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与腰部触诊
颈椎胸椎腰椎的触诊
前面观:第一颈椎上腭同一平面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第三颈椎下颌角同一平面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第四胸椎间隙胸骨角同一平面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第一腰椎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同一平面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侧面和背面观: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地棘突第二胸椎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第七胸椎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脊柱各结构地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一,脊柱各结构地常用体表定位法(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地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棘突地触抹定位法:()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地位置.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棘突.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地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地基点.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棘突.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棘突地位置.唯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地、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地人,棘突比棘突长.个别人地棘突比地长.应注意鉴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地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棘突、或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地连线上.: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椎体.故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故、、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棘突也基本能定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地连线,与棘突平. 因为、、地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甚至、也能较正确地定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横突地触抹定位法:()颈椎横突地触抹定位: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地胸锁乳突肌后缘.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地交界处.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地交界处.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地交界处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地交界处.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地交界处.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5cm,即为一个横突. ()胸椎各横突地触抹定位:不易触抹清.()腰椎各横突地触抹定位:横突:最易触抹.在骶棘外缘与第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地腰肋部,食指地桡侧贴近患者地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横突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横突:既然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横突.横突:位于髂后上棘地稍外上方.,关节突地触抹定位:在棘突地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椎者较浅,后者较易抹清.,椎体:第腰椎体平脐.触抹法定位法,虽简便、实用,但因个体地发育、肥瘦不一,病理变化千差万别,故准确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较差.(二)比移法:即从个体地线片上,测量出各结构间地具体数据,再按比例(即将此数据除以线片地放大或缩小率),将数据移到人体上,以定出各结构地体表位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具体方法如下:,颈椎棘突定位:从颈椎侧位片上,可以清楚地测量出该片之尖至顶尖地距离.而且还可测量出棘突尖至棘突尖、至棘突地距离;依次类推,颈椎每个颈椎棘突地位置在一张线侧位片上都能精确地测量出.而任何人地、棘突是能准确触抹清楚地.故在人体上其、间地距离也能测量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根据下列计算就可精确地标出颈椎各棘突地位置.如线上其,为15cm.而人体地为10cm. 其放大率:15cm10cm.若需知人体棘突地位置.则测量线上为6cm.那么人体上棘突,则应位于人体棘突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若要确定人体地位置.则就测量线片上7.5cm.那么人体上地距离,应为7.5cm5cm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腰椎地棘突定位亦可如此.仅胸椎稍困难点.再者,利用侧位片,还可粗略估计表皮至黄韧带地深度.以策针刀安全,上下关节、横突、椎板间隙、椎板间距地位置,均可在颈、胸、腰段正位线片上显示出.因而也可测量出其间地数值关系.故亦可用比移法在人体表面标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目地:以选取进针刀地安全区.在脊柱周围进针刀,有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危险区. 如患者颈椎正位片上:棘间地中点()到其右侧地椎板内侧()为0.6cm;()到关节突关节地外侧缘()为2.0cm.假如该片地缩小率为.故该患棘间地中点到右侧椎板内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地距离,即为:0.6cm1.2cm.中点到关节突外侧缘地距离,为:2.0cm4.0cm. 若为上下关节突地中点:即为()()处.即:(4.0cm-1.2cm)1.9cm. 故该患者在中点旁1.9cm处(点)进针,是相对安全地. 亦可用此法选取胸、腰段进针之安全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脊柱各结构体表定位地应用(一)用于诊断:, 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棘突间位置:,既知棘突间位置,就可定其椎间孔、脊神经根出口处地位置.,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椎体、脊髓节段地位置.正常成人三者之间地关系以及每一脊神经根地分布、病损区,在体表地节段性分布,见下表及图:如颈椎病:脊根受激压,出现肩、腕以上地上肢外侧痛或麻痛,三角受累最明显,、棘突及棘旁压痛明显.影象学异常所见,也应在颈椎相同节段.脊根受激压,感觉异常部位也为肩及上肢桡侧,但可放射、指.肱二头受累重;二头肌反射异常;、棘突及棘旁压痛重.影象学异常所见节段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脊根、脊根受累时,其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亦应能相互印证,其诊断才会可靠.不同节段地腰椎间盘突出症,激压不同腰脊神经根,其临床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所见,三者均应是相互印证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但应注意:在胸腰段,由于脊柱与脊髓节段地长度差,较颈段更大.故同是节段性皮肤感觉异常,由脊柱或由脊髓病变所致者,则棘突地压痛部位,与颈段就不同.如下腹部皮节区,是由脊根支配.此区地感觉异常,若是脊髓病变,则是脊髓节段.此处相当于棘突处.应为、棘突压痛.若脊柱病变致,应为、棘突压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若小腿前外侧节段性感觉异常:为脊根受激压之表现.若为腰椎间盘突出致,应为椎间盘突出.则为、棘突压痛.若为脊髓病变致,则为脊髓节段;其对应于棘突、椎体节.则为、棘突压痛.余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用于治疗:,使选取地进针点准确:如要准确地选取颈椎棘间点:若术前拍一张与手术体位相同地线片,对每一个患者所选取地棘间点均会很准确.如颈椎手术,术前拍一张过屈侧位片(尤其是在、棘突顶,做一可显影地记号时),则若要选取、、、、、之棘间点,均会完全准确.同样,腰椎、胸椎各棘间点地选取,也可准确无误.选点正确,是针刀疗效地基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使选取地进针点安全:对针刀来说,行脊柱周围软组织松解术,有相对危险区,即脊柱正中地椎板间隙区.也有相对安全区,即椎板和上下关节突所在地骨性区.也有危险区,如颈前区.还有应视为禁区(我个人认为),如椎管内针刀操作.棘旁点,都选在相对安全区进针.即选取上下关节突及椎板所在地骨性区.如前述地颈椎点即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西医体格检查内容
西医体格检查内容一、前言体格检查是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
西医体格检查是指通过观察、听诊、叩诊、触诊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身体检查。
本文将介绍西医体格检查的内容。
二、神经系统检查1. 神经系统观察神经系统观察主要包括面容、肌肉萎缩和颅内压等方面。
在检查面容时,需要注意患者表情是否正常,有无面部肌肉萎缩和扭曲等情况;在检查肌肉萎缩时,需要注意患者四肢的大小是否对称,有无局部萎缩现象;在检查颅内压时,需要注意患者头颅大小和形态是否正常。
2. 神经系统感觉功能检查神经系统感觉功能检查主要包括浅感觉和深感觉两个方面。
浅感觉包括轻触、针刺和温度等感受;深感觉包括关节位置知觉和振动感受等。
3. 神经系统肌力检查神经系统肌力检查主要包括肌张力、肌力和肌阵挛等方面。
在检查肌张力时,需要注意患者四肢是否松弛或过度紧张;在检查肌力时,需要让患者进行各种动作,观察其肌力是否正常;在检查肌阵挛时,需要观察患者运动时是否有不自主的抖动现象。
三、心血管系统检查1. 心脏听诊心脏听诊是心血管系统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听诊可以了解心脏的大小、形态和功能等情况。
常用的听诊位置有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和三尖瓣区。
2. 血压测量血压测量是心血管系统检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范围为120/80mmHg至140/90mmHg。
3. 颈部血管触诊颈部血管触诊是了解颈动脉和颈静脉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触诊可以了解颈部血管是否有异常情况。
4.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了解心脏电活动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心脏的节律、传导和缺血情况等。
四、呼吸系统检查1. 呼吸观察呼吸观察主要包括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等方面。
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
2. 胸廓观察胸廓观察主要包括胸廓形态和肺部对称性等方面。
正常成人的胸廓应该对称,无明显畸形。
3. 肺部听诊肺部听诊是呼吸系统检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脊椎静态触诊颈椎胸椎和腰椎
脊椎静态触诊颈椎胸椎和腰椎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脊椎静态触诊颈椎、胸椎和腰椎颈椎静态触诊颈椎触诊(C7-C1)向后半脱位的触诊1.患者仰卧,术者蹲姿面对患者头部用双手掌心控制稳住头颅,并以双手的二三指指腹接触颈椎AP关节突的边缘上,从C7…C1一节一节地用指腹的力量往前往上推;2.感觉那一节颈椎较紧绷不容易移动,就是向后半脱位的原发关节;3.在进行触诊时,须寻问患者是否感到疼痛或者紧绷。
旋转的触诊1.以两手中指指腹接触AP关节突,先将C7定位,再由右向左旋转然后换方向由左向右旋转,并去感觉何处旋转受限制;或观察患者鼻尖的两侧转动角度的差别,并去感觉何处旋转受限制;2.若是棘突SP左旋,则棘突SP容易向左边旋转,左边较松,不容易转向右边。
若是棘突SP右旋,则棘突SP容易向右边旋转,左边较松,不容易转向左边。
侧弯的触诊1.两手之中指接触AP关节突,接触的位置与触诊颈椎旋转的位置一样,只是触诊力道方向的不同;2.先将C7定位,触诊的方向是直接穿越颈部,但是有点斜上的30度角往对侧推。
(往椎弓方向推)举例:以颈椎而言,(1)、若为向后半脱位(2)、旋转时,棘突SP由右向左推,有困难则为棘突SP右旋(3)、侧弯时,由左向右推,有困难,则是棘突SP向左边,为单一椎左侧侧弯。
(4)诊断书上,纪录为:PRI静态触诊腰椎和胸椎的触诊(L5->T2)向后半脱位1.患者卧躺方向是由下腰部沿着脊柱往上走,用手掌根先按住SP棘突,由下往上推SP棘突再往前按。
2.在腰椎的部位,按压的方向由下往上由后往前。
并沿着脊椎的线条而跟着改变按压的角度须保持90度的垂直向前。
3.在按压SP棘突时,要去感觉SP棘突受力的变化、第几节的SP棘突较推不动、各节的SP棘突移动的差异性;由下往上最先受限制的那一节SP棘突位置就是向后半脱位的原发关节。
旋转1.以左右大姆指轮流推动脊椎的棘突(SP),针对同一节的棘突由右向左推动再由左向右交互推动,去感觉那一边的旋转比较容易而那一边较受限制;2.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来测试腰椎的旋转:一手握住右边ASIS骨盆提上来固定住,另一手则将棘突推向右侧交互换边做,籍以比较左右旋转的僵硬度;推棘突SP,若为棘突SP向右旋(PR),则向右好推,向左难推:推棘突SP若为棘突SP向左旋(PL),则向左好推,向右难推;4.至于胸椎的旋转半脱位触诊,也可用按压横突TP左右两边的方式,加以比较那一边不容易移动;5.按压横突TP若为棘突SP向右旋,则右横突TP容易压下,左横突TP比较压不动;按压横突TP若为棘突SP向左旋,则左横突TP容易压下,右横突TP比较压不动。
颈部触诊法
颈部触诊法颈部, 触诊1.颈椎棘突的触诊以左侧为例(图2-12),检查者站于患者左边,以左手按住患者前额或下颌,使颈脊柱保持适度前凸位置,再以右手拇指按住左颈椎棘突侧方软组织附着处(不是在棘突正中),自C2~C7 逐一顺次滑动按压。
主要是确定棘突有无偏歪或位移,以及棘突位移的方向、大小。
一般触摸,比较4条线(中心轴线、棘突旁线、棘突顶线、棘突尖线),可综合判定病情(见前述诊断要点)。
颈椎棘突处多是斜方肌中上部附着处(起自枕骨粗隆,枕骨上项线项韧带T12的棘上韧带),还有小菱形肌(C6~7项韧带),上后锯肌(C6~T2棘突),头夹肌(C3~T3棘突),头半棘肌(C2~5棘突),半棘肌(C2~T6棘突),棘间肌等附着其上。
2-12 颈椎棘突压痛点检查当这些颈椎棘突软组织附着处或颈部肌肉在颈椎椎板所在部位有损害或出现无菌性炎症时,通过上述方法也可查出压痛点或异常改变。
多以C2~5棘突压痛最为敏感;有时有些病例作颈脊柱活动时,可在棘突部摸得“咯吱”感觉,此为颈部结缔组织变性所致。
与其出现的相应临床症象有:颈项疼痛或不适;还有可能引起项活动发声、颈活动受限、咽喉异物感、吞咽不适、麻木、舌增粗、说话不清、口张不大等症象;枕骨痛、头顶痛、头皮肿胀、异样感等症象;以及眼花发胀、眼睁不大、视力减退甚至完全失明、眼球后刺痛、眼眶痛、飞蚊症等症象。
2.项部肌肉的触诊检查者的拇指位于颈椎棘突与颈椎横突之间的部位,按住项部伸肌群的肌腹作上下滑动按压。
颈椎棘突附着的伸肌群,若因劳损性疼痛而持久不愈,则常继发所属肌肉本身的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项部不适、酸胀、疼痛、上背部发紧感等症象。
少数重症单侧或两侧轻重不等的病例,还会引起痉挛性斜颈。
有的头部固定不动,有的不停地摇动。
发病机理除与项部肌肉的变性挛缩有关外,还与背部、肩部以及锁骨上窝部软组织劳损有密切关系。
特别是头夹肌的变性挛缩,常是痉挛性斜颈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
因此,触摸按压时,可查得压痛点、肌紧张或条索状物等。
颈椎的五部触诊法
颈椎的五部触诊法
颈椎的五部触诊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定位:确定要触诊的颈椎部位,例如C2、C3、C4、C5或T1、T2等。
2. 观察棘突:观察颈椎棘突是否偏斜,压痛点是在棘突的中央区还是在两侧。
3. 触诊:用手指肚从颈椎的一侧向另一侧滑动触摸,注意棘突是否突出、压痛或偏斜。
4. 活动颈椎:让患者活动颈椎,观察哪一节颈椎活动时出现疼痛或不适。
5. 确定诊断:根据触诊和活动情况,结合患者症状和病史,确定颈椎问题的类型和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颈椎触诊需要专业医生或理疗师进行,不建议自行操作。
如果存在颈椎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触诊步骤
触诊要领:
一、第一颈椎触诊:(横突触诊法)
1、患者仰卧位。
2、术者双中指指腹置于患者乳突上。
3、术者双中指指腹沿着乳突垂直向下滑动,当指腹刚离开乳突时
停住。
(定在第一颈椎横突位置)
4、双指腹向前向内轻压,感觉触感。
5、双指腹同时上下滑动,一前一后滑动,判断错位形式。
二、第二----六颈椎触诊:(后关节突触诊法)
1、患者仰卧位。
2、确定双中指指腹运动路线----风池—肩峰线。
3、术者双中指指腹置于患者风池穴位置,稍向下即是第二颈椎后
关节突位置,双指腹同时上下滑动,一前一后滑动,判断错位形式。
4、同理向下触诊到第六颈椎。
三、胸椎腰椎触诊:
1、棘突偏歪;
2、脊柱侧弯;
3、前后滑脱。
无触诊,不治疗——详解颈椎和胸椎整体结构感触技巧及要点(二)
无触诊,不治疗——详解颈椎和胸椎整体结构感触技巧及要点(二)前方部位进行颈部前面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
头部应该有支撑以使颈部放松。
确定颈部处于中立位。
骨性结构舌骨舌骨位于C3、C4椎体平面前方。
可以作为定位棘突节段的标志,检查者可以很容易地触摸到舌骨前面,接着可用手指于同一水平平面向后触摸。
舌骨是一个马鞍形骨。
用拇指和食指环绕此结构的最前侧,可将其从一侧移动至另一侧。
由于下颌骨和许多悬吊的颈前肌肉的遮掩,所以并不容易触到舌骨。
当患者吞咽时,舌骨变的比较明显。
将舌骨向侧方移动时,可注意到有粗糙的捻发音,提示软骨表面比较粗糙。
甲状软骨甲状软骨(通常被称为Adam’s喉结)位于C4、C5椎体前方。
连续于舌骨远端,你可以触到甲状软骨的球状原顶。
如果颈部充分过伸,甲状软骨上部恰好定位于下颏和胸骨中间。
甲状软骨下部部分被甲状腺所覆盖。
如果软骨前面有肿大区域,可能是甲状腺增大,多为甲状腺肿。
第1环状软骨在颈部前方从甲状软骨向远端继续触诊,会在平第6颈椎椎体水平触到一个比甲状软骨柔软的组织。
这就是气管第1环状软骨。
触诊此处通常会给患者带来不舒服的感觉。
由于操作容易且比较安全,经常选择此处进行气管切开。
颈动脉结节颈动脉结节位于第6颈椎横突前侧。
邻近结节浅面可定位颈总动脉。
触及颈动脉结节时很容易压迫到颈动脉。
一定要注意不能同时触诊两侧颈动脉结节,因为可能产生颈动脉血供减少的后果。
在检查颈部前面时,颈动脉结节是一个有用的标志,可指导和确定检查者的定位。
胸骨上切迹站在患者对面,用中指或食指确定两个锁骨之间的三角形切迹。
这就是胸骨上切迹。
胸骨角(Louis角)找到胸骨上切迹后,继续向下触诊5cm直到触到一个横行骨嵴,胸骨柄与胸骨体在此处融合。
如果向外侧移动触诊,可以发现第2肋骨附着处。
胸锁关节从胸骨上切迹中央轻轻向头端、外侧移动手指,直至触摸到胸骨与锁骨之间的胸锁关节的关节线。
应该同时检查两侧关节以比较两侧的高度和位置。
患者耸肩会伴随有胸锁关节的运动和锁骨的提升,此时检查者触诊可以得到有助于关节精确定位的更好的触感。
触诊的方法
触诊的方法触诊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体格检查方法,通过手部的触摸来感知患者身体的状况,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
触诊的方法主要包括一般触诊和专科触诊两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触诊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一般触诊的方法。
一般触诊是医生在进行常规体格检查时使用的一种触诊方法,主要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等部位的触诊。
1. 头部触诊,医生通过触摸头部皮肤,可以感知头皮的光滑程度、头颅的形状和大小,以及颅骨的异常厚度等情况。
2. 颈部触诊,医生通过触摸颈部淋巴结和甲状腺,可以了解淋巴结的大小、质地和是否有压痛,以及甲状腺的大小、质地和是否有结节等情况。
3. 胸部触诊,医生通过触摸胸部可以感知肋骨的位置和形态,以及乳腺、淋巴结和心脏等器官的异常情况。
4. 腹部触诊,医生通过触摸腹部可以感知腹壁的张力和厚度,以及腹部脏器的位置、大小和质地等情况。
5. 四肢触诊,医生通过触摸四肢可以感知肌肉的张力和肿胀,以及关节的活动度和畸形等情况。
二、专科触诊的方法。
专科触诊是医生在进行特定器官或系统检查时使用的一种触诊方法,主要包括心脏触诊、肝脾触诊、淋巴结触诊等。
1. 心脏触诊,医生通过触摸心脏可以感知心脏的搏动、心尖搏动的位置和强度,以及心脏瓣膜的异常情况。
2. 肝脾触诊,医生通过触摸肝脾可以了解肝脾的大小、质地和是否有压痛,以及肝脾下缘的位置和触及度等情况。
3. 淋巴结触诊,医生通过触摸淋巴结可以感知淋巴结的大小、质地和是否有压痛,以及淋巴结的数量和分布等情况。
三、触诊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触诊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温暖,触诊时患者应保持温暖,以增加皮肤血流,有利于医生感知皮下组织的情况。
2. 用力均匀,医生在进行触诊时需要用力均匀,避免过轻或过重的触摸,以免影响触诊的准确性。
3. 仔细询问,医生在进行触诊前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触诊检查。
4. 注意卫生,医生在进行触诊时需要注意卫生,保持双手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颈肩腰腿痛,三步精准诊断法
颈肩腰腿痛,三步精准诊断法这三步分别如下新经络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询问病史及自觉症状首先新经络重视外伤史的询问新经络对治疗方案的制订新经络有特别重要意义新经络很多同行询问病史时新经络除性别、年龄、职业外新经络很少询问下列内容新经络例如新经络从小至今的外伤史新经络少儿患者新经络应了解其有无产伤新经络另外新经络头、颈、背、腰、臀部外伤后常常不是马上出现症状新经络尤以慢性劳损更是如此新经络因外伤史在第一次接诊时新经络易于忽略新经络要有脊柱整体观,询问清楚出现症状的时间与各部位各种症状出现的先后过程新经络询问疼痛的性质新经络是酸痛新经络麻痛新经络钝痛新经络烧灼性痛或放射性痛?新经络是持续性痛或间歇性痛?新经络体位改变时新经络对疼痛的影响新经络是加重、减轻新经络还是不变?新经络疼痛的具体部位新经络应了解准确在头、颈、胸腹、腰背、臀部及四肢的哪一范围内新经络感觉有无异常新经络如有异常新经络要了解新经络是麻木感新经络针刺感新经络肿胀感新经络冷厥感新经络还是灼热感?新经络感觉有无减退或消失新经络有无运动功能障碍?新经络达到什么程度?新经络肌肉有无萎缩或代偿性肥大有无上肢出现持物落地现象下肢有无僵硬、踩棉花感是否发生截瘫、偏瘫、单瘫或交叉瘫及面瘫等情况?总之新经络询问病情时新经络应包括发病脊椎相关的脊髓节段、周围神经和交感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循环、淋巴循环是否正常新经络通过以上询问新经络初步分析新经络是什么组织(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肌肉、血管或淋巴管)在什么部位受到了损伤,初步定出发病的脊椎或关节新经络简单归纳为新经络1 麻木、疼痛的肢体,按周围神经分布,作出发病的脊椎范围的初步定位判断新经络2 有内脏、器官病症,按交感、副交感神经节段,作出发病脊椎的初步判断新经络3 有脊柱局部症状的,按椎旁肌肉、韧带、筋膜附着的椎间关系作出判断新经络4 无上述临床表现者,按症状部位的动脉供血、脑和脊髓损害作出判断。
新经络第二步:触诊、检诊定位诊断新经络1.压痛点检查新经络在病变部位可有棘突、关节突和横突旁压痛;棘突间韧带有压痛;颈腰背肌有压痛;棘突两旁某点有压痛(关节突关节处),有神经根炎症时深压会出现沿神经放射痛,提示可能有椎间盘突出症;在L5/S1间压痛,可能有腰骶关节错位、劳损、游离棘突、杵臼棘突或骨盆旋移症等。
颈腰椎病的体格检查方法
❖ ⑦大鱼际肌 由颈6、7发出之正中神经支配。 主要观察有没有萎缩及其程度。
❖ ⑧小鱼际肌 为颈8~胸1发出尺神经所支配。 易判定之
颈腰椎病的体格检查方法
另一手握其腕部向外后方抬高手臂,若出
现疼痛为阳性。此试验主要用于臂丛神经
病变、c5以下神经根型颈椎病、前斜角肌
综合征、肋锁综合征,而C5以上颈椎病多
为阴性。
颈腰椎病的体格检查方法
第7页
❖ 压痛点 包含: ❖ (1)棘突间压痛:此对颈椎病定位关系亲密,
尤以病变早期,压痛点位置普通均与受累椎节相 一致。但对后期病例,因为椎间关节周围韧带已 硬化或骨化以及骨赘形成,则压痛点反而不显著。 ❖ (2)椎旁压痛:沿棘突两侧由上而下、由内 及外按次序进行检验有没有压痛。常见压痛以下 颈椎横突、肩胛骨内侧及第1、2颈椎旁为多。在 本上沿斜方肌走行。 ❖ (3)注意其它部位压痛:比如肩周炎压痛多 位于肩部附近,包含岗上肌。前斜角肌征候群者 压痛点位于锁骨上窝,而于乳突和枢椎棘突之间 压痛多提醒枕神经受累。
❖ 3.颈椎试验检验 ❖ (1)前屈旋项试验(Fenz征):在正常情况
下,除瘦体型者活动度较大和胖型活动略小外, 普通无显著受限。而在根型及颈型颈椎病者,其 对颈椎屈伸影响较多,椎动脉型者则可能影响颈 部放置活动,其它类型普通多无影响。
❖
颈腰椎病的体格检查方法
第9页
❖ ②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击顶(或压顶)试验或 Spurling试验。先令患者将头患侧倾斜,检验者 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击手背 部,使力量2)向下传递。如有根性损害,则因 为椎间孔狭小而出现肢体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等感 觉,此即属阳性。对根性疼痛猛烈者,检验者仅 用双手叠放于患者头顶向下加压即可诱发或加剧 症状。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或后伸位时出现加压 试验阳性者,则称之谓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颈部体格检查主要内容
颈部体格检查主要内容
颈部体格检查主要内容包括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和神经功能检查。
以下是具体的内容和步骤:
1. 望诊:医生观察患者的颈部外形,包括皮肤、血管、颈椎轮廓等,以了解颈部的一般情况和特点。
2. 触诊:医生用手轻轻触摸患者的颈部,以检查颈部皮肤的温度、湿度、弹性、肌肉张力、骨骼结构等情况。
同时,医生还可以通过触诊来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炎症、疼痛等异常情况。
3. 叩诊:医生使用叩诊锤轻轻敲击患者的颈部,以检查颈部是否存在疼痛、水肿、包块等情况。
4. 听诊:医生使用听诊器听诊患者的颈部,以了解颈部血管的杂音和心率情况。
5. 神经功能检查:医生对患者的颈部神经进行功能检查,包括感觉、运动和反射等方面。
医生会通过检查患者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压力觉等来判断颈部神经的功能状态。
在进行颈部体格检查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史,综合判断颈部的情况,以便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颈部检查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或疑虑,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触诊的分类及操作方法
触诊的分类及操作方法触诊是医学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手部的触觉感受、摩擦和打击等动作,以及与患者交流,来收集和获取患者的体表信息。
根据触诊的操作方法和目的,触诊可以分为直接触诊、间接触诊、叩诊和听诊等多种分类。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各种触诊分类及操作方法。
直接触诊是指医生直接用手直接触摸患者身体部位来获取信息。
在直接触诊时,应使患者处于适当的体位,以保护隐私,并尽量让患者感到舒适,放松大致的肌肉活动。
医生应注意保持双手的洁净和温暖,以及指甲的整洁。
直接触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周边触诊:医生通过触摸、揉捏等方式,检查患者的身体表面结构,如皮肤、肌肉、腱、骨等。
通过周边触诊,医生可以感知到患者身体部位的硬度、软度、厚薄、温度、湿度、粘滞度、肿物等信息,进而判断其是否异常或受伤。
2. 整体触诊:医生通过手的掌面、指尖等大面积接触患者身体表面,以获得全面的信息。
对于内脏器官的触诊,医生可通过压力的不同或沿着特定的解剖方向按摩来感知其质感、大小、形状、轮廓等。
3. 深部触诊:医生通过手指、拇指等进行深层组织的触诊,包括按压、压痛、蠕动等动作。
深部触诊主要用于深层肌肉、腱、关节、器官等结构的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间接触诊是通过使用工具或物体来进行触诊。
常用的间接触诊方法包括使用听诊器、测温计、头槌等工具。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间接触诊方法:1. 听诊:医生用听诊器观察和收听身体内脏或血液管路的声音和振动,以判断其是否正常。
常见的听诊点有心脏听诊点、肺部听诊点等。
2. 颈动脉触诊:医生用手指轻轻按压颈动脉,感受其脉搏的强弱、快慢和节律,以获得有关心脏和血液供应的信息。
3. 叩诊:医生用手指和橡皮锤等敲击身体表面,以产生声音和振动,并观察其特点。
叩诊主要用于肺部、腹腔、骨骼等器官的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积液、气体或异常组织。
触诊在医学诊断中是一个重要而常用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触诊操作时应遵循医学伦理和规范,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触诊方法。
颈腰椎专科查体[内容详细]
腰椎:一、腰椎视诊(有无畸形、步态)二、腰椎活动度,正常值:前屈90度、后伸30度、侧弯L30度、R30度、旋30度。
腰侧弯试验(+或-)三、腰部压痛点:腰椎棘间、双侧小关节、双侧横突、臀中肌、双下肢,四、特殊检查:1,直腿抬高试验2,屈颈试验3,“4”字试验4,仰卧挺腹试验5,股神经牵拉试验6,拾物试验7,弓弦试验又称坐位伸膝试验8,腰骶关节过伸试验俯卧,检查者的前臂插在病人两大腿的前侧,另一手压住腰脊柱,抬起病人大腿;如腰骶关节有病,即有疼痛。
9,骶髂关节扭转试验(Gaenslen征)仰卧,健侧髋、膝屈曲,由病人双手抱住;病侧大腿垂于床缘外,术者一手按住健膝,一手压其病侧膝关节,使大腿后伸,扭转骶髂关节。
骶髂关节痛者为阳性。
10,髋关节过伸试验俯卧,检查者一手压在骶部,一手将病侧膝关节屈至90 度,握住踝部,向上提起,使髋过伸。
此时必扭动骶髂关节,此试验同时也可检查骶髂关节。
五、下肢腱反射:正常值,膝腱反射L(++)R(++),跟腱反射L(++)R(++)。
六、下肢肌力:分6级:0、1、2、3、4、5级1,髂腰肌2,股四头肌3,股二头肌4,小腿三头肌5,腓骨长短肌6,胫长肌7,踇趾背伸肌七、皮肤感觉:浅感觉、深感觉八、病理反射:九、髌阵挛实验,踝阵挛实验膝关节一、视诊:膝关节有无畸形、皮肤、有无外伤、有无肿胀;二、触诊:皮肤温度、有无压痛、水肿;三、动:关节活动功能测定:屈0-150°;伸0°;过伸0-10°四、量:下肢相对长短:肚脐到内踝下肢绝对长度:大转子到外踝五、特殊检查:1、过伸试验2、过屈试验3、麦氏试验4、研磨试验5、侧方挤压试验6、前抽屉试验、后抽屉试验7、浮髌试验髋关节:动:外展、内收、屈曲、内旋、外旋特殊检查:12 托马斯试验(Thomas征)3 4”字试验颈椎:一、颈椎视诊(有无畸形)二、颈椎活动度,正常值:前屈50度、后伸40度、侧弯L30度、R30度,旋转65度。
颈项部的触诊程序及要点
颈项部的触诊程序及要点可按照三横、五纵、四点的顺序进行三横:即枕外隆突,上项线的水平线和下项线水平线及第七颈椎棘突至肩峰的水平线.五纵:即沿颈椎棘突,沿双侧关节突关节和沿双侧颈椎横突后结节的五条纵行线.四点:即胸锁乳突肌胸骨和锁骨的起点,乳突的止点和前斜角肌止点.(1)在枕外隆突,上项线的水平线触诊自枕外隆突向外触及以下结构:斜方肌起点,枕大神经和枕血管穿出点,头夹肌和胸锁乳突肌止点.斜方肌,头夹肌和胸锁乳突肌筋膜病可沿此线触及压痛或筋膜硬结,枕大神经卡压时可在枕大神经穿出点触及硬结或压痛,压痛并可沿枕大神经向颅顶放射.(2)沿下项线的水平线由外向内触诊在上项线下方较深处,可触及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半棘肌和头上斜肌的附着点,上述诸肌筋膜病或肌痉挛可沿此线触及压痛点.(3)沿第七颈椎棘突至肩峰的水平线触诊检查斜方肌肌腹的压痛点,颈肩综合征和落枕等常在此沿线有压痛点.颈椎间盘突出症压痛点多在患侧下部颈椎及肩胛内上角,且疼痛向患侧上肢放射.(4)沿颈椎棘突纵线触诊可从枕骨的枕外隆突至第七颈椎棘突逐个进行.触摸棘突并点数其顺序.注意检查棘突是否偏歪,压痛在棘突的中央区还是在两侧,并由轻到重地测定压痛点是位于浅层还是位于深部,一般浅层压痛多系项韧带劳损,并可触及项韧带增厚或有硬结.棘突偏歪可见于先天发育形成,间或椎骨的位置有移位改变.在C2-C3间隙压痛,常提示椎动脉型颈椎病.C7-T1之间活动度很小,是颈曲和胸曲的交界处,颈椎的始动关节,容易受损,长期低头工作易造成局部软组织,椎间关节损伤.冠心病,心肌炎患者于C7-T3棘突间可出现疼痛和压痛.(5)沿双侧关节突关节的连线触诊首先要确定椎骨节段,再顺连线从上向下触压,关节突关节移位时可在相应椎骨节段触及一侧隆起和相对一侧的凹陷;颈椎退行性变多发生在C5-C6,并在C5-C6的关节突关节后面有压痛,其他节段的颈椎退行性变也可在相应的高度有压痛或触及硬结条索,颈项肌肉的劳损或筋膜病也可在此处有压痛或软组织异常改变.。
颈椎胸椎腰椎的触诊
前面观:第一颈椎上腭同一平面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第三颈椎下颌角同一平面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第四胸椎间隙胸骨角同一平面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第一腰椎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同一平面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侧面和背面观: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第二胸椎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第七胸椎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
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
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
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
也可准确抹清。
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C4棘突不易抹及。
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
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
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
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
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
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
颈部淋巴结触诊操作流程
颈部淋巴结触诊操作流程
颈部淋巴结触诊是医生通过触摸患者的颈部淋巴结,判断其是否出现肿大现象的一种检查方法。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颈部淋巴结触诊的操作流程:
1. 患者准备:首先,患者需要取坐位,并充分暴露其颈部。
这样可以方便医生进行触诊,同时也有利于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紧张情绪。
2. 医生位置与手指准备:医生站在患者的后面,并确保示指、中指、环指三指并拢。
这是为了确保在触诊过程中,医生的手指能够均匀受力,避免因手指分开而产生误判。
3. 触诊顺序与技巧:医生应从患者的颈后肌开始触诊,然后依次触摸颌下、颈前肌群,最后到达锁骨下。
在触诊过程中,医生需要沿着顺时针的方向进行滑动触诊。
这种触诊方式可以确保医生触摸到整个颈部区域,避免遗漏。
同时,滑动触诊还能使医生更好地感知淋巴结的质地、大小和活动度。
4. 检查两侧颈部淋巴结:在整个触诊过程中,医生应左右手交替进行检查患者两侧颈部淋巴结。
这样可以确保医生对两侧颈部淋巴结进行比较,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 判断与建议:一旦医生发现患者的颈部淋巴结出现肿大现象,应及时建议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这些检查可能包括超声检查、血常规检查、X光检查等。
同时,如果医生认为有必要,也可以考虑给予患者抗生素进行治疗。
颈部淋巴结触诊是一种简单易行、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的颈部淋巴结是否出现异常。
在进行颈部淋巴结触诊时,医生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患者也应注意配合医生的检查工作,放松身心,以便更好地完成检查。
颈、胸、腰特殊检查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颈、胸、腰特殊检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颈、胸、腰特殊检查1:椎动脉扭曲试验:适用于有头昏症状者。
术者一手扶患者头顶,另一手扶其后颈部,使头向后仰并向左(右)侧旋转45°,约停15s,若出现头昏、头晕、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者即为阳性,为对侧椎动脉供血受阻,提示椎动脉综合症、椎动脉型颈椎病。
此试验应根据患者年龄和病情,对年龄大、头晕较重者,不要用力过猛,以防眩晕。
2:转身看物试验:患者不能或不敢贸然转头去看自己的肩部或身旁的物体,或需要转身区看,临床上可见于落枕、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结核等。
3:头前屈转试验:嘱患者前屈头部,然后左右旋转,颈椎产生疼痛为阳性,多见于颈椎骨关节病。
4:臂外展外旋试验:患肢侧平举,然后外转,使锁骨与第1肋骨间产生剪状压力压迫其间血管与神经,阳性表现为患侧扰动脉脉搏减弱或消失,因尺神经受压,环指与小指麻木,同时血压降低。
见于肋锁综合症。
5:展臂快速伸屈手指试验(间歇波动试验):患者取坐位,双上肢外展90°并外旋(手掌向上),做快速手指伸屈运动,如能坚持1min并且双上肢仍保持平举位置,仅有轻度不适,为阴性;如数秒钟即出现前臂疼痛、上肢无力支持平举位而下垂者为阳性,可能为胸廓出口综合症。
6:吞咽试验:患者取坐位,令其做吞咽动作,若出现吞咽困难或颈部疼痛,或平时患者吞咽食物时有疼痛感,即为阳性,可见于咽后壁脓肿、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结核等。
7:颈静脉加压试验: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检查者用双手压住颈静脉,脑脊液压力升高,刺激蛛网膜下腔内的脊神经根而诱发出现上肢麻木、疼痛者为阳性,可见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椎间盘突出、颈脊髓硬膜下肿瘤等。
干货颈椎触诊
干货颈椎触诊触诊体位:颈项部触诊不同医生及不同部位常用不同的体位,一般我常用坐位,并使受检查的颈椎略前屈15度左右。
这个启发来源于颈椎牵引,在15度前屈时能够适当增加一些突起的部位更明显而又不影响整体结构。
检查主要用左手掌托住受检者的前额部,用右手拇指触诊。
01棘突:颈椎棘突触诊正常从C2开始,因为C2棘突比较大,容易触得比较清楚而且定位准确。
然后再顺序向下触摸,C3—C5棘突比较小,不容易触摸清楚。
C6—C7棘突和T1棘突比较大,容易触摸清楚。
C2—C4棘突均衡生产书中显示是呈分叉状,当患有棘上韧带炎或棘滑囊炎时,在这个突上有明显的浅压痛。
如果是脱位或其他问题时有深压痛。
触摸时要注意检查棘突是否偏斜,压痛点是在棘突的中央区还是在两侧,并由轻到重测定压痛点是位于浅层还是位于深部,一般浅压痛多为项韧带、棘间韧带或皮下筋膜的问题。
这里还有一点问题就是怎么鉴别是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或者说第六颈椎,因为这三节在低头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是一样大的。
我的习惯做法是拇指先定按一节,然后再让患者活动颈椎,如果是上一节或者是所按节的活动,那么可以确定它不是胸椎,不活动的下一节是胸椎,那么上一节就是第七颈椎。
02棘突间:低头35度左右时容易触到,经常见于棘间韧带损伤,可能是扭伤或落枕。
颈、胸椎棘间有压痛性硬结呈索状物常见于项韧带钙化。
03棘突旁:与腰椎不太同,这里如果受压是肌肉而不是神经根,所以定位意义远不如腰椎,但有时可以发现阳性反应物及软组织痉挛,常见于肌肉筋膜损伤、慢性炎症等;局部压痛同时向同侧上肢有放射痛,可见于颈椎病或关节突部位软组织损伤。
04横突及横突间:这两个比较有意义。
触诊时由锁骨上窝沿胸锁乳突肌外缘触压横突尖前侧及后侧,同时触压横突间,由于横突前结节到横突后结节之间有很多肌肉附着,又是脊神经后支的支配区,所以触诊时两者结合分析有明显的定位意义。
如为关节突移位(棘突肯定伴随移位),则压痛点多在横突尖及横突尖及横突间后侧,临床表现可以看到脊神经后支支配区颈项疼痛;如果为椎体后外缘增生,椎间盘侧后突出,则以前侧压痛明显,多发生于C6、C7,并多向肩臂腋部并向手部放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部触诊(用双手中间三个手指从上往下推肩胛提肌到肩井部位,换成揉法,主要对比双侧肌肉的软硬程度,接着用中指平翳风下来揉按横突,寻找压痛点,根据痛点分布位置判断属于劳损或者关节错位,如果劳损那么双侧的压痛点可能不在同水平线上,也可能在,一般在同一水平线上,横突,钩椎关节,棘突都有压痛那么考虑属于关节的错位,同样的方法平风池下来揉按钩椎关节,一般在这个位置产生压痛属于小关节的紊乱。
最后用大拇指揉按棘突。
一般有响声但病人并没有疼痛感,那么考虑是久病,已经钙化。
如果有沙沙声,并有压痛,那么一般是新病,而且钙化的周围出现炎症。
当病人反应是抬头痛,低头不痛考虑棘突有无错位,胸锁乳突肌有无劳损等;如果低头疼痛,那么考虑竖脊肌,胸部肌肉有无粘连,等)
腰部触诊主要的是触诊联系病人日常作息的内容,如病人说腰部痛,经触诊后或许会发现其所说的腰部其实是骶旁的臀部肌肉,又或者会发现其实患处是在臀部(按压时特别酸痛,或有结节);有些疾病也坐姿有关,此时可从病人的劳损点推出其平时的坐姿(不要先问了坐姿、职业后再来找劳损点),如翘脚的人大腿胆经容易酸痛,穿高跟鞋的人骶旁臀部肌肉容易酸痛,环跳周围的肌肉酸痛需要看看胸十一、胸十二处的竖脊肌是否酸痛、肩颈部肌肉是否酸痛,如果是,则有可能是常开车或坐办公室旋转椅,或坐着时常是腰部虚空,让重力落在骶部……讲完触诊后正好遇到一个腰肌劳损的病人,触诊后发现其真正劳损处是在骶旁肌肉。
下午遇到一个颈肌劳损的病人,肩胛骨内侧缘有很多结节,但拇指拨肩胛骨内侧的结节病人不觉得疼痛,按摩采用颈背部套路,着重推拿按摩了肩胛骨内侧、竖脊肌、和肩胛提肌,后老师说放松肌肉除直接按摩患处,还可以考虑其肌肉的肌腱、起始点、终末点,如在放松该患者的肩胛提肌时还应重点放松肩胛提肌的起始点、终末点,我在检查、按摩时就忽略了乳突处、安眠穴的检查、按摩,而老师在此处则找到病人的压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