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芳——综合实践活动听课记录文本

合集下载

教学实践手册听课记录(3篇)

教学实践手册听课记录(3篇)

第1篇一、课程名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二、授课教师张老师三、听课时间2021年10月15日四、听课班级五年级(1)班五、听课内容本次课程主要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展开,张老师通过实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听课记录一、导入环节张老师首先以《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张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课文好在哪里?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张老师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思考。

二、阅读教学策略讲解1. 精讲精练:张老师强调,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精讲精练,抓住重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文的核心内容。

2. 问题引导:张老师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多元解读:张老师认为,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朗读训练:张老师强调,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课外阅读:张老师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

三、案例分析张老师以《小荷才露尖尖角》这篇课文为例,详细分析了如何运用阅读教学策略。

首先,张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然后,张老师引导学生围绕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最后,张老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旨。

四、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张老师邀请了几位同学分享自己在阅读课文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张老师对他们的发言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五、总结环节张老师在课程结束时,对本次课程进行了总结。

她强调,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七、听课感悟本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

张老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1.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_记录(3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_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于近日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现将活动情况记录如下。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法。

2.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小组合作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展示实践活动成果,进行经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活动过程1. 主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法。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意义(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法(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2.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以下为部分实践活动内容:(1)科技创新: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社区、农村等,了解社会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

(3)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小组合作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实践记录听课看课(3篇)

教学实践记录听课看课(3篇)

第1篇一、引言作为一名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听课与看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听课与看课,我们可以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是我近期听课与看课的一些实践记录。

二、听课实践1. 听课对象:某中学语文教师2. 听课内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3. 听课过程:(1)教师通过导入,引导学生了解《红楼梦》的背景及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采用分段讲解的方式,对第二十五回进行详细解读,包括人物关系、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

(3)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4)教师设置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听课感悟:(1)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导入环节,让学生对《红楼梦》产生好奇心。

(2)教师讲解生动形象,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分段讲解、人物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看课实践1. 看课对象:某小学数学教师2. 看课内容:一年级《认识数字1-10》3. 看课过程:(1)教师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字1-10。

(2)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数字1-10的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数一数、比一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字1-10。

(4)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 看课感悟:(1)教师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多媒体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数字1-10。

(3)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

四、总结通过听课与看课,我深刻认识到以下几点:1.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教学实践_听课记录(3篇)

教学实践_听课记录(3篇)

第1篇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小学语文《我爱这土地》授课教师:张老师授课班级:四年级(2)班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听课教师:李老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 学生能够积累诗歌中的优美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到土地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张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土地’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你们对土地有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积极回答,张老师总结:“土地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的家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表达对土地热爱之情的诗歌——《我爱这土地》。

”2. 朗读课文- 张老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字音、字义和停顿。

- 学生跟读课文,张老师纠正发音和停顿。

3. 理解课文内容- 张老师提问:“诗中提到了哪些景物?诗人对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张老师总结:“诗人通过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4. 分析诗歌情感- 张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情感,提问:“诗人为什么说‘如果我不去热爱这土地’?”- 学生讨论,张老师总结:“诗人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之情,认为土地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5. 小组合作- 张老师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选择一首与土地有关的诗歌进行朗诵和分享。

- 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6. 总结与拓展- 张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土地的重要性,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 张老师布置作业:课后查找关于土地的诗歌,背诵并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听课记录模板范文(精选12篇)

听课记录模板范文(精选12篇)

听课记录模板范文(精选12篇)听课记录模板范文篇1授课教师:科目:听课时间:课时听课课题:听课地点:xx班级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在《秋日私语》的乐曲声中播放秋天的画面,并谈话导入。

二、巩固字词,感知全文1、出示,巩固字词,我将它们按必须的规律、特点排列为三行。

如:第一行出示生字:凉爽。

让学生用心记住易错字“爽”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2、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听后找找每个自然段作者是用哪一句话写出了他对秋雨的印象?并用横线画下来。

抽生汇报。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验1、由于第二自然段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颜色,是课文“浓重的一笔”,所以我将着力点放在了学习第二自然段,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的读。

如:理解中心词“五彩缤纷”。

先请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述颜色的词语找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多媒体把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之后追问…..(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进行本事培养,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赏析美句,重点指导。

学生先自我练读喜欢的句子。

之后抽生个别读,相机指导3、学习第三段4、学习第四段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五、说板书设计五彩缤纷丰收秋天的雨香甜好闻(钥匙)传递信息欢乐听课评析这堂课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反映了课文的主要资料,脉络清楚,丰收和欢乐两个词语点明了课文的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听课记录模板范文篇2授课教师:科目:听课时间:课时听课课题:听课地点:xx班级一、导入新课,解读课题解释“赠”。

我们以前也学习过一首题目中有“赠”的古诗。

(生回忆《赠刘景文》)生答:“赠”的意思就是“送”。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1、学习生字:(1)画出生字词,经过拼音认读,自我读----指读----齐读(2)指导写字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抽生读,教师、学生评价4、这首诗反反复复读了多篇,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这首诗你的感受?(李白和王伦的情谊深)5、再带着这种感觉读6、抽生读、齐读7、学生汇报此刻让教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成果。

教学实践听课记录二上(3篇)

教学实践听课记录二上(3篇)

第1篇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授课教师:张老师授课班级:二年级(2)班听课时间:2021年9月20日听课地点:学校录播教室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子、儿、女、口”等生字,会写“儿、女、口”等生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张老师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子’字有哪些好朋友吗?”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课堂气氛活跃。

2. 新课讲授(1)识字教学张老师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子、儿、女、口”等生字。

在识字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观察中识记生字。

(2)写字教学张老师以“儿、女、口”为例,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在写字过程中,张老师强调笔顺、笔画和间架结构,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3)阅读教学张老师选取一篇与生字相关的课文,让学生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张老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练习张老师设计了以下练习题:(1)写出下列生字:子、儿、女、口。

(2)用“子、儿、女、口”组成词语。

(3)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4. 课堂小结张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识字、写字和阅读方面的收获,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多样化张老师在本节课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实物、朗读等,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张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3. 课堂评价及时张老师在课堂上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张老师所选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教学实践记录听课(3篇)

教学实践记录听课(3篇)

第1篇一、背景为了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我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听课活动。

本周,我有幸聆听了我校优秀教师张老师的语文课,以下是我在听课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

二、课堂概况1. 课题:《背影》2. 教师简介:张老师,我校语文教研组长,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气氛活跃。

3. 学生情况:本次听课的学生为八年级二班,共计50人。

三、课堂亮点1. 导入环节张老师以一个关于父爱的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父爱的伟大。

随后,张老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父爱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提问张老师在课堂中注重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如在讲解“背影”这一词语时,张老师提问:“‘背影’一词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思考,总结出“背影”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3. 情感共鸣张老师在讲解《背影》一文中,注重挖掘父爱的伟大,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共鸣。

如在讲解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时,张老师引导学生感受父亲的担忧、关爱和无奈,使学生在情感上与父亲产生共鸣。

4. 互动环节张老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频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如在讲解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时,张老师让学生朗读,并对其朗读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5. 总结归纳张老师在课堂结束前,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同时,张老师还布置了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个人反思1. 课堂导入的重要性通过本次听课,我深刻认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一个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

张老师以视频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提问技巧的运用张老师在课堂中运用了多种提问技巧,如开放式提问、追问等,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3. 情感共鸣的培养张老师在讲解课文时,注重挖掘情感,引导学生产生共鸣。

这使我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情感的培养至关重要。

4. 课堂互动的必要性张老师与学生互动频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使课堂气氛活跃。

听课记录范文1 (菁选通用5篇

听课记录范文1 (菁选通用5篇

听课记录范文1 (菁选通用5篇听课记录篇一授课教师:科目:某某听课时间:某某课时听课课题:西湖听课地点:某某班级一、录像导入,引导入境。

播放一段西湖的录像。

教师配以优美的语言:西湖三面青山,宛如镜框,一泓碧水恰似明镜。

亭、台、楼、阁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犹如一幅秀美多姿的画卷。

二、初读课文,正确读词请学生自我读一读课文,再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西湖的美。

读时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学生可借助于每小节后的小花所连接的词语FLASH,扫除朗读障碍。

三、再读课文,媒体解难请学生再读课文,这一次要求学生读出自我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读时,碰到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看看相关的连接;读不好的句子,点点小喇叭,听听电脑中的朗读。

四、质疑问难,学习文首。

播放悠扬的琴声,让学生借着《春江花月夜》这首优美的曲子朗读课文第一小节,并鼓励学生读后质疑。

五、感情朗读,理清脉络。

西湖这颗明珠一景一物,无不突显出它独特的美来,让学生选择自我喜欢的一景读给大家听,要求读出它的美来。

帮忙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大致了解了文中的美景。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配上音乐选上一景来读一读。

六、学习生字,体现自主。

请学生点击生字FLASH,自主学习左右结构的生字,了解生字的书写笔顺,并想想用什么方法记忆生字。

七、结束本课,布置作业。

结束本课之前,激发学生深入了解西湖的兴趣,鼓励他们经过自我浏览网站,去领略西湖的美景,以及它深厚的文化底蕴。

听课记录篇二授课教师:科目:某某听课时间:某某课时听课课题:某某听课地点:某某班级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在《秋日私语》的乐曲声中播放秋天的画面,并谈话导入。

二、巩固字词,感知全文1、出示课件,巩固字词,我将它们按必须的规律、特点排列为三行。

如:第一行出示生字:凉爽。

让学生用心记住易错字“爽”的。

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

2、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听后找找每个自然段作者是用哪一句话写出了他对秋雨的印象?并用横线画下来。

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记录(3篇)

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记录(3篇)

第1篇课程名称: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授课班级:八年级(1)班授课教师:李老师授课时间: 2023年3月15日授课地点:校园多功能厅课程目标:1.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李老师以“今天,我们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2. 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和期待。

二、活动设计1. 李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探访社区,了解社区发展”。

2.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人,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3. 小组讨论,确定探访社区的具体方案,包括探访地点、探访内容、调查问卷等。

三、实践过程1. 各小组按照既定方案,分别前往社区进行探访。

2. 学生们积极与社区居民交流,了解社区的发展历程、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社区存在的问题。

3. 各小组在探访过程中,认真填写调查问卷,记录重要信息。

四、小组汇报1. 各小组回到教室,进行成果汇报。

2. 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探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感悟。

3. 李老师对每个小组的汇报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讨论与反思1. 李老师引导学生就社区发展问题进行讨论,各小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 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对社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3. 李老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六、总结与评价1. 李老师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学生的努力和成果。

2. 学生们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 李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1.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们在探访过程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了社会责任感。

3. 活动设计合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听课记录及教研活动记录(3篇)

听课记录及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基本信息1. 课题:《分数的意义》2. 主讲教师:XXX3. 听课教师:XXX4. 听课时间:2021年9月15日5. 听课地点:XXX学校教室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复习分数单位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并从中抽象出分数的意义。

2. 探究新知(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并举例说明。

(2)教师展示不同分法,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分数的意义。

(3)教师讲解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 应用新知(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1)教师能够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教学内容充实,讲解清晰,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 学生评价(1)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

(2)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意义,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

教研活动记录一、基本信息1. 课题:《分数的意义》教学研讨2. 参加人员:XXX学校全体数学教师3. 活动时间:2021年9月16日4. 活动地点:XXX学校会议室二、活动内容1. 听课教师分享听课感受,对《分数的意义》一课进行评价。

2. 全体教师针对《分数的意义》一课进行研讨,提出改进建议。

3. 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们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4. 教师们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分数的意义》一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教师们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有效讨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3. 教师们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反思,才能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4. 全体教师表示,将继续努力,为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初中教研活动记录听课(3篇)

初中教研活动记录听课(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初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2年3月10日开展了初中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听课、评课为主要形式,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活动内容1. 听课本次教研活动共安排了5位教师的课堂展示,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个学科。

以下是听课记录:(1)语文课《背影》授课教师:张老师教学内容:通过对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进行赏析,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

听课评价:张老师教态自然,语言表达流畅,课堂气氛活跃。

在授课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数学课《一元二次方程》授课教师:李老师教学内容: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听课评价:李老师讲解清晰,板书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李老师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3)英语课《Unit 5 What would you do》授课教师:王老师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听课评价:王老师教态亲切,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授课过程中,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物理课《压力与压强》授课教师:刘老师教学内容:通过对压力与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

听课评价:刘老师教态严谨,讲解深入浅出。

在授课过程中,刘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5)化学课《酸碱盐》授课教师:陈老师教学内容:通过对酸碱盐的性质、分类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

听课评价:陈老师教态大方,课堂气氛活跃。

在授课过程中,陈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魅力。

2. 评课在听课结束后,各学科教研组进行了评课活动。

幼儿园教学实践记录听课(3篇)

幼儿园教学实践记录听课(3篇)

第1篇一、引言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本次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听课、评课、反思等环节,对幼儿园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听课心得。

二、听课内容本次听课活动,我选择了大班美术活动《海底世界》。

活动目标如下:1. 培养幼儿对海底世界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2. 教授幼儿使用彩泥、水粉等材料进行创作;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以“海底世界”为主题,播放一段海底世界的视频,激发幼儿的兴趣。

随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的海底生物,并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 教学环节教师首先向幼儿介绍海底世界的基本情况,如海底生物、海底地形等。

然后,教师分发彩泥、水粉等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

3. 展示环节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展示。

幼儿们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学习同伴的优点。

4. 总结环节教师对本次活动的进行情况进行总结,肯定幼儿们的创作成果,并鼓励幼儿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四、听课心得1. 教学目标明确本次教学活动目标明确,教师通过导入、教学、展示、总结等环节,使幼儿在短时间内掌握海底世界的基本知识,并学会使用彩泥、水粉等材料进行创作。

2. 教学方法多样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视频导入、小组合作、动手创作等,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教学效果显著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对海底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创作水平得到提升。

此外,幼儿们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4. 反思与建议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也有一些反思和建议:(1)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与幼儿互动的时间,如提问、讨论等,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2)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总结,使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研活动含听课评课记录(3篇)

教研活动含听课评课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1月10日开展了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为主题,邀请了各学科教师参与,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二、活动时间2021年11月10日三、活动地点我校会议室四、活动内容1. 听课本次活动共安排了三节课,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公开课。

以下是听课记录:(1)语文课授课教师:张老师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课教师:全体语文教师张老师以“兴趣导入”为切入点,通过播放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张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此外,张老师还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数学课授课教师:李老师课题:《分数的加减法》听课教师:全体数学教师李老师以“实际问题引入”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分数的加减法。

在课堂上,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物演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此外,李老师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了课堂效率。

(3)英语课授课教师:王老师课题:《My Family》听课教师:全体英语教师王老师以“歌曲导入”为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在课堂上,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英语。

此外,王老师还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评课在听课结束后,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

以下是评课记录:(1)语文组张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自主探究。

但在课堂时间安排上,部分环节可以适当缩短,以增加学生的互动时间。

(2)数学组李老师的课堂气氛浓厚,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但在个别教学环节中,可以适当降低难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听课笔记综合实践教学(3篇)

听课笔记综合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渐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节课主要围绕综合实践教学的内涵、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展开讨论。

二、教学内容1. 综合实践教学的内涵综合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体验等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活动。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 综合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实践。

(2)明确目标,指导方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实践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注重过程,关注个体差异综合实践教学强调过程性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尊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4)合作交流,共同成长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综合实践教学的评价方法(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等。

(2)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实践成果,如作品、报告、展示等。

(3)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邀请同伴参与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

三、教学案例1. 案例背景某小学五年级开展了一次以“环保小卫士”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实践体验和成果展示。

2. 实施过程(1)前期准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学习,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2)实践体验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项环保任务,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植树造林等。

综合实践观察教学实录(3篇)

综合实践观察教学实录(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我校特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本节课以“社区环保调查”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社区环境现状,提高环保意识,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社区环境现状,掌握调查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社区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你们认为我们社区的环保情况如何?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次社区环保调查,了解我们社区的环保现状。

(二)活动一:实地观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社区区域进行实地观察。

2. 观察内容包括:垃圾分类、绿化状况、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等。

3.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三)活动二:访谈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社区居民进行访谈。

2. 访谈内容:了解居民对社区环保的看法,以及他们对环保的建议。

3. 学生记录访谈内容,并填写访谈记录表。

(四)活动三:问卷调查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份社区环保问卷调查。

2. 问卷内容包括:居民对环保的认知、环保行为、环保建议等。

3. 学生在社区内发放问卷,收集数据。

(五)活动四:数据分析与总结1. 学生分组,每组对观察记录、访谈记录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2. 分析内容包括:社区环保现状、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3. 学生代表各组进行总结发言,分享调查结果。

(六)活动五:讨论与反思1.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我们能为社区环保做些什么?(2)如何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3)如何推动社区环保工作的开展?2. 学生代表各组进行讨论发言。

教学实践听课记录主讲人(3篇)

教学实践听课记录主讲人(3篇)

第1篇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小学语文授课教师:张老师听课时间:2021年10月25日听课地点:XX小学听课班级:四年级一班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张老师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她说道:“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荷叶妈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秋天的雨》。

”2. 生字词教学张老师用PPT展示本节课的生字词,并逐一进行讲解。

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字音拼读、字形分析、词语解释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字词。

3. 课文阅读张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分段讲解。

她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细节,如描写、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4. 理解与分析张老师提问:“课文中的‘秋天的雨’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

接着,她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 口语表达与写作张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秋天的雨的短文。

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美景。

6. 总结与反思张老师在课程结束时,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她还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重阅读和写作,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评价1. 教学内容丰富,生字词讲解清晰,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

2. 张老师注重学生的参与,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教学方法多样,如PPT展示、朗读、写作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五、个人反思通过本次听课,我认识到以下几点: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记录(3篇)

七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记录(3篇)

第1篇一、实践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我校七年级全体学生于2021年10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践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

三、实践内容1. 社会调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了解居民的生活状况,收集相关信息,撰写调查报告。

2. 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 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如清洁街道、帮助孤寡老人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生存技能培训:开展野外生存技能培训,如野外求生、急救知识等,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5. 团队合作项目: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如搭建临时帐篷、制作手工艺品等。

四、实践过程1. 准备阶段在活动开始前,学校组织召开了动员大会,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明确了活动目标和要求。

同时,各班班主任对同学们进行了分组,并分配了指导老师。

2. 实践阶段(1)社会调查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分组走访了附近的居民小区,了解了居民的生活状况,收集了相关信息。

学生们认真记录、整理数据,撰写了调查报告。

(2)实地参观学生们参观了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通过参观了解了我国的历史文化、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提问、认真聆听,拓宽了知识面。

(3)公益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如清洁街道、帮助孤寡老人等。

在活动中,学生们表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4)生存技能培训在野外生存技能培训中,学生们学习了野外求生、急救知识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生存技能。

(5)团队合作项目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了搭建临时帐篷、制作手工艺品等具有挑战性的项目。

胡芳——综合实践活动听课记录

胡芳——综合实践活动听课记录

图5活动二:在所准备的网格纸中,将阴影部分的图形完整的剪下.请将它剪拼成正方形.图6 图7 图8根据“剪拼前后图形的面积不变”,上述所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均为5,其边长应为5.因此,在对阴影部分的图形进行剪裁时,要设法剪出长为无理数5的线段.因此得到如下的剪拼方法:图9 图10 图11 图12图13 图143.活动升华活动效果本课的设计,既立足学情,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活动经验,又不忘数学学科的本质,考虑到从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的建模、解释、应用.从具体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并不是单纯地模仿“活动一”来完成“活动二”,而是在操作与思考的过程中,真正形成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小组合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本课教学并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而是通过直观的“材料纸”等教具的实际裁剪操作.这需要教师智慧语言的引导,也需要同学间的默契的合作.对老师来说虽是一种挑战,但实际教学效果很好,为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范例.本次活动中,在测量和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充分感受了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其基本程序为:知道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其边长,再根据所要裁剪的边长,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构造.同时,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再进行剪拼,可以使我们“无序”尝试的次数得以减少、过程得以优化、规律得以揭示.最后我们还可以把数学回归到生活,应用正方形剪拼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活动反思本节课一开始,以问题为思维主线,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内化;再通过两组“操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动手实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同时加强小组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思”;最后以“问题—思考—操作”的形式使本次活动得以升华,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增长了智慧.。

听课记录及评析

听课记录及评析

听课记录及评析听课记录一、导入:教师:请同学们默读导读并思考:本组课文的专题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学生1: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生活的启示学生2:本组课文的目标:概括主要内容;体会词句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1、教师:请同学来范读课文,谁愿意?(教师让学生分段落读课文)学生:1-2;3;4-6;7-8;9;10;11(共7个学生)教师:要求同学们听得仔细,读得自信2、学生读书3、汇报教师:听得仔细的同学发现了什么?学生1:实践的读音不准确学生2:湖里读成了湖中教师:接同学的评价提出建议:不要增加字4、学习生字教师:学生进行生字自学,要求待会向其他学生做提醒。

同桌两个学生互问互答。

教师1:应读一个词学生2:请问,(他指名的同学)“翼”字的第10画是什么?(这个环节,学生互相出题考生字)教师:找出来的14个生字中,哪些是形声字?学生:一个一个找,对照。

教师:形声字很多,请大家关注教师:齐读课题教师:课题讲了2个内容:钓鱼与启示教师:请学生找分界线写了什么事?概括主要内容。

应注意什么?自己想一想。

你们用什么方法?学生:起因学生……,学生、教师倾听经过呢?学生……,学生、教师倾听个别同学只说了经过师评价:要完整个别同学说得详细,甚至超出了回答的范围师评价提醒方法:只概括主要内容,不必说启示部分的内容个别:师评价:只概括这一件事。

结果是……,学生答师点拨:我们还可以借用另一条线索来概括主要内容,教师板书课后第2题,学生质疑,多了一个空。

回到课文中,哪些词语体现了我的情感变化:得意——(急切)——(争辩)——(乞求)——(依依不舍)教师板书到“争辩”的“辩”时,提醒学生:中间是……?为什么用……?起因是:得意那经过呢:(急切)——(争辩)——(乞求)结果:依依不舍组织教学:坐端正教师:应该怎样概括经过呢?一起攻破难点,中间(经过)怎么概括,集中大家的智慧。

安静地想(1分钟)汇报:教师:点拨,三个词该怎样连在一起?学生:起初,后来,最后教师:可以用“我又……又……又……”(难度大,学生说不到,教师及时给予点拨,“急切”用不上,可以换词)又是不解,又是争辩,又是乞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争辩”的词组训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听课记录表
活动二:在所准备的网格纸中,将阴
影部分的图形完整的剪下.请将它剪拼成
正方形.
图6 图7 图8
根据“剪拼前后图形的面积不变”,上述所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均为5,其边长应为5.因此,在对阴影部分的图形进行剪裁时,要设法剪出长为无理数5的线段.因此得到如下的剪拼方法: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3.活动升华
活动效果
本课的设计,既立足学情,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活动经验,又不忘数学学科的本质,考虑到从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的建模、解释、应用.从具体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并不是单纯地模仿“活动一”来完成“活动二”,而是在操作与思考的过程中,真正形成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小组合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本课教学并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而是通过直观的“材料纸”等教具的实际裁剪操作.这需要教师智慧语言的引导,也需要同学间的默契的合作.对老师来说虽是一种挑战,但实际教学效果很好,为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例.
本次活动中,在测量和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充分感受了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其基本程序为:知道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其边长,再根据所要裁剪的边长,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构造.同时,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再进行剪拼,可以使我们“无序”尝试的次数得以减少、过程得以优化、规律得以揭示.最后我们还可以把数学回归到生活,应用正方形剪拼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反思
本节课一开始,以问题为思维主线,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化;再通过两组“操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动手实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同时加强小组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思”;最后以“问题—思考—操作”的形式使本次活动得以升华,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增长了智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