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初级中学初中政治教师教学论文 浅议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整合
1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及教师的传统教育方法,使学生往往感到思想品德课很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运用,打破了过去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创新精神。
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茂、动静结合、形象直观的特点。
教师通过现代化多媒体快乐的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提供的声、像信息结合在一起并把视听等信息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满足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引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
让学生在教学中耳闻其声、眼见其形,从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教材,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多媒体课件教学,声像并用,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静止的语言文字“生动”起来,促使学生为之愉悦,为之兴奋,以致产生浓浓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
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可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和图像等多媒体要素的优势,进行有机整合。
创设与讲解内容相适应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真的形态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和节奏,可以提高课堂实效。
二、多媒体课件教学化静为动,增强动感,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代信息技在初中思想道德教课中的运用西土初中学朝明跟着新程改革的施推,代信息技也悄悄走了堂,以其大的表力、交互性、好的受控性和直性,得了广大初中思想道德教的青。
在初中思想道德程改革中,倡新理念、新思路,用代信息技,打破了的教课框架,改了去思想道德上“一嘴、一本、一支粉笔打天下”的言教式的教课模式,把道道德与学生的生活、感情体,化成了一幅幅声形并茂的生画面展在堂中,有效地激了学生学情感、趣、思。
促学生确立道德自我展目,生内化,形成优秀的品起着极的作用。
教课践明,在思想道德教课中利用代化教课手段,推思想道德教课的改革,提升教课量,提升教课成效,呈出了教课手段没法比的。
下边笔者就代信息技在初中思想道德教课中的运用,并合自己的思品教课践,几点见解:一、情境,激学生学趣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
” 因斯坦也:“ 趣是最好的老。
”古今中外的多科学家,他获得成就的重要要素就是某一事物拥有厚趣。
厚的趣能有效地激学生学机,学生学的极性,化学的内在力,促进学生极主、持不懈地行学。
但思想道德自己的理性使多学生学起来感觉有些乏味。
所以,思想道德教适合运用代教育技手段教课,与教课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激学生的学趣和求知欲念,从而收到很好的成效。
1、音入,初步激趣。
上思想道德的新伊始,适合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代教课媒体,不能快速吸引学生注意,激他的趣,并且能堂教课造出优秀的氛。
如:教课人民版七年思想道德下册《我的朋友圈》中《朋友挨个数》一框,上伊始,我播放了周健的歌曲《朋友》的Flash,一开始教室里寂静极了,尔后有的同学开始小声的跟着吟唱,再以后是全班同学一同唱。
欣完以后,我不失机的提“你想知道你的朋友?”“你认识自己的人关系?⋯⋯”种听合一下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趣,从而趣盎然的入本的学。
2、形象欣,激趣。
《思想道德》程追求的道德教育,不是追求德育或道德范知的密系统,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出,以学生的起点,在行生活教育的同自然地行道德教育。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双塔初中张瑞兰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正在到来,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信息技术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然而,在现阶段,尤其是农村较落后地区,初中信息技术也还只是被看做副科,也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学生基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前的预习,也没有时间进行课后的巩固练习,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间,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呢?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下面就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浅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一、把握教材,精心备课,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
同时该准备的教具一定要准备,生动的教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经常出现教材跟不上时代的现象,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时,不能照本宣科,要适当调整、拓展教材的内容。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
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逐渐地会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就有了鲜明的实践性的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结合论文
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结合初中时期是从儿童向青少年的过渡时期,此时他们的知识尚少,抽象思维能力尚差而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如果一味地向他们讲解抽象概念、原理,必然会使他们觉得索然无味,困惑不解,也很难达到教学实效。
然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介入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转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历史与现实的限制,激活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因此,应该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课的整合。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结合的内涵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结合的内涵就是指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教师改革教学模式的工具,为思想品德教学提供资源,使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有效地融合,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系。
我们不能只给学生播放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而把教学内容闲置一边;同样也不能舍本逐末,片面追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忽视学科内容的深度挖掘。
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传播者,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个媒介、一种工具,它只能辅助、服务于教学,我们不能为了应用它,而忽略老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结合的原则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适度”的原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增加课堂容量,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会出现“填鸭式”的教学。
如教师课堂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代替了教师的讲解,使思品课变成了“放像课”,教师成为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
实际上,多媒体的运用并非多多益善,常常只是在某个阶段才使用。
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初级中学初中政治教师教学论文 谈电化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巧妙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化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里所说的“得法”是所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电化教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我在近几年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电化教学手段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结起来,具体做法如下:一、根据社会发展要求,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初中阶段是人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影响着中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确立和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中学生良好素质的提高。
因此,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这一德育主渠道功能的客观要求。
我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作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意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前苏联赞可夫说:“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教学才有好的结果”。
我们过去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孩子们的需求了。
我作大量调研发现,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教学目标单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与学法指导;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枯燥无味,理论与实际脱节;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削弱;教学手段陈旧呆板,以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和练习本(辅导丛书)应付一堂课;只注重最终的结果而忽视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等。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伴随课程改革的脚步声,悄然走进了课堂。
以其拥有的强大表现力、交互性、较好的受控性和直观性赢得广大思想品德(下称思品)教师的青睐。
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倡导新理念、教学新思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冲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改变了思品课上始终演泽着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儿童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一幅声形并茂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思维。
促进学生确定道德自我发展目标,产生内化,形成良好的品质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创设了生动情景,激发了学生兴趣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课程,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教材声文并茂、生动、形象、逼真,还能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如:教学七年级上册《亮出你自己》一课时,课的伊始我请同学们看了一段2020年中国奥运健儿勇夺金牌的录像,在这段录像中集纳了各种体育项目。
本来就喜欢体育的他们一下子被牢牢吸引住了。
看的过程中我允许他们叫出自己认识的运动员的名字,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动物身上,给予动物更多的关注,从而兴趣盎然的进入本课的学习。
又如在教学《法律是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一课时,在讲“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一特点时,我利用课件进行情境教学,渲染人物形象:播放胡长清受贿案的视频,重点播放胡长清被法院审判这一重点情节,最后展示胡长清被法院宣判为死刑并立即执行这一决定。
这一段课件的播放,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们对法律的这一重要特征牢记在心。
可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思品课教学,激发兴趣可得事半功倍之效,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
2.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制学科教学中的认识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制学科教学中的认识初中道德与法制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它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结果,沿着由“知”到“行”的顺序发展。
初中道德与法制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道德评价能力、辨别能力和创造能力。
使学生不光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做”,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探求真理的精神,让学生敞开思想,解决模糊认识,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升华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
而传统教学要求学生一味认真听讲、机械回答问题、认真记好课堂笔记等,让学生觉得道德与法制课枯燥无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我们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
从而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具有集知识性、时效性和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新颖的教学设计说明马克思主义观点、原理、道德行为规范。
要使政治课堂教学具有生机,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现实中的一些焦点或敏感问题。
而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的出现和发展给道德与法制课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学习环境和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道德与法制课的形式和内容。
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展现道德与法制课的绚丽。
为此,道德与法制课程必须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努力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双赢。
1、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制学科整合,能够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环境。
信息技术的使用改变了道德与法制教师传统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习的合作者。
浅议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整合
浅议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整合当今信息技术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粉笔+嘴巴”的教学方式已受到严重挑战。
如何做好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深化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思想政治课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就是要改变以往教师偏重讲课和学生偏重于接受、被动去听、被动记忆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在计算机环境中,在教师启发指导下提出问题,通过个人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形式,借助网络环境的网络资源解难释疑、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教学结构序列上,主要体现在: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网络学习的环境,根据教学任务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探究的问题)→查找、筛选有效信息→自主探索,研究问题→成果交流,总结提高→迁移应用。
下面就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浅议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的探究式教学: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明确探究方向思想政治课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就是要改变以往教师偏重讲课和学生偏重于接受、被动去听、被动记忆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主动探求知识。
作为学习主体的中学生,随着身心的发展,他们认知的自觉性和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抽象、单调,如何让他们积极、主动、乐意地学习,要求我们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组织活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思想政治课更生动、更有效。
信息技术为我们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搭建了展示自我发展的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本资源,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各种课件,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论文摘要:全新的21世纪,要求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也要求学校教育走在发展的最前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受教育观念的支配,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新课标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信息技术,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
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现代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并运用它们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品德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
中学品德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中学品德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河北省隆化县汤头沟中学成海军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信息技术情感激励学科整合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首先必须精通教材,并且要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才能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而运用轻松幽默的教学语言和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变成直观的、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
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才是有效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初中思想品德课不值得一学,理由是思想品德课听之无味,学之无趣,思想品德理论听过忘记,考过抛弃,作为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对这种说法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教材滞后:思想品德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政性强,但作为思想品德教材,不要说一出版,就是在刚刚酝酿要形成文字时就已经滞后了。
事务是变化发展的,而教材的变化远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变化,从而形成理论和实际脱节。
教材的滞后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内容抽象:思想品德课教学没有数学的严密逻辑,也没有语文的优雅动人。
政治是一门抽象的艺术,虽然说打开这扇大门,内容也是精彩纷呈,可以容纳下大到中美关系、印巴问题甚至奥运会、世界杯,小到生活中的买卖关系、人际关系等等,但大部分学生心中打不开这扇大门。
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抽象的理论用形象的方法展现出来。
3、效率低下:教学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把握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但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接受的知识却很少,课堂上能吸引学生的兴奋点很少,常常是一个问题反复强调多次,但做题时仍是有大部分学生出错。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出现,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出现,而是可以通过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进行展示,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越来越迫切,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经过多年的摸索,认为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忌一味追求应用信息技术,本末倒臵。
在思品课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应用信息技术,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需要。
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要注意教学内容,如果主次不分、杂乱无章,就会导致上课时学生一味地注意课件中的图案和动画效果而忽视了对具体内容的学习,因而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课件的容量要适当,要对搜集的众多材料进行筛选和取舍;版面设计和颜色的选取要突出主体授课内容,避免图案的色彩和动态的视觉影响学生对具体内容的掌握;对主体授课内容的字体设臵上要突出重点等;演示上要注意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链接等,要注意速度快慢,使用其他媒体的先后顺序。
这样才能将科学性、辅助性融为一体,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实效性的目的。
二、忌将信息内容满堂灌。
教师课堂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像是讲座或者学术报告,老师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或者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
大屏幕成了信息海洋,不管学生能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
信息量过大、呈现速度过快,超过一般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
教师照课件宣科,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感情疏远,用机器取代教师,既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忘记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坚持教学手段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原则,现代教育技术只不过是辅助教学工具,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导都是人,不应让机器唱主角,不应喧宾夺主,应注意教学手段运用的适度和简捷。
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做到内容适量,使学生有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的余地。
不应变“人灌”为“机灌”,甚至“人机共灌”,把学生当作接受信息的容器。
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初级中学初中政治教师教学论文 对多媒体辅助政治教学的几点看法
对多媒体辅助政治教学的几点看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一种新型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未来世界教育技术的新趋向,CAI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进行信息革命最有代表性的产物。
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趣味性等特点。
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掌握一些多媒体的应用技巧,使政治教学变得活泼起来,让政治教学不再乏味、枯燥,让学生由怕学变为爱学。
那么,怎样把多媒体教学与政治教学在机地结合起来呢?下面,我就这方面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我们的政治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
过去的政治教学学生所见的只是教师、黑板和几个简单的教具,实施“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形式只是一味地读、写、背诵、检查等一系列环节。
使学习做人的道理,成了枯燥的苦学。
而现在,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这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教学形式多样化,摆脱千篇一律。
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时代感强、信息量大,在政治课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导入新课,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电脑特技等展示给学生,能够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
如在讲述《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可先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每年“3•15”晚会的节目片段。
我在讲述这一课时,选用了前几年“3•15”晚会上韩红演唱的一曲《天亮了》并配以故事讲解,介绍歌曲的由来和当时“缆车事故”的情况时,学生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起来。
歌曲结束,故事讲完,学生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
我乘机提问学生“缆车事故”中的旅游者的什么权益被侵犯?受害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韩红的这种行为又体现了什么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
然后再来回答这些问题,这样,学生主动参与到了教学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议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如今,现代化教学技术伴随课程改革的脚步,悄然走进课堂。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
教学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推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营造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
”多媒体信息技术利用形象的动画、生动的图像、内涵丰富的影音资料、简洁的文字说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眼、耳、手等感官,全方位地接受不同形式的信息刺激,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现实生活情境,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形象化,不仅能给学生真实感人的美育,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而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时政材料,这样便会对教学起到非常直观的推动作用。
可见,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因其本身特有的功能和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
二、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思维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缺乏等制约性因素的存在,以及教学中重、难点问题的存在,这一现象最终产生的结果便是:学生总是感到学习难,教师总是难教学。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使原本抽象的概念通过多媒体的具体形象的展现而得到解决,如图像、视频、知识点的系统串联等。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辅助作用使得教师在授课中,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强调知识循序渐进的吸收过程。
思想品德教学中,内容多、概念多、理论性强的特点使得学生出现了乏味厌学的现象,教师若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学生的思想只会停滞在固有的理论中,死记硬背概念,不能把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的精髓学到极致。
然而采用多媒体教学,能通过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将教学过程在互动中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地执行,将内容传达给学生,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将具体化的道德概念通过实例表述生动有趣地传授给学生。
思品论文: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一、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人类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学科,植根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学科特征决定了其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同时初中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学生更容易从直观而形象的事物中来感受感性信息,并为上升为理性认知打下基础。
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如果只是就理论讲解,学生并不容易理解,而要为学生创设形象的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教学情境,将抽象而枯燥的理论寓于直观形象的实际事物与现象之中,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突出学科特征,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学生自然就不会再只是机械而枯燥地记忆理论条款,而是能够从直观事物中获取形象感知,经过独立地思考与思维上升为理性认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如在学习《财产留给谁》时,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又是举例又是讲解,看似讲得清晰透彻,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需要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道德精神,以及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为此我们就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真实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直观而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强烈的图文声像效果来将学生带入现实生活,这样更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独立思考与激烈讨论,从而总结出遇到遗产问题要本着法律和道德两方面来处理,这样更能深刻地理解所学。
二、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行为内化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智育、德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教学的成败并非单单只是看学生能记住多少行为规范,而是要看学生能否将这些行为准则用于指导行为实践,能否实现道德准则的内化,让学生做心中充满阳光,乐观生活,快乐学习的身心健康的青年。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学生所熟悉的各类生产现象与生活实际搬入课堂,让学生能够在道德准则与实际行动之间建立直观联系,尤其是学生看到熟悉的画面与场景,更能激起学生的主观认可与积极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道德准则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实践。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初探摘要:我国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深层次的整合和利用,是达到2011年新颁布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必然途径,更好地促进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
通过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课程教学应用中的优缺势,总结调研目前的应用现状及问题,最后得出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应用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用;整合在经济社会急剧变迁的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应用已成为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技能,还是推动教育发展、实施教育变革的关键支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科学合理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既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途径。
特别是在基础教育发展由数量普及向质量提升转型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初中的思想品德课肩负着学校德育的重任,其教学质量及教学结果,对身体及心理均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良好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在精神上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导向,从而培养拥有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中学生。
本文在分析思想品德教学特征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利弊的基础上,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思想品德实践教学方式的变革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特点1.理论性相对于其他学科,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很明显的理论性,教学概念性、抽象性较强,不易直接感知,这一点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目录即可看出,每一章节都会有新的、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教学不当,很容易就陷入枯燥的理论讲授,降低了学生的领会效果,达不到最基本的学习目标要求。
2.社会性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主要是基础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信息技术手段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整合刍谈
信息技术手段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整合刍谈【摘要】教育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构建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信息技术手段;整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促使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
当前,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对于促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就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而言,传统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教学现状,难以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
因此,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积极整合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微视频等教学手段的运用,不断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革创新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为构建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奠定基础。
本文立足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问题,探索信息技术手段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整合的对策。
一、传统教育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如下:1.题海战术、死记硬背是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形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应试教育在我国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
从传统的科举考试开始,我国就不断延续着应试教育的制度模式。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所追求的教学效果往往都是学生取得好的考试成绩。
诚然,好的考试成绩,固然值得追求,但如果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一些能力的发展,那就无疑有点舍本逐末的味道了。
在传统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下,教师们都习惯于给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条款,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
虽然说背诵,有利于让学生将一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但背诵的前提,应当是充分的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机械记忆。
传统的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知识条款的现象,是不值得推崇的。
而这种机械记忆的教学模式,往往会让学生的学习大有囫囵吞枣不知其味之感,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整合
当今信息技术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粉笔+嘴巴”的教学方式已受到严重挑战。
如何做好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深化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思想政治课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就是要改变以往教师偏重讲课和学生偏重于接受、被动去听、被动记忆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在计算机环境中,在教师启发指导下提出问题,通过个人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形式,借助网络环境的网络资源解难释疑,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教学结构序列上,主要体现在: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网络学习的环境,根据教学任务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探究的问题)→查找、筛选有效信息→自主探索,研究问题→成果交流,总结提高→迁移应用。
下面就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浅议一议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明确探究方向
思想政治课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就是要改变以往教师偏重讲课和学生偏重于接受、被动去听、被动记忆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主动探求知识。
作为学习主体的中学生,随着身心的发展,他们认知的自觉性和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抽象、单调,如何让他们积极、主动、乐意地学习,要求我们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组织活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思想政治课更生动、更有效。
信息技术为我们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搭建了展示自我发展的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本资源,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各种课件,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
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创建教学情境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它可以将画面、声音和文字与一体的直观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活动,让学生在一种具体的情境中去理解把握所学知识,减小理解的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积极愉快地进入学习。
如在讲授“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表现”一框时,可以制作播放动画短片:成片的森林被砍伐了,飞来一只小鸟,落在光秃秃的树墩上,嘴巴中吐出一串跳动的音符――“我想有个家!”,定格画面。
学生仿佛听到了小鸟悲凉的祈求,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
拉近了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这时,提出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在创设情景,适时的启发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主动思考、自我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中。
利用网络创设全新的学习情景,构建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学生与教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的交互式学习,真正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网络教学的优势,达到了更深层次的教学相长。
二、利用信息技术,查找学习资源,开展探究活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构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强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搜集、整理、交流有效信息,主动探究,进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实现知识的构建,探究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要依托信息技术,融合新的教育理念,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反思性。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发
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变成主动的探索、发现,让学生在质疑、查找、解疑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收获,使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模式得以彻底地发生变化。
如,在讲《人口、资源和环境》时,我放了一段《人与自然》的录像。
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森林面积大量减少,土地沙漠化迅速扩大,风呼啸着卷起漫天风沙,谁怒吼着冲破堤坝,城市里拥挤不堪的人群、浑浊的空气------画面直观、形象,教师无需赘述,学生一下子便进入了情景,他们强烈地感受到:人口、资源、环境一定要协调发展。
这样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激发学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要求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技术,运用搜索引擎、关键词从英特尔中查找有关信息,学会摘录、保存网上信息内容,能够对其进行整理分类,为己所用。
三、利用信息技术,探究问题结论,实现迁移创新
中学思想政治课强调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获的直接体验,形成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的联系,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以其较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为特点,而信息技术的时效性、互动性、开放性为思想政治课更充分体现这些特点做了有效的补充。
因此,我们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广阔的社会中能够获得直接经验的体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参与研究,激发他们进行探究和创新的欲望。
1、帮助学生确立研究目标,使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培养探究精神结合起来。
如我结合我们恩施州的革命历史和改革开放制度下家乡的巨变,给学生确立“爱我家乡、追踪历史”的实践活动,同时运用网络技术,组织学生参考相关的新闻、社会热点,提供知识背景,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顺利搜集历史资料,使他们对家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而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达到了教育目的。
2、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教师在这一阶段要指导学生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获取和运用信息,并且要鼓励学生围绕课题深入社会进行实践调查,实地考察,获取第一手材料,用这种做法来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增强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和社会责任感。
3、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表达和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我让学生把社会实践的感受、成果用WORD、POWERPOINT等形式展示于世人面前。
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认识事物的深度,而且能让他们在分享成果、交流思想时认识自我,使每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和创新的空间。
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而进行软件设计、网页制作,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了创新能力。
学生在开展探究、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发展了搜集整理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迁移实践能力,并在交流合作中培养了竞争意识,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