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浅析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有效策略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有效策略摘要本文就当前时期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有效策略1.前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带来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适用范围不全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滞后于我国财政预算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本身存在局限性等问题仍然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发展。
本文就当前时期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2.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2.1事业单位资产状况不明确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在收付实现制下,许多当期已经发生的,但在后期支付的现时义务并没有确认为负债;许多当期应收未收的收入因为暂时无法收到,而不能确认为收入。
例如单位借款利息支出,只有在支付时才确认为支出(减少资产),而不能及时归属为资金占用期的一种负债;已完工程未支付的工程款因为没有支付,而不能及时确认为单位负债;应收未能收回的收入(高校学费收入)因为当期没有收到,而不能确认为单位收入,从而人为地夸大(或缩小)了单位可支配财力,导致会计报表反映的资产负债情况不真实。
2.2事业单位资金价值有待分析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支付作为成本、费用确认的依据,现行的事业单位除经营性业务外,其他所有固定资产都不计提折旧,这就意味着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一旦支付以后,就以原始成本始终挂在账面上,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原值反映价值状态。
除固定资产损毁、报废、转让等事项发生时直接冲减原值外,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性、功能性和技术性损耗都不予以反映,这显然有悖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
由于没有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通过计提折旧归集到相应的受益期,购置的固定资产是否发挥了应有效益,就无法体现,从而导致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
这样,既不利于评价资金的使用效果,也不利于真实地反映资金的实际价值。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浅析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浅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也成为了当下重要的改革方向之一。
事业单位是我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统称。
在以往的会计体系中,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不规范、不透明、不规范等。
加速推进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对于提高会计质量、提高会计规范化水平、保障事业单位利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现状、问题和改革方向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现状在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之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是以“规范、公平、透明、高效”为原则。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事业单位会计存在一系列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不规范,会计核算标准不统一,会计制度不完善,会计处理方法不规范,财务报表不准确,应收账款和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充分等问题。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管理水平不高,财务人员素质不够,内部控制缺失,审计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不透明,缺乏公开、公正的会计信息披露,缺乏有效的内部和外部监督。
面对以上问题,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已经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在会计改革的现实背景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颁发新的会计准则、修订会计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加强审计监督等。
这些措施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制度基础。
各级财政部门也大力支持会计改革工作,组织开展培训、考核和评价等活动,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顺利进行。
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中来,促进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加速推进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我们应该走向以下方向。
(一)健全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应该从健全会计制度入手,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标准和方法,制定规范的会计制度和流程,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真实、可比。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审计监督,建立健全的审计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审计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加大会计信息披露力度,建立规范、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公开度和公正度。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热点及难点问题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热点及难点问题随着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进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也成为现代化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下:一、会计核算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会计核算标准是会计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中的热点问题。
对于具体实施,实践中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标准的科学性。
会计核算标准直接关系到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必须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并且符合我国国情。
2、标准的实际操作性。
制定一个好的会计核算标准方案不仅要考虑理论,还要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包括制度实施的操作难度,所需人力物力成本等。
3、实施的适应性。
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甚至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会计需求,制定出的会计核算标准也应考虑到这些细微的变化,从而有利于实现政府决策的更加科学和精准。
二、财务预算管理与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和监督也是会计改革中的重要难点问题。
随着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预算的考核越来越严格,会计人员对财务、会计实行了严格的管理,能够避免一些常见的问题:1、违反预算制度现象。
2、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用效率的偏低。
3、资金运用结果水平不尽如人意。
三、领导干部的权力变革及转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需要以领导干部的力量作为支持。
会计工作者应该清醒认识到,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涉及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权力变革,这将是改革的重要难点。
其关键在于:1、深化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转变观念,提高其对改革的认识。
2、开展整体培训、学习活动、普及基本会计知识等,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应对改革。
四、财务管理信息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已成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难点问题。
在信息化的趋势下,财务工作已经离不开计算机、ERP、CRM等系统的支持。
因此,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在于:1、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升其综合素质。
2、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加强信息化监管,提高财务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改革方向浅析
( 重视 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 一)
当 今 某 些 单 位 出现 资 产 管 理 较 为 混 乱 的 重 要 原 因 为 内 部控 制没 有 发挥 功 效 。
完善使会计核算仅仅停 留在表面上 , 给会
计 核 算 造 成 了 很 多 障碍 。 ( 会 计 凭 证上 的 问题 二)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所 对 应 的 会 计 工 作 也 存 在 着 不 规 范 的 地 方 。第 一 , 始 凭 证 信 原 息 未 完 整 填 写 。 些 单 位很 多原 始 的核 算 一
、
行政 事业单位 会计核 算 中有待
改 进 的 地方 ( 会 计 核 算 制度 不 够 完 善 一)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按 照 以往 的 说 法 是 吃 皇 粮 的 ,传 统机 制对 其 有 着 深 刻 的影 响 , 依赖 性 强 。会 计 工 作 底 子 较 薄 , 应 的 财 相 务 管 理 制度 有 待 完善 , 使 有 已经 制 度 的 即
凭证无法达到 国家法规要求 , 写中存在 填 着不填 、 少填 或者漏填 的情 况。会 计资料 中原始凭证 的缺漏对会 计信 息准确 与否
造 成 了影 响 。 此 外 , 始 凭 证 也 有 造 假 情 原 况 。如, 始凭证中所填的某些经济项 目 原 与 实 际操 作 中 的项 目不 一 致 , 目 内容 与 项 其 经 营 范 围 以及 发 票 使 用 范 围 存 在 着 不
了 既 得 利 益 ,期 望 能 够 相 比 上 年 有 所 增 长 , 而 在 实 际 工 作 中 并 未 根 据 零 基 预 算
使预 算 编 制 不 确。 项 目支 出 行政 事业 单 位 会 计核 算改 革 方 向浅 析 来 , 方 面 存 在 项 够 准出 与第 二 , 出之 间 资金 目支 基 本支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的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也逐渐开展,不仅仅是要改革会计核算制度,更要改革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破除束缚管理和创新意识,实现事业单位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的管理。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下面将对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会计技术人员的水平不高。
事业单位作为国有企业,管理要求很高,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支持,导致大多数事业单位对会计工作存在很大的误解。
建议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接受知识的实践教育,同时吸引高水平财务人才,提高专业素养。
第二,会计制度落后,存在安全隐患。
当前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上的进展较快,但是现有的会计制度严重落后。
建议针对事业单位的特点和信息化的需要,制定适合自身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安全控制和风险防范。
第三,会计审核不严格,存在偷漏税的问题。
会计审核不严格,会造成事业单位在缴纳税款方面存在偷漏税的问题。
这在现实中造成大量的财政损失,必须加强会计审核人员教育和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缺乏独立审计机制。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没有完备的独立审计制度,导致出现很多不规范和不合理的现象,反而助长了懒政和腐败。
因此,应该建立起独立的审计机制,加强审计监管,发挥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合力。
第五,缺乏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在事业单位的投资决策中,通常缺乏科学性的分析和评估。
为了避免投资项目的不良后果,应该制定公开透明的投资规划和评估体系,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运营和收效的监督管理。
总之,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推进。
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事业单位和企业文化。
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与企业 会计 报表 相 比 ,事 业单
理 单 位 发生 的一 些公 用 支 出只 能 拖 到 1 月 份 中 央 财 政 拨 款 后 集 中 支 2 付 ,这就 使 得 当期 成 本 费用 反 映 不
真 实 ,单 位 的 资产 和 负债 反 映 不 全
面。
科 目 , 记 “ 政 补 助 收 入 一 政 直 贷 财 财
接支付 ”“ 、 零余 额 账 户 用 款 额 度 ” 、
支 付 的部 分 ,如 军休 干部 管理 单 位
核 算 时 没 有考 虑 折 旧费 用 ,成 本核
算不 到 位 。另 外 , 制度 规定 , 位购 单
置 固 定 资 产 应 根 据 资 金 来 源 渠 道 分别 列支 ,通 过 两 组 分 录 反 映 : 支
付 款 项 时 , 记 “ 业 支 出 ” “ 款 借 事 、专 支 出 ” “ 用 基 金一 修 购 基 金 ” 、专 等
单 位 取 得 固 定 资 产 时 只 是 按 照 实 际成 本 价值 入 账 , 加 固定 资产 和 增
、
现 行 事 业 单 位 会 计 制 度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 ) 计原 则 一 会 现行 事业 单 位 会计 制 度规 定 事
2 .无形 资产 核算 问题 。 无形 资 产 核 算 方法 不 完备 ,各事 业 单位 都 缺 乏严 密 的无 形 资产 核 算体 系 , 不 能 客观 、 实地 记 录 、 映 事业 单 位 真 反 财务 状 况。按 现 有制度 规定 , 对于 实
业单 位一 般 应采 用 收付 实现 制 为会 计 核 算基 础 ,这 种 会计 核 算制 度 目
固定 基 金 ,但 固定 资产 在后 续 使 用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浅析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浅析◎黄晓清财政金融前言: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战略的推行,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财政工作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自反腐口号出台后,各机关单位都在努力使财政信息公开透明,成效显著。
随着我国实行新一轮的会计改革,企业的财务管理再次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对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但清晰,还很快捷,没有一点错误。
这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一、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影响1.暴露了以往财务管理方法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制度改革的战略任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这意味着,假如我们不能正确运用会计制度,整个单位的运作费用将会十分高昂。
对一个机构来说,只要能降低1%的财务管理费用,就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地降低单位的财务管理费用,就能够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
因此,必须对单位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费用管理,以尽量降低各类费用。
但是,目前我国财政管理中存在的财政预算不够精确,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着我们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每天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我国,有些机构对财务管理费用的关注较少。
例如,一些机构在财政管理的保障上表现不佳。
谁都知道,如果财务数据出错,就会影响到整个部门的财务工作。
一些机关员工常常忽视这一问题,在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上缺乏足够的力量,从而导致了重大的损失。
这不是一个特例,它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也就是说,机构忽略了财务管理费用,这也是导致财务管理费用不能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战略的出台,使这些问题暴露出来,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对策。
2.推动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但是,在单位的经营活动中,却出现了许多无法回避的错误与偏差,以及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只有在方法和技术上得到了合理的改善,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而这个过程耗费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机构的运营费用。
在单位的经营活动中,由于存在着巨大的错误,使得单位的成本管理费用居高不下。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热点及难点问题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热点及难点问题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已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会计改革的意义在于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监管,促进它们的健康、稳定发展。
然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中还存在着各种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将对其作出浅析。
1. 会计核算对象界定的热点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类型繁多、组织形式复杂,会计核算对象因此也显得模糊不清。
例如,如何处理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关联交易,如何核算事业单位的出租房产等问题,都需要寻求科学的解决方式。
2. 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
在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中,如何建立专业化的财务机构,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保
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所必须面对的热点问题。
财务制度的适应性不强、统一性不足,导致事业单位难以在财务制度上实现规范管理。
因此,财务制度改革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中的难点问题,需要重新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包括会计核算规则、审计程序、预算编制和执行等方面。
4. 信息化建设的热点问题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成为公共财务管理的发
展趋势。
信息化建设的难点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何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模式的革新和更新,如何克服信息化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问题。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中存在着各种热点和难点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有
关部门共同努力、不断探索,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式,逐渐解
决这些问题,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是深远而全面的,从改革前的会计工作流程到改革后的会计工作方式,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将就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1. 会计政策选择的变革在过去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会计政策选择相对封闭,大部分会计政策来自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往往只能被动接受,而在改革后,会计政策选择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会计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这也为会计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间。
2. 会计凭证处理流程的改变在过去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会计凭证处理流程繁琐,需要多级审核和多次复印,而在改革后,会计凭证处理流程得到了简化和优化,采用电子化凭证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3. 会计核算方法及报表编报要求的变化在过去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会计核算方法和报表编报要求比较固定,这不仅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而在改革后,会计核算方法和报表编报要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简化和统一,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
1. 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实效性提高在改革前,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且更新速度较慢,这给管理层的决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而在改革后,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实效性也得到了大幅度增强,这为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会计人员的职责发生变化在过去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会计人员主要以繁琐的数据处理为主,而在改革后,会计人员的职责逐渐向信息分析和管理决策方向转变,这不仅给会计人员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工作价值。
3. 会计工作的责任和风险得到了加大虽然改革后的会计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同时也给会计人员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和风险。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探析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探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会计工作已成为各个行业和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作为事业单位的会计,其使命是彻底理解和明确公司内部的财务情况,协助企业管理,为决策提供支持,并确保公司的财务状况符合政策和法规所规定的标准。
然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到来,不仅将形成会计信息化和共享的需求,同时会占有更高的财务管理责任和职业操守。
第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将推进标准化管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旨在打造一个适合国情、具备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满足社会公众监督、政府制定政策以及改进会计准则质量的要求,这将会推动会计信息化和共享,更加实现会计信息全面、准确、可靠。
因此,事业单位借助标准化管理,将整合各个业务领域的信息并采用专业化的管理方式,同时为公司控制风险提供保障。
当前,会计工作中的职业操守已成为企业和公司重要的核心价值,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下,会计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学习和掌握行业新技能来适应新的职业需求。
与此同时,改革还将提升整个行业的学习能力和工作热情,促进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会计人员需要拥有专业技能、良好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将引导会计行业向着信息化发展,也是各个行业内部凝聚智慧和力量的标志。
在此背景下,会计人员可以通过新技术手段的实践应用,以更快的方式和更高的效率获取财务信息。
同时,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司理财流程,及时反应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根据变化进行调整。
因此,通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会计职业变得更加趋于现代化,工作方式也会变得更加科技化。
总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人员的影响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推动标准化管理、提升职业素质和推进会计信息化。
在此背景下,会计人员需要提高从业素养,应该具备良好的价值观,坚持自我激励并逐步发展创新精神和对接业务。
会计人员要找到有效沟通与高效合作的方式,形成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并努力维护公司财富的安全形势,推动公司在新时代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探析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探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实施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旨在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信息披露透明度,为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
一、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得到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着重创新会计核算方法,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制度,使会计准则更加科学、规范。
改革后,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更加规范、准确,信息披露更加透明。
会计人员需要掌握新的核算方法和会计准则,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改革还要求加强对会计信息的审计,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得到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要求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制度,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规范组织内部管理行为。
会计人员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实施,提高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会计监督的加强也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我约束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对自己行为的审计和监督。
三、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运用能力要求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后,为决策者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财务信息。
会计人员需要具备较好的财务分析和运用能力,能够通过会计信息进行经济分析和评估。
会计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财务分析、报告撰写能力,通过会计信息提供对决策者的有益决策支持。
四、会计制度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为会计人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改革后,会计人员需要掌握新的会计制度和核算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改革也给会计人员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深远。
它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加强了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更高的财务分析和运用能力。
改革也为会计人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求他们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面临着制度转型的问题。
过去,事业单位会计主要以预算执行为核心,关注收支平衡和财务管理。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需要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以及财务透明度和责任制度建设。
事业单位会计需要从预算执行向企业会计转型,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还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的理论体系还不完善,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争议。
如何准确计量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事业单位的经营绩效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效果和成效。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还面临着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问题。
目前,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其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由于相关专业的培养和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机制,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还面临着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重要支撑。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普遍存在着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系统不完善等问题。
需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水平和效益。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制度转型、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以探讨和解决。
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提高会计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好地满足事业单位会计的发展需求,为中国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评价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在制度上的改革
评价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在制度上的改革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在制度上的改革一直以来都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期望。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在制度上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改革以来,通过改进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组织机构结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告制度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探索,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改革提出了诸多新观点和新设想,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在组织机构结构上,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财务会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通过设立独立的财务会计部门或机构,并实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分级管理,使财务会计工作独立于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确保了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提高了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改革还加强了财务会计的监督和审计机制,有效防止了违规操作和财务失信行为的发生,为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会计核算方法上,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改革推动了会计核算方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改革强调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可比和可审查性,要求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按照会计法规定的规则和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核算过程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改革还进一步推动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通过制定和落实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提高了财务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为决策者提供了更加准确和科学的财务信息。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在制度上的改革在组织机构结构、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报告制度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改革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促进了会计核算方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推动了会计报告制度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在制度上的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制度设计的完善和细化、制度执行的严格和监督、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等。
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并加强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以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浅析
关键词院事业单位曰会计改革曰影响
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袁 已经开始呈现 出了新的态势遥目前来看袁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逐渐趋于信 息化袁显著的提高了会计工作的精度和效率遥 与此同时袁这种改 革也对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遥 我们需要探究 的是这种影响又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效果袁 这种影响能够持续多 长时间袁我们应该怎样应和这些影响遥 这些问题袁都是我们本文 当中所要探究的问题遥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的十大改革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的十大改革(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财政部于1997年5月和7月分别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规定该准则和制度于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将财政部原制定发布的自1989年1月1日起实行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与这次新制定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作一比较,可以归纳出事业单位会计在以下10个方面发生了重大的改变:1.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有所改变原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为:《会计法》→《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为:《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也即事业单位的会计法规在会计制度这一层次上已与行政单位会计法规相分离,并采用“准则”加“制度”的规范模式。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分离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即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1)性质不同。
即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质,行政单位属于政权性质。
(2)经济业务活动的内容不同。
即事业单位主要从事事业活动,生产精神产品;行政单位主要从事行政活动,维持社会运转。
(3)财务管理的要求不同。
即事业单位可以严格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预算一旦确定,一般不予调整;但行政单位则可能不一定能严格实行如事业单位的这种预算管理办法,可能需要根据行政管理情况的变化,适当增加预算的弹性,国家不能一天没有行政管理。
(4)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
即事业单位,尤其是有条件走向市场的事业单位,其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要比行政单位大,也即事业单位可能会有一笔数字较大的事业收入;但行政单位没有相应的“行政收入”,只有财政拨入经费。
(5)收支情况复杂程度不同。
即事业单位收入来源多渠道,如有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渠道,支出使用多用途,如有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等用途;而行政单位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一般只有拨入经费和预算外资金收入,支出也主要是用于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一般只有经费支出,行政单位一般要求与所属经济实体脱钩。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思考与建议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思考与建议【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在现状分析中,我们指出了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不透明的财务状况和管理混乱。
在问题意识部分,我们强调了加强会计信息透明度和规范性的重要性。
在改革建议中,我们提出了建立科学的会计制度和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在实施路径中,我们探讨了如何有效推行改革措施,并在措施推进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在结论与展望中,我们总结了本文的观点,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以促进其管理水平和透明度的提升。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思考、建议、引言、现状分析、问题意识、改革建议、实施路径、措施推进、结论与展望、建设性建议1. 引言1.1 引言在当今社会,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何进行改革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围绕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展开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分析现状,提出问题意识,给出改革建议,探讨实施路径,推进措施,最终得出结论与展望,并给出建设性建议。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它涉及到政策、制度、技术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改革时,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现状,深入挖掘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要有清晰的实施路径和推进措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推动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现状分析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在我国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相对滞后,会计制度不够完善,容易导致财务数据不准确、透明度不高、审计难度大等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的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存在监管漏洞和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容易发生违规操作和不规范行为。
事业单位会计人才队伍不够强大,缺乏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造成会计工作效率低下和质量不高的现象。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会计作为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改革浪潮中也必然受到影响。
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并分析其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和挑战。
一、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是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个角度出发的。
其核心目的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规范、透明、公开、权责一致的会计制度,从而为事业单位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支持。
改革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二是国际会计准则对会计制度改革的压力,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对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影响会计工作的核心是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并在此基础上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重大影响主要是对会计信息的规范和准确性的要求。
在改革中,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性。
这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更加注重细节和全面性,加强对会计准则和政策规定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工作的专业性和标准化水平。
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结构和运作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革要求事业单位健全财务制度和规章,调整财务工作流程,实现会计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和电子化管理,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和公开,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信息化工作环境的变化。
三、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和挑战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广泛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基本理论和制度,还要深入了解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和业务特点,了解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掌握信息技术和管理技能,加强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这对会计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正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的要求。
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来看,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通过制度改革,会计核算、账务处理、财务报告等工作都得到了规范和统一,大量的业务流程得到了简化和优化,使得会计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新的会计制度也要求事业单位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这就需要会计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和技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二、会计职责和内部控制的强化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还带来了会计职责和内部控制的强化。
新的会计制度要求会计人员要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把控,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保障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及时。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和规范,规范会计核算和报告程序,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
三、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新的会计制度追求的是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这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计人员需要根据新的制度要求,及时了解了解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熟练运用相关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技巧,高效地处理各种财务数据和信息,及时编制财务报表,为单位的经营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会计人员自身能力的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要求会计人员自身能力的提升。
在新的制度下,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具备较强的自学和适应能力,能够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浅析摘要:在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进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探讨了进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积极支持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政策、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必须对准则和制度层次的差别认真区分、促进权责发生制的有效实行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事业单位研究会计改革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和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必须进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才能促进事业单位运转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巨大的社会效益。
一、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1、核算基础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核算基础实行的仍是收付实现制,所反映的内容是年度之内的现金流量,这就很容易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无论是上期、本期或者下期,只要是收入便作为本期收入,而支出也记为本期支出,这不但不能客观的反应资金的流向,同时也让收支配比失去了意义。
二是无法客观反映出事业单位的投资情况,例如对于跨会计期间的资本性支出,收付实现制下一般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混淆的做法,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规模信息失真,从而造成对资产的监管的失控。
2、会计目标的定位模糊。
会计目标必须满足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对使用者的范围定位还较为模糊,在对会计信息的规定上也不够全面。
主要表现为:一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范围限定的过小;二是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要求规定过窄。
会计目标的不确定导致了所反映事业单位责任履行情况的不全面,同时不利于使用者对会计主体当期运营状况的判断。
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落后于财政预算体制改革。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财政分配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供给型转变成为经营管理型,公共财政体制也在渐渐健全起来。
在我国已经全面推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资金必须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行储存、支付和清算。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将传统的资金收支渠道改变,另外,政府采购要求采用直接支付的方式,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就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这些信息,必须通过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科目和财务报表项目得到充分的体现。
4、会计报告体系不健全。
会计报告是政府部门对社会公众报告财务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主要形式。
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所采用的报告体系,仅有收入、资产负债表、支出表,很难全面的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的财务情况,行政事业单位的报表体系之中缺少现金流量表,这对现金的变动情况也无法表现出来。
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营性收入已然成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根据相关规定,事业单位的经营性收支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从而经营收支结余并不能反映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增减变动。
二、进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主要途径1、转变核算基础,促进权责发生制的有效实行。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16条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所采用的会计核算体系,虽然可以直观反映出预算的执行状况,人工成本也较低,但是它不能全面的反映出单位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业务活动情况,这就很难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一个真实、全面,有利于决策的信息。
事业单位应该将企业实行多年的权责发生制引入,同时,促进其得到有效的实行。
通常情况下,对于会计核算来说,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对于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来说,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例如,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不能够得到客观和全面的体现。
必须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
所以,必须逐步对事业单位采用统一的权责发生制,实现全面的成本核算,从而实现资金的节约,使事业单位可以正常有序的运转,另外,也可以使民间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能够和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相比。
2、明确定位会计目标。
在会计目标的定位上,既要考虑到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要认识到会计自身的实际需求。
因此,笔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要设定成"如实反映"。
"如实反映"是指客观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这样做的原因,一是有助于规划事业单位未来的现金流量;二是有助于会计监管职能的发挥;三是有助于协调各方利益,消除信息的不对称。
"如实反映"会计目标的内容主要包括:提供能够真实反映事业单位运行状态的经济资源,并提供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发生变动交易的数据等等。
3、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健全的财务报告体系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要真实、全面,要具有预测性。
笔者认为可以将主体财务报告同辅助财务报告相结合,也就是总体报告编制出以后,再用辅助报告进一步说明。
此外,还要对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进行修改,例如增加一些能够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社会效益的指标,增加能够反映对外投资收益的相关指标。
这样一个财务报告体系就能够全面反映出现金流量、资产存量,进而有利于全方位的分析,对事业单位日常动作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校正,使事业单位的效益实现最大化,同时也能够帮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把握事业单位的发展前景,做出科学的判断。
4、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必须对准则和制度层次的差别认真区分。
在准则这一国家财政层次上,必须确立出一个在各种事业单位组织都能够适用的会计普遍性原则和要求。
将记账基础、记账方法、各类要素的核算要求等会计管理的基本问题解决掉。
而在制度方面,必须对企事业单位的差异进行认真的区分,同时,必须区分各种事业单位在会计制度上的不同之处,对于它们的会计制度的制定必须因地制宜。
对于国家拨款型事业单位来说,因为这种事业单位组织会计是由政府投资兴办的,没有国家管理职能,不能够实现物质资料生产,它们的目的不是获得利润,所以,对这些事业单位,可以采用国家财政通用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对于差额拨款型事业单位和自负盈亏型事业单位,可以采用企业型的会计制度。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面临着机遇,同时也迎接着挑战。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还存在着会计目标的定位模糊,会计科目设置混乱,会计报告体系不健全等许多问题。
所以,事业单位要全力配合国家针对事业单位所出台的相关政策,加快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速度,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相信通过广大行政事业单位员工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构建一个科学、完善、高水平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参考文献:[1]孔祥永.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浅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2]谈芝祥.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及改进措施[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8).[3]郭春芳.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探讨[J].财政监督,2008,(08).[4]程冀.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研究[J].才智,2009,(11).[5]邹玉桃.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之我见[J].消费导刊,2008,(13).[6]钟怀振.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思考[J].财会通讯,2009,(25).再次,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比例较低。
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主要集中在重污染的企业之中,即使这样重污染企业信息披露的企业数量也仅仅是刚超过重污染企业数量的一般,轻污染行业的企业披露的程度更低,综合来看,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足三分之一。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企业应当履行其相应的社会义务,而不应该按照其对环境影响的大小区分对待。
最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独立性不高,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通常都是在会计报表、董事会报告等一些报告之中,并没有想多独立的载体,其披露的方式较为随意,企业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选择,此外,企业环境意识较淡薄。
从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比例和披露方式的随意性,即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上没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意识,加之我国政府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强制度不高,缺乏相应的制度,使得企业的环境自觉意识更加淡薄,从而造成我国大部分企业只有遭到重大环境问题才进行相应的披露。
五、完善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1、完善环境会计的法律建设,加大惩处力度。
虽然我国也颁布了环境保护的相应的法律,对于企业的环境活动有所约束,对环境会计的披露也有帮助,但是,仍然缺乏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完整法律体系,例如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程度衡量,违反环境披露具体的处罚,行政机关对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管等等,这样才能避免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随意性。
加强法律的惩罚力度,对于违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视其情节,如果较为严重则重罚,如果较为轻,则适当处罚,即"重其重罪,轻其请罪",有针对性的处罚,则企业迫于法律的权威性必然遵守法律。
2、制定并完善环境会计准则。
我国的环境会计披露正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知道准则,才出现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同一企业不同时间之间的不可对比性。
我国应当在借鉴国外环境会计披露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准则体系的构建。
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中应当指明各类环境会计要素如何披露,以何种形式披露,这样就避免了企业自己按照自己喜好进行随意性的披露,使得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具备可比性和一致性,详细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只有在会计准则上有较为系统完善的规定,才能真正指导企业的环境会计披露。
3、开展环境审计,促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实施。
即使拥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出台,如果缺乏相应的监督,仍然会使得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成为泡影。
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与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都是为信息使用者服务的,那么这些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就需要有人进行衡量,这就使得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需要像财务报表一样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
这是基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独立于企业与股东,能够客观评价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拥有众多专业人才,能够为其审计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提供支撑。
除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和国家必要的审计也是不可或缺的。
4、加强各方面的监督。
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政府部门的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环境保护部门,不单单要监督企业环境保护的行为,对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等也要加强管理,做出相应的处罚。
在政府监督的基础上,媒体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媒体传播的广泛性,其行为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声誉,那么媒体监督的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同时群众的监督也不可缺少,群众力量才是监督机制的基石,缺乏群众的监督,必然缺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