议标准是IEEE802.11C)可完全代替有线局域网D)可支持红外扩频等方式11.以太网MAC地址的长度是()位A)128(ipv6)B)64 C)54 D)4812.如果以太网交换机的总带宽是8.4Gbps,并且具有22个全双工百兆端口,则全双工千兆端口数量最多为()个22*100M*2=4.4Gbps 8.4-4.4=4Gbps 4G/1000M/2=2A)1 B)2C)3 D)413.一下哪种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TCP和UDPA)UDP B)RIP C)ARP D)FTP14.关于IP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是一种网络管理协议B)采用标记交换方法C)提供可靠的数据报传输服务D)屏蔽低层物理网络的差异15.如果借用C类IP地址中的4位主机号划分子网,那么子网掩码应该为()A)255.255.255.0 B)255.255.255.128C)255.255.255.192 D)255.255.255.240子网掩码,网络号及子网号全为1,故最后一个字节二进制为11110000,转为十进制24016.关于ARP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请求采用单播方式,应答采用广播方式B)请求采用广播方式,应答采用单播方式C)请求和应答都采用广播方式D)请求和应答都采用单播方式17.对IP数据报进行分片的主要目的是()A)适应各个物理网络不同的地址长度B)拥塞控制C)适应各个物理网络不同的MTU长度D)流量控制18.回应请求与应答ICMP报文的主要功能是()A)获取本网络使用的子网掩码B)报告IP数据报中的出错参数C)将IP数据报进行重新定向D)测试目的主机或路由器的可达性19.关于IP数据报报头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版本域表示数据报使用的IP协议版本B)协议域表示数据报要求的服务类型C)头部校验和域用于保证IP报头的完整性D)生存周期域表示数据报的存活时间20.在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中,标识一个特定的服务通常使用()A)TCP或UDP端口号B)IP地址C)CPU序列号D)MAC地址21.下面哪个地址属于组播地址()第一个字节为224--239A)202.113.0.36 B)224.0.1.2C)59.67.33.1 D)127.0.0.122.以太网帧的地址字段中保存的是()数据链路层地址为MAC,网络层位IP地址A)主机名B)端口号C)MAC地址D)IP地址23.以下哪个不是IP服务具有的特点()A)不可靠B)无连接C)标记交换D)尽最大努力24.如果一台主机的IP地址是20.22.25.6,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那么该主机所属的网络为()A)20.22.25.0B)20.22.0.0 C)20.0.0.0 D)0.0.0.025.如果需要将主机域名转换为IP地址,那么可使用的协议是A)MIME B)DNS C)PGP D)TELNET26.在IP报头中设置“生存周期”域的目的是A)提高数据报的转发效率B)提高数据报转发过程中的安全性C)防止数据报在网络中无休止流动D)确保数据报可以正确分片27.在IP数据报分片后,通常负责IP数据报重组的设备是A)分片途经的路由器B)分片途经的交换机C)源主机D)目的主机28.某路由器收到了一个IP数据报,在对其报头进行校验后发现该数据报存在错误,路由器最有可能采取的动作是A)抛弃该数据报B)抑制该数据报源主机的发送C)转发该数据报D)纠正该数据报的错误29.以下哪个地址是Ethernet的物理地址A)10.254.1.220 B)00-60-08-00-A6-38C)10-65-08 D):::10.0.0.130.某主机的IP地址为128.200.68.1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同点:
(1)这两种模型都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强调网络技术独立性和端对端确认。
(2)都采用分层的方法,每层建立在下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并为上层提供服务,且层的功能大体相同,两个模型能够在相应的层找到相应的对应功能。
不同点:
(1)分层模型不同。
TCP/IP模型没有会话层和表示层,并且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而为一。
(2)O SI模型有3个主要明确概念:服务、接口、协议。
而TCP/IP 参考模型在三者的区别上不是很清楚。
(3)T CP/IP模型对异构网络互连的处理比OSI模型更加合理。
(4)T CP/IP模型比OSI参考模型更注重面向无连接的服务。
在传输层OSI模式仅有面向有连接的通信,而TCP/IP模型支持两种通信方式;在网络层OSI模型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方式,而TCP/IP模型只支持无连接通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