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园区与我国创新开放模式探索(1)

合集下载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历程及其成功因素和挑战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历程及其成功因素和挑战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历程及其成功因素和挑战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历程从设立到今天的变化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功因素政策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引进、金融开放等三、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挑战政策实施、机制创新、舆论引导等四、自贸区对经济的贡献对外贸易、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影响五、自贸区的经验对中国发展的启示政策创新、区域发展、开放型经济、国际化人才等方面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其发展历程和成就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其发展历程、成功因素和挑战,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相关分析。

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历程:2013年9月29日,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中国首个自由贸易区。

在设立后,自贸区逐步探索出地方政策、金融、市场监管、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其中,金融方面的改革更是成为了自贸区的一大亮点,如推出了人民币自由兑换政策等。

自贸区设立初期,一些优惠政策的试点也在自贸区试水。

如2014年首创的“沪港通”试点,是自贸区对外开放的一大里程碑。

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功因素:1.政策创新:自贸区的成功源于一系列政策创新的实践,如放宽准入执照、促进外商投资等。

自贸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全面创新了工商营业执照的模式,以及提出“负面清单”的方式,将限制外资的行业降至最低程度。

2.制度创新:自贸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政府监管等方面也进行了制度创新。

推出了创业投融资联合资本管理咨询和认证机构,解决了融资方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政府在市场监管、网上行政服务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实践,确保企业的发展。

3.人才引进:自贸区一直以来致力于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

人才引进上,表现出高度的包容性。

在中外人才的引进上也同样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通过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政策,吸引业内专家、国家重点人才慕名而来。

同时,自贸区也积极打造创新平台,吸引创新企业及高层次人才进驻,推动了自贸区的快速发展。

4.金融开放:自贸区的快速发展,与金融开放的实践密不可分。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在建立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

开发园区是开放型经济的主阵地,是改革创新的试验区。

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是全面激发开发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市开发区建设发展和深化改革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逐步形成了由经开区、高新区、特殊功能园区、跨江合作园区等组成的多层次开发区布局,各类园区呈现量质并举、转型加快、功能提升、互动融合的良好态势,集聚能力显著提升,有力支撑了全市又好又快发展。

1、园区经济在快速增长中全面提升。

近年来,全市5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综合保税区、9个省级开发区、14个跨国跨江合作园区在加快转型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市开发区以全市5.6%的面积,实现了全市65%以上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0%以上的进出口总额、80%以上的实际到账外资。

全市开发区累计引进超亿美元外资项目68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9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5家,全市外贸出口前15强企业全部集中在开发区。

2、产业结构在优化调整中加快转型。

装备制造、化工医药、服装家纺已成为开发区的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分别占主导产业增加值的50.9%、16.8%、15.3%。

全市开发区已拥有16个省级特色产业园,总数列苏州市之后,居全省第二位。

其中,江苏海门叠石桥家纺产业园、江苏启东机械(天汾电动工具)产业园主导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

以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软件及服务外包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智能建筑、总部经济和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跨境结算、离岸金融、融资租赁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涌现。

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及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

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及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

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及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

自贸试验区取得了许多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和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提出建议。

一、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是为了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合作创新、产业发展创新和市场服务创新。

在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自贸试验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促进开放发展自贸试验区在开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通过取消或放宽一系列外资准入限制、实行更加便利的外资管理积极鼓励外资进入自贸试验区。

自贸区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加速引入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和技术。

2.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自贸试验区在产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大胆探索创新业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自贸试验区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3.推动制度创新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方面的成效也是显著的,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动了营商环境的改善,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和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了政府职能转变、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二、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自贸试验区的成效显著,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进一步推动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依然面临很多挑战。

1.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金融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现阶段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力度不够,金融服务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进一步开放创新方面,可以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为自贸试验区的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2.加强监管创新自贸试验区的监管体制是其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加大监管创新力度,实现监管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高监管效能,促进自贸试验区的经济发展。

3.加强科技创新自贸试验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应加大力度,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自贸试验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科技支持。

4.加强人才创新自贸试验区在人才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改善人才培养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及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

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及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

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及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实践和创新平台,是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中国自贸试验区持续推进创新开放,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结合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成效,提出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1. 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自贸试验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贸易便利化,降低进出口手续和成本,促进了更多外资和国内企业投资扩张。

2. 推动制度创新。

自贸试验区通过放开更多行业,试验更多改革举措,创新制度机制,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

3. 推进金融创新。

自贸试验区开展金融创新试点,探索资本市场开放和金融业发展,推动跨境金融服务和人民币国际化。

4. 推动科技创新。

自贸试验区鼓励科技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上成效表明自贸试验区在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绩,对推动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1. 深化改革开放。

自贸试验区应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改革,打破行政壁垒,创新管理体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 优化营商环境。

自贸试验区应加大市场准入力度,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产权,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和国内资金投入。

4. 强化科技创新。

自贸试验区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建设一批创新驱动型企业和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

5. 加强国际合作。

自贸试验区应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自贸区的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

自贸试验区在取得创新成效的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进一步开放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自贸试验区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金融开放,强化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内外双循环。

上海自贸区的立法和制度创新

上海自贸区的立法和制度创新

上海自贸区的立法和制度创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推进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政府为进一步推动自由贸易和经济发展而创立的特殊区域。

自2024年设立以来,上海自贸区通过立法和制度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从立法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上海自贸区的相关情况。

一、立法创新1.开展贸易便利化。

上海自贸区通过制定和落实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大幅简化了进出口手续、放宽了市场准入限制、简化了外商投资审批程序等,使得自贸区内的贸易更加便捷高效。

特别是在跨境贸易方面,上海自贸区率先推行了“单一窗口”模式,实现了进出口环节的一站式申报,大大提高了海关通关效率。

2.推进金融领域的开放。

上海自贸区率先实行了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允许境内外货币自由兑换,为金融机构的自由经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自贸区还推出了鼓励创新金融业务的政策,如试点推行股权融资工具、推动创新型金融产品的发行等,为金融创新提供了空间。

3.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

上海自贸区鼓励服务业向国际化、专业化和高端化转型,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开展文化产业创新促进行动、推进国际贸易商事登记制度、探索医疗等。

这些创新举措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制度创新1.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上海自贸区率先探索实行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只列举了限制性和禁止性的准入项目,其他项目默认为自由开放。

这种制度创新有助于减少行政审批环节,提高投资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吸引了更多的外商投资。

2.推动自贸区内人员流动和人才引进。

上海自贸区推出了一系列的人员流动政策,如外籍人才可在自贸区内申请“居中工作许可”,在劳动市场上享有更大的自由度;高层次人才还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租房补贴等。

这些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优秀人才前往自贸区工作和创业。

3.推动“管理即服务”。

上海自贸区探索出一种行政管理的新模式,即“管理即服务”。

自贸区内的企业可以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务,包括注册登记、审批、备案等。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我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典型案例一、引言我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之一,是我国扩大开放、探索创新的重要试验田。

自2013年设立以来,上海自贸区一直积极探索创新,推动改革,不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文将围绕上海自贸区的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展开全面评述,旨在深入挖掘其创新实践的内涵与价值,并从多维度全面评估其意义与影响。

二、上海自贸区的创新实践1. 金融创新上海自贸区率先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并探索建立跨境人民币业务切实举措,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自贸区还积极打造跨境资金流动监管体系,推动自贸区内外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设开放型金融体系。

2. 贸易投资便利化上海自贸区在外商投资准入、跨境贸易便利化、投资服务创新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便利、高效的服务。

优化的贸易环境和政策,进一步提升了上海自贸区的国际吸引力。

3. 政策创新上海自贸区充分发挥自身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积极探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贸易、金融、法律等多领域进行政策试点,打破行政壁垒,提高市场准入率,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4. 法治环境上海自贸区深化改革,加强法治建设,积极探索推进“一试三区”政策,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还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投融资、税收、知识产权等法治体系,为企业提供更为完善的法治环境保障。

5. 科技创新上海自贸区积极探索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与国际先进科技的合作交流,推动自贸区内外创新资源的高效对接,打造创新创业的热土,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政策和评台支持。

三、案例分析1. 自贸试验区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上海自贸区探索建立以人民币为主币种的跨境资金管理体系,既满足了企业日常经营的资金需求,又提高了外汇资金的利用效率,为企业跨境投融资提供了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通过金融服务创新,促进了企业跨境业务的便利化和效率化。

2. 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成效显著上海自贸区不断创新税收政策,以减税降费方式为企业减轻负担,推动了上海自贸区贸易投资便利化。

“放开一线,管住二线”——上海自由贸易区解析

“放开一线,管住二线”——上海自由贸易区解析

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即将进入实施阶段,这也标志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设立上海自贸区将是本届政府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使上海自贸区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准的“试验田”。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不单单是上海加快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更是一项事关改革开放全局的国家战略。

上海自贸区建设获批,给上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必将有力地促进上海“四大中心”的建设。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也是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将成为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

释放改革开放红利——上海自贸区的标志意义2013年1月,上海市研究规划建立中国大陆首个自由贸易区——上海浦东自由贸易园区可行性方案, 2013年3月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等地调研,并表示: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在28平方千米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而这28平方千米是当时上海市综合保税区之统管范围。

2013年6月份,上海正式将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及规划方案上报国务院。

2013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称此举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据媒体报道,在该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李克强在中共十八大结束后,即在相关会议上多次发表谈话强调改革是发展的红利,并强调要用开放促改革,倒逼改革。

上海自由贸易区项目在立项过程中也曾遭到有关部委不少的反对和修正意见,但在新一届中央领导的坚定支持下,方案最终获得批准。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上海自贸区的最大特点上海自贸区试点范围是上海综合保税区,其中包括: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总体规划面积28.78平方公里。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7.03.30•【文号】国发〔2017〕23号•【施行日期】2017.03.3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进出口贸易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7年3月30日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

自贸试验区建设三年多来取得重大进展,总体达到预期目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贸易区,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继续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当好标杆,进一步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大压力测试,切实有效防控风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联动,不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形成经济转型发展新动能和国际竞争新优势;更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探索一级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发挥先发优势,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

调研报告:借鉴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打造我市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建议

调研报告:借鉴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打造我市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建议

借鉴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打造我市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建议通过12天市管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系统学习研讨,特别是到上海先进地区的实地学习,就我个人来说,感触颇深,与犹未尽,许多思考仍在继续...,也许加快XX发展的学习和研讨应该始终在路上。

虽然时间短,但切实感到学有所获、受益匪浅。

为贯彻省、市委党代会精神,落实党代会提出的“推动XX建设东北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的要求,以及落实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要求,我市应学习借鉴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拓展国际化视野,重新审视我们XX在全国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以XX(XX)自贸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大繁荣,以大开放来倒逼改革。

结合学习思考和研讨启发,谈点个人粗浅的体会。

一、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探索与经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自贸区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正在推向全国。

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去年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新设立第三批自贸试验区。

安徽、江西两省也于今年两会期间提出了建设自贸区的提案,从一定意义上说,在改革开放这盘大棋局中,自贸区建设已经成为盘活全局的“棋眼”。

上海自贸区经过几年的建设与摸索,建立了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以及配套政策体系。

上海自贸区的诞生使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进入新一轮扩大开放和倒逼改革的新时期,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与全球规则接轨,而且由于货物、服务、资本、技术和人员的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机制下的自由流动,极大地促进贸易增长、投资增加和服务业的发展。

在转变政府行政职能,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商务成本,推进贸易方式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深化金融和服务业领域创新等方面,为其在全国的复制和推广提供了可行路径。

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相关制度创新的再思考 

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相关制度创新的再思考 

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相关制度创新的再思考作者:郁鸿元来源:《上海城市管理》 2015年第2期文 \ 郁鸿元 \ Yu Hongyuan \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监督处副处长,高级经济师导读:上海自贸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完全与国际接轨的自由贸易园区,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体制都要深度调整,未来还要推广到其他沿海城市甚至全国。

上海自贸试验区要通过贸易和服务规则上的先行试点以及进一步扩大开放力度,实现我国与世界的接轨,从而捍卫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构建上海自贸试验区离岸金融中心不仅有助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同时对于未来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意义深远。

关键词:自贸试验区;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利益平衡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5.02.012去年年末,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指出:“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

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一年多来,上海市和有关部门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在建立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立贯彻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切实建设好、管理好,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决定精神。

一、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立体现了国家战略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各个领域包括贸易投资规则的竞争更加激烈。

近年来,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先后发起TP 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议)、T T I 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和P S A(多边服务业协议)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力图形成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和服务规则,来取代目前的W T O规则。

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与创新

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与创新

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与创新上海自贸区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它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开放新政策、探索新外交和对外合作新形式的重要实践。

自建立以来,上海自贸区发挥了自由贸易试点和先行区建设的积极作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一、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历程自贸区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下被设立的。

2000年,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环境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中国先后设立了多个自由贸易区,逐步形成了重庆、福建、辽宁、天津等地的一批自贸试验区。

而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国际化金融中心建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有力保障。

2013年9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设立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4年,上海自贸区正式开业运营,涵盖了上海市内几个区县的新设贸易区。

上海自贸区在注重改革创新的同时,以开放促发展,通过立法、监管、服务等多种手段,打造了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贸易和金融体系,吸引了众多境内外企业在这里发展壮大。

二、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创新上海自贸区的创新之处在于实践了一系列开放发展的改革措施和制度创新,进一步促进了扩大开放、优化经济结构等目标的实现。

具体来说,上海自贸区涉及的改革创新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贸制度创新:上海自贸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按照“特别管理、特别监管、特别服务”的原则,创新了国内外商务模式。

同时,上海自贸区还推出了“一次办妥”业务办理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2、自贸税制创新:上海自贸区经营离岸业务或投资进口项目的企业,享受较低的税率或免税政策。

3、金融创新:上海自贸区以打造人民币离岸业务高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重要目标。

采取“先试、后否、逐步扩大的方式”,实施人民币自由兑换、跨境融资、跨境资金池等金融创新业务。

4、创新科技创新:上海自贸区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同时,上海自贸区还着力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链,助力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上海自贸区运行的创新经验及推广探讨

上海自贸区运行的创新经验及推广探讨

上海自贸区运行的创新经验及推广探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经验自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其创新经验吸引了无数国内外企业的关注。

这里不断推进市场准入、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制度改革等,成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探索领地。

1、市场准入创新:首创负面清单管理市场准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关键,准入的限制不仅制约了外商投资的促进,同时也束缚了国内企业的发展。

在此情况下,上海自贸区首创了负面清单管理,即在规定的领域内,所有不在清单中的投资实行市场准入自由的政策。

这种政策打破了以往的管制型管理模式,让企业更自由地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

2、贸易便利化创新:将通关服务外包给第三方常言道“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办法”,这在通关环境上也是如此。

上海自贸区采用了创新的方式,将通关服务外包。

这样一来,除了使通关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还能节约企业大量时间和成本,缩短货物通行周期,提高通关质量与管理效力。

3、金融创新:推进金融改革金融创新是上海自贸区的重要领域之一,依托独特的外汇、利率、金融衍生品等政策优势,积极推进金融改革。

其中,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人民币资金便捷程度、资本市场定价及投资纷繁程度等不断提高,为企业和个人出境投资和母子公司融资创造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4、制度创新:未来“及时就地”企业注销登记制度上海自贸区未来将建立“及时就地”企业注销登记制度。

该制度可以及时得到企业注销登记,摆脱困扰企业的行政复杂性问题,加快不良企业的淘汰过程,增加优质资源的配置效率。

推广探讨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的推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各地区的引领新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今,还有其他地区也在不懈努力,不断探索创新自贸区的发展,积极借鉴上海自贸区的创新经验,成为了全国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的思路应该是既有整体推进,又有逐步推进。

整体推进是指邀请上海自贸区相关负责人或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地方试验区建设,分享经验和技术。

逐步推进则是指从上海自贸区创新经验的具体方案入手,设计出符合自己地方实际情况的计划,逐步推进实施。

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创新及创新路径研究

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创新及创新路径研究

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创新及创新路径研究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于2013年9月成立,作为中国自贸区的首个试点,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创新以其前瞻性和实验性备受关注。

该试点区不仅引领了国内自贸区的多项政策创新,而且也成为国际贸易模式转型的重要试验区。

本文将剖析上海自贸区如何在政策创新和创新路径上大放异彩。

一、政策创新1、负面清单的出台自贸区制度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负面清单制度的推行,即不列出的服务和行业都可以放开外资进入,而不像‘积极清单’或‘禁止清单’,需要对所有服务和领域进行申请及批准。

上海自贸区通过负面清单的推出,大大简化了外商投资的准入条件和程序。

这种负面清单的制度创新也被运用到了其他贸易自由化的试验区。

2、金融领域的改革包括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的放松和一系列可转债制度等一系列金融领域的改革,都是上海自贸区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这也引发了金融自由化的引导效应和超地区比较优势的实现,为中国加入国际金融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3、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上海自贸区通过实现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制度的实行,实现了业务登记和企业登记的相互分离。

企业之后之后可通过该改革机制直接实现登记注册。

这一创新可以减少申请制度的程序介入,维持企业的效率和创新性。

二、创新路径1、以市场开放为核心上海自贸区以市场开放的创新路线为主,它以市场为先导,基于市场需要,探索出独特的贸易和投资制度,同时跨越多个领域的改革扩大了与内陆城市政府的合作空间,从而加速实现与先进市场体制互联互通的目标。

2、创新型机构成立上海自贸区除了创造了贸易自由化的最佳实践,也建立了多种型的机构和委员会,推广了现代化的治理机构和投资模式。

当地特别推出跨省铁路高速公路领导小组和重新规划钦州港口管辖范围,在加速项目建设的同时增进了多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商。

3、政策调整创新结合自贸区不断试行和不断更新优化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上海自贸区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发现,政策的调整和创新地位特别重要。

上海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成果显著

上海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成果显著

上海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成果显著近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推动经济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新机制、新政策,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本文将从金融改革、贸易便利化以及投资自由化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创新发展成果。

首先,上海自贸试验区在金融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试验区成立了上海自贸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探索建立人民币跨境资金保障系统,有效提高了金融业务的便利程度。

此外,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了外汇自由兑换基金,打破了外汇管制的限制,促进了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这些金融改革举措,进一步提高了上海自贸试验区在金融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吸引了更多金融机构和资源的集聚。

其次,上海自贸试验区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以“单一窗口”为核心的国际贸易便利化改革试点,大大简化了申报手续,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通关速度。

同时,上海自贸试验区还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积极探索境内和境外贸易融合发展的先行先试,提升了上海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

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为企业的国际贸易提供了便利和机会,吸引了更多国际贸易企业的入驻。

最后,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自由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试验区设立了“负面清单”,放宽了外资准入限制,鼓励外资企业在试验区内投资兴业。

同时,上海自贸试验区还推出了一系列便利外资的政策措施,如放宽企业设立和变更的程序,简化注册资本的要求等。

这些改革举措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并促进了国内外经济和科技资源的融合发展。

总体而言,上海自贸试验区在金融改革、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这些创新发展成果不仅为上海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其他自贸试验区和经济特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将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继续在经济发展中展现出更多的成果。

实践报告调研地点

实践报告调研地点

实践报告调研地点调研地点:上海市自贸试验区一、背景介绍上海市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于2013年9月首设的自贸试验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占地29.98平方公里。

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政府推动改革开放的创新载体,旨在探索新型自贸政策、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促进资金、贸易、投资和人员的流动。

自设立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发展水平,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二、实践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上海自贸试验区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改革开放以及吸引外资方面的实际效果,以及自贸试验区提供的政策和服务,对于在自贸区内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和外商投资者是否有积极的影响。

三、调研内容1.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支持了解自贸试验区在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情况,以及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 自贸试验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调研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数量、经济增长情况,以及与自贸试验区相关的行业和产业的发展情况。

3. 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情况了解自贸试验区在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方面的表现,研究外资企业在自贸试验区的投资情况和发展态势。

4. 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调研自贸试验区在金融、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改革创新情况,探讨自贸试验区对于上海及全国的改革开放所起到的示范作用。

四、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报告,了解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和发展状况。

2. 实地考察前往上海自贸试验区,参观企业和工业园区,与企业负责人和投资者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于自贸试验区的评价和体验。

3.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针对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和外商投资者,了解他们的满意度和对相关政策的认知情况。

五、调研结果通过调研,发现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政策支持、经济发展、吸引外资和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贸试验区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创新和制度改革,为企业带来了便利,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企业和投资者对于自贸试验区的评价较为积极,普遍认为自贸试验区为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制度和科技创新双轮并进——上海自贸区策源地一线见闻

制度和科技创新双轮并进——上海自贸区策源地一线见闻

制度和科技创新双轮并进——上海自贸区策源地一线见闻自贸区作为特殊经济区的一种形式,以其开放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的制度机制,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关注和入驻。

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首个设立的自贸区,自成立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则是自贸区做出的重要贡献。

首先,制度创新是上海自贸区的重要特征之一、自贸区在企业设立、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措施,大大简化了企业办理注册手续的程序,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例如,上海自贸区出台了《商务创新试点服务实施办法》,为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注册登记、备案、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

同时,自贸区引入了“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将外资准入的限制放在非负面清单中,使得更多的企业可以进入自贸区投资经营。

这些制度创新为企业提供了更为便利的营商环境,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其次,科技创新是上海自贸区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自贸区以其便利的资金、人才和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吸引了许多高科技和创新型企业的入驻。

例如,上海自贸区建立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供专业的技术研发支持和技术转移服务,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自贸区还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引进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和创新人才,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这些科技创新的举措,为自贸区的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了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双轮并进,进一步加强了上海自贸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一方面,制度创新为企业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创新环境。

例如,自贸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护措施。

同时,自贸区还鼓励企业进行产权交易和技术转让,促进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这些制度创新的举措,为企业提供了更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环境,增强了企业的创新信心。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上海自贸区鼓励企业创新并提供其所需的资源和支持,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24北京海淀九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教师版)

2024北京海淀九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教师版)

2024北京海淀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2024.01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第一部分本部分共 20题,每题2.5分,共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2023 年 11月,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25名志愿军烈士英灵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周年之际,回到中华大地安息。

A. 60B. 70C. 75D. 802.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亮相吸引着参会者的眼球。

多种先进医疗器械、能源低碳设备、智能工业装备等发布,展现着当下千行百业的无限可能。

这说明①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美好②人们通过开放发展分享创新成果③创新发展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特色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②推动城乡同步发展,协调城乡关系③促进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④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2013年9月,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这是我国继经济特区、开发区、产业园区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改革创新平台。

十年来,全国现已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贸港,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试点格局,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及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正能量。

这说明①改革开放的中国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②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的发展,创造中国奇迹③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④教育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 北京推出通学车服务,政府、学校、公交集团等多方协作,全力保障通学车安全运行,初步实现了通学车“人员稳定、线路稳定、运行稳定”,为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安心、舒心、放心的通学新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自贸园区与我国创新开放模式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服务贸易与WTO研究室主任 于立新 研究员
目 录
一、服务贸易可作为中国创新开放模式的战略突破口
(一)服务贸易在创新开放模式中的作用
(二)服务贸易亟需突破体制机制瓶颈
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方案解析
(一)FTA与FTZ的概念区别 (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基本情况 (三)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开放模式 (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不足之处
的货物贸易开放理念是不能代替第二轮以服务贸易主导的贸易
模式改革(以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为核心生产方式,以 知识、信息和智力要素的生产、扩散与应用为经济增长的主要
推动力)。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而在当前经济战略性结 构调整时期,我认为“改革的开放不能代替开放的改革”。
2013年7月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
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2013年9月27日 2013年9月29日
国务院印发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
(一)FTA与FTZ的概念区别
自由贸易区(FTA)与自由贸易园区(FTZ)的区别
FTA:Free Trade Area.通常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 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 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 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实现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率都将取消管制。上海
建设自贸区改革的重要方向是终结审批制,以开放 倒逼改革,采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由政府公布准 入行业范围,外资企业欲在区内投资,需到工商局 备案,从而减少行政审批,是“小政府大社会”改
革 理念的先行先试,也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便利。
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看点
负面清单 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管理服从贸易便利。“非
(一)服务贸易在创新开放模式中的作用
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提高国家竞争力,延伸国际分工 的价值链条,提升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减轻金 融危机的冲击影响,调节世界经济失衡状态。我国要 想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加快 发展服务贸易。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could enhance n ational competence, extend the value chain of in 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mprove the statu s in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division, mitigat e the impacts of financial crisis, and regulate the unbalanced situ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I f our country wants to have a place in intense g lobal competition, we must accelerate the develo pment of service trade.
situ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二)服务贸易亟需突破体制机制瓶颈
第一,传统的服务贸易发展思路亟须调整。长期以来,
“重货物贸易,轻服务贸易”的观念并未有根本性转变,
服务贸易较之货物贸易发展滞后。同时,大力发展服务贸 易仅停留在口号上,并未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发展服务 贸易的坚决性也大打折扣。
(二)服务贸易亟需突破体制机制瓶颈
第三,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有待完善。长期以来,
中国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就落后于发达国家,存在 不少需要重新构建和改进的地方,服务贸易统计面 临数据采集覆盖面不足,申报体制有待完善等问题 。同时,我们还缺乏服务贸易统计归口管理部门。
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的落后,使得我们很难对中国服
(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基本情况
自贸区(本文中指自贸园区)与保税区的区别
(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基本情况
(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基本情况
(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基本情况
(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基本情况
上海自贸区内试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允许 金融市场在区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并或将
务贸易真实发展情况有清晰且正确的认识,进而也 会影响到相应政策的制定与出台。
(二)服务贸易亟需突破体制机制瓶颈
第四,服务贸易多头管理的局面有待改观。长
期以来,服务贸易在管理体制上就存在很大统筹 问题,由于从中央到地方都缺乏统一的服务贸易 归口管理部门,因此时常会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 ,并且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较差,故出现不
式,以及平衡中国对外贸易中发挥巨大作用。
但目前来看,现行体制机制严重制约了我国服 务贸易的发展,需要在未来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创新。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适应国际贸易新 形势,新一轮的改革需要更新开放理念,探索
新的开放途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便是一个
重要的尝试。
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方案解析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其占地面
(二)服务贸易亟需突破体制机制瓶颈
第二,服务贸易相关政策安排失当。由于长期
以来我国以货物外贸政策措施基本上是针对货物贸易 量身订做,并没有考虑到服务贸易发展本身的特 点,难以真正满足服务贸易发展需要。与服务贸 易有关的税收、补贴、综合报关及结汇等政策存
在一定程度的制度缺失。
上海自贸区创新开放领域
革新领域 银行业 开放措施 建议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 立外资行;符合条件的中资行从事离 岸业务 允许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向央行申请 《支付业务许可证》 其他细则前瞻 暂时调整多项法律规定
FTZ:Free Trade Zone.指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境内设立的实行优 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小块特定区域,是一个或多个消除了关 税和贸易配额、并且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较小的区域。属一国(或 地区)境内关外的行为,其功能是降低贸易成本。 我国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一个自由 贸易园区的概念,不是通常意义所说的自贸区。
(一)服务贸易在创新开放模式中的作用
(一)服务贸易在创新开放模式中的作用
我国把服务贸易作为创新开放模式的抓手,可以全 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
势的战略突破口。
China regards service trade as the main poin t of open modes innovation, and thus will im prove the level of open economy and form a s trategic breakthrough that adapts to the new
利情况后,各职能部门时常会互相推诿,多头管
理最终变成了无人管理。
(二)服务贸易亟需突破体制机制瓶颈
第五,我国服务贸易在 GATS的运用水平尚待提高。我 国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对GATS的运用程度不高。
总体来看,受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的制约,我国服务
贸易的立法还不完善,还有很多的领域缺少相应的法律 法规,一些重要服务部门尚无立法或配套法律欠缺,而
一、服务贸易可作为创新开放模式 的战略突破口
前三十多年改革开放释放的红利已不足以继续支撑当前经济、 贸易增长的需求,特别是在贸易开放方面,第一轮改革以货物 贸易为主导,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贸易模式,使我国成为 贸易大国。但在当今世界经济复苏不明朗的形势下,货物贸易 发展处处受限,继续开放的空间收窄,而我们继续沿用第一轮
已颁布的有些服务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较为空泛,缺
乏实际操作意义,这使得服务部门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可 依,严重阻碍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并且,有些法律 法规与国际贸易的规则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服务贸易亟需突破体制机制瓶颈
(二)服务贸易亟需突破体制机制瓶颈
服务贸易将在创新开放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
(一)FTA与FTZ的概念区别
世界主要的自由贸易区有:
巴拿马科隆自贸区、德国汉堡港、香港自由港、迪拜自由贸 易区、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韩国釜山镇海经济自由区、 新加坡自由贸易区、纽约1号自由贸易区 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是拥有自由贸易区最多的国家,目前50 个州都有自贸区,总共有250个。美国对于自贸区的审批非 常灵活,只要在90分钟车程以内有海关机构的地方就可以申 请成立自贸区。私人公司如果希望把自己的企业所在地变成 自贸区也可以通过和附近的普通自贸区合作,向自贸区委员 会申请变成该普通自贸区下属的特别子区域。对于美国政府 来说,自贸区的建立不仅对经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解 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
积约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
上海自贸区试点历程
2011年 上海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在保税区内设立自贸区的
申请
2013年1月1日 上海首次提出要“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 贸易园区 2013年3月底 2013年5月14日 总理李克强考察保税区,鼓励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上海自由贸易区项目获得国家层面立项
(一)服务贸易在创新开放模式中的作用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首先要求国内服务业的开放,将海 内外高端要素向附加值高的服务业转移,有利于国内产 业结构的优化,使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维持 对外贸易平衡,促进国内经济平稳增长。上海自贸区的 建设正是创新开放理念的有力措施。 Our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firstly requires o pening domestic service industry, and transferring high-level elements from home and abroad to the hig h-value service industry. It is beneficial to impro v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oordinate development between goods and service trade, keep the balance o f foreign trade, and promote steady economic growth .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is just the powerful mea sure of open thoughts innov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