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四季度金融市场运行分析会会议综述
2008中国股市行情及救市政策分析
(5)2008 中国股市行情及救市政策分析总主持人的话:金融与证券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市场是实现融资、投资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重要场所。
2008 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则充分暴露了现代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一旦失灵,给整个社会和投资者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和灾难。
2008 年12 月6 日,应运而生的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观察和研究如何从制度层面、法律层面应对金融危机、防御资本市场系统风险爆发的现实任务。
为此,我们组织证券法学研究会的部分专家学者,撰写并推出了“ 2008资本市场法制盘点”专题,通过六大部分的描述,对风云激荡的2008 年资本市场作出描绘、归纳,试图从中给充满了不确定性的2009 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启示和镜鉴。
■总主持人:郭锋(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会长。
籍贯四川,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本专题主持人:董安生(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主持人的话:回顾2008 年中国股票市场,大多数投资者的心情可能正如这岁末年初悄然而至的寒冬,中国股市在经历了2006 年-2007 年末的牛市行情后,步入2008 年极具代表性的熊市阶段,其波动可概括为大盘单边疯狂下跌的逐级下降过程。
惨重的损失致使股票市场的投资信心大为萎缩,投资者心理预期极度悲观。
为稳定股市行情,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2008 年我国股市暴跌的深层次原因何在?其暴露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哪些问题?如何在救市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设计,则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
一暴跌之果源于何因?回首我国股票市场近年来的发展,从大格局上来看,自2005 年6 月开始沪市即步入缓慢牛市,经过2006 年的小幅攀升,到2007 年则进入疯狂上升的大牛市并于2007 年10 月达到历史最高点。
2008年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
2008年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作者:来源:《财经界》2009年第09期2008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月2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15%的存款准备金率。
2008年2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该规划提出,将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公司)债券市场。
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的要求,2008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经济工作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2008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3月2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15.5%的存款准备金率。
2008年3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8年4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4月2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16%的存款准备金率。
2008年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5月20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16.5%的存款准备金率。
2008年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全力做好地震灾区金融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受到地震灾害影响的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重灾省市,实施恢复金融服务的特殊政策。
2008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于6月15日和25日分别按0.5个百分点缴款。
地震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2008年7月25日中国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当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将“两防”调整为“一保一控”,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08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与冲击分析
08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与冲击分析关于08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与冲击分析一、08经济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自2008年起,全球经济进入一段低谷期,我国的外贸出口也遭受了不小的冲击。
从经济数字的角度来看,08年我国出口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在危机的影响下,09年出口额较08年下降了16.4%。
其中体现了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直接冲击,同时也反映出了我国外贸出口与全球经济的密切关系。
二、08经济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震惊了世界,也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从我国股市的表现来看,当年8月份之后,A股市场一路下跌。
危机的爆发不仅导致了股市资产的大量缩水,还引发了大量资本外流。
同时,危机也启示着我国金融市场要进行深刻的改革与调整。
三、08经济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也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其中,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一些亮点,比如房地产的保值增值形态得以延续。
但是,危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也是实实在在的,投资热度的下降、市场需求减少等各种因素令房地产市场逐渐凉了下来。
四、08经济危机对我国国内市场的影响分析受到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我国国内市场也出现了暂时不小的波动。
尤其是市场需求浮动,投资、消费均出现不小的波动。
同时,也有必要指出,危机期间,我国经济等实际经济运转出现了一定的裂缝,这令国内市场的调整难度、水平逐渐加大。
五、08经济危机对我国就业机会的影响分析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也对我国的就业机会造成了直接的冲击。
危机带来的经济困境也令很多企业不得不削减人力成本,或者是开外人士的薪资待遇降低,等等。
在就业机会下降的情况下,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渐显现出来。
五个典型案例1、IBM公司IBM公司是全球最重要的计算机制造商之一,08年经济危机带来的全球动荡也令IBM公司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在危机期间,IBM不得不削减其全球人力资源成本,该公司在08年到09年间裁员总数超过3万人。
2008年-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2008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月2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15%的存款准备金率。
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发〔2008〕13号),在利率、期限、项目资本金方面做出特殊规定,以引导有关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支持政府主导的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进一步发挥金融机构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方面的作用。
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8〕18号),全面推出利率互换业务。
1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07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抗御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银发〔2008〕36号),引导和协调金融机构合理摆布资金投入结构、进度和节奏,加大对抗灾救灾必要的信贷支持力度,并紧急安排50亿元支农再贷款;加强发行基金调运管理,保证市场现金供应,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备耕的各项金融服务工作。
2月22日,发布《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27日,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
在强调从紧货币政策要求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坚持贷款投放有保有压,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优先保证对灾后恢复重建和春耕备耕生产的信贷支持。
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3月2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15.5%的存款准备金率。
3月19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银发〔2008〕90号),要求金融机构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发展,加快金融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金融服务平台。
08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过程
08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过程08金融危机是指2024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根源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亚洲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由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包括次贷危机、信贷风险、金融规管不力和全球化现象等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原因和危机的发展过程。
首先,次贷危机是08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次贷是指向信贷记录不良的借款人提供贷款的行为。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期,美国银行开始大规模提供次贷,这些贷款往往带有高风险,借款人可能无力偿还。
然而,这些次贷又被打包成并出售给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这使得次贷风险扩散到整个金融系统。
其次,信贷风险也是08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
随着次贷市场的迅速膨胀,许多金融机构开始过度放松信贷标准,以吸引更多借款人。
这导致了信贷市场的过度冒险,无法正确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从而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信贷风险。
第三,金融规管的失灵也是08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当时,一些金融机构利用法律漏洞和监管的不足,使用创新的金融工具来规避监管,并积极从事高风险的投资。
这使得金融机构在面临风险时无法得到准确的监管,导致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第四,全球化现象也对08金融危机产生了影响。
全球化促进了资金的自由流动和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但同时也增加了金融风险的传播和扩散速度。
金融危机初始阶段的次贷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动荡。
金融危机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次贷危机持续升级。
2024年,由于次贷市场的失衡和次贷风险的增加,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
许多金融机构因持有大量次贷债券而陷入困境,市场对次贷的需求急剧下降。
这使得次贷市场的通融性资金暴露出问题。
接着,金融市场的信任破裂。
随着次贷危机的发酵,金融市场开始对所有类型的债券产生怀疑,甚至不排除主权债务违约的可能性。
这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急剧下降,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停滞和流动性危机的加剧。
随后,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和政治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危机从美国次贷市场的崩溃开始,迅速蔓延至全球,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本文将围绕2008年金融危机的起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浅谈。
一、起因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美国的次贷市场。
长期以来,美国的次贷市场一直在不断地扩张,金融机构通过发放高风险贷款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由于监管不力和贷款审核标准过低,次贷市场中充斥着大量低信用贷款和高杠杆交易,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贷款质量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关注。
当次贷市场出现问题时,一系列连锁反应迅速蔓延至全球,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危机。
二、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球股市遭受重创,许多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面临破产和倒闭的风险。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下滑,许多国家的实体经济陷入困境。
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遭受重创,不少银行和金融机构面临倒闭和破产的风险。
金融危机还引发了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和失业潮,社会稳定面临严峻挑战。
三、应对措施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旨在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救市计划,包括提供资金援助、扩大财政支出和降低利率等措施,以稳定金融市场和信心。
国际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紧急贷款和技术支持,国际清算银行(BIS)加强监管合作等,以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各国政府着力刺激经济增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减税降费和扩大内需等,以促进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
各国政府还加强了金融监管,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了风险管理和透明度,以防范未来金融危机的发生。
2008年金融危机是一次对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秩序的严峻考验,其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影响持续深远。
尽管危机给全球经济和金融带来了重大冲击,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稳定了金融市场,促进了经济复苏。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危机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随后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引发了全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对各国经济造成了深刻影响。
2008年年初,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房产价格暴跌,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收回贷款,导致数量庞大的次贷违约,金融机构因此遭受巨大损失,多家金融机构破产。
此外,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危机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大,资金难以获得,多家银行停止互相贷款。
全球各国经济体系受到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股市大幅下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贸易下降,就业率降低,国际资本流动减少,跨国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对世界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GDP和贸易额均出现下降,一些国家的货币贬值,有些国家陷入连锁反应式的狭义衰退。
中国在金融危机中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政府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
截至2008年底,中国金融机构损失总额仅为200亿美元,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
总结而言,2008年的金融危机揭示了全球金融体系中一些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在加上市场有结构造成的紊乱,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危机的最大教训是,经济体系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对全球经济进行制度性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细谈2008年经济危机
细谈2008年经济危机细谈2008年经济危机一、引言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是近代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
该危机由房地产市场泡沫和金融业的不良贷款及其衍生品交易引发,最终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本文旨在探讨2008年经济危机的原因、影响和教训。
二、原因分析1.房地产市场泡沫形成的原因2.金融业不良贷款及其衍生品交易的原因3.政府宏观调控不当三、影响分析1.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2.全球经济衰退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四、教训1.金融业监管的重要性2.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3.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五、结论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是一次教训深刻的事件,各国政府和企业应从中汲取教训,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宏观调控政策、重视企业风险管理,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摘要:2008年经济危机是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
该危机的爆发源于美国次贷危机,其后果波及全球。
该危机引起了对全球经济体系的质疑,加速了全球化和经济自由化的批评浪潮。
2008年经济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房地产繁荣期。
此时,美国政府和金融机构通过推出一系列政策来刺激房地产市场。
此举导致了大量贷款的发放,其中包括“次贷”,即高风险的房贷。
这些次贷被捆绑成了各种金融衍生品,被投资者购买并转售。
这些金融衍生品的价值最初很高,但是当次贷违约率增加时,它们的价值迅速下降,许多投资者因此遭受巨大的损失。
当次贷违约率上升时,房价开始下跌,这使得一些借款人无法支付他们的房贷。
这些拖欠贷款的借款人无法继续支付房贷,导致了更多的违约,形成恶性循环。
美国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迅速恶化,许多大银行宣布破产或被迫接受联邦政府的援助。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全球股市和货币市场下跌。
这使得其他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也陷入了困境,尤其是在欧洲和亚洲。
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这场危机很快波及了全球。
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班级:20054281 学号:2005428141 姓名:赵杰论文摘要: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或达7.5%,至2008年底达6.75元人民币/美元左右,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更加显著,全年波动区间为7.31—6.75元人民币/美元,上半年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四季度人民币升值步伐趋缓。
关键词:理财服务,经济衰退,次债危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国际政治复杂多变,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风险进一步加大。
一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去年下半年爆发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已经给美国及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巨大损失,全球股票等金融市场及商品市场剧烈震荡,从目前看危机远未结束。
2008年如果暴露的损失进一步扩大,势必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重创。
二是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
三是全球房地产市场动荡。
2008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蔓延以及对市场预期可能形成的负面影响,会进一步造成房地产市场下滑,影响到全球经济增长。
四是全球贸易失衡、贸易保护抬头。
近年来以美国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其他经济体如欧洲、日本、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对美国贸易顺差为特征的全球经济失衡状况日益突出,造成了贸易保护和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
而美元的持续贬值,不仅加剧全球通胀压力,也对国际金融体系稳定和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2008年美国经济将进一步下滑,成为世界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
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进一步释放、金融市场波动、房地产市场持续走疲,将降低居民收入预期,打击消费信心,也使美国融资环境进一步趋紧;原油、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不仅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和居民消费成本,而且加大美国的通胀压力。
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采取了注入流动性、连续下调联邦基准利率、持续快速贬值美元等措施,抵御次级抵押贷款造成的危机,刺激经济发展,改善美国贸易环境,使“双赤字”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因此,2008年美国经济尽管下行,但陷入停滞的可能性不大。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分析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分析三、危机的本源最根本的是政府的导向和由此影响的民众预期。
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看,只是危机的引发点在贷款方面。
1、放贷机构没有控制好信贷风险,特别是信用风险。
导致:一则产生了大量放贷效应,二则对信贷流动性失控,表现为信贷回收困难。
2、对金融创新产品的不合理利用。
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使信贷风险转移,将放贷机构的个体风险向金融市场和投资市场转移,风险被扩大,使单个放贷机构可控的风险变得不可控。
3、最根本的是经济中、金融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机构和人们为了追逐更多的货币,而不重视对实体经济的投资。
使大量的货币创利行为与真正的物质创造脱离。
投机行为助长了风险。
4、世界经济一体化使风险跨越了国界,形成世界经济危机。
特别是以美元这种国家货币来充当世界货币的角色,被货币发行国利用,大量发行没的物质基础的货币来拯救本国经济、金融,因为怕影响本国实体经济,从而使更多的货币脱离于实体经济,并且美元的内在价值下降,表现为贬值。
而事实上是困难重重,因为增加货币量就增加了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量,导致物质产品的进一步货币计量加大,他国持有的美元则内在价值下降,形成了美国利用美元来无偿地占有了他国财富。
5、还有一点,就是政府的政策和信息导向,这对人们的预期产生很大影响。
如对放贷机构、人们的消费行为等方面的预期作用足可以使预期变现行动。
启示首先,贷款机构在进行证券化时,没有如实地披露信息。
现在大家都已知道,一些贷款机构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是次级房贷,也就是对那些信用状况不是很好的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这些贷款本身的信用风险比较大。
当然,并不是说这些贷款就不能证券化了,但必须对它的信用状况进行如实的评估并向投资者进行披露,以便让投资者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作出正确的决策。
但是,这些信息都没有被客观地披露出来。
而信用评级机构对证券化基础资产池的信用评级,也不是真正根据借款人的违约可能性,而是凭着对房价上涨的盲目估计,高估资产池的信用等级,把次级贷款当做优质贷款,把由次贷证券化产品的信用等级评得与正常贷款证券化产品一样,严重误导投资人。
2008中国高校金融工程年会暨“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论坛综述
20 0 8中国 高 校 金 融工 程年 会 暨 “ 融 J程 与风 险 管 ” 际论 坛 ( 金 : 围 简称 金 融 J 年会 ) 4月 1 稃 于 2 H至 1 日在 广 东 商 学 院 隆 重 召 开 。 3 此 次 会议 由全 面 风 险 管 理 国 际组 织 ( R I和 广 东 商学 院共 同 主 办 , 东 商 学 院 金 融 学 院 承 办 , 东 省 电 子 商 务 市 场 应 用 技 术 重 点 实 验 E MI) 广 广
1 资本 市场 研 究 .
南开大学 周爱 民教授基 于Makv 型, ro 模 利用 MD ( nmu ecit nLnt 原理评估 中国股 票市场效率 。他认 为 : L Mii m D sr i eg po h) 深市较沪 市由
华 南 师范 大 学 屠 新 曙 教 授构 建 了时 变 风 险 度 蛀模 型 。他 借 用 物 理 学 的能 量 慨 念 , 分 利 用 证 券 市 场 情 表 的 信 息 , 别 从 单 个 证 券 充 分
和证券组合两个角度 , 创新性地提出 了一个对价格运动和交易量两个 因素都 予以考虑的 随时 间变化的风险度 量新方法——时 变风险 , 以 求既能反映通常情 况下的风险状况 , 又能对突发事件 的影响有所反映 , 以达到有效地 防范各种情} 兄下的风险。
M N V A O A分析 、 银行理财产 品的横截 面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 , 得出结论 : 权益挂 钩资产 、 理财期 限较 长 、 信托和 Q I 业务模式 的删 财产品 DI
的期 望 收益 、 际 收益 和下 偏 差 分 别 均 高 于非 权 益 挂 钩 资产 、 财 期 限 短 和直 接 投 资 业 务 模 式 的 财 产 品 ; 实 内资 银 行 ( 民 币 ) 人 的理 财 产 品
08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过程
《金融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总结论文论文名称:简述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和应对措导论本篇论文主要针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和应对措施进行阐述。
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一)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过程。
其中又包括两小方面的内容。
(1)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按揭贷款证券化。
二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三是放松金融监管。
四是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更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一是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
二是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
三是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
(2)2008金融危机的过程。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等等。
(二)2008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及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
其中又包括两小方面的内容。
(1)2008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金融危机使生产停滞,消费减少,经济发展缓慢,自然地有些企业缩减规模,有些企业倒闭,好多人下岗了。
美国股市创出自“9·11”事件以来单日最大跌幅;伦敦和巴黎股市跌幅接近4%,俄罗斯股市MICEX指数更是暴挫6.2%等等。
(2)世界各国应对2008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一是援助或接管问题金融机构。
二是直接注资资本货币市场。
三是全力保障个人存款安全。
四是大规模收购不良资产。
五是全球主要央行同步降息。
世界各个国家应对2008金融危机采取的基本理念及具体措施:一是加大经济及投入力度,创造就业岗位。
二是加大对小企业扶持力度,避免大幅裁员。
三是加大就业投入,提高就业服务针对性。
四是采取措施促进青年就业。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作者:张一琳来源:《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年第03期摘; 要:本文将从当前金融危机的概况出发,阐述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与基本点,分析金融危机之中我国采取的举措,并对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反思进行一系列探究,希望为相关高中生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认识2008年的金融危机。
关键词:金融危机;高中生;金融市场在202008年,世界经济的形势快速恶化,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金融风险。
好在中国全球化的参与步伐非常谨慎,使得2008年的金融危机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抵御。
作为高中生,我们肩负着祖国建设的历史重要任务,对自己的金融风险意识进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研究高中生对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看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当前金融危机的概况所谓金融危机,顾名思义就是在金融领域出现的一场危机,一般指代的是发生于202008年的金融危机。
金融资产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使得金融具有一定的国际性,诱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包括国家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等。
其主要特点如下:人民群众对于未来经济有着悲观预期,地区之中的货币产生了很大的编制,经济规模、经济总量大大缩减,国内经济增长遭受严重打击并出现很多企业倒闭的情况,增加了失业率,社会经济普遍萧条,伴随一定的社会层面动荡与政治层面动荡。
二、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与基本点(一)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整体来看,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增资扩股与股权重组、切割剥离与坏账打包、资金注入与增强流动性。
首先,如果金融机构被卷入危机,那么政府可以对其重组并且增资扩股。
例如,美国曾经将两房变成国有化,并将私有企业向国有控股企业进行了转变。
其次,应剥离银行之中的坏账,将其打包到一起然后暂时放置不管,待银行完全复苏之时将资金赎回。
若在此期间银行完全倒闭,那么应该进行埋单处理并清零坏账。
最后,如果银行有流动性的危机并且人民群众挤兑之时,应通过资金的注入让现金流增加,或是通过政府的担保,引导其他银行的拆借,让社会公众增强信心。
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再认识_陈四清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五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和新规则不断涌现。
在此过程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救市措施方面主要以恢复和重振 “金融力”为着力点,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着力点主要是“推动内需、振兴产业”。
这种差异将影响未来全球经济金融新格局的形成。
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程度日益加深,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确有必要重新梳理和认识2008年的金融危机,剖析各国救市措施的差异及其影响。
一、2008年金融危机的基本过程和特征2008年的金融危机大致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美国次贷危机(2007年2月—2008年9月)。
21世纪初,在美国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下,房地产市场呈现繁荣发展趋势;同时诸多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扩张,进一步催生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到2007年第一季度,美国房屋抵押贷款余额高达10.4万亿美元,次级贷款在房屋抵押贷款的比重也从1999年的2%上升到2004年的12%。
在经济过热的背景下,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致使房价大跌,购房者难以通过将房屋出售或抵押获得新融资。
这导致违约情况越来越多,次级抵押贷款机构也相应亏损和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暂停发债,次贷危机由此产生。
2007年3月底,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无力偿还债务,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成为次贷危机中第一个倒下的美国大型金融机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再认识◎陈四清作者简介:陈四清,中国银行副行长。
构。
随后,标准普尔和穆迪分别一次性调降高风险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务评级,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次贷危机正式爆发。
第二阶段: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9月—2010年2月)。
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诸多大型金融机构纷纷倒闭破产,危机升级为全球金融危机。
到2008年9月底,美国五大投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均受重创。
随后危机进一步蔓延至全球:在欧洲,以英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诸多知名银行为首的大型金融机构频频告急,欧洲各国金融市场出现剧烈震荡和波动,英、法、德股指大幅下挫,2009年9月较2008年年底平均跌幅达25%左右;在新兴市场,很多国家的股市、债市和汇市均向下出现剧烈波动,至2008年12月,MSCI新兴市场股价指数累计下跌64%。
2008年债券市场年度分析报告(最终稿)
2008年债券市场年度分析报告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信息部2008年债券市场年度分析报告 (1)第一部分 2008年经济金融走势 (2)一、物价回落为债市回暖创造了环境 (2)二、货币供应量增速放缓,贷款余额增速加快 (2)三、存贷差增加,银行资金宽裕 (3)四、人民币汇率趋稳,贸易顺差继续增加 (3)第二部分 2008年债券市场价格与利率走势分析 (4)一、中债综合指数大幅攀升创新高 (4)二、利率水平维持高位 (6)三、全年债市阶段性分析 (9)第三部分债券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4)一、债券发行小幅减少,结构更趋优化 (13)二、债券存量继续稳步增长 (14)三、交易结算增幅超过60% (17)四、2008年债券市场重大措施 (19)第四部分 2009年债券市场展望与政策建议 (21)一、2009年债券市场展望 (21)二、债券市场发展建议 (22)2008年我国经济由热转冷,上半年,经济偏热,在奥运效应和国际油价高企的支撑下,高增长和高通胀并行,人民币不断升值。
下半年,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金融危机影响席卷全球,我国的经济增长也迅速减慢。
受此影响,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为摆脱经济下滑的不利影响,从9月16日开始,央行连续五次降息,其中最大的一次降息幅度达到108bp。
货币政策的转向促成了债券市场的一波上升行情,将中债综合指数推向了2002年以来的最高点。
第一部分2008年经济金融走势一、物价回落为债市回暖创造了环境2008年我国物价指数在连续上升之后快速回落,CPI从2月份的8.7%下降到11月份的2.4%,PPI从8月份的10.06%快速下降到11月份的1.99%。
二、货币供应量增速放缓,贷款余额增速加快2008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增速一直回落,M2增速从年初的18.94%下降到11月份的14.8%,M1增速从年初的20.72%下降到11月份的6.8%。
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后续影响及反思意义
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后续影响及反思意义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世界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这场被誉为“千年一次的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的经济声誉大大受到了影响。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它的后续影响及反思意义。
首先,诱因的追溯可以追溯到西方经济体的过度放松的货币政策。
在西方经济体,货币政策允许货币宽松,而这些货币宽松导致资产价格低估,吸引了所有到资产市场的投资者。
它还激发了许多公司和个人投资股市。
结果,股市出现投机热,股票价格尖峰,房地产价格高企。
同时,利率高企和信用难求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在金融系统中,利率增加,货币收紧,不仅影响债权人获取借款,导致资金泡沫,而且也导致资产贬值,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
此外,泡沫经济也是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在过去几年,整个经济系统缺乏规范,许多企业大搞投机而忽视了财务风险控制,以致于经济泡沫逐渐膨胀,资产价值被高估,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另一方面,互联网革命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
如今,网络投资技术和金融服务技术正在飞速的发展,投资者可以以更便捷的方式进行投资,因此,短期个人投资者受到非理性投资的诱惑,错误的投资也促使金融危机出现。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其后续影响及反思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它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一些经济指标严重下滑,如就业率,工资水平,购买力,投资率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美国国民的消费及投资偏好,从而拉低了经济增长率。
其次,金融危机也造成了全球范围的影响,不仅美国,而且欧洲等国家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甚至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也更为严重,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也是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必须有一些反思意义。
首先应全面反省货币政策的实施,更加加强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出现宽松货币的情况。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及对策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及对策第一章简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股市也受到了影响,本文将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及对策。
第二章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冲击2008年11月,上证指数最低跌至1664.93点,负增长65.89%,成为自2001年以来最低点。
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冲击主要有以下方面:(一)外资流出: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外资大量撤离中国市场,直接导致中国股市的资金流失,此外,外资流出也影响了中国股市的市场心理,使得中国内资市场投资者信心严重下滑。
(二)市场情绪波动: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国内经济形势不确定,投资者情绪波动,导致股票市场剧烈波动,上证指数的波动幅度与历史上的大跌幅度相当。
(三)外汇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压力加大,国际贸易下降,中国出口大量减少,外汇储备开始减少,外汇储备下降短期内会有一定的冲击。
这种冲击会产生市场连锁反应,从而对股市带来较强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国内政策因素对股市的影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这些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的直接冲击,但部分调控政策也对股市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货币政策2008年末,中国央行降息两次,加大和建立再贷款、再贴现、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
此举降低了企业贷款成本,刺激了实体经济发展,但是也直接导致了资本的外流,对股市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股指期货政策2009年4月,我国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股市的流动性和投资基础设施,但也助长了股市波动风险,部分投资者通过股指期货进行操作也使得股市波动加剧。
(三)刺激内需政策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为刺激内需,增加了土地供应量,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并对汽车、家电、农机等消费品领域推出了补贴政策。
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救市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分析
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救市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分析内容摘要:当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时,为稳定经济我国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中“四万亿元”救市政策造成了颇大的影响。
政策实施后,一些负效应逐渐凸显。
本文在对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及我国客观情况等分析后,认为“四万亿元”救市政策虽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但它不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首要因素。
相反,“四万亿元”救市政策帮助我国度过金融危机难关,实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经济目标,相比较它对我国经济增长上做出的贡献,“四万亿元”救市政策给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关键词:金融危机;“四万亿元”救市政策;扩大内需;经济增长;通货膨胀2007年4月,美国一所名为“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破产,此次破产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将近一年左右,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导致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
影响巨大的金融危机基于此产生,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被迫接手“两房”。
一、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金融危机的到来导致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不足,投资者减少投资,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第二,对我国出口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我国是出口大国,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处于衰退期,从而需求大幅度减少,给我国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造成影响。
基于此,我国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影响最大的便是“四万亿元”救市政策。
“四万亿元”救市政策是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11月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的。
四万亿元的重点是解决民生、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的问题,当然也包括提前下拨救灾的资金。
不同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没有像“利率”、“准备金率”等这些中间变量,因此财政政策经常被政府拿来调控国家经济。
论2008年金融危机及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
论2008年金融危机及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引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
该危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迅速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
本文将对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1. 贸易受挫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大量国际订单取消或减少,中国的出口受到重创。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金融危机造成世界各地需求下降,国际贸易额大幅度下滑,给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压力。
2. 投资减少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波大规模的金融市场动荡,投资者信心受到重创。
外国投资者纷纷撤出中国市场,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
此外,国内企业也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投资意愿减弱,导致国内投资规模减少。
3. 就业压力增加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压力,裁员现象频发。
在中国,大量的企业关闭或裁员,就业形势严峻。
失业率上升,就业压力增加,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4. 经济增长放缓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造成了巨大冲击。
以前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开始放缓。
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增长速度低于预期。
这一减速对于一个大规模生产型国家来说是不容忽视的,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难以预料的挑战。
二、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1. 积极的财政政策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中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稳定就业。
政府还推出了减税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
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2. 稳定金融体系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体系的弱点和风险,中国政府加强了金融监管,努力稳定金融体系。
经济金融运行分析会汇报材料
经济金融运行分析会汇报材料本文档旨在对经济金融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汇报,以下是主要内容:1. 经济增长情况分析根据最新的数据和研究,我们观察到经济增长持续稳定。
GDP在过去一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增速与上年持平。
这一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和投资的增加。
消费方面,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上升,人均消费水平稳步增长。
投资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投资者。
我们预计未来经济增长将保持良好态势。
2. 金融市场状况分析金融市场运行总体趋势良好。
股票市场表现稳定,市场指数持续上涨,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参与。
债券市场也保持平稳增长,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的发行量均有所增加。
货币市场方面,货币供应量持续适度扩张,利率保持合理水平。
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市场风险的监测和管理力度,为金融市场的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3.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大部分企业运营状况良好。
从财务数据来看,企业利润保持平稳增长。
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人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为应对挑战,企业加强了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政府也采取了支持企业发展的措施,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营商环境。
4. 风险和挑战尽管经济金融运行总体上良好,但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国际加剧,可能对出口产生影响。
其次,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仍面临一定阻力和困难。
此外,金融市场中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需要继续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
5. 展望和建议展望未来,我们对经济金融运行保持乐观态度。
建议政府继续实施稳健的宏观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负担。
同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促进创新,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有信心实现经济金融运行的持续稳定和良好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易商协会内刊第5期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秘书处二○○八年十月二十八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08年第四季度金融市场运行分析会会议综述10月23日,协会在北京召开“2008年第四季度金融市场运行分析会”,时文朝秘书长、冯光华副秘书长分别主持会议。
共34家协会会员单位参会,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货币政策司、调查统计司、研究局和银监会受邀到会。
与会代表就次贷危机的成因、次贷危机对美国、欧洲、日本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的冲击及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就未来一个阶段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和宏观调控走向进行了初步判断,并就我国应对次贷危机和经济下滑的局面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操作、债券市场的风险防范及完善以及一些实体产业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现将该次会议的精要内容整理如下:一、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影响和教训(一)次贷危机的成因1.金融机构高杠杆操作。
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而在次贷危机中支撑高杠杆率的贷款和投资者信心缺失,不同的金融杠杆之间又相互影响,这些因素导致多家金融机构破产,造成次贷危机愈演愈烈。
参会代表观点精粹■农业银行代表胡挺:高杠杆是造成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重大原因。
杠杆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杠杆是传统的资产负债杠杆,第二种杠杆是优质债券向次级债券提供的杠杆,第三种杠杆是市盈率杠杆(在上市金融机构的EPS大幅度下降时,这种杠杆造成机构市值大幅度亏损)。
这三种杠杆紧密关联,当房地产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下降时,房地产债券价格下跌,会进一步引起股票市值的大跌。
这种关联集合起来危害非常大,我觉得这造成了美国金融市场危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巴克莱银行代表贺弋:美国投行包含较高的杠杆创造倍数,在杠杆创造倍数背后有两条不可中断的链条:贷款和投资者信心。
正是贷款缺失和投资者信心受挫,造成了雷曼兄弟等投行相继倒下,而且在未来还可能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因此而破产。
2.评级标准放松。
评级偏高是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评级过高掩盖了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
资金链断裂后,这些风险在对冲基金、投资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中迅速蔓延,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参会代表观点精粹■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代表张永民:次贷危机的本质是风险,而且这种风险被包装隐藏起来。
次贷危机整个流程中,评级问题是源头。
金融产品打包的时候,不论以何种形式打包,劣质资产掺杂一些优级资产,其评级就容易偏高。
3.次贷危机成因是多方面的,周期性危机不可避免。
次贷危机成因很多,如美国房地产的景气、宽松的货币政策、房地产泡沫破裂及衍生品的复杂性等,但把次贷危机归咎于监管的问题是不客观的。
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市场经济就都会出现繁荣、萧条、复苏这样的周期性过程,周期性的危机不可避免。
次贷危机只是市场经济繁荣、萧条、复苏中一个环节的体现。
参会代表观点精粹■工商银行代表张兴胜:现在对次贷的成因讨论非常多,但是有很多意见不中肯。
比如说,次贷危机的原因是美国的监管机构监管不力、监管空白引发的。
现在不仅中国有人这样说,国外也有不少人这样说,我看这种说法比较勉强。
衍生品市场繁荣以来,这种交易都有自己的特殊性。
信用类产品是点对点交易,定价复杂,定价自主化。
衍生品市场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价值发现和价值评估。
对所有的金融机构而言,定价模型都是最核心的技术,监管机构要求金融机构在定价上要准确、产品的复杂程度要适中,实际上都是缺少量化的标准和缺少可操作性的。
从这个角度上讲,把这次危机归咎于监管大概是比较勉强的。
实际上要靠加强监管来解决衍生品市场本身的风险,是做不到的。
这场危机的成因,我自己的概括是,1996年之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飙升,引发的经济景气,是这次危机的直接根源;而美联储在2000年到2004年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过于膨胀,甚至流动性过剩,大概是促成这个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房价下跌和房屋指数违约率的上升,是这个危机的导火索;CDO产品和全球信用一体化是这个危机的助推器。
我个人的看法是,次贷危机成因非常复杂,而我们要汲取这个危机给我们的教训,不过汲取这个教训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从15世纪市场经济产生到现在,在价格创造和实现的过程中,生产、消费与分配的内生矛盾就永远没有能够解决过。
所以,任何一个市场经济,都会出现繁荣、萧条、复苏这样的周期性过程,而最萧条的这个阶段的导火索就是危机,只不过传统的危机是通过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商品过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实际上,我们在1996-1999年时的情况,就是经济危机,也可以说是接近于经济危机。
现在,由于虚拟经济非常繁荣,这种传统的经济危机有可能在经济繁荣时期爆发,由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上行周期的终结和下行周期的开始。
从这个角度讲,市场经济就是要和危机抗争,周期性的危机爆发是我们的宿命。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面对危机无所作为。
但是,认为经过有效的调控、人的智能的提高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或者监管当局的努力,就能够把各种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化解于无形,是天方夜谭,几百年都没有过,将来也不会有。
从这个角度上讲,这次危机带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和收获,就是使我们认识到危机是我们要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
(二)次贷危机的影响及教训次贷危机远远没有结束,对美国、全球的影响仍会持续。
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冲击相对较小,我国能够度过这次危机。
次贷危机揭示出,投行和中介机构需要加强监管。
参会代表观点精粹■国开行代表梁惠江:次贷危机发生后,投资银行的模式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传统投行的中介模式,风险相对较低,但是后来的投行高杠杆率,使得它像对冲基金一样充满了风险,需要对投行进行严格监管。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可行性还有待探讨,必须有一套对杠杆进行严格监管的体系。
对市场中介的监管十分重要。
因为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部门可能起了非常不好的作用。
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在企业好的时候锦上添花,一旦出现情况就落井下石、釜底抽薪,这种评级机构我觉得确实没有意义。
这种评级机构在制度上有两大根本性的缺陷:一、评级机构的报告作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对投资者负有一种合同或者诚信的义务关系,应该由投资者支付评级费用,而现在恰恰是发行人付费,发行人和评级机构有利益冲突。
二、评级机构跟金融行业不一样,它是一个需要自然垄断的行业。
如果遍地去搞评级机构,那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就下降了。
自然垄断的行业,必须有一个外部监管,而恰恰评级机构没有一个外部监管。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发展的初期,虽然有比较好的基础,但一定要吸取美国这场金融危机的教训,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美国金融体系的恢复实际上刚刚开始,银行之间做交易非常谨慎,市场信心尚未从根本上恢复。
同时,美国实体经济已经受到非常大的伤害,彻底走出困境尚需时日。
中国还是能够度过这次危机,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的市场还没有充分开放,从客观上帮助我们没有受到这次危机直接的冲击;另一方面,这些年财政给我们积累了一定抗击危机的资本,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助于抵御外部冲击。
■中国银行代表耿群:全球金融体系肯定会重组。
在美国和欧洲,银行的兼并非常严重。
国有化的浪潮在欧洲已经开始,美国显然已经落后一步。
总体来讲,国有化这件事让我们觉得很吃惊,这涉及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重大区别问题。
国有化银行多了,在追求风险、追求利润方面的愿望就会降低,在安全性、流动性方面的要求就会提高,对整个银行业的经营模式都会有影响。
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并不显著,得益于我们没有完全开放。
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这个策略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能在此次金融危机以及上次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都是得益于我们没有开放的太快。
■巴克莱银行代表贺弋:雷曼倒闭后冻结的相当一部分资产是对冲基金的。
而对冲基金是靠银行的杠杆和投资者信心建立起来的。
目前,对冲基金面临着严重的赎回问题。
可以预计,在今后的两个半月之内,会有更多、更大的对冲基金倒下去。
■高盛高华代表相纪宏:预计全球经济处于下行趋势,但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是金融市场的下滑程度不确定;二是金融市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和时间长短也都很不确定。
从两个极端情况看,在大萧条时期,美国很多商业银行都倒闭以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非常大;1987年美国的金融波动非常大,但是对实体经济没有太大的影响。
这次的危机影响程度如何还不确定。
■国债信息部代表张永民:债券市场的风险首先体现在评级和定价上。
目前市场普遍的观点是,评级已经不能作为定价的依据,评级与二级市场也有一定的背离。
对评级有如下建议:第一,评级需要市场普遍认可;第二,评级公司应该在整个定价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二、国际经济现状和走势(一)美国经济的现状和走势1.美国经济面临进一步的困难,经济回暖尚需时日。
美国正经历着最严重的危机,九月份的经济指标非常糟糕,年底前对冲基金还会进一步倒闭,经济衰退已经没有争议。
目前,银行信贷紧缩,惜贷现象明显,社会投资和消费都不足,经济回暖尚需时日。
参会代表观点精粹■国开行代表梁惠江: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美国的实体经济实际上已经受到非常大的伤害。
这可以从美国9月份的数据看出来,因为9月份的数据反映的是8月底9月初的情况,而雷曼这个事情还没有充分反映在里面。
从这些数据来看,不管是消费,还是零售收入,还是房地产价格,还是整个工业增加值,包括它的景气指数,都非常差,应该说是十几年来最差的。
现在大家都知道美国经济衰退已经没有争议了,现在关键是怎么个衰退法?是V字形衰退,还是U字形衰退,还是L形衰退,当然最坏就是L形衰退。
美国经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兴业银行代表鲁政委:IMF的一个研究结论是,与银行这样的危机相伴随出现的经济回调,会比普通的经济回调来的更严重、延续的时间更长。
由于资本市场的振荡和外汇市场的振荡,经济下滑更严重、持久。
这一轮美国经济走弱主要是房地产触发的,如果美国房市无法回暖的话,银行部门仍会陷入困境之中。
除非政府把房子的问题承担起来,否则银行减计、资本紧张和信贷紧缩不可避免。
预计美国消化风险需要很长时间。
目前美国正经历着最严重的银行危机,经济在明年难回暖,后年回暖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为什么呢?因为目前的信贷标准在不断收紧,美国的消费也在降低。
如果不给企业贷款,企业不能投资;如果不给消费者贷款,消费者不能花钱,美国的经济怎么能够继续增长?2.美元短期走强,长期走势市场持不同意见。
美元目前走强,未来还可能有升值空间,这是由美元的强流动性、无风险资产特性及美国的信用支撑所决定的。
但对美元的长期走势,市场各方持不同观点。
参会代表观点精粹■国家开发银行梁惠江:我觉得美元走强是一个短期的现象。
从中长期来看,美元会承受到比较大的压力。
短期美元还会维持强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首先,现在全球经济危机,就是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演变成的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整个金融体系几乎到崩溃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