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居然是民主国家附大明科技成果

合集下载

中国法制史 部分名词解释

中国法制史 部分名词解释

中国法治史1.法律答问:法律答问是秦朝的一种法律形式,指秦朝国家官吏统一用问答形式对秦律的条文、术语以及立法意图所做的解释。

2.盗徙封罪:盗徙封罪是秦朝的一个罪名,指偷偷移动田界的标志而侵犯他人的土地所有权。

3.左道罪:汉代的罪名,即凡以邪道蛊惑民众者依律处以死刑。

4.魏律:三国时期魏国一部主要法典。

公元229年(魏明帝太和三年)陈群、刘劭等增删汉律而成,在汉九章律的基础之上增加九篇,作《新律》18篇,并改汉之具律为刑名,列于全律之首。

5.圣库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处处平均,人人保暖"的原则,规定了国库制度(又称为圣库制度)。

凡参加起义的人必须把个人的财产交给圣库,在战争中缴获的财物也必须归公。

每个人的社会资料则由圣库供给。

从天王到士兵都不领俸银。

米、盐、油、衣等均有定量。

6.汤刑: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称。

并非商汤所作,而是商朝统治者为了追溯他们的祖先而以汤来命名。

其内容已不可考。

7.著刑书于鼎:春秋时期首次公布成文法事件,郑国贵族子产把刑法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遭到叔向的反对。

8.具五刑:秦朝的一种酷刑,即对一个囚犯几乎同时施用五刑。

《汉书?刑法志》记载:"当三族者,皆先默、剔、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

其诽谤署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

9.辟举:汉代选任官吏的一种方式,也叫辟除,是高级主管官吏或地方上郡守以上的官吏在其辖区境内对有名望又有统治才能的人,向中央推荐人才或自选属吏的制度。

汉代选任官吏的一种方式,或者由皇帝诏令各郡推举并皇帝面试后任用,或者皇帝直接征用有才能之人。

10.大三法司会审:明清时期遇有重大案件,由都御史、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共同审理的活动。

11.小三法司会审:明清时期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大理寺官员和刑部官员共同审理的活动。

12.九刑:西周实行的九种刑罚,即墨、劓、刖、宫、大辟、流、赎、鞭、扑。

论述明朝的国家治理体系

论述明朝的国家治理体系

论述明朝的国家治理体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在国家治理体系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与成就。

明朝的国家治理体系包括皇权、内阁、官制、地方政府等多个方面,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来说,明朝的国家治理体系中,皇权是至关重要的。

皇帝是统治者,权力的核心所在。

明代皇帝采用了“一朝一人”制度,即一朝一位君主的统治。

皇帝对国家政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他拥有最高的决策权和领导权,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起着关键作用。

其次是明朝的内阁制度。

明代设立了内阁,内阁由丞相、副丞相、侍郎等官员组成,负责处理国家政务。

内阁在明朝的国家治理中起着枢纽作用,它是政府的核心机构,参与决策、领导政府部门的运行。

内阁与皇帝之间形成了一种协调与制衡的关系,保障了政府的正常运作。

再次是明朝的官制。

明代设立了科举制度,通过科举选拔官员,实现了官员制度的民主化和专业化。

明朝的官员分为九品、十八科、两府(东厂、西厂)、地方官等不同等级和部门。

官员在政府中具有不同的职责和地位,有着严格的职官等级制度,保障了政府的稳定性和正规性。

最后是明朝的地方政府。

明代实行了分封制度,将全国划分为省、直隶、经略、巡抚等不同级别的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在区域内承担管理、治安、税收等职责,负责维护地方的稳定和发展。

地方政府在明朝的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了地方社会的发展和统一。

明朝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相对完善、规范的体系,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管理能力。

皇权、内阁、官制、地方政府等多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为明朝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虽然明朝在后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弊端,但它在国家治理体系方面的成就仍然值得我们肯定与借鉴。

【以上所述,以本文讨论明朝的国家治理体系2000字为限】。

第二篇示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的国家治理体系也是具有独特特点的。

明朝自1368年至1644年,历时276年,期间经历了明初、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整个治理体系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和变化。

明朝的历史成就

明朝的历史成就

明朝的历史成就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自1368年至1644年,共历经十八位皇帝,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明朝的统治下,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取得了一系列的伟大成就。

本文将重点介绍明朝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政治制度的改革在明朝早期,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奠定了明朝政治制度的基础。

他建立了严密的官僚体制,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此举有效地打破了世袭制度的局限,使得人才得以广泛选拔,并提升了社会整体的管理水平。

同时,明朝的吏治相对清明,贪污腐败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二、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为社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朱元璋实行了输租制和自给自足政策,使得农民积极种植粮食,有效地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在手工业方面,明朝的瓷器、丝织品、纸张等产品享誉世界,成为明朝经济的重要支柱。

三、海上贸易的繁荣明朝是中国海上贸易的鼎盛时期,尤其是明朝初期。

明成祖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开辟了中国和西方贸易的新通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明朝还建立了一系列海防设施,并通过颁布海禁政策,加强对海上贸易的控制,保障了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

四、文化艺术的繁荣明朝文化艺术繁荣兴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文人和艺术家。

明代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至今仍被广泛传播和研究。

在绘画方面,明朝的画家们经历了中原画派和吴门画派的争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而明代的戏曲艺术如京剧、评剧等也在明朝时期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五、科学技术的突破明朝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伴随着许多巨大的科学和技术突破。

明初的郭守敬改进了浑仪,使中国天文学取得了重大进展。

明末的徐光啓提出了地动说,推动了地震科学的发展。

明朝还建立了许多科学院校和研究机构,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者。

总结起来,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就。

明朝的历史成就不仅影响了后世,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科技常识重要试题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科技常识重要试题

素材归纳不易,仅供学习参考1、单选题我国制定的旨在使高技术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计划是_____。

A: 火炬计划B: 星火计划C: 863计划D: 攀登计划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火炬计划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于1988年8月经中国政府批准,由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组织实施。

其宗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故A选项符合题意,应选。

本题B、C、D三个选项为干扰项:B项星火计划是经中国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C项863计划,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项攀登计划,是为了加强基础性研究而制定的一项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计划。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单选题具有多媒体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CD-ROM是_____。

A: 只读型光盘B: 半导体只读存储器C: 只读型硬盘D: 只读型大容量软盘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光盘存储器由光盘片和光盘驱动器构成。

目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光盘可分为:只读型光盘、一次性写入型光盘和磁光盘,而常用的CD-ROM是一种小型光盘只读存储器。

光盘存储信息的方法是用冲压设备把信息压制在光盘表面。

据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单选题以下关于我国科技史,不正确的是_____A: 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B: 世界上首次作出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的是《春秋》C: 我国古代最初采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D: “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

”是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对日食现象作出的科学解释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中国历史上的明朝有哪些贡献

中国历史上的明朝有哪些贡献

中国历史上的明朝有哪些贡献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统治时间长达276年,给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带来了一系列的贡献,以下将详细探讨其中的几个方面。

一、政治制度贡献明朝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推行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使得社会实行了一种几乎公平的选拔制度,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有才华,都有机会进入仕途。

这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学习和进取精神,使得中国社会的文化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和工商业贡献明朝时期,加强了对农业的管理和改革,并且鼓励开垦荒地,引进优良农作物,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同时,明朝还积极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建立了大量的工坊、作坊和手工业作坊,并且加强了对商业和手工业的监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三、外交贡献明朝时期,中国的外交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更加频繁。

明朝发展了与东南亚、南亚以及西亚等地的贸易,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使得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的重要贸易大国。

同时,明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海洋探险,打开了中国的航海之门,为后世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文化艺术贡献明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时期,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书法、戏曲、诗词等都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明朝时期,文人墨客活跃,创造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影响深远,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代的绘画和书法成就,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所推崇。

总结起来,明朝在政治、农业、工商业、外交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这些贡献不仅使得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对中国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的贡献不容忽视,应该被我们倍加珍惜和传承。

大明风华明朝历史的重现

大明风华明朝历史的重现

大明风华明朝历史的重现大明风华:明朝历史的重现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繁荣的时代之一。

其政治制度、军事力量、文化艺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

回顾大明风华,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历这个令人向往的时代。

一、建立大明王朝明朝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368年,当时朱元璋在洪武七年正式称帝,建立大明王朝,自称“洪武皇帝”。

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元朝被推翻,民族独立的新时代到来。

洪武皇帝深知国家的重建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农田政策、军制改革、官制改革等。

这些改革不仅确保了中央的统一权力,也为明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明朝政治制度明朝实行了独特的政治制度,包括中央集权、六部制度、科举制度等。

中央集权使得朝廷能够有效地统一国家,保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六部制度使各级官员履行职责,礼部负责礼仪制度,户部负责财政经济,刑部负责法律司法等。

科举制度则为千百年来中国士人选拔提供了公平的机会,使得人才得以充分利用。

三、军事力量与海外探险明朝时期的军事力量在当时也是无敌的存在。

明军经历了从游击战斗到正规战争的转变,军事技术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明朝著名将领如朱棣、郑和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使明朝统治的疆域不断扩大。

除了陆地上的战争,明朝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海上探险活动。

郑和下西洋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他带领船队远航至亚非欧等地,拓展了明朝的海外贸易和交流。

四、文化艺术的繁荣大明风华的繁荣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上,文化艺术的发展也达到了巅峰。

明朝的文人雅士如王阳明、文徵明、唐寅等,在文学、绘画、书法等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们的作品载入史册,成为后世学习的范本。

此外,明朝还有众多的科技发明和文化传承。

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故宫,使得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达到了顶峰。

明朝还创造了许多传世的技术和发明,如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五、大明灭亡与遗产明朝历经了十六位君主,最终在1644年被清朝入侵而灭亡。

明朝的党争和所谓“民主”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明朝的党争和所谓“民主”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明朝后期出现的“党争”,其本质与所谓“西方式民主制度雏形”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关联。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说法,连片面说法都谈不上。

因为提出此说法的人,只不过是在今天,把西方的东西,通过表面上的皮毛(比如内阁这个称谓)硬往几百年前的明朝硬套了。

明朝的所谓“党争”,其本质不过是朝廷中的各方派系为了一己私利在那互相拆台、争权夺利罢了;只要你不是我这一圈里的人,明明干的事情是有利于国家的实事、好事,那我也要想方设法给你鸡蛋里挑骨头、扯后腿、拆台、抹黑、诋毁;更不用说你真犯什么错误了;那样更好,都能想法把你往死路上送。

这一点上,明朝后期朝中的各派系,都是大同小异,彼此彼此。

而国家利益,却被抛在派系利益之下。

“党”这个称谓,古代指的是那些不同的朝中政治派系,比如常说“李辅国一党”、“严嵩一党”;与今天近代现代社会的“政党”在本质上,没有什么根本联系。

唐朝安史之乱后,朝廷开始重用宦官,那时就出现了“牛李党争”,要是真按照今天这个“政党”的意思硬往古代“党”那个称谓套,那难道就能说在唐朝,中国就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雏形”了吗?显然是没联系的。

明朝内部的党争,本质上就是跟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外戚等势力争夺朝廷权力都是一样的。

无非是不同政治派系在那互相倾轧罢了,结果是只能严重损害国家政治的健康良性运转,导致朝廷的内部不团结和内耗。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虽也有内阁,有首相;但与明朝的帝王制度有一条本质的区别,即“王在法下”。

而明朝恰恰是“王在法上”;一朝天子一朝臣。

你这一派,比如东林党,万历未死之时还算挺牛;等天启一上来,阉党又得势;换了崇祯,阉党又成鱼肉。

反正是不管你哪个派系能牛上一阵子或是被打压,江山还是皇帝的。

而有些派系逐渐独大之后,连皇帝都要借助与这个派系敌对的派系制约你,甚至把你打倒。

你内阁首辅权力过大了,一样要算计你。

明朝后来创立掌印太监制度,正是要与文官的内阁制度分权,以利于皇帝从中互相牵制,而根本不是搞什么“民主”。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寒假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寒假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寒假作业1.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是在A.公元1世纪初B.公元2世纪初C.公元3世纪末D.公元4世纪末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共7章34条,其内容包括:总则、劳动保险金的征集与保管、各项劳动保险待遇的规定、享受优异劳动保险待遇的规定等内容。

这部条例的颁布意在()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C.保护劳动者的利益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3.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A.地主是其统治的基础B.各级官吏由地方推荐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4.在以农为主的乡村社会中,小农世代生活于乡里,极少与官府直接接触,官僚体系难以直接渗透到乡村每一家农户。

于是宗族就能发挥共同体作用,从而弥补官府在县以下基层社会控制方面留下的空白。

该学者旨在强调A.乡村地方自治存在的必要性B.传统宗法制度影响广泛深远C.封建国家基层治理体系完备D.官僚体制不利于农村的发展5.高频词汇往往反映时代特征,1969年美国《时代周刊》中最可能出现的高频词汇包括()A.和平发展一超多强B.反越战运动福利国家中间阶层C.遏制人权“非洲年”D.通货膨胀缩减福利自由主义6.《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这主要反映了明朝A.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之人进行救助B.贫苦无依之人与朝廷官员矛盾尖锐C.真正解决了贫苦无依之人的温饱问题D.《大明律》以严刑峻法维护其统治7.据《唐六典》记载,唐代中央政府要求州级行政长官“每岁一巡属县,观风俗、问百姓、录囚徒、恤鳏寡、阅丁口,务知百姓之疾苦”。

这体现了()A.民本思想B.经世致用观念C.薄赋观念D.重农抑商思想8.从20世纪90年代吉林省的“海选”到安徽省岳西县腾云村率先把“竞选组阁”引入了村委会的选举。

2018年高考真题历史(全国卷1)

2018年高考真题历史(全国卷1)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 项错误。

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

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

2.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D【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

明朝的科技发展

明朝的科技发展

明朝的科技发展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其科技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科技进步涉及众多领域,包括农业、制造业、海洋航海、军事技术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明朝的科技成就。

一、农业技术明朝时期,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

传统农业技术在此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玉米和土豆的引进。

玉米和土豆的种植在明朝期间逐渐普及,不仅增加了农作物的种类,还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明代的农村渠道灌溉工程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提高了灌溉效率,增加了农田面积。

二、制造业技术在制造业方面,明朝也取得了不少成就。

其中,紫禁城的建造堪称奇迹。

明朝帝王依托丰富的工艺技术和人力资源,修建了这座宏伟的皇家宫殿,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水平的巅峰之作。

此外,明朝还在造船和制瓷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后来的海上贸易和外交活动提供了条件。

明代的瓷器工艺精湛,如著名的景德镇瓷器,不但在国内备受推崇,也远销海外,成为中国制造的象征。

三、海洋航海技术明朝时期,远航海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辉煌时期。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海洋航海技术的集大成者。

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开启了中国与其他海洋大国的贸易渠道,还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

明朝的航海技术成果不仅推动了经济的繁荣,也为后来的世界航海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军事技术明朝的军事技术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火器的出现使得明朝的军队在战争中占据了优势。

明朝开创了火器的制造和应用。

其中,火药的研究和改进是重要的一环。

逐渐改良的火炮、火箭等火器成为军队进攻和防御的利器,对于加强边防和保卫国家领土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明朝的科技发展在众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制造业技术的创新为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海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国际交流与贸易,军事技术的进步加强了国家的防卫能力。

这些科技成就的积累和推动,为中国在明朝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明代的科技成就和军事优化

明代的科技成就和军事优化

明代的科技成就和军事优化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期,在文化、科技、军事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科技成就和军事优化成为了明代最耀眼的一笔。

本文将重点介绍明代的科技成就和军事优化。

一、科技成就1.海洋航行明代海洋航行被誉为中国古代的最高峰,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就是在明朝时期进行的。

郑和下西洋七次,穿行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和非洲东岸,远航达到肯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地,开创了新的航海纪录,为中国的海外贸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制瓷技术明代是中国制瓷技术的鼎盛时期,著名的景德镇瓷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明代瓷器的釉料和画花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制作技术上更加精细,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瓷器。

3.农业工具明代农业工具的改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铁犁、铁耰、轮耕机等新型农具的发明,提高了农作物的机械化程度,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明代还出现了许多农业专业术语,如:作物分类、品种鉴别、地理条件选择等,为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印刷技术明代的印刷技术又称为“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又一个高峰。

明代出现了以“严泉窑”为代表的新书法,它不仅简洁大气,且透露出一种文化风格。

另外,在国家意识上,明朝的印刷技术又被广泛用于出版历史、文化、美学等著作,成为一种国家文化主张。

二、军事优化1.火器在军事方面,明代军队装备了大量火器,并灵活运用其在战争中,威慑了日本、蒙古、草原贸易商等各个敌对势力,使中国在东北和蒙古地区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

2.防御工事明代在防御工事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城墙加固、护城河修整、关隘设卡等措施的出现,有效增强了边防军队的防御能力。

3.统一军队明代是统一军队制度的起源,建立了“官兵分离”、“科举晋升”的制度,使得军队有了一定的体制,士兵之间忠诚度也得到极大提高,为明朝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军事文化在战争中,明朝建立了许多重要的军事文化、战争思维和战争手段。

首先,明代战争思维具有民主化、开明化、文化化和科学化特点,体现了当时中国古代战争思想的一个高峰;其次,明代军队注重文化教育,许多将军都很熟悉《孙子兵法》等军事书籍,使得明朝拥有一支具有才能和文化素养的军队。

明朝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明朝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明朝的科技和文化成就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这个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令人瞩目。

本文将重点探讨明朝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以期让读者深入了解明朝的历史和文化。

一、明朝的科技成就1、海洋航行术明朝时期,中国的航海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海洋航行术领域的成就也是非常显著的。

明初在郑和的带领下,进行了七次远洋航行,不仅成功探险了许多地方,而且还为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打开了新的渠道。

此外,明朝时期还发明了“万里长城”,这是一种用于侦查海上敌情的重要发明。

2、农业技术在农业技术领域,明朝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明朝时期,农民利用水力开采水源,使灌溉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同时,明朝还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如犁、铲、镰刀、拔草机等,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火器技术明朝时期,火器技术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明朝时期炮兵作战的发展是公认的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有“铁溪铜壳铁鸟绿蟒袍”的说法;而且明朝还发明了火箭,对于现代火箭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明朝的文化成就1、文学明朝的文学成就是相当辉煌的。

明代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个方面。

明朝诗歌的代表性人物是文学家杨慎,他的代表作品《临江仙》深受后人喜爱。

明朝散文家以当属著名文学家文征明,他的代表作品《吾日三省吾身》先后被多位容易家评为最好的散文之一。

2、戏曲明朝时期,戏曲的发展也十分显著。

明朝戏曲的代表性人物是汉族文学家关汉卿,他的代表作品《窦娥冤》和《琵琶记》至今仍被广大观众所喜爱。

3、绘画明朝绘画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明朝绘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文征明,他的《石湖》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此外,明代画家沈周、唐寅等,也对中国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结论总的来看,明朝科技和文化成就较为突出,无论是海洋航行术还是火器技术,在现代都有很大的影响。

而在文化方面,则是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这些成就不仅让中国闻名于世界,而且对于现代人民生活也具有很大的价值。

明朝的民主进程

明朝的民主进程

明朝的民主进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而短暂的朝代,其民主进程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相对进步的。

明朝政权追求君主立宪和民主治理的尝试,虽然并没有完全实现,但对后来的政治思想和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明朝政权的建立明朝的建立离不开朱元璋的功绩。

朱元璋在农民起义中崛起,成功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在政权建立初期,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废除丞相、取消太监干政等,以削弱官僚集团的权力,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2. 建立刑部试明朝始终注重选拔和提拔人才,实行科举制度。

刑部试作为明代科举考试的一部分,旨在选拔合格的法律人才。

这一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有才能的人有机会参与国家事务并发挥作用。

3. 修订大明律大明律是明代的法律体系,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其进行了修订。

这一过程中,民意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朱元璋亲自召集了一些贤士,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据此对律法进行了调整。

这一过程中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主化,显示出朱元璋对于严惩腐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追求。

4. 实行士绅自治明朝时期,地方上的士绅具有相对独立的权力,可以参与并管理当地的公共事务。

士绅在地方政府中担任重要角色,通过议事、选举等形式参与决策和管理。

这种士绅自治的制度,为民众参与政治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5. 创立东林党明朝晚期,东林党成为民主与法制思想的代表。

东林党强调宪法的重要性,主张政权应该限制在合法的范围内,并且强调言论自由和批评的权利。

该党派的兴起反映了一部分社会精英对于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反对威权主义的态度。

总结:明朝的民主进程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一种相对进步的尝试。

明朝政权在政治体制、法律修订、士绅自治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

然而,由于君主专制和封建礼教的制约,这些尝试并没有完全实现真正的民主治理。

然而,明朝的民主进程对后来的政治思想和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的民主进程奠定了基础。

明朝的民主思潮

明朝的民主思潮

明朝的民主思潮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个朝代,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然而,在这个朝代的背后,存在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现象,其中包括明朝的民主思潮。

本文将以明朝的历史为背景,探讨明朝时期民主思潮的兴起和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一、明朝的历史背景明朝自1368年洪武帝朱元璋建立,至1644年崇祯帝被李自成攻陷而结束。

在这两百多年的历史时期,明朝国力强盛,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

同时,明朝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封建制度的束缚,官僚体制的弊端等等。

二、明朝的民主思潮兴起明朝的民主思潮主要源于人们对专制统治的不满和对权力集中的反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命运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参与的需求,这促使了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首先,明朝的士人中兴起了一股民主思潮。

他们通过著述和讲学,倡导限制君权的观点,并提出一些民主制度的设想。

比如,谭嗣同提出了“平等、相互监督、自由互让”的观点,张璁则提出了“群臣奏议论政”的设想。

这些思想贡献促使了明朝后期形成一股明代学者中的民主风潮。

其次,明朝的社会发展也催生了民主思潮的兴起。

明朝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使人们对自由与平等更加追求。

同时,明朝社会中的新阶层,如商人、手工业者等,开始发声并要求参与政治决策。

他们的出现为明朝的民主思潮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三、明朝的民主思潮对社会的影响明朝的民主思潮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明朝的民主思潮推动了政治体制的改革。

一些士人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试图使政治权力分散,增加人民的参与度。

这为后来的政治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明朝的民主思潮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随着士人的研究和倡导,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出现,人们开始关注社会公平、个人权利等问题。

这种思潮促进了社会的开放与进步。

最后,明朝的民主思潮影响了后来的历史进程。

虽然明朝未能最终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但其推动了当时社会的改革,并为后来的历史进程打下了基础。

明朝的民主思潮为中国历史上的民主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作文例文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作文例文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作文例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作文】大家好啊,我是小明,今天就让我给大家讲讲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吧!这单元讲的是明清两个朝代的历史。

明朝是1368年建立的,由朱元璋创立。

朱元璋是一个很勇敢的人,从一个小小的农民,经过多年艰难卓绝的奋斗,最终统一了全国。

不过朱元璋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他杀了很多人,还对佛教很不友好。

接下来是明朝的一些皇帝,比如说宣德皇帝、正统皇帝。

朱棣皇帝最有名,因为是他下令修建了著名的紫禁城!紫禁城就在北京的中心,是中国古代最壮观的皇宫,占地面积超级大。

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来参观紫禁城呢。

后来明朝又出现了一些有名的人物,比如海瑞、郑和。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他曾七下西洋,访问了东南亚和印度等多个国家。

那时中国的船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再后来,明朝走向衰落,出现了农民起义军。

最后,明朝被满清人打败,开始了清朝的统治。

清朝的第一个皇帝是努尔哈赤,他统一了蒙古和中国。

清朝时期,中国版图达到了最大,疆域辽阔。

康熙皇帝是清朝最有名的一个皇帝,他在位六十多年,使清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乾隆皇帝也很有名,不过他晚年骄奢淫逸,导致国力渐衰。

嗯,大概就是这些啦!你们都听明白了吗?这些人物和事件在当时可是轰动一时呢。

如果你们对某些内容还有疑问的话,就赶紧问老师吧,我就只会讲这些啦。

总之,希望你们能喜欢上学习历史这门课程哦!篇2历史真是一门了不起的学问哦!老师说,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发生过的重大事件,认识到人类社会是如何发展进步的。

我特别喜欢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讲的内容,觉得非常精彩刺激!这单元主要讲的是近代史时期。

这可是一个充满大变革的时代啊!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后,科技发展突飞猛进。

蒸汽机的发明,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铁路的兴建,人们的交通出行更加便利...这些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

可惜,我们中国当时落后了。

正所谓"落后就要挨打",列强的炮火几乎把我们的国门打开。

明朝的政治与社会制度

明朝的政治与社会制度

06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明朝政治与社会制度成就总结
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明朝通过废除丞相、设立内阁等 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皇权。
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明朝通过里甲制度、保甲制度等 基层管理制度,有效地维护了社 会秩序,减少了社会动荡。
01 02 03 04
科举制度完善
明朝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使 其得以规范化、制度化,为国家 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
户籍分类
明朝户籍分为民户、军户、匠户等,各类户籍 承担不同的赋役和社会职责。
人口登记
实行里甲制度,以110户为1里,10里为1甲, 进行人口登记和管理。
流动人口管理
设立巡检司、关津等机构,对流动人口进行盘查和管理。
土地制度与税收政策
土地所有制
明朝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归皇帝所有 ,分封给藩王、功臣和官僚等。
土地兼并问题及政府对策
土地兼并严重
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问题日益 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 佃农或流民。
政府限制土地兼并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限制官员兼 并土地等措施,试图遏制土地兼 并的势头。
效果有限
然而,由于政治腐败、法制不健 全等原因,政府限制土地兼并的 效果有限。
教育普及程度及科举改革
教育普及程度提高
04
明朝社会制度特点分析
Chapter
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影响
严格控制人口流动
明朝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将人口划分为军、民 、匠、灶等户,限制人口自由流动。
阻碍城市化进程
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阻碍了 城市化和工商业的发展。
固化社会阶层
户籍制度使得社会阶层固化,不同户籍之间难以 跨越,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天文问天》经典观后感1000字

《天文问天》经典观后感1000字

《天文问天》经典观后感1000字《天文:问天》是一部杨开第秦豪执导,崔岷植 / 韩石圭 / 全汝彬合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说服。

《天文:问天》精选点评:●2.5/5。

感情线推进太快,20年的时光也没有体现出来,以致世宗光宗和蔣英實的温情显得很"轻薄"。

黄喜和李蒇到最后也没记住眉毛,配角太大路化。

明朝可以黑,但黑的水平是否能多再高一点,不那么突兀?总体上平淡。

纸窗上的星星是高光时刻。

●大概发烧是许秦豪我格外不感冒的一部,就算bromance是大势,这出君若“罔顾”子亦同德都看上去很…愚忠。

●韩石圭和崔岷植演的基情四射啊,天问的不敢说怎么样,分明是训民正音《国之语言》的前传。

印象最深的是在窗户上画太阳,可真是浪漫,前提是,要忽视掉主人公是两个老男人。

●终于等到了,不错。

●7.2/10 作为上半年的最后一部韩影,此片还是为今年画上了一个的收尾。

两位戏骨的倾情塑造,让这一出超越了出身与社会阶层家庭出身的'兄弟情',每时每刻都那么好看出彩。

纸门上的繁星点点、星空下的相伴谈话、为彼此的泪眼相对,真的演技力爆发又聚有代表性的场面太多了。

但反之,毫无必要的积极展开宫斗,又过多的把明朝涉及进去,其实令影片显得又套路又事实上拖沓。

交叉式错位叙事不仅使影片产生了薄片感,更是对于情谊的累积产生了严重的减分作用。

就安安心心拍'兄弟情',又好看又创新,不好吗?●韩国古装电影不那明朝不断增加自己民族意识感都不叫优秀电影了可怜的明朝●明初服饰竟然被韩国民族主义完美展示●“Forbidden dream”代表寻求科学天文的梦想,落到剧中引申的抗争变成更能加强民族性认同的对抗争;韩国历史剧有种“亦假亦真”的氛围,虽然经不住细推敲数百年前公历、时差、文字、阶级公义这些现代元素,已能给观众留下“即使这些都是我韩国人认真发明过的”良好印象;因此,如有朝一日能看到更多张衡、祖冲之、徐霞客之类的故事该多踏实?●꿈과마음에는귀천이없다. 열중하는사람은아름답다. 특히여러사람들을어울러생각하는사람은더욱아름답다.군신을넘어마음을잇는이관계를보고눈물이핑돌았다. 나도이런사람이될수있을까. 나도이런사람을만나반짝이고,나도그를빛나게할수있을까. 어렸을적에는보이지않았던감정들이보인다. 마냥어릴줄알았던나는어느새삼십대위에서있다. '어떻게살것인가?'●这是拿的爱情片剧本?赞扬世宗大王和蒋英实可以理解,但把他们的所有业绩就搬出来夸一遍就显得特别散,是欠乏冲突的宫斗反而让整部电影显得更杂乱无章。

经典常识练习题(七)附答案

经典常识练习题(七)附答案

1.某医院妇产科护⼠甲值夜班时,⼀新⽣婴⼉啼哭不⽌,甲为了⽌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头部。

半⼩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已⽆呼吸,后经抢救⽆效死亡。

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系俯卧使⼝、⿐受压迫,窒息⽽亡。

甲对婴⼉的死亡结果有何种主观罪过?()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意的过失D.过于⾃信的过失 2.宋某持三⾓刮⼑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刮⼑,并将宋某推倒在⽔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

王某随后持三⾓刮⼑将宋某杀死。

关于王某⾏为的性质,下列哪⼀选项是正确的?() A.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王某的⾏为属于防卫过当 C.王某前⾯的⾏为是正当防卫,后⾯的⾏为是防卫过当 D.王某前⾯的⾏为是正当防卫,后⾯的⾏为是故意** 3.甲、⼄⼆⼈于某⽇晚将私营业主丙从⼯⼚绑架⾄市郊的⼀空房内,将丙的双⼿铐在窗户铁栏 杆上,强迫丙答应交付3万元的要求。

约两⼩时后,甲、⼄强⾏将丙带回⼯⼚,丙从保险柜取出仅有的1.7万元交给甲、⼄。

甲、⼄的⾏为构成何罪?()A.抢劫罪B.绑架罪C.敲诈勒索罪D.⾮法拘禁罪 4.王安⽯改⾰科举和学校制度的主要措施有() ①废除明经诸科②创办私⼈讲学的书院③进⼠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④设⽴明法科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 5.明朝实⾏的科举制有() ①试卷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②严格限制答卷⽂体③开始将殿试列为定制④⾸次使⽤糊名法,防⽌考⽣舞弊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6.中国的⽔⼒资源居世界第⼏位?() A.第⼀ B.第⼆ C.第三 D.第四 7.对于京九铁路建成的重要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维持⾹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B.使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武夷⼭直接受益 C.激活了全国铁路 D.缓解了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 8.下列被称为“⼈民艺术家”的是()A.茅盾B.鲁迅C.郭沫若D.⽼舍 9.下列作家有湘西作家之称的是()A.戴望舒B.钱钟书C.沈从⽂D.朱湘 10.初唐四杰中没有()A.王勃B.杨炯C.骆宾王D.杜牧 11.“⾝⽆彩凤双飞翼,⼼有灵犀⼀点通”的作者是()A.李商隐B.李清照C.李贺D.李明曦 12.《⽼⼈与海》的作者是()A.巴尔扎克B.海明威C.狄更斯D.惠特曼 13.巴顿是()星上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居然是民主國家附大明科技成果
朱元璋在统一中华后,废除宰相制度,独揽大权。

而不久后连有
超人精力的朱元璋也觉得自己吃不消了。

于是一个崭新的政治系统被他一手创立出来:内阁制。

而极具讽刺意义的是,内阁这个制度居然比明朝这个国家存活的时间更长。

而另一方面,为了牵制内阁,一生都在疑神疑鬼的朱元璋又创建了言官集团。

什么是言官集团呢?说难听点就是一群骂人的疯狗。

在朱元璋,朱棣的时期这些人倒也不敢造次,也就是尽本分骂那些大臣。

而到了朱棣以后,言官集团彻底发育了。

不但痛骂内阁,比如徐介,张居正这些超级猛人都常被言官骂,今天骂你上班迟到,明天骂你衣冠不整,后天实在没东西可以骂了,就骂你长相难看(言官基本上是一群疯狗,这是皇帝和大臣们公认的观点。

)不但内阁遭殃
,连大明帝国的皇帝都不能幸免...
回到正题,明朝的内阁有着巨大的权力,而且在很多时候其权利驾临皇帝之上。

著名的就有皇帝要造新宫殿,徐介(当朝首辅)说不行就不行。

而明朝只要皇帝不太昏庸无道,中国的发展就是飞速的。

在大明相对自由的社会制度下,中国的科学,经济,
军事等等几乎所有领域都出现了天才般的人物。

1 天文气象:
西元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作者不详)载有一百三
十二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

(欧洲到西元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云图。

)
1383年南京设京师观象台
1439年造浑天仪置北京(1900年被八国联军德国劫走.1921年要回,
置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1442年北京设观象台
1446年建晷影堂(位于北京古观象台西南侧)
1607年李之藻撰刊行(介绍西方天文观阐释浑天说) 1617年张燮著《东西洋考》记载海洋占候等的详细资料。

1634年正式安装我国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筩"(yong)
1643年出版《崇祯历书》
2 数学物理:
1450年吴敬撰
1584年朱载堉著《律吕精义》出版
1592年程大位撰最早记载使用珠算方法开平方和开立方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开始合译《几何原本》1613年李之藻据西人克拉维斯和中国程大位编译而成
1637年,宋应星在《论气·气声》中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作出了合乎科学的解释,他认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或急速运动冲击空气而产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来传播的,同水波相类似。

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卷2中提出:"宙(时间)轮于孙(空间),则孙中有宙,宙中有孙。

"也就是提出了时间和空间不能彼此独
立存在的时空观。

在《物理小识》卷1中正确地解释了蒙气差(即大气折射)现象民间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制造放大镜、显微镜等几十种光学仪
器,并著《镜史》(已佚)。

3 医学:
1406年,朱棣等主持收集编成《普济方》(载方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九个,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医方书。

)
1567年在宁国府太平县试行中国人痘接种方法预防天花。

(种痘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法的开端,是医学史上的重大成就。

十七世纪我国种痘技术已相当完善,并已推广到全国。

我国种痘法于十七
世纪初传入欧洲。

)
1596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在南京正式出版刊行
同期问世的还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
1601年,杨继洲著《针灸大成》
1617年,陈实功著《外科正宗》(收集了大量有效方剂。

他注重实践,勇于革新,创造性地进行了截趾(指)、气管缝合等外科手术,对我国外科学作出了贡献。

书中对一些肿瘤也作了论述。

) 1624年张景岳撰《类经>刊行,同年,景岳再编《类经图翼》和《
类经附翼》
1640《景岳全书》64卷成书
1641年吴有性撰
王夫之在《思问录·外篇》中提出了关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的观念,他说:"质日代而形如一,……肌肉之日生而旧者消也,人所未知也。

人见形之不变而不知其质之已迁,……"
4 农学:
1376俞宗本著《种树书》(记载了多种树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缘嫁接和桑、梨的远缘嫁接等)
1406年,朱橚《救荒本草》问世(收集四百一十四种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料,载明产地、形态、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并绘
有精细图谱)
1511年中国种植玉米(有疑点,可能不正确)
1547年马一龙著《农说》(记载了水稻的精耕细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种植经验,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哲学观点来阐述农业技术
的著作。

)
1582年藩薯传入中国
1596年屠本畯(jun)著中国现存最早的海洋生物专著《闽中海错疏》(记载了沿海一带以海生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主的二百多种
水族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等。

)
1608年,喻仁(喻本元)、喻杰(喻本亨)合著《元亨疗马集》( 著名的兽医学著作,内容包括对马、牛和骆驼的治疗经验,至今
仍有实用价值。

)
1617年赵蛹著(有关西红柿的种植技术等)
1628年徐光启撰
5 地理学:
1405--1431年郑和率大型远洋船队到达西洋三十余国
1425年编成
1536年黄衷著(记录东南亚史地与中国南洋交通情况)
1565年胡宗宪编记录中日交通及抗倭事
1589年出现最早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1639年顾炎武开始编著《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
1640年徐宏祖著《徐霞客游记》正式成书
6 化学、冶炼及化工:
1521年四川嘉州(今乐山)凿成深达数百米的石油竖井
1596年记载以火爆法的采矿技术
1596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二百七十六种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以及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沉淀、烧灼等技术1637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述冶炼技术时,把铅、铜、汞、硫等许多化学元素看作是基本的物质,而把与它们有关的反应所产生的物质看作是派生的物质,从而产生化学元素概念的萌
芽。

1637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五金》中有关于密封加热冶炼"倭铅"(即锌)方法的记载。

明代的钱币"永乐通宝"(西元1403- 1424年)有的含锌高达99%。

欧洲到十八世纪才开始冶炼锌。

1637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许多成就,如冶炼生铁和熟铁(低碳钢)的连续生产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化学热处理等钢铁热处理工艺和固体渗碳工艺等。

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卷7中记载了炼焦炭的方法:"煤则各处产之。

臭者,烧熔而闭之。

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

"欧洲到西元
1771年才开始炼焦。

7 机械制造:
(1372年造碗口铳,口径11cm,上有铭文说明为水军装备.
1377年造手铳(小口径管形.)
14世纪著《火龙经》
14世纪末发明“神火飞鸦”
1405年郑和船队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的远洋船只"宝船",船长
150余米,容千余人
1453年造铜火铳(滑膛式.)
1524年在北京铸造佛朗机炮
16世纪中叶发明“火龙出水”。

箭头上龙头下圆柱,柱体分层装火箭,为当时世界上最早的多级火箭(关于“火龙出水”,在明代后期出版的《武备志》、《火龙经》等兵书中都有记载,附图样。

)
1558年造出中国第一批火绳枪一万支,称之为“鸟嘴铳”。

1580年戚继光发明"自犯钢轮火"(其效类似地雷)
1598年赵士祯呈,记载铳器制作及使用方法(附图样)
1626年王钲编成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机械工程专著
1637年宋应星撰成中国科技百科全书
1642年南京出现遂发火枪。

附:
嘉靖年间,万户进行最早的火箭升空试验,成为现代载人飞行先
驱,现在月球和火星均有以其名字命名的环形山。

在明朝更是出现了思想解放的狂潮,最著名的莫过于四大名著的
出现
《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的价值其实远远不如金瓶梅)《
三国演义》《水浒》
这其中有一本蜀在当时是禁书,大家猜猜是哪本?
嘿嘿很多人都觉得是《金瓶梅》吧。

你错了!禁书是《西游记
》!为什么呢?孙猴子说过这样的话:皇帝人人做,今年到我家。

够猖狂了吧?还有更生猛的,西游记中有一段将4人到了车迟国,里面那个国王,迷信道教,还找了一堆老虎精什么的妖怪,最
后被悟空打的屁滚尿流。

影射的正是那个痴迷丹药的皇帝嘉靖至于《金瓶梅》此书是深受王孚仁学说影响的作品,大书特写了
性解放和人性自由主义这个时候西洋的猴子们还不知道在干什么

至于火龙出水,则是世界上第一种潜射火箭,当年在朝鲜的对日作战中,主帅李如松就动用了这种先进武器,打了日军落花流水。

至于万户,这是个无比生猛的人物!为了实行航天梦想,他把自己绑在椅子上,又在椅子上绑上火箭(大型鞭炮改进的产品)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无疑解开了人类航空史的崭新一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