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地理 2.3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第二课时 导学案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案中图版必修2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一、教材第41页探索(1)奥地利城市的古典建筑:欧洲城市多建造于中世纪,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这里有市民集会的广场以及大教堂等建筑。
教堂占据着城市的中心位置,反映出中世纪欧洲的精神主宰是宗教。
(2)美国现代化城市:美国由于发展历史比较短,其城市的地域结构主要由资本和市场来决定。
城市的经济活动导致了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在城市中心多分布着中心商务区,多是高层的摩天大厦。
外围建筑物高度迅速下降,市内交通道路纵横交错、立体化发展,是典型的现代化城市的建筑风格和道路格局。
(3)阿拉伯国家城市:在阿拉伯城市中,由于人们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城镇中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清真寺。
阿拉伯城市的市中心是典型的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清真寺,这体现了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城市的宗教文化特点。
(4)中国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其建筑布局是依山就水,不求方正,不拘一格地随地势、水渠建房布街,既有山城风貌又有水乡意味,处处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纳西民居独具民族特色的土木或砖木结构瓦房建筑,则是纳西族与其他民族文化频繁交流的见证。
二、教材第44~45页思考第(1)问,首先要弄清自己所在的文化地区,然后结合当地实际回答自己所在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
第(2)问,答案可以参考后面的“复习题1”。
三、教材第45页复习题1.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域文化的形成。
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多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件中图版必修2ppt版本
[活学巧用] 1.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 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 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图所示)。据此完成 (1)~(2)题。
(1)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2)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这种对平面化展开的空间的封闭性的强调和西方城 市空间的“地标原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清朝紫禁城太 和殿前的场院虽然十分宽阔,却是普通人绝难进入的,所 以不具备广场的开放公共性。因此,中国古代城市的广场 空间形态是与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文化相对应的,体现了 封建皇权对社会空间的严密监控。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方的建筑形式存 在着鲜明的对比,这主要是因为中西方的________存在差 异。
[自主学习]
1.文化 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 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2.地域文化 (1)含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 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 类活动的产物。
(2)特点。 ①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 范围可大可小。 ②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 是多要素的,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 的。 ③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 相对的稳定性。
[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为多,少数散居 在一些大中城市。清代以来,由于满汉长期杂居,满族在 语言、服装、习俗等方面与汉族差异逐渐缩小。满族有自 己的语言、文字,属阿尔泰语系。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2.3 地域文
2.3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习指导语】1、学会结合实例解释地域文化的含义2、学会运用案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交通工具及道路、饮食、服饰等方面的影响【阅读总结】一、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1、文化:文化是____________的产物,形成于__________ 中,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_________。
2、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____________内,在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在长期的__________________中创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①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可以是____要素的,也可以是____要素的③可以是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④具有_______________性。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城市的发展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使城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深打上了____________的烙印,形成城市的____________,成为城市的__________。
2、影响: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但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美国:市中心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 欧洲:市中心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市中心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园林: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具体②____________ ——中国文化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表现西方园林: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爽朗,和盘托出——西方文化的_________和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宫殿建筑:中国:西方:民居建筑:中国:西方:3、稳定性: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是_________的,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改变而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 2.3.2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及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课件2 鲁教版必修2
高级
商务区 工业区 住宅区 住宅区 住宅区
ppt精选
5
多核心模式
批发轻 工业区
重工 业区
低级 住宅区
中心 商务区
郊外 工业区
中级 郊外 住宅区 住宅区
城市围绕不同点同强度发展起来
,形成多核心模式
ppt精选
次级 高级 商务区 住宅区
6
未来城市以人为本,城
市功能分区实现人与自 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建立 和谐的生态化城市。
田园城市
ppt精选
7
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ppt精选
8
ppt精选
9
ppt精选
10
ppt精选
11
“天人合一”——杭州
ppt精选
12
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 中心,其它主要建筑则沿中轴线 排列,以显示 皇权 的至高无上。
ppt精选
13
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汇
处为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本主义所
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ppt精选
14
住宅区
城市功能 主要功能分区 商业区
城
分区
市
工业区
内
部
空
城市功能分
经济因素
间
区的成因
结
其他因素
构
地域文化对城市 的影响
影响建筑景观 影响建筑格局
ppt精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向外发展。
城市围绕不同核
ppt精选
心发展,形成多3 核心模式。
同心圆模式
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课件中图版必修2
居住 区分布在城市中心周围,市中心为
商业区 _______和公共设施,各功能区组成相对独立、工作和生活居
住相互平衡、各类设施完善的城市地域结构。 (2)在理想城市模型中,城市绿地有什么作用?
提示:在理想城市模型中,城市绿地显得尤其重要,楔形绿地 可将清凉的风、新鲜的空气引入城市,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
(浙江高考)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 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 1970~2008 年波士 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 率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
3.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
)
解析:第 1 题,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明显的地区, 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人口、工业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 热,且城市建筑物密集,不易散热导致城市气温比郊区高, 易出现“热岛效应” 。第 2 题,城市热岛的出现,使近地面 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易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污染,为避 免该问题出现,应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 范围之外。 答案:1.C 2.A
开发中心区, 市区人口激增, 成 城市的拉力和 为追求更好的 高 科 技 产 业 、 地价上涨,交 因 乡村的推力 生活环境 第三产业的 通拥挤 发展
图 解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读图回答 1~ 2 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增大
(
城市住 宅问题 发达国家:中心 区空房过多,逐 渐衰落,有贫民 窟
就业、贫困、种 城市社 族歧视、社会争 会问题 端
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 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 建设卫星城。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 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 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2018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2节 城市化 中图版必修2
(7)× 若是城市化过程中,做好城市环境的合理保护,则城 市将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8)× 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 (9)√ 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尤其是耕地资源;效仿美、加、澳 模式,势必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甚至蚕食有限的耕地资 源。
联合国的《2017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显示,到2018年全 世界城市人口将达33亿,首次超过人口数量的一半。据此回答 2~3题。
解析 第4题,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破坏了原有生物的栖息 地,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量 大,造成环境污染加剧;城市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城市热 岛效应;城市地面硬化地表水下渗少,地表径流速度加快,会 造成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第5题,阶段Ⅱ城市中心区人 口密度开始减少,出现了逆城市化;由阶段Ⅰ到阶段Ⅲ城市中 心的人口密度逐渐减小,主要是由于城市中心区污染不断加 剧;由图可看出,城市沿河流延伸。 答案 4.C 5.D
(1)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有( )
A.2000~2010年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B.2020~203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
C.2010~2012年城市化速度减缓
D.1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最慢
(2)目前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
A.水平较低,发展较快 B.水平较高,发展快
C.水平低,发展慢
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
具体表现 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 大;每个城镇的规模扩大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 为城区;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 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 业转变,伴随经济结构变化,城市 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2. 世界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 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课件中图版必修
主要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精选ppt
8
(3)城市化的本质: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2.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1)城市化进程加快:发达国家已进入后期阶段,发 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精选ppt
9
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先于工业 与工业
精选ppt
25
(2)促使两省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拉力”因素主要是 ()
A.城市高楼林立,环境优美 B.城市就业机会多 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精选ppt
26
解析:第(1)题,从表中资料可知,与安徽省相比, 江西省前十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市化速度较快。 第(2)题,城市就业机会多成为两省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 要“拉力”因素。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精选ppt
1
第二节 城市化
精选ppt
2
课标要求
运用有关资料, 概括城市化的过 程和特点,并解 释城市化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
知道: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 世界城市化进程。 理解:不同国家城市化的时间 差异和地区差异及城市化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应用:能够根据有关资料,分 析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 点、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 措施。
再城市化
20世纪80 年代以后
人口迁回 市区
精选ppt
22
成因
市区人口 城市的拉
激增,地 动和乡村
价上涨, 的推动
交通拥挤
为追求 更好的 生存环 境
市中心区 开发,高 科技产业、 第三产业 的发展
图解
精选ppt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2.3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第2课时)教案中图版2解析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一、教学目标:λ知识与技能1.学会运用实例,解释地域文化的含义。
2.学会运用案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等方面的影响,体会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λ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地理图片资料的比较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概括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的影响。
2.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对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客观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难点: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三、教学方法图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讨论归纳法四、课时安排整节内容2课时,“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为第一课时,“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和案例研究为第二课时。
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导入:展示一些图片,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并调动学生对“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的问题的思考。
师:地域文化是某个地域的人们在特定的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一旦形成,又会影响当地人们的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使其深深烙上当地地域文化的印记。
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因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域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特色,表现在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里、习俗等方面。
其中城市建筑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
(一)对城市建筑布局的影响展示一组有关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图片,比较分析图片中的建筑布局特点以及反映的地域文化?λλ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引导学生从答案中总结出地域文化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发展历史因素:美国——发展历史短;欧洲国家——发展历史悠久)(二)对城市建筑结构的影响λ展示一组中国园林和西方国家园林的图片,通过学生讨论,比较分析,总结出两种园林的建筑结构的特点。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中图版必修2精品PPT课件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知识归纳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 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 面。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地 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 方面都有影响。
►强化训练 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两幅图示景观截然不同,反映了城市鲜明的 ____________特征,最能体现上述特征的是 ____________。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究活动 1.我国自古有“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生儿育女”的 传统,但在云南却出现了“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试 解释原因。 提示:云南处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 大多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 走,所以出现了“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知识归纳 1.地域文化的形成 地域文化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人类活动的产物,其 形成过程如下所示。
(2)从图示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方面 都有影响。
(3)a图所示的城市有深刻的____________文化烙 印,这种文化已成为这些城市生活的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也是这些城市赖以生存的 ____________。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案中图必修2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一、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1.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2.地域文化(1)含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特点:①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
②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
③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地域文化与城市的关系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有的城市形成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往往是城市的标志。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城市地域文化往往是城市的标志。
(2)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①地域文化影响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②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a.表现:b.变化: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很快改变。
知识点一| 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情景导入先思考———————我国自古有“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生儿育女”的传统,但在云南却出现了“娃娃出门男人带”的奇怪现象。
(1)为什么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提示:云南处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2)此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提示:风俗习惯(地域文化)深受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核心要点掌握好———————一、地域文化的含义1.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二、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的地域文化差异地区人口分布生产活动生活习惯东部农耕区人口众多,密度较大多从事种植业,畜牧业以圈养为主,现在出现了大量企业以粮食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现在楼房增多西部牧区人口分散,密度很小以牧业为主,牲畜靠放牧,现在不少牧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人工草场,有些定居点新建畜产品加工厂以奶食品、牛羊肉为主食,喝奶茶,住蒙古包,现在定居点逐渐增多———————应用体验不可少———————(上海高考)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案 中图版必修2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一、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1.文化含义: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2.地域文化(1)成因: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
(2)特点:不断发展、变化,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宏观表现: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其中城市建筑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2.具体表现(以城市建筑为例)(1)建筑布局: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欧洲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区外围的地区。
(2)建筑形式:表现:中国园林讲究含蓄,西方园林强调_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和盘托出。
成因: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西方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
(3)建筑风格:中国:宫廷中多楼、台、殿、阁,民居有四合院。
西方:宫廷中有喷泉、雕塑,民居中花园、洋房、绿篱、草地特征明显。
3.稳定性:长期的,不会因其他因素改变而迅速改变。
教材P45思考:通过徽州文化这一案例的研究,可进一步认识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特定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如徽州的山多田少、地瘠),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地域文化与人类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地域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产物,又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徽州文化这个案例中,要让学生感受这一点。
地域文化特点因地而异。
在我国,地理环境南北差异很大,在其影响下,南北方的地域文化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如建筑物的朝向、民居的形式、饮食的差异等。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而人类活动如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等都不可能不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域文化的形成。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条件等在不同地域往往有明显的差异,因而不同地域的文化也就各具特色。
1.下列有关地域文化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C)A.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差异只表现在物质方面B.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其“地域”范围大小成正比关系C.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变化解析: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
2018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2节城市化课件中图版必修2
探讨1: 材料中城市化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 城市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探讨2: 浙江省 2015 年常住人口城市化率是多少?
【提示】 65%。
探讨3: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处于城市化的哪个阶段?
【提示】 加速阶段。
[核心点击] 1.世界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城市化发展阶段 初级阶段 特征 城市化水平低、 发展 缓慢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 加速阶段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向
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和特点
[合作探讨] 材料: 2016 年 8 月 3 日浙江省发布了 《浙江省新型城市化 “十三五” 规划》 。 规划中指出,2015 年全省常住人口 5 539 万人,常住城市人口 3 644.6 万人, 全省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面积 3030.45 万平方公里。到“十三五”末常住人口城 市化率达到 70%左右,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同步提升。
展的现象。并不是城市化的倒退。
教材整理 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教材 P37—P38,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化问题 (1)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 (2)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为 交通阻塞 、交通事故、停车问题等。
住房紧张
逐渐衰落
(4)城市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贫困、种族歧视和社会争端等。
2.具体表现
正误判断: (1)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化水平一定提高。( ) ) )
(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标。( (3)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其社会发展水平。(
【提示】 (1)×
城市化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若比重增大,则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人口数量增多,但如果农村人口数量增 加的更多时,城市化水平仍会降低。 (2)√ 因为城市化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两个方面。但无论是产
高中地理必修二优质课件: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2.3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北京传统的四合院是北京文化精神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 传统的四合院通常是纵向连接的二进、三进院落,体现“深”字的 含义。内部院落宽敞,四面房屋各自独立,以游廊相接,便于起居。 一个大家族老老少少居住在一起。妇女一般生活在二进院落以内, 即所谓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从外面看,四合院很封闭,只有一个大门临街,大门一关则自成天 地。四合院内的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 体现了四合院“合”的精髓。
第三节 地域文 化与城市发展
1
课标 阐释
激趣诱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结合实 例,理解地 域文化的 含义及其 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 2.运用具 体案例,说 明地域文 化对城市 的影响
地域文化是城市个性和特色形成的条件,城市个性与 特色,是与地域民俗风情、文化沉淀分不开的。北京 是中国的首都,天安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东方文 化的体现。凡是从国外回来的华侨,大都来北京,看看 北京的天安门,看看北京的坛庙文化建筑。这些坛庙 文化建筑以及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体,形成了北京的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解析:从题干中可获取以下信息:①A图为竹楼景观,应位于我国 南方湿热区域,竹楼有利于通风防潮,防虫、蛇侵袭等。②B图为我 国北方的窑洞,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该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的优 点,利于适应当地夏热冬寒的气候特点。
答案:(1)南 北
(2)B (3)其建筑特点适应了当地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高脚”形式适应 当地湿热气候,防潮、防虫、防洪,且凉爽、通风;建筑材料多以竹 木为主,便于就地取材
探究一
探究二
(3)地域文化的差异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2018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3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导学案中图版必修2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程标准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1. 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
2.结合实例来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重点)I课前I预习新知SJiiHiiiiim「詁讀羅蠹黨冀3羲就as養同氨[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i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阅读教材P41〜P42前三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 .文化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内文化的形成。
2•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3•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地域文化的特点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_教材梳理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阅读教材P42〜P43,填写下列知识。
1 •城市地域文化往往是城市的标 _2. 影响(1) 地域文化影响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2) 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_①表现②特点: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很快改变。
丨图表解读】读教材图2-3-5、图2-3-6、图2-3-7,据图分析阿拉伯国家、美国和欧洲城市建筑的特点及原因。
提示(1)阿拉伯国家的城镇:图中有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清真寺建筑多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封闭院套,四周环以拱廊或柱廊,中心的礼拜寺大厅顶部耸立着圆拱顶,其“阿拉伯式样”的图案,色彩尤为醒目。
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
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故其城镇带有浓厚的伊斯兰风格。
(2) 美国的摩天大楼:阅读该图需观察美国城市建筑物的高低,并明确其形成原因。
美国大城市中心为中心商务区,多是摩天大楼,离开市中心区,建筑物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慢地向郊区递减。
造成上述布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发展历史较短,虽然大量移民来自欧洲,但美国人接受了欧洲居民自由的精神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案 中图版必修2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理解地域文化的概念,了解地域文化的特点。
运用案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根据资料,说明不同城市的文化差异及其成因。
一、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1.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2.地域文化(1)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2)内容:包括物质方面的和非物质方面的。
(3)形成: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特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城市地域文化往往是城市的标志。
2.影响(1)地域文化影响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2)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①表现②变化: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很快改变。
一、判断题1.世界上凡是由人类创造的事物或现象,或者带有人类活动印记的自然物,都属于广义文化的范畴。
( )2.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反映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 )3.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风格有一定的影响。
( )4.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5.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地域文化都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
(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6.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B.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C.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D.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地域文化差异对人口的发展往往产生相同的影响答案:C7.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 )A.道路的等级和密度B.交通工具和方式C.建筑的布局、结构、风格D.饮食习惯答案:C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具特色的婚礼,体现出各自的民族风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中地理
2.3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第二课时导学案
1.了解分析某地地理环境特征对地域文化及其要素的影响。
2.能根据资料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城市的文化差异,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交通、饮食、服饰等方面的影响。
【重点难点】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讨论:家乡的文化元素和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饮食、语言、服饰、建筑、宗教、人
口生物特征等)
二.讨论:如何对待其他文化形式?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
【当堂达标】
1.原先生活在洪涝区的居民,既使搬迁到不受洪涝威胁的地区,还会继续兴建高地基房屋,
这说明( )
A .地域文化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B .地域文化一旦形成,就不再变化
C .地域文化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 .房屋地基高低与地理环境没有关系
2.下列关于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域文化差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饮食文化方面:南米北面、南甜北咸
B .语言艺术方面:南齐北繁、南柔北刚
C .传统武术方面:南拳北腿
D .历史上交通方面:南船北马
3.下列关于民居景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云南傣家竹楼分布普遍
B .亚马孙河下游多浮在水面上的“木屋”
C .锡林郭勒草原多蒙古包
D .我国西北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陡
【知识扩展】
1.读下列两幅景观,完成问题
(1)两幅图景观截然不同,反应了城市鲜明的 特征,最能体现上述特征的是 。
(2)从图示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对城市 、 、和 等方面都有影响
(3)a 图所示的城市深刻的 文化烙印,这种文化已成为这些城市生活的 和 ,也是这些城市赖以生存的 。
【本节小结】
【学习评价与反思】 反思(视情况而定) 教师评价
)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