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鲤属(Cyprinus)鱼类的分类整理
鲤形目检索表
鲤形目检索表
鲤形目(Cypriniformes)是指一类鲤科鱼类的目,又称为鲤形亚目。
这个目的物种数量庞大,全世界约有3,649种,分布在各大洲的水域中,是淡水鱼的重要组成部分。
鲤形目鱼类形态各异,但都具有典型的鲤鱼外形,头部小,肉质丰满,身体侧扁,具有一对背鳍和一对臀鳍,背鳍和臀鳍的硬棘很强硬,有些种类的硬棘甚至可以变成锋利的倒刺,防止敌害捕食。
鲤形目鱼类多数为草食性,但也有一些属于杂食性或肉食性,主要以浮游生物、水草为食。
其中鲤鱼是最具代表性的物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的水域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
除了鲤鱼外,鲤形目还包括许多其他重要的鱼类,如鲟鱼、鲫鱼、鲢鱼、草鱼等。
这些鱼类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淡水鱼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鲤形目中,不少鱼类属于珍贵物种,如中华鳅、中国特有的黑鳅等,因此需要加强保护。
同时,还有一些鱼类因为过度捕捞、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而濒临灭绝,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措施。
总之,鲤形目是一类数量庞大、形态各异的鲤科鱼类,具有很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但也面临一系列的保护挑战。
希望未来能够加强保护措施,促进这一目的鱼类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鲤鱼的分类
鲤鱼的分类鲤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河流、湖泊和池塘中。
根据鲤鱼的特征和分类标准,可以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
一、按照体型和外观特征分类鲤鱼的体型和外观特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这一特征,鲤鱼可以分为大型鲤、中型鲤和小型鲤。
1. 大型鲤:大型鲤体型较大,通常体长超过30厘米。
它们的体色多为银灰色或银白色,鳞片较大,鳍较长。
大型鲤包括草鱼、鲫鱼等。
2. 中型鲤:中型鲤体型适中,体长一般在15-30厘米之间。
它们的体色多样,有的呈金黄色、橙红色或棕色。
中型鲤包括鳙鱼、鲤鱼等。
3. 小型鲤:小型鲤体型较小,体长通常不超过15厘米。
它们的体色多样,有的呈浅灰色、浅黄色或淡红色。
小型鲤包括鲤鱼的亲缘种类如鲢鱼、鳜鱼等。
二、按照鳞片特征分类鲤鱼的鳞片特征也是其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这一特征,鲤鱼可以分为具鳞鲤和裸鳞鲤两类。
1. 具鳞鲤:具鳞鲤的鳞片覆盖整个身体,鳞片间有明显的间隔。
它们的鳞片较大,质地坚硬。
具鳞鲤包括草鱼、鲫鱼等。
2. 裸鳞鲤:裸鳞鲤的鳞片仅分布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其他部位则裸露无鳞。
它们的鳞片较小,质地较软。
裸鳞鲤包括鲤鱼等。
三、按照生活习性分类鲤鱼的生活习性也是其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这一特征,鲤鱼可以分为底栖鲤和游泳鲤两类。
1. 底栖鲤:底栖鲤主要栖息在水底或水底附近的沉积物中。
它们的口部较小,适合在底部觅食。
底栖鲤包括鳙鱼等。
2. 游泳鲤:游泳鲤主要栖息在水中的自由水层,善于游泳。
它们的口部较大,适合在水中觅食。
游泳鲤包括草鱼、鲫鱼等。
鲤鱼的分类可以根据体型和外观特征、鳞片特征以及生活习性进行划分。
这些分类标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鲤鱼的多样性。
不同类别的鲤鱼在生态习性、食性和繁殖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对于鲤鱼的养殖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鲤科鱼类分类总结
我国鲤科鱼类分类总结汪海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碚重庆400715摘要:鲤科(Cyprinidae),是鲤形目下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包括210属2010种。
其特征是口部有须,有咽齿没脂鳍。
最后一对鳃弧腹面部分特别粗壮,成为下咽骨,上有1~3行咽齿。
具角质咽磨、体常被覆瓦状圆鳞,无脂鳍;背鳍只有1个,前部有2~4根不分支鳍条;腹鳍腹位;尾鳍多呈叉形,绝少平截或微凹。
最大是巨暹罗鲤(Catlocarpio siamensis),可以长到3米。
我国共有132属532种和亚种。
关键词:中国鲤科分类1. 简介鲤科鱼类是鲤形目中分布最广、种类也最多的一群。
台湾共有八十余种初级淡水鱼,其中鲤科即占了将近一半。
它们的形态与生态习性富于变化,多数种类只有一个背鳍,腹鳍在腹位,且和臀鳍明显分开,尾鳍分叉;身体被覆圆鳞;口器则分化为各种不同的类型,以便摄取各类的食物。
本科为鱼类中最大的一科,约有200多属,2000多种,都是淡水鱼类,分布很广。
我国有鲢鱼、鲤鱼、裂腹鱼、鳅鮀、鳊、雅罗鱼、鲴、鳑鲏、鲃、鮈共10个亚科。
我国鲤科鱼类中的主要经济鱼类有“四大家鱼”(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链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鳊Megalobrama terminalis、团头鲂Parabramis pekinensis等,是池塘养鱼的主要对象。
鲤科鱼类的观赏鱼也是种类繁多,大、中、小型鱼都有,约有1600多种(我国约产370种),属于热带观赏鱼的种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非洲。
2. 形态特征鲤科鱼类颌骨无齿。
最后一对鳃弧腹面部分特别粗壮,成为下咽骨,上有1~3行咽齿。
具角质咽磨、体常被覆瓦状圆鳞,无脂鳍;背鳍只有1个,前部有2~4根不分支鳍条;腹鳍腹位;尾鳍多呈叉形,绝少平截或微凹。
6大名鱼
云南六大名鱼2011年10月17日,云南省农业厅正式公布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选结果,入围云南六大名鱼的品种是丝尾鳠、滇池高背鲫、大头鲤、滇池金线鲃、鱇鱼良白鱼、云南裂腹鱼,现介绍如下。
1、丝尾鳠丝尾鳠(Mystus.Wyckioides Chaux et Fang),是澜沧江水系的一种土著鱼类,国内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境内的南腊河、罗梭江、打洛江等支流里,是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体色鲜艳美观,背部为青色,体侧泛淡蓝色,逐渐转浅,至腹部为白色;各鳍色彩艳丽,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脂鳍外缘略红,尾鳍红色。
颌须甚长,可达臀鳍条末端,当地人形象地称之它为“长胡子鱼”。
丝尾鳠体色鲜艳,无肌间刺、肉质洁白细嫩,历来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是当地最名贵的土著鱼类之一。
2、滇池高背鲫滇池高倍鲫鱼是云南滇池土著鱼类,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滇池及其水系自然形成的三倍体鲫鱼种群,系全雌性群体,行孤雌繁殖,保持了品种性状的稳定和群体生存延续而成为鲫鱼家族的新秀。
滇池高背鲫鱼在云南滇池、星云湖、程海、牛栏江、金沙江等江河湖泊中均有一定的种群数量,有充足的种质资源,属滇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对象。
体形为纺锤型,体长为体高的2.28倍,体色银灰,背部色较深,腹部色较浅。
杂食,适应性较广。
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极为可口。
3、大头鲤大头鲤(Cyprinus (C.) pellegrini),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形与鲤鱼十分相似,但头部较宽大,体形似鲤,所以得名“大头鲤”。
在中医学上还可将其入药,具有滋补、祛风的疗效。
大头鲤为我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云南省的星云湖和杞麓湖。
因其肉细嫩,含脂量高,味美,营养丰富,颇受人们欢迎。
由于多年来的环境污染以及过度捕捞等影响,大头鲤的数量急剧下降,几乎走到了灭绝的边缘。
2006年以来,当地水产部门与有关科研机构在江川等地建立了人工繁殖研究基地,成功提纯保育纯种亲本大头鲤100组,年繁育大头鲤鱼苗400万尾以上。
鲤鱼的分类
鲤鱼的分类鲤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根据其物种和特征的不同,鲤鱼可以被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鲤鱼分类。
一、按照鳞片特征分类:1. 大鳞鲤:大鳞鲤的鳞片较大,通常呈椭圆形,贴密排列在鱼体上,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2. 中鳞鲤:中鳞鲤的鳞片位于大鳞鲤和小鳞鲤之间,大小适中,数量较多,鱼体表面光滑。
3. 小鳞鲤:小鳞鲤的鳞片较小,密集分布在鱼体上,给人一种细腻的触感。
二、按照颜色分类:1. 红鲤:红鲤是一种颜色鲜艳的鲤鱼,通常身体呈红色或橙红色,鳞片有时呈金黄色。
红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2. 黄鲤:黄鲤的身体呈黄色或金黄色,鳞片有时呈橙色。
黄鲤通常生活在清澈的水体中,色彩明亮,给人一种温暖和活力的感觉。
3. 黑鲤:黑鲤的身体呈黑色或深灰色,鳞片呈银白色或淡灰色。
黑鲤通常在深水区域活动,它们的黑色外观使它们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三、按照体型分类:1. 长鲤:长鲤的身体较为修长,通常呈椭圆形,背部略微隆起。
长鲤在游泳时非常迅速,适应力强。
2. 圆鲤:圆鲤的身体较为圆胖,呈近似圆形,背部较为平坦。
圆鲤在饲养方面比较常见,也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鱼类之一。
3. 扁鲤:扁鲤的身体扁平而宽阔,呈近似菱形。
它们通常生活在沉淀物丰富的水体中,以底栖生物为食。
四、按照生活环境分类:1. 淡水鲤:淡水鲤是指在淡水环境中生活的鲤鱼,它们主要栖息在湖泊、河流和池塘等水域中。
2. 海水鲤:海水鲤是指在海水环境中生活的鲤鱼,它们通常生活在珊瑚礁、海草丛等海洋生态系统中。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鲤鱼分类,每一种分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通过对鲤鱼的分类研究,不仅可以增加对鲤鱼的了解,还能更好地保护和管理鲤鱼资源。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读者们能对鲤鱼的分类有更深入的认识。
鲤鱼综述
三、鲤鱼育种进展
雌核发育技术已在生产上应用, 在建鲤的选育过程中, 就成功地使用了鲤鱼雌核发育系。方正银鲫与兴国 红鲤杂交产生的异育银鲫也为雌核发育系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可迅速建立纯系。雌核发育技术 与人工性别控制相结合可快速建立鱼类纯系。人工 诱导鲤鱼雄核发育成功的报道很少
三、鲤鱼育种进展
一、鲤鱼育种现状
自1984年以来,世界上鲤的养殖产量呈增加趋势(下图1-1),其中2003年达 到最大值约为300万公吨,2007年世界各国鲤鱼养殖产量从0到223万公吨 不等。
一、鲤鱼育种现状
在鲤养殖的主要国家中,中国产量最高,为2228585公吨,占世界鲤鱼养殖总产量 的77.57%(FAO Fishstat plus )。自1984年以来,我国鲤养殖总产量呈增加趋势(图 1-2)。2006年,我国鲤养殖总产量约为259万公吨(2007年渔业年鉴)。在我国养殖 鱼类品种的产量中,鲤位居第三,其为我国水产养殖总产量贡献了 7.21%,占淡水 养殖总产量的 12.06%。
4、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细胞工程技术逐渐在育种 方面有很多应用。 细胞核移植、细胞融合、细胞培养等技术结合的成 功的例子就有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用青灰色鲤、 红鲤和荷包红鲤为材料
三、鲤鱼育种进展
5、最后的重要育种方法就是基因工程育种。
用诱变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育种材料的遗传变异性,也 即是基因的遗传变异性。辐射育种就是利用一些射线, 诱发突变,或精子失活。由此得到突变种和雌核发育种, 都是新品种
一、鲤鱼育种现状
3.种苗生产体系不健全
鲤鱼原良种场建设进展缓慢,目前只建立了黑龙江野 鲤、荷包红鲤、兴国红鲤等3家国家级原种场,建鲤 等优品种尚未建立原良种场,原良种场的发展同鲤鱼 生产现状和品种优势的矛盾日益突出。种质标准和 繁育技术规范制定滞后,影响种苗质量的监督和控制 (朱健,2001)。
鲤鱼总结篇
鲤鱼总结篇引言鲤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属于鲤科。
它们生活在淡水湖泊、河流和池塘中,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和观赏鱼类。
本文将对鲤鱼的分类、生态习性、繁殖方式以及养殖技术进行综述。
分类鲤鱼属于鲤科,科学名称为Cyprinidae。
该科下还有许多其他鱼类,如鳙鱼、草鱼等。
鲤鱼属于辐鳍鱼纲,硬骨鱼亚纲,鲤形目。
它们通常具有侧扁的身体和硬质的鳞片。
生态习性鲤鱼是群居鱼类,通常成群结队活动。
它们主要以植物为食,尤其喜欢吃水生植物的叶子和茎。
鲤鱼在水中的活动范围广泛,从浅水区到深水区都有它们的踪迹。
鲤鱼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水温和水质变化较大的环境中生存。
它们能忍受较低的氧气浓度,并能适应酸碱度较高或较低的水域。
繁殖方式鲤鱼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
自然繁殖在自然环境中,鲤鱼的繁殖主要依靠产卵。
通常,在水温适宜、水质良好的春季,母鱼会选择合适的场所产卵,如河流的砂质河床或草坪下的泥土中。
一般情况下,一条成熟的鲤鱼可以产卵数千个。
受精后,卵会在水中孵化成为鱼苗。
人工繁殖对于鲤鱼的人工繁殖,一般采用制造人工产卵场来进行。
在人工产卵场中,会给予鲤鱼适宜的水温和饲料,以促进其繁殖。
当鱼苗孵化出来后,会进行适当的管理,如保持水质清洁、给予合适的饵料等。
人工繁殖可以控制鱼苗的数量和质量,并且可以提高出苗率。
因此,在鲤鱼的养殖中,人工繁殖一直被广泛采用。
养殖技术鲤鱼的养殖技术在近几十年有了显著的进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水域选择选择水质适宜、水量充足的养殖水域非常重要。
通常,鲤鱼的养殖可以选择池塘、湖泊或河流等水域。
同时,要注意水域的稳定性和水质的监测。
饲料管理鲤鱼的饲料主要包括人工饲料和天然饲料。
人工饲料的选择要注意鱼类的生长阶段和饲养密度。
天然饲料可以包括水生植物、小型动物等。
同时,定期检查饲料的品质,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
疾病预防鲤鱼的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有鱼类细菌性病害、寄生虫感染等。
中国淡水鱼类图谱
中国淡水鱼类图谱1、圆口类:这一类鱼是最原始的鱼形脊椎动物。
鱼口没有真正的上下颚,口器形成吸盘,过着寄生或半寄生生活。
身上没有真正的脊椎,祗有脊索。
从进化的时期而论,圆口类首先发见于中奥陶纪,在志留纪及下泥盆纪最为发达,至下泥盆纪则渐趋绝灭,仅有少数种类遗留至今。
在我国淡水中,仅七鳃鳗属的3个种生活于东北地区黑龙江至辽河诸河流中。
2、软骨鱼类:软骨鱼类从上泥盆纪发现,至石炭纪最为发达,随着再继续进化以成为现代的鲨类与鳐类。
此类鱼全身骨胳均为软骨,鳞片为细小盾鳞,肠内有螺旋瓣。
这是一群低等的真正鱼类,现生软骨鱼类几乎都是生活在海洋中,仅有极个别种类生活于淡水中,其中赤翻除大量生活于海洋外,有一小群体定居于我国广西南宁至龙州的西江水系左江中,从其进化史看,赤翻为海产鱼类。
据古地质考证,广西原为海洋,由于地壳的造山运动,均在新生代上第三纪上新世末期,当海水退出广西而被\陆封\定居于内陆水体中。
3、软骨硬鳞鱼类:此类鱼属硬骨鱼类,但骨胳系统为软骨性。
体表鳞片表现为骨质菱形的原始鳞片,尾鳍为歪形,肠内具螺旋瓣。
原始软骨硬鳞鱼类出现于泥盆纪,在地球上生存了相当长时间,到中生代大部分种类绝灭。
现生的鲟鱼类出现于白塞纪,现在生存的种类不多,仅分布于高纬度的北冰洋区,我国淡水中生活着白鲟科的一种和鲟科2属8种。
4、真骨鱼类:这是现生的普通习见、真正的鱼类,为现代最蘩盛的鱼类,中国的一千另五十种淡水鱼类中,除少数种(13种)外,几乎都属真骨鱼类。
中国的淡水鱼类以鲤形目为主,尤其是鲤科鱼类约占总数的一半。
其中鲱形目1科3属5种,鲑形目6科17属32种,鳗鲡目1科1属2种,鲤形目6科170属740种,鲇形目10种27属110种,鳉形目2科3属4种,颌针鱼目1科1属4种,鳕形目1科1属1种,刺形目1科2属2种,鲻形目1科3属7种,合鳃鱼目1科1属1种,鲈形目12科51属110种,鲉形目1科4属8种,鲽形目3科3属5种,鲀形目1科2属6种,总数为15目49科1037种。
鲤鱼动物学分类
鲤鱼动物学分类鲤鱼动物学分类鲤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鱼类,也是人们经常看到的一种淡水鱼。
鲤鱼被广泛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淡水环境中,被认为是一种经济意义很大的鱼类。
根据现代动物学的分类系统,鲤鱼被归类为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
下面,本文将对鲤鱼的动物学分类进行介绍。
一、脊索动物门鲤鱼属于脊索动物门,这一门的生物是具有脊索(一种由背中线纵向拉伸形成的弹性结构)的生物,鱼类也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一种。
脊索被认为是维持动物胚胎早期发育、形态和功能稳定性的关键结构。
二、硬骨鱼纲硬骨鱼纲是现代鱼类纲中最大的一类,包括了几乎所有的鱼类。
这一纲的物种都有硬骨头和鳞片,这使得它们有更好的保护和适应能力。
与其他纲的鱼类相比,硬骨鱼纲中的鱼类的背鳍和臀鳍位置相对稳定,眼睛则位于头部的最前端。
鲤鱼属于硬骨鱼纲中的一种。
三、鲤形目鲤形目是硬骨鱼亚纲中的一个目,主要是包括了淡水鱼类,如鲤鱼、鲢鱼、鲫鱼、草鱼等。
鲤形目的物种通常呈侧扁、长圆形,体表有鳞片,从而有很好的保护和适应能力。
在食性方面,鲤形目的物种大多是杂食性的。
四、鲤科鲤科是鲤形目中最大的一个科,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淡水鱼类,如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鳙鱼等。
这些鱼类在淡水环境中广泛分布,是我国淡水养殖中的重要鱼类。
鲤科中的物种通常有侧扁的体形、中等大小的头、小的眼睛和大的嘴,嘴中有以角质化的横齿。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一些历史悠久、形态奇异的鲤类,如草鲤、白鲤、花鲤、金鱼等。
这些鲤类虽然外形和习性有所不同,但都属于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
通过对鲤鱼的分类,我们可以更系统地了解这一古老的淡水鱼类,同时对其生态、遗传等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更多深入的了解。
鲤的分类特征
鲤的分类特征1. 引言鲤(学名:Cyprinus carpio)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鲤的分类特征是指通过对鲤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进行观察和研究,将其进行分类和归纳的特征。
本文将对鲤的分类特征进行深入探讨,从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2. 形态特征2.1 鲤的体型•鲤的体型呈纺锤形,前端较细,后端较厚。
这种体型有利于鲤在水中的游动和追逐猎物。
•鲤的体长一般在30-120厘米之间,最长可达到150厘米。
体重一般在1-10千克之间。
2.2 鳞片•鲤的身体被覆盖着鳞片,鳞片呈圆盾状,边缘光滑,附着于互相重叠的鳞袋上。
•鳞片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银白色、金黄色和黑色等。
2.3 背鳍和尾鳍•鲤的背鳍呈三角形,位于身体的后半部分。
•鲤的尾鳍呈叉形,尾柄较粗,便于迅速游动。
3. 生理特征3.1 消化系统•鲤的口腔内有细小的牙齿,可用于咀嚼食物。
•鲤的肠道较长,有助于吸收养分。
3.2 呼吸系统•鲤的呼吸系统由鳃和肺组成,可实现水生和陆生呼吸。
3.3 生殖系统•鲤的生殖通道是单一的,雄性的泄殖腔和肛门合为一体。
•鲤的繁殖具有季节性,一般在春季进行。
3.4 泌尿系统•鲤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和尿管,用于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
4. 行为特征4.1 饮食习性•鲤是杂食性动物,以植物性和动物性的食物为主。
•饲养的鲤可采用饲料、蚕蛹等作为主要食物。
4.2 游泳行为•鲤具有强烈的游动能力,善于在水中追捕猎物。
•鲤能够进行长距离的迁徙,具有一定的洄游能力。
4.3 群体行为•鲤是群居鱼类,常以鲤鱼群的形式聚集在一起。
•鲤鱼群内存在一定的等级和领地行为。
4.4 响应刺激•鲤对外界刺激有较强的响应能力,能够感知水温、水质等变化。
•鲤的觅食和逃避行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5. 总结基于对鲤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深入研究,可以对鲤进行分类和归纳。
通过形态特征可以确定鲤的体型、鳞片和鳍的形状;通过生理特征可以了解鲤的消化、呼吸、生殖和泌尿系统的特点;通过行为特征可以揭示鲤的饮食习性、游泳行为、群体行为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
云南鱼类名录
云南鱼类名录鱇浪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俗称:白鱼、抗浪鱼。
分类: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白鱼属。
产地:仅产于云南抚仙湖。
特征:体细圆而不显着侧扁,整个身体轮廓成一狭长的纺锤形,背部平直,腹圆呈浅弧形。
吻尖,口亚上位,下颌前端的突起与上颌的凹陷不甚显着,无须。
腹棱自腹鳍基部逐渐隆起向后延伸至肛门。
鳞小,在腹鳍基具两枚相互重叠的细长腋鳞,侧线在胸鳍上方徐徐向下弯折。
体呈银白色,背部较暗;鳍为灰白色,眼上下缘红色。
个体小而纤细。
习性:喜水质新鲜、含氧量较高的水域环境。
游泳迅速,抗风浪能力强,为中上层鱼类。
平时栖居开阔的敞水面。
主食枝角类、桡足类、丝状藻和水生昆虫。
现状:鱇浪白鱼为抚仙湖的特产鱼类,曾是该湖主要的经济鱼类,占全湖渔产量的60%以上。
80年代中期,由于星云湖引进银鱼,其从与抚仙湖相通的隔河大量涌入,银鱼的食性与鱇浪白鱼相似,占据了鱇浪白鱼的生态位,再加之大量使用小规格丝网捕鱼、酷鱼滥捕、过量捕捞、水质环境恶化,导致数量急剧下降,接近濒危的边缘,市场价格一度攀升至500-2000元每公斤,全湖渔产量不足数百公斤。
1999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通过对鱇浪白鱼进行人工授精孵化、人工饵料培育和筛选、人工驯养繁殖及其鱼病防治等一系列研究使这一珍贵鱼种得以保护,为抚仙湖该鱼种的增殖回放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价值:鱇浪白鱼是中国特有鱼类,为云南省四大名鱼之一,其肉细味鲜美,刺软,鳞小,香味可口,腌制成干品,放置一年不变味。
可供烧、烤、煎、炸食用,别具风味,为鱼中的上等佳品。
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俗称:金线鱼。
分类: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金线鲃属。
产地:仅产于云南滇池。
特征:体侧扁,头背面平直,中部稍下凹,头后背部隆起。
吻端尖,口次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
眼中等大,在头侧的前上位。
须2对,吻须和口角须等长或前者稍短。
全身被鳞,呈覆瓦状。
鳞圆形,侧线鳞较上下鳞大,游动时,在阳光下褶褶发光,“金线鱼”的名字由此而来。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头鲤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头鲤大头鲤中文学名:中文别名:大头鱼,碌鱼(《澄江府志》)英文名:Barbless carp二名法:Cyprinus (C.) pellegrini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鱼纲目:鲤形目亚目:鲤科科:鲤亚科属:鲤属分布:云南省大头鲤属鱼纲、鲤形目、鲤科。
拉丁学名为Cyprinus pellegrini。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云南省。
大头鲤的体形与鲤鱼十分相似,但头部较宽大,所以得名“大头鲤”。
身体侧扁,呈纺锤形。
口部无须,仅少数个体有细须一对。
大头鲤通常栖息于湖泊内的敞水区,喜在水体的中上层活动。
主要以各种浮游动物为食。
每年5~6月进入繁殖期,卵分批产出,粘附在水草上孵化。
大头鲤肉质细嫩,骨软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在中医学上还可将其入药,具有滋补、祛风的疗效。
近年来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亟待保护。
属国家II级保护动物。
中文名:大头鲤拉丁学名:Cyprinus (C.) pellegrini英文名:Barbless carp俗称:大头鱼,碌鱼(《澄江府志》)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云南省游动的大头鲤大头鲤的体形与鲤鱼十分相似,但头部较宽大,所以得名“大头鲤”。
体形似鲤。
尾柄细长。
体长9—12厘米,最大体重可达2千克。
头特别大而宽,头长大于体高和背鳍基长;头背宽而平坦。
口阔且大,亚上位,弧形,口裂显著倾斜,口宽大于吻长。
无须。
下咽齿主行第二枚齿齿冠具2—5道沟纹。
鳃耙排列甚细密,在48个以上,其长度超过鳃丝长。
鳞大,侧线鳞34—37个。
背鳍和臀鳍均具带细锯齿的硬刺。
背、腹鳍起点相对或背鳍稍长,背鳍基长,鳍条短,外缘深凹,胸、腹、臀鳍均大;胸鳍达腹鳍。
尾鳍下叶为橘红色。
背鳍的起点大约于腹鳍相对,距尾鳍的基部比距吻端的距离略近。
背鳍颌臀鳍硬刺的后缘均具锯齿。
尾鳍呈深叉状。
鳔具2室。
喜欢生活在水深而水质较清澄的水体中上层,对恶劣环境耐受力差,若水质混浊或离开水体则易死亡。
云南保护鱼类名单
云南保护鱼类名单包括:云南特有鱼类:如洱海特有种大理裂腹鱼、滇池特有种金线鲃、杞麓湖特有种大头鲤、抚仙湖特有种银白鱼和国内仅分布于云南南部、属印度洋水系的世界上罕见的降河洄游型鳗鱼——云纹鳗鲡,均为云南动物多样性中的核心代表。
先后成功突破了滇池金线鲃、抚仙金线鲃、星云白鱼、程海白鱼、软鳍新光唇鱼、异口新光唇鱼、云南光唇鱼、南方白甲鱼、暗色唇鱼、短须裂腹鱼等土著鱼类人工繁殖。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包括云南境内的赤水河鱼类,其中包含的珍稀特有鱼类有:昆明裂腹鱼、四川裂腹鱼、宽唇华缨鱼、贝氏高原鳅等4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在清水里欢快成群畅游。
其他珍稀鱼类:中华鲟、达氏鲟、大头鲤、胭脂鱼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其中,中华鲟和达氏鲟是全球关注的濒危物种。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云南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极为复杂,鱼类资源非常丰富,因此以上只是一部分保护鱼类名单,并不完整。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云南保护鱼类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当地渔政部门。
水产经济脊椎动物 鲤亚科的特征和分类
• 1(8)咽齿2行或8行 • 2(7) 咽齿8行(个别出现4行) • 3(6) 咽齿匙状,齿式2.8.4/4.3.2 • 4(5) 背鳍基底短,分支鳍条8—9……………鲃鲤属Puntioplites • 5(4) 背鳍基底长,分支鳍条16—22…………原鲤属Procypris • 6(3) 咽齿臼形,齿式1.1.8/8.1.1,少数4行,即1.1.1.3/
3.1.1.11………鲤属Cyprinus • 7(2) 咽齿2行,铲形,齿式为2.4/4.2……须鲫属Carassioides • 8(1) 咽齿1行,铲形,齿式4/4……………………鲫属Carassius
鲤亚科Cyprininae
• 特征:背鳍、臀鳍均有硬刺,且背鳍硬刺一定有锯齿。 臀鳍分支鳍条5。咽齿冠面一般具沟纹。常见有4属。左 右鳃膜与峡部相连。肛门紧靠臀鳍起点。
• 在鲤科鱼类中,它们的种类虽不多,但有些种类如鲤和 鲫,适应性强,分布广,产量大,又是养殖对象,为我 国重要的经济鱼类。
• 分类:我国共有5属25个种和亚种。各属检索如下。
cyprinus carpio意思
cyprinus carpio意思Cyprinus carpio是一种鲤鱼,也被称为普通鲤。
它是鲤科鲤属中的一种淡水鱼类,原产于亚洲,目前已被广泛引种和养殖于世界各地。
普通鲤的体型较大,体长可达70厘米以上,体重可达20千克以上。
它的身体呈椭圆形,侧扁而略高。
普通鲤的鳞片呈硬质,颜色多样,有红色、黄色、银色等。
它的头部较大,口部朝下,嘴唇有触须,便于觅食。
普通鲤的背鳍和腹鳍都有鳍刺,鱼尾呈叉状。
普通鲤是杂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和藻类等为食。
它生活在湖泊、河流、池塘等淡水环境中,喜欢水温较暖、水质较好的环境。
普通鲤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水域中生存和繁衍。
普通鲤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和食用鱼类之一。
它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普通鲤的养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养殖鱼类之一。
现代普通鲤养殖采用种苗培育、水质管理、饲料配方等技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普通鲤的繁殖方式多样,既可通过自然繁殖,也可通过人工控制。
普通鲤的繁殖期一般在春季至夏季,水温达到15-30摄氏度时较为适宜。
普通鲤的繁殖形式包括卵生和胎生两种。
卵生繁殖是指鱼产卵后受精,卵在水中孵化成小鱼;胎生繁殖是指鱼直接产下具有完全形态的幼鱼。
普通鲤不仅作为食用鱼类,还被广泛用于观赏鱼养殖。
由于普通鲤的体色多样,形态美观,且适应能力强,因此成为了观赏鱼市场上的热门品种之一。
人们通过繁殖和选育,培育出了许多颜色鲜艳、体型独特的品种,如彩色鲤、龙鱼等。
总结起来,Cyprinus carpio是一种淡水鱼类,也称为普通鲤。
它具有较大的体型,喜欢杂食,适应能力强。
普通鲤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和食用鱼类,还被广泛用于观赏鱼养殖。
通过培育和选育,人们还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品种。
普通鲤的养殖和繁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以满足人们对鱼类产品和观赏鱼的需求。
中国鲤属鱼类一新种——巴江鲤
中国鲤属鱼类一新种——巴江鲤李维贤【摘要】描记1965年10月采于云南省路南县(现石林县)巴江的鲤属鱼类一新种,命名巴江鲤cyprinus(cyprinus)bajiangensis Lisp.nov.,当年曾误记为云南鲤cyprinus(cyprinus)yunnanensis Tchang,现经检视标本,本种仅有一对口角须与云南鲤相似,但有下列明显特征可区别.(1)头型正常vs.尖长;(2)口端位,马蹄形vs.口亚上位,斜裂;(3)胸鳍条i-19~20 vs.i-16;(4)头长为眼间距的2.50~2.63倍vs.3.4~4.2倍;(5)侧线上下鳞5/4-Vvs.6~7/5~6-V;(6)体较高,体长为体高的3.00~3.04倍vs.3.5~4.0倍.【期刊名称】《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40)002【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新种;鲤属;中国;云南【作者】李维贤【作者单位】云南省石林县黑龙潭水库,云南石林652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46+81965年10月,笔者在云南省路南县(现石林县)城外的巴江中采到3尾只有1对口角须、无吻须的鲤属鱼类标本,鉴于当年学术水平之限,曾误记为云南鲤Cyprinus (Cyprinus) yunnanensis Tchang.今重新检测当年标本,无论是可数性状还是可量性状,巴江标本与云南鲤都不相同,故认定为一新种.由于50余年沧海桑田,该种已无法再采集到标本;但作为一个曾经出现于世间的物种,仍有必要为其描记作传,故以采集河流名称命名为鲃江鲤Cyprinus (Cyprinus) bajiangensis Li sp. nov..该新种与已记录的种不同[1-4],现描记于后.巴江鲤新种Cyprinus (Cyprinus) bajiangensis Li sp.nov.(图1).图1 巴江鲤新种侧面观(福尔马林浸泡标本)Fig. 1 Lateral View of Cyprinus (Cyprinus) Bajiangensis Li Sp. Nov.正模标本:标本号651002,标准长140 mm,全长175 mm,1965年10月采于云南省路南县(现石林县)城外巴江.副模标本1尾:标本号651001,标准长150 mm,全长190 mm,采集时间、地点同正模标本.模式标本保存在云南省石林县黑龙潭水库.背鳍条iv-17~20;臀鳍条iii-5;胸鳍条i-19~20;腹鳍条i-8~9;尾鳍分支鳍条16.侧线鳞右侧第一鳃弓腮耙24~26.背鳍前鳞16;围尾柄鳞16.体长为体高的3.00~3.04倍,为头长的3.33倍,为尾柄长的5.77~6.77倍,为尾柄高的7.17~7.37倍.头长为吻长的2.80~2.81倍,为眼径的4.50~5.25倍,为眼间距的2.50~2.63倍,为口角须的4.50~7.00倍,为头高的1.00~1.05倍,为头宽的1.50~1.68倍,为口宽的4.20~4.5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1~1.24倍.体延长,侧扁,腹部圆而平直,尾柄较长,尾柄高大于眼间距.头钝圆,头长小于体高并明显小于背鳍基长.吻钝圆,吻长大于眼径,为眼径的1.60~1.88倍.鼻孔前方隆起,使鼻孔前端形成一下凹.口端位,浅马蹄形,上唇发达宽厚,吻皮未覆盖上颌,形成一条裂缝.无吻须,仅有一对口角须,纤细.唇后沟中断.眼侧上位,中等大小,眼后缘至吻端的距离约等于眼后头长.前后鼻孔由鼻瓣相隔,离眼前缘近于吻端.背鳍外缘凹入,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至吻端的距离大于至尾鳍基的距离.背鳍前长为体长的55.00%~55.33%.臀鳍外缘凹入.胸鳍不达腹鳍或接近腹鳍起点(见副模),腹鳍不达肛门.肛门紧靠臀鳍起点,臀鳍后伸远不达尾鳍基.尾鳍深叉,外侧最长鳍条为内侧最短鳍条的2.33~2.47倍.全身被大型鳞片,呈复瓦式排列,胸腹部鳞片显著.侧线完全,走向浅弧形,向后伸达尾柄中部.鳃耙密而短小,呈三角形状.鲜活时体背黄绿,体测浅黄色,腹部银白色,各鳍略为金黄色,福尔马林浸制后体色深褚色.鉴别特征:本新种与分布于杞麓湖的云南鲤Cyprinus (Cyprinus) yunnanensis Tchang (1933)相似,并曾误订成该种,但有6个特征可明显区别.(1)头形正常 vs. 尖长;(2)口端位,浅马蹄形 vs. 口亚上位,斜裂;(3)胸鳍条i-19~20 vs. i-16;(4)头长为眼间距的2.50~2.63倍 vs. 3.4~4.2倍;(5)侧线上下鳞 vs. 体长为体高的3.00~3.04倍 vs. 3.5~4.0倍(图2).图2 巴江鲤和云南鲤外形Fig. 2 Cyprinus (Cyprinus) Bajiangensis Li Sp. Nov. and Cyprinus (Cyprinus) Yunnanensis新种与云南鲤的性状测量参见表1.表1 巴江鲤与云南鲤性状比较Table 1 Morphometries of Cyprinus (Cyprinus) Bajiangensis and Cyprinus (Cyprinus) Yunnanensis性状巴江鲤Cyprinus(Cyprinus)bajiangensis云南鲤Cyprinus(Cyprinus)yunnanensis采集地路南县(现石林县)巴江通海县杞麓湖体长/mm140~150114~199背鳍条iv17~20iv16~18臀鳍条iii5iii5胸鳍条i19~20i16腹鳍条i8~9ii8尾鳍分支鳍条1616侧线鳞3654V37366~75~6V38鳃耙24~2620~30体长/体高(倍)3.00~3.043.5~4.0性状巴江鲤Cyprinus(Cyprinus)bajiangensis云南鲤Cyprinus(Cyprinus)yunnanensis体长/头长(倍)3.333.1~3.2体长/尾柄长(倍)5.77~6.675.6~5.9体长/尾柄高(倍)7.17~7.378.6~9.4头长/吻长(倍)2.80~2.812.7~2.9头长/眼径(倍)4.50~5.254.3~5.0头长/眼间距(倍)2.5~2.633.4~4.2头长/头高(倍)1.00~1.05—头长/头宽(倍)1.50~1.68—尾柄长/尾柄高(倍)1.11~1.241.5~1.6口位端位,马蹄形亚上位,斜裂注:云南鲤性状数据引自文献[1].分布:云南省路南县(现石林县)巴江(南盘江一级支流).致谢:云南省曲靖市水产站卯卫宁高级工程师和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春青老师协助制图及打印材料,特致谢.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乐佩琦.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下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 褚新洛,陈银瑞.云南鱼类志:上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3] 张春光,赵亚辉,等.中国内陆鱼类物种与分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4] 陈小勇.云南鱼类名录[J].动物学研究,2013,34(4):281-343.。
鲤形目百科
鲤形目百科鲤形目百科名片鲤形目 硬骨鱼纲辐鳍鱼亚纲的一目,仅次于鲈形目的第二大目。
也是现生淡水鱼类中最大的一目,有6科(或3亚目15科)256属2422种。
中文学名:鲤形目 拉丁学名:Cypriniformes 界: 动物界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目录分类地位分布形态特征分类编辑本段分类地位本目鱼类体前端4~5椎骨已特化与内耳联系,成韦伯氏器(Weberianorgan );口常能伸缩,无齿;头无鳞;无脂背鳍(少数鳅科鱼类例外);下咽骨镰刀状且有齿1~4行(双孔鲤科无齿;鳃膜条骨3;左右顶骨互连;有肌隔骨刺即肌间骨);有或无圆鳞;须有或无;终生不入海(仅雅罗鱼属有2种海边越冬索食)。
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其次为北美洲、非洲及欧洲。
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与马达加斯加岛均无。
鲤形目鱼类适应性很强;有耐非洲及东南亚热带高水温的鲅亚科鱼类,也有耐西伯利亚严寒的鮈属等;既有平原鱼类,又有能适应海拔5200米高寒山区的高原鳅属;有大型平原上层水域的鲢、鳙、鳡鱼等,也有体最长仅25毫米的小似鲴;有鳡等大型凶猛肉食性鱼类,也有大型食浮游植物的鲢、食草的草鱼及食固着藻类的齐口裂腹鱼等;有在大水体急流中产大量浮性卵的四大家鱼──鲢、鳙、青(鱼)、草鱼,也有产沉粘性卵的鲤、鲫等。
麦穗鱼喜将卵产在水下石、柱等硬物体上,鳑鲏亚科不仅雌鱼生殖期有伸出体外长的产卵管且还将卵产在蚌类体内免遭干死;裂腹鱼亚科鱼类和有些鲃亚科鱼类的卵有毒,食用时应防备。
编辑本段分布鲤科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中国约有156属563种,其中许多是中国的特产鱼类。
科克雷尔,伯格等认为鲤形目起源于白垩纪的狼鳍鱼类(Lycopteridae);罗森和格林伍德认为起源于虱目鱼科(Chanidae),经鼠鱚科(Gonorhynchidae)而演变成鲑鲤目、电鳗目、鲤形目及鲇形目,因虱目鱼前三椎骨已特化且至少有一头助。
关于蓝氏的研究报告五年级
关于蓝氏的研究报告五年级
蓝氏(common carp),学名Cyprinus carpio,属于鲤科鲤属,是我国淡水鱼类中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以下是关于蓝氏的研究报告:
一、蓝氏的分类与外形特征
蓝氏属于脂鳍亚纲、鲤形目、鲤科,是一种体型较大、侧扁且略呈椭圆形的淡水鱼类。
蓝氏的身体涂有一层厚厚的鳞片,其颜色常因饲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为银白色。
尾鳍在延长线上略略前缘有一小凹陷,头部背缘略微凹陷。
二、蓝氏的习性和栖息地
蓝氏是一种底栖鱼类,常见于我国的淡水湖泊、河流和水库等环境中。
它们喜欢寻找水草茂盛、水流缓慢且富含氧气的地方栖息。
蓝氏属于杂食性鱼类,以水生昆虫、浮游生物和植物的碎片为主食。
三、蓝氏的养殖和繁殖
蓝氏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广泛被养殖。
其养殖技术相对成熟,适应性强,对水质要求不高。
蓝氏的繁殖通常发生在春季,雌鱼产卵后,雄鱼将精子喷射到卵上,受精后的卵会附着在水生植物或者其他物体上。
四、蓝氏的价值和应用
蓝氏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
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广泛食用。
同时,蓝氏的养殖业也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此外,蓝氏的体型也非常适合进行游钓活动,因此
在休闲娱乐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五、对蓝氏研究的展望
尽管蓝氏已经在养殖和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相关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例如,如何提高蓝氏的养殖水平,如何改善养殖环境以提高产量和质量等。
因此,今后的研究应继续关注蓝氏养殖、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为推动蓝氏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