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人民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情分析】1.本模块高考命题的内容相对较少,主要以材料解析题为主。
2.本模块重点考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如:华盛顿、拿破仑;重点考查中外科学家,如李时珍、牛顿、爱因斯坦等。
3.高考试题中也考查一些教材中没有出现的历史人物,要求考生运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评价新的历史人物,较高层次地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
【知识交汇】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秦统一的原因:①时代趋势;②国力基础;③个人条件;④重用人才2.主要业绩:①政治制度:建立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③经济制度:土地私有合法化;奖励移民垦荒;统一货币、度量衡。
④拓疆、交通和文字: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修驰道、直道,规定车同轨;统一文字。
3.功过评价:①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②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③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④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贞观之治出现原因:①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个人作用;②客观上:隋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2.贞观之治的内容及作用:①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
②法律:重视法制,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
③科举:发展隋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经济: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经济逐步复苏。
⑤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
3.开明君主和开放时代:①吸取教训——心存百姓;② 广揽人才——知人善任;③广开言路——兼听纳谏;④民族关系——民族平等。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面临的问题:①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②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尚未完成;③沙俄势力东进。
2.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和影响:①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②收复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正式隶属于中央管辖。
高三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点提示选考内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东西方的先哲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知识清单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秦统一的原因(1)时代趋势: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2)国力基础: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奠定了兼并六国的坚实基础。
(3)个人条件: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雄才大略。
(4)重用人才:破格录用一批谋臣猛将;善于发现人才,礼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
2.制度创新和巩固统一(1)政治制度:①皇帝制度。
②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度(职能和作用);郡县制度。
(2)经济制度;①“使黔首自实田”,按亩征税,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②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各按其业。
③奖励移民垦荒。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新的币制和度量衡通行全国,大大密切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生产,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3)拓疆、交通和文字方面。
①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
②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
③为打通西南夷,凿“五尺道”。
④修驰道、直道,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络,并规定车同轨。
作用:全国水陆交通网道的构筑,有利于传达政令、调遣军队,也促进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⑤统一文字:小篆——隶书。
作用:有利于推行政令、发展经济和文化认同,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和巩固具有深远的影响。
3.勤政和暴行(1)勤政:勤于政务;富于实干精神;高度行政能力;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坚忍;执著。
(2)暴行:横征暴敛;严刑酷法;焚书坑儒;寻求仙药。
(3)秦亡的原因:第一:秦的暴政;第二:秦末农民起义。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贞观之治出瑰的原因:(1)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唐太宗雄才大略,个人作用。
(2)客观上:①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
2.贞观之治的内容领域措施内容影响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21湖南永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怀素,湖南零陵人。
其自叙:“(吾)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
”怀素虽为僧人,但性情狂放,好酒常醉,痴迷于草书,与前辈张旭齐名,世称“张颠素狂”。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
他勤学精研,又用漆盘、漆板代纸,写至再三,盘板都穿,秃笔成冢。
“然恨未能远睹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京师),谒见当代名公。
”曾从颜真卿,张旭之友邬彤学书,与李白等人交游。
他妙悟自然,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他化禅法为书法,笔为心用,形为意表,且创造性地融篆入草,用笔飞动圆转刚健。
世人敬仰醉素之狂草,赞其书“点画飞动,有龙翔凤舞之势”“张妙于肥,藏真妙于瘦”。
怀素狂草虽然在章法上形式狂癫,但元代赵孟认为其书“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
——摘编自方淩波《论怀素狂草的艺术美》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怀素书法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怀素书法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2.(2021湖南长郡十五校第一次联考)材料在朕看来,平常大家学习程朱理学,学到的无非是,存天理,灭人欲。
可是翻翻我们的历史,历朝历代,靠圣人之学,仁义道德当真就能够治国平天下了?满口仁义道德是无法挽救一个国家的危亡的,你们想想,你们所学的四书五经、你们苦苦研习的八股文,能够抵抗洋人的坚船利炮吗?能够改变贪腐横行、土地兼并、流民千里、国家积弊丛生的局面吗?重名节而轻实务,这里面隐藏着的其实就是虚伪和虚弱。
……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
今日的世势,乃是三千年未有之危局,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会让我们这个国家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衰弱。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所以朕今日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朕为什么坚持要开办这个京师大学堂,就是希望在座诸君,能够破除我们心中之贼,以国家强盛为己任,不骄狂,不自卑,正视现实,发愤图强。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四选考内容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案
(3)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4)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5)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2.原则
(1)清除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巧妙地从材料信息中提炼出唐宪宗能够获胜的原因。第(1)问,可以从唐宪宗继位后采取的经济措施、在作战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等方面进行回答,其中应着重体现唐宪宗的开明与务实精神。第(2)问,需要立足材料信息“唐朝一时兴盛”“元和中兴”等,并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进行对比,既要体现二者维护统一、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又要体现治世时的国泰民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百姓安乐等。
2.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
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
3.正确处理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的关系
20xx年全国Ⅱ卷
三娘子
白寿彝《中国通史》
原因类、评价类
20xx年全国Ⅲ卷
唐玄宗
白寿彝《中国通史》
原因类、评价类
20xx年全国Ⅰ卷
季札
《史记》
原因类、意义类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 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案
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点一古代中外政治家与思想家(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二)东西方先哲1.孔子(1)政治思想①“仁”:基本含义是“爱人”;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实现“仁”要遵循“忠恕”之道。
②“礼”:“克己复礼”、“正名”。
③“中庸”:用其协调“仁”与“礼”的关系。
(2)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3)思想影响①对中国:渗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形象逐渐被神圣化。
②对世界:亚洲许多国家接受儒家文化;儒学传到西欧,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
2.柏拉图(1)哲学思想——理念论。
理念是世界的本质;对理念的讨论实质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
(2)政治思想①《理想国》:居民分为统治者、军人和平民三类,国王必须懂得哲学。
②《法律篇》: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3)教育贡献:建立阿卡德米学园,重视自然科学。
考点二欧美亚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二)“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1)贡献①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为捍卫民主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③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创办黄埔军校,开创国民革命新局面。
(2)评价: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缔造者。
2.甘地(1)贡献: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①主要目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治独立。
②行动纲领:学生罢课、律师抵制英人法庭、官员拒绝赴英机构任职、士兵拒授英奖章、改穿土布。
③历史作用:给英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二战后赢得印度独立。
④历史局限:害怕群众暴力斗争;对英政府抱有幻想。
(2)地位①甘地主义的创始人,国大党领导人。
②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
3.凯末尔(1)贡献①领导民族独立:召开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成立代表委员会;建立国民军;成立临时政府;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赢得国家独立;创建人民共和党;宣告共和国成立。
②主持民主化改革:实行政教分离;制定共和国宪法;颁布一系列法令;传授现代知识与文明;废除陈规陋习。
【精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1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 人民版选修4
【新步步高】(江苏专用)2016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1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人民版选修4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考纲要求]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唐太宗;(3)康熙帝。
2.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千秋功过秦始皇1.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创立皇帝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
(2)经济上:在全国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移民垦荒;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3)军事上:北击匈奴,迁民戍边,修筑万里长城;南征百越,设立南海、桂林、象郡;征西南夷,设置行政机构管辖。
(4)思想文化上:“书同文”,有利于政令推行、经济发展和文化认同;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和巩固;“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3.评价(1)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长期割据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
(2)其巩固统一的措施,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实行暴政:“焚书坑儒”;严刑酷法;徭役、兵役负担沉重。
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1.“贞观之治”(1)政治上⎩⎪⎨⎪⎧ ①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②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③选官不拘一格,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 晦等人。
(2)经济上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
(3)民族政策上 实行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
击败突厥后,设置机构进行管辖,任用当地贵族为首领;接受西北各族“天可汗”的尊称,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与吐蕃和亲。
2.唐太宗的历史作用(1)领导完成统一全国的战争。
(2)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3)吸取隋朝败亡的教训,虚心纳谏,重视用贤,克制个人奢欲,实行开明的君主专制。
(4)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
2024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鸭部分鸭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新人教版
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24·全国卷Ⅰ·47)(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
19世纪后,美国起先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
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
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相互理解,消退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
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胜利地渗入拉美。
对此,罗斯福实行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同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
到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快速发展。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
(4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
(11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得出:不参加世界其他地区事务。
依据材料信息“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得出:主动参加拉美事务。
第(2)问,第一小问“作用”依据材料信息“呼吁美洲各国相互理解,消退……人为障碍”得出: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依据“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胜利地渗入拉美。
对此,罗斯福实行一系列措施……”可知,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依据材料信息“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快速发展”得出:扩大美国对外贸易,肯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
其次小问实质依据材料“罗斯福实行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同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和……”可知是接受了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的限制,而这种限制本质上是维护美国的根本利益。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计划,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计划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计划,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计划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计划,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景分析所任教的高三(1)是纯艺术班、高三(2)班是我校文科本科普通班、高二(5)、(6)是理科班,不管高三还是高二,大部分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比较好地掌握,二卷答题不规范,理解运用本事较差。
对于高三的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对于高二的学生,及时了解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把握方向,掌握基本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和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提高学习成绩是关键。
二、教学任务1.高三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加强综合训练,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本事及思维本事。
2.高二完成历史必修三的'教学任务,适应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
三、备考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1.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时间定在周一上午。
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资料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备课组要搞好团体备课,进行教学研究,每次活动要有记载,要充分发挥团体智慧,做到资源共系享,努力提高整体成绩。
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
教师之间要互相多听课多评课,经过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善教学水平。
2.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着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严格依照新课、第一轮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
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教学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为下学期的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坚持改善和完善“导学—发现”模式,用选择题训练和提问的方法进行课前基础知识的回顾,用“导读思考”逐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架,夯实基础知识,用“导析”逐步提高学生解题本事。
2022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检测:选考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答案
选考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东西方的先哲人物主要思想(贡献) 评价孔子(1)政治思想:主见“仁”(核心)和“礼”。
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需遵循中庸之道(2)训练思想:在中国开创私人办学先河,主见“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3)主要贡献:收集古代的文化典籍,整理成《诗》《书》《礼》《乐》《易》《春秋》(1)孔子既是中国古代宏大的训练家,也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思想家之一(2)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东方文化的骨干,对法、德等西方国家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柏拉图(1)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2)政治思想:设计抱负社会,强调法治,创作了《抱负国》和《法律篇》等(3)留意训练:创立雅典阿(1)柏拉图是古代宏大的思想家(2)其财产公有、普及训练等主见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具有深远历史影响卡德米学园,有利于后世训练事业的进展和人才的培育【归纳概括】孔子和柏拉图对统治者的不同要求孔子从道德层面动身,要求统治者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遵循礼数,推行仁政;柏拉图从学问层面动身,要求统治者拥有才智,把握学问。
二、中国古代政治家1.“千古一帝”秦始皇(1)功绩①政治制度:建立皇帝制度、中心集权制度。
②经济制度:土地私有制合法化;嘉奖移民垦荒;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国家统一:统一六国,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修驰道、直道,统一车辆形制,统一文字。
(2)评价①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
②建立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沟通。
③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唐太宗(1)主要功绩①进展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加强集体议政和监察机制,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力求政令尽可能符合实际,顺应民情。
②重视法制建设,修订颁行《唐律》,严惩贪赃枉法。
高考历史总复习教案: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高考
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考纲要求]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唐太宗;(3)康熙帝。
2.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千秋功过秦始皇1.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创立皇帝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
(2)经济上:在全国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移民垦荒;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3)军事上:北击匈奴,迁民戍边,修筑万里长城;南征百越,设立南海、桂林、象郡;征西南夷,设置行政机构管辖。
(4)思想文化上:“书同文”,有利于政令推行、经济发展和文化认同;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和巩固;“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3.评价(1)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长期割据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
(2)其巩固统一的措施,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实行暴政:“焚书坑儒”;严刑酷法;徭役、兵役负担沉重。
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1.“贞观之治”(1)政治上⎩⎪⎨⎪⎧ ①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②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③选官不拘一格,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 晦等人。
(2)经济上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
(3)民族政策上 实行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
击败突厥后,设置机构进行管辖,任用当地贵族为首领;接受西北各族“天可汗”的尊称,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与吐蕃和亲。
2.唐太宗的历史作用(1)领导完成统一全国的战争。
(2)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3)吸取隋朝败亡的教训,虚心纳谏,重视用贤,克制个人奢欲,实行开明的君主专制。
(4)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
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煕1.康煕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1)巩固统一国家⎩⎪⎪⎨⎪⎪⎧ ①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帝平定了平西王吴三桂、 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叛乱,加强了对 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广大地区的统治。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中外关联视角主题3现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学案
主题3 现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视角1 现代史的中外对比1.中国革命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比较2.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性视角2 世界对中国的影响1.罗斯福新政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
(2)扩大需求的政策要高度重视保民生、保就业,优先支持有利于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项目。
(3)以工代赈,开拓国内市场。
政府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带动国民收入和社会需求的增长。
(4)加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力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基本保障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加强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确保生产的有序进行。
2.美苏“冷战”局势的演变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1)1949~1955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
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苏中关系开始恶化,美中关系继续对立。
中国在外交上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苏联与美国的争霸政策。
(3)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
苏中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
(4)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
苏中关系走向缓和,美中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
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5)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参加重大国际组织活动。
3.多极化趋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战略对策(1)挑战①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两极格局瓦解后,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到首位,发展科技成为重点。
②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何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是又一挑战。
2012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2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专题十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法导航】1.评价历史人物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必须结合时代背景,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角度肯定或否定历史人物。
第二,必须分析人物的阶级立场,阶级立场决定了历史人物的政治主张,是评价人物的基点。
第三,坚持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
2.比较分析历史人物的异同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切入点,复习时注意比较以下几类历史人物。
第一,同时代历史人物的比较,比如,孔子和柏拉图的比较,华盛顿和孙中山的比较等。
第二,同类历史人物的比较,比如,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比较,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等。
第三,同背景下历史人物的比较,比如,大一统王朝的政治家的比较,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比较;追求民族独立的孙中山、凯末尔和甘地的比较等。
【典例1】时世造英雄,英雄影响时世。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请回答:(1)概述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
说明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2)以赢政亡秦,太宗兴唐的史实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孔子思想的正确性.答案:(1)核心是“仁”,主张统治者要施仁政。
经过后世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流思想)。
(2)秦始皇(赢政)施以暴政。
赋敛、兵役、徭役太重,严刑峻法,焚书坑儒。
导致秦短暂而亡。
唐太宗以“存百姓”的思想,励精图治。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采取“去奢省费,轻徭薄赋”的措施,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广开耳目,求访贤哲”,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出现了贞观之治。
解析:第(1)问围绕“儒家思想”的内容和影响回答。
第(2)问,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放弃儒家思想,导致秦国灭亡,唐太宗崇儒尊孔,出现“贞观之治”。
【典例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武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关市,饶给之。
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
——《史记·匈奴列传》自马邑军后五岁之秋,汉使凹将各万骑击胡关市下。
【重点考点】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 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案
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点一古代中外政治家与思想家(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二)东西方先哲1.孔子(1)政治思想①“仁”:基本含义是“爱人”;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实现“仁”要遵循“忠恕”之道。
②“礼”:“克己复礼”、“正名”。
③“中庸”:用其协调“仁”与“礼”的关系。
(2)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3)思想影响①对中国:渗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形象逐渐被神圣化。
②对世界:亚洲许多国家接受儒家文化;儒学传到西欧,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
2.柏拉图(1)哲学思想——理念论。
理念是世界的本质;对理念的讨论实质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
(2)政治思想①《理想国》:居民分为统治者、军人和平民三类,国王必须懂得哲学。
②《法律篇》: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3)教育贡献:建立阿卡德米学园,重视自然科学。
考点二欧美亚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二)“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1)贡献①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为捍卫民主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③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创办黄埔军校,开创国民革命新局面。
(2)评价: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缔造者。
2.甘地(1)贡献: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①主要目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治独立。
②行动纲领:学生罢课、律师抵制英人法庭、官员拒绝赴英机构任职、士兵拒授英奖章、改穿土布。
③历史作用:给英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二战后赢得印度独立。
④历史局限:害怕群众暴力斗争;对英政府抱有幻想。
(2)地位①甘地主义的创始人,国大党领导人。
②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
3.凯末尔(1)贡献①领导民族独立:召开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成立代表委员会;建立国民军;成立临时政府;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赢得国家独立;创建人民共和党;宣告共和国成立。
②主持民主化改革:实行政教分离;制定共和国宪法;颁布一系列法令;传授现代知识与文明;废除陈规陋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第一篇: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教学设计在学习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概括,进一步认识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和特征,加深对历史人物的全面认识。
教师通过设计课件,创设复习的问题情境,直接进入课堂复习的程序,以学生自主思考为主,根据问题情境的提示,概括出人物分类,然后依据教材,强化历史人物的重要事迹和历史地位及贡献。
通过情境教学的创设和实施,达到把握历史人物特征,认识历史人物贡献;了解历史人物事迹,认识历史发展进程这一历史人物专题学习的基本内涵与实质。
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中外历史人物的生平重要事迹,思想主张,主要成就,重大贡献。
理解:认识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理解历史人物做出重大贡献的原因,认识重大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运用:历史人物的成长和发展经历以及其历史活动的重大影响,对现今的启示和借鉴。
过程与方法:情境创设,引导启发,自主探究,问题探究,讨论,分析讲解,综合概括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势造英雄,历史英雄人物是时代的产物,英雄人物的才能与努力顺应了历史和时代的趋势和要求,创造了历史的丰功伟绩;同时英雄人物正是将自身的活动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结合才能体现其历史地位与贡献。
课前准备教师:贮备好相关的文字材料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熟悉教材文本中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活动及成就。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重难点重点:历史人物的重要事迹、成就和认识难点:把握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理解人物的历史贡献,认识任务的角色特征,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学习,已经了解到漫长的历史进程造就了一代代的英雄人物,而历史进程的阶段性和复杂性,必然形成历史人物时代性和多元性。
历史人物的风采展现了其所处时代的历史风貌,历史人物的成就贡献铸久了其辉煌的历史地位。
本节课通过对历史人物内容的复习,更深入地认识历史任务,更真切地感受和理解历史事件,更清晰的理顺历史发展脉络。
高二历史教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指导意见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指导意见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xx年11月修订版)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介绍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的智慧与创造,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主要内容。
特别是一大批著名的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以他们鲜明的个性和富有创造性的行动,有力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模块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要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理解他们的历史贡献,并将他们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要积极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依据,开展评说重要历史人物的教学活动,从而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用心体会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和探索精神,感受他们的独特个性和魅力,确立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增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
以上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整体,它是通过六个单元的教学来呈现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按《历史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把握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深度与广度,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以保证高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课标内容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3.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二、教学要求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基本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发展要求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
专题2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案)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附解析)
专题2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案)-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1.从题型上看,多数新课标省份高考以非选择题为唯一命题形式,且不与必修模块链接考查;但个别省份偶有选择题形式考查,凸现出自主命题的特点。
2.从内容上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家;亚洲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杰出革命领袖等是本专题命题的重点。
3.从命题角度看,近年高考特别重视运用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方法、角度等方面,选取教材没有讲述过的历史人物进行命题。
4. 从热点考查看,通过中外杰出历史人物言行、活动,隐性考查社会现实热点.如考查古代政治家对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的命题,隐性考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热点;从对东西方先哲的命题考查,折射出当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热点等;从中外科学家的贡献命题,隐性考查当前走科学发展观之路的改革等。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②国力因素: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③民心因素:人民渴望统一;④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采取的具体措施①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③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⑤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⑴表现: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③徭役繁重。
④刑法严酷。
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四、评价秦始皇①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的暴政又导致秦朝很快灭亡;②秦始皇是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级杰出政治家,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路。
②在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一套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2)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角度一 中国古代政治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贡献
【典例1】(20xx·全国Ⅱ卷,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20xx年课标全国Ⅱ
明代蒙古俺答汗之妻三娘子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原因类、评价类
20xx年课标全国Ⅲ
唐宪宗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原因类、比较类
20xx年课标全国Ⅰ
季札
《史记》
原因类、意义类
20xx年课标全国Ⅱ
颜回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原因类
20xx年课标全国Ⅲ
陈云
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
背景类、影响类
②《法律篇》: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3)教育贡献:建立阿卡德米学园,重视自然科学。
考点二 欧美亚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贡献
赢得内战胜利;建立共和国;巩固革命成果
领导独立战争;推动建国立宪;行动捍卫民主
②为捍卫民主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③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创办黄埔军校,开创国民革命新局面。
(2)评价: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缔造者。
2.甘地
(1)贡献: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主要目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治独立。
②行动纲领:学生罢课、律师抵制英人法庭、官员拒绝赴英机构任职、士兵拒授英奖章、改穿土布。
(2)从设问方式看,多采用评价类设问。着重考查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义和不同时代对人物不同评价的原因。
(3)从时间上看,以唐代和清代为主,20xx年全国Ⅰ卷涉及唐代,全国Ⅱ卷涉及清代。
(4)从内容看,考查人物及其与所处时代重大事件的联系、评价人物。
(5)从与教材的联系看,考查的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没有直接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中有涉及。
(3)思想影响
①对中国:渗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形象逐渐被神圣化。
②对世界:亚洲许多国家接受儒家文化;儒学传到西欧,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
2.柏拉图
(1)哲学思想——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对理念的讨论实质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
(2)政治思想
①《理想国》:居民分为统治者、军人和平民三类,国王必须懂得哲学。
答案 (1)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
(2)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
『知识提升』 中国古代政治家的历史贡献
(1)对秦始皇的评价:秦始皇是我国古代政治家。他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确立起一整套先进的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并发展完善,影响深远。这是秦始皇重大的历史贡献。但他征调太急,赋税太重,严刑酷法,焚书坑儒开思想文化专制之先河,这些暴政举措又导致秦很快灭亡。不过,功与过相比,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是主要的。
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外来干涉
局限
入侵爱尔兰;后期实行独裁统治
对种植园奴隶主的妥协,保留黑人奴隶制
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治;后期开展侵略战争
影响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二)“亚洲觉醒”的先驱
1.孙中山
(1)贡献
①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0xx年课标全国Ⅰ
高仙芝
白寿彝《中国通史》
背景类、评价类
20xx年课标全国Ⅱ
郑板桥
白寿彝《中国通史》
特点类、背景类
20xx年课标全国Ⅲ
蔡元培
周天度《蔡元培传》
原因类、特点类、评价类
20xx年课标全国Ⅰ
元代的丘处机
《元史》
原因类、意义类
20xx年课标全国Ⅱ
俾斯麦
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背景类、措施类、评述类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三娘子的行为与明代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第(1)问,根据材料“深受俺答汗器重”“相持已近200年”“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等信息,从三娘子推动明、蒙之间经济发展、满足人民安定生活的愿望等角度作答。第(2)问,可从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安定社会政治秩序角度作答。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来源
考查主题
引文出处
设问视角
命题分析
20xx年课标全国Ⅰ
华盛顿、罗斯福
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
比较类、作用类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引文出处部分注明时间,隐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勇于开拓
牛顿
(1)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2)创“归纳——演绎”研究方法
“近代科学之父”
勤奋探索、勇攀高峰、追求科学
爱因斯坦
提出相对论、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二十世纪的科学伟人
科学创新、实事求是、崇尚真理、勤于思考、甘于奉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他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得出其作品注重体现个性;根据“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得出其作品多种形式的结合。根据材料中他的画竹题诗“一枝一叶总关情”得出其画作具有文人画的特点,注重借物抒情,注重意境的表达。根据材料中“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说明其作品具有生活化的特点。第(2)问,结合清朝商品经济发展,思想上出现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思潮及人们的生活方面进行分析。
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答案 (1)特点:个性鲜明;借物抒情,以形表意;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
(2)历史背景: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社会的世俗化;“经世”思想的发展。
②主持民主化改革:实行政教分离;制定共和国宪法;颁布一系列法令;传授现代知识与文明;废除陈规陋习。
③凯末尔主义: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主义和改革主义。
(2)评价: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者,被尊称为土耳其的国父;其改革促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考点三 无产阶级革命家
1.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索
(1)繁重役税;
(2)严刑酷法;
(3)焚书坑儒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唐太宗
唐朝——封建社会盛期
(1)制度调整;
(2)善于用人;
(3)统治开明;
(4)“贞观之治”
晚年骄奢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康熙帝
清朝——封建社会后期
(1)巩固统一(平定三藩之乱、设置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册封班禅);
(2)维护国家主权,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20xx年课标全国Ⅰ
包拯
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徐忠民《包公叙事》
原因类
20xx年课标全国Ⅱ
光绪帝与戊戌变法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措施类、评价类
考点一 古代中外政治家与思想家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人物
时代
主要贡献
局限
评价
秦始皇
秦朝——封建社会初期
(1)完成统一大业;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采取巩固统一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筑长城)
考点四 杰出的科学家
人物
活动
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