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实务指南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第一部分介绍了指南的背景和目的。
指南的背景是在我国企业、公司法和内部控制管理的背景下,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内部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是非常必要的。
指南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内部审计员开展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行为和方法,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部分介绍了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内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包括对企业经济责任制度的设计和落实情况、责任目标的制定和完成情况以及经济责任执行的有效性等的审计。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审计发现问题,促使企业加强经济责任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经济责任的执行效果。
第三部分介绍了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过程。
审计工作过程包括规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三个环节。
在规划阶段,内部审计员需要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收集和分析审计所需的信息。
在实施阶段,内部审计员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和核实工作,并对审计所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和评价。
在报告阶段,内部审计员需要编写审计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改进的落实。
第四部分介绍了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技术方法和工作要点。
审计的技术方法包括对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审查、对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访谈、对相关文件和记录进行检查等。
审计的工作要点包括了解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度的设计和配套制度的完善情况、了解责任目标的制定和完成情况、了解经济责任执行的情况和效果等。
第五部分介绍了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控制和职业道德要求。
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员需要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遵守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并保持审计对象的保密。
内部审计员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总之,《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是一部对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进行指导的实践性指南。
它为内部审计员提供了关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工作过程、技术方法、质量控制和职业道德要求等方面的指导,对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企业内部经济责任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具有积极的意义。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目录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 (1)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2号――物资采购审计 (30)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3号——审计报告 (50)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 (67)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 (158)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内容、程序与方法,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所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四条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建设项目实现“质量、速度、效益”三项目标。
(一)质量目标是指工程实体质量和工作质量达到要求;(二)速度目标是指工程进度和工作效率达到要求;(三)效益目标是指工程成本及项目效益达到要求。
第五条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是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的融合,应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效益的审查和评价贯穿于建设项目各个环节,并与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执行情况的检查相结合。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内容包括对建设项目投资立项、设计(勘察)管理、招投标、合同管理、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竣工验收、财务管理、后评价等过程的审查和评价。
第六条在开展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时,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结合本组织内部审计资源和实际情况,既可以进行项目全过程的审计,也可以进行项目部分环节的专项审计。
第七条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在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及方法:(一)技术经济审查、项目过程管理审查与财务审计相结合;(二)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三)注意与项目各专业管理部门密切协调、合作参与。
(四)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审计所需的证据和项目审计各环节的审计目标选择不同的方法,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资源的有效配置。
内审实务指南审计报告p
d)对评审的主要议题进行讨论并对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预防或改进措施的建议;
e)总经理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作出结论(包括进一步调查、验证等)并确定责任人(部门)及完成期限。
5.5 管理评审输出
5.5.1 管理评审的输出主要以管理评审报告的形式体现,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p)营销中心负责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顾客提出的不合格项(顾客提出或反馈需要整改的事项)汇总报告;
q) KPI数据分析
质量保证部负责提供内部的不合格项整改情况报告;
采购中心负责提供供方的不合格项整改情况报告;
采购中心负责提供供方准时交付的绩效的情况报告;
营销中心负责提供对顾客不符合项的响应时间的情况报告
5.6.2 质量保证部负责对上述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并提交下次管理评审。
5.6.3 如果评审结果引起文件更改,相关部门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5.7 管理评审记录由质量保证部按《记录控制程序》予以控制。
内审实务指南审计报告p
程序
5.1 管理评审计划
5.1.1 管理评审工作在正常情况下于每年年底进行,两次评审间隔时间不超过12个月。
5.1.2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
a)公司组织机构、产品品种、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b)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用户关于质量有严重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
c)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有变化时;
d)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e)即将进行第二、第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3 质量保证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管理评审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a)评审时间、地点、形式;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一、简介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独立的评估活动,旨在改进组织的运作、管理和控制过程。
本指南旨在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一份实务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审计效益。
二、内部审计的目的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评估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为组织创造价值。
通过内部审计,组织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供改进措施,以保障组织的利益。
三、内部审计的职责内部审计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评估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检查组织的风险管理和治理过程;•提供审计报告并向管理层和董事会报告审计结果;•提供建议和改进建议。
四、内部审计的流程1. 规划•制定年度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重点和范围;•确定审计的目的、目标和方法。
2. 实施•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准备审计工作底稿。
3. 报告•撰写审计报告,包括审计结果、建议和改善措施;•提交审计报告给管理层和董事会;•跟踪审计报告的实施情况。
五、内部审计的实务要点1. 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应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汇报,确保审计结果客观、公正。
2. 专业性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始终保持学习和进步的态度,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审计需求。
3. 保密性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协议,确保审计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不被泄露。
六、结语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监督和控制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才能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指南能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一些帮助,使他们更好地履行审计职责,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益。
审计项目实务指引
北大国际医院集团内部审计实务指引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2)一、制订宗旨和根据 (2)二、适用范围 (2)三、内部审计定义和范围 (2)四、内部审计类型 (2)1、理论分类 (2)2、实践分类 (3)第二部分审计报告 (3)一、审计报告定义 (3)二、审计报告编制原则 (3)三、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3)四、审计报告格式 (4)第三部分专项审计指引 (6)一、工程项目管理审计 (6)(一)审计目标 (6)(二)审计内容与重点 (6)二、物资采购审计 (15)(一)审计目标 (15)(二)审计内容与重点 (15)三、固定资产管理审计 (18)(一)审计目标 (19)(二)审计内容与重点 (19)四、科研管理审计 (22)(一)审计目标 (22)(二)审计内容与重点 (22)五、财务管理审计 (25)(一)审计目标 (26)(二)审计内容与重点 (26)六、费用审计 (30)(一)审计目标 (30)(二)审计内容与重点 (30)七、生产管理审计 (30)(一)审计目标 (30)(二)审计内容与重点 (30)第四部分常规审计指引 (30)一、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 (30)(一)审计目标 (30)(二)审计内容与重点 (30)二、绩效审计 (33)(一)审计目标 (33)(二)审计内容与重点 (33)三、经济责任审计 (34)(一)审计目标 (34)(二)审计内容与重点 (34)四、常规审计 (35)(一)审计目标 (35)(二)审计内容与重点 (35)五、内部控制审计 (35)(一)审计目标 (35)(二)审计内容与重点 (35)第一部分总则一、制订宗旨和根据为健全北大国际医院集团(简称医院集团或本集团)内部审计制度,规范内部审计管理活动,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1-29号)》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1-5号)》以及《方正集团审计事务管理规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本集团实际情况,制定本指引。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 3号——审计报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编制和出具审计报告,规范内部审计报告及相关活动,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7号—审计报告》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书面文件。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各类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政府及非盈利组织的内部审计活动,可结合行政管理程度的要求,参照执行。
第四条内部审计报告应当体现内部审计项目目标的要求,并有助于组织增加价值。
内部审计项目目标的要求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对以下方面的评价:(一经营活动合法性;(二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三组织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四组织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履行状况;(五组织财务状况与会计核算状况;(六组织的风险管理状况。
第五条正式立项的审计项目应当在终结审计后编制审计报告;如果存在下述情况之一时, 应当根据组织适当管理层的要求和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编制并报送中期审计报告:(一审计周期过长;(二被审计项目内容特别庞杂;(三被审计期间比较长;(四突发事件引起特殊要求;(五组织适当管理层需要审计项目进展情况的信息;(六其他需要提供中期审计报告的情况。
中期审计报告不能取代终结审计报告,但中期审计报告能够作为终结审计报告的编制依据。
中期审计报告不具有终结审计报告的效力。
第六条编制审计报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客观性。
审计报告应以可靠的证据为依据,实事求是地反映审计事项,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
(二完整性。
审计报告应当做到要素齐全,内容完整,不遗漏审计发现的重大事项。
(三清晰性。
审计报告应当做到逻辑性强、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地阐明事实和结论。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过于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复杂语言。
文字应当通顺流畅, 用词准确, 避免使用“几个、少数、大量”等模糊字眼说明情况。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目录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错误!未指定书签。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号――物资采购审计错误!未指定书签。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号——审计报告错误!未指定书签。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号——高校内部审计错误!未指定书签。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错误!未指定书签。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内容、程序与方法,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所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四条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建设项目实现“质量、速度、效益”三项目标。
(一)质量目标是指工程实体质量和工作质量达到要求;(二)速度目标是指工程进度和工作效率达到要求;(三)效益目标是指工程成本及项目效益达到要求。
第五条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是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的融合,应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效益的审查和评价贯穿于建设项目各个环节,并与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执行情况的检查相结合。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内容包括对建设项目投资立项、设计(勘察)管理、招投标、合同管理、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竣工验收、财务管理、后评价等过程的审查和评价。
第六条在开展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时,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结合本组织内部审计资源和实际情况,既可以进行项目全过程的审计,也可以进行项目部分环节的专项审计。
第七条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在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及方法:(一)技术经济审查、项目过程管理审查与财务审计相结合;(二)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三)注意与项目各专业管理部门密切协调、合作参与。
(四)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审计所需的证据和项目审计各环节的审计目标选择不同的方法,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资源的有效配置。
(完整版)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内容、程序与方法,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所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四条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建设项目实现“质量、速度、效益”三项目标。
(一)质量目标是指工程实体质量和工作质量达到要求;(二)速度目标是指工程进度和工作效率达到要求;(三)效益目标是指工程成本及项目效益达到要求。
第五条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是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的融合,应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效益的审查和评价贯穿于建设项目各个环节,并与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执行情况的检查相结合。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内容包括对建设项目投资立项、设计(勘察)管理、招投标、合同管理、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竣工验收、财务管理、后评价等过程的审查和评价。
第六条在开展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时,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结合本组织内部审计资源和实际情况,既可以进行项目全过程的审计,也可以进行项目部分环节的专项审计。
第七条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在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及方法:㈠技术经济审查、项目过程管理审查与财务审计相结合;㈡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㈢注意与项目各专业管理部门密切协调、合作参与。
㈣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审计所需的证据和项目审计各环节的审计目标选择不同的方法,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章投资立项审计第八条投资立项审计是指对已立项建设项目的决策程序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进行的审查与评价。
第九条在投资立项审计中,应主要依据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及组织决策过程的有关资料。
第十条投资立项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㈠可行性研究前期工作审计。
中国内部审计新准则及实务指南讲解
中国内部审计新准则及实务指南讲解《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实务指南讲稿为了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和职业化建设,推动内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2021年8月20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以公告形式发布了新修订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具体准则》20个,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新准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并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2021年以来颁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29个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
内部审计审计准则的修订和发布,是我国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完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促进内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现将修订的主要内容作如下讲解:一、关于准则修订的必要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于2021年陆续发布了内部审计准则,包括《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及29个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和5个实务指南,形成了由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以及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
内部审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实践证明,这些准则是符合当时历史条件下内部审计工作发展要求的,也是被广大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接受和认可的,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但是,近年来我1国内部审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修订也带来了新的理念,提供了新的借鉴内容。
因此,有必要修订和完善准则体系,以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促进审计质量不断提升,进而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
二、关于准则修订的主要原则此次准则修订的主要原则为:一是保持现有的准则体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保留被内部审计实践证明比较成熟的规定,在传承、发展的基础上,对内容作进一步调整、完善和优化;二是增强准则体系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附审计报告模板)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附审计报告模板)(2020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原则第三章审计报告的要素和内容第四章审计报告的格式第五章审计报告的编制第六章审计报告的复核、报送和归档第七章附则附录1:审计报告参考格式附录2: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函参考格式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报告的编制、复核和报送,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书面文件。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参照本指南。
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相关、可靠和充分的审计证据后,依据适用的法律法规、组织的有关规定或其他相关标准,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出具审计报告。
第五条审计项目终结后应当编制审计报告,如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在审计过程中提交中期审计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一)审计周期过长;(二)审计项目内容复杂;(三)突发事件导致对审计的特殊要求;(四)组织适当管理层需要掌握审计项目进展信息;(五)其他需要提供中期审计报告的情形。
中期审计报告不能取代项目终结后的审计报告,但可以作为其编制依据。
中期审计报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简化审计报告的要素或内容。
第六条审计报告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实事求是地反映被审计事项,不歪曲事实真相,不遗漏、不隐瞒审计发现的问题;不偏不倚地评价被审计事项,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
(二)要素齐全,行文格式规范,完整反映审计中发现的所有重要问题。
(三)逻辑清晰、脉络贯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用词准确、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也可以适当运用图表描述事实、归类问题、分析原因,更直观地传递审计信息。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是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旨在引导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进行规范和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
其次,指南详细介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内部审计应遵循
独立性、客观性、保密性、专业性等原则,通过风险评估、工作计划、数
据分析、采样检查、访谈等方法开展审计工作。
指南强调了内部审计的独
立性和客观性的重要性,审计人员应当在执行审计工作时保持独立思考,
不受干扰和压力的影响。
指南还对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和报告程序进行了规范。
内部审计部门
应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建立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和审计报告制度。
内部审
计报告应以书面形式呈现,并包括审计发现、结论和建议。
报告应提交给
被审计的部门或单位领导,并抄送相关上级主管部门和内部审计监督管理
机构。
此外,指南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和素质要求进行了明确。
内部审计
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够熟练运用内部控制、风
险管理和审计方法技术,具备较强的沟通、分析和报告能力。
总之,《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以其细致全面的内容,对企业内
部审计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
通过遵循指南的要求,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可
以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为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提供有力
支持。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3号-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3号-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 3号——审计报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编制和出具审计报告,规范内部审计报告及相关活动, 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7号—审计报告》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 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书面文件。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各类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政府及非盈利组织的内部审计活动,可结合行政管理程度的要求,参照执行。
第四条内部审计报告应当体现内部审计项目目标的要求,并有助于组织增加价值。
内部审计项目目标的要求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对以下方面的评价:(一经营活动合法性;(二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三组织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四组织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履行状况;(五组织财务状况与会计核算状况;(六组织的风险管理状况。
第五条正式立项的审计项目应当在终结审计后编制审计报告;如果存在下述情况之一时,应当根据组织适当管理层的要求和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编制并报送中期审计报告:(一审计周期过长;(二被审计项目内容特别庞杂;(三被审计期间比较长;(四突发事件引起特殊要求;(五组织适当管理层需要审计项目进展情况的信息;(六其他需要提供中期审计报告的情况。
中期审计报告不能取代终结审计报告, 但中期审计报告能够作为终结审计报告的编制依据。
中期审计报告不具有终结审计报告的效力。
第六条编制审计报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客观性。
审计报告应以可靠的证据为依据, 实事求是地反映审计事项, 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
(二完整性。
审计报告应当做到要素齐全,内容完整,不遗漏审计发现的重大事项。
(三清晰性。
审计报告应当做到逻辑性强、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地阐明事实和结论。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过于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复杂语言。
文字应当通顺流畅, 用词准确, 避免使用“几个、少数、大量”等模糊字眼说明情况。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审计报告完整版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审计报告完整版一、引言本次审计报告是针对XXX公司在XXXX年度内的内部控制程序及其运作情况进行的审计。
报告旨在为公司提供对其内部控制的评估和建议,并向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汇报审计活动和发现的问题。
二、审计背景1.审计目的: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程序及其运作情况进行评估。
2.审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财务报告、风险管理、合规性和运营流程等方面。
3.审计方法:采用综合方法,包括了对关键流程的审计测试、文档审查和员工访谈等。
三、审计结论1.财务报告根据我们的审计,XXX公司的财务报告在本年度内准确地陈述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我们建议公司继续加强财务报告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控制。
2.风险管理XXX公司的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在本年度内经过了相应的改进。
然而,我们提醒公司管理层继续关注市场变化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以及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潜在的风险。
3.合规性在合规性方面,XXX公司在本年度内遵守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然而,我们建议公司建立并完善内外部合规性的监控机制,以及进一步加强员工的合规培训。
4.运营流程XXX公司在运营流程方面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我们建议公司加强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管理,并建立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运营流程。
四、问题和建议1.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我们发现一些账目在财务报告中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建议公司进一步完善核算报告及相关流程,确保财务报告中的数据准确性和全面性。
2.市场变化和内部环境的监控建议公司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并通过定期召开会议的方式对市场变化和内部环境进行监控。
同时,建议公司加强与业界相关机构和专家的合作,获取及时的风险信息。
3.内外部合规性的监控建议公司建立内部合规性审查和监控机制,确保公司在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方面的合规性。
同时,加强员工的合规培训,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
4.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管理建议公司加强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管理,建立定期的供应商评价制度,并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可靠性。
第3101号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审计报告
附件第3101号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审计报告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原则第三章审计报告的要素和内容第四章审计报告的格式第五章审计报告的编制第六章审计报告的复核、报送和归档第七章附则附录1:审计报告参考格式附录2: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函参考格式—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报告的编制、复核和报送,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书面文件。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参照本指南。
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相关、可靠和充分的审计证据后,依据适用的法律法规、组织的有关规定或其他相关标准,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出具审计报告。
第五条审计项目终结后应当编制审计报告,如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在审计过程中提交中期审计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一)审计周期过长;(二)审计项目内容复杂;(三)突发事件导致对审计的特殊要求;—2 —(四)组织适当管理层需要掌握审计项目进展信息;(五)其他需要提供中期审计报告的情形。
中期审计报告不能取代项目终结后的审计报告,但可以作为其编制依据。
中期审计报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简化审计报告的要素或内容。
第六条审计报告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实事求是地反映被审计事项,不歪曲事实真相,不遗漏、不隐瞒审计发现的问题;不偏不倚地评价被审计事项,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
(二)要素齐全,行文格式规范,完整反映审计中发现的所有重要问题。
(三)逻辑清晰、脉络贯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用词准确、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也可以适当运用图表描述事实、归类问题、分析原因,更直观地传递审计信息。
企业内部审计实务操作指南
企业内部审计实务操作指南第1章内部审计概述 (3)1.1 内部审计的定义与作用 (4)1.2 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4)1.3 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与职责 (4)第2章内部审计程序与方法 (5)2.1 审计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5)2.1.1 确定审计范围与目标 (5)2.1.2 评估审计风险 (5)2.1.3 制定审计方案 (5)2.1.4 审计计划的实施 (5)2.2 审计证据的收集与分析 (5)2.2.1 收集审计证据 (5)2.2.2 分析审计证据 (5)2.2.3 评估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6)2.3 审计报告的编写与发布 (6)2.3.1 审计报告的编写 (6)2.3.2 审计报告的审批与发布 (6)2.4 审计决定的落实与跟踪 (6)2.4.1 落实审计决定 (6)2.4.2 跟踪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 (6)2.4.3 反馈审计决定的执行结果 (6)第3章财务审计实务操作 (6)3.1 财务报表审计 (6)3.1.1 审计目标 (6)3.1.2 审计程序 (6)3.1.3 审计内容 (7)3.2 现金流审计 (7)3.2.1 审计目标 (7)3.2.2 审计程序 (7)3.2.3 审计内容 (7)3.3 存货与固定资产审计 (7)3.3.1 审计目标 (7)3.3.2 审计程序 (8)3.3.3 审计内容 (8)第4章运营审计实务操作 (8)4.1 生产运营审计 (8)4.1.1 审计目标 (8)4.1.2 审计程序 (8)4.1.3 审计要点 (9)4.2 采购与供应链审计 (9)4.2.1 审计目标 (9)4.2.3 审计要点 (9)4.3 销售与收款审计 (9)4.3.1 审计目标 (9)4.3.2 审计程序 (9)4.3.3 审计要点 (10)第5章合规审计实务操作 (10)5.1 法律法规合规审计 (10)5.1.1 审计目标 (10)5.1.2 审计程序 (10)5.1.3 审计要点 (10)5.2 内部控制审计 (11)5.2.1 审计目标 (11)5.2.2 审计程序 (11)5.2.3 审计要点 (11)5.3 风险管理审计 (11)5.3.1 审计目标 (11)5.3.2 审计程序 (11)5.3.3 审计要点 (11)第6章信息科技审计实务操作 (12)6.1 信息系统审计 (12)6.1.1 审计目标 (12)6.1.2 审计程序 (12)6.1.3 审计方法 (12)6.2 信息安全审计 (12)6.2.1 审计目标 (12)6.2.2 审计程序 (12)6.2.3 审计方法 (13)6.3 数据分析与挖掘审计 (13)6.3.1 审计目标 (13)6.3.2 审计程序 (13)6.3.3 审计方法 (13)第7章人力资源审计实务操作 (13)7.1 人力资源管理审计 (13)7.1.1 审计目标 (13)7.1.2 审计程序 (13)7.1.3 审计内容 (14)7.2 薪酬福利审计 (14)7.2.1 审计目标 (14)7.2.2 审计程序 (14)7.2.3 审计内容 (14)7.3 培训与发展审计 (14)7.3.1 审计目标 (15)7.3.2 审计程序 (15)第8章项目审计实务操作 (15)8.1 项目立项审计 (15)8.1.1 审计目的 (15)8.1.2 审计程序 (15)8.1.3 审计要点 (16)8.2 项目执行审计 (16)8.2.1 审计目的 (16)8.2.2 审计程序 (16)8.2.3 审计要点 (16)8.3 项目验收审计 (16)8.3.1 审计目的 (16)8.3.2 审计程序 (16)8.3.3 审计要点 (17)第9章合同审计实务操作 (17)9.1 合同签订审计 (17)9.1.1 审计目标 (17)9.1.2 审计程序 (17)9.1.3 审计要点 (17)9.2 合同履行审计 (17)9.2.1 审计目标 (17)9.2.2 审计程序 (18)9.2.3 审计要点 (18)9.3 合同变更与解除审计 (18)9.3.1 审计目标 (18)9.3.2 审计程序 (18)9.3.3 审计要点 (18)第10章审计质量保证与改进 (19)10.1 审计质量控制 (19)10.1.1 审计质量控制概述 (19)10.1.2 审计质量控制要素 (19)10.1.3 审计质量控制措施 (19)10.2 审计问题整改 (19)10.2.1 审计问题整改的重要性 (19)10.2.2 审计问题整改程序 (19)10.2.3 审计问题整改的注意事项 (20)10.3 审计成果运用与持续改进 (20)10.3.1 审计成果运用 (20)10.3.2 审计成果共享与交流 (20)10.3.3 持续改进 (20)第1章内部审计概述1.1 内部审计的定义与作用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设立专门机构或人员,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运用审计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执行、风险管理、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等方面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估和监督的活动。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内部审计专业机构或协会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标准和最佳实践。
这些指南通常包括内部审计的目标和职责、操作流程、技术要求和报告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核心原则是独立性、客观性、准确性和保密性。
它们旨在确保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工作时遵循一致的标准和最佳实践,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描述了内部审计的操作流程。
这包括计划和准备、执行审计工作、编写和提交审计报告等环节。
指南中通常包含了一系列工具和技术,如风险评估、数据分析和抽样技术等,来支持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
此外,指南还鼓励内部审计人员与组织其他部门和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合作,以达到更好的审计效果。
第三,内部审计实务指南还提供了内部审计报告的要求和建议。
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它通常包括问题的描述、原因的分析、改进建议和管理层的反馈等内容。
指南中明确了审计报告的结构和格式要求,鼓励内部审计人员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表来传达审计结果。
同时,指南还提供了关于报告撰写和审核的指导,以确保实事求是和准确无误。
最后,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指南的制定和遵循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标准化程度。
它们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了一致的操作流程和报告要求,确保审计工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指南还提供了最佳实践和新兴技术的指导,帮助内部审计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
此外,指南的制定还有助于加强内部审计与其他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合作,提升其在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总之,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了相关的标准和指导,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指南中包括内部审计的目标和职责、操作流程、技术要求和报告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遵循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有助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标准化程度,提高其在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第21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报告
第21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报告2013-08-27 10:46:4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报告的编制、复核和报送,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事项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书面文件。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在审计实施结束后,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结论、意见和建议,出具审计报告。
如有必要,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在审计过程中提交期中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改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第五条审计报告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地反映被审计事项的事实;(二)要素齐全、格式规范,完整反映审计中发现的重要问题;(三)逻辑清晰、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四)充分考虑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和风险水平,对于重要事项应当重点说明;(五)针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者缺陷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以促进组织实现目标。
第六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审计报告分级复核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复核人员的要求和责任。
第三章审计报告的内容第七条审计报告主要包括下列要素:(一)标题;(二)收件人;(三)正文;(四)附件:(五)签章;(六)报告日期;(七)其他。
第八条审计报告的正文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审计概况,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及重点、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及审计时间等;(二)审计依据,即实施审计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内部审计准则等规定;(三)审计发现,即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实施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主要问题的事实;(四)审计结论,即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所作的评价;(五)审计意见,即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处理意见;(六)审计建议,即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的改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建议。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内容、程序与方法,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所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四条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建设项目实现“质量、速度、效益”三项目标。
(一)质量目标是指工程实体质量和工作质量达到要求;(二)速度目标是指工程进度和工作效率达到要求;(三)效益目标是指工程成本及项目效益达到要求。
第五条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是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的融合,应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效益的审查和评价贯穿于建设项目各个环节,并与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执行情况的检查相结合。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内容包括对建设项目投资立项、设计(勘察)管理、招投标、合同管理、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竣工验收、财务管理、后评价等过程的审查和评价。
第六条在开展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时,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结合本组织内部审计资源和实际情况,既可以进行项目全过程的审计,也可以进行项目部分环节的专项审计。
第七条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在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及方法:(一)技术经济审查、项目过程管理审查与财务审计相结合;(二)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三)注意与项目各专业管理部门密切协调、合作参与。
(四)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审计所需的证据和项目审计各环节的审计目标选择不同的方法,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章投资立项审计第八条投资立项审计是指对已立项建设项目的决策程序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进行的审查与评价。
第九条在投资立项审计中,应主要依据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及组织决策过程的有关资料。
内部审计报告模板
内部审计报告模板
内部审计报告
尊敬的公司董事会及主管领导:
一、审计概况:
为了自我评价,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及财务核算,使之符合相关法规准则及公司内控制度的要求,我们对公司进行了专项审计。
我们的审计目标是测试内部控制方面是否存在漏洞,各关键控制点在实务工作中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审计涉及的期间是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审核的范围包括……等方面。
本报告说明了审计立项依据、审计目的和范围、审计重点和审计标准等内容。
二、审计依据:
我们在审计过程中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以及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规定计划和实施本项内部审
计工作,并采用了必要的审计程序。
根据抽查结果,我们认为下列情况应当予以关注:应声明内部审计是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若存在未遵循该准则的情形,应对其做出解释和说明。
三、审计结论:
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所作的评价。
四、审计决定:
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处理、处罚意见。
五、审计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改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
附件:(可编辑的Word资料)
审计项目负责人:
审计小组成员:20年月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顾客满意方面的决定和措施
5.5.2会议结束后,由质量保证部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于会议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发公司文。
5.6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5.6.1相关部门负责根据管理评审会上提出的要求,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填写《管理评审项目措施表》,采取相应的改进、纠正、预防措施并实施改进。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包括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改进,对现有产品符合要求的评价,包括是否需要进行产品、过程审核等与评审内容相关的要求;
c)与外购外协件、原材料等供方有关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要求;
d)资源需求;
e)对公司过程整合、改进的计划和措施;
p)营销中心负责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顾客提出的不合格项(顾客提出或反馈需要整改的事项)汇总报告;
q) KPI数据分析
质量保证部负责提供内部的不合格项整改情况报告;
采购中心负责提供供方的不合格项整改情况报告;
采购中心负责提供供方准时交付的绩效的情况报告;
营销中心负责提供对顾客不符合项的响应时间的情况报告
5.2管理评审输入
各部门根据管理评审计划要求准备评审所需资料,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a)质量保证部负责提供关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管理实施情况的报告;
b)质量保证部负责提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情况的报告,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产品质量审核和工序质量审核等结果;
c)质量保证部负责提供关于往年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
程序
5.1管理评审计划
5.1.1管理评审工作在正常情况下于每年年底进行,两次评审间隔时间不超过12个月。
5.1.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
a)公司组织机构、产品品种、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b)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用户关于质量有严重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
c)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有变化时;
d)质量保证部负责提供关于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的报告;
e)质量保证部负责提供往年产品质量分析情况的报告;
f)营销中心负责提供用户服务报告;
g)营销中心负责提供用户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用户流失分析报告;
h)人力资源部负责提供人力资源配置及需求情况报告;
i)人力资源部负责提供员工培训及需求情况报告;
j)产品设计部负责提供设计开发及设计改进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情况的报告;
k)工艺技术部负责提供工艺管理及工艺改进情况的报告;
l)采购中心负责提供外购外协件、原材料等供方评审情况报告,负责供方业绩评审结果报告;
m)项目办负责提供项目实施阶段性的总结报告;
n)营销中心负责提供外部失效分析报告(包括实际和潜在的,及在调试和保质期内的,含它们对质量、安全或环境的影响);
o)营销中心负责提供对顾客的准时交付绩效(准时交付率指达成情况)报告;
5.6.2质量保证部负责对上述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并提交下次管理评审。
5.6.3如果评审结果引起文件更改,相关部门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5.7管理评审记录由质量保证部按《记录控制程序》予以控制。
d)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e)即将进行第二、第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时;
f)质量审核中发现严重不合格时。
5.1.3质量保证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管理评审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a)评审时间、地点、形式;
b)评审目的;
c)参加评审部门(人员);
d)管理评审需提交的评审资料。
c)有关部门根据本次管理评审计划所确定的主要议题汇报有关情况;
d)对评审的主要议题进行讨论并对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预防或改进措施的建议;
e)总经理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作出结论(包括进一步调查、验证等)并确定责任人(部门)及完成期限。
5.5管理评审输出
5.5.1管理评审的输出主要以管理评审报告的形式体现,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财务部负责提供不良质量成本(内外部损失)报告。
以上报告中涉及到质量指标下降、用户满意度下降、公司内、外部主要质量惯性问题增加等质量问题时,由各主办单位组织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必要的整改措施。
5.3管理评审准备
5.3.1有关部门应根据管理评审计划要求,准备评审资料及参加评审会议所需讨论的主要议题,并于正式管理评审前十五个工作日内将经分管副总经理审核签字的书面资料报送质量保证部。
5.3.2质量保证部负责根据评审输入的要求,组织收集评审资料,并于正式管理评审前五个工作日内交管理者代表确认。
5.3.3质量保证部以通知形式向参加评审的部门(人员)发放《管理评审通知》及有关管理评审资料。
5.4管理评审会议
a)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会议;
b)管理者代表汇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上次管理评审改进措施的落实跟踪情况及公司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