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汉语言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探析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探析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探析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科学科,为民族精神的弘扬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如今高校人数不断扩招、社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们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差异性等原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专业的对口性、就业的满意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一定程度上,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了所有学科中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之一。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1、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在另一方面反映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映出了汉语言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计划不相符,同时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急需改进与优化。
实践中,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往往只重视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所忽略。
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知识已构建了完善、系统的知识体系,但是对于网路技术、法律、经济等学科的知识涉猎与掌握较少,缺乏对于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使得学生实践锻炼的时间与机会较少。
部分院校为了增加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增设了商务礼仪、新闻学等专业,但是这些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形成优势学科,不能突出其专业特色。
2、教育方法与理念具有滞后性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了人才需求标准的多元化,在科学技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化观点与现象也呈现出了时代特色。
但是在实践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多元化人才需求标准不相协调,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与时代性。
汉语言文学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进行了积极的引导,然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启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的增强。
探讨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探讨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调查研究作者:应静霞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05期摘要:大学生汉语语言文字能力的下降是显而易见的,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实际上不仅仅是大学生汉语语言文字能力在下降,很多社会人士亦是如此。
本文对大学生汉语语言文字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阐述了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一.调查过程和结果大學生汉语语言能力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以某大学的部分学生为例,借助于问卷调查法、采访法等方法调查了大学生的汉语语言文字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都认为自己的汉语语言文字能力比高中时有所下降,而且也想具备较高的汉语语言文字能力。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他们在中小学时期的汉语语言文字能力还是较强的,但是到了大学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语言文字能力的下降。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一)对汉语语言文字能力的认识很到位,但是运用能力下降为了使得调查结果具备一定的效度和信度,笔者选择了某大学的大学生200名,其中男生120名,女生80名。
问:你们对于学习汉语语言的重要性的看法答:96.2%的大学生认为非常重要,70.9%的大学生认为学好汉语对今后自身的发展很重要。
78%的大学生认为良好的汉语语言能力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帮助很大。
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了汉语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性。
问:你们觉得自己的汉语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如何:答:59.9%的大学生说自我感觉在公共场所表达能力较强,能做到清晰流利。
9.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汉语口语能力很强;60.6%的大学生认为“还可以”;39.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汉语语言口语表达能力较弱,尤其是在公共场合。
这些数据说明了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语言口语表达能力有信心,但是仍有一部分大学生语言口语表达能力降低。
(二)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实际水平相对较低在实际的调查中笔者发现被调查者虽然对自己的汉语语言文字能力有较好的评价,但是实际上他们的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偏低。
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学的综合理解能力,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滞后目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大多停留在经典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上,对于当代文学、口语交流、网络语言等内容的教学不足。
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文学教育注重“传道授业解惑”的直接灌输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3.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当前学生普遍缺乏对汉语言文学的浓厚兴趣和热情,缺乏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迷恋和探索。
二、对策建议1. 更新教学内容针对当代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应该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对当代文学、口语交流、网络语言等内容的教学。
通过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对比,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2.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多媒体教学等,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3.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朗诵比赛、文学讲座、名人故事分享等。
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文学创作,提高他们对文学艺术的迷恋和探索。
当今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问题的研究
当今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问题的研究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问题愈发凸显,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当今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升人们的语言文化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文经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的表现在当今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交流简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更愿意使用简洁、便捷的语言进行沟通,导致传统的汉语言文字形式被淡化和遗忘,语言表达能力受到影响。
2. 书写能力下降。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更多地借助于电脑、手机等设备进行文字表达,导致书写能力不断下降,对汉字的识别、书写产生困难。
3. 文化传承不足。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了解,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现,中文经典文化的传承受到威胁。
1. 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进步迅速,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导致了传统汉语言文化的边缘化,人们更愿意接受新的文化方式和生活方式。
2. 教育体系的问题。
现行的教育体系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教育,忽视了语言文化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对汉语言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继承。
3. 媒体和文化产品的影响。
大量的娱乐节目和文化产品中,常常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轻视和模糊,导致人们的文化自信心不足,对汉语言文化的认同感降低。
针对当今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以提升人们的汉语言文化素养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 加强汉语言文化教育。
在教育体制中加强对汉语言文化的教育,注重学生对汉字、成语、古诗词等文化常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了解。
2. 提倡汉语言文化的传承。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的庆祝,加强对中文经典文化的传承,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3. 加强媒体宣传。
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在教育环节中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以优化当前的教育环节,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和人文素质。
一、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目前许多教育机构过度强调知识传递,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主要表现为教材内容过于简略,难点回避或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当代语言文字学习,也阻碍着人文素质的培养。
因此,需要改进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方法,突出思维训练和教学策略。
首先,应该针对一些难点和疑点重点讲解,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各项练习的指导。
其次,应该设置基础课和进阶课两种课程,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扩充教材内容、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储备。
接着,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应用能力。
例如,以阅读为重点,建立讨论和辩论平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向等多个方面。
目前,一些教育机构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缺陷,或者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将其的学习效率降低。
因此,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注重适应学生的需求,以符合当下的语文语言教育的整体方向。
一方面,可以推出一些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教材,其中包括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语言,以及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
另一方面,应该加大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向学生传递的力度。
要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和个人发展的空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崇尚科学精神、尊重与爱护生命的意识。
三、师资队伍方面的问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水平,受训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培养结果。
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在过多的研究方向中,师资队伍往往水平不甚均衡。
同时,许多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师德问题上存在不足。
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问题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
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普遍偏重理论培养,导致学生在实践能力上存在欠缺。
对策是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能力。
问题二: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高校在汉语言文学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对策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优秀教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问题三:课程设置单一。
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
对策是完善课程体系,增加与现实社会需求相符合的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问题四:学科交叉融合不足。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相对封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较少,导致学生专业能力不够综合。
对策是增强学科交叉融合,加强汉语言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问题五:教学方法较为传统。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对策是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逐步解决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大学生汉语口语能力现状及对策分析
圈
大学生汉语 口语能力现状及对策分析
圃 丁 晔雯 夸会 亲
内容摘要 :进入2 1 世纪的 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 的汉语危机 ,据相关资料和我们的调查显示,中国大
学 生 的 汉语 口语 能 力 及水 平现 状 极 为严 峻 。 本 文 将 以嘉 兴 学 院 大 学 生为 例 ,基 于 调 查 统 计 , 对 大 学 生 汉语 口 语 能力 现 状 给 予 全 貌 展 示 ,之 后将 进 行 成 因分 析 ,最 后 针 对 大 学 生语 言 能力 的提 升 提 出较 为 可行 的措 施 。
现状 ( 以 嘉 兴 学 院 大 学生 的汉 语 口语 水 平 和 语 言 能 力
为例 ) 。 主 要研 究方 法有 实地 采 访 、 问卷 调 查 、 统计分 析 等 。本 文 将 基 于 大 学 生 汉语 口语 现状 , 对 相 关 数 据 进行 统计分析 ,进 而探究大学生 语言能力 方面 的问 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 可操作 的方案 。 二. 何 为 语 言 能 力 正 如C h r i s t i a n s e n 和K i r b y 所说 , “ 语 言 本 身 就 难 以 定义, 它有时候就爱言语 的形式短暂 出现 , 不 留下任 何 踪迹 , 有时候又成 为神经连接 的模式 , 存 在于 自然 界中最 复杂 的大脑 中……它具 有无 限的可变性 , 几乎 无 处不 在 。 ” 因而 , 语 言 能 力 的 问 题 激 发 了语 言 学 、 认 知科 学 、 心理学 、 生物学 , 甚 至是 人 类 学 等 多 个 学 科 的 兴趣 。 简而言之 , 语 言 能力 是 指 一 个 人 所 拥 有 的关 于 其 母 语 的 知 识 和技 能 , 就 是 对 语 言 中语 音 系 统 、 词 汇 家 族 及 语 法 规 则 的理 解 和 应 用 。 对 语 言 能 力 的 认 识 有 广 义狭义之分 , C h o m s k y 于1 9 6 5 年 从 狭 义 的 角 度 首 次 采 用“ 语言能力( 1 i n g u i s t i c c o m p e t e n c e ) ” 这一术语 , 并认 为 语 言 能 力 独 立 于 与 它 互 动 的 系 统 ,它 就 是 递 归 能 力, 正是这种能力将人 类语言和动 物语言 , 语 言 能 力 和 一般 认 知 能力 区分 开 来 。 广 义 的语 言 能 力 除 了包 括 狭 义 的 语 言 能力 外 , 还包含至少两个系统 : 感官一 动 觉 系 统 和 概念 一 目的 系统 。本 文 所 提 的 语 言 能 力 以 狭 义 为准。 三. 大学生汉语 口语 能力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1 . 重理 轻 文 引 发 的汉 语 危 机 中 国教 育体 制 下 “ 重理轻文” 情 况 明显 , 中 国学 校 在 高 中时 期 时 便 进 行 了 文理 科 的划 分 , 人 为 地 将 学 生 分 为文科生 、 理科生 , 纵然语文仍 为文科理科 的必修 三科 科 目之 一 , 但 高 中生 将 时 间 花 在 语 文 学 习 上 的 比 例远远低于其他科 目( 包括英语 ) 。 不受重视必然会 出 现 效率低下 , 学生进入大学 , 在 选 择 具 体 专 业 就 读 之
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研究方法
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研究方法引言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优秀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重要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研究人员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来进行探索。
本文将探讨一些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有效方法。
1. 文献调研法文献调研法是一种基础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来了解和梳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阅读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文献,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了解该领域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此外,还可以通过文献调研的方法,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设计和发放问卷,收集和统计相关数据,来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研究人员可以设计一份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或相关专业人员的问卷,包含一些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如对汉语言文学教育质量的评价、对相关课程设置的需求、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未来发展的预期等。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研究人员可以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需求和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提供依据。
3. 实地调研法实地调研法是一种直接观察和实践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走访、参观和观察,来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研究人员可以选择一些知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院或研究机构,实地参观他们的教学、图书馆、文化活动等场所,与一线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教学策略、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情况。
通过实地调研,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 访谈法访谈法是一种深入了解并挖掘问题的研究方法,通过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人士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访谈,来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当今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问题的研究
当今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问题的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汉语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当今社会中存在着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当前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交流。
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普及下,外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这导致很多人忽视了对汉语的学习和使用,进而导致了汉语言文化的弱化。
教育体系也是当前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的因素之一。
在教育系统中,重视英语等外语的教学而忽视了对汉语的培养。
许多学校将英语作为主要的外语教学内容,而忽略了对汉语的学习。
这导致了很多学生对汉语的兴趣不浓,进而导致了汉语言文化的弱化。
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导致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的原因之一。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导致了人们对学习汉语的时间和精力的减少,进而导致了汉语言文化的弱化。
针对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汉语教育的重视。
在教育体系中,应该加大对汉语的培养力度,增加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吸引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
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汉语文化的活动,增加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社会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来促进汉语言文化的发展。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人们学习和使用汉语。
媒体可以增加对汉语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们对汉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也可以组织一些汉语言文化的活动,如汉语演讲比赛、国学讲座等,来提高人们对汉语的兴趣和参与度。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重汉语的学习和使用。
个人可以参加一些汉语学习的课程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一些汉语言文化的活动,如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阅读中国文学作品,来加深自己对汉语言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当前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教育部门、社会和个人都应该加大力度来推广和发展汉语言文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分析引言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人文学科专业,培养学生对汉语言及其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
本文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专业概况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汉语言语言文字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和研究能力。
学生在该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通常会学习到汉字书写、经典文学导读、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等相关知识。
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代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与批评》等。
学生在大学期间还需要进行相关实践和研究工作,例如参与实地考察、写作论文等。
发展趋势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重点学科之一,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汉语的国际传播,该专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文化的影响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
这一趋势为该专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扩大了专业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对文学作品和文化传承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文化机构、出版社、广告公司等领域找到就业机会,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挑战然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这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学的需求减少,对新兴文学形式的需求增加。
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与时俱进,对新兴文学形式进行研究和教学。
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模式和方式也面临压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于理论性知识的传授,但现代社会对跨学科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结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情况下,该专业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为中国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做出贡献。
大学生汉语言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教学研究·254·大学生汉语言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李用铜仁学院摘要:当下的以汉语言文学为专业的大学生存在不少的学习问题,尤其是汉语学习基础不稳固,学习心态过于浮躁,学习能力不符合教师的要求,这些问题在侵蚀着很多学生的学习根基,使其有可能荒废了四年的宝贵的学习光阴。
大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时,需要时刻优化学习方法,确立正确的学习理念,能够摒除杂念、一心一意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提高,同时也能够扫除学习障碍,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关键词:大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现状分析;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大学的经典人文学科,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务必要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一心一意地完成学习任务,打下深厚的学习基础,从而度过一个充实、美好、有意义的大学生涯,实现学习能力的长足进步。
但是当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存在着的不少的学习问题,这些学习问题在制约着学生的进步和提高,使得学生的未来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面纱。
大学生需要时刻反思自我,从而提升学习状态,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过程有更好的表现。
1 当下的大学生的汉语言学习能力分析1.1 语言功底较弱大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令全体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应该懂得: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学生唯有打下了深厚的汉语学习功底,才能够在文学的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和突破。
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会涉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要等等学科,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够对作为孤立语的汉语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1]。
但是当下的大学生在学习这些基础性学科的过程中,显然对于学科未能够产生足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语言功底薄弱,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对于汉语的认识程度不足,这导致了学生的汉语学习能力不符合人意。
1.2 文学作品阅读量不足语言是探究文学的工具,如果学生不能够打下深厚的语言学习功底,必然在学习文学的过程捉襟见肘、如履薄冰。
浅议高校文科生汉字能力的现状与对策
浅议高校文科生汉字能力的现状与对策随着中国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所以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需求就显得更为迫切。
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有义务去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特别是作为一名中文专业的文科大学生,我们的使命感更加强烈。
但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发觉中国当代高校文科生的汉字使用能力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我们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改善目前的状况,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的同时,也能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出一份绵薄之力。
标签:文科生;汉字能力;现状和提高汉字是汉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显著标志。
在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汉字对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国家统一、对外文化传播等,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有义务去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特别是作为中文专业的文科大学生,这种使命感更加强烈。
本课题组成员均为高校中文系的大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对一些高校文科生的汉字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当代高校文科生的汉字使用能力存在着不少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我们力求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希望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些实际帮助的同时,也能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出一份绵薄之力。
一、目前高校文科生汉字能力的现状“高校文科生汉字能力”指的是高校文科生对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及汉字使用规律的掌握能力,同时也包括在交际中的综合使用能力。
就此,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口头朗读语言材料,另一部分是用笔作答卷面问题,内容囊括四个方面:字形、字音、字义、笔顺,以此希望对大学生的汉字能力有个整体的把握。
调查对象是黑龙江省的部分高校文科生,虽然文科生有专业之分,相同专业的不同班级学生也有良莠之差,但从调查问卷的数据中仍能得出规律性和共性的特点。
(一)字音误读现象严重调查问卷的字音测试部分内容是从普通话测试材料中选取的,但所有的学生都出现了错误。
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第一篇: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现状及对策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现状及对策【内容摘要】伴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和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在当今社会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知识人才最为集中的群体,读懂汉字、写好汉字、热爱汉字,不仅是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国家软实力的主要体现。
作者主要调研了当代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和意义。
【关键词】书写能力现状对策汉字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气质,其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最直接的传承者,是我们的先民几千年来生产劳动的智慧结晶。
汉字书写的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周礼?保氏》中曾提道:“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①其中的“六书”就是指汉字识读与书写技能。
如果说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导学生如何欣赏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首先必须继承的就是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
就个体而言,书写汉字体现着个人的才情性格、传递着个人的思想情感,使他人读后如见其人,心生温暖。
曾几何时,写一手漂亮汉字是令人无比钦羡的技能。
但伴随着互联网和手机业务的飞速发展,国人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提笔忘字”的情况屡屡发生,中国人的汉字书写能力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
一、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现状汉字的书写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写和会写,不写错字和别字;二是要写得规范美观,易于识别。
简单地说,汉字的书写能力包括实用性和审美性,就是不仅要把汉字写对,也要把汉字写得好看。
在此次调查中,笔者一共发放了256张调差问卷,其中253张调查问卷真实有效。
在对“喷嚏、饕餮、鳏寡、颠簸、荼毒、沆瀣一气”这些常用词进行的书写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正确书写的综合率仅为35%。
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正确的学生里,能够把汉字书写得规范并且美观的比例更低,大多数学生书写的汉字大小不一,字体东倒西歪毫无章法,有的则把笔画写成一团,无法识别。
汉语言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
汉语言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摘要: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多民族的人口大国,存在着多种语言形式。
随着国家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汉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
汉语言教育是发展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手段,在提升学生语言文化素质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从当前学校汉语言教育过程来看,面临着很多问题与不足,使学生汉语言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不利于汉语言教育的持久发展。
本文立足于汉语言教育现状,提出了汉语言教育的发展对策,以供汉语言教育相关教育人士参考。
关键词:汉语言;教育现状;发展对策引言中国汉语言教育发展历史并不长久,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使我国的语言文化得到稳步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汉语言的认知,具备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以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中。
但是,仍普遍存在着对汉语言教育的错误认知,使得学生对汉语言学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失去汉语言学习的热情,课堂教学效率低,使得汉语言教育发展停滞不前。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探究汉语言教育发展的对策迫在眉睫。
一、汉语言教育的现状(一)汉语言教育不受重视随着汉语言课程的不断改革,汉语言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纳入了主修科目,但有些学校的重视程度并不高,明显地呈现出口头重视现象,使得汉语言教育滞后,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
对汉语言教育的不重视现象,造成学生在汉语言课堂上比较散漫,出现迟到早退、不专心、睡觉、聊天,甚至不来上课,单独进行课外活动,不仅影响汉语言课堂教学效率,还使学生沾染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威胁,汉语言教学显现出明显不良的发展趋势。
从当前汉语言课程安排计划很容易看成,汉语言教育时间不足,一周一节不在少数,甚至有的把汉语课程改成其他课程,使学生对汉语言的了解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深入学习探究。
(二)师资队伍落后教师是汉语言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是实现汉语言教学的关键参与者,教师的汉语言素养直接决定着汉语言的教学效果。
大学语言文字工作总结与改进措施
大学语言文字工作总结与改进措施语言文字工作一直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它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也是大学教育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大学语言文字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本文将从大学语言文字工作的现状出发,进而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现状分析1.语言文字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底蕴和背景,因此其语言文字水平也参差不齐。
一些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例如口头表达能力差、语法错误较多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沟通交流能力。
2.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的训练。
大学语言文字课程理论知识较多,但往往缺乏实践性的训练,学生们在课堂上接受的知识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交流中。
因此,学生需要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性的训练,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3.缺乏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尊重。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民族和文化背景,而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是大学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内容。
但是,目前大学语言文字工作中,对这一方面的重视还不够。
二、改进措施1.建立语言文字课程的实践性训练机制。
针对目前语言文字课程缺乏实践性训练的问题,应该建立课程实践性训练的机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可以增加口语表达课、写作课等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和重要性。
同时,学校还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例如举办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等,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提高语言文字能力。
2.加强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尊重。
在大学语言文字工作中,要注重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尊重。
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熟悉度,让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例如,可以开设语言文化的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
3.加强语言文字水平的考核和引导。
新形式下的学生提高自身汉语言文学素养的相关措施
新形式下的学生提高自身汉语言文学素养的相关措施1. 引言1.1 当前学生汉语言文学素养的现状当前学生汉语言文学素养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逐渐下降。
很多学生在面对文学作品时缺乏兴趣和理解能力,只能停留在表面的文字理解,无法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内涵和思想。
学生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也较弱,表达能力受限,缺乏对文学作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种种现象说明了学生汉语言文学素养亟待提高。
随着新形式下教育模式的不断更新和改进,如何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拓宽学习渠道,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学生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的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新形式下的学生提高素养的重要性在新形式下,学生提高自身汉语言文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语言文学素养,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汉语言文学素养不仅仅是指学生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文学经典,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具备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文学赏析能力。
这些素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2. 正文2.1 拓宽学习渠道,多元化阅读材料拓宽学习渠道,多元化阅读材料对学生提高汉语言文学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书籍、文章、诗歌等材料,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加阅读体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学作品,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也能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学风格和写作技巧,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提高写作水平。
多元化的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观点和价值观,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简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其策略
简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其策略摘要:汉语言文学教育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汉语掌握程度和中华文化的继承程度,其是播音主持、新闻广告、影视戏剧等文化艺术学科的基础。
但是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述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问题策略一、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有关于哲学、历史方面的基础性理论;掌握我国文学的发展进程和我国语文文字和文学方面的政策和方针;熟悉教育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的能力等。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问题分析1.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学生现状问题分析。
学生是教育的接受者和继承者,他们学习质量直接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成功与否,但是目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很多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属于并不重要的课程,并且容易掌握,导致他们对这门课程并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甚至出现闲散和怠慢等问题,而这种学习态度必然会导致汉语言文学教育无法正常进行。
2.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教师现状问题分析。
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师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教师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施者,自然在教育过程中属于不可缺少的主体,教育成功与否与教师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甚至直接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进程。
另外一方面,一些教师在语言文学方面缺乏专业素养,依然采用比较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造成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也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一些教师在具体教学策略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能与学生进行学习上的互动,导致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排斥汉语言教育等问题。
经常可以在课堂上看到:教师滔滔不绝进行知识讲授,但是学生接受教育比较消极,甚至在做其他无关的事情,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
汉语言文学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汉语⾔⽂学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2019-03-21学好汉语⾔⽂学有助于了解汉语⾔的发展过程,领略汉语⾔中蕴含的独特韵味。
提升⾃⾝的⽂学修养以及增强⾃⾝的写作⽔平,是现代社会每个中国国民应该⾼度重视的。
⼀、汉语⾔⽂学的发展历史回顾语⾔作为⼀种⽂化的载体已经经历了⼏千年的发展。
纵观历史,我国的⽂学发展经历了从⽩话⽂到现代⽩话⽂的发展演变。
⽂⾔⽂主要出现在我国的封建时期,并在不同的封建年代有不同的主要⽂学形式。
春秋时期以《诗经》为代表的诗歌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部分⽂学作品。
到了秦汉和两晋时期,“赋”形式⽂学的兴起受到了当时诸如司马相如等⼤⽂学家的喜爱,中国⽂学发展出现了⼀个⾼潮。
隋唐时期,唐诗作为中国⽂化中最灿烂的瑰宝,⼀改中国上古时代的⽂学形式,以⼀种全新的形式推动了中国古代的⽂学作品⾛向了中国⽂化的巅峰。
唐末宋初时期,以苏轼、韩愈等为代表的“唐宋⼋⼤家”极⼒倡导“辞”这种⽂学形式并创作出丰富的、传唱千古的“辞”⽂学作品。
元明时期,⼤量的词曲以及⼩说体的⽂学作品出现在中国⼤地上,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到了民国时期,中国的政治⾯貌和经济⾯貌都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西⽅⽂化的冲击,胡适、鲁迅等当代⽂学家积极倡导⽩话⽂⽂学创作体系,为我国汉语⾔⽂学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页。
新中国成⽴前后⼜迎来了⼀个新的⾼峰期,先后出现了巴⾦、冰⼼、艾青、曹禺等⽂学巨匠,他们的作品批判旧社会⽂化体制,揭露丑恶的现实,为积极探求中国新时期的⽂化发展做出了不懈努⼒。
⼆、我国汉语⾔⽂学的现状分析随着改⾰开放进程的不断深⼊,民众的注意⼒集中在了发展经济建设上,汉语⾔⽂学开始⾛向式微,主要表现为⽂学作品题材越来越少,内容越来越空洞,读者更倾向于那些简单的作品,没有时间、兴趣阅读那些⽂学巨制。
究其原因,是我国的汉语⾔⽂学教育出现了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学⽣对汉语⾔⽂学的认同度不够汉语⾔在我国⼴泛普及,但是却没有涉及⼀些专业性强的区域,相对于⼯程、制药、教育、营销、管理等专业来说也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向。
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1现阶段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1.1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过于陈旧现阶段,多数高校的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都过于传统,加上传统的教学形式,一般教师都是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死记硬背,但实际上现在的学生更需要的是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
面对那些枯燥无味的汉语言文学教材的内容,只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最终使得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材不能让学生接触到实践,更不能让他们获得实践的机会。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1.2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形式陈旧单一尽管现阶段新形势的教学形式已经在高校中得到推广,但是多数学校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形式还相对陈旧和刻板,弊端较多。
而考试形式作为学生学习成果以及教师教学最直接的考核,对于今后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的考试方式还是主要采用“要点”考察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主要还是考察学生的要点背诵能力,但这对于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却没有任何意义,仅仅将汉语言文学的考核局限在重点和要点的考核,也是与当前应试教育相对应的。
1.3师生之间交流缺乏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很少出现教学活动,而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实现师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方式,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缺少了互动,进而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
目前我国在教学过程追求达到一种“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
但是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师生这种平等交流的关系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教师还是处于整个课堂的主导地位,对学生创造力培养和主观能动性发挥上都缺乏重视,造成汉语言文学教学氛围的不活跃,影响到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1.4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汉语言文学自身的枯燥、难懂的特征,对于那些富有朝气和活力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更容易对那些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反而面对枯燥的汉语言文学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甚至对其产生反感,加上当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形式和陈旧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了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这种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汉语言专业发展现状
汉语言专业发展现状引言汉语言专业是中国大学中的一种重点人文学科,它的发展对于培养优秀的汉语言文化传承者和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汉语言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多个方面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专业设置目前,中国的大学和高校普遍设立了汉语言专业,并开设了相应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项目。
汉语言专业的设置形式多样,既有独立设置的汉语言专业,也有与其他相关专业进行交叉设置的双学位项目。
此外,还有一些外国大学也开始开设汉语言专业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汉语学习需求。
课程设置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汉语语言学、汉语文学、中国历史与文化、现代汉语等基础课程,以及汉语教学法、翻译、写作、口语等实践性课程。
此外,一些高水平的汉语言专业还设置了专业方向课程,如古代文言文研究、当代社会语言学研究等,以培养更专业化的人才。
师资队伍汉语言专业的师资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越来越多具有教育学、语言学、文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加入到汉语言专业的教学团队中。
此外,一些外籍教师也加入到汉语教学中,并为学生提供原生态的汉语学习环境。
这些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学服务和学习资源。
就业前景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对外交流的增加,汉语言专业的就业前景日益广阔。
毕业生可选择从事教育、文化传媒、翻译、旅游等行业,并有机会在国内外的大企业、外交机构和教育机构工作。
此外,一些优秀的毕业生还可以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汉语言教学和研究工作。
发展挑战尽管汉语言专业在发展中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汉字文化的传播,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增加,学生人数急剧增长给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造成了压力。
其次,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汉语言专业需要更好地适应跨文化交流的需求,并培养更具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汉语言专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教学方法创新:采用更多的信息技术手段和互动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能力 , 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养成, 能造就良好的人文氛围 , 进一 步提高师生员工的文明风尚 , 造就和谐校园。
三、 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汉语言能力的对 策
1. 设置专门课程, 为母语教育力争一席之地 要把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列入高校普通本科教育培养 目标、 课程体系和技能训练之中, 让语言文字工作成为学校本科 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考核范围。 并渗透到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 引导 学生热爱母语, 亲近母语 , 增强民族自信心 , 尽快提高学生的母 语素养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2. 组织各种活动, 提倡大学生讲好普通话, 使用规范字 , 提 高汉语言表达能力 把每学期的一周时间确定为 推普周 , 利 用横幅标语、 招 贴、 广播、 电视、 网络等多种校园媒体在全校范围掀起宣传 推广 普通话 , 使用规范字 的热潮 , 每年定期举办普通话水平大赛。 3. 强化训练, 推广普及普通话 , 全面开展普通话水平培训和 测试工作 由普通话测试工作人员通过调研实证研究本校大学生的 汉语言表达水平现状 , 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 积极开展集中 培训和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努力 , 使大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 合格率达到 90% 以上。 4. 提高学生用字用语的准确性 组织大学生兴趣活动小组参与校园错别字的查错纠错 , 并 定期在校园媒体上公布 , 促进学生用字用语的准确性。同时坚 决消除校园黑话 , 净化校园语言环境。 5. 建立学校的汉语言文字工作网站 利用网络优势, 建立学校的汉语言文字工作网站 , 随时与 学生沟通信息 , 交流经验 , 进 行培训、 辅导。增 加投入, 加强监 督 , 评估检查 , 使上述措施趋向体系化、 制度化、 规范化 , 真正使 语言文字工作成为一项上下重视的事业, 最终在校园形成热爱 母语、 重视母语、 自觉学习和规范使用母语的良好氛围 , 逐步改 进理工科大学的弱势。从而顺利实现内蒙古自治区语言文字工 作委员会确定的 2010 年 普通话基本普及 、 汉字的社会应用 基本规范 的目标。
[ 1] 朱 竞 . 汉语的危机 [ M ] . 北京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05. [ 2] 何成保 . 内蒙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手册 [ Z] . 呼和浩特 :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 2006.
206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8 年第 5 期 ( 第 10 卷
No. 5 2008( Vo l. 10
总第 41 期 )
Sum No . 41)
二、 推广普通话、 提升大学生汉语言能力的 重要意义
1. 大学独特功能的发挥关系到民族复兴和文化传承 推广普通话、 提升汉语言能力以提高大学 生人文素质, 关 系到大学独特 功能的 发挥 关系到 民族 复兴和 文化 传承。从 2000 年起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 2 月 21 日定为 国际母 语日 , 旨在促进语言文化多样性和多语种化, 提高对全世界各 语种和文化传统的认识。人是语言的存在 ,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 表达工具 , 而是根植于民族灵魂和血液的文化符号。大学是文 明的重要创造场所, 承载着传承文明发展文化的重要使命。通过 强化汉语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对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 , 提高他们的 精神境界。这对于推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 , 增强我国综 合国力大有意义。而这正是大学重要目标和功能之所在。 2. 汉语言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 推广普通话、 提升汉语言能力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很 具操作性的举措, 现在高校人才培养需要面向市场和社会 , 生产 适销对路的人才。大学生在具备了相当的专业素质后 , 怎样发 挥自己, 让别人了解、 认可、 接纳就是一个关键问题了, 这时候语 言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有时甚至直接关系着求职的成败。实 际上高校的大量活动都与语言能力密切相关 , 如辩论赛、 演讲比 赛、 学习研讨会等。即使是纯粹的科学研究, 其团队的领导也要 有强大的语言协调能力。大学里重视学生汉语言能力训练, 就 会减少他们成才路上的障碍。 3. 促进国际教育交流 高校办学日益国际化 , 对外交往频繁 , 大学生 的汉语能力 面临着考验, 亟待提高。现在几乎所有上了层次的大学都有对 外交流, 如开展留学生业务, 建立学院 , 合作办学等。这种交流 从根本上讲是两种文明或者两种文化的交流。对自己的文化了 解不深, 对自己的母语都掌握不好的人, 他会怎样去和外国人进 行深度交流。语言能力并不是简单的对白, 语言的后面是思想, 是对问题把握的深度。作为大学生, 必须有基本的文化底蕴, 有 必要的汉语言能力。 4. 涵养大学人文气息 、 建设和谐校园 推广普通话、 加强包括汉语言能力为标志内容的人文素质 教育活动 , 有助于进一步涵养大学人文气息、 塑造形象、 提升品 位、 建设和谐校园。 我们可以想象 , 一个语言粗糙、 文化知识单薄 的大学生会 怎样展示学校的形象; 一个语言不够丰富 , 底蕴不深厚的教师会 怎样实施他的教学宗旨 ; 一个管理服务人员如何用礼貌得体去 面对他的管理服务对象, 去高效实施管理目标。这些虽然表面 上无关紧要, 实际上却是一个学校软实力和文明形象的重要体 现, 关系到社会对学校的直观感受和印象形成。因此, 加强汉语 参考文献 :
四、 结语
语言是一条鲜活而流动的长河 , 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 都说得既准确又生动。陈词滥调无处不在, 也是现实社会的状 况。但大学生是受着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代表着社会文明的 品级高度, 应该承担一个责任 维护本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和 高贵性。因此, 在大学生中大力推进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 , 对 于提高母语素养 , 倡导语言文明, 清除语言污染, 建立健康的道 德的语言交际秩序, 形成和谐的语言交际环境, 促进和谐校园建 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大学生足够的重视 , 并在 实践中身体力行 , 有所作为。
言表 达能力的薄弱 。 揭示出提升大学生母语能力与提高人文素质和建设和谐校园 文化的密切 关系 , 并提出了行 之 有效的对策 。 关键词 : 大学生 ; 汉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 : H 0- 0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4458( 2008) 05- 0205- 02 有人说这是一个语言狂欢的时代 , 其实也是一个语言危机的时 代 , 是语言垃圾到处泛滥的时代。主要问题表现为英语的围困、 翻译腔的盛行、 性语言的狂欢、 网络语言的失控等等。 2. 母语和外语的本末倒置使得大学生汉语言能力严重下 滑 在大学校园 , 受经济全球化大环境影响和英语霸权主义冲 击 , 英语学习蔚然成风 , 气势凌人。各类英语考试更是高高在 上 , 四级、 六级、 八级、 中高级口译、 考研英语、 托福、 雅思 几 乎占到大学时代学习 时间的三分之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 : 大学生普遍忽视汉语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 母语和外语的重要 性本末倒置。以至有的学生 外语六级汉语一级 , 很多学生组 织不好一篇合格的论文。有位数学教授说, 他修改学生的数学 论文, 大部分时间却花在文字上面。 在口语表达上, 大学生也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一类 是洋话连篇 , 杂腔杂 调。例如 : 经常听 到大学 生说 最 cool 、 PK 、粉丝 之类的新鲜词, 还有 我好好开心呵 、我好好感动 呵 , 应该是从台湾电视片里学来的话吧 ? 实在是糟粕。 好好 是什么意思 ? 好好 有什么好 ? 还有什么 开开心心 , 完全是 病句。另一类是不善表达, 几近失语。有一个学生说他一天中 午读了一篇平淡无奇的怀旧性短文, 突然大哭一场, 事后根本无 法解释自己的哭。他对自己最重要、 最入心、 最动情的事 , 竟然 有口难言。总之 , 错别字泛滥, 成语误用, 网语数字语、 校园黑话 盛行是大学生语言使用方面的突出问题。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第一章第三条规定 国家推广普通 话 , 推行规范汉字 ; 第四条把 讲好普通话 , 使用规范字 是定为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育部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颁布的 一系列文件中都强调说好普通话 , 用好规范字, 提高语言文字应 用能力是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最近一次的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大赛
1. 无法回避的 汉语危机 资料显示 , 现在世界上有 3000 万人学习汉语 , 有 100 多个 国家的 2300 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 ; 与此同时 , 复旦大学的中 国学生在汉语言文字比赛中败给了外国留学生 , 参加 2006 年广 东高考的 1 万考生在文言翻译上得零分, 10 万考生在造句上得 零分。对比表明, 我们的汉语确实已经陷入极大的危机 当中。 所谓 危机 并不是说汉语本身的衰败 , 而是指中国人使用汉语 的能力, 越来越弱了。 呱呱坠地 不能读成 gua gua zhui di , 炙手可热 并不是 东西太烫手的意思 上, 夺得第一名的是外国留学生队, 而主要由刚从激烈的高考中 脱颖而出的中国学生组成的各支队伍, 只能依次往后排 , 这一结 果让多数评委大跌眼镜。在学外语成为全民风潮 , 不懂一门外 语似乎就等于新时代文盲的背景下 , 某地又发生高级英语口译 考生看不懂母语的笑话: 不少自以为 英语流利的 的中国考生 把 富贵不能淫 译成 要富有, 不要性感 ; 翻译 血肉长城 竟然 出现猪肉的单词。大学生中文素养的薄弱 , 令人深思。由此引 发了 汉语危机论 、 母语保卫战 等问题的提出和争议。正如 古语所云 : 久居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 , 不少大学生并不领会母 语的优美 , 对母语的研究少之又少, 倒是留学生更愿意花时间研 究中国文字背后的文化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当前 , 电视、 广播、 手机、 因特网、 报刊图书 , 各种语言载体都 在实现爆炸式的规模扩张 , 使人们的语言活动空前频繁和猛烈。
语言 , 是人类最根本最伟大的创造。汉语 , 是一代又一代 炎黄子孙不断创造的结晶 , 也是中华文明不断丰富、 不断发展的 根本保证。汉语的发展 , 需要爱护 , 需要浇灌, 需要不断丰富, 更 需要一个适合其生命成长的健康环境。恰恰是在这个方面, 我 们的汉语面 : 2008- 08- 03 作者简介 : 崔艳丽 ( 1966- ) , 女 , 河南南阳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学院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广告文案写作、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