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一)来源于网络一、【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从关键词(名词:日、断桥、人、水、幽树、鸟)入手分析即可。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的艺术手法。

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分析,尾联为写景句,表现出作者的闲适,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从“更待”两字分析,所写之景应为想象之景,故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名师点睛1.明确表达技巧的范围。

表达技巧是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表现手法上看,有联想、对比、衬托、烘托、白描、象征、抑扬、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从表达方式上看,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其中的借景抒情考查的频率较高;从修辞手法看,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用典等。

2.掌握答题的思维步骤。

解答鉴赏表达技巧的题目,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判断诗歌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分三个层面,首先要考虑的是第一个层面,考虑是否运用了对比、衬托、白描、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然后考虑第二个层面,即表达方式,尤其要注意借景抒情的情况;最后考虑第三个层面,也就是修辞手法。

2015年高考各地语文卷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及解析汇编

2015年高考各地语文卷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及解析汇编

2015年高考各地语文卷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及解析汇编一、新课标全国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5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二、新课标全国I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8~9题。

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分)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悲愤的情怀以及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三、江苏卷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2015年高考各地语文卷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及解析汇编

2015年高考各地语文卷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及解析汇编

2015年高考各地语文卷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及解析汇编一、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5分)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I卷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8~9题。

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 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分)【提示】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

【答案】答: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

2015年高考各地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及解析解析

2015年高考各地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及解析解析

年高考各地语文卷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及解析汇编2015 卷1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2015 题。

8-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古代诗歌阅读(题。

8-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5.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8 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汉使,《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分)6.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9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

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卷II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201511古代诗歌阅读(分)题。

9~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韩偓① 残春旅舍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842~923①韩偓(约]注[所作。

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朝廷官员的冠饰。

簪:乃晚唐巧句“.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8 分)5(,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 【答案】两个动词。

”吹”“抱“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解析】子进行分析。

”巧“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抓住分)6(.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015年高考分类整理:诗歌鉴赏

2015年高考分类整理:诗歌鉴赏

2015年高考分类整理:诗歌鉴赏1、(2015年,福建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①明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3分)(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2、(2015年,安徽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月圆①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③缺:指月圆。

③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分)(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4分)3、(2015年,北京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18分)醉翁操①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②。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

【注】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②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④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讲析(全)资料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讲析(全)资料

广东卷
❖ 4.(广东)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 早过大通驿① ❖ 查慎行
❖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 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 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⑵风诗软题一江的水,“云轻过九子”山。字画在家浓诗淡意句,斟中酌在是荆关如②
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
❖ 【答案】“过”即指经过,路过。诗中通过前三联 的时间、景物的变化,移步换景,展现出作者清晨 乘舟江上,经过大通驿时的轻松畅快的心情。首联 写晨雾未散,朝阳未升,眼前一片迷蒙。颔联写江 雾散去,远处的市镇依稀可辨,转眼移过了水湾。 颈联江风拂面,云朵飘过在九子山间,写出了行舟 之快。全诗通过作者在行舟之上,遥看岸上景物变 化,体现出“过”之意。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⑵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
二字的妙处。(4分)
❖ 【答案】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 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 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 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 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 有很强的感染力。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 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 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 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2015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分类汇编解析

2015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分类汇编解析

2015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分类汇编解析一、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 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案: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鉴赏】此诗为天宝十三年(754)诗人岑参赴北庭途经临洮时所作。

临洮,即洮洲,在今甘肃临潭西,唐时与吐蕃接界。

临洮的旧友为他饯别,他即作诗留赠,向诗友公开此行的意义。

诗题‚发临洮将赴北庭‛,因而诗中所叙述,也是临洮至北庭沿途景物。

首联‚闻说‛说明此行轮台和第一次去的安西不同,暗示着和安西有对比。

此次虽是第二次出塞,但到北庭还是第一次,所以凭传闻写出轮台的寒冷与荒凉,但是调子并不低沉。

从‚连年见雪飞‛至‚青山过武威‛写景,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说环境多么寒冷和恶劣,而是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

‚连年见雪飞‛写气候之寒冷,‚春风不曾到‛写其荒凉,‚白草通疏勒‛写其萧瑟,‚汉使亦应稀‛写其地距中原之遥远,揭示出西域戍边的艰苦性。

尾联在内容情感上起到了点染和升华的作用,全面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勤王‛就是指要竭尽全力报效祖国,而‚私向梦中归‛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想和亲人团聚的情感。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一、【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7题。

(共12分)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3分)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王昌龄《古意》)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张耒《感春》)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二、【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11分)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三、【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11分)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2017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

2017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

• 14.(8分) • (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
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 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 (3)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 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14.BE 15. 参考答案: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 辞手法,写出试题下发后,考生奋 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 春蚕在吃桑叶的应试场景,形象生 动的写出了士子们奋笔疾书的场景, 表达了作者的惜才爱才之情。
【新课标II】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 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高三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宋)张先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

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

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

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新整。

宿绣屏、画船风定。

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

玉盘大小乱珠迸。

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

重听。

尽汉妃一曲【注】,江空月静。

【注释】汉妃一曲:汉妃指汉代王昭君,传说她出塞时弹着琵琶;“一曲”指以昭君出塞故事谱写的琴曲《昭君怨》。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前三句是环境描写,作者通过仰观俯视多角度多层次地描绘了一幅江上美景。

B.词人直接写岸边柳荫路上“无人”也“无影”,只有柳絮飘舞,暗写自己的孤寂。

C.作者在船上望去,见远处有人归之影,与落日斜晖相映衬,描绘出飘飘欲仙之姿。

D.优美的乐声饱含着今古幽思,又用“谁省”一词,用以突出此时自己才是其知音。

(2)词中“彩绦朱索”是指五颜六色的彩带,是女子的装饰物,这里是借代手法。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这首词在写法上受白居易《琵琶行》的影响甚大,如本词结尾句“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就与白诗“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异曲同工,请从描写对象、表达技巧和所寓情感三方面赏析二者的“同工”之妙。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州陆游局促常悲类楚囚①,迁流还叹学齐优②。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③!【注】①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

②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

③生子何须似仲谋:《三国志·孙权传》中曹操曾云“生子当如孙仲谋”。

(1)“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一联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表达技巧。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之-古诗鉴赏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之-古诗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目录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 (1)(2017.山东卷) (1)(2017.浙江) (2)(2017.天津) (3)(2017 新课标Ⅲ) (4)(2017.新课标Ⅱ) (4)(2017 .江苏卷) (5)(2017.上海) (6)(2017北京) (7)(2017 新课标Ⅰ) (8)(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释】①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解析:鉴赏诗歌的话言——炼字,一般遵循以下步骤: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意思是“江水回旋,两边的山崖对峙,像两兽相斗;乌云笼罩,太阳隐去,群峰攒聚”。

“斗”字生动地描写了崖石耸峙对立的陡峭、峥嵘之势。

“攒”字刻画了光线不明,群蜂好像连在一起的密集、重叠之态。

(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答案:①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

②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

解析: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青不开对整首诗的理解。

而理解诗歌需要抓住关键词、关键句。

由首联中“旷然”和尾联中“此行为知己”可以看出本诗的主题不是表达蜀道的艰险,而是诗人把自己将要见到知己的愉悦之情赋予蜀道的崇山峻岭之间。

(最新整理)2017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专题

(最新整理)2017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专题

2017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专题2017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专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专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专题的全部内容。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参考答案14.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14.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

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这首诗写出他主持礼部考试时,见到考场中英才济济,考试场面寂静、肃穆而充满生气,为朝廷得添新人而由衷地感到喜悦。

2015-2017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2015-2017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2015-2017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2017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汇编(含答案)2017全国卷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14.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2017全国卷Ⅲ(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伏:服气。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

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③。

[注]①罗含:东晋人,博学能文,不慕荣利。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③白玉堂:此处暗指朝廷。

8.诗歌一、二句是如何描写菊花的?请简要分析。

(5分)9.诗歌后四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①五、六两句写菊花不怕露水沾湿,而怕夕阳来临,寄托了诗人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

②七、八两句将菊花人格化,写它希望被浸入金杯,送到白玉堂上为贵人所用,实则表达了诗人期望入朝为官的心志。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台城路·上元(清)纳兰性德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

靺鞨①余红,琉璃剩碧,待嘱花归缓缓。

寒轻漏浅。

正乍敛烟霏,陨星如箭。

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

莫恨流年逝水,恨销残蝶粉②,韶光忒贱。

细语吹香,暗尘笼鬓,都逐晓风零乱。

阑干敲遍。

问帘底纤纤③,甚时重见。

不解相思,月华今夜满。

【注】①靺鞨,红玛瑙。

此处是指远望灯市上的红红绿绿的灯火。

②蝶粉:唐人之宫妆。

③纤纤:女子手之柔细。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上元”指的是除夕,这一天要举行放鞭炮、舞龙灯、看花灯等庆祝活动。

B.“望中宝钗楼远”一句中的“望”字,点明了抒情主人公孑然一身的处境。

C.“寒轻漏浅”一句说的是夜色初起,轻寒袭人,符合了此刻的时令特点。

D.“陨星如箭”一句描写了腾空的烟花落下,如陨星,如坠箭,生动形象。

E. “月华今夜满”一句说的是月华不解人意,以景结情,含蓄隽永。

9.前人评价本词“真情弥满,委婉动人”,请结合全词,说说这首词抒发了哪些“真情”?答案:DE(A.上元节是元宵节。

B.“望中宝钗楼远”一句中的“望”字,点明了抒情主人公远离宝钗楼(歌舞场所)。

C.“漏浅”,漏壶的水也快要滴完了,夜已深。

)(1)适逢佳节,孑然一身的落寞。

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解析(6)

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解析(6)

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解析(6)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水龙吟·过黄河许有壬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

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

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

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

雄壮势、隆今昔。

鼓枻茫茫万里,棹歌声、响凝空碧。

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

我欲乘槎①,直穷银汉,问津深入。

唤君平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②。

【注】①槎:竹、木複。

②传说汉代张赛乘槎寻河源,见妇人浣纱,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两句从大处着笔,从时空角度写黄河气势之大、存在之久,奠定全词基调。

B.黄河浪涛激越飞腾,气势磅礴,声响如震天之雷,让游赏者心生惊恐,徘徊不前。

C.“歌声、响凝空碧”描写手法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纤歌凝而白云遏”相似。

D.下片中“鼓枻”“乘槎”为实写,“直穷银汉”为虚写,虚实结合,韵味无穷。

(2)前人认为本词风格豪放,请结合“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牧童词①张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②【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②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交代了牧童远牧的原因: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

B.“白犊时向芦中鸣”写出了牛儿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的情状。

C.“还鼓长鞭三四声”用“鼓长鞭”这一动作写出牧童们放牛时相互嬉戏的情景。

D.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结尾借放牛娃之口,点明全诗主旨。

(2)这首诗结尾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的别称。

轼时知。

③唐代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揆,公是否?”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轼告诉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轼与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绅,即诗中的“老元”“短”。

绅身材矮小,时称“短”。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伏:服气。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长恨歌》和《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绅为“短”,也隐含着不太认可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巴峡乡邑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王昌龄《古意》)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耒《感春》)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①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_______,________。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②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

”③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为游记之作,辛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水。

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3分)(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1[注]①迮:狭窄。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

(8分)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

②插:通“锸”。

铁锹。

19.本诗前八句叙写,后六句叙写,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

(2分)20.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6分)(八)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①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一、(2016年高考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

(7分)北来人二首(宋)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

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3分)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4分)二、(2016年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10、本词上阙选取了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11、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三、(2016年高考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

(8分)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3.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1分)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14.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15.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5分)四、(2016年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2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16“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

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商隐《齐宫词》)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羽《从军行》)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

(元吉《送陆务观提仓》)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1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①陆游在诗中称西村为“小桃源”,使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其中有:,,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容,如《书愤》一诗中“,”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③《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

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请写出其中一联。

五、(2016年高考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