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知识点四五章

合集下载

高一必修一各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各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各章知识点总结在高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必修一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以下是各章的知识点摘要:第一章:线性方程与不等式本章主要涵盖了线性方程、线性不等式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我们学习了如何解决线性方程与不等式,并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函数与方程本章重点介绍了函数的概念以及常见的函数类型。

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以及分段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并且学习了如何解决函数与方程的相关问题。

第三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图形的性质本章主要介绍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建方式以及常见图形的性质。

我们学习了如何绘制直线、抛物线、圆以及椭圆的图像,并且学习了如何根据图像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第四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本章涵盖了数列的概念以及相关性质。

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并且学习了如何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学结论。

第五章:三角函数本章重点介绍了三角函数的概念以及性质。

我们学习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以及正切函数的图像特征以及周期性,并且学习了如何解决三角函数的相关问题。

第六章:平面向量本章主要涵盖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以及运算法则。

我们学习了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以及数量积、向量积的计算方法,并且学习了如何解决向量的相关问题。

第七章:立体几何本章重点介绍了常见的立体几何概念以及相关性质。

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体积、表面积,以及如何利用立体几何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章:概率本章主要介绍了概率的概念以及基本性质。

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并且学习了如何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高一必修一各章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进一步提高了数学能力,并且能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这些总结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科学的发现与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现是人们长期积累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方法和实验证明得出的认识和理论。

科学的发展是指科学知识不断积累和完善的过程。

科学的方法有观察、实验、归纳和演绎等。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问题,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和证明观察的结论,通过归纳可以总结出规律,通过演绎可以推导出新的结论。

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包括科学的萌芽期、科学的诞生期、科学的革命期和科学的迅猛发展期。

每一个阶段都有巨大的贡献和突破,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进步。

第二节物质的组成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

物质的组成有原子、元素和化合物三个层次。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颗粒,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符号表示。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排列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的主要分区有金属、半金属和非金属三类,还包括周期性的主族和副族。

第三节元素与化合物的转化元素与化合物之间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发生转化。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永久性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反应物在箭头的左边,产物在箭头的右边。

化学方程式还包括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用来表示其组成和结构。

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与氧化反应等。

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实验现象。

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

氧化剂能接受电子,起到氧化其他物质的作用;还原剂能捐赠电子,起到还原其他物质的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可以通过电子传递或离子交换的方式进行。

电子传递是指电子直接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离子交换是指离子之间的相互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半反应方程式来表示。

氧化剂的半反应中电子的质子数增加,还原剂的半反应中电子的质子数减少。

第五节典型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典型的氧化剂包括氧气、卤素和过氧化氢等。

高一必修一基础知识4个章节

高一必修一基础知识4个章节

基础知识复习1、宇宙:概念:时间和空间的总和,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2、天体概念:宇宙中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为1.5亿千米。

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

3、天体系统形成:运动着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地球地月系月球其他行星、卫星层次:总星系 河外星系4、太阳系八大行星分类:(附:书中图表) (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2)巨行星:木星、土星 (3)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4)地内行星、地外行星、小行星带5、地球的普通性普通性: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

八大行星都是不透明的近似球形的星体;本身一般不发射可见光;围绕自身的轴自西向东(除金星外)不停地自转;公转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的特点。

6、地球的特殊性——生命的存在地球上 宇宙环境 ①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物质 ②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几乎在 存在的条件 同一平面上,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①日地距离适中 适宜的温度(液态水) 自身条件 ②质量体积适中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原始海洋的形成 生命的摇篮 7、太阳辐射: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范围:0.15-4微米之间波长:分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三部分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能量大小:太阳常数8.24焦/(平方厘米·分钟) 对地球的影响:(1)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太阳能(直接利用),煤、石油(间接利用)]; (2)光合作用的能源;(3)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8、太阳活动概念: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主要类型:太阳黑子——太阳活强弱的标志(出现于光球层,活动周期约为11年); 耀斑——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饵(出现于色球层);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太阳黑子:影响气候(降水量与黑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对地球的影响 耀斑影响大气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太阳风:在高纬地区出现极光(附:各个类型具体性质特点见笔记)9、地球自转、公转10、黄赤交角产生:地球自转——赤道平面;地球公转——黄道平面度数:约为23.5°,等于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意义:产生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周期:1回归年约为365日56时48分46秒黄赤交角与五带的关系: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极昼极夜范围扩大。

必修一4到六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4到六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4到六章知识点总结1.1 向量和线性空间- 向量的概念- 向量的线性运算- 线性空间的定义和性质1.2 矩阵和行列式- 矩阵的定义和基本运算- 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 逆矩阵和伴随矩阵1.3 线性方程组- 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解法- 线性方程组的向量表示- 矩阵的秩和解的存在唯一性第二章线性方程组的解法2.1 克拉默法则- 克拉默法则的原理与应用- 矩阵求逆法则2.2 矩阵的秩和解的存在唯一性- 矩阵的秩及其性质- 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唯一性2.3 矩阵的初等变换法- 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基本性质- 行阶梯形矩阵和行最简形矩阵第三章空间解析几何3.1 空间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 空间点的坐标表示- 空间中的直线和平面的方程3.2 空间曲线和曲面的方程- 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 空间曲面的参数方程- 空间曲线和曲面的方程求解3.3 空间中向量的运算- 空间向量的定义和性质- 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 向量的混合积和共线向量第四章行列式的应用4.1 系数式行列式- 系数式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 克拉默法则的应用4.2 矩阵式行列式- 矩阵式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 行列式的性质与性质4.3 行列式的几何意义- 行列式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行列式与体积的计算第五章线性方程组的向量解法5.1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向量解法-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向量解法- 线性方程组的解空间5.2 线性变换- 线性变换的定义和性质- 线性变换中的标准矩阵5.3 线性方程组的特解和通解- 特解和通解的定义和性质- 齐次线性方程组和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关系第六章特征值和特征向量6.1 线性变换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和性质-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求解- 特征值与矩阵的性质6.2 对角化和相似矩阵- 对角化的条件和方法- 相似矩阵的定义和性质- 相似矩阵的判定方法6.3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定理-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实对称矩阵的谱定理以上就是必修一4到六章的知识点总结。

高三必修一全部知识点

高三必修一全部知识点

高三必修一全部知识点高三必修一是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涵盖了多个知识点。

本文将系统地总结和讲解高三必修一全部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第一章:函数与导数1. 函数及其图像2.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 初等函数4. 导数的概念与几何意义5. 导数的计算和应用第二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基本概念2. 数列的通项公式3.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4. 递推数列5.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第三章: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1. 角度与弧度制2.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 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与原理5. 解三角形的常用方法与技巧第四章:平面向量与立体几何1. 平面向量的概念与性质2. 平面向量的运算与应用3. 空间向量的概念与性质4. 空间向量的运算与应用5. 空间中点、线、面与体的性质与应用第五章:不等式与线性规划1.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2.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 二元一次不等式与二元一次不等式组4.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原理5. 线性规划的解法与应用第六章:指数与对数函数1. 指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2. 对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 指数与对数方程的解法与应用4. 指数与对数不等式的解法与应用5.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七章: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2. 概率的加法与乘法定理3. 排列与组合4. 概率分布与统计指标5. 抽样与估计第八章:解析几何1. 平面解析几何基本概念2. 直线的方程与位置关系3. 圆的方程与位置关系4. 双曲线的方程与位置关系5. 空间解析几何基本概念总结:通过对高三必修一全部知识点的系统总结和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同学们能够在高三正式课程中取得进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必修一数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数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数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数列的概念和构成1.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

2. 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了数列中第n项与n的关系,通常用an表示第n项。

3.数列的构成包括确定首项和确定公差。

-首项:数列中的第一项,通常用a1表示。

-公差: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通常用d表示。

-等差数列: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数列。

-等比数列:相邻两项之比相等的数列。

第二节: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等差数列的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 (n/2)(a1 + an),其中Sn表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等比数列的第n项,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r≠1时,Sn=(a1*(1-r^n))/(1-r)。

- 当r = 1时,Sn = na1第三节:利用通项公式求特定项和前n项和1.已知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利用公式求解特定项或前n项和。

2.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代入通项公式中的相关变量,解方程求得所需的特定项或前n项和。

第四节:求前n项和的特殊情况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 = (n/2)(a1 + an),其中an表示等差数列的第n项,a1表示首项,n表示项数。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当r≠1时,Sn=(a1*(1-r^n))/(1-r)。

- 当r = 1时,Sn = na13.按规律改变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结果:-若数列每个项都乘以一个常数k,则前n项和也需要乘以k。

-若数列中的每两个相邻项交换位置,即将原数列逆序排列,则前n 项和不变。

总结:数列与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学中常用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必修一数学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数列的定义、构成以及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章节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章节知识点

注意:由于x ∈R ,x ∈Z 是明确的,可以省略。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B A ⊆(或A B ⊇),读作“A 含于B ”(或“B 包含A ”)。

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B A ⊆),且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A B ⊆),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那么可以说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

记作A=B 。

若集合B A ⊆,但存在x ∈B ,且x ∉A ,可以称为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

记作。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A 的子集,即∅⊆A ,同时是任意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还有以下结论: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对于任何集合A 、B 、C ,如果A ⊆B ,且B ⊆C ,那么A ⊆C 。

还可以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间的关系。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读作“A 并B ”),即},|{B x A x x B A ∈∈=或 。

如,集合A={x |-1<x <2}与集合B={x |1<x <2}的并集C={x |-1<x <3}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交集: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读作“A 交B ”),即},|{B x A x x B A ∈∈=且 。

补集: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或把给定的集合作为全集)。

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即。

第二节:函数及其表示1.2.1 函数的概念对于数集A 中的每一个x ,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 ,在数集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y和它对应,记作f :A →B 。

数学高一上一到五章知识点

数学高一上一到五章知识点

数学高一上一到五章知识点【数学高一上一到五章知识点】数学是一门抽象而精密的学科,对学生来说,高一上学期是扎实基础、打好数学理论基础的关键时期。

下面将为大家梳理一到五章的数学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

一、集合与函数1.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

2.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补集、差集。

3. 集合的包含关系:包含、相等、子集、真子集。

4.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自变量、因变量、函数关系、函数图像。

5. 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6. 基本初等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常函数、分段函数。

二、数列与数列的极限1. 数列的概念与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递推公式。

2. 数列的性质:有界性、单调性。

3. 等差数列与等差中项数列:公差、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4. 等比数列与等比中项数列:公比、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5. 数列极限的概念与性质:有界数列的极限、单调递增数列的极限、保号性。

三、数与式1. 实数与有理数、无理数:有理数的性质、无理数的性质。

2. 分数与分数运算:约分、分数的四则运算。

3. 整式与分式:整式与分式的概念。

4. 乘方与开方:指数、指数运算、幂指对换、开方与平方。

5. 公式与恒等式:整式等式、分式等式、解方程。

四、二元一次方程组1.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与解法:代入法、消元法。

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线性方程组的几何解释、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

五、直线与函数的图像1. 直线的表示与性质:截距式、一般式、点斜式。

2. 直线的方程与应用:平行、垂直、倾斜角、距离。

以上是数学高一上一到五章的知识点概述,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系统学习和理解,打好数学的基础,为高中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相信大家都能够成为数学的行家里手。

加油!。

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等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2)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的发展是统一的,每个要素都是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如果某一个地理要素发生了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随之发生变化,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成因:不同地域由于所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的自然带。

自然带往往以植被来命名。

2.对照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简图【务必识记】:北半球陆地自然带。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注意:自然带≠气候带≠植被带;自然带=热量带+植被类型+带。

例如:①热带雨林是指热带雨林带的典型植被。

②热带荒漠气候是荒漠带的典型气候。

③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带1.由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绝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缺失了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海陆分布)2.由于安第斯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西风,所以南美洲南段西岸是多雨的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是干燥的沙漠(地形)3.受沿岸暖流影响,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而在大陆东岸则受沿岸寒流影响,其分布的纬度较低(洋流)4.因为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的山麓地带出现绿洲景观(水分)5.因为位于来自印度洋的暖湿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以及受沿岸暖流的影响,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地形、洋流) 66°34’N 23°26’N 0° —35°N —25°N —10°N。

必修一1-5章基础知识整理.doc

必修一1-5章基础知识整理.doc

必修一1-5章基础知识整理第一章: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须先用______ 观察,并将标木移至视野____________ (处于物镜的正下方)2、转动_____________ ,将高倍镜转正对通光孔3、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至看清物彖二、显微镜的几点说明1、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 的倍数。

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2、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放人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的关系: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5、简述装片的制作过程三、原核生物细胞与真核生物细胞1、分类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者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细胞学说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微镜发明的意义第二章细胞结构和功能一、化合物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鲜重) (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___________ 占干重最多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共冇的化学元索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此之外,蛋白质共冇的元索还有_______ ,核酸的共有的元素还有_______________ O2、糖类、脂肪、蛋口质的鉴定:(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①还原糖 ____________ ②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脂肪_____________ ④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斐林试剂的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双缩眠试剂的配制_________________双缩服试剂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⑷鉴定有机物中是否会有还原糠中,脂肪、蛋口质的基木思路:二、蛋白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蛋口质的基本单位是__ ,其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肽键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肽的分了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肽是指氨基酸的分子数至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蛋白质分子的功能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酸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木单位核甘酸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基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DNA 与RNA(1)区别:①基本组成单位不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化学组成不同:构成DNA的五碳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RNA的五碳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者特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者特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二者的结构不同;D7A的结构______________ , RNA的结构 _______________(2)机同点:二者都有 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三种碱基。

高一必修一生物四五章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生物四五章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生物四五章知识点一、植物的生殖植物的生殖方式分为两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1.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雌雄配子体结合产生新个体的一种生殖方式。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1) 授粉:花药中的花粉经由传粉媒介(风、昆虫等)传到花的柱头。

2) 授粉管生长:花粉在柱头逐渐萌发,形成细胞管(授粉管)穿过花的花柱。

3) 授精:授粉管顶端的花粉核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4) 产生种子:受精卵经过发育形成胚珠,最终成熟为种子。

2. 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不含有授粉和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子实生殖:植物通过子实发育出的种子进行繁殖,如果实中的种子。

2) 块茎繁殖:植物通过地下块茎的分蘖进行繁殖,如薯类植物。

3) 前胚轴繁殖:植物通过茎的特殊部分(如地下茎)发芽生根进行繁殖,如百合植物。

4) 分株繁殖:植物通过茎分离出独立的个体进行繁殖,如仙人掌。

5) 胚珠发育繁殖:植物通过胚珠的发育形成胚囊,最终发育为新个体,如蕨类植物。

二、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是指植物从幼苗阶段到成熟植株的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幼苗期:指植物从种子发芽到长出苗期稚嫩的幼体。

此阶段的植株一般具有一个小的茎、嫩叶和初步形成的根系。

2. 生长期:幼苗期之后的一段时间,植物逐渐增长并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

1) 茎的生长:茎会向上生长,增加植物的高度,并分支产生侧枝。

2) 叶的生长:叶片逐渐扩大,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

3) 根的生长:根向下生长,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根系也会向四周扩展以稳定植物的位置。

3. 成熟期:指植物达到生长发育的终点,形成完全发育的器官,并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殖。

1) 茎与叶的特化:茎可能分化为块茎、匍匐茎等不同形态。

叶片可能形成不同的结构,如针叶和阔叶。

2) 根系的巩固:根系可以发达并深入土壤,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吸收能力。

3) 生殖器官的形成与发育:花的花瓣、花萼、雄蕊和子房会逐渐发育成熟,为有性生殖做准备。

必修1四、五章知识点

必修1四、五章知识点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地质作用:1、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就是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表就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千姿百态的形态。

2、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力。

根据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二、外力作用与地貌1、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并堆积在原地。

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2、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的运动对岩石及其分化产物的破坏。

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1)、风力侵蚀:风蚀洼地、风蚀沟谷、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风蚀雅丹,风城;(2)、流水侵蚀: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石坡面趋于破碎。

如:峡谷、沟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V”型谷,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3)、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型谷。

(4)、波浪侵蚀:形成海蚀陡崖、海蚀柱等。

3、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使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离开原地。

4、堆积作用:受外力减弱或障碍物的阻挡,被搬运的产物堆积。

堆积地貌:(1)、流水堆积:冲击扇,三角洲,滨海平原(冲积平原)。

(2)、风力堆积:沙丘,沙垅,黄土高原等。

(3)、冰川堆积:冰川地貌——冰碛湖、冰碛丘陵。

(4)、海浪堆积:形成海滩等。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据成因不同,可将岩石分为三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岩浆岩:岩浆侵入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如:花岗岩(侵入岩);玄武岩(喷出岩)。

(2)、沉积岩:各种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而成。

常见岩石: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成因: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

特点: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3)、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而成。

常见岩石:大理石、板岩等。

2、生成岩浆岩需要岩浆上升、冷却、凝固;生成沉积岩需要外力作用;生成变质岩需要变质作用;各种岩石经过重熔再生可成为新的岩浆。

高一数学必修1、4各章知识、方法总结大全

高一数学必修1、4各章知识、方法总结大全

高一数学必修1、4知识、方法总结第一部分: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方法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1)列举法:{a,b,c……}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 R| x-3>2} ,{x| x-3>2}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4)Venn图: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B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 A②真子集:如果A 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③如果 A B, B C ,那么 A C④如果A B 同时 B 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交集.记作A B (读作‘A 交B ’),即A B={x|x ∈A ,且x ∈B }.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即A B ={x|x ∈A ,或x ∈B}).集A 的补集(或余集)记作A C S ,即 C S A=},|{A x S x x ∉∈且韦 恩 图 示AB图1AB图2性质 A A=A A Φ=Φ A B=B A A B ⊆A A B ⊆B A A=A A Φ=A A B=B A A B ⊇A A B ⊇B(C u A) (C u B)= C u (A B) (C u A) (C u B)= C u (A B) A (C u A)=U A (C u A)= Φ.例题: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B 著名的艺术家C 一切很大的书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3.若集合M={y|y=x 2-2x+1,x ∈R},N={x|x ≥0},则M 与N 的关系是 . 4.设集合A=}{12x x <<,B=}{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5.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关于高一物理必修1第五章知识总结

关于高一物理必修1第五章知识总结

第1页共2页
=2π/T 单位:弧度每秒(rad/s)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应用:离心枯燥器(洗衣机脱水筒),离心沉淀器(水银体温计、试管
4、周 期: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物 内的悬浊液)
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 v= =2πrf=rω
防止:汽车在公路转弯处的限速;转动的砂轮、飞轮限速。
5、频 率: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物
【关于高一物理必修 1 第五章学问总结】
体单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线速度方向转变快慢的物理量 大小:
a=V 平方/r
方向:总是指向圆心,所以不管 a 的大小是否改变,它都是个改变的
量。
7、向心力:作用效果:产生向心加速度,只转变线速度的方向,不
转变速度的大小,因此向心力不做功
大小:F=ma 方向:总是指向圆心,向心力是个变力。
实例分析:汽车过拱桥 过凸形桥 过凹形桥
8、 离心运动 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力突然消逝
或者缺乏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状况下,就做渐渐远离圆心的运
动。
第2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关于高一物理必修 1 第五章知识总结
关于高一物理必修 1 第五章学问总结 一、曲线运动的特点:
1、定义:水平抛出且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的'运动。 2、分解 水平方向:初速度为 V0,不受力 以初速度 V0 做匀速直线 运动 竖直方向:初速度为 0,只受重力 以重力加速度 g 做自由落体运动
3、公式: 位移 水平位移 x=V0t 竖直位移 y= gt2 合位移 s=根号下 x 平方加 y 平方 水平分速度 Vx=V0 竖直分速度 Vy=gt 合速度 大小 Vt= = 根号下 Vx 平方加 Vy 平方 方向 Vt 与 V0 的夹角 θ=arctan (Vx/Vy) 五、匀速圆周运动 1、 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假如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 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2、线速度: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v= 2πr/T 方向:为圆周该点的切线方向 3、角速度: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通过 进入细胞,通过___________向外分泌物质。

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理:原生质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相当于半透膜, ●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_____,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____,但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___,所以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生_________。

● 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______,原生质层会慢慢_________状态,使细胞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具:紫色洋葱表皮,0.3g/ml 蔗糖溶液,清水,载玻片,镊子,滴管,显微镜等 方法步骤:(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2)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

(3)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4)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 ),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5)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清水中。

(6)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 ),观察是否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结果: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____________( )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一节 ATP 和酶 一、ATP1、功能:ATP 是生命活动的_________-能源物质 注:生命活动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___ 生命活动的储备..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____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

2、结构:中文名: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式:(各结构含义A :T :P: ----: ~:,__________________个高能磷酸键相当脆弱,水解时容易断裂)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酶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1)向右:表示ATP________,所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左:表示ATP___________,所需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________。

(在人和动物体内,来自________________;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ATP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的原因是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酶1、概念:______________2、特性:______________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1)PH:在____________下,酶的活性最高,pH值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__________。

(P H过高或过低,酶活性_________)(2)温度: 在___________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_______。

(温度过低,酶的结构_______,活性会________;温度过高,酶活性_____)另外:还受_______的浓度、__________浓度、_________浓度的影响。

第三节细胞呼吸一、有氧呼吸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三个阶段①__________ 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________________ (注:3个阶段的各个化学反应是由不同的酶来催化的)3、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_______kj,其中________kj储存在______个ATP中(每个ATP水解释放能量30.54kj)转化率是____________,其余以____能的形式散失,4、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无氧呼吸1、概念: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__________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或_______, 同时释放______能量的过程。

2、过程:二个阶段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所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总反应式:(1)(2)4、意义:●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

(酒精会毒害根细胞,产生烂根现象)●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式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释放出一定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

三、细胞呼吸的意义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间产物还是各种有机物之间转化的枢纽。

四、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因素:应用1、水稻生产中适时的露田和晒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水稻根系的细胞呼吸作用。

2、储存粮食时,要注意降低温度和保持干燥,抑制细胞呼吸。

3、果蔬保鲜时,采用降低氧浓度、充氮气或降低温度等方法,抑制细胞呼吸,注意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_(低氧时,_________呼吸微弱,________呼吸受抑制,有机物分解__________,产生CO2____,)五、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探究过程:2、原理:CO2检验(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的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装置;(画出实验装置并标明容器内所用试剂及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4、结论:酵母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型。

(酵母菌无氧呼吸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发现◆1648 比利时,范·海尔蒙特: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于____,而不是______。

◆1771 英国,普利斯特莱: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79 荷兰,扬·英根豪斯:植物只有______才能更新空气;并且需要_____才能更新空气。

◆1880美国,恩吉(格)尔曼:光合作用的场所在_______。

◆1864 德国,萨克斯:叶片在光下能产生_________1940美国,鲁宾和卡门(____):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___。

1948 美国,梅尔文·卡尔文:用标14C 标记的CO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__元素的行踪,进一步了解到光合作用中复杂的化学反应。

二、实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等)。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_______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__;反之则__。

2、过程:3、结果: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自上而下:________-(橙黄色)最快(溶解度_____)_________(黄色)__________(蓝绿色)最宽(含量________)__________(黄绿色)最慢(溶解度______)4、注意:●丙酮的用途是:,●层析液的的用途是;●石英砂的作用是:●碳酸钙的作用是;●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5、色素的位置和功能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

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是构成叶绿素分子必需的元素。

三、光合作用1、概念:2、过程:(画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1)光反应条件:场所:过程:①水的光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ATP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反应中能量转移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暗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 场所:过程:①CO2的固定:C3的还原:总反应式:4、实质:四、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______。

(2)CO2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

(3)温度:光合作用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在____________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快,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速率______。

五、农业生产中提高光能利用率采取的方法:延长光照时间如:补充人工光照、多季种植增加光照面积如:合理密植、套种光照强弱的控制:阳生植物(强光),阴生植物(弱光)适当提高CO2浓度:施农家肥适当提高白天温度(降低夜间温度)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