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PPT演示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PPT演示课件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性质,循环系统 疾病可分为心脏病、血管病和调 节循环障碍性疾病。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包括先天性因素(如遗传、基因突变 等)、后天性因素(如生活习惯、环 境因素等)以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 胖、缺乏运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精神压力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合理用药
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调 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减轻焦虑 抑郁情绪。
健康宣教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应急处理方案设计和演练
心律失常应急处理
心力衰竭应急处理
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给予抗心律失 常药物;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给予吸氧 、强心、利尿等治疗;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变化。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ppt演示 课件
目 录
• 循环系统疾病概述 •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 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 • 非药物治疗与护理操作 • 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循环系统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循环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心脏、血 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 及调节循环的神经体液机制的各 种疾病。
临床表现
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水肿、紫绀、晕厥等。不同疾病表现各异,轻 者无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
诊断方法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管造影 等)进行综合诊断。
02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ppt幻灯片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ppt幻灯片课件
病人心前区疼痛是否减轻或消失 病人恐惧心理是否解除
第一节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心前区疼痛
【概述】
概念 心源性晕厥(cardiogenic syncope)是指由于心排血量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而引起脑供血骤然减少或停止而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常伴有肌张力丧失而跌倒的临床征象。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严重心律失常和器质性心脏病。
概念 心源性呼吸困难(cardiogenic dyspnea)是指各种心血管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病人呼吸时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
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是左心衰竭,亦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 左心衰竭主要病变基础为肺淤血和肺泡弹性降低。 右心衰竭主要病变基础为体静脉淤血。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第一节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学习目标
掌握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要点和主要护理措施。
熟悉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了解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目标和护理评价。
特点 心悸严重程度不一定与病情成正比 初发、突发的心律失常心悸多较明显,慢性心律失常者可无明显心悸 紧张、焦虑、安静或注意力集中时心悸易出现 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 心悸一般无危险性,但少数严重心律失常所致者可发生猝死 伴随症状 胸痛、呼吸困难、晕厥或抽搐、发热、贫血
(二)身体状况
第一节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心悸
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三)心理-社会状况
第一节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心悸
心电图检查 了解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况 心肌酶谱、血红蛋白、血糖、血T3、T4测定、超声心动图及胸片 协助判断心悸的病因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一、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忌吸烟、饮酒。

3、遵医嘱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评估血压、脉搏、心率和心律、尿量的变化和特点,评估胸痛累及的部位、呼吸困难的程度、皮肤有无水肿或发绀。

5、准确执行医嘱,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使用洋地黄类及降压药物时,注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昏等不良反应。

6、及时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或治疗、护理,做好患者健康指导。

7、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

8、注意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消除不良情绪。

9、保证抢救器械、药品及用物处于完好状态。

二、心脏瓣膜病护理常规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观察有无脑、肾、肺、脾栓塞等并发症。

2、评估有无风湿活动的征象,如发热、关节疼痛。

3、评估有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

如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尿少、水肿及肺部湿啰音等,提示心力衰竭发生。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合理休息和活动,减轻心脏负荷。

无症状患者均应避免剧烈活动;有风湿活动时应卧床休息;发生心力衰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在心功能代偿期应给予标准体重为标准的适宜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少食多餐。

心力衰竭者,应限制钠盐摄入。

3、注意观察和评估病情变化,以尽早发现并发症。

高热、心力衰竭等患者按相应的护理常规护理。

4、对于长期卧床者,注意口腔和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进行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预防栓塞。

5、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抚,消除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循环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
循环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要点
1、生命体征、意识精神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营养状态。

2、皮肤黏膜色泽、温度,有无紫绀、有无身体低垂部位水肿。

3、肺部有无干、湿啰音。

4、心脏血管检查:有无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有无震颤和心包摩擦感、心率、心律、心音;有无奔马律及心包摩擦音、瓣膜有无病理性杂音;有无颈静脉充盈及怒张。

5、有无腹水征及肝颈静脉反流征。

6、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常规 X 线检查、CT、MRI 及心导管术和血管造影等情况。

7、血常规、电解质、血糖、血脂、BNP、心肌坏死标志物、肝肾功能、血培养等。

【常见护理问题】
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肌缺血、心肌收缩力减弱有关。

2、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3、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致肺淤血有关。

4、体液过多与右心衰竭致体静脉淤血、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

5、舒适度的改变心悸。

6、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

7、焦虑与疼痛、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8、睡眠型态紊乱与疼痛、周围环境改变有关。

9、知识缺乏:缺乏卫生保健知识。

循环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24章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病人入院后由接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及时通知医生,协助体检,新入院病人建立护理病历,并做好入院介绍。

2新入院病人由责任护士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以后每天测量4次,连续3天;体温正常者改为每天1次;体温超过37.5℃的病人每天测量4次;体温超过39℃者,每4小时测量1次,持续观察72小时。

3按医嘱给予饮食,指导病人按需进食,危重病人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

4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听取病人主诉,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的变化以及药物作用、不良反应。

5新入院病人遵医嘱次日晨留取血、尿、粪常规标本并送检。

6每日记录粪便次数1次,便秘病人,遵医嘱绐予轻泻药或进行灌肠等处理;每周测体重1次,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7准确、及时执行医嘱,确保各项治疗计划落实。

8根据病人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分级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危重病人做好重症护理,预防压疮、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安全防护。

1.开展健康教育,针对病人及家属需求进行健康指导,如疾病防治、饮食及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1按内科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3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饮水。

4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注意观察氧疗效果,5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吸痰。

机械通气病人做好气道管理。

6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剧烈胸痛、意识障碍咯血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7准确落实纤支镜等各项检查的术前准备.并做好术后观察及护理。

8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有无血压升高、脉速、肌肉震颤等,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9危重病人做好重症护理。

10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二、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课件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课件

4.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体液
• (1)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主要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 (2)调节循环系统的体液因素: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RAAS)、血管内皮 因子、某些激素和代谢产物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调 节钠钾平衡、血容量和血压的重要因素。
• (2)动态心电图(dynamic-electrocardiogram,DCG):又称 Holter心电图(Holter-ECG-monitoring),能记录受检者连续 24~72小时心电信号,提高对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及短暂心肌缺血发 作的检出率。
• 动态心电图可提供以下信息: • ①心率,包括24小时平均心率、最快和最慢心率; • ②心律失常的类型、发作时间; • ③心脏停搏的持续时间、次数; • ④心电图的波形改变,如ST段抬高或下移; • ⑤心电图改变发生的时间,病人当时的活动状况及伴随症状。
1.全身状态
• ①生命体征: • ②面容与表情: • ③体位:是否能平卧,严重心力衰竭的病人常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 ④营养状态:晚期心衰病人常因长期食欲下降而消瘦,部分高血压、
冠心病病人体型肥胖。 • ⑤有无杵状指/趾。
2.皮肤、黏膜
• 皮肤、黏膜的颜色、温度和湿度,有无发绀,有无身体低垂部位水 肿。
5.生活史
• (1)个人史:评估病人的居住地在城市还是农村;居住条件是宽 敞、干燥,还是拥挤、潮湿,有无充足的阳光。
• (2)生活方式:评估病人是否经常摄入高热量、高胆固醇、高脂 肪、含盐或含咖啡因过多的食物,是否经常暴饮暴食。这些因素往 往是某些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二)身体评估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观察有无脑、肾、肺、脾栓塞等并发症。

2、评估有无风湿活动的征象,如发热、关节疼痛。

3、评估有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

如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尿少、水肿及肺部湿啰音等,提示心力衰竭发生。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合理休息和活动,减轻心脏负荷。

无症状患者均应避免剧烈活动;有风湿活动时应卧床休息;发生心力衰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在心功能代偿期应给予标准体重为标准的适宜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少食多餐。

心力衰竭者,应限制钠盐摄入。

3、注意观察和评估病情变化,以尽早发现并发症。

高热、心力衰竭等患者按相应的护理常规护理。

4、对于长期卧床者,注意口腔和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进行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预防栓塞。

5、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抚,消除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对于特殊治疗患者,做好相应的护理。

7、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健康指导】1、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以防诱发风湿热反复发作。

2、嘱咐患者坚持遵医嘱服药,积极控制并发症。

3、避免加重心脏负荷的因素。

避免剧烈活动和劳累;指导育龄妇女妊娠,心功能Ⅲ级以上不宜妊娠,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造成生命危险。

一、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护理常规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发热、呼吸困难等,警惕心衰并发症发生。

2、评估患者的皮肤粘膜,有无瘀点、出血斑等。

观察患者的面色,是否呈苍白、贫血貌。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患者宜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不疲劳为限,减轻心脏负荷。

有并发症者,需卧床休息。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3、注意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尽早发现和处理心力衰竭、动脉栓塞等并发症。

内科护理学第版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版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05
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本章 Nhomakorabea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循环系统解剖与生理
详细介绍了循环系统的解剖结构、生 理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的过程。
常用诊疗技术
包括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冠状 动脉造影等诊疗技术的原理、适应症 和操作方法。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常 见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治疗方 案进行了详细阐述。
护理措施
针对不同疾病和诊疗技术,提出了相 应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生活 调理、心理护理等方面。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分析
诊疗技术不断更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循环系统诊疗技术将不断更新 换代,如心脏介入手术、心脏移植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 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
精准医疗的发展
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对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将更加精确和个性化,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02
常用诊疗技术
心电图检查技术
01
02
03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信号检 测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方法 。
心电图的种类
包括常规心电图、动态心 电图、运动心电图等。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 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
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
心脏电生理的基本原理
心脏电生理是研究心脏电活动规律的科学。
家属参与和支持的重要性强调
1 2
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强调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提供情 感支持、协助日常护理、监督患者遵医行为等。
家庭环境对康复的影响
说明家庭环境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如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3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汇报人:2023-11-28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循环系统的组成回收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维持液体平衡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心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硬化、静脉曲张、血管炎等。

血管疾病淋巴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等循环系统疾病家族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胸痛、心悸、气促等症状,以及症状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和诱因等。

询问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和生活习惯等基本信息。

病史采集0102体格检查相关指标检查,以评估心脏病变情况。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症状,表现为心跳加速、心悸不安,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

详细描述心悸可能是由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的。

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以减轻症状。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可乐等。

同时,注意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

总结词心悸VS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或频率异常,可能导致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

总结词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心肌缺血、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以减轻症状。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可乐等。

同时,注意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

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或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治疗措施。

详细描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总结词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身体各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

详细描述心力衰竭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心肌炎、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的。

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以减轻症状。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限制盐分摄入,避免过多的水分潴留,同时注意控制饮食总热量。

对于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或进行心脏移植等治疗措施。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第二节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休息与体位(1)因病情不能平卧者给于半卧位,避免用力和不良刺激,以免发生心力衰竭或猝死。

(2)如发生心搏骤停,应立即进行复苏抢救。

2、饮食护理(1)低脂清淡饮食、禁烟酒。

(2)有心力衰竭者限制钠盐及入水量。

(3)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3、病情观察(1)测脉搏应数30秒,当脉搏不规则时连续测1分钟,同时注意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等变化。

(2)呼吸困难者给予氧吸入。

如有肺水肿则按急性心力衰竭护理。

(3)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发绀、脉搏骤变、剧烈胸痛、腹痛、晕厥或意识障碍等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4、药物治疗护理应用洋地黄类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按时按量给予,静脉注射时间不应小于10分钟,每次给药前及给药后30分钟必须监测心率,并注意观察有无耳鸣、恶心、呕吐、头晕、眼花、黄视等,脉搏小于60次/分或节律发生改变,应及时告知医生做相应处理。

5、皮肤护理全身水肿或长期卧床者,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6、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及时询问病人需要,适时进行心理护理,缓解病人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

二、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指由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心功能分级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日常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

II 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的活动可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出现上述症状,休息较长时间后症状方可缓解。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时亦有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1、休息与体位根据心功能分级合理安排休息及活动,尽量减少活动中的疲劳,根据心功能不全程度,协助病人采取半卧位或端坐卧位,使病人舒适。

肺炎护理常规

肺炎护理常规

肺炎护理常规一、一般肺炎的护理1、执行呼吸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及采取半卧位。

3、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不少于3000ml,以利于毒素的排出,不能进食者,静脉补液,点滴速度不易太快,以免引起肺水肿。

4、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要适宜。

5、注意口腔卫生,用朵贝尔也漱口,口唇干裂可涂润滑油,有疱疹者可涂1%龙胆紫。

6、严密观察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

如高热者执行高热护理常规。

如有休克早期表现,应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进行抢救。

7、留痰观察。

准备收集痰标本,以备常规化验和痰细菌培养。

痰与痰杯及时消毒。

8、大便秘结时可用温盐水灌肠,腹胀时可行肛管排气。

9、注意观察,如有出汗过多、体温骤降、呼吸变急、紫绀等情况。

应立即报告医师,并进行处理。

出汗多时应及时檫去汗液,更换衣服,预防受凉。

如昏迷谵妄时,执行昏迷护理常规。

二休克性肺炎的护理1、执行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设专人护理,去枕平卧。

体温低于正常时。

可用热水袋保暖,要避免烫伤。

3、注意呼吸道通畅,痰多时及时吸痰。

4、严密观察尿量,并做记录。

5、根据病情每隔5—15分钟测血压一次,并记录,血压低于10.6/8kpa(80/60mmhg)时,按医嘱静脉滴升压药物,并密切观察治疗效果。

6、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如有脱水、酸中毒、低钾等表现,应及时抽血,做二氧化碳结合力和钾、钠、氯测定。

按医嘱补充5%碳酸氢钠或11.2%乳酸钠溶液。

低血钾时应静脉补充10%氯化钾,但尿量减少时要谨慎使用。

胸膜炎护理常规一、执行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湿性胸膜炎卧向健侧,并加强患侧呼吸锻炼,以减少非功能受损;干性胸膜炎应卧向患侧,以减少病变部位胸膜的活动,减轻疼痛。

?三、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

四、因大量胸腔液致呼吸或紫绀时,给予氧气吸入舒适的半卧位,并协助医师抽出胸水,以减轻压迫症状。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1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急性发作期有发热,喘息时应卧床休息,老年、幼儿、体弱的病员应延长休息时间。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预防并发症。

3、饮食护理:对心肝肾功能正常的病人,应给予充足的水分和热量。

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ML 以上。

适当增加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的摄入。

4、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5、咳嗽、咳痰的护理:(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鼓励和指导病人每2—4小时定时进行有效咳嗽。

(2)胸部叩击:叩击同时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和咳嗽、咳痰。

叩击时间15—20min为宜,每日2—3次,餐前进行。

叩击时应询问病人的感受,观察面色、呼吸、咳嗽、排痰情况,检查肺部呼吸音及啰音变化。

(3)体位引流:按病灶部位,取适当体位,使病变部位支气管开口向下,利用重力,以有效咳嗽或胸部叩击将分泌物排出体外。

引流多在早餐前1h、晚餐前及睡前进行,每次10—15min,引流期间防止头晕或意外危险,观察咳嗽和痰液引流情况,注意神志、呼吸及有无紫绀。

(4)吸入疗法:包括湿化疗法和雾化吸入疗法。

在湿化疗法时,应密切观察病情,经常协助病人翻身、排背、必要时吸痰,以防止呼吸道急性阻塞。

6、根据医嘱正确收集痰标本。

7、药物治疗护理:观察抗生素和止咳、祛痰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8、心理护理:急性发作期,应关心体贴病人,了解情绪变化原因,给予耐心疏导,讲解有关防治知识,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

9、健康指导: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及有效排痰,劝其戒烟,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机体耐寒力,根据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冬季晨起外出注意保暖或使用口罩,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员接触。

2慢性阻塞型肺疾病护理常规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抬高床头,取半卧位或坐位。

3、病室每日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

4、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避免产气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疾病概述】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

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和血管疾病。

主要症状和体征: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心源性晕厥。

【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2.焦虑3.体液过多4.活动无耐力5.心输出量减少6.潜在并发症:猝死【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安静、清洁、空气流通,病情较重者应减少探视。

2.心理护理:关心、体贴、鼓励患者,做好充分解释、安慰工作,避免谈论任何令患者烦恼、激动的事,协助其克服各种不利于疾病治疗的生活习惯和嗜好。

3.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患者,协助其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4.休息及卧位:保证足够的睡眠。

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逐渐鼓励床上活动乃至下床活动,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更换体位,心功能不全者半卧位或端坐卧位。

下肢水肿明显者无明显呼吸困难,可抬高下肢,以利于静脉回流。

5.饮食护理:宜给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

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应限制钠盐食物。

6.鼓励长期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排便习惯。

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或灌肠。

心衰患者控制入水量。

7.药疗护理:掌握心血管常用药物的剂量、方法、浓度、作用及副作用,注意用药前后的情况,准确控制和调节药物的浓度与使用速度。

8.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做好皮肤护理,以防压疮。

9.备齐及定期检查抢救物品及药品,必要时行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等抢救措施。

10.做好出院指导:按时服药、注意饮食、避免过劳、预防感冒、定期门诊复查。

【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有关疾病的防治与急救知识。

2.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掌握劳逸结合的原则,保证足够的睡眠并避免精神刺激。

4.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

5.对冠心病患者应随身备好急救药物,对安装起搏器患者应避免做MRI检查,随身携带好保健卡。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观察有无并发症,如脑梗死、肺栓塞等。

2、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了解其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治疗方案的理解情况。

3、注意观察并评估病情变化,如心脏杂音、脾肿大、肺部湿啰音等。

4、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口腔卫生情况,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1、严格执行医嘱,按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2、给予适宜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营养、高蛋白,少食多餐,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3、保持患者的休息和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

4、注意口腔和皮肤卫生,定时更换床单、衣物等,预防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肺栓塞等。

6、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慰,消除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7、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如心脏超声、血培养等。

8、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健康指导】1、嘱咐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2、指导患者坚持按时服药,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和疗程。

3、告知患者定期复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4、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过多的油脂。

5、提醒患者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悦,积极配合治疗。

6、为预防便秘,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必要时可以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

7、在进行溶栓治疗时,需要监测凝血时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8、对于行心血管介入治疗者,需要按照介入治疗术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9、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调整和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饮食,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避免便秘,控制情绪过度激动和精神高度紧张,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长时间洗澡或淋浴等。

2、坚持服药,并定期进行复查。

3、指导患者自我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就医。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脑出血护理常规1、执行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昏迷者执行昏迷护理常规。

2、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入院宣教。

3、病房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侧卧位,头部垫高15-30度,放置冰袋以免再出血。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并注意呕吐物及大小便颜色及量的多少,另外还要注意观察瘫痪肢体的变化情况,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对颅内高压,使用脱水剂病人,应注意观察水、电解质平衡情况,遵医嘱随时抽血检查,为治疗提供依据。

6、对烦躁不安,血压持续过高者,应适当降压,中枢性高热,每四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

7、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拍背吸痰,有义齿时取出,呼吸困难时吸氧。

8、维持营养,有喝水或吞咽困难者,应该给鼻饲流质,昏迷病人前三日每日输液量为1500毫升,三天后可给鼻饲饮食,每日口腔护理三次,准确记录出入量。

9、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每1-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压疮发生。

10、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3次,每次0.5—1小时,防止发生呼吸系统感染。

11、肢体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急性期后每日2—3次肢体及语言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萎缩或肌强直。

12、针对病情进行心理护理及有关疾病方面健康宣教。

13、做好出院宣教,定期门诊随访。

脑梗塞护理常规1、执行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入院宣教。

3、急性期卧床休息,取头低侧卧位。

4、严密观察神经系统的症状及体怔,注意有无新的梗塞发生,如突然失语,意识逐渐不清,瘫痪肢体加重等。

5、呼吸困难给低流量吸氧,定时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6、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应用抗凝药时,注意观察皮肤、黏膜、大小便、呕吐物有无出血现象。

7、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生。

8、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每日对瘫痪肢体进行功能锻炼,失语者进行语言功能锻炼。

9、针对病情进行心理护理及有关疾病方面健康宣教。

10、做好出院宣教,尤其嘱病人出院后坚持语言和肢体功能锻炼冠心病护理常规1、执行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冠心病综述简洁六篇

冠心病综述简洁六篇

冠心病综述简洁六篇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冠心病综述简洁六篇,欢迎品鉴!篇四冠心病综述简洁冠心病护理常规1.执行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在床上、床边、室内、室外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及活动量。

3.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易消化饮食为佳,多吃水果蔬菜、但要少食多餐,有心衰时控制钠盐及水分摄入,禁烟、酒、浓茶。

4.严密观察病情,测量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并做详细记录,严格记录出入量。

5.心肌严重缺氧而发生剧烈疼痛时,给予止痛和镇痛剂,呼吸困难时采用半卧位,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肺水肿时采用酒精湿化氧吸入。

并发严重心律失常者进行心电监测,同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疗效。

6.熟悉电击转复和人工起搏、胸外按摩挤压等操作,积极配合抢救。

7.注意观察患者神智、面色、四肢、皮肤温度及尿量的变化,及早发现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梗护理常规1.执行循环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2.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3.发病第一周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逐渐坐起,第二周可床边及室内活动,有并发症者卧床休息可适当延长。

4.梗塞一周内进高维生素的柳枝饮食,逐渐改为易消化、低胆固醇、清淡半流饮食,少食多餐忌烟酒浓茶。

5.发病在24小时内给予高流量吸氧4—5升/分,病情稳定后改为2—3升/分,5—7天以后可间歇吸氧。

6.及时解除疼痛,肌注杜冷丁50㎎,辅以硝酸甘油或消心痛,罂粟碱等。

7.严密观察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8.严密观察血压、体温、呼吸、神智、尿量的改变,对疼痛的性质、部位、时间和用药的效果。

9.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增加心脏负担,可使用低压盐水灌肠、开塞露、服用缓泻剂。

专科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1、按入院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

2、室内应保持清洁、安静、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温在18°C-20°C为宜,相对湿度50%--60%,每日用消毒液经常空气消毒2次。

3、危重病人和特殊检查或治疗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卧位。

4、按医嘱给予饮食,并向病人宣传饮食在治疗中的。

给危重病人喂饭或鼻饲。

5、做好心理护理,对急性期危重病人,应以熟练的护理技术解除病人痛苦。

对慢性病人,予精神鼓励,增强其对康复的信心。

对康复期病人,予卫生宣教,使其对疾病有所认识。

老年人应注意维护其自尊。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同时注意分泌物、排泄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

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备齐抢救药品、器材。

8、严格交接班制度。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常规1、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病人入住监护室(CCU),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谢绝探视,防止不良刺激。

3、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电图、血压、呼吸和尿量的变化。

急诊介入手术后,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常规。

4、及早解除疼痛,给予吗啡或杜冷丁应用,遵医嘱应用镇痛、抗凝、扩冠药物。

5、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滴速控制在15-30d/min。

6、间歇或持续吸氧3-7天,氧流量3-4L/min。

7、给予低盐低脂、低热量、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8、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9、做好心理护理。

10、做好并发症的相关护理:心律失常,心理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11、做好出院指导。

高血压护理常规1、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做好心理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情绪激动3、早中期高血压病人可适当休息,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保证充足睡眠。

晚期高血压病人伴有心肾脑损害时应卧床休息,禁烟酒。

4、密切观察利尿、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以防止低钾和体位性低血压。

5、注意观察病情,定时测血压、心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忌吸烟、饮酒。

3、遵医嘱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评估血压、脉搏、心率和心律、尿量的变化和特点,评估胸痛累及的部位、呼吸困难的程度、皮肤有无水肿或发绀。

5、准确执行医嘱,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使用洋地黄类及降压药物时,注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昏等不良反应。

6、及时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或治疗、护理,做好患者健康指导。

7、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

8、注意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消除不良情绪。

9、保证抢救器械、药品及用物处于完好状态。

二、心脏瓣膜病护理常规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观察有无脑、肾、肺、脾栓塞等并发症。

2、评估有无风湿活动的征象,如发热、关节疼痛。

3、评估有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

如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尿少、水肿及肺部湿啰音等,提示心力衰竭发生。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合理休息和活动,减轻心脏负荷。

无症状患者均应避免剧烈活动;有风湿活动时应卧床休息;发生心力衰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在心功能代偿期应给予标准体重为标准的适宜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少食多餐。

心力衰竭者,应限制钠盐摄入。

3、注意观察和评估病情变化,以尽早发现并发症。

高热、心力衰竭等患者按相应的护理常规护理。

4、对于长期卧床者,注意口腔和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进行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预防栓塞。

5、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抚,消除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对于特殊治疗患者,做好相应的护理。

7、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健康指导】1、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以防诱发风湿热反复发作。

2、嘱咐患者坚持遵医嘱服药,积极控制并发症。

3、避免加重心脏负荷的因素。

避免剧烈活动和劳累;指导育龄妇女妊娠,心功能Ⅲ级以上不宜妊娠,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造成生命危险。

三、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护理常规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发热、呼吸困难等,警惕心衰并发症发生。

2、评估患者的皮肤粘膜,有无瘀点、出血斑等。

观察患者的面色,是否呈苍白、贫血貌。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患者宜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不疲劳为限,减轻心脏负荷。

有并发症者,需卧床休息。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3、注意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尽早发现和处理心力衰竭、动脉栓塞等并发症。

心力衰竭者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护理。

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4、遵医嘱正确、及时采取血培养标本。

5、严格按时按量使用抗生素,如施行拔牙、手术及其他侵入性操作前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观察药物的疗效及毒副反应。

6、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抚,消除紧张和恐惧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指导】1、加强营养,预防各种感染。

2、指导患者自我监测体温,定期门诊复查。

四、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1~3周内是否有病毒感染的病史。

2、评估患者有无心脏受累的症状,如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隐痛等。

评估有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3、评估患者活动耐受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否受限。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限制探视。

病情恢复后3~6个月逐渐恢复轻体力劳动。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促进心肌细胞的恢复。

3、严密监测心律、心率,急性期给予持续心电监护。

尽早发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一旦发生并发症,按其相应的护理常规。

4、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健康指导】1、嘱咐患者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以免加重病情。

3、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脉搏、心率、心律等,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五、心绞痛护理常规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诱发患者心绞痛的因素,了解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观察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2、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变化。

3、监测心电图变化,注意有无形态、节律等变化,评估有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充分保证足够的睡眠。

心绞痛发作频繁时,应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严格控制探视;疼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

2、合理饮食,给予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适量纤维素的饮食。

进食不宜过饱,避免暴饮暴食,控制食盐摄入量﹤5g/d。

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

3、患者胸痛时给予中等流量的间断吸氧。

4、心绞痛严重时,遵医嘱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等,用药时注意滴速和血压的变化。

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

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

6、给予患者安抚和心理支持,指导患者放松,缓解和消除紧张情绪。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心绞痛的因素,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饮食;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和精神高度紧张;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长时间洗澡或淋浴等。

2、告诉患者疼痛发作时的处理方法,随身携带“保健盒”,学会正确服药和疗效观察。

3、指导患者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护送就医。

六、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诱发患者心绞痛的因素,了解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疼痛发作时有无大汗或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观察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2、监测心电图变化,注意有无形态、节律等变化,了解心肌缺血程度、有无心律失常。

3、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面色、心律、心率、尿量等变化,注意潜在并发症的发生,如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跳骤停等。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有无紧张、焦虑情绪。

【护理措施】1、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3~7天,严格限制探视,落实患者的生活护理。

2、患者胸痛发作时禁食,2天内进食流质饮食,之后改为软食。

少量多餐,宜给予低热量、低脂肪、低盐、产气少、适量纤维素的清淡饮食。

3、持续心电监护3~7天或至生命体征平稳。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每1小时1次并记录,注意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4、遵医嘱予氧气吸入。

最初2~3天内,间断或持续氧气吸入,鼻导管吸氧流量为4~6L/min,面罩吸氧流量为6~8 L/min。

5、控制疼痛,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必要时肌内注射哌替啶50~100mg。

6、预防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

7、溶栓治疗时应监测出凝血时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8、行心血管介入治疗者按介入治疗术护理常规护理。

9、给予心理支持,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调整和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饮食;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避免便秘;控制情绪过度激动和精神高度紧张;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长时间洗澡或淋浴等。

2、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3、指导患者自我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护送就医。

4、嘱咐无并发症的患者,心肌梗死6~8周后无胸痛等不适,可恢复性生活,并注意适度。

七、心律失常护理常规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有无类似发作病史。

2、评估患者血压、心率、心律、神志等,评估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频率和类型,了解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

3、评估心律失常发作时有无伴随症状,如脉搏加快或细弱、血压下降、头晕、黑蒙、晕厥、气短、胸痛等。

注意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引发心跳骤停。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有无紧张、焦虑情绪。

【护理措施】1、根据心律失常的程度和特点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

严重心律失常者,应卧床休息;心动过速者,应限制活动;心动过缓者,避免兴奋迷走神经的活动,如避免排便时屏气;室性心动过速者,指导患者尝试频繁用力咳嗽,促进心律复律。

2、饮食宜清淡无刺激,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和饮用兴奋性饮料。

戒烟、酒。

低钾时,给予含钾高的食物,如橙子、香蕉等。

3、遵医嘱给予氧气吸人。

4、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神志等变化。

5、急性心律失常者给予持续心电监护。

评估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频率和类型。

对于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及时做好急救准备,立即给予复律和心肺复苏,并遵医嘱给予生命支持疗法。

6、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7、给予患者安抚和心理支持,稳定患者情绪,缓解紧张和焦虑。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心律失常的诱因。

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酒、控制体重;保持大便通畅;及时治疗腹泻、脱水等引起电解质紊乱的疾病;避免从事高空作业、驾驶等紧张工作。

2、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3、教会患者及家属观察脉搏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七、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有无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2、评估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等,了解血压的波动范围。

3、询问患者有无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用药史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的血压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保证充足睡眠。

血压控制不理想,波动大时,应避免剧烈活动;严重高血压或出现有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时卧床休息。

服药后注意预防直立性低血压,如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动作宜缓慢等。

2、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优质高蛋白、含钾高、清淡为宜。

戒烟、忌酗酒。

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严防高血压危象的发生。

4、遵医嘱给予降压等治疗,观察降压药的疗效和副作用。

5、保持大便通畅,忌用力大便。

6、并发心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脑病者按相关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7、给予心理护理,引导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调整和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饮食;避免剧烈活动;避免便秘;控制情绪,避免过度激动和精神高度紧张;戒烟酒等。

2、向患者强调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3、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

交待患者如出现血压急剧上升、头痛、胸闷、恶心等不适,须立即就地休息,尽快到医院就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