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与案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doc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学习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类,以及它与DNA 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2)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3)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4)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5)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 .教学重难点:(1)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2)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三、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教材有关转录和翻译的图解、各种对比表及flash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达到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效果。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质的合成是根据这张蓝图用蛋白质构建起来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 Ol)\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一、遗传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龙的特性。
信息的转问题情境:基因(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录合成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在细胞核的基因如何控制在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的合成呢?教师指出:在DNA和蛋白质之间,有一种中间物学生思考: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有中间物质物质就是RNAo问题情境:RNA又是如何解读DNA的信息呢?解决问题的途径:传递信息。
1.看图并列表比较:两种核酸(DNA和RNA)在看图表分析化学元素、基本单位、化学组成、结构、功能和比较核糖与分布等方面的区别脱氧核糖的2.看图了解:三种RNA的结构及功能。
区别,DNA3.图示P63图4-4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图与RNA的区解。
利用视频:显示转录过程。
_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_第1课时_的教学设计
1958 年 ,Marmur 和 Duty 利 用 DNA -RNA 杂 交 技 术 , 采 用 侵 染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的 噬 菌 体 SP8 为 材料进行实验。
实 验 者 在 SP8 侵 染 后 , 从 枯 草 杆 菌 中 分 离 出 RNA,分 别 与 DNA 的 重 链 和 轻 链 混 合 后 并 缓 慢 冷 却 。 他 们 发 现 SP8 侵 染 后 形 成 的 RNA 只 跟 重 链 结 合 成 DNA-RNA 杂 合 分 子 。
1955 年 Laster Gold 变 形 虫 的 核 移 植 实 验 。 A 组变形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
酸 来 培 养 ,发 现 标 记 的 RNA 分 子 首 先 在 细 胞 核 中 合成;B 组变形虫未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尿 嘧 啶核糖核苷酸来培养, 变形虫的细胞核和细胞质 中 均 未 发 现 有 标 记 的 RNA。 在 适 当 的 时 候 ,用 这 2 组变形虫进行核移植实验。 将 A 组变形虫的细胞 核移植到 B 组变形虫的细胞质中,将 B 组变形虫 的细胞核移植到 A 组变形虫的细胞质中,分别观 察 培 养 。 发 现 ,大 部 分 标 记 的 RNA 相 继 从 细 胞 核 中转移到细胞质中。
图 1 光具座
1 定点观察,巧设“模拟眼球成像的过程”活动 视觉的形成涉及多个方面, 既需要眼球各结
构发挥各自的功能,如角膜的通光作用、虹膜上瞳 孔对光线的调节作用、晶状体的折光作用、视网膜 形成物像并产生兴奋的功能等, 也需要视神经对 兴奋的传导作用和大脑皮质上视觉中枢的调节作 用 。 这 部 分 内 容 可 以 借 助 flash 动 画 进 行 展 示 分 析。而其中较难理解的是晶状体的折光作用,它是 如何进行的。 为此,教材中特意安排了“模拟眼球 成像的过程”的活动。学校的物理实验室一般都会 配备多组光具座,在这部分教学中,可借来一用, 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主要过程如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邯郸三十一中王申雨一、设计理念:
本设计试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入课题,并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新知识,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对转录的物质结构基础和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达到理解层次的目标。
比如“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就需要运用有关DNA和RNA结构的知识,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进行分析。
其次将知识难点分解为多个具有一定难度梯度的小问题,以问题串的形式,或改变提问的方式,把难点分散,难度降低,要求减少,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突出主干,解决问题。
最后,借助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具体过程
二、教学目标:
1、比较DNA与RNA的结构
2、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3、区分DNA复制与DNA转录的异同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DNA复制与转录异同点
2.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四、学情与教材分析:
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习的依赖性很强,被动学习的习惯难以改正。
不过,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有兴趣的问题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故而,怎样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才是关键.。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NA的转录一、课时安排二、教材分析“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2019版)必修2第4章第1节的内容。
基于第3章“基因的本质”的学习,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作为本章的开篇,有助于学生认识基因作用机理,同时也为学习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等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探讨的是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和翻译,以及两者内在联系和信息传递过程,凸显生命的信息观,让学生理解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课本主要以图文的形式呈现RNA的结构特点、分类、DNA转录的过程等内容。
承接DNA的复制,为遗传信息的翻译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节内容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本节课为第1课时,以遗传信息的转录设计为主干内容,使知识系统化,巩固复习DNA的复制,同时为学习翻译过程做铺垫。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有认知中已具备DNA的基本结构和复制过程的知识,也学习过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及其合成位置。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知道引导学生学习转录知识时能够将DNA和RNA进行联系,并类比DNA复制学习DNA的转录过程,通过动手实践、资料分析、视频观看等多种途径学习DNA转录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1)基于科学史论证,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s息是通过RNA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渗透生命的信息观。
(2)通过比较DNA和RNA的结构,理解RNA适于作DNA的信使的原因,形成比较、分析、归纳等科学思维方法,渗透结构和功能观。
(3)通过观看模拟动画和阅读教材图文资料,概述遗传信息在转录过程中的传递规律,发展获取信息、归纳概括的科学思维,形成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的生命观念。
(4)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的方式一同探索DNA转录的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培育模型建模、资料分析等科学思维,锻炼小组合作、沟通交流等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RNA的结构与分类、DNA转录的过程教学难点:RNA和DNA结构的对比、阐述DNA转录的过程2、考虑RNA具备哪些特点可以充当起这个重任?提问学生,并根据回答做出适当的补充。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学案(教师版)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础知识回顾】 一、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遗传信息的转录(1) 转录的概念:在____ ___内,以DNA 的____ ___为___ __, 按照___ _________的原则合成________的过程。
(2)场所:主要是 ,在 中也能发生转录过程。
(3)条件:模板: (模板链);原料: ;能量:ATP ;酶: 等 (4)原则: (A-U 、T-A 、G-C 、C-G )。
(5)产物: 。
2、遗传信息的翻译(1)翻译概念:在__ ______中,以___ _____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___ __的过程。
(2)场所或装配机器: 。
(3) 条件: 模板: ;原料: ;能量:ATP ;酶:多种酶;搬运工具: 。
(4)原则: 。
(5)产物: 。
探究点一、 RNA 的结构和种类1.基本单位:2. 种类及功能⎩⎪⎨⎪⎧信使RNA(mRNA):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转运RNA(tRNA):识别并转运氨基酸核糖体RNA(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3.DNA 与RNA 的不同点4.(1) 核酸中若有核糖,一定为RNA ,若有脱氧核糖,一定为DNA 。
(2) 若含T ,一定为DNA ;若含U ,一定为RNA 。
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 或U ,可探知DNA 或RNA.若大量利用T ,可认为进行了DNA 的合成;若大量利用U ,可认为进行了RNA 的合成。
(3) 若含T ,A ≠T 或嘌呤≠嘧啶,则为单链DNA 。
因为双链DNA 分子中A =T ,G =C ,且嘌呤(A +G)=嘧啶(T +C)。
(4) 若嘌呤之和≠嘧啶之和,肯定不是双链DNA(可能为单链DNA ,也可能为RNA)。
但若是细胞中所有核酸的嘌呤≠嘧啶,则可能既有双链DNA ,又有RNA 。
【例题1】。
下列不属于mRNA功能的是 ( )A.携带遗传密码 B.转运氨基酸C.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 D.将DNA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上【例题2】。
初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明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2)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剪纸的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通过DNA和RNA的对照掌握类比方法。
(3)通过RNA的碱基决定氨基酸的学习,掌握先逻辑推理再经实验验证的方法。
(4)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学习,建立信息意识,学会从信息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
(5)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2)感悟科学破解遗传密码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2、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三、教学方法探究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启发法四、教具准备课件四、教学思路的设计复习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回答基因可以控制性状,从而引导学生基因是怎样控制性状的?从而引导学生回答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并且引导学生回忆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转录这一步,基因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递到mRNA上的,引出mRNA又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呢?是否能像转录一样通过碱基互补将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上呢?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从而引导学生回答可能不能象转录一样将信息传递过来,因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没有碱基与mRNA上的碱基互补,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是碱基序列一个是氨基酸序列,如何传递信息呢?两门语言不通,只能通过翻译。
引出本节课的知识。
首先引导学生要将碱基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就象英文翻译成中文,要先知道怎样把一句话隔开成单词,再查词典各个单词的意思,同样要将碱基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也要先将一长串碱基隔开,再翻译成氨基酸,再形成氨基酸序列,但是这一长串碱基到底从哪里隔开呢?每个碱基隔开翻译可以吗?也就是一个碱基翻译成一个氨基酸可以吗?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得出几个碱基翻译成一个氨基酸。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酸, m N 与 R A结合 , 将氨基酸转 移到下一个与 m N RA 结合的 tN R A后离开。( ) 2 多媒体播放翻译 的动态过 程, 师生体会 。学生在兴奋 、 惊喜之余 , 结合教材示意 图默想 此 动 态 过 程 。 ( ) 师 演 示 转 录 、 译 过 程 , 3教 翻
() 1 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 能运用数 ()
学方法 , 析 碱 基 与 氨 基 酸 的对 应 关 系 ; 3 用 模 型 分 () 模 拟转 录 和翻译过 程 。
1 2 过 程 与 方 法 .
基决定 1 个氨基酸。引出翻译的过程 , 其涉及 tN RA 运载 、 糖体 移位 等动态 过程 , 核 构成 本课 的教学 难点 。
旋结构 。转录时 , N D A分子解旋成两条单链 , 以其中
一
条链 为模板 , 碱 基互 补配对 原则 合成 m N 。 按 R A
m N R A穿过 核孔 到 达 核糖 体 进行 翻译 , 种 tN 只 一 RA 能运 载一种 氨基 酸 , 不 同颜 色 的小 球代 表不 同种类 用 的氨 基酸 。tN 的反 密码子 与 m N RA R A的密码 子碱基 互补 配对 , 个 相 邻 tN 的氨 基 酸 脱 水 缩 合 成 二 两 RA
“ 基因指导蛋 白质的合成 ” 是人教版《 生物 ・ 必 修 2・ 遗传与进化》 4章第 1 第 节的内容 , 在整个教材 的知识体系上 ,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本节教学 重难 点 , 再结 合到 本 校 学 生 动手 能力 较 强 、 校 有 多 学 媒体 教室 辅 助 教 学 的 实 际 情 况 , 者 采 用 情 境 式 教 笔 学 , 用 模 型 展 示 法 ( 生 制 作 演 示 ) 画 面 再 现 法 选 师 、 ( 多媒体 播放 、 教材 插 图) 。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长乐华侨中学生物组周燕莺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集中讲述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内容,可以说是本章的重点,因此本节教学不应局限于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单纯描述,而应当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插图多而且复杂,能否处理好教材中的插图,是本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以达到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化抽象为形象的目的。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基因的本质》后,已经对基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探知有关基因的其他问题,学习的欲望强烈。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情感目标:用生物学观点认识和分析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讲述法等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遗传物质的转录
1、RNA
2、转录
二、遗传物质的翻译
1、密码子
2、翻译。
教学设计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
2、利用教学助手的小组PK加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更多同学参与到表达交流中
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环境或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解决的教学关键问题及形成了哪些生成性资源?
智力游戏:“我们来找茬”来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学生亲自上台利用电子白板画出转录视频的不足,其他同学则和他一起思考检测正确与否,利用电子白板的先进性,学生们会充满兴趣,对于开展的智力游戏,叹为观止!
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先进功能完成学习目标的落实,“我们来找茬”(观看转录视频,找出其中的瑕疵之处)
合作讨论
转录和DNA复制的区别
以导学提纲上问题探究为载体,学生先读题思考2分钟,然后鼓励学生全体起立,小组讨论,开展积极深入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促进小组合作建设,以小组合作与PK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
2、我使用了小组合作激励教学,用教学助手轻便操作,对于积极回答、踊跃参与的学生给以加分,学生兴趣甚浓,为勇夺桂冠,不断为自己小组争分,现代学生对于新兴的科技特别“来电”,对于我用手机轻而易举的计分,他们甚是欢喜“给力”。
3、对于网络化的教学助手,我还不够熟悉,其功能尚不能充分利用和挖掘,与生物教学的深入、融洽结合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得认真摸索其二者的“跨界”融合,为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探寻出自己的思路和特色。
与家校帮连接,用手机灵活操作,实现信息技术资源为教学作用
展示点拨
转录和DNA复制的区别
教师提问,学生抢答,并作相应讲解。
小组展示合作学习所得出的成果,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于有漏洞的讲解,教师先不要忙着中断、纠正,鼓励其他小组成员补充订正。教师可以这样询问“其他小组认同吗?如有质疑,请说出你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与案例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基因是如何表达为性状的?这是本章学习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也可以说是执行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包括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的合成来实现的。
因此,本节集中讲述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内容,可以说是本章的重点。
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等。
因此,本节教学不应局限于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单纯描述,而应当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要达到理解层次的目标,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观点思考和讨论相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需要运用有关DNA和RNA结构的知识,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进行分析;“为什么是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呢?”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
二、教学设计思路
引子
问题探讨:
当我们认识到基因的本质后,能不能利用这一认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呢?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学生讨论、争论)50秒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30秒学生可能会想到,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
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了解“基因的表达”。
引导学生看第4章的章图。
请学生阅读章图中的文字和图解,询问学生看懂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问题。
↓
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
↓
分析推理1
问题情境:
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两者如何联系起来的呢?推测有一种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
↓
分析推理2
问题情境:
为什么RNA适于做DNA的信使呢?
解决问题的途径:
1.比较RNA与DNA结构的不同;(列表比较)
2.比较三种RNA的功能;(列表比较)
3.解读DNA遗传信息的过程(即从DNA到mRNA的过程)。
小结:RNA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称为遗传信息的转录。
↓
分析推理3
问题情境:
mRNA的信息如何用于合成蛋白质?
解决问题的途径:
1. 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思考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 密码子;总结密码子的特点,学会查密码子表,了解推算密码子的数量和种类的方法。
3. 翻译蛋白质的过程。
小结: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称为遗传信息的翻译。
↓
总结:基因的表达是在细胞中完成的。
DNA分子、RNA分子、氨基酸分子、核糖体和线粒体等众多的细胞器一道,合作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在组成蛋白质的肽链合成后,肽链就从核糖体与mRNA的复合物上脱离,经过一系列步骤,被运送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开始承担细胞生命活动的各项职责。
↓
问题探讨:大家现在再来探讨恐龙能否复活的问题。
首先,恐龙的基因是如何表达的?基因表达需要什么条件?通过探讨,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设计
导入:当我们认识到基因的本质后,能不能利用这一认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呢?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学生讨论、争论)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讨论、争论,看图,形成新的问题。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了解“基因的表达”。
引导学生看第4章的章图。
请学生阅读章图中的文字和图解,询问学生看懂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问题。
[学生活动]
学生甲:
学生乙:
(学生可能会想到,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
)
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分析推理1)
问题情境: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两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你能得出什么样的推论?
[学生活动]
学生:
老师:推测有一种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
问题情境:为什么RNA适合做DNA的信使呢?(分析推理2)
提示:
1、核糖与脱氧核糖的结构比较。
2、RNA与DNA的化学组成比较。
(可设置问题:RNA只有一种吗?也可以不设置问题教师直接讲解)
3、三种RNA的结构及功能。
(DNA→mRNA)
DNA→mRNA的过程我们将之称为转录。
什么叫转录?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3的第四自然段和图4-4,然后完成下列填空。
(1)转录的定义:
(2)转录的场所:
(3)转录的模板:
(4)转录的原料:
(5)转录的条件:
(6)转录时的碱基配对:
教师设计现场互动(略)。
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师]结合图解和FLASH:解读DNA信息的转录过程。
问题:
1.DNA→RNA如何转录,特点是什么?
2.转录的单位是什么?
3.转录与复制过程有何异同?(可列表比较)
教师小结:转录的概念:RNA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称为遗传信息的转录。
问题情境:
转录得到的RNA仍是碱基序列,而不是蛋白质。
那么,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能变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呢?mRNA如何将信息翻译成蛋白质?(分析推理3)
1.学习遗传密码破译的推测过程。
2.查密码子表,分析密码子的特点:
(1)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特定的氨基酸;
(2)有的氨基酸可能有一个以上的密码子;
(3)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
3.再次比较三种RNA的功能。
4.比较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和反密码子。
5.讲述图解:翻译蛋白质的过程。
(思考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学会查密码子表,并了解推算密码子的数量和种类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途径:弄清以下问题:
1.氨基酸如何进入核糖体;
2.核糖体移动的方向;
3.翻译的位点;
4.肽链如何形成;
5.翻译与转录、复制过程的异同点。
总结:基因的表达过程是在细胞中完成的。
DNA分子、RNA分子、氨基酸分子和核糖体,线粒体等众多细胞器一道,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在组成蛋白质的肽链合成后,就从核糖体与mRNA的复合物上脱离,经过一系列步骤,被运送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开始承担细胞生命活动的各项职责。
问题探讨:
大家再来探讨恐龙能否复活的问题。
(基因如何表达?基因表达需要什么条件?)
(进一步讨论、争论利用DNA能否复活恐龙,从理论上和实际情况两种可能性讨论,认识保护物种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