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儿科学是儿科主治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儿科主治考试中占着比较大的比分,很多考生感觉儿科学的考题很容易出错,为了帮助考生解决这个问题,小编整理了儿科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科学考试需要知道的知识点:1.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出生共40周。

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28天。

婴儿期:出生至1岁。

幼儿期:1岁至满3岁。

学龄前期:3岁至6~7岁。

学龄期:6~7岁至青春期。

青春期:10~20岁。

2.儿科学知识点生长发育规律:连续有阶段性(两个高峰:婴儿期+青春期),各系统器官不平衡(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体格发育快慢快,淋巴系统儿童期迅速青春期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3.出生时:3kg,50cm。

<6个月:体重=3+月龄×0.7,身高=50+月龄×2.5。

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身高=65+(月龄-6)×1.5。

1岁:10kg,75cm。

2~12岁:体重=年龄×2+8,身高=年龄×7+75。

4.儿科学知识点头围: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出生时34cm,前三个月、后九个月各增6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

5.胸围:乳头下缘绕胸一周,出生时32cm,1岁时46cm,以后=头围+年龄-1。

6.前囟1.5岁闭合(过早:头小畸形,过迟:佝偻病、甲减、脑积水),后囟6~8周闭合。

7.3个月抬头时颈椎前凸(第1个生理弯曲),6个月能坐时胸椎后凸(第2个生理弯曲),1岁站立行走时腰椎前凸(第3个生理弯曲)。

8.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岁数+1,10岁出全10个。

9.乳牙共20个,4~10个月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为延迟,2.5岁出齐,2岁内=月龄-(4~6)。

恒牙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

10.粗细动作: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儿科学》重点

《儿科学》重点

(一)小儿的年龄分期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共40周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3.婴儿期:自出生1周岁之前4.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6.学龄期:自入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7.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0-20岁,女孩开始和结束比男孩早2年左右(二)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是持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体重、身长在生后一年,尤其是前三个月,青春期为第二个生长高峰)2.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较早)3.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4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三)维生素D缺乏时,血钙下降而甲状旁腺不能代偿性分泌增加;血钙持续降低,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抽搐(四)新生儿分类1.根据出生时胎龄分类:胎龄(GA)是指从最后一次正常月经第一天起至分娩为止,通常以周表示(足月儿:37周<=GA<42周的新生儿;早产儿:GA<37周,其中GA<28周称为极早产儿或超未成熟儿;34周=<GA<37周的称为晚期早产儿;过期产儿:GA>=42周)(五)早期新生儿: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也属于围生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需要加强监护和护理。

(六)原发性呼吸暂停:胎儿或新生儿缺氧初期,呼吸代偿性加深加快,如缺氧未及时纠正,随即转为呼吸停止、心率减慢、即原发性呼吸暂停。

此时患儿肌张力存在,血压稍升高,伴有发绀。

复苏方案:ABCDE(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C维持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评估)(七)生理性黄疸特点:1、一般情况良好2、足月儿生出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课延迟到3-4周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或每小时<0.85μmol/L (0.5mg/dl)(八)ABO溶血发生于母亲O型胎儿A型或B型(九)换血疗法指征:1、产前已明确诊断,出生时脐血总胆红素>68μmol/L(4mg/dl),血红蛋白低于120g/L,伴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者。

儿科学考试重点

儿科学考试重点

【绪论】分期(一)胎儿期(二)新生儿期(三)婴儿期(四)幼儿期(五)学龄前期(六)学龄期(七)青春期1、围生期:指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一周的小儿。

二,生长发育:人的生长发育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生长是指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长大;发育指细胞、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1、生长发育的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

2、体重:生后3—12月(Kg)=(月龄+10)/2;生后1—12岁体重(Kg)=年龄*2+8. 正常婴儿生后第一个月增加1—1..7Kg,生后3—4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

12月时为出生时3倍3、身高(长):1岁时75cm。

二岁87cm,,以后每年增加6—7,2岁以后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

3头围:出生:33;三个月:40;12个月:46;2岁:48;5岁:50;15岁:53—544、骨骼:①头颅骨:出生时后卥已闭合,最迟6—8周;前卥出生时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开始减小,最迟1.5岁闭合。

(脑发育不良时头围减小、前卥小或关闭早;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前卥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时前卥饱满;脱水时前卥凹陷②脊柱:3个月出现抬头动作使颈椎前凸;6个月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时会走出现腰椎前凸。

③长骨:腕部出生时无骨化中心,出现顺序:头状骨、钩骨、下桡骨骺、三角骨、月骨、大小多角骨、舟骨、下尺骨骺、豆状骨,10岁时长全,共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大于为其岁数加1。

骨龄延迟: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生长激素缺乏症、肾小管酸中毒;骨龄超前:真性性早熟。

④乳牙约2.5岁长齐。

5新生儿在腰椎穿刺时在4—5椎间隙。

6,大运动: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

大运动发育迟缓:4月不能抬头,8月不能翻身和独坐;13月不能独爬;15月不能独走。

7,夜间遗尿症:在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即为遗尿症,多数在夜间熟睡时发生。

屏息发作、吮拇指癖、儿童擦腿综合征三:儿童保健原则:1,生后1周内是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

儿科学考试重点

儿科学考试重点

儿科学考试重点知识点:1.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2惊厥:是由于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的不随意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危急症状.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摄入和吸收利用食物, 可使机体的代谢增加超过基础代谢率,食物的这种作用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4新生儿:出生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5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1分)至生后7足天(1分),称为围生期或围产期6正常足月儿:指胎龄满37周-42周、畜生体重大于2500g、身长在47cm以上、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7早产儿: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8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一周内如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9生理性黄疸:正常新生儿生后第2~3天皮肤、球结膜、口腔粘膜发生黄染(1分),同时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34μmol/L(2~3mg/dL),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10急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大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

11哮喘性支气管肺炎:婴幼儿时期可发生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也称喘息性气管炎12艾森曼格综合症:当右室收缩压超过左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离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紫绀13法洛四联症:右室流出道梗阻,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14肺炎:是有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

15先天性佝偻病:先天性佝偻病指母亲患严重软骨病,或孕妇食物中维生素D明显不足,导致母亲体内维生素D极度缺乏,于新生儿期即可见典型症状:前囟甚大,骨缝增宽与后囟相连,后囟未闭,常伴低钙惊厥,称先天性佝偻病。

16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黄疸,部分尚未结合胆红素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17人工喂养:由于各种原因,母亲不能亲自哺喂小于6个月的婴儿时,可采用其他动物乳如牛乳、羊乳、马乳等或其他代乳品喂哺婴儿,称为人工喂养。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全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全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全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1.坐高: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称坐高,代表头长加脊柱长。

上部量:指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代表脊柱发育的指标。

2.生长发育:坐长一般是指小而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可测出其测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为质的改变。

3.计划免疫:15岁以下儿童按年龄进行全程足量基础免疫,并适时加强免疫措施。

4.一级预防:是指小儿的营养指导、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预防接种等。

5.被动免疫:对易感儿或接触过患儿的体弱儿,进行抗毒素或丙种球蛋白注射,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

6.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多余水的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150mmol/L,表现为一般脱水体征。

8.口服补液盐(ORS):组成成分为氧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氧化钾1.5g,无水葡萄糖20.0g,加水至1000ml,用于轻、中度腹泻病患儿,简便易行,疗效较好。

9.基础代谢:为在清醒、安静、空腹状况下,处于18-25℃环境中人体维持基本生理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

10.人工喂养: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或其他兽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

1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本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钙磷代谢失常,导致以骨骼系统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

1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本病是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表现为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

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19.身材矮小: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第三百分位数以下。

20.生长缓慢:生长速率<5cm/年。

13.早期新生儿:是指生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属围产儿。

儿科学考试重点归纳

儿科学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儿童时期就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得阶段,因此表现出得基本特点有:①个体差异、性别差异与年龄差异都非常大,不宜用单一标准衡量②对疾病造成损伤得恢复能力较强,常常在生长发育得过程中对比较严重损伤得转归可以为自然改善或完全修复。

③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疾病发生与性格行为得偏离,如不能及时干预与康复治疗,往往影响一生医学方面特点:1、解剖:身体各部位逐渐长大,头、躯干与四肢得比例发生改变,内脏得位置也随年龄增长而不同,如肝脏右下缘位置在3岁前可在右肋缘下2cm内,3岁后逐渐抬高,6~7岁后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触及。

2.机能:各系统器官得机能也随年龄增长逐渐发育成熟,因此不同年龄儿童得生理、生化正常值各自不同。

此外,某年龄阶段得机能不成熟常就是疾病发生得内在因素,如婴幼儿得代谢旺盛,营养得需求量相对较高,但就是此时期胃肠得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完善,易发生消化不良。

3.病理:对同一致病因素,儿童与成人得病理反应与疾病过程会有相当大得差异,即或就是不同年龄得儿童之间也会出现这种差异,如由肺炎球菌所致得肺炎,婴儿常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而成人与年长儿则引起大叶性肺炎病变。

4.免疫:小年龄儿童得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都不成熟,因此抗感染得能力比成人与年长儿低下,易发生呼吸道与消化道感染。

5.心理:儿童时期就是心理、行为形成得基础阶段,可塑性非常强。

小儿年龄分期(一)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共40周。

胎儿得周龄即为胎龄。

(二)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得时期。

此期死亡率高,包含在婴儿期内。

(三)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此期就是生长发育极其迅速得阶段,但容易发生营养与消化紊乱。

同时,易发生各种感染与传染性疾病。

(四)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体格生长发育速度较前稍减慢,智能发育迅速,意外伤害发生率非常高。

(五)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人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儿科学重点

儿科学重点

1.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细菌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2.人工喂养:四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完全采取配方奶或其他兽乳,如牛乳、马乳等喂养婴儿,称为人工喂养.3.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5.胎粪吸入综合症(M AS):是由胎儿在宫内或产时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而导致以呼吸道机械性阻塞及化学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以生后出现呼吸窘迫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6.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7.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并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8.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简称新生儿冷伤,也称新生儿硬肿症,系由于寒冷或(和)多种疾病所致,以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为主要临床表现,重症可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9.胃炎:是指由各种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有害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或胃壁炎性病变.10.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1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 RI):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俗称感冒.12.法洛四联症:右室流出道梗阻,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合称为法洛四联症,是婴儿期后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13.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指一组病因不一,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患.14.肾病综合症(N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尿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症。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完整版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完整版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儿科1.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出生共40周。

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28天。

婴儿期:出生至1岁。

幼儿期:1岁至满3岁。

学龄前期:3岁至6~7岁。

学龄期:6~7岁至青春期。

青春期:10~20岁。

2.生长发育规律:连续有阶段性(两个高峰:婴儿期+青春期),各系统器官不平衡(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体格发育快慢快,淋巴系统儿童期迅速青春期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3.出生时:3kg,50cm。

<6个月:体重=3+月龄×0.7,身高=50+月龄×2.5。

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身高=65+(月龄-6)×1.5。

1岁:10kg,75cm。

2~12岁:体重=年龄×2+8,身高=年龄×7+75。

4.头围: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出生时34cm,前三个月、后九个月各增6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

5.胸围:乳头下缘绕胸一周,出生时32cm,1岁时46cm,以后=头围+年龄-1。

6.前囟1.5岁闭合(过早:头小畸形,过迟:佝偻病、甲减、脑积水),后囟6~8周闭合。

7.3个月抬头时颈椎前凸(第1个生理弯曲),6个月能坐时胸椎后凸(第2个生理弯曲),1岁站立行走时腰椎前凸(第3个生理弯曲)。

8.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岁数+1,10岁出全10个。

9.乳牙共20个,4~10个月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为延迟,2.5岁出齐,2岁内=月龄-(4~6)。

恒牙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

10.粗细动作: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语言发育(发音、理解、表达):哭叫阶段:1~2个月;咿呀阶段:3~4个月;单音阶段:5~10个月;单词阶段:1~2岁;成语阶段:3岁以后。

11.五苗防七病: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儿科学考试重点

儿科学考试重点

小儿脱水的判断:临床中根据前囟、眼窝的凹陷与否、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和尿量等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判断。
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3.5mmol/L。可表现精神萎靡、肌张力低、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键发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迟缓性瘫痪和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可危及生命。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秋冬季小儿最常见的腹泻,也称秋季腹泻。特点:潜伏期1-3天,拖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婴儿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即发生呕吐,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3-8天,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3天内大量病毒从大便中排出,最长可达6天。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MCH<28,MCHC<32%。病因: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摄入不足,早产或低体重,牛奶不耐铁贫病因:1.贮铁不足,2.铁摄入量不足,3.生长发育因素,4.铁的吸收障碍,5.铁的丢失过多。 早期诊断:皮肤、黏膜苍白是最主要的表现和诊断的线索,外周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血象特点,一般可做出初步诊断。注意喂养史、生产史和产重,有无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有无呼吸道症状,有无月经过多等表现。进一步做铁代谢的生化检查有确诊的意义。必要时可做骨髓检查。用铁剂治疗有效可证实诊断。
特殊面容:唐氏综合症:表情呆滞,头型短小、脸圆而扁平,眼裂小、斜向外,眼距宽,晶状体浑浊,可有内眦赘皮,鼻孔上翘,鼻梁低平,外耳小,颚弓高,舌常深处口外,流涎多,牙齿萌出延迟,前囟大且关闭延迟。 地贫:表现为头颅变大,额部隆起,颧高,鼻梁塌陷,两眼距增宽。 先天性甲低:头大,颈短,皮肤粗糙,面色苍黄,毛发稀疏、无光泽,面部黏液水肿,眼睑水肿,眼距宽,鼻梁低平,唇厚,舌大而宽厚、常伸出口外。 苯丙酮尿症:毛发、皮肤和虹膜色泽变浅。皮肤干燥,有的伴湿疹。 麻疹:面部水肿,皮疹,眼分泌物增多,甚至粘连使眼睑不易睁开,流脓涕,称麻疹面容。

医师考试中儿科学的考察重点

医师考试中儿科学的考察重点

掌握儿科疾病的 预防和保健知识
熟悉儿科疾病诊断和治疗原则
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 和治疗原则
熟悉儿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 情变化
了解儿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和药 物使用
掌握儿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 识
了解儿科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熟悉儿科疾病的控制措施, 如隔离、消毒等。
了解儿科疾病预防和控制的 重要性,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儿科疾病护理和康复要点
掌握儿科常见疾 病的护理技巧, 如感冒、腹泻等。
熟悉儿童生长发 育规律,提供相 应的营养和运动 指导。
了解儿童心理特 点,关注患儿心 理健康,提供心 理支持。
掌握康复治疗的 基本原则和方法 ,针对不同疾病 制定相应的康复 计划。
儿科学前沿进展和热点问题
人工智能在儿科诊断中的应 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的 突破
医师考试中儿科 学考察内容
医师考试中儿科 学考察要求
医师考试中儿科 学考察重点
儿科学基础知识
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
儿童营养与喂养
儿童心理发展与行为问题
儿童预防保健常识
儿科疾病诊断和治疗
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标准及流程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和方法 儿科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儿科疾病诊疗规范和指南
儿科疾病预防和控制
儿童常见疾病的 预防措施
儿童传染病预防 和控制
儿童营养和饮食 卫生
儿童生长发育和 健康管理
儿科疾病护理和康复
儿科疾病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常见儿科疾病的护理技巧和方法 儿童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针对特殊儿童需求的护理和康复方案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儿科常见疾病的概述和分类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标 准
免疫疗法:CAR-T细胞治 疗在儿科肿瘤治疗中的进展

儿科学重点

儿科学重点

1.儿科学(pneumonia):是研究小儿时期生长发育、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科学2.新生儿期(newborn):从出生脐带结扎到28天。

3.婴儿期:从出生到满1周岁,又称乳儿期。

(包括新生儿期)4.生长(growth)定义:各器官、系统和身体的长大,是量的增加,可有相应的测量值表示其量的变化。

5.发育(development)定义: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是质的改变。

1.小儿年龄分期:分7个时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2.新生儿期特点:得病机率高,死亡率也高,人类第一位的死亡高峰。

3.婴儿期特点:(1)生长发育最快,能量、营养量需要量大,易出现营养不良;(2)免疫功能不健全,积极预防接种;(3)消化吸收功能不完善,提倡母乳喂养,养成良好卫生、生活习惯。

4.生长发育的规律(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3)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4)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

5.体重:计算公式:1-6岁:体重=年龄(岁)*2+8身高2-6岁:身高=年龄*7+70胸围:头围+年龄-1cm前囟门:(1)大小:1.5*2cm (2)测量方法:以对边中点的连线为准(3)闭合:《1.5岁。

年龄的骨化中心个数:年龄+1乳牙:6个月前后出牙;2岁以内月份-(4-6)(牙的个数);2.5岁以前乳牙长齐,共计20个。

恒牙:第一个恒牙:6周岁(第一磨牙)(保护好第一磨牙,伴随终生);17-30岁恒牙出齐,共计32个。

图表时间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出生》3Kg 50cm 34cm 323个月 6 51-62 401岁9 75 46 462岁12 85 48 逐渐超过头围5岁5015岁586.脱水的分类指标轻中重明确指标:体重《5% 5-10 >1050ml/kg 80-100 100-1207.脱水性质指标低渗性等渗性高渗性血钠浓度<130mmol/l 130-150 >150Na与H2O 电解质丢失大于水水与电解质成比例丢失水丢失大于电解质Na>H2O Na=H2O Na<H2O丢失细胞外液渗透压过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细胞内脱水特点口渴不明显口渴明显补液2/3张1/2张1/3张补液内容盐2 葡1 盐1 葡1 盐1 葡2(1)等渗性脱水临床症状:一般性脱水症状,体重减轻,口渴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力减低,前囟门及眼窝凹陷,粘膜干燥,心音低钝,唾液和眼泪减少,重者可导致循环障碍与休克。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全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全

1. 坐高: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称坐高,代表头长加脊柱长。

度,代表 脊柱发 育的指 标2. 生长发育:坐长一般是指小而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可测出其测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 官功能的成熟,为质的改变。

3. 计划免疫:15岁以下儿童按年龄进行全程足量基础免疫,并适时加强免疫措施。

4. 一级预防:是指小儿的营养指导、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预防接种等。

5. 被动免疫:对易感儿或接触过患儿的体弱儿,进行抗毒素或丙种球蛋白注射,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

6.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多余水的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mmol/L ,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 — 150mmol/L ,表现为一般脱水体征。

8. 口服补液盐(ORS ):组成成分为氧化钠,碳酸氢钠,氧化钾,无水葡萄糖,加水至1000ml ,用于轻、中度腹泻病患儿,简便易行,疗效较好。

9. 基础代谢:为在清醒、安静、空腹状况下,处于18-25 C 环境中人体维持基本生理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

10. 人工喂养: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或其他兽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 儿。

11. 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本病是由于维生素 D 不足,钙磷代谢失常,导致以骨骼系统为特征的一种慢 性营养缺乏病。

12. 维生素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本病是因维生素 D 缺乏导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引起,表现为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

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5. 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19. 身材矮小: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第三百分位数以下。

20. 生长缓慢:生长速率<5cm/年。

13. 早期新生儿:是指生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属围产儿。

因刚从宫内生活转变为脱离母体独立生存各 内脏组织发育尚不够成熟,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特别需要细心护理监护和治21. 正常足月儿:指出生时胎龄满37周不足42周,体重大于等于 2500g 、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

儿科学考试重点重点—最新版

儿科学考试重点重点—最新版

1.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一周因奶量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胎粪排除,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2.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大于或等于1000克)至出生后7足天。

3.小于胎龄儿S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 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平均体重两个标准差的新生儿4.大于胎龄儿L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90 百分位数以上,或高于平均体重2 个标准差的新生儿。

5.口服补液盐(ORS):是WHO推荐用以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一种溶液,各种电解质浓度为Na+90mmol /L,K十20mmo[/L,Cl—80mmol/L,HCO3—30mmol/L;可用NaCl 3.5g,NaHC032.5g,枸橼酸钾1.5g,葡萄糖20.0g,加水到1000mL配成;其电解质的渗透压为220retool/L(2/3)。

6.2:1等含钠液:是由2份生理盐水,一份1.4%碳酸氢钠溶液组成,等,用于扩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7.2:3:1含钠液:由2份生理盐水,3份4-10%葡萄糖液,1份1.4%碳酸氢钠溶液组成,1/2,用于等渗性脱水补充累计损失量。

8.4:3:2含钠液:为适用于不同情况的补液需要,常把各种等溶液按不同比例配制成混合溶液应用。

其成分是4份O.9%氯化钠,3份5%或10%葡萄糖,2份1.87%乳酸钠。

力为2/3。

9.面神经征(Chvostek sigh):是以手指尖或叩诊锤轻击患儿与口角间的面颊部,引起眼睑和口角抽动者为阳性,新生儿可呈假阳性。

10.瑟征: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和舒压之间5分钟之该手出现痉挛为阳性。

11.佝偻病串珠:肋骨骨骺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于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呈钝圆形隆起,上下排列如串珠状,可触及或看到,称为佝偻病串珠,以两侧7-10肋最明显。

12.方颅:额骨和顶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渐增厚,至7-8月时,变成“方盒样”头型,称为~13.新生儿:从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称为新生儿期,期间的小儿称为~14.中性温度:指机体代氧和能量消耗最低并能保持体温正常的最适环境温度15.原始反射:包括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

儿科学考试重点

儿科学考试重点

第二章生长发育1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体重和身长在生后第一年,尤其前三个月增加很快,第一年为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年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2.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的正常范围,所谓的正常值不是绝对的,2体格生长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次、胎龄、性别以及宫内营养状况有关。

生后一周内如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或称生理性体重下降,约在生后3~4日达最低点下降(3%~9%),以后逐渐回升,至出生后第7—10日应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如果体重下降超过10%或至第10天还未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则为病理状态,应分析其原因。

3体重身高估计公式:体重(课件):新生儿约3kg;1-6月:出生体重+月龄*0.7;7-12月:6+月龄*0.25; 2-12岁:7.5+年龄*2;青春期:男生每年增加5kg,女生增加4kg。

身高:12月:75cm; 2-12岁:年龄岁*7+75。

体重(课本):12个月:10kg; 1-12岁:年龄*2+84头围的增长出生时头相对大,平均32~34cm,第一年前3个月头围的增长(6cm)约等于后9个月头围的增长值(6cm),即1岁时头围约为46cm;2岁时头围约48cm;2~15岁头围仅增加6~7cm。

头围的测量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5胸围的增长1岁左右胸围约等于头围。

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应大于头围(约为头围十年龄—1cm)。

1岁左右头围与胸围的增长在生长曲线上形成头、胸围的交叉6上臂围的增长在无条件测体重和身高的地方,可用左上臂围测量筛查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cm,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儿科学是以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健康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下面将对儿科学考试的重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一、幼儿生长发育幼儿生长发育是儿科学中的重点内容,它包含了儿童的体格发育、心理发育和社会发育三个方面。

首先是体格发育,主要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的测量与评估。

其次是心理发育,主要关注儿童认知、语言、智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最后是社会发育,强调儿童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

二、儿童常见疾病在儿科学考试中,对儿童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是重点内容。

常见疾病包括感冒、发热、腹泻、呼吸道感染等。

在掌握常见疾病的基础上,还需要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以及常见疫苗接种的时间和方法。

三、儿童营养与喂养儿童的营养与喂养也是儿科学考试的重点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母乳喂养、婴儿配方奶、固体食物的添加、儿童膳食均衡等方面。

考生需要熟悉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营养需求,并了解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补充方法。

四、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也是儿科学考试的考点之一。

考生需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并了解相应的干预方法和治疗原则。

此外,还需要了解儿童发展中的典型行为和发展障碍,以及如何进行评估和干预。

五、儿童免疫与预防接种儿童免疫与预防接种是儿科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疫苗的接种原则、接种时间和接种剂量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疫苗的功效和副作用,以及接种程序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六、儿童常见急症处理在儿科学考试中,对儿童常见急症的处理方法也需要熟悉掌握。

常见急症包括窒息、溺水、失血性休克等。

考生需要了解急救的步骤和技巧,并了解在不同年龄段儿童急症处理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七、儿科医学伦理和法律在儿童医疗过程中,儿科医学伦理和法律也是需要考生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儿童医疗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此外,还要了解医疗法律规定中与儿童相关的内容,如未成年人的医疗权利等。

儿科学考试重点

儿科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儿童时期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因此表现出的基本特点有:①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都非常大,不宜用单一标准衡量②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常常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比较严重损伤的转归可以为自然改善或完全修复。

③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疾病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如不能及时干预和康复治疗,往往影响一生医学方面特点:1、解剖:身体各部位逐渐长大,头、躯干和四肢的比例发生改变,内脏的位置也随年龄增长而不同,如肝脏右下缘位置在3岁前可在右肋缘下2cm内,3岁后逐渐抬高,6~7岁后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触及。

2.机能:各系统器官的机能也随年龄增长逐渐发育成熟,因此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各自不同。

此外,某年龄阶段的机能不成熟常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如婴幼儿的代谢旺盛,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但是此时期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完善,易发生消化不良。

3.病理:对同一致病因素,儿童与成人的病理反应和疾病过程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即或是不同年龄的儿童之间也会出现这种差异,如由肺炎球菌所致的肺炎,婴儿常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而成人和年长儿则引起大叶性肺炎病变。

4.免疫:小年龄儿童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不成熟,因此抗感染的能力比成人和年长儿低下,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5.心理:儿童时期是心理、行为形成的基础阶段,可塑性非常强。

小儿年龄分期(一)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共40周。

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

(二)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的时期。

此期死亡率高,包含在婴儿期内。

(三)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此期是生长发育极其迅速的阶段,但容易发生营养和消化紊乱。

同时,易发生各种感染和传染性疾病。

(四)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体格生长发育速度较前稍减慢,智能发育迅速,意外伤害发生率非常高。

(五)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人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儿科学考试重点

儿科学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低氧血症:由于呼吸功能不全,导致肺部气体交换障碍,氧进入肺泡,及由肺泡弥散入血减少,导致血氧含量或氧分压降低。

急性感染性喉炎:是指喉部粘膜急性弥散性炎症。

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

冬春季节多发,且多见于婴幼儿。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性中、细湿罗音。

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临床上以及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

【填空选择】儿科学的研究范围内容:1.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儿童体格、智能发育水平和社会适应性能力。

2.儿童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不断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3.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免疫接种、先天性免疫性疾病的筛查、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等。

4.儿童各种疾病的康复可能性以及具体方法,尽可能地帮助这些患儿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乃至完全恢复健康。

上述研究内容归结起来就是儿科学的宗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小儿年龄分七期: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

2.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到28天之前。

3.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4.幼儿期:自1岁致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前为学龄前期。

6.学龄期:自入小学始(6~7)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7.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0~20岁。

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是一个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第1年(婴儿期)为出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10~20岁时(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生长发育在一定的范围内受遗传、环境的影响。

生长发育的一帮规律是: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儿科学__重点

儿科学__重点

1. 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体格生长(一)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出生体重平均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 月龄×0.7kg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 + 月龄×0.25kg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 + 8(7)kg2.身高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

1岁75cm,2岁85cm,2岁以后每年长5~7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身长(cm)=年龄×7 + 70 坐高:代表头颅与脊柱的生长3.头围新生儿头围32-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半岁42cm。

4.胸围代表肺与胸廓的发育,出生时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岁时与头围相等约46cm。

(二)骨骼的发育1.囟门前囟:出生时1.5~2cm,12~18个月闭合。

后囟:6~8周闭合;颅骨骨缝3~4个月闭合。

2.脊柱的发育: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6个月会坐胸椎后凸;1岁会走腰椎前凸。

4.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摄左手X线片。

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出现;10岁出齐,共10个;2~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约为小儿岁数加一。

(三)牙齿的发育乳牙多于生后6~8个月萌出,最早4个月,12个月未出牙可视为异常。

乳牙20个,2~2.5岁出齐。

2岁内乳牙数为月龄减4~6。

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时开始;6岁萌出第一磨牙。

(四)运动功能的发育2个月开始抬头;4个月手能握持玩具;6个月会坐;7个月翻身;8个月爬;9个月站;1岁会走;2岁会跳;3岁跑,骑三轮车。

(五)语言的发育2月发喉音;3~4个月咿呀发音并能笑出声;5~6个月发单音认识母亲及生熟人;7~8个月发双重音;9个月懂再见;10~11个月模仿成人动作;1~1.5岁能说出物品及自己的名字,2岁用简单语句表达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1.初乳:产后4-5d,脂肪少而蛋白质多,5-14d为过渡乳,脂肪高而蛋白质和矿物质减少; 14d-9个月为成熟乳,10个月以后为晚乳。

2.母乳中含丰富的SIgA和大量免疫活性细胞具有增强婴儿免疫力的作用。

3.喂奶后将婴儿抱直,头部靠在母亲肩上,轻拍背部排出空气,保持婴儿右侧卧位,以防呕吐。

4.一般生后4-5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断奶在10-12个月为宜,最迟不超过18个月。

5.牛乳乳糖低于人乳,蛋白质以酪蛋白为主,牛乳不饱和脂肪低于人乳;与人乳最大的区别是缺乏各种免疫因子。

6.婴儿每日需要能量按460kJ/Kg (110kcal/kg) 每日水的需要量为150ml/kg, 100ml牛乳所含的能量约为290kJ/Kg (70kcal/kg) ,含糖8%的牛奶100ml可供给能量约418kJ (100kcal/kg)。

7.奶粉与水的比例按容量计算为1:4,按重量计算为1:8。

8.辅食添加方式: 循序渐进,从少到多, 从稀到稠,从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

9.辅食添加顺序: 1-3个月水果汁、菜汤鱼肝油; 4-6个月,稀粥、蛋黄、鱼泥、豆腐; 10-12个月,稠粥、软饭、挂面。

10.小儿最易发生意外的年龄为幼儿期。

11.婴儿母体中获得IgG可以减少传染病的感染。

12.卡介苗生后24-48h1针; 乙肝疫苗生后24h、1个月、6个月各1针; 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糖丸2、3、4月龄各1丸; 百白破疫苗3、4、5月龄各1针; 麻疹减毒活疫苗8月1针。

13.疫苗接种禁忌症: 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及其他皮肤病者不应接种卡介苗。

14.接种疫苗发生过敏性休克时: 使患儿平卧,注意保暖,给氧,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ml.15.患儿解热药物通常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因阿司匹林不良反应较多。

16.婴幼儿镇静止惊药禁用吗啡,因其抑制呼吸。

17.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

18.药物剂量按体重计算,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计算方法。

19.婴幼儿的三快注射技术即进针、注药、拔针块。

20.新生儿娩出后1~2min结扎脐带断端。

21.娩出后新生儿为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选择右侧卧位。

22.正常新生儿护理温度22-24。

C, 相对湿度55%-65%, 床与床距离60cm。

23.早产儿护理室内温度24-260C,相对湿度55%-65%。

24.早产儿护理尤其强调保暖。

25.早产儿出生后补充维生素K3,预防自然出血症。

26.早广儿出現缺氣症状,立即于吸匐,氣液度カ30%へ40%。

27.新生儿窒息的忤床表現:爰生宮内窒息吋,首先出現胎劫増加,胎心率増加> 160/min,然后心率減慢く100/min。

28.新生儿缺血缺氣性脳病主要覡察新生儿的神経系統変化。

29.新生儿頏内出血特征性表現内窒息、悚厥和抑制相継出現。

30.新生儿黄疸突施光照疔法,対平重溶血患儿立采取換血疔法。

31.新生儿肺炎的崘床表現:の吸入性肺炎: 病情較重, 嬰儿皮朕、指甲、口腔黏膜等均被胎糞染成黄緑色; 図)感染性肺炎:体温不升或岌熟,面色苞白或岌紺,呼吸浅促,口吐白沫,平重者出現呻吟。

32.新生儿肺炎立保持呼吸道通輛,経常変換体位、拍背, 必要吋.采取雰化吸入和吸痰。

33.紅細胞G-6-PD缺陥者,須忌食蚕豆及其制品。

34.新生儿敗血症最常見的并岌症是化脉性脳膜炎,未成熟儿表現内体温不升。

35.新生儿患敗血症不宜用葯物、乙醇擦浴、冷諡水灌腸等刺激性強的降温方法,否剣易出現体温不升。

可以通辻調や温度,如打升包被、多隈水等物理方法来降低体温。

36.新生儿寒冷損彷綜合征的特点:低体温和皮畉硬、脾、凉。

37.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最先出现硬肿的部位是小腿。

复温原则: 循序渐进,逐渐复温。

38.肛温> 30%C,置于30C的温箱中,一般6~ 12h可恢复体温正常。

39.肛温<30C,先将患儿置于比肛温高1~2C的温箱中,每小时提高箱温0.5~ 1。

C (不超过34C), 使体温在12~24h恢复正常。

40.脐部护理和抗感染: 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清洗脐部,再涂以2.5%碘酒。

用消毒纱布包裹,每日更换,直到愈合。

41.营养不良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 腹部、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部。

42.常见的营养不良合并症是维生素A缺乏。

43.促进患儿机体对蛋白质的合成可给予蛋白同化类固醇剂如苯丙酸诺龙肌注。

44.营养不良迁延不愈的患儿可在夜间或清晨出现低血糖表现。

45.营养不良程度1度(轻) 体重低于正常15-25%,腹部皮褶厚度0.8-0.4cm ;2度(中) 体重低于正常25-40%,腹部皮褶厚度<0.4cm ;3度(重) 体重低于正常40%以上,腹部皮褶消失。

46.小儿肥胖症常发生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

47.维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无明显骨骼改变; 激期有骨骼改变(胸部骨骼出现朋月中环J4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血生化:钙磷乘积常<30, 碱性磷酸酶增高。

X线检查长骨钙化带消失。

49.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的小儿。

50.预防佝偻病应强调定期户外活动,且在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400~800U。

5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应严格按照医嘱给予维生素D制剂:每日2000~4000U, 视临床和X线检查情况,2~4周后改预防量,每日400U。

补充VD的同时也应口服钙剂,防止低钙抽搐。

5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典型表现: ①惊厥发作(多见于婴儿) ;②手足抽搐(多见于较大婴儿、幼儿和年长儿) ;③喉痉挛(多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 ④特殊性体征(面神经征、陶瑟征、腓反射)53.疱疹性[ ]腔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溃疡性口腔炎(链球菌、金葡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 ;鹅口疮(白色念珠菌) :局部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

54.鹅口疮用2%碳酸氢钠于哺乳前后清洗口腔80.急性腹泻病程< 2周; 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至2个慢性腹泻病程> 2个月。

81.腹泻患儿属母乳喂养者应继续母乳喂养,暂停辅缩短每次喂乳时间,少量多次喂哺食,82.腹泻患儿静脉补液时突然抽搐考虑为血钙降低。

中度5-10%,重度>83.脱水体重减少: 轻度< 5%,重度>10%。

84.低渗性脱水血钠< 130,等渗性130-150,高渗性>150。

85.婴儿腹泻注意事项: 1.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2)在服用微生态制剂时,应于抗生素间隔至少2h以上; 3肠粘膜保护剂应在两餐之间服用,且不能和其他药物同服。

86.低钾血症的临床症状: 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腱反射消失等。

87.低钾血症补钾原则: 1.有尿或来院前6h内有应及时补钾; 2静脉补钾时浓度不超过0.3%; 3滴速不宜快,每日静脉补钾不应少于8h,严禁静推,以免心搏骤停; 4一般静脉补钾要持续4~6h,能口服时改为口服补充。

88.小儿补液后眼睑水肿,提示钠盐过多; 补液后尿多而脱水未能纠正,提示可能葡萄糖液输入过多。

8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典型表现: 年长儿以呼吸道局部表现为主,婴幼儿以发热等全身症状为突出表现。

9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症: 向下蔓延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

年长儿患链球菌感染,以后可引起急性肾炎、风湿热。

91.患儿鼻塞、呼吸不畅时,可在喂乳及临睡前用0.5%的麻黄碱溶液滴鼻。

92.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

93.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

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

94.急性感染性喉炎避免使用氯丙嗪,以免使喉头肌松弛,加重呼吸困难。

95.小儿肺炎初期表现为刺激性干咳。

96.小儿重症肺炎发生中毒性肠麻痹时常表现明显腹胀、呼吸困难加重、肠鸣音消失等。

97.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肺部听诊以喘鸣为主,分为喘憋性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两类。

98.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是症状与体征不成比99.小儿肺炎的护理要点:①鼓励患儿多饮水;②帮助患儿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叩击背部排痰; ③超声雾化吸入;④置患儿于半卧位或抬高床头,避免哭闹以减少耗氧。

100.肺炎预防心衰: ①安静休息,半卧位,必要时按医嘱予镇静药;②控制输液量及速度(滴速<5ml/kg/h) ;③病程中出现呼吸加快、心跳加速、颈静脉怒张等,应考虑合并心衰。

101.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体征: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响亮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

102.房间隔缺损: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II级III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103.动脉导管未闭: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脉压增宽(> 40mmHg),周围血管征阳性,即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和股动脉枪击音等。

104.婴儿期后最常见的发绀型先心病是法洛四联症,由4种畸形组成: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其中肺动脉狭窄决定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

法洛四联症会出现血栓。

105.蹲踞现象:是一种保护性姿势, 因蹲踞时下肢屈曲,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减轻心脏负荷。

106.法洛四联症的常见并发症:脑血栓、脑脓肿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107.休息是恢复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的重要条件。

108.法洛四联症患儿: 要注意供给充足液体,防止因血液浓缩,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血栓栓塞。

109.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常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110.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表现是皮肤、黏膜苍白,以口唇、口腔黏膜、甲床最明显。

11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预防: 早产儿出生后2个月开始补铁预防。

112.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护理要点: @添加富含维生素B1和叶酸的辅食,如动物肝脏及绿色蔬菜等,羊奶加用叶酸; 2同时加服维生素C; 3防止患儿受伤;11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致死原因为颅内出血。

114.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 口、鼻黏膜出血可用浸有1%麻黄碱或0.1%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 经历减少肌内注射或深静脉穿刺。

115.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水肿,尿少,血尿,高血压为主要表现。

116.起病2周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将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轻微活动; 血沉正常可上学; Addis 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生活。

117.单纯性肾病的四大特征: D高度水肿(最常见); 2大量蛋白尿; 3低蛋白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

118感染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和引起死亡的原因。

119.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是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

120.对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最具有诊断意义的是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121.风湿热急性期应绝对卧床至少3周,如有心脏炎应卧床至急性症状完全消失,血沉接近正常时可逐渐下床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