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怀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怀远
2008-12-04 16:47
怀远县景色宜人,山水秀丽。
涡淮两水交汇,荆涂两山对峙,水绕山环,林幽泉清。
禹王庙、禹会村、启母石、启王庙、白乳泉、卞和洞等名胜古迹众多,引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怀古,吟诗作赋,为怀远山川风貌增添了不少光
辉。
卞和洞亦名抱璞岩、抱玉岩,位于怀远县荆山。
相传为春秋时楚国人卞和采玉处,故名。
洞由巨岩天然巧成,石型圆润,石表青翠。
洞上方有玉坑、濯玉涧、凤凰池等多处胜迹。
洞中可容数十人,岩壁有“青螺石帐”镌字,置身其中,仿佛入玉珠帐里。
古人“白璧连城无双产,古洞青螺有旧题”诗句,正是此间写照。
夏日暑气不侵,冬季温暖如春。
唐宋以来游人不绝,留下不少题咏。
宋苏轼(东坡)《涂山荆山记所见》诗中:刖人有余坑,美石肖温瓒”即指此。
洞内原有唐胡曾《荆山诗》碑,惜已毁。
白乳泉公园
白乳泉,背依荆山,面临淮水,卞和洞以谷为邻。
周围峰峦叠翠,榴林似海,绿树掩映,芳草如茵,是远近闻名的天然佳境。
白乳泉原名白龟泉,相传唐贞元年间,泉内曾有白龟流出,因此得名。
宋元佑七年,诗人苏东坡与其二子苏迨、苏过自河南赴杭州过此,见泉水奇特,誉为“天下第七泉”,并留下《游涂山荆山记所见》诗:“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
刖人有余杭,美石肖温瓒。
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因泉水甘美呈乳色,后人改名白乳泉。
清光绪年间,乡绅李少五于泉南建大仙庙。
嗣后,崇奉道教的“师吕道人”宫尔铎弃官归里,拆大仙庙建吕祖殿,隐居于此。
一九二四年,安徽督军马联甲赴亳禁烟过此,捐款于泉西北建望淮楼。
每当初夏雨晴,游人乘兴登楼,细品羽经,极目远眺,漫山榴火艳艳,长淮帆影点点,景色秀丽,令人神往。
楼上留有历代文人墨客的名联,其中岭南廖康健撰联云:“片帆从天外飞来,劈开两岸青山,好趁长风冲巨浪;乱石自白云中错落,酿得一瓯白乳,合邀明月饮高楼”已成脍炙人口的佳名。
泉旁曾有黄庭坚、赵子昂、陈宏寿等书法名家的碑刻。
一九六五年,郭沫若同志亲笔为“白乳泉”、“望淮楼”题字,使名胜楼格外生辉。
白乳泉泉眼位于“纯阳道院”的中央,径不过斗,四时不竭,受一株数百年的老山榆树覆罩着。
炎夏盛暑,游客至此,荫翳蔽日,清幽宜人。
泉水内多含矿物质,表面张力强,烹茶煮茗,芬芳清冽,甘美适口.茶水倾注杯中,能突出杯面一米粒厚而不外溢,且能浮起硬币,游人观尝,无不称奇。
泉东南有半山亭,原名梅风亭,亭的左下方有“双烈祠”。
1987年,白乳泉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后,正式对外开放。
启母石
涂山之阳,启母涧之西,有巨石如慈祥的妇人端坐于山崖之上。
此即传说中启母所化之石。
明代邑贤袁赋诗云:“涂山之国临淮海,山中石母几千载。
苦历冰霜不事妆,任教风雨颜无改。
独坐岩头望百川,怀襄疏濬为桑田。
平成底绩非无日,不恤三过实母贤······” 相传,禹娶涂山氏女,婚后四日便离家治水去了,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涂山氏女每日引领南眺,盼望丈夫归来。
但是,望穿秋水,也不见禹归。
由于朝思暮想,精诚所至,终于化而为石,端坐于昔日与禹幽会之所。
启母石系涂山著名风景点,游人在登山凭吊大禹的同时,也必定要对这位在夏开国之初的第一位母后礼赞、凭吊一番。
圣泉
涂山之巅,禹庙之西,有峭壁千寻,顺盘错石级而下,穿过茂密树丛,越过嶙峋怪石,便可抵达著名的圣泉;若从启母石取道西北,犹为捷便。
明代宋濂游涂山时曾于《游涂荆二山记》中载记云:“微径入灌莽,抵岩罅,储泉一泓,味甚甘,复以茅茨,曰圣水亭,取水以萗雨多验。
”由此可知,圣泉之名的由来,系因“遇旱,褥雨泉边辄应”的缘故。
故“圣泉”又别名“灵泉”。
据《嘉庆怀远县志》载:“涂山西岩有圣泉,旧志云:一名灵泉。
”今人则将一泉而二名的圣泉,视为圣、灵二泉了。
泉上摩崖石刻“圣泉”二字,相传为宋苏东坡携爱妾与二子游涂山时亲笔所书。
其旁,“灵泉”二字,传为宋濠州太守刘仲光朝觐禹庙,于泉畔祈雨时题刻。
圣泉之水,澄滢甘洌,大旱不涸,四时不竭,汲其煮茗,芳香四溢,若以其煮涂山云雾香蔡,堪称双绝。
圣泉上依绝壁,下临深壑,周围树木萧森,怪石骈立,环境险奇幽谧。
若值皓月当空,月映二泉之时,犹为清标绝俗,令人叹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