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八上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复习学案(无答案)(2021年整理)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案1(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基础梳理】【名师大讲坛】1.有人说:“看千年中国去西安,看百年中国去上海。
”近代以来与上海有关的大事(1)鸦片战争后,上海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2)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3)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是中国第一家商业性报纸。
(4)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称《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6)1919年,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7)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
(8)1937年,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三个月后上海沦陷。
2.清朝初年的强令剃发留辩到民国时期颁布“剪辫令”,表面上是发式的变化,实质是中国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从生活封建化到生活近代化的转变。
3.民国初期,民国政府促进中国的社会习俗改变的原因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资产阶级在对旧的社会制度加以改造的同时,也对与封建专制制度相伴随的陈规陋习加以改造,荡涤封建制度的污泥浊水。
【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近代交通工具,最先传入中国的是( ) A.轮船、汽车 B.飞机、火车C.汽车、飞机 D.轮船、火车2. 1901年,一位上海《申报》记者目睹了《辛丑条约》的签订。
他将相关报道消息传回报社能采用的最快方式是()A.乘飞机 B.乘轮船 C.乘火车 D.发电报3.鸦片战争以后,在上海等城市陆续出现了中文报纸,右图是中国著名报业家江苏江宁人史量才于1912年秋天,以十二万元买下了当时已有四十年历史的《申报》,从此踏上办报之路,开创了一生的事业。
请问该报创办的时间是()A.1840年 B.1872年C.1895年 D.1898年4.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学习目标:掌握工业革命后火车轮船的传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以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学习重点: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学习难点: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的形成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104页导入框部分内容,体会当时火车传入中国时人们的惊讶、喜悦心情,并找出我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什么。
2、阅读教材104页,明确轮船火车的发明时间,及传入中国后的意义。
读小字部分,明确轮船火车的发明过程。
3、阅读教材105页,总结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对我国社会及人民生活有什么影响。
4、阅读105页小字,标记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步无声电影,第一部有声电影。
5、阅读106页前两段,标记我国近代出现的最著名的中文报纸的时间、地点、名称以及报纸的重要作用,我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6、阅读106页及107页内容,明确中国近代都发生了哪些社会习俗的变化,为什么说这些变化是有限的。
(二)合作探究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2、老师的问题:(1)105页郑观应的这段话说出了铁路的什么优点?(2)回答105页及106页动脑筋,答案写在下面。
(三)拓展延伸回答教材108页活动与探究,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入的呢?(四)系统总结1、方法归类:学习社会生后的变化应注意哪些?2、系统总结:火车轮船的传入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有线电报的出现社会生活的变化文化生活的变迁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报纸的出现文化出版机构的出现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社会习俗的变化废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称呼上的改变(五)巩固练习1、年,英国商人修建了一条从到的铁路,称为这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
2、19世纪初,西方人发明了、后来这两种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3、火车这类交通工具,极大地促进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doc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和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掌握火车、轮船、电报、电话以及照相、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的出现,中国社会习俗的演变概况。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练习:(一)、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1、19世纪传入我国的交通工具有—、—,使人们出行速度加快,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商人可以用它来传播生意信息。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和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2、鸦片战争以后,在上海等城市出现了报纸,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3、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出版机构的出现,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三)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1、变化目的: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2、变化表现:(1)装束变化:民国政府强令男了剪掉,女子停止______ ,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2)礼节变化:人与人之间行文明简单的、握手礼;(3)称谓变化:称呼对方"” “君二3、变化结果:改革了不良的社会习俗【小组展示】1、近代交通通信工具在中国的出现(早期轮船、火车、电报)2、早期文化生活的变迁(照相、电影、报刊、出版)3、社会习俗的变化【小组探究】归纳本课中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儿个“第一”或“之最”例:1876年修建的淞沪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及时巩固】1、你能说出以下务时期兴办的刊物名称吗?A、戊戌变法时期:《》(后改名为《》);B、辛亥革命时期:《》;1.①③A. 2②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拍摄④商务印书馆创办①②④C、新文化运动期间:《》(原名《》)、《2、(见课件)【思维拓展】鸦片战争后,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工业社会文明也随之传入中国,使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这些深刻的变化是以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为代价的。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doc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一、学习目标: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辫、易服、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二、预习导学(―)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1、交通工具一一轮船、火车(1)时间:世纪以后(2)作用:使人们大大加快,还极大的促进了的流通。
(3)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号2、通讯工具一一有线电报(1)时间:—世纪年代以后(2)作用:方便了人们的工作以生活(商人可以用它来传达信息;记者可以用它从外地发回;老百姓可以用它与联系。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1、照相与电影(1)来源:从传入。
(2)作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镜头。
(3)中国自拍的第一部无声电影:(4)中国自拍的第一部无声电影:2、早期报纸(1)鸦片战争后,上海出现了报纸,读者主要是人。
(2)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年在上海创办的(3)作用: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的主要传媒工具。
3、印刷出版(1)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和很多都是由它出版的。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1、 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2、目的:改变愚昧落后的。
3、方法:颁布4、内容:装束变化:强令男子,女子,用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
礼节变化:废除,代之以文明简单的、o称谓变化: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 ""等平等的称呼。
5、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在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的。
记忆歌谣十九世纪变化大,新鲜事物传天下。
轮船火车和电报,照相电影和印刷。
社会习俗趋平等,剪辫易服改称呼。
1、中国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报刊是(A.《申报》B.《时务报》2、商务印书馆创办于()A.上海B.广州3、中国近代史上发布剪辫令的人是A.袁世凯B.毛泽东4、最早传入中国的两种交通工具是①轮船②火车③电车A.①③ )C.《国闻D.《人民日C.香港()C.蒋介石()④飞机C.④⑤D.北京D.孙中山5、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⑤汽车D.①②你不可能经历()四、当堂检测A.乘轮船、火车出行B.使用无线电话与亲友联系C.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D.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大事6、 19世纪50年代,一个商人从昆明到上海不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是()A.马车B.轮船C.火车D.飞机7、下列不是近代交通、通讯变化带来的影响的是()A.促进商品流通B.朋友间发E-mailC.便于百姓间的沟通D.利于信息传达8、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是()A.拍有线电报B.写封书信C.发无线电报D.打长途电话9、报刊己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历史镜头。
、中文报纸的出现:最著名的是年在 __________ 创办的、文化出版机构: ___________ 年在创办的 ___________________ ,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社会习俗的变化: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_________________ ,民国政府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 服,人与人之间行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称 呼对方“先生”“君”。
【自主检测】-、选择题1、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便 捷的手段是( )A.写封书信 B .拍有线电报 C .发无线电报D .打长途电话 2、 锁定瞬间即逝的历史时刻依靠的是近代发明的()①电报②电影③电脑④照相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3、 在19世纪末的上海,大众传媒发展迅速, 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体现了西方列 强入侵后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上海走在大众传媒的前列。
当时上海的报纸是( )A.《民报》 B .《中外纪闻》C .《申报》 D .《时务报》4、 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 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
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指() A.洋务运动 B .鸦片战C.辛亥革命 D .新中国成立5、 1932年,上海的一位女仆人给北京的男主人通话。
下列通话符合该时期时代特点的是 ( )①“大人”,你何时回来②“先生,你家小姐生病了”③“老爷,北京的学生缠足的一定很 多吧” ④“先生,太太请您换一件中山装”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6、 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他们可 能看到中国人( )①乘火车探亲访友②坐轮船出国留学③陪朋友看电影④陪家人看电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V ) 《申报》、商务印书馆(V ) 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V ) 1 厂、19世纪初,由西方传入我国的交通工具 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2021-2022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
六、延伸:
1、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为什么近代许多发明都是由西方传进来的?(讨论交流:近代封建统治的腐朽,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毒害。
2、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给中国社会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火车、轮船的传入,使交通更方便、快捷,促进了商品流通;电报、电话的出现,方便了人们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照相、电影的传入,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
十九世纪后半期,许多科技发明纷纷由西方传入中国,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投影课题)
近代火车、轮船传入中国,使人们出行变得方便、快捷,促进了商品流通;电报、电话也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便于人们通讯联系
思考交流问题:
剪辫子、易服饰、改称呼、变礼节、废缠足,通过投影展示一一了解
通过讨论得出:剪辫易服、废缠足表现出自由、民主的潮流;改称呼、变礼节反映出平等的发展趋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9533 735D獝+38825 97A9鞩
%24260 5EC4廄29895 74C7瓇35169 8961襡20965 51E5凥24091 5E1B帛31319 7A57穗32936 80A8肨
教学重点
民国以来剪辫易服、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对近代社会生ຫໍສະໝຸດ 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进程感,形成文明史观和进步史观
教 学 设 计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一、利用谈话导入
师生交流:假期到过哪些地方去旅行?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假期一般有哪些娱乐活动?和同学、朋友怎样联系?再以一则“旧闻播报”──“淞沪铁路通车”导入新课:
教师点拨: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封建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差距,导致近代中国在科技发明创新上落后了)要赶超西方科技,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对外开放,汲取一切先进文明;改革教育,鼓励创新……)
历史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
一:预习导学:1、19世纪初,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交通工具有哪些?有何作用?2、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名称是什么?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名称是什么?3、中国的第一部无声电影、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分别是什么?二:自主探究1、想一想维新派创办过哪些报刊,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时期创办了哪些报刊?2、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有哪些变化?3、你怎样看待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三合作交流: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是什么?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四】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五】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一】单项选择1、20世纪初,人们要从昆明到上海,可以乘坐的比较便捷的交通工具有哪些?()A.飞机、火车B.汽车、轮船C.火车、轮船D.飞机、汽车2、假如你是19世纪90年代的一位驻京的《申报》记者,如果你向上海发回最新的新闻报道,最迅速最直接的方式是什么?()A、电话B、传真C、有线电报D、上网【二】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滇越铁路不仅拉进了云贵高原与大海的距离,而且还带来了近代文明的气息和思想观念的冲击。
工矿学堂、农业学堂、法政学堂、商业学堂、铁路学堂、女子学堂、讲武学堂,甚至东陆大学等商业院校在云南纷纷兴起。
其中,朱德、叶剑英等都是讲武学堂里培养出来的军事家。
——————《文摘周报》材料二“铁路所布,即权利所及,凡其他之兵权、商权、矿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操纵于铁路两旁,莫敢谁向。
故夫铁路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亡系之。
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
”是“亡人国”而“亡之使不知其亡”、“分人土”、而“分之使不知其分的绝妙方法。
”——————日本《朝日新闻》请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材料【一】二,谈一下近代铁路的修建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帝国主义的侵华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无答案)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 2016/10/17一、中考考点: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二、知识框架: 1.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①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年 ②清政府最早修筑的铁路:③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④第一艘自己建造的轮船:⑤火车、轮船出现的影响:⑥()世纪()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⑦()在()年在美国发明了电话。
()年()的外滩开办了中国近代第一家电话局 2. 文化生活的变迁: ①近代以来,西方的(和)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②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节奖的影片《》 ③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年在 创办的《 》 ④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年在 创办的 3. 社会习俗的变化: ①变化原因:( )后,为了改变( )②变化表现:装束变化:( )、( )、( );礼节变化:( )礼代替( )礼称谓变化:( )的称呼代替有等级观念的称呼③变化结果:改变了不良的社会习俗三、跟踪练习1、在政府以法令形式强制推行后,男子剪掉辫子和女子停止缠足的做法逐渐被人们接受。
这种情况最早应该发生在( )A .辛亥革命后 B .戊戌变法后C .新文化运动后 D .五四运动后2、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
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 A .称“老爷” B .行握手礼 C .缠足 D .穿翎顶补服3、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 A .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B .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C .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D .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4、1840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 )①轮船、火车 ②电报、电话 ③照相、看电影、跳交谊舞 ④三跪九叩之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5、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四川省宜宾县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宜宾县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宜宾县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目标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电影、《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史实. 2.了解各种新服饰、新称呼以及男子剪辫子和妇女禁止缠足。
学习重点1.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2.文化生活的变迁3.社会习俗的变化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预习一、独学:(一)独学(10分钟):认真阅读教材后根据问题在书上进行勾画并做文字标注。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1。
在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传入中国。
作用:使人们大大加快,还极大地促进了的流通。
1876年英国人修建的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2.电报:在19世纪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作用:方便了人们的联系。
文化生活变迁3.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和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年在上海创办的,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的文化出版机构。
社会习俗变化4。
服饰上,辛亥革命后,颁布了剪辫、衣服和等法令,还废除,代之以文明简单的、握手礼;称谓上采用、等平等的称呼。
5.局限性: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二、互学:(14分钟)1.小组(学习对子)互相检查预习情况并订正完善2.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同桌讲中国近代生活的变化.展示三、质疑:(通过同学、小组、老师等多途径解决问题)1.学生代表讲故事。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机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易服等社会习俗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重、难点: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
难点:轮船、火车、照相机和电影等为什么都是西方人发明的?自主学习一、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1、19世纪,、相继传入中国。
作用是:,。
2、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1、和传入中国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镜头。
2、年,上海创办的了当时最著名的报纸。
3、年,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1、时间:后。
2、社会习俗的变化的表现:(1)颁布了、和等法令;(2)废除跪拜礼,代之以、礼;(3)废除“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等称呼。
当堂达标1.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选择的最佳手段有()A、拍有线电报B、写封书信C、发无线电报D、打长途电话2.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人们能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A、广播电台B、因特网C、电视 D、报纸3.你认为黄兴见到孙中山时所行的礼节,不可能的是()A、鞠躬B、握手C、点头D、跪拜4、社会习俗的改变中,对今天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关系最大的是()A、女子停止缠足B、男子易服C、废除跪拜礼D、取消“大人”称谓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火车、轮船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交流B.近代,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C.辛亥革命后开始取消“老爷”“大人”等称呼,使用“先生”“君”平等称呼D.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创办报纸,主要给中国人看。
6、近代文化生活的变化是由于的传入:①照相②电视③电影④报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民国初年最具特色的服装是()A.西服B.旗袍C.中山装D.唐装8.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目的是()A.为了显示新政府的革命性B.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C.为了实现三民主义D.为了政府管理方便9.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是在()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洋务运动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10、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A.《定军山》B.《歌女红牡丹》C.《风云儿女》D.《渔光曲》9.观察图片、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一的报纸创刊于哪一年?创办地点在哪里?它主要刊载什么内容?(2)图二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字是什么?在当时该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什么书籍?31614 7B7E 签33484 82CC 苌Mtt24023 5DD7 巗p23661 5C6D 屭 29912 74D8 瓘~21875 5573 啳-20451 4FE3 俣。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
第20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目标】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重点难点】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自主探究】阅读第一个标题:“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完成下列问题:(1)背景: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加深,西方的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传入中国。
(2)表现和作用:交通方面:①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________两种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
②1876年,英国人修建了从吴淞口到上海的______________,它是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③1881年,清政府修建了从唐山致胥各庄的___________,这是中国的第一条自办铁路. ④1909年中国人自行勘测、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
⑤徐寿和华衡芳制成了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通讯方面:__________,中国开始架设________,方便了商人传递商业信息,记者传递新闻信息。
老百姓用它联系亲友,极大地便利了信息的传输和交流。
阅读第二个标题:“文化生活的变迁”,完成下列问题:(1)传入: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我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2)发展: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舞台片_____________,是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1931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4年,联华影片公司摄制的______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
社会生活的变化【目标导航】(快速阅读目标,明确本节学习重点)1、学习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学习难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之上,记下发现的问题)1.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两种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它们的传入,大大加快了人们的出行速度,还极大在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信息传播。
2.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照相和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
3.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主要是给外国人看的。
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年在上海创办的《》。
它刊载了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
4.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5.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和禁止缠足等法令。
还用新式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合作探究】(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1、无声电影里的人说话没有声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观众明白他(她)在说什么?2、有的报纸上的广告太夸张了,那是不是说明它在欺骗读者呢?【达标测试】1、1840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①轮船、火车②电报、电话③照相、看电影、跳交谊舞④三跪九叩之礼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在1898年的上海,一位清朝官员不可能做到的是A.阅读《申报》B.参观“轮船招商局”C.买一本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D.观看无声电影《定军山》3、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能够使用的最快捷的是A.乘飞机 B.发电报 C.坐火车 D.乘轮船4、1913年,实业家张謇的大生纱厂要了解江汉平原的棉花等级、棉花价格等相关信息,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轮船到湖北实地考察 B.在《申报》刊登有关广告C.拍电报了解行情 D.邮寄信件了解行情5、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一个月来,上海成为全球瞩目的城市。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目标】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机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历史史实。
2、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感悟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热爱今天的现代生活。
■【学习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
■【学习难点】轮船、火车、照相机和电影等为什么都是西方人发明的■【学习方法与师生活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导入新课】首先提问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趋势?当学生能答出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提倡科学民主的趋势后,导入新课:我们今天看看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发生哪些变化。
■【课题分解】1: 2:■【预习检测】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自主学习】细读课本→标注知识点→完成填充→记忆熟练交通、通讯1、19世纪初、、传入中国2、1870年以后开始架设。
文化1、、、传入中国2、1872年在、创办的《》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
3、年在上海创办的,是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习俗1、民国政府颁布了、和废止等法令。
2、废除礼,代之以、礼。
3、取消、称呼,代之以、等称呼■【合作探究,展示风采】1、无声电影里的人说话没有声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观众明白他(她)在说什么?2、近代中国,更快捷的传递信息的方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新生事物?■【我的问题】■【老师的问题】1、从以上社会习俗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精神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当堂检测】1.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选择的最佳手段有()A.拍有线电报 B.写封书信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2.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人们能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A.广播电台 B.因特网 C.电视 D.报纸3.你认为黄兴见到孙中山时所行的礼节,不可能的是()A.鞠躬 B.握手 C.点头 D.跪拜4.右图反映的这一现象应出现在()A.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戊戌变法后 D.洋务运动后5.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改变中,对今天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关系最大的是()A.女子停止缠足 B、男子易服 C.废除跪拜礼 D.取消“大人”称谓■【同号竞赛】■【板书设计】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①.交通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通信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文化生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社会习俗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后记】【课后作业】巩固作业:基础训练预习作业:预习下一课,完成自主学习。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课程导入】淞沪铁路通车场面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和帆船等。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机械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逐渐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你知道有哪些新式的交通工具吗?它们有什么优点?与我国古代传统的交通工具有什么不同?这将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变化?中国古代的书信和公文往来、信息传递主要靠步行、舟船和马匹递送。
近代以来,新式的通讯工具也传入中国,你知道是什么吗?它会给中国人带来哪些便利?中国近代报刊伴随着交通通讯工具的变化,中国近代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你知道照相机吗?照相术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它有什么历史作用?你知道电影是怎么出现的吗?早期的电影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不断改进的?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你知道近代报纸是怎样在中国出现的吗?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之一是什么?早期的报纸主要刊登哪些方面的内容?报纸的出现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有何影响?《新华字典》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你知道它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来历吗?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习俗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不少新事物、新气象。
如人们日常的服装、发型、礼节、称呼等,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会掌握以上这许许多多的生活知识,丰富和扩大知识面。
【知识网络】【学习探索】1.根据本课所学,说一说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哪些主要表现。
你可以制作并完成下列表格,以巩固所学知识。
2.收集反映近代社会生活的老照片并附相关文字说明,在班级举行一次以“近代社会生活变迁”为主题的图片展览。
3.火车和轮船是近代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新型交通工具,电报、电话则是近代由西方传入中国的通讯工具。
请查阅相关资料,找一找火车、轮船、电报、电话分别是哪个国家的哪位发明家发明的。
【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交通通讯的变化带来的影响?()A.促进商品的流通B.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C.便于百姓之间的沟通D.利于信息的传达2.下列与上海有关的史实是()①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②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拍摄③《申报》创办④商务印书馆创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填空题请写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几个“第一”或“之最”。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课时:1课型:新授课时间:2015.12. 9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火车和轮船、有线电报、照相和电影、新闻报纸和出版事业等在中国的出现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图片,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创新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二、学习重点:了解并体会近代西方工业社会文明促使中国社会在各领域所发生的变化:近代交通通迅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等。
三、学习难点:1、分析变化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影响。
2、物质文明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变化,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潜移默化中渗透物质决定意识的初步的唯物史观。
四、学习过程:第一步:课堂导入(2分钟)(一)导入新课【小记者采访】:采访现场老师使用哪种交通工具来到宿迁。
师:汽车、火车成为人们主要的出行工具,那么100多年前人们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100多年前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呢?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进入本课,共同探讨吧。
第二步:学习新课【历史重现】:播放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生活片段。
【分组竞争】: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视频并结合课本内容设计问题,请其他小组同学回答。
看看哪个组问题出得好,哪个组问题回答得好?1、现代社会交通工具有了更大的进步,在上海已经有个磁悬浮列车。
(展示磁悬浮列车图片)通过照片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100多年前中国有照相机吗?人们的文化生活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播放视频: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的文化生活的变化。
【看图解意】:教师出示近代电影、报刊杂志图片,请学生介绍图片相关历史背景。
河南省项城市中考历史 八上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复习学案(无答案)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标要求】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基础知识、体系整理】
一、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鸦片战争后,轮船、火车、照相传人中国。
1876年英国人修建的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建成滇越铁路。
“”号是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2、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如电报、电话、电灯、电影。
二、文化生活
1、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中国第一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
2、最著名的《》:1872年,上海创办
3、:1897年,上海,是近代中国、的文化出版机构。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后
民国政府颁布了、和等法令;还废除有损人格的礼等。
1。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19世纪70年代,人们进行快捷的联络,最好的方法是()
A、坐轮船、乘火车出行B、有线电报C、无线电报D、信件
3、19世纪初相继传入中国的两种交通工具是()
A、轮船、火车B、火车、飞机C、汽车、飞机D、轮船、火车
4、关于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正确地认识是()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学
目标
1、掌握火车、轮船、有线电报等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以中国社会习俗的演变情况。
2、培养正确评价历史 事件的能力。
3、西方文明的影响,使我们认识到必须与时俱进。
重点
1、“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2、“文化生活的变迁”
3、“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
如何在教学中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
教法
引导预习,合作探究。
学法
小组同学间交流学习
一、预习导航
近代交通通讯
1、19世纪西方的和两种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也极大的促进了的流通。
2、年,英国商人修建了铁路,这是中国出现的
的铁路。
3、世纪 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电报。
A、称“老爷”B、行握手礼C、缠足D、穿翎顶补服
2、中国近代生活由于西方科技的传 入丰富起来。以下不能出现的是() A、李鸿章用网络通告《马关条约》内容
B、清政府派大臣坐轮船出洋考察
C、南通张謇的公馆夜晚电灯通明
D、蒋介石乘飞机到西安督促张学良剿共
四、巩固练习
1、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以鞠躬、握手取代旧时的跪拜礼是在()
①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便利了帝国主义对我 国的侵略和掠夺,阻止了我国近代化的步伐。②照相和电影的传入,以及报纸和有线通讯的传入,丰富了平民百姓的生活。③中国的物质文明和文化习俗的进步,是以民族灾难为代价的。④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废止缠足,这不是表面现象,而是向几千年陈规陋习的挑战。
重庆市马王坪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课题课型使用者上课时间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讲授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近代传入中国的新式交通通讯工具及娱乐方式,理解其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了解大众传播媒体的创办及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知道民国以来剪发辫、禁缠足、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认识近代工业文明的传入,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顺应人类历史潮流的变化,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使中华民族付出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重代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科技的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并逐步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进一步丰富了社会生活,激发学生对社会进步和时代潮流的追赶和探究热情,加深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重点新式交通和通讯工具及社会意义,大众传播媒体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尝试从服饰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教学过程:(各项目标具体,细化)【学】:一.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1. 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西方列强的侵入;中国学习西方的结果。
中国人民革命的影响;中国人民的适应性和创新的结果。
2、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轿子、马车。
3、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轮船、火车4、新式交通工具的影响二、大众传播媒体的创办教师依据教材指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报刊业和出版业的情况三、娱乐方式的变化【议】:新式交通工具的特点及带来的影响展示升华学生代表展示小组答案【练】:反馈检测教师检查完成情况作业:辅导书第20课板书: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一.新式近代交通通讯的出现二.社会习俗的变化课后反思:年月日。
中考历史复习八上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习题03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中考历史复习八上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习题03 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中考历史复习八上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习题03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中考历史复习八上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习题03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社会生活的变化探究题: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强调要办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
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积极筹备纪念活动。
玉林市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决定以“辛亥革命”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现邀请你一起参加。
【探究一】知识回顾:(1)辛亥革命100周年是哪一个?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哪个省?其最主要的领导人是谁?(3分)(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探究二】资料收集:以下是三位同学收集到的资料。
甲:乙:⑤1914年,北京普通民众“至今剪辫子者甚稀”⑥“自强”、“求富"丙:⑦“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⑧“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探究三】分析整理:(3)请认真分析以上收集到的资料,选择最恰当的三项填入下表相应位置,并写出结论。
(4分)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相关资料(填序号)结论政治方面④经济方面思想观念方面社会生活方面 【探究四】深入研究:(4)材料⑤对研究辛亥革命有何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
(1分)【探究五】探究体会:(5)通过以上的探究,你学到了什么历史学习的方法?(1分)参考答案:(1)2011年;(1分) 湖北省;(1分) 孙中山。
(1分)(2)三民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项城市2017届中考历史八上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复习学案(无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南省项城市2017届中考历史八上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复习学案(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南省项城市2017届中考历史八上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复习学案(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标要求】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基础知识、体系整理】
一、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鸦片战争后,轮船、火车、照相传人中国.1876年英国人修建的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建成滇越铁路。
“ "号是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2、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如电报、电话、电灯、电影.
二、文化生活
1、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中国第一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
2、最著名的《》:1872年,上海创办
3、:1897年,上海,是近代中国、的文化出版机构。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后
民国政府颁布了、和等法令;还废除有损人格的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