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材编制的基础理论

合集下载

远程教育理论

远程教育理论

远程教育理论一、单选和填空1、第三代电子信息技术以(电子信息通讯技术)为主,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主要代表,对应第三代网络远程教育。

2、我国函授教育起步于(20世纪初)。

(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被视为教育史上第四次教育方式的革命3、全国经教育部共批准(68)所普通高等院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八、、4、(网络远程教育)是指各类院校、企业和组织机构面对远程学习者组织实施的基于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开放,灵活与分布式的教育和培训。

5、(网络远程教育)在我国称现代远程教育6、在英文中,使用‘ distance education '(远程教育)作为这类新型的教与学形态的总的称谓7、(远程教育的本质特征):教师与学生的时空相对分离也即教的行为活动与学的行为活动的时空相对分离8、(传统教育)是作为校园课堂面授教育即学校教育的同义词来使用的。

9、穆尔所说的教育的第一家族就是(学生和教师)直接面对面接触的传统面授教育。

10、教育的第二家族正是以(教师和学生)的时空相对分离为特征的远程教育,(教)师(学)生间的通信交流是通过媒体与技术来实现的。

11、(远程教师的两大教学职能是): 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与学生学习支助服务。

12、我们将人际面授情景中的技术媒体教学称为(技术环境面授教学),将师生时空分离情境中的技术媒体教学称为(技术媒体远程教学)13、媒体的表现力指(媒体呈现教学信息)的特征,是媒体教学功能的主要因素。

14、依据时间控制特性的差异可以将教学媒体分成两大类:(即时媒体)和(永久媒体)15、媒体成本分析的基本问题是:应该了解不同媒体的(成本结构)及其变化规律16、(教学媒体)是储存,加工,传输和呈现教学信息的载体。

17、(单一模式院校)是指专门为校外学生而独立设置的远程教学院校,以自治的远程18、(课程开发)包括课程材料的设计开发和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其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19、远程教育管理对象的层次结构可以将远程教育管理学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20、(远程教育的系统)分析界定了课程、学生、行政和后勤 4 个主要的子系统。

远程教育的理论基础

远程教育的理论基础

远程教育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是一门研究学习心理规律和原理的学问,它揭示人类如何获得比较持久的行为经验和变化的经验, 分析、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现代远程教育仍然应在学习理论指导下研究学习规律、学习心理、行为经验和学习的因素关系。

因此, 学习理论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基础。

离开了学习理论的支持, 现代远程教育及其它的教学设计, 便不可能站立起来。

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理论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关系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桑代克斯金纳等。

其基本观点为:.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有什么样的刺激, 就会有怎样的反应。

. 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过程, 认识事物要由部分到整体。

. 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学习应重知识、重技能、重外部行为的研究。

2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纽厄尔等。

其基本观点为:. 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

客体刺激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之中, 才能引起对刺激的行为反应。

. 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过程。

人脑好比电脑, 应建立学习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用计算机程序的解释去理解人的学习行为。

学习是凭智力与理解, 决非盲目的尝试。

认识事物首先要整体认识, 整体理解有问题, 就很难实现学习任务。

学习应重人的智能培养。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等。

其基本观点为:. 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 是丰满人物的形成过程。

.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 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

. 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 它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创造了“接受”的气氛。

学习应重学习的情感因素。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现代远程教育中强调要建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它的全部理论、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并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的。

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 尤其在设计和开发现代远程教育的各个教学要素中, 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何帮助学生在独立条件下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刺激学习兴趣, 如何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如何建立优良的非人力学习资源库并方便有差异的学生学习等。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思想
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系统环境、
封闭与开放、系统的状态
系统方法
结构方法、功能方法、历史方法
2、传播理论
传播过程的模式
传播过程的要素:传播过程研究的要素也构成了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3、教学理论
深受教学理论研究中要素主义趋向影响
更多更直接地从当代教学理论中吸取营养,寻找科学依据
4、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学习理论的发展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1、ID1的代表性模式
----“肯普模式”
特点:
(1)四个基本要素
(2)三个主要问题
(3)十个教学环节
2、ID2的代表性模式
----“史密斯—雷根模式”
(1)把教学分析与确定学生初始行为及特征
(2)开发教学策略
(3)对教学的修改未放到评价模块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1.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具体条件下,为达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媒体的选择和课堂教学结构的策划上。

3.进行学习评价。

第二章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

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代 表了当今国际远程教育界比较主流的观点
4. 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和三大学派理论
远程高等教育的三种实践模式: a. 英国等国的开放大学模式(主流模式) b. 美、俄和澳大利亚的双重院校模式 c. 中国、法国和加拿大的多重模式
与之相对应的三大理论学派
a. 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变革的革命学派(并行学派) b. 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一体化的趋同学派(并合学派) c. 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连续递变的谱系学派(折衷学派)
第二章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
远程教育的理论体系 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 远程教育的微观理论 远程教育的哲学理论
一、远程教育的理论体系
宏观理论 微观理论 哲学理论
建立起远程教育学科体系的核心
宏观理论:反映远程教育与其所处社会环
境相互关系的某些规律性认识的各 种特定理论
微观理论:集中论述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
三、远程教育的微观理论
1. 远程教与学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
(美国的穆尔所提出,标志着远程教育理论基础 的日臻成熟)
远程教育教与学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 学生和内容的相互作用 学生和教师的相互作用 学生和学生的相互作用
2. 远程教学两大功能要素的理论
a. 课程设计开发发送以及学习支助服务 (瑞典学者霍姆伯格提出) b. 远程学习中课程和学生两个子系统及其 相互作用(英国的凯依、鲁姆勃尔提出)
3. 以学生为中心远程学习理论 4. 虚拟教学理论
四、远程教育的哲学理论
远程教育的哲学理论论述的主要论题: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兴教育形态的特殊 性;远程教育这种独特的教育形态存在的合理 性;以及远程教育存在和发展对整个教育和教 育学、对人类社会及其进步和演化的意义和价 值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综述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综述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综述(吴佳妮天津外国语大学 08502班 0805114045)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定义、基本理论与优缺点。

综述了国内外对远程教育下的定义。

综述了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对教学工业化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支持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起源,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并简述了对远程教育优缺点的不同看法。

关键词:远程教育;基本理论;优点;缺点1.远程教育定义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义,一直存在着争议,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致使远程教育很难有明确的定义。

在国际上,对远程教育定义贡献最大的当属爱尔兰人德斯蒙德·基更,1983年基更对远程教育作了的如下定义:“远程教育是教育致力开拓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在整个学习期间,学生和教师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学生和学习集体也在整个学习期间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技术媒体代替了常规的、口头讲授的、以集体学习为基础的教育的人际交流(这样与自学计划区别开来);学生和教师进行双向交流是可能的(这样与其他教育技术形式区别开来)。

远程教育代表了教育过程的工业化形态。

”[1]在1986年,基更修订了他对远程教育的定义,也称为五项特征描述性定义:1)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处于相对分离状态;2)教育组织通过规划和准备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对学习产生影响;3)应用各类技术媒体,包括印刷媒体、视听媒体和计算机媒体,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媒体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4)提供双向通信条件,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对话;5)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与学习集体也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学生通常是接受个别化教学而不是集体教学,但并不排除必要的集体面授和交流。

”[1]相比较1983年的定义,他保留了前五项要素而放弃了最后一项要素,他声称,“远程教育可以有这五项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它们构成了远程教育最核心的本质。

”但是,基更对于远程教育的定义是建立在欧洲和英联邦国家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对于美国、俄国和中国等国家的远程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概括的明显不够。

远程网络教育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学理论

远程网络教育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
学习理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指描 述或说明人和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 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教学理论关心的是促进 学习而不是描述学习。具体地说,教学理论主 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学习理论主要是在 描述和说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学习开 始后会发生一些什么情况〞的问题。
一种技术能够改变一个人一时,但一种理念却可 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高潮,是一个一个台阶、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在举止的运用方面 教学艺术是教师个人才华的充分显露,一个教学艺术
水平较高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能以优雅、亲切的教态, 生动幽默的语言、准确精当的讲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博得学生的好感与尊重,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
2021/11/9
22
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其组成因素有 “多项性特点〞,具体表现为“教学活动的主 体性因素、条件性要素、过程性要素〞三个维 度的因素结构。主体性要素包括教师和学生, 条件性要素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过程性 要素包括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 教学方法与手段、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感觉的能力,包括特殊的身体技能,如平衡、协调、 敏捷、力量、速度、灵活性等,以及对外界或自身刺 激反响的能力。
2021/11/9
26
(5)音乐智能,即觉察/区分、改变、表述音乐的能力,
(6)交际智能,即觉察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 及感觉的能力,包括面部表情、声音、动作的敏感性;
(7)内省智能,即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而采取适当行 为的能力。这七种智力因素是多维度相对独立地表现
2021/11/9
29
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科学是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统称。 主张把事物、对象看作一个系统进行整体来研
究他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的相互联系,通过信 息的传递和反响来实现系统之间的联系,到达 有目的的控制系统的开展,获得最优化效果。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一.现代远程教育基本概念教育的含义正在发生变革。

1997年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一个新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在这个新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里边,把教育定义为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简单地讲,教育已经变为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教育报告,叫德洛尔报告,现在中文的翻译叫《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但是英文原文的教育并没有用“Education”而是用的“Learning”。

所以,国际上认为教科文组织把21世纪的教育直接用Learning来表示,就表明21世纪的教育正在变为学习,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会引起教育上一系列的变革。

所以,我们也应该从学习化社会、知识社会教育的这种本身的变革来考虑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在全球发展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远程教育在我国也有几十年的经验和基础。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启动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已有、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理论、政策、技术、教学、管理、服务、模式、机制等方面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需要研究。

教育部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将为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1.定义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德国(蒂宾根小组,The Tubingen Group)的学者多曼(Dohmen)、彼得斯(Peters)、以及美国的穆尔(Movre)和瑞典的霍姆博格(Holmberg)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给出了对远程教育的定义(《远程教育学》P19).1980年基更(Desmond Keegan德斯蒙德.基更)发表<<关于远距离教育定义>>,提出了远距离教育的6个基本定义要素: *教师与学生分离,以此与面授教育区别;*教学组织的影响,以此与个别学习区别;*技术媒体的使用,通常以印刷教材为主,把学生和教师联系起来并传递教学内容;*提供双向通信,使学生从中受益或启发对话;*为教学和社会目的可能召开必要的会议;*参与教育工业化形式(如果承认这一条,工业化形式就把远距离教育与教育家族中的其他形式区别开来)。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案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黄宜梁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远程教育研究所(全省电大系统培训讲稿)摘要:本文以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程研究为背景,在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案模式改革与实践中,提出了基于综合网络的开放教育“导—学”协同教案模式。

该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学习化环境,扩展师、生“导”与“学”的时空和能力,是导师的“导”与学习者的“学”协同活动的程序和策略体系。

它以系统科学理论、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基础,对于广播电视大学如何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扩展教师的教案能力,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高远程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综合网络;“导—学”协同教案模式;理论;实践信息化社会中的“教案”不再单纯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活动,而应该是指导学习者面对社会,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育者将是一个鼓动者、引导者,他将帮助唤醒学习者未被知晓的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分享到能够完全发挥自己才能的幸福。

这里的“教育者”更像是一个“指导者”。

他更重要的任务是:指导每一个学习者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教师。

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程研究的宗旨是:探索并构建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案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的、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

在总结性评估中又提出:要通过评估“促进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确立教案模式,完善管理规范,提高教案质量。

”基于这一思想,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程研究,努力实践“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从学习者的本人出发,把重点放在教与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上,探索并构建了基于综合网络的“导—学”协同教案模式,并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实践中广泛应用。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的逻辑起点和结构框架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的逻辑起点和结构框架
维普资讯
・哆恼 舡蝴 ‘

●20 年第 5 06 期上半月刊 ●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的逻辑起点和结构框架
陈乃 林
( 江苏省成 人教 育协会会长 、教 育部社 区教 育专 家组成 员)
[ 摘 要】本 文 指 出现 代远 程 高等 教 育教 学体 系的 逻 辑起 点 是 远 程 学 习, 它的 结 构 由六 个基 表 要 素 构 成
“ 法 可 依 、有 法 必 依 、执 法 必 严 、违 法 必 究 ” 有 , 这是 建 设 社 会 主 义法 治 国家 的要 求 。但 是 。我 们 的部
分 党 政 干 部 ,不 依 法 办 事 , “ 言 代 法 ” “ 权 代 以 . 以
如 果 不 学 法 、不 懂 法 、没 有 相 应 的 法律 素质 ,就 不 能 适 应 时 代 发 展 的需 要 , “ 法 治 国 ” 的基 本 方 略 就 无 依
党 的 十 五 大 报 告 明确 指 出 :依 法 治 国是 党 领 导 人 民治 理 国家 的基 本 方 略 。全 国人 大 九届 二 次会 议 又 将 其 载入 宪 法 。实 施 依 法治 国方 略 。推 进依 法 治 国进 程 , 除 了要 有 完 备 的社 会 主 义法 律 体 系 、健 全 的社 会 主 义
科 学 的特 定 模 式 ,展 现 m这 门科 学 区别 其 他 科 学 的 分
重要 内容 。现 代 社 会 是 法 制 社 会 ,法 律 存 在 于 社 会 生
活 的各 个 领 域 ,它 不 仅 规 范 着 人 们 的 生 活 、学 习 和工
5 可 以更 好 地 贯彻 “ 法治 国” 的基本 方略 . 依
已不 是可 有 可无 的 事 了 。

远程教育学_2

远程教育学_2
远程教育与信息技术

教育与技术:百年未变? 教育与技术:百年未变?
wangkl@
2011. 02 ~ 2011.06
远程教育理论
• 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 教育信息化 对传统教育的影响与冲击 远程教育、远程教与学的产生: 远程教育、远程教与学的产生:信息技术主要应 用于课程设计开发与发送、 用于课程设计开发与发送、学生学习支助服务与双 向通信、教育教学组织管理。 向通信、教育教学组织管理。
• 物质技术基础 科学技术基础 物质技术基础/科学技术基础 • 思想理论基础 • 政治决策基础 • 教育 心理学基础 教育-心理学基础
wangkl@
2011. 02 ~ 2011.06
远程教育理论
• 远程教育的运行原理 三要素
教师: 教师:助学者 教材: 教材:教学资源 学生: 学生:学习者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wangkl@ 2011. 02 ~ 2011.06
远程教育理论
•如何远程学习(学生) 如何远程学习(学生) 如何远程学习 观念与意识:适应、自治、重视、 观念与意识:适应、自治、重视、学会 组织模式:个别学习(学生为中心、 组织模式:个别学习(学生为中心、异步非实 时通信)、集体学习(教师为中心、 时通信)、集体学习(教师为中心、同步实时 )、集体学习 通信) 通信)
wangkl@
2011. 02 ~ 2011.06
远程教育理论
教学媒体的分类(不同的依据) 教学媒体的分类(不同的依据) 传统媒体:教师、书写媒体、印刷媒体、 传统媒体:教师、书写媒体、印刷媒体、教具 媒体 视听媒体(电教媒体):光学媒体、音响媒体、 视听媒体(电教媒体):光学媒体、音响媒体、 ):光学媒体 文字图像媒体、 文字图像媒体、音像媒体 电子媒体(知识或智能媒体):计算机媒体、 电子媒体(知识或智能媒体):计算机媒体、 ):计算机媒体 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虚拟现实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宏观理论
1、定义:反映远程教育与其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某些规律性认识的各种特定理论。

2、内容:建立远程教育普遍理论体系的尝试;
对远程教育发展动力基础理论的探讨;
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的理论;
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和三大学派的理论
3、对远程教育发展动力基础理论的探讨
(1)历史动力——战后科学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理论基础——战后教育思想演变和革新的产物。

(3)物质技术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的进步。

(4)政治决策基础——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在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智力投资的经济效果)的发展和各国对智力投资的重视。

(5)教育和心理学基础——教育和心理学发展引起的转变: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由英才教育到大众教育;由封闭教学到开放学习和个别化学习;重视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放、应用;建构主义理论的长足发展等。

4、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
代表人物:德国人彼得斯
基本观点:将远程教育比作教育的工业化形态,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而将传统的面授的集体的教育比作教育的前工业化形态。

远程教育的工业化特征:(1)成本优化(2)劳动分工(3)机械化(4)生产线模式(5)批量生产,规模效益(6)准备和设计(7)规划和组织(8)标准化和处方化(9)职能的转变
5、远程高等教育的三种实践模式
(1)英国等国家的开放大学模式,也叫单一院校模式
(2)美、俄和澳大利亚的双重院校模式(3)中、法、加的多重系统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教材:从依赖、学步到自主——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为例

现代远程教育教材:从依赖、学步到自主——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为例
大 ) 育本 质上应 该 是 有别 于普 通 高校 教 育 的一 种 教 现代 远程 教育 , 以对 电大 教育 形 式 的认 识 也 应 该 所
“ 广播电视大学” 的命名 已足以证 明它属于事实 的
远程教 育 , 育方 式上 也 大 量 使用 了广 播 电视 等现 教
代技术手段 , 但在教育理念上是承袭传统的, 总是向 普通 高校看 齐 , 托 国 内名 校办 学 的依 附思 想 , 至 依 甚 完全 遮盖 了 电大对 自我 特 性 的 发现 与发 扬 , 真 正 与
大教材 , 逐渐形 成 了一个 主要 依 托 普 通 高 校 的既 还 有 权威 性又 有创新 性 的作者 队伍 。优 秀 的编者 与庞 大的受众 群 体 的统 一 , 以及 因此 形 成 的 良性 循 环 机 制 , 障着 电大 的教 材 不 断 吸纳 学 科 研 究 内 的创 新 保
人 才 和成果 。全新 面貌 出现 的 教 材 , 常不 仅 仅 在 常
会需 要 的背景 下 , 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 课 程 三 十多 年 对
办学 特 色 , 基本 上沿 用 了普 通 高校 的教 学模 式 和 培
养 方针 化碰撞 和文 学思
所用 教 材作 回顾 和 展望 。出 于叙 述 的需 要 , 时 以 暂 2 O世纪 的 8 、0年 代 、 世 纪 以来 和未 来 的发展 作 09 本 为三个 不 同的时 间段落 。
然而 , 短短 3 2年 中 国现 代 文 学 史 , 仅 流 派社 不 团众 多 , 艺 思 想 纷 纭 复 杂 , 文 而且 名 家 名 品 星光 灿
不难 看 出 , 材 编 写者 基 本 由 国 内知名 高校 的 教
学者组成 。当时电大的办学师资 , 充分借用 了国内 高校的名师名家。与最优秀的大学合作 , 与最优 秀 大学 的最著 名学 者教 授 合 作 , 分 贯 彻 了 电 大在 教 充

现代教学设计依据教学设计理论

现代教学设计依据教学设计理论

现代教学设计依据教学设计理论第一篇:现代教学设计依据教学设计理论现代教学设计依据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对于每个阶段都分析得细致透彻,这样,教师能在重点关注“导学”的过程的同时,关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习任务的目标达成,资源提供,学习方法,评价落实,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现代教学设计并不是对传统备课的全盘否定,而是与传统备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着一定的历史继承性:都是课前的教学准备,有各自的具体环节,包含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过程,考虑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必须形成一定的教学实施计划,有自己的教学评价,也都涉及到文字记载等。

但现代教学设计又不同于传统备课,脱破了其形式和要求,实现了教学设计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体现了新课程精神和要求,是教学上的一次深刻革命。

它具有以下特点:(一)、现代教学设计广泛地运用了现代教育理论和科学技术成果,实现了教学从自发的经验型向自觉的科学型的转变。

(二)、现代教学设计摈弃了“教学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教学理念。

(三)、现代教学设计突破了传统的单向式的教学程式,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多向的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过程。

(四)、现代教学设计要体现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激励导向的评价观。

(五)、现代教学设计适用的范围更宽,运用的资源更丰富,手段更先进。

现代教学设计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远远超越了教案本身,是对教案在三维上的扩展和延伸。

它要求我们教师解放思想、放下包袱,用开放、创新的心态来对待备课,根据现代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备课,使新课程标准及其反映的先进理念在备课中得以充分体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据媒体报道,北京有一半的教师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想跳槽,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人仍喜爱教师这一职业,因为教师的实绩跟学生的成绩相挂钩,其压力太大了。

我提倡现代教学设计,绝无意要给我们教师偷懒找借口,只是想在教师负担(比如在新课程标准下备课)更重时,让我们的学校领导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检查教师备课的方式方法,使教案得以升华,也对教师多一份关爱;同时让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备课有所依据,更有实效,对备课更有积极性,有较多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充实发展自己。

现代远程教育的教材设计与编制

现代远程教育的教材设计与编制
图文并茂
交互性设计
利用图表、图片、示意图等形式辅助
设计互动环节,如练习、测验、讨论
文字说明,使教材更加生动形象,易
等,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提高学习
于理解。
效果和兴趣。
多媒体结合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动
画等,丰富教材的表现形式,提高学
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04
教材的多媒体设计
图文设计
总结词
为无法到校学习的学生提供了
消除了地域和社会经济条件的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了教学流程
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接受教育的机会。
限制,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优
,提高了教育效率。
和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
质的教育资源。
会环境。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萌芽阶段
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函授教育
的兴起。
对教材进行针对性的修
订。
教材修订的步骤
内容更新
审稿与校对
根据学科发展、研究成果和实
践经验更新教材内容,确保内
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组织专家和教师对修订后的教
材进行审稿和校对,确保内容
的质量和准确性。
需求分析
结构调整
发布与推广
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
生、教师和学科专家的需求和
期望。
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认知
学习效果。同时,交互性强的教材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个
性化和定制化的学习体验。
03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教材内容的选择
内容适用性
确保教材内容与远程学习
者的需求和背景相匹配,
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目标

现代教学设计基本理论(定)

现代教学设计基本理论(定)

77、、教教学学设设计计的的理理论论基基础础
三、学习理论
3、认知理论与教学设计。认知理论探讨学习者内部的认知 活动,其中主要是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认知建构学习理论。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人类的学习过程看成是由一系列信息 加工的转换过程,例如,加涅的信息加工的学习与记忆的8 个阶段的学习模型。认知建构学习理论是在皮亚杰和维果 茨基的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建构学习理论对教学 设计指导意义是:建构过程要引导学生发现原有知识结构 与新知识之间的不协调性,然后主动去改变它。学习的认 知建构发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在具体的情景中,能够使学 生感受到知识的意义。
二、教学设计准备
一则故事
苏堆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一个故事 :
一位有30年教龄的教师上了一节极其精彩的公开课。课后, 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教师说:“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 的感染力。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 那位历史教师说 :“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 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 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1)整体与局部 (2)指导与基础 (3)概略与详尽
5、教学设计的意义
1、推动物理课程改革 2、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加强教学规范管理6、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
杜威在1900年提出“桥梁科学”的概念,把学习 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联系。
斯金纳在1954年把教的设计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 。
77、、教教学学设设计计的的理理论论基基础础
三、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理论与教学设计。概括地说,行为主义观 点在教学设计中最基本应用是把可观察行为作为教学 基础,提出用可观察行为动词界定各类教学目标(包括 价值观与态度教学)并依此进行教学传递与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远程教材编制的基础理论
一、现代远程教材编制的基本原则
远程教育的多媒体教材是综合传授特定教学内容并达到相应教育目的的教学信息载体。

教学大纲是编制教材的主要依据,因此,多媒体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为了保证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的实现,编制多媒体教材必须遵守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1.教育性:
(1)编制目的要明确
(2)要紧扣大纲,围绕重点、难点、,要明确多媒体教材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而注意相互的配合衔接与扬长避短,进行总体设计编制。

(3)教材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经验有“中等程度”的结合,是学生能“跳起来摘到桃子吃”,经过一定努力掌握所学知识,并培养一定的能力素质。

2.科学性:
(1)要保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科学论述中的贯彻。

(2)例证和逻辑推理必须是科学的,实际操作必须准确、规范,符合客观实际的,要经得起学生生活与工作时间的检验。

(3)一切陈述方式和教材中使用的图像、声音和色彩都要符合科学的要求,任何夸张都应当以下不损害科学的真实为度。

(4)要讲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
3.经济性:
要考虑经济效益,即以最小代价争取最大产出。

4.技术性:
(1)编制人员群体意识和合作态度要好。

(2)制作设备使用状态要好。

(3)技术操作过硬,及运用镜头、组接、用光、取景、景别转换、编程技术等技术业
务水平要好。

5.艺术性:
(1)取材要反映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的事物。

(2)构图艺术要强,画面清晰、简练、匀称,变换连贯自然,通畅结合。

(3)光线明暗适度,对比明确,色彩调配恰当,切合主题气氛,背景与主题处理得当,字幕做到画龙点睛。

(4)音乐和音响的利用要适度、切题,要与景物和动作协调。

二、现代远程教材编制的教育理论基础:
1.关于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2.直观和抽象相结合原则
3.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
三、多媒体编制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1.教材选题、编制与学习动力因素的激活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力因素的利用就是激发学习动机。

动机又作为动力的积极因素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活,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它有赖于信息内容、教材要求的教与学的方法、媒体内含的结构、丰富有趣的技术手法、陈述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等因素。

因此,教材的选题和编制必须是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动机而进行的。

2.电视教材、多媒体计算机教材的画面设计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
(1)要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学习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并用,行成表象的直观性。

(2)媒体编制要体现出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观察、培养良好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功能。

3.讲解和示范性联系与学习迁移的应用
所谓学习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主要是指习得知识和技能创设引导学习迁移的客观条件,,并通过概括完成学习的迁移。

4.认识活动的心理规律与多媒体教材的编制
(1)感知规律在远程教材中的应用
1)运用知觉的整体性特点突出重点
2)根据知觉选择性提高教材内容的生动性,从而激发学生感知活动的积极性。

3)根据知觉的可理解性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习得经验、知识水平。

(2)思维规律在远程教材编制中的应用
学生学习知识,不仅要认识事物的现象、外部形态特征等,更需要通过复杂的思维活动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3)记忆规律在多媒体教材编制中的应用
记忆是以识记、保持和在现的方式反映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也就是说记忆的基础是联想或联系。

这一规律对教材的编制工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它在编制中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上:联系教材使用对象的年龄特征、兴趣和需要,注意结合无意识记,掌握呈现教材的记忆量,实质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合理组织教材内容,便于使用学生运用多种识记方式;减少大量保护性的抑制反应,提高实际效果,尽可能使学习对象的多种分析器参加工作,提高记忆效果。

(4)注意律在音像教材编制中的应用
注意是意识对一定客体的集中。

具体说,如何集中学生对试听内容的注意。

首先,是解决怎样是客体获得清晰反映,最大限度地排除无关刺激,创造主次分明的条件,解决好注意的分配和注意范围,范围愈小,需要分配注意的活动数量越少,注意愈容易集中,注意范围对注意对象把握的具体数量的分配,不仅仅要考虑供给学生感知的量,还要求控制学生需要理解、掌握并上升为学生自己的理性知识的量,反之,不注意考虑教学目的和要求,不注意注意律的应用,在一部教材中冲塞大量的内容,哪怕是十分优美的情节,也难以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