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与核心价值观

合集下载

四书五经中的儒家经典思想解读

四书五经中的儒家经典思想解读

四书五经中的儒家经典思想解读引言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代表着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四书五经是对儒家学说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的重要著作,其中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书以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公羊传》等经典著作。

本文将对这些儒家经典进行解读,深入探讨其中蕴含的思想精髓。

一、大学《大学》是四书之一,又被称为“中庸之始终”。

它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格物致知”,认为通过观察事物本质并追求真理,可以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力。

同时,《大学》也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与使命,并倡导人与社会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

二、中庸《中庸》被誉为“治世之道”。

它强调人的内在心性,提倡“中庸之道”,即保持心态平和,遵循适度而非极端的原则。

《中庸》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社会和谐。

三、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

其中包含了孔子对于品德、人际关系、教育等方面的思考和教诲。

《论语》提倡“仁者爱人”,主张以仁爱为核心价值观,并强调自我反省和不断修正错误。

四、孟子《孟子》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篇章,着重阐述了仁政与人治理念。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并认为通过教育和努力可以使每个人都具备高尚的品质。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公羊传)五经是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演进过程中产生的重要著作,承载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和伦理道德体系。

其中,《诗经》以歌颂美德来培养情感和修养,《尚书》则记载了古代周王朝的政治制度与礼仪,《礼记》则详细阐述了各种礼仪规范和形式,《周易》是一部神秘的哲学著作,讲述了“阴阳五行”的理论,《春秋公羊传》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和分析。

结论四书五经中的儒家经典思想是对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的重要汇总。

这些经典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倡导道德准则、人际关系及社会伦理等方面的思考。

通过研读儒家经典,我们可以了解到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准则之间的协调,并提供了实现社会和谐与人类完善发展的途径。

大学和中庸的儒家教育思想

大学和中庸的儒家教育思想

大学和中庸的儒家教育思想大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最早出现在《礼记》中,后来被收录进《四书五经》中,被尊为经中之经,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公学教育的精华,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思想。

而中庸则是儒家经典《论语》中介绍的一种道德伦理思想,即“中庸之道”,意为“中道之谓也,进退而不失其义,天命而不忘其祖”。

大学和中庸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教育思想和文化传统。

大学的主旨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经典理念,也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强调的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以知识为基础,用智慧来开启真正的智慧;“诚意正心”,指人们要真诚地对待自我、他人和周围的世界,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修身齐家”,则是强调个人修养和家庭生活的道德规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治国平天下”,是要求优秀的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为国家和人民的繁荣富强出一份力。

而中庸则主张人们要追求人生的平衡,不能偏执偏态,相信积极主张正确的平衡,多表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人格风范,有开拓进取的心态。

同时,要自我反省,遵从内心的声音,不断完善自己。

中庸是一种中庸之道,强调的是人不可偏执的思维方式,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学生,就必须要学会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告诉我们,要在生活中寻找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注意经济与生态的协调,追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

同时,也要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遵守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准则,保持良好的社交和文化品位。

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支重要的思想潮流,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中国教育的许多领域,儒家文化一直都有很深的影响,成为了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之一。

中庸和大学都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它们具有指导性和激励性,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心学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心学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心学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理学?什么心学?一,理学:一般以万物为理,理在于天地之间贯通一切,也就是说理学是以客观为主宰;二,心学:一般以吾心为中心,天地万物与吾心同在,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即心,心即理,也就是说从心出发,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大。

那了解了理学和心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四本书的核心宗旨。

第一,《大学》。

《大学》这本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甚远。

其提出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样就很好区分,《大学》的核心思想:明德与亲民是理学,止于止善是心学。

第二,《中庸》。

中庸之道的理论是天人合一,讲的是天道,核心思想是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

达到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完美人格,以及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

由此可见,《中庸》的核心是理学。

第三,《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与口语汇编,语言简短,含义深刻。

但因条理不清晰,次序比较混乱,很难对其思想进行概括与分理。

只知道以“仁爱”为中心,而推衍出礼、孝、忠、信、直、恕。

第四,《孟子》。

大家都知道孔孟是一家,《孟子》与《论语》相比,更完善地阐述了儒家的思想。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核心是“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

可以说《孟子》是以理学为核心思想。

总结:四本书都是儒学的经典之作,其思想多多少少是相通的。

核心思想理学也好,心学也罢,说的其不离二字,那就是“道”与“理”。

四书五经的核心思想与时代价值

四书五经的核心思想与时代价值

四书五经的核心思想与时代价值在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中,四书五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们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以及《易经》、《尚书》、《礼记》、《周礼》和《诗经》。

这些经典不仅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更是具有深刻的核心思想和时代价值。

本文将探讨四书五经的核心思想,并展示它们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

一、四书的核心思想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记录,被奉为儒家经典之首。

它强调了“仁”的重要性,提倡亲善、忠诚、孝顺和友爱。

这个思想体系成为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大学》《大学》是《礼记》的第一篇,在中国古代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提倡个人修炼、家庭和谐、国家治理与天下安宁的关系。

这个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奉行,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3.《中庸》《中庸》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中和之道。

它告诫人们在追求中庸之道时要保持适度和平衡,不偏不倚地处理事务。

这种思想可以使人们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对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4.《孟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主张人性善恶之辩。

孟子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但也需要教育和修养来发扬光大。

他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传承,对培养优秀的人才和塑造社会良好风气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五经的时代价值1.《易经》《易经》是一部极具哲学深度的经典著作,被视为中国智慧的结晶。

它通过阐述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变化原理,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宇宙万物和人类命运的理解。

《易经》的思想对于我们把握人生和社会变革有着重要启示,引领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保持稳定与变通之间的平衡。

2.《尚书》《尚书》是中国古代史书之一,记载了周朝之前的历史和治理经验。

它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智慧和经验,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思考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研究《尚书》,我们可以更好地借鉴古代智慧,探索现代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

《大学》《中庸》精义

《大学》《中庸》精义

《大学》《中庸》精义一、大学《大学》点出“格物”,直承孔子之“学”,大有功于圣门。

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先难而后获”、“先事后得”即是“格物”。

颜子“不迁怒,不贰过”,是“好学”,也是“格物”。

黄梨洲说“儒、释界限,只一理字”,不穷理不足以尽性,如孔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阳明先生提出“心即理”,反对心外求理,但又说“天下未有不履其事而能造其理者”,由此可见儒家功夫之笃实,决不凌空蹈虚。

但古今对“格物”的注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明儒刘蕺山先生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东汉郑玄注解“格物”:“格,来也;物,犹事也。

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

人心为“感”,物为“应”,这样解释也有可取之处。

然知恶则能去恶,而不可能来恶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一句,显然与《大学》下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不符。

司马光则认为:“格,犹捍也,御也。

能捍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也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

如果把“格物”解释为革除心中物欲,修持此心不为物牵,则显被动与消极,与儒家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不符。

“格物”其实即是成物,阳明先生说:“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既然“万物皆备于我”,故成物的同时也在成己,所谓“合外内之道也”,这样解释“格物”,可以与下文诚意、正心、修身等节目相贯通。

朱子说:“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

穷物之理,即是尽吾之性,故《大学》说“致知在格物”,而不承接前文说“欲…先…”。

朱子在《大学章句》中虽训“格”为“至”,但“格物”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至物(或即物)而穷其理。

“格,至也;物,犹事也。

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至”即“极”,穷尽事物之理,对己来说即是尽性,《中庸》所谓“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大学》、《中庸》思想阐发

《大学》、《中庸》思想阐发

2021年第07期81文学研究《大学》、《中庸》思想阐发王国豪引言《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也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做人、处事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此取主流说法)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其主要内容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保平庸,庸俗,无能,不求上进,浑浑噩噩。

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道或中和之道。

一、《大学》的“三纲八条目”此经开篇便挑明主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完全围绕着发扬德性的原则,是为《大学》三纲,随后展开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大学》八目,而八目却是以修身为中心,阐发修身方法与修身目的的全部内容,由此可见“修身”是儒家极为重要的一个核心理念,唯修身才可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中融入仁、义、礼、智、信、孝悌道德概念,融合为中心思想,只有做到“修身”才能成为真正的仁人。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读《大学》时绝不能把“大学”这个概念理解为国民教育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大学。

《大学》中的“大”是高大的大,也可称“大人之学”,也就是“成人”的学问,是至高无上或第一的意思。

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

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大学》并按照《大学》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好学”。

《大学》《中庸》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

《大学》《中庸》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

22神州文化《大学》《中庸》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祖子涵郑州市第四中学摘要:《大学》与《中庸》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承至今,其所构建的思想体系博大而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的知识分子。

本文通过对于《大学》与《中庸》两部著作的核心思想阐释,揭示其优秀思想,以期对于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中庸》;核心思想;现代价值一、《大学》思想《大学》,四书之一,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的文章,相传为曾子所做,其以三钢八目为框架,对人生路径进行了设定,主要论述了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后经北宋程颐、程颢以及南宋朱熹的大力推崇,成为了儒家的经典代表作品,是儒生“初学入德之门”的必读书目。

《大学》中所提及的核心思想三钢八目即:三钢(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了修己以安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说明了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是以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只有个人通过格物致知、诚心正意达到修身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二、《中庸》思想《中庸》,四书之一,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文章,相传为子思所做,其提出的“慎独自修”、“因时而中”等思想能够使人适于度、合于礼,强化了接人待物的伦理准则,对于人们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着重要影响。

《中庸》与《大学》一道,同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对于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论语》中,孔子最早提出了中庸思想,但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解释,到了南宋时期,朱熹将“中庸”解释为“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思想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恰到好处,适于度,合于礼,同时要求我们在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中求得中庸之道。

三、《大学》和《中庸》思想的现代价值(一)理想人格的完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过度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再加上经济社会的激烈竞争,人们的生活节奏是非常紧张的,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慢慢疏远,人们的身心开始出现一些扭曲,比如人格分裂等,自杀、吸毒等现象频繁出现,造成了社会与家庭的不稳定。

《大学》与《中庸》

《大学》与《中庸》

大学与中庸引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学”和“中庸”都是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它们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社会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大学》和《中庸》这两部经典著作进行探讨,并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

通过深入理解这两本书的思想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一、《大学》的概述《大学》是《四书五经》之一,被视为是中国儒家学派的核心经典之一。

它是中国古代社会进行教育和选拔人才的指南,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理论基础。

《大学》强调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融合了伦理道德、社会责任和政治智慧。

《大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先,个人修身是培养人的核心,通过修身可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标。

其次,齐家治国是个人修身的延伸,一个人只有在家庭和社会的角色中表现出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最后,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人修身齐家的归宿,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繁荣的根本目标。

另外,《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它主张“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习要坚持不懈,要不断实践和反思,从而使知识变为自己的能力。

同时,《大学》还讲述了准则、政治伦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原则和方法,为后人提供了道德伦理的指导。

二、《中庸》的概述《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被尊为“周易”之后儒家经典的最高层次。

《中庸》重点强调了“中”的思想,即取得道德和伦理中的平衡和中庸之道。

它以中庸为核心,强调道德之中庸、治国之中正,提倡实事求是、克己奉公。

《中庸》讲述了一个人在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心境的平衡和中庸之道。

它告诫人们要顺应自然,遵循道德规范,避免过分的偏激和极端。

在个人修身方面,《中庸》提倡克己奉公,自我约束,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塑造。

在治国平天下方面,《中庸》强调实事求是,以中正之道来执政,使社会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三、《大学》与《中庸》的共同点虽然《大学》和《中庸》是两本不同的书,但它们都是中国儒家经典,因此有很多共同点。

《大学》的核心思想

《大学》的核心思想

《大学》的核心思想《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着作。

《大学》的核心思想:核心思想: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1、明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是《大学》的开篇词,明明德,就是说明白什么是道德,什么是德行。

在《大学》看来,明明德是所有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出发点。

2、亲民。

亲民,是指要以民为本,关心民众的生活,这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而言。

但在我们现代社会,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应该要有公民意识,关心社会,关心他人。

3、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表示要达到最高的善良境界。

《大学》认为,人的行为应该以善为最终目标,只有行善才能达到人格的完善。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一种由小及大,由内及外的改造社会的方法。

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道德品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治国就是要善于治理国家;平天下就是和平稳定世界。

《大学》简介:《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

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中的名句: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做学问的目的,不是升官发财,也不是作为炫耀的资本,而是为了彰显我们自性的美德,明心见性,并且自利利他,帮助其他人一同恢复自性的美德,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根本和枝末,都有它的开始和终结,能够理清它们的先后秩序,顺其自然,那就与道接近了。

《大学》《中庸》教案

《大学》《中庸》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大学》《中庸》的基本内容,掌握其核心思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大学》的核心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中庸》的核心思想:中庸之道,至诚至善。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大学》《中庸》中的古文,把握其内涵。

2. 将经典思想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大学》《中庸》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大学》(1)讲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2)分析《大学》中的“三纲领”和“八条目”,让学生了解修身的方法。

(3)结合实际,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大学》的思想。

2. 《中庸》(1)讲解“中庸之道”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中庸之道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分析《中庸》中的“至诚至善”,让学生明白如何做到真诚善良。

(3)结合实际,探讨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运用中庸之道。

(三)课堂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大学》《中庸》的理解和感悟。

2.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经典思想。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学》《中庸》在个人修养、社会道德方面的指导意义。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学习经典,提高自身素质。

五、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大学》《中庸》的内涵。

2. 撰写一篇关于《大学》《中庸》的学习心得,字数不少于500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大学》《中庸》的核心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经典,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注重将经典思想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经典的价值。

儒家经典文学

儒家经典文学

儒家经典文学儒家经典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涵和卓越的艺术形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在这里,我将列举十个儒家经典文学作品,带您一起领略儒家智慧的魅力。

一、《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文学的代表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记录而成。

它以简洁的语言、精辟的论述,展示了孔子的思想和治学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被视为儒家经典文学之一。

它主要论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强调人的修养和德行对社会的重要性。

《大学》对于塑造人格、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中庸》《中庸》是儒家经典文学之一,也是《礼记》中的一篇。

它强调“中庸之道”,即处事不偏激、不极端,追求平衡和谐。

《中庸》对于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提出了重要的思考。

四、《孟子》《孟子》是儒家经典文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思想构成。

它主要阐述了仁义道德的重要性,强调人性本善,提倡以“仁”的思想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五、《尚书》《尚书》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经典文学之一。

它记载了周朝的历史、政治、礼制等方面的内容,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还提供了治国和治民的经验和教训。

六、《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也是儒家经典文学之一。

它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类,内容涉及社会生活、政治风貌、家庭琐事等。

《诗经》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易经》《易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儒家经典文学之一。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论述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应如何顺应自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八、《春秋》《春秋》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经典文学之一。

它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以及各国的政治、战争、外交等方面的内容。

《春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论,展示了儒家的治国思想和政治智慧。

高中语文《大学》《中庸》简介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大学》《中庸》简介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大学》《中庸》简介方向东《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礼记》最早就附属于“六经”中《礼经》即《仪礼》,是《仪礼》的辅助资料。

到了唐代,《礼记》列在“九经”之中,宋代列在“十三经”之中流传至今,可见《大学》《中庸》一直是儒家的重要经典。

《大学》《中庸》在西汉时与《论语》《孟子》并称“小经”,相对于所谓“五经”(《诗》《书》《易》《礼》《春秋》)、“六经”(“五经”加《论语》)、“七经”(“六经”加《孝经》)而言,并单行于世。

《汉书·艺文志》有《中庸传》二篇,颜师古注曰:“今《礼记》有《中庸》一篇,亦非本礼经。

”《四库全书提要》认为:“盖子思之作。

是书本以阐天人之奥,汉儒以无所附丽,编之《礼记》,实于五礼无所属,故刘向谓之通论。

”宋代孝宗淳熙年间,朱熹为《大学》《中庸》做了章句,为《论语》《孟子》做了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合称为《四书章句集注》,从此《大学》《中庸》又加入了“四书”的传承系列。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到元代列为科举考试用书,一直沿袭到明、清,因而《大学》《中庸》的影响越来越大,是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的宝贵财富。

《大学》的作者,郑玄注《礼记》此篇时没有明言,宋代有学者认为是曾子所作,如黎立武在《大学发微》中说:“《大学》其曾子之书乎?”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书,朱熹认为经文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文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比较各家的说法,朱熹的说法最为得当。

《大学》的内容,说得简单点,就是古代的教育方针,牵涉到“知”和“行”两个方面。

具体说来,有三大纲领:一是“明明德”,就是挖掘发现人的道德和良知良能,属于求知和修身的范畴;二是“亲民”,程颐认为当作“新民”,就是使民众日益提高自身的素质,是求知和修身的具体运用;三是“止于至善”,就是前二者所达到的境界。

实现这三个纲领就是八目:“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三纲八目有七个步骤:“知”“止”“定”“静”“安”“虑”“得”。

四书发展历程和内容

四书发展历程和内容

四书发展历程和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四书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代表,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这四部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书的发展历程和内容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宝库,通过对这四部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

《大学》是四书中最早成书的一部,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人编纂而成的。

《大学》的内容主要是研究人的修养和道德修养,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大学》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应该先修齐自己的心性,才能够影响和改变家庭、社会和国家。

《大学》中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观点,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中庸》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人编纂而成的一部著作,它强调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不过不不及”,主张人应该把握中间道路,保持中庸之德。

《中庸》认为人应该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不被外界诱惑和干扰,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不沉溺于享乐和放纵。

《中庸》中提出了“中立而多方”的思想,即主张人要保持中正之道,不要走极端,要尽量平衡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传身教的记录,它是中国儒家经典中最重要的一部。

《论语》中包含了孔子的言行和教诲,强调了仁、义、礼、智等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性,提倡君子之道和仁德之德。

《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和故事深刻揭示了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论语》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的人际关系、道德准则和修养方法,对后人的教化和启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作,由孟子及其门徒编纂而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孟子》主要介绍了孟子的思想和主张,他强调了仁义道德的重要性,提倡仁政和民生。

《孟子》中阐述了孟子对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们天性本善,应该接受教化和修身养德,才能实现自己的最高境界。

《大学》和《中庸》的正确含义

《大学》和《中庸》的正确含义

《大学》和《中庸》的正确含义《大学》和《中庸》的正确含义_天涯独步作者:老易方——2009-08-31 12:32 星期一听钱文忠教授讲解三字经是一种享受,之所以是享受,是因为他的讲座能启发人的思维。

那天听他讲了《大学》和《中庸》,这几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何谓“大学”?钱文忠教授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大人之学,即当官的学问;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广博的学问,即《大学》包罗万象。

钱教授认为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不能厚此薄彼。

第一种观点显然是对的。

《大学》主要的篇章在解释所谓修齐治平之道。

这套被称为“八条目”的儒家“内功心法”,虽然共有八条,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显然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

它的最终目的显然是治国平天下,所以说《大学》是大人之学、为官之学、帝王之学或者治国之学都不为过。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大学》开篇的纲领性文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显然是要求全民都参与个人修养,不断更新自己,已达到至善的境界。

所以说第一种说法虽然是对的,但也有些以偏概全。

第二种观点显然不符合大学的内容,大学并不是什么广博的学问,它是人生至关重要的学问。

我认为,所谓大学,就是最重要的学问,或者说是根本的学问。

对个人来讲是这样,对国家也是。

“中庸”两个字是比较费解的。

大部分人根据《中庸》所引孔子的名言“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以及“中立而不倚”这样的词句,认为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甚至有人认为中庸之道就是骑墙的学问。

程子《中庸》开宗明义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这是后人理解“中庸”二字的主要依据。

钱文忠教授也据此认为,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是永恒的真理”。

我觉得理解中国先秦诸子的哲学最要不得的就是参阅宋明理学的观点。

纵观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是集大成的时期,但也是中国的伦理哲学走向极端的时期。

此前,儒家学说只是民间之学,此后便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护身符,成了他们统治老百姓的理论依据,这就足见宋明理学的立场和实质。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大学》的思想内涵《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作者为孔子。

它是儒家学派的基本精神,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大学》以“礼”为核心,论述了“礼”的重要性,以及“礼”的基本原则。

它认为,“礼”是遵守社会习俗的基本准则,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它强调,“礼”的基本原则是“仁”,“仁”是人们在社会中应该表现出来的善良、美德和责任。

它还认为,“仁”是人们在社会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以维护社会的和谐。

2.《中庸》的思想内涵《中庸》是一部中国古代儒家典籍,由著名儒家学家孔子的弟子墨子所撰写。

它提出了“中”的思想,即“以中庸之道,行事要求中庸”。

“中”指的是“中庸”,也就是“以中庸之道,行事要求中庸”。

中庸之道,指的是“以智慧和慎重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它强调了“中庸”的核心思想,即“以智慧和慎重的态度来处理问题,并以温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种思想可以帮助人们在处理社会关系时,避免过度激烈的情绪,保持平衡,从而达到调节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3.《论语》的思想内涵《论语》是儒家经典,收录了孔子的言行,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语》的思想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仁”的思想。

《论语》以“仁”为核心,把“仁”作为人生的准则,强调人应当以仁待人,以仁治国。

二是“礼”的思想。

《论语》以“礼”为准则,强调人们要遵循礼仪礼节,以礼让为原则,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是“智”的思想。

《论语》强调要不断提升智慧,发挥智慧的作用,以智慧治国,让智慧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四是“修身”的思想。

《论语》强调要以自律自强为原则,修身养性,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有智慧。

五是“忠”的思想。

《论语》强调要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以忠诚为原则,做一个忠诚的人。

4.《孟子》的思想内涵《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所著,收录了孟子的思想论述,全书共七篇,分为《梁惠王》、《公孙丑》、《子罕》、《荀悦》、《离娄》、《泰伯》、《国恕》七篇。

《大学》与《中庸》的思想内涵解读

《大学》与《中庸》的思想内涵解读

大学与中庸的思想内涵解读1. 大学的思想内涵《大学》是一本古代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弟子及後继者编纂而成。

它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丰富的哲学、道德和教育观念。

在《大学》中,主要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与方法。

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具体来说:1.1 格物致知《大学》中强调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获得真知。

这种观察不仅限于外部世界,还包括自我反省和心灵深层的探索。

唯有真实客观地把握事物本质,才能达到真正的知识。

1.2 诚意正心《大学》强调人应该保持内心真诚、无私、正直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广泛认同,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完善自身修养。

1.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强调个人修身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只有通过教育塑造人们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才能确保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个人不断追求进步与完善。

2. 中庸的思想内涵《中庸》是孔子弟子及其后继者传承并发展起来的儒家经典著作。

它阐述了如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原则和方法。

2.1 和谐统一《中庸》强调“中”的概念,即“道之所以均也”。

只有在各种对立面中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才能使万物得以和谐发展。

这包括了个体和整体、利己和利他、权力与义务等多方面因素。

2.2 恢复自然本真《中庸》主张“诚意正心”,即以真诚、善良、恪守道义来处理事物。

通过恢复自然本真的境界,人们可以找到内在的平衡和指导,并摆脱欲望的束缚。

2.3 自我修养与社会责任《中庸》重视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只有通过发展自己的品德和智慧,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帮助他人成长和促进社会公正。

总结《大学》与《中庸》都是儒家经典著作,它们强调了个体与整体、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大学》注重对知识的追求、价值观念的塑造和治理方法的探索;《中庸》则着重于和谐统一、恢复自然本真和发展个人品德与责任感。

《大学》《中庸》《学记》的教育思想

《大学》《中庸》《学记》的教育思想

《大学》《中庸》《学记》的教育思想【《大学》的教育思想】1. 仁者爱人,忠信为先:《大学》认为“仁者爱人,忠信为先”,它要求学生做仁义的人,以此作为他们的教育目标;2. 遵守礼仪:《大学》告诉学生要讲礼让,有规矩。

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学习遵守礼仪,做一个有礼貌,有道德和尊严的人;3. 时刻提高自己:《大学》认为,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必须时刻提升自己的知识来改善自己的综合素质;4. 克己复礼:《大学》认为,一个人得先以自我为先,要以谦虚和克己复礼的态度来对待自己,这样才能有更高的认知能力。

【《中庸》的教育思想】1. 遵守礼仪:根据《中庸》,要求学生自身遵守礼仪,具有有礼貌,有道德和尊严。

他们要学会行使正常、理性的行为,不应该做过分的事情;2. 尊敬父母:《中庸》教育另一重要理念是尊敬父母和拜师学艺,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孝心;3. 君子以自强不息:学生要鼓励自己担当责任,积极改进自我,不断学习进步,增强自身素质,以便圆满完美地完成工作任务;4. 重视身心健康:学生要珍惜自我的身心健康,在调节心理的过程中,倡导他们必须通过舒缓思维、自我安慰及运动等来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的脆弱,避免进入危险状态。

【《学记》的教育思想】1. 遵循自然:《学记》认为,人们应该遵循自然,要做一个和其他人、自然,以及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在行事上应该调和顺应大自然,从而增强对外界现象的觉察和体会;2. 注重学习:主张时时刻刻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循序渐进的求新求变,以提高学习效率;3. 礼义廉耻:在人与人交往之中要遵循“礼义”“廉耻”,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现自身问题,努力去解决;4. 坚持修身:通过重视自我修养,不断坚持去完善自己,由此提升自身的品格,追求自我的宁静、快乐与和谐。

经典常谈四书章内容

经典常谈四书章内容

经典常谈四书章内容《四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部分。

这些书籍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四书》章节内容的简要介绍。

《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基础。

它强调了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大学》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包括:1.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这句话意味着,要想实现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必须遵循“明明德、修身齐、治家平、治国平、天下和”的五个原则。

但是,只有三个原则是必须遵循的,即“明明德、修身齐、治家平”。

2.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意味着,要想实现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必须通过观察事物和思考来获得知识,并且必须保持诚实和正直的态度。

3.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句话意味着,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必须注重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并且必须遵循这些原则和价值观来行事。

《中庸》《中庸》是一篇关于中庸之道的文章,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它强调了平衡和中庸的重要性。

《中庸》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包括:1. “中庸之道,天下之大本也。

”这句话意味着,中庸之道是一种平衡和中庸的态度,是实现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2.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与《大学》中的类似,强调了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3. “君子不器。

”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君子不应该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应该关注整个社会的利益。

《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它强调了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论语》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包括: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意味着,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意味着,要想实现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大学》、《中庸》与核心价值观

《大学》、《中庸》与核心价值观

《大学》、《中庸》与核心价值观 □ 《大学》认为,能发光发亮而明的东西,就是每个人都有的心。

《中庸》认为,文明不是外在的繁冗虚文,而是自然而然的内在充盈。

儒学的文明,是基于一种真情实感的道德实现□ 个体生命存在的真实,必须抵达和谐状态,而和谐的个体生存状态,就必须理念与行动的两个“互逆顺序”取得和谐□ 《大学》讲“诚意”,就是不自欺,是一种自然而内在真实的情感、心思甚至包括欲望的统一状态。

《中庸》讲慎独,注重的是内在情意状态与反思觉悟的统一关系□ 在《大学》、《中庸》中,关于平等有两层基本意思,一是人性平等,一是修行平等作为儒学经典,《大学》主要内容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三纲领,以及实现三纲领的八个条目或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则主要集中在讲“中和(中庸)之诚”,通过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三达德(智仁勇)以及九经(治理天下的九个基本方面)的叙述,统一明和诚、融合尊德性与道问学而彰显天地之文。

两书中蕴涵着丰富的传统价值观表述,可以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和滋养。

明明德与自诚明:“文明”的本原《大学》所谓“大学”,就是大人之学,什么是大人呢?大人就是将自己能发光的固有的潜能尽量充分地发挥出来的人。

这个能发光发亮而明的东西,就是每个人都有的心。

心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它以“明”(发亮或发光)为自己之本质,另一方面,心能自觉地去让自己的光明绽放出来。

所谓心的发光发亮,也就是心的灵明觉知或者说觉悟。

因此,“明明德”的意思,就是人对自己觉悟的觉悟。

我看见天上的白云,这是一种觉悟;我知道我看到了天上的白云,这是对觉悟的觉悟。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明明德”就是一个“大人”自觉领悟到自身的“觉悟”,是天地万物之本体。

人心的觉悟就是天地万物之光明。

《中庸》将明和诚结合起来讲,其中说:“自明诚,谓之性;自诚明,谓之教。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心学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心学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心学的核心思想
分别是什么?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书,是先秦儒学中核心的四部作品。

其中《大学》《中庸》原本分别为《礼记》中的一篇。

到了宋代,地位提升,被与《论语》《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

《大学》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子所作,其核心思想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它首章的末句:“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无论你是想治国平天下还是想修身齐家,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内心的安宁,都是以“修身”作为根本方法的。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它的核心思想也在首章,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与《大学》思想实则一脉相承,又点出修身的本质是性情的“中和”。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孔子所说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而“修”的重点,落到一个“学”字上。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一个“辨”字,《三字经》说《孟子》
“辨王霸,说仁义”。

孟子通过分辨当时思想的混杂与错漏,以阐明“仁义”的正确。

理学是盛行于宋代的儒学的一个发展阶段,以南宋朱熹为集大成者,我们通常说程朱理学。

核心思想是“道即理”,关注“理”与“气”的关系。

心学是在宋代产生,于明代王阳明集大成的学问,其实也是宋明理学的一部分,我们通常说陆王心学。

它的核心思想是“心即理”,并认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认为道的本质是心、性、情,而不在外物之中。

作者:赓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中庸》与核心价值观 □ 《大学》认为,能发光发亮而明的东西,就是每个人都有的心。

《中庸》认为,文明不是外在的繁冗虚文,而是自然而然的内在充盈。

儒学的文明,是基于一种真情实感的道德实现□ 个体生命存在的真实,必须抵达和谐状态,而和谐的个体生存状态,就必须理念与行动的两个“互逆顺序”取得和谐□ 《大学》讲“诚意”,就是不自欺,是一种自然而内在真实的情感、心思甚至包括欲望的统一状态。

《中庸》讲慎独,注重的是内在情意状态与反思觉悟的统一关系□ 在《大学》、《中庸》中,关于平等有两层基本意思,一是人性平等,一是修行平等作为儒学经典,《大学》主要内容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三纲领,以及实现三纲领的八个条目或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则主要集中在讲“中和(中庸)之诚”,通过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三达德(智仁勇)以及九经(治理天下的九个基本方面)的叙述,统一明和诚、融合尊德性与道问学而彰显天地之文。

两书中蕴涵着丰富的传统价值观表述,可以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和滋养。

明明德与自诚明:“文明”的本原《大学》所谓“大学”,就是大人之学,什么是大人呢?大人就是将自己能发光的固有的潜能尽量充分地发挥出来的人。

这个能发光发亮而明的东西,就是每个人都有的心。

心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它以“明”(发亮或发光)为自己之本质,另一方面,心能自觉地去让自己的光明绽放出来。

所谓心的发光发亮,也就是心的灵明觉知或者说觉悟。

因此,“明明德”的意思,就是人对自己觉悟的觉悟。

我看见天上的白云,这是一种觉悟;我知道我看到了天上的白云,这是对觉悟的觉悟。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明明德”就是一个“大人”自觉领悟到自身的“觉悟”,是天地万物之本体。

人心的觉悟就是天地万物之光明。

《中庸》将明和诚结合起来讲,其中说:“自明诚,谓之性;自诚明,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诚是什么意思呢?诚就是实有诸己,即在自己身上真实地拥有。

如何在自己身上真实地拥有呢?这就要明,即自觉觉悟到什么是善。

对《中庸》来说,什么是善呢?朱熹说,明乎善(觉悟善)就是明白天地万物之本然。

天地万物之本是什么?《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所谓天地万物之本,就是天下之大本达道。

“大本”是喜怒哀乐等多样性的情感、情绪、情态,“达道”是多样性的相容而相融的实现。

所以,所谓善,就是觉悟到自身多样性之情的实现,自觉地使“中”抵达“和”(致中和)。

对于人的存在而言,《中庸》强调明之觉悟一定是真实的,而人之真实的东西一定是自身明觉的。

这种诚明统一的存在状态,《中庸》有时候说为“前定”或“前知”:“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前知,就是强调真实的觉悟是事情的本原。

孔子以“天降文于兹”表达了明和诚的统一。

作为人而生存在此,是以“文”而自觉在此的。

文的本义,是指人以自觉的方式更好地展示或实现自身(尤其体现为学习和教育)。

宋朝时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这是以孔子作为“人”的范例,来强调“文明”——由文而有的自觉之明的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当《中庸》引进诚而言文明时,如下文和谐的意义所说,文明不是外在的繁冗虚文,而是自然而然的内在充盈。

儒学的文明,是基于一种真情实感的道德实现。

亲民与位育:“和谐”的源头《大学》所谓“明明德”是就“亲民”而言的。

一个人天生固有的良知或灵明觉知之心,在其觉悟自身以及觉悟自身与万物的共同存在之际,这个觉悟并不是光秃秃、冷峻而枯燥的,而是与同情、怜悯之感相融为一体的。

每个人都能用自己天然而有的同情心来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社会、面对其他动物,乃至于面对整个世界。

单纯的灵明觉知,只是觉悟到万物共同存在;有同情或怜悯情感的渗透于如此觉悟之中,则人与万物的共同存在是有血有肉的,具有活生生的情感关联基础上的共同存在。

两者的统一就是仁。

《大学》中对于秩序特别重视,提出了先后、本末之序:“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对三纲领八条目的论述,其间蕴涵着两种不同的顺序。

一是理念的反溯秩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一是工夫(实践活动)的生成秩序:“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在《中庸》中,有一个相似的表达,但不是那么明确。

从反身而诚的反思顺序而言:“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从实际工夫行动顺序而言:“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从文字表述上看,这两个秩序恰好是“互逆”的,《大学》用“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统一这两个秩序,《中庸》则以“修身”为“九经”之始。

在切实修身工夫行动的基础上,合理地理解与安置“理念秩序”与“工夫秩序”二者的关系,即位育,既关乎个体身、心、意、知、物几种因素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关乎个体与家、国、天下之间的和谐关系。

总的来说,理念的秩序和工夫的秩序,统一于具体的工夫行动。

但在具体阶段,从个人说,理念可能取得对工夫活动的相对优先性。

一方面,理念必须以具体的修身活动为基础,由具体活动逐渐生成才是真实的;另一方面,理念必须取得超越具体活动的相对优先性,取得相对于具体活动的一定支配性,人的生存才是有质量的。

个体生命存在的真实,必须抵达和谐状态,而和谐的个体生存状态,就必须理念与行动的两个“互逆顺序”取得和谐。

在《大学》和《中庸》阐述上述次序时,后世大多注重了每一条目之间的“内在逻辑顺序”,这里我们也拈出理念秩序与行动秩序的关系来阐明“和谐”,则是因应了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基本现实。

慎独与尺度:“诚信”的维度《大学》讲“诚意”,就是不自欺,是一种自然而内在真实的情感、心思甚至包括欲望的统一状态。

《大学》认为,这种内在自然而真实的状态,是自足的,是当下即现的,比如“好好色”、“恶恶臭”,见好色闻恶臭是一种身体感触,即在此感触瞬间,情感上就相应而好之恶之。

一个人自己见好色而生喜好,闻恶臭而生厌恶,那都是无关于他人的、自己独知而他人不知的内在情感、意识状态。

正如见好色而喜,闻恶臭而厌,君子在道德上就是这样,尽管没有他人在一旁鉴照、监督,他也能本着自我内在真实的情感和意识来行动。

小人则相反,没有人在一旁的独处之时,行恶无所不用其极,其所行非所想,所为非所欲。

但是,小人见到君子时,就掩藏自己的恶,而显露自己的善。

但这种遮藏其实没有意义,因为,用心来观看的眼睛,一定就能见到外在行为与内在情感、意识状态的一致或不一致。

在《大学》看来,诚意作为慎独最首要的意思,就是要有真实的情意状态在内,然后本着真实的内在情意而行动,使得外在行为与内在情意完全一致。

与《大学》注重内在情意状态与外在行动的一致相比较而言,《中庸》讲慎独,注重的是内在情意状态与反思觉悟的统一关系。

《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道与人的主观情意相关,人的行动,多为情意所推动。

在情意的真实展开与真实实现之中,有着道。

《中庸》所谓“慎独”强调道须臾不可离,突出“不睹不闻”之先的“戒慎恐惧”,着重对于隐微之中尚未显现之际的自省。

其要义就在于强调主体内在多样性情意在具体行动之前的“敬”中自觉,从而使得情意成为不偏不倚的真实力量。

情的觉悟,使得情真;觉悟而有情,使得人诚。

情意和觉悟的统一,在《中庸》就是诚。

如此,才使得人的一切现实而具体的行动是真实可信的。

《中庸》强调,人所不可见之际,君子之所作所为,恰好是一般人所不可企及的:“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相比而言,《大学》注重在事上明觉的“道问学”,《中庸》则较为偏重先于具体事情之情意领悟的“尊德性”。

当然,《中庸》所谓诚,也要放在一个“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统一的整体中来理解,才能得其完整的意义。

薭矩与忠恕:“平等”的内涵平等是个现代词汇,但在《大学》、《中庸》中,关于平等有两层基本意思,一是人性平等,一是修行平等。

《大学》所谓“明德”是人皆有之的。

《中庸》对此有个说法,就是“天命之谓性”。

每个人天生具有同样的本性。

后来学者认为,人的现实存在有两个根据,一是所谓理,一是所谓气。

人性的平等,突出表现在这两个根据的平等上。

每个人都秉得了理为本质,秉得了气为形式。

人天生有理有气,这是所有人都一样的。

在早期儒学那里,孔子说“性相近”,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说“涂之人可以为禹”,都是强调了人性的平等。

人性的平等,使得人与人之间在具体的相互关系中的平等才能得以实现。

《大学》所谓“絜矩之道”和《中庸》所谓“忠恕之道”,都要求“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的前提基础,就是所有人、每个人的人性都是一样的、平等的。

否则,就不可能有絜矩之道或忠恕之道。

所谓修行平等,基本意思是说,每个人都要经过道德修养的行动来实现自身。

一方面,它强调没有人天生就是现实着善良的,没有人天生就是现实地拥有完满的知识或德性,每个人都需要经过道德修养行动而实现或完善自身;另一方面,它强调道德修养的规范或原则要求对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无分于帝王与百姓。

《大学》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不论社会地位、财富多寡等等的不同,普通老百姓和帝王都是一样地要求修身。

《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一般平常夫妻,和圣人一样,都是可以知道中庸之道的;一般平常夫妻,和圣人一样,也是能以中庸之道而修行的。

修行的规范和本质的平等,并不意味着现实存在形态的完全一样。

这里面有一个选择和坚持的问题。

人性虽然平等,但现实的人却有差距,差距来自哪里呢?就来自修行。

人的差别只能由现实的行动造成,这是平等的一个基础性涵义。

人性的平等和修行要求的平等,担保了人的现实差别的公正性。

只有选择并坚持行动的人,才能最终得到完满的实现;而不选择,或选择却不能坚持,一曝十寒的行为,则得不到最终完满的实现。

如此意义上的差别,已经由平等而至于公正。

不过,《大学》和《中庸》对于公正并没有更多着墨,只是零星的话语有所涉及。

比如《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公正必依诸法治,不过,《中庸》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