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完美主义与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他因素的关系

合集下载

父母常见的错误教养方式引发不良行为

父母常见的错误教养方式引发不良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因教养方式不良引发的不同的儿童问题行为。

本文列出了五种父母常见的错误教养方式,供家长对照检查;同时也列出了孩子的各种性格类型,方便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属于哪种性格类型,以便于因人而教。

五种父母常见的错误教荞方式1.过分严格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有时甚至达到残酷的程度,他们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稍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就斥责甚至打骂孩子。

后果:这种教养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懦弱、冷漠等消极情绪,或产生不能克制的逆反、攻击和冲动行为,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2.过度溺爱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和宽容,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无条件的接受。

后果:这容易使孩子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格。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由于自小就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听从自己的命令。

当他们走入社会时,可能会因挫折而拒绝接触社会,因被忽视而嫉妒和仇视他人,因不能自控而与人冲突,甚至产生严重的侵犯性行为问题。

3.支配这种情况多见于父母工作压力都比较大的家庭。

这些父母总喜欢直接替孩子拿主意,直接告诉孩子做这做那,对孩子自己的意愿漠不关心。

后果:虽然直接向孩子发出命令可以节省许多时间,提高生活效率,但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过度依赖、服从的性格。

由于事事都由父母决定,孩子自然也无需主动地思考自己的事情,这样长大以后孩子就会缺乏主动性,性格自闭,且对父母产生过分的依赖感。

4.不断拒绝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长大后对社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过度的挫折教育,增强孩子的“抗挫能力”。

后果:过度的“挫折教育”,对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给予拒绝,又不对孩子解释拒绝的原因,会让孩子长期生活在一种不安全的心理环境中。

研究表明,当个体长期处于挫折中,会产生强烈的神经质倾向,并且会伴随反社会和侵犯性行为。

“挫折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在“拒绝”后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让他们有安全的感觉。

5.忽视由于父母的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看孩子,孩子的护养工作大多由保姆或亲属代劳。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亲子关系、教育方式和心理疏导等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石。

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父母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

在解决争端时,父母应以平等、理解和尊重的态度来与孩子进行沟通,而不是采取强势或威胁的方式。

通过建立平等和信任的亲子关系,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处理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从而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

教育方式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起到重要的影响。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特长和兴趣,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兴趣。

同时,父母也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困境时有信心应对并解决问题。

此外,父母还应该注重奖励和鼓励,为孩子的进步和努力给予肯定,而不仅仅关注他们的成绩。

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成就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心理疏导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在大学生面临压力和困扰时,家长应该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并积极引导他们寻求适当的帮助。

通过与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父母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此外,家长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和活动,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能力。

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保持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需要我们重视亲子关系、注重教育方式以及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并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环境。

只有在关爱和支持下,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作者:陈晶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24期摘要:家庭环境影响因素,如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是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孩子的个性、认知、社会化、行为、身心健康等都受到不同教养方式的影响。

因此,我们对教养方式进行研究性回顾,有利于系统理解的建构。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身心健康社会化一、概念界定Baumrind(1978)首先提出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概念。

国外学者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亲子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教养态度及行为的结合。

而我国研究者则在国外学者定义基础上拓展为父母除教养观念与行为方式外对儿童情感表达行为的稳定风格组合体,父母多种教养方式的总结,见表1。

[1]二、维度与类型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研究主要从早期的维度划分与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类型划分两大角度进行探讨。

见表2三、测量自评问卷是国内外学者编制父母教养方式的主要问卷类型。

国内相关量表多依据国外成熟量表改编而成,见表3。

[2]四、相关研究国内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研究方法已经从纯粹的理论思辨研究过渡到实证研究,研究的影响维度也进一步从父母对子女的单方面影响拓展到相互影响,研究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大学生,研究生;研究范围更是广泛涉猎心理学的各大领域。

[3]许丽伟(2006)研究提出了女大学生更多地地体验到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

Symnods (1939),Miller等研究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呈现出亲社会行为倾向,而反之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多半存在强烈的攻击性倾向和反社会行为倾向,并具有逆反心理倾向。

[4]王娜(2009)研究证实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可显著预测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

王雅丽(2008)提出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对应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各维度有直接显著影响。

有关儿童社交焦虑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度坚持自我意愿而对子女生活进行严格控制操纵的父母会导致其子女形成懦弱、胆小、畏惧的负面人格,容易使其在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类负面问题。

医学生抑郁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医学生抑郁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希望 引出的症状 ,按 1 4 级评分 。该量表包含 4组特异性症 状 : 精神性 一情感症状 、躯体性 障碍 、精神运动性 障碍 、抑郁 的心 理障碍 。本研究中抑郁 自评量表 的内部一致性 系数为 0 . 8 7 5 。
1 . 1 一般资料 用 随机 抽样方法 ,抽取广东省 内某 医学 院校 3 0 0名 医学 生 为研 究对象 ,共 发放问卷 3 0 0份 ,回收 2 9 0份 ,回收率 9 6 . 7 %,
剔除 无效 问卷后 ,共 收集 2 6 6份 ,有 效 问卷率 为 8 8 . 7 %。其 中
男生 1 】 9 人 ( 4 4 . 7 %) ,女 生 1 4 7人 f 5 5 . 3 %) 。
1 . 2 方 法 Fra bibliotek与母 亲 控 制 因子 ( r = 0 . 3 0 9 ,P < O . 0 0 1 ) 、父 亲 控 制 因子 f r = O . 1 8 3 ,
P < O . 0 0 1 ) 显 著正相关 性。从上述 分析结果 可看出父母 亲的关爱
和鼓励支持 能降低医学生抑郁 情绪 的发 生 ,而父母亲 的过 分干
涉和控制会增加医学生的抑郁情绪体验 。
3 讨 论
采用抑郁 自评量表 ( S e l f - r a t i n g d e p r e s s i o n s c a l e ,S D s ) 测量医 学生 的抑 郁状况 】 。S D S含有 2 0个条 目,每个条 目均代表 一个
综合 医学 Z o n g h e y i x u e 《 中 外医 学 研 究》 第1 1 卷第1 7 期( 总 第2 0 5 期) 2 0 1 3 年6 ) 1
医学生抑郁情 绪与父母教 养方式 的关 系

强迫性人格障碍完美主义和控制欲望

强迫性人格障碍完美主义和控制欲望

强迫性人格障碍完美主义和控制欲望强迫性人格障碍:完美主义和控制欲望强迫性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OCPD)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完美主义和控制欲望。

本文将探讨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特征、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一、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特征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患者通常具备以下特征:1. 完美主义:他们追求完美,对自己和身边的事物都有非常高的标准,无法接受不完美的状态。

2. 控制欲望:他们渴望掌控一切,包括自己的情绪、他人的行为和环境的变化等。

3. 刻板固执:他们有强烈的执着性思维和行为模式,丧失灵活性,难以接受突发变化。

4. 认为自己的方式是唯一正确的:他们倾向于相信自己的观点和方式是正确的,难以接受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 过度关注细节:他们非常注重细节,常常陷入琐碎的事务中。

6. 困扰于无用的思维和行为:他们会反复思考某些问题或进行反复的行为,但却很难停止。

二、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原因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1. 遗传因素:遗传学研究表明,家族中有强迫症或其他心理障碍的人更容易患上强迫性人格障碍。

2. 生物学因素:某些神经递质不平衡或大脑结构上的异常可能与强迫性人格障碍有关。

3. 环境因素:儿童时期受到过度保护、严厉的教养方式和家庭压力等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

三、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治疗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1.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减少焦虑和强迫症状。

- 曝光与反应防止治疗(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通过暴露患者于触发强迫症状的情境,并阻止其进行相应的强迫行为,帮助患者逐渐减少对强迫症状的依赖。

医患关系的模式和特点

医患关系的模式和特点

医患关系的模式和特点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医患关系的模式和特点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和医疗制度下,医生和患者之间形成的特定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

以下是医患关系的几种常见模式和特点:1.父母式模式:医生作为“父母”式的角色,给予患者全权的决策和治疗。

这种模式下,医生具有绝对的权威和决策力,患者需要完全服从医生的支配和指导。

这种模式适用于一些文化背景中对医生的绝对信任和尊重的地区,但也容易陷入患者被动接受医生意见的局限性。

2.伙伴式模式:医生和患者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合作的关系。

在这种模式下,医生与患者共同探讨疾病状况、治疗方案和医疗目标,并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需求。

这种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医疗制度中比较常见,强调医患平等和合作。

3.具体化模式:医患关系被规定和约束在特定的角色和专业行为中。

医生扮演专业治疗者的角色,患者则被视为旁观者或被治疗的对象。

这种模式适用于紧急、严重和复杂的医疗情况,要求医生拥有专业技术和决策能力。

1.信息不对称:医生相对患者拥有更多的医疗知识和信息,这导致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等。

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需要医生将医学知识以易于患者理解的方式传达给患者,使患者能够参与治疗决策。

2.权力和依赖:医生作为专业人员对医疗决策具有决定权和支配权,而患者则需要依赖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来获取治疗和康复。

医患关系中的权力和依赖关系对于双方都有影响,需要医生在行使权力时秉持尊重和关怀,患者也需要保持对医生的信任和合作。

3.情感和信任:医患关系中的情感因素和信任是相当重要的。

医生的关怀、同理心和尊重能够建立起与患者的良好关系,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满意度。

而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对医疗制度的信任也会影响医患关系的发展和稳定。

4.文化和社会因素:医患关系的模式和特点受到文化、社会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医生和医疗制度的信任和尊重程度不同,也会对医患关系产生巨大影响。

而医疗制度的不同规定和限制也会导致医患关系的变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联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联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联一、引言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相互作用。

二、影响因素1. 父母的期望与压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如果父母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导致他们承受过大的压力,可能会造成心理负担和焦虑,甚至引发抑郁症等问题。

2. 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过于溺爱或过分严厉的教养方式都可能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合理的教养方式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以及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三、正面影响1. 情感支持父母对大学生的情感支持是提高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可以给予大学生积极的心理能量,使他们有更好的应对能力,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2. 友好沟通父母与大学生之间的友好沟通可以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并减少情绪问题的发生。

积极倾听和理解大学生的心声,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建议,有助于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四、负面影响1. 过度保护父母对大学生过度的保护会使他们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导致依赖性增加,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

长期下来,可能会引发心理健康问题,例如自卑、社交焦虑等。

2. 过度干预过度干预是指父母在大学生的生活中过分控制和干预,不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

这种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不满和反抗心理,甚至引发叛逆和冲突。

五、相互作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恰当的教养方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促进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业。

相反,不良的教养方式可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和问题。

六、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父母的期望和压力、教养方式的选择等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父母应关注自身的教养方式,注重情感支持和友好沟通,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报告】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报告

【报告】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报告

【关键字】报告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报告篇一:完美主义研究综述c论文分类号:B84 密级:无完美主义研究综述学生姓名:年级班:指导教师:学院、专业: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专业XX年4月4日完美主义研究综述作者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论文分类号:B84[摘要] 文章阐释了完美主义的定义、结构、形成等几方面,探究完美主义的心理特质,回顾了临床完美主义与心理病理学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完美主义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心理病理学Abstract: In this paper, perfectionism is reviewed in its concept, dimensionality, reason 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linical perfectionism and psychopathology. Based on it, This paper will point out the future research area.Key word: perfectionism; personality; psychopathology一、完美主义之定义根据DSM-Ⅳ和CCMD-3中的分类,完美主义是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一种典型行为,而强迫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

虽然到目前为止对完美主义还没能形成心理学上的统一定义,大多数的研究者都用“完美主义”一词描述一种负面的心理现象。

在众多研究者的研究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完美主义的定义有以下的核心组成因素:自我设定的高标准;以结果的成败和成就来自我评价;较高的自我批评。

但不同的研究者对完美主义概念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在理论和研究结果上都存在较大分歧,大体可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完美主义是消极特质,另一派则以两分法看待完美主义,认为完美主义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一)完美主义消极特质论此派在早期的研究中重视挖掘完美主义的定义及内涵,其中的代表人物有Burns、Pacht、Weisinger和Lobsenz等。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恋的关系研究
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恋的关系。通过分析现有的 一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完美主义与自恋在自尊、人际关 系、攻击、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大学生 完美主义与自恋相关显著。积极完美主义与显性自恋关系 更为密切,消极完美主义与隐性自恋关系更为密切。
完美主义与自豪感、羞愧感的关系
社会规定性的完美主义 (SPP socially prescribed perfectionism)
Parker,1997年用FMPS对800多名资质优异的 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试归纳了三类完美主义者:
功能障碍性完美主义者 健康的完美主义者 非完美主义者
Dunkley指出,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反映一种消 极的自我认知倾向以及防御性的人际关系取向, 适应性完美主义则反映个体对高个人标准和成 就的主动追求。2000年建构了完美主义与心理 困扰及其中介、调节变量的结构模型。他将完 美主义区分为关注评价的完美主义和自我设定 标准的完美主义
中文的Fros t 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訾非 周旭 2006年 中文版Frost 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由五个维度(担心 错误、条理性、父母期望、个人标准和行动的疑虑) 组成。中文FMPS 与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困扰 也有显著的相关。结论:中文FMPS 的维度结构与 其英文原问卷相似, 且具有令人满意的信效度, 适合 在中国文化环境下使用。
方新等对大学生的研究也表明父母的 “温暖理解”与完美主义的条理性维度呈 正相关,但与訾非不同的是,父母教养方 式的其他维度与条理性维度基本上不相关。 冯辉的研究也同样表明父母教养方式 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等因子 与积极完美主义的高标准、条理性和果决 性因子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完美主义与抑郁、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怖的关系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父母教养方式_亲子依恋的关系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父母教养方式_亲子依恋的关系
表1
’ $ %%%
不同性别 、 独生子女 、 父母婚姻状况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差异 (n=538 ;x±s)

!! $$ %"
注 :*P<0.05 ,**P<0.01 ,***P<0.001 , 下同 。


亲子依恋中的母亲沟通 、 母亲信任 、 父亲沟通及父亲 信任显著正相关 , 沟通与信任维度的得分越高 , 表示 依恋的安全性越高 , 这说明个体对自己的高标准与 同父母的安全稳固的亲子联结相关 。 回归分析表明 , 对完美主义的高标准有显著正向预测的是母亲专制 和母亲权威的教养类型 , 还有母亲信任的安全型亲 子依恋 。 这说明 , 母亲的教养非常重要 , 不管是以高 要求与情感低反应为特征的专制型教养 、 还是以情
! "
3


本研究发现 , 在父母婚姻状况差异方面 , 父母婚 姻关系正常的大学生在高标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离 异家庭的 , 这与实际情况符合 。 婚姻正常的父母在
Á Â
2.1
大学生完美主义的特点
" " ! ! ! %%" ! ! $$ %" # "$ # %! $" " %%"


2.2 完美主义与父母教养方式 、亲子依恋的关系 2.2.1 相 关 分 析 完 美 主 义 高 标 准 维 度 的 得 分 与
制的教养类型显著正相关 , 同时高标准与 IPPA 中
PAQ 中的母 亲权威 、 母 亲 专 制 、 父 亲 权 威 及 父 亲 专
人 ,女生 331 人 ,平均年龄为 20.78±1.30 岁 。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 35 6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编号 :00— 79 2 0 ) 3— 0 0 0 R 9. A 10 6 2 ( 07 0 0 2 8— 3
1 美 主 义 的 两 种 理 论 .完 2 0世 纪 初 ,a e 指 出 , 迫 型 人 格 Jnt 强 准 , 没有 体 味 成 功 的 机 会 。 也 的 批 评 ( C) 对 父母 过 分 批 评 自 己 的 一 P , 种 知 觉 ; 5 行 动 的 疑 虑 ( , 对 自 己 () D) 即
维普资讯
Chn s na at  ̄u a, l iee Me tlHe l h m lVo 21, NO. 2 0 3 07


心理治疗与咨询 ・
完 美 主 义 心理 研 究
方 新 ①② 钱 铭 怡① 訾 非 ①
【 关键词】 完美主义; 父母教养方式; 综述
此派在早期 的研究 中重视 挖掘 完美 主义 的定义 及 内涵 , 中的 代表人 物 有 其
Bum s 、 a ht J We ig r Pc i ne 和 s

求和期望 , 为 自己必 须 达到 这些 期 望 认
才能赢得赞赏 和接纳 . e i 和 Fet .H wt t l 制 t
是指强加给 自我 的 过高 的标 准 ; O O P足 指向他人 的“ 完美 主义” ——对 他人抱有 过高的 、 不切实 际 的要求 ;P S P是指 完美 主义者要去迎 合社会 或他 人对 自已的要
以两分法 看待 完 美 主义 , 为完 美 主义 认
既有 消极 的一 面 、 有 积 极 的一 面 。 也 1 1完 美 主 义 消极 特质 论 。
不同的研 究者对完美 主义 概念 的内 涵有 不同的 理解 , 理 论和 研究 结 果 上 在

研究生完美主义及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研究生完美主义及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言 惠 .
砷究生完美主义及其父母教荠方式昀关系酮究
南京 师 范大 学心理 学院 王 琼
[ 摘 要] 目的: 探讨研 究生完美主义与其 父母教养 方式 的关系。方法 : 采用 蒋奖等修订的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 S - E MB U— C) 和方新修 订 的完美主 义问卷对 江苏地 区部分 高校 的2 5 0 名研 究生进行 调查。结果 : ① 研 究生适应 良好 完美主义与 父母 关怀显著正相 关( r = 0 . 1 6 2 , P < O . ( ) 5 ) ; 适 应 不 良 完 美主 义 与 父母 控 制 显 著 正相 关 ( r = O 4 6 1 , P < O . O 1 ) , 与 父 母 关 怀 显著 负相 关 ( r : 一 01 9 , P < O . ( ) 1 ) ; ( 条 理 性 对 父 母控制有 j } 常显著的 负向预 测作用( P < O . 0 0 1 ) , 个人标准对 父母 关怀有非 常显著 的正 向预测作 用( P < O . 0 0 1 ) 。结论 : 控 制型父母教 养 方式 可能 阻碍研 究生条理性的养成, 关怀型父母 可能促进研究生适 " 3的设立高标 准。 - [ 关键词] 完美主 义 适应 良好 完美主义 适 应不 良完美主 义 父母教 养方式
因 子 载荷 控 制 因 子 l 萸怀 冈子
母 亲过度保护 父亲过度保护 母 亲拒绝
父 亲拒 绝
0 . 8 7 4 0 . 8 2 5 0 8 0 4
0 . 6 8 3
- 0 . 0 l 4 - 0 . 0 3 5 - 0 32 l
- 0 . 4 2 8
0. 8 4 7、 0 . 8 4 1 。
该 问卷分 为父亲版 和母亲版 , 各2 1 题且维 度一致 , 均包含三 个维 1 . 3统 计 处 理 度: 拒绝维度 、 情感温暖维度和过度保护维度。该问卷要求被访 者回想 采用 S P S S 1 6 . 0 对数据进行处理 , 统 计方法包括 t 检验 、 相天分析 、 ‘ 小时候父母对待他们 的方式 , 从l “ 从不这样 ” 到4 “ 总是这样 ” 进 行四级 差 分析 、 回归分析 、 因子分析。 评定。以维度平均分代表被试知觉到的父母教养方式 , 维度分越高 , 表 2 . 结 果 示其父母越频 繁地采取 该种 教养方式 。在本研 究中 , 父亲 三个维 度的 2 . 1 父母教养方式与完美主义的相关研究 内部一致性 系数分别为 : 0 . 7 9 6 、 0 . 8 1 5 、 0 . 5 1 0 ; 母亲三个维度 的内部一致 担心 出错 、 父母要求 、 完美 主义总分 和适应不 良完美主义与父母控 性 系数 分别 为 : 0 . 7 9 8 、 0 . 7 9 2 、 0 . 6 2 0 。由于父母 亲在 过度保 护维度 上的 制显著正相关 , 条理性 与父母控制显著负相关 ; 条理性和适应 良好完美 O t 系数均小 于 0 . 7 , 稳定性 较低 , 根据 项 目删除时 a系数提高原则 均删 主义与父母关怀 显著 正相关 , 父母要求 和适应不 良完美 主义与父母关 除项 目3 和项 目 l 5 后, 父母在过 度保 护维度 上的 0 【 系数分别变为 O . 7 3 0 怀显 著负相关 。具体情况见表 2 表2 完美主义 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分析表

国内完美主义实证研究评述

国内完美主义实证研究评述
1 文 献 分 析
篇文献 (31 。涉及 的特殊群体 有空 管员 、 1.%) 运动 员 、 教师 、 护理
员 、 业人员和 自考生 。可见 , 企 对完美 主义者群体 的研 究还 9 91 20 / 期问的关于完美 主义 N I19/- 0 94
心理 方面的文章 , 检索词 为“ 完美 主义 ”筛选 出实证 研究( 括硕 , 包
持、 应对方式和 自尊等维度 。一般采用完美 主义 与其它~到两个 维度 相结合 , 去探讨相 互间 的关 系和影响 问题 , 并取得 了一些很
有 教 学 指 导 价 值 的研 究 成 果 。
关于涉及到其他群体 的完美 主义研究 , 共检索到 中学生群体 8 篇文献 (. , 中探讨 与其他心理特 质关系 的文 献 6 , 注 9 其 5 篇 关
生 作 为 被试 , 行 了 比较全 面 系统 的信 效 度 检验 , 订 后 的 进 修 C MP 维度 结构 与其英 文原 问卷 相似 , 具有令 人满 意的信效 F S 且
度, 得到国 内学 者的普遍认 同 , 检索 到在其它 同类 研究 中被采用 1 。 同年 , 3次 訾非 等 人 结 合 M SH wt Fe ld ni a P ( e i— ltMu ii s nl t t t me o
了人格 障碍 、 心理健康 、 父母教 养方式和 自尊等维度 。量表 编修
2 , 篇 是李建 伟等人(0 72o ) ̄ 2 0 , 8x 青少年 完美主义 问卷进行 的尝 o 试编修 。另外 , 于特殊人群的完美 主义实证研究 , 对 共检索到 1 1
者试图通过文献检索 , 国内“ 美主义” 对 完 的实证研究作一 回顾分 析, 同时结合研究 内容和方法 , 对研究现状 和未来发展方 向作一 简要评价。

教养医结合的育儿指导模式

教养医结合的育儿指导模式

教养医结合的育儿指导模式
教养医结合的育儿指导模式是一种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育儿模式。

该模式强调家长和医生的合作,为孩子提供完整的健康管理和教育指导。

在这种模式下,家长和医生共同负责孩子的健康管理。

家长通过与医生沟通了解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心理情况,医生则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孩子提供合理的健康管理建议。

此外,教养医结合的育儿指导模式也强调家长对孩子的情感教育。

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以及性格特点等因素,为孩子提供适合的情感指导。

同时,医生也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家长提供情感教育方面的建议和支持。

在这种模式下,家长和医生共同致力于为孩子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和教育指导。

家长需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与医生合作,为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教养和照顾。

同时,医生也需要充分了解家长和孩子的需求和情况,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总之,教养医结合的育儿指导模式是一种以家长和医生合作为基础的育儿模式,它为孩子提供了全面的健康管理和情感教育指导,是一种理想的育儿模式。

医学的哲学理念和人文修养

医学的哲学理念和人文修养

医学的哲学理念和人文修养医学教育家威廉·奥斯勒指出:医学实践的弊端在于“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

”这三道难题至今依然困惑着现代医学及医疗的发展与改革。

为此,我们可以强调三个问题:一、医学是人类情感或者人性善良的一种表达,进而成为医者的社会责任。

我们可以认为医学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是维系人类自身价值,并保护其生存、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自从有人类开始,便有了医学。

尽管它的起动是原始的、落后的,甚至是自然性的、不自觉的,如对出血的局部压迫、病灶的烧灼、针砭等。

也会遇到缺乏人道的“医疗”服务。

但救死扶伤毕竟为人性善良的体现,进而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责任。

林巧稚说过,医生要永远走到病人床边去,做面对面的工作,要看病人,而且要把检查结果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然后做出诊断。

如果把医学当作一个纯科学,那就很危险。

因为大家都知道,纯科学、纯自然观念将导致机械唯物论、存在主义。

解剖有变异,生理有动态,同病有差别,不可以完全用各种数据和结果去解释患者的病征或“生活体验”。

患者是按照其生活和自身体验看待功能障碍或问题的,这和医生的思路不相符合。

所以医生必须要理解病人,要体察病人的感受。

鉴于医学的学科特点,作为一个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科学原则。

就是要针对病情——疾病的病理生理、治疗方法、技术路线等来做判断。

一个是人文原则。

针对人情,不是我们一般讲的人情,而是病人的心理、意愿、生活质量,个人与家人需求。

这两个原则都考虑到了,才是一个好的医生,才是正确理解了医学的真谛。

因此,我们在选择诊治方式的时候要兼顾双方,既要保证有效性,也要保证安全性。

这个方法,这个手术适合这个病人和他的病;而不是让这个病人和他的病适合你的方法,你的手术。

一定要把最有把握的方式给病人,病人也应该是情愿接受的方式才是好的。

以前我们经常说这个病人适合什么手术,那个病人适合什么手术。

这不全面。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父母养育方式_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父母养育方式_心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卫生评估#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新钱铭怡罗珊红訾非@(北京大学心理系,北京100871@通信作者Em ai:l fe i_z@yahoo1cn)=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

方法:在本横断面调查,以分层取样方式,于同一学期在北京地区的三所大学抽取选修心理学公共课的非心理学专业1~3年级本科生337名(男生152人,女生185人;年龄16~24岁)。

利用已修订的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290)进行测量。

结果:完美主义高分组在父亲的过度保护、过度干涉和拒绝否认上得分高于低分组[(214?015)vs1(210?014)、(212?014)vs1(210?013)、(115?015)vs1(114?015),P<01001],在母亲的惩罚严厉、干涉保护和拒绝否认得分上高于低分组[(114?015)vs1(112?013)、(214?014)vs1(212?014)、(116?015)vs1(114?014),P<01001];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倾向与父亲的过度保护、过度干涉和拒绝否认正相关(r=0136、0124、0127,P<0105或0101),与母亲的惩罚严厉、过度干涉保护和拒绝否认呈正相关(r=0132、0134、0129,P<0105或0101),与SCL290量表各条目均呈正相关(r=0119~0141,均P<0101)。

结论: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倾向与多种心理病理症状有关。

=关键词>完美主义;父母养育方式;心理健康;横断面调查do:i1013969/j1i ssn11000-6729120091011015中图分类号:B84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1-0056-04A C or r ela tiona l Study on C ollege S tuden ts'P er fection is m,P ar enta lR ear i ng P a tter ns,a nd M enta lH ea lthFANG X i n,Q I AN M i ng2Y,i L UO Shan2H o ng,ZI F ei@Depart m ent of Psychology,Peking University,Be ijing100871@Correspond i ng author:ZI F e,i Em ai:l fe i_z@yaho o1cn=Ab str act>O b jective:To i nvesti gate the relatio nsh i p bet ween college students'pe rfecti onis m and their m en tal hea lth,and parenta l rear i ng styles1M ethods:The present st udy was a cross2secti onal desig n1Three hundred and th i rty seven Ch i nese college students(152m a l es and185fe m a les;aged16~24)were recruited through cluster sa m2 pling1P arti c i pants were fro m three ma jor un i versities,and responded t o t he revised Perfectio n is m Sca le for Ch i nese College Students,Egna M i nnen av B arndo m s Upp f ostran(E MB U),and SCL2901R esu lts:The group w ith hig h scorei n per fec ti onis m also got h i gher scores i n the ir percepti on of f a t hers'over2protec ti on,ove r2i n terventi on,and re f usal/de2n ial t han t he l o w score group[(214?015)vs1(210?014),(212?014)vs1(210?013),(115?015)vs1 (114?015);P<01001]1The group with hi gh scores i n perfec tio n is m also got h i ghe r scores i n the ir perception of m ot hers'str i c t2pun i shment,over2protec ti on and re f usa l/den i a l t han the lo w score group[(114?015)vs1(112?013),(214?014)vs1(212?014),(116?015)vs1(114?014);P<01001]1Pe rfecti onis m of coll ege st udents was positi ve l y corre lated w it h over2protec ti on,over2i nterventio n,and refusa l/den i a l of their fathers,w it h cor2 relatio n coeffic i ents of0136(P<0101),0124(P<0101),and0127(P<0105)respectively1Perfectio n is m of col2 l ege students was also positi ve l y corre lated w ith strict2punish m ent,o ve r2protecti on/interventi on,and refusa l/denia l of their mot hers,with corre lati on coefficients of0132(P<0101),0134(P<0101),and0129(P<0105)1P erfec2 ti on i s m was corre l a ted w it h all SCL290sy m pt o m s,w it h corre lati on coeffi c ients of0119~0141(P<0101) 1C onclusion:P erfecti onis m of college st udents is assoc i a ted w ith t he rear i ng styl es of the i r pa rents;and perfecti on i s mi s negatively re l a ted to a variety of psycholo gica l sy m pto m s1=K ey words>perfecti on i s m;paren tal rear i ng styles;m en tal hea lth;cross2sectio na l studyBur ns指出,完美主义者把个人标准定得远高于自己能力,强迫自己不断向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努力,完全以工作量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他们总在努力,却永远也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最终只能导致产生自我挫败感[1]。

家庭系统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影响及启示

家庭系统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影响及启示

家庭系统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影响及启示[摘要]家庭系统中亲子关系、父母依恋、教养方式及父母支持等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在职业决策指导中,父母及家庭成员应成为咨询对象,通过家庭谱系探索家庭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期望,重视家庭系统的行为控制、家庭成员的协作和沟通功能的改善。

[关键词]家庭系统职业决策大学生职业决策是职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早期对职业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集中在个体内在因素,如人格、焦虑及决策风格等。

研究发现,职业未决与人格如完美主义、自我意识和害怕承诺间呈正相关;与理性决策风格、自我效能及自我同一性呈负相关。

近年来,研究者转向外在因素,从系统理论视角探讨家庭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方式在个体职业决策中的作用,主张将家庭视为微观系统,从整体上考察系统与个体职业决策的关系,研究主题包括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等对个体职业决策和职业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对家庭系统中各种因素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影响进行梳理,为学校职业生涯指导提供有益启示。

一、家庭系统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影响1.亲子关系与职业决策。

研究者从心理分离与父母依恋两方面探讨亲子关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心理分离指个体与家庭在心理上分离并形成个体化的程度。

心理分离分为冲突独立和态度独立。

冲突独立指个体对父母没有内疚、焦虑、不信任、责任感或怨恨的心理分离过程,态度独立指个体保持与父母相异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

研究表明,心理分离—个体化过程会导致个体清晰、稳定的自我认同,有利于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做出有效选择。

功能失调家庭,思想和情感独立被认为是对家庭完整性的威胁,会阻碍个体心理分离发展,导致个体职业决策效能降低。

Lopez和Andrews认为,职业未决主要是子女心理分离发展不充分的结果,心理分离能有效预测个体的职业决策。

在亲子关系中,子女与父亲有相似的信仰和价值观,父子关系比母子关系对个体职业选择及职业决策承诺影响更大。

研究表明,安全型父母依恋与职业未决不存在显著相关,但安全型父母依恋能促进个体身份认同以及对职业选择的冒险和探索,独立思考,有效提升个体职业决策;焦虑型父母依恋与职业未决存在密切相关,焦虑型父母依恋不仅对职业决策困难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消极情绪产生间接影响。

完美主义性格形成的家庭根源

完美主义性格形成的家庭根源

完美主义性格形成的家庭根源
完美主义性格的形成有许多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气氛、父母的期望等都会影响孩子们的性格。

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家庭气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的教育方式若是压力过大,让孩子们感到紧张和压抑,孩子们就会形成完美主义的性格。

家庭气氛也是影响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家庭气氛若是紧张、压抑,孩子们就会把自己的期望设定得很高,以达到家庭对他们的期望。

父母的期望也是影响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若是过高,孩子们就会把自己的期望设定得很高,以达到父母的期望,从而形成完美主义的性格。

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气氛和父母的期望都是影响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它们是完美主义性格形成的家庭根源。

教养医结合理念

教养医结合理念

教养医结合理念一、引言教养医结合理念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医疗保健等多方面的资源共同作用,为儿童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教养医结合理念。

二、家庭教育在教养医结合中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

在教养医结合中,家庭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父母应该提供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情感支持。

其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最后,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应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学校教育在教养医结合中的作用学校是孩子接受知识和技能培训最主要的场所之一,也是孩子社交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

在教养医结合中,学校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其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质。

最后,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学校应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四、医疗保健在教养医结合中的作用医疗保健是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在教养医结合中,医疗保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儿童出生后,家长应该及时带儿童进行体检和接种疫苗等预防措施。

其次,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儿童身体变化,并及时就诊治疗。

最后,在儿童遇到心理问题时,家长应该及时带儿童去专业机构接受心理治疗。

五、如何实现教养医结合理念实现教养医结合理念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投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其次,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到教养医结合的实践中,发挥各自优势。

最后,家长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更好地为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

六、总结教养医结合理念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医疗保健等多方面的资源共同作用,为儿童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使得儿童能够在健康成长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对 象 与 方 法
回归 分 析 等 。
2 结 果
11 对象 .
选 取 重 庆 市 两 所 文 理 兼 收 的 高 等学 校 , 用 专 业 采
2 1 医 学 生 完 美 主 义 的 总 体 情 况 对 医 学 生 所 填 写 的 .
重 测 信 度 为 0 6 ~ 0 8 , F S与 焦 虑 、 郁 、 迫 等 心 理 困 . 3 . 2 C MP 抑 强 扰 也 有 显 著 的 相 关 , 而 具 有 令 人 满 意 的信 效 度 。 因 ]
1 2 2 父 母 教 养 方 式 评 价 量 表 (g n e v b r n o — .. e ma min n a a d d s
集 合 体 。父母 的教 养 行 为 既 包 括 父母 履 行 其 职 责 的专 门 的 目 标 定 向 的行 为 又 包 括 非 目标 定 向 的 教 养行 为 , 如 姿 势 、 势 、 诸 手 语 调 的变 化 或 是 情 绪 的 自然 流 露 ] 。研 究 表 明[ , 美 主 义 心 6 完 ] 理 是 在 资 质优 异 和 成 绩 出众 的学 生 中 普 遍 存 在 的心 理现 象 , 因
n u pos a , MB 中 国学 者 岳 冬 梅 等 人 对瑞 典 的 P ri a pfrt n E U) r er s 等 编 制 的 E U 进 行 了修 订 , 父 亲 教 养 方 式 中抽 取 6个 主 MB 从 因 素 , 别 是 : 感 温 暖 、 解 ( 、 罚 、 厉 (1 、 分 干 涉 分 情 理 I) 惩 严 1) 过
的相 关 性 l 。本 文 将 从 父 母 的不 同 背 景 情 况 和 父 母 的 教 养 方 7 ]
1 3 统计 学方 法 使 用 S S . . A 9 1统 计 软 件 包 进 行 相 关 分 析 、
Hale Waihona Puke 式 对 医学 生 完 美 主 义 的影 响进 行 相 关 分 析 和 回归 研 究 。
40 1 ) 0 0 6
中 图 分 类号 : 9 3 5 G 0 0 2 4 C 1 . ; 4 —5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8 4 ( 0 0 2 8 90 1 7—3 8 2 1 )022 ~2
完 美 主义 ( efcins 是 一 种 人 格 特 质 , 在 个 性 中具 pr t i e o m) 即
重庆医学 21 0 0年 1 0月 第 3 9卷 第 2 O期
2 9 82

医学教 育 ・
医学生 完 美主义 与 父母 教 养方 式及 其他 因素 的关 系
马 琚
( 庆 医科 大 学 医 学 心 理 学教 研 室 重
d i1 . 9 9 jis . 6 18 4 . 0 0 2 . 5 o :0 3 6 /.sn 1 7 — 3 8 2 1 . 0 0 9
(1) 偏 爱 被 试 (V) 拒 绝 、 1 、 I I 、 否认 ( 、 度 保 护 ( I ; 母 亲 教 V) 过 V )从
养 方 式 中抽 取 5 主 因 素 , 别 是 : 感 温 暖 、 解 ( 、 干 个 分 情 理 I) 过
涉 、 保 护 (I) 拒 绝 、 认 ( ) 惩 罚 、 厉 (V) 偏 爱 被 试 过 1 、 否 Ⅲ 、 严 I 、
( 。经 测 试 , 量 表 各 因 子 的 内 部 一 致 性 信 度 为 0 5 ~ V) 该 .O 0 9 , 测 信 度 为 0 5 ~ 0 8 。说 明 该 量 表 有 较 好 的 信 度 。 .1重 .8 .2 通 过实 验组 与对 照 组 的 比 较 来 考 察 E MB 的 效 度 , 证 明该 U 也 量 表 有 较 好 的效 度 。这 为 研 究 中 国父 母 教 养 方 式 提 供 了 有 力
有凡 事 追 求 尽 善 尽 美 的倾 向 。 其 核 心 特 征 是 自我 强 加 的高 标
准; 自我 评 价 过 于 依 赖 成 功 和成 就 ; 高 的 自我 批 评 ; 惧 失 较 恐 败 _ 。研 究 发 现 , 美 主 义 与 一 系 列 心 理 障 碍 和 心 理 困 扰 有 1 _ 完
准 ( es n l tn ad , S 、 母 期 望 ( ae tl x e t i s p ro a sa d r s P ) 父 p rn a e p c t n , ao P ) 行 动 疑 虑 ( o bsa o t ci s DA) 条 理 性 ( r a i — E 、 d u t b u t n , a o 和 og nz a t n OR 。C MP 各 维度 的 内部 一 致 性 信 度 为 0 6 ~0 8 , i , ) F S o . 4 . 1
关 , 抑郁 、 虑 、 自尊 、 迫 型 人 格 障 碍 、 如 焦 低 强 自杀 倾 向等 。 ]
完 美 主 义 的 形 成存 在 各 种 不 同 的学 说 , 社 会 期 望 模 型 、 如
社 会 学 习 模 型 、 会 反 应 模 型 、 虑 抚 养 模 型 和 整 合 模 型 , 多 社 焦 但 数 研 究 者 们 认 为完 美 主义 的形 成 主 要 为 习 得 的 , 自童 年 期 和 来 父 母 的互 动 关 系 j 。父 母 教 养 方 式 (aet gsye 是 父 母 prni tl) n 传 达 给 儿 童 的 态度 以及 由 父 母 的行 为 所 表 达 出 的 情 感 气 氛 的
而 客观 的工 具 。
此 , 资 质 优 异人 群 的完 美 主义 研 究 , 大 学生 , 具 有 典 型 意 对 如 是 义 的 。 中 国学 者 訾 非 对 大 学 生 完 美 主 义 与 父 母 的 养 育 方 式 做 了相 关 研 究 , 发现 父母 的养 育 方 式 与 大 学 生 完 美 主 义 具 有 一 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