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验与研究

合集下载

课题:《农村初中数学课外活动实践课的实验研究》

课题:《农村初中数学课外活动实践课的实验研究》

《农村初中数学课外活动实践课的实验研究》新光中学周玉海课题简介:《农村初中数学课外活动实践课的实验研究》是根据《上海市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二期课改革要求:“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加强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从传统的课堂学习时间,转变为课内外相结合,综合而富有弹性地安排学习时间,而制定的县级实验课题。

本课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对农村初中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及教学模式加以研究和实验。

一.课题背景及立论依据。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仅侧重于现成的知识结论,而忽视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精神——数学知识的应用。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而我们长期的教学脱离实践,为什么学习数学?学习数学有什么应用价值?许多学生回答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数学的影子,尤其是农村学生更是如此,由此可见,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数学的,对他们来说,学习数学是为了解题,为了考取高分,他们没有真正体会数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学到真正的数学,因此,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表现,也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意义不仅通过教师讲授而得到的,而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讨论而实现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建构理论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而社会实践活动课为数学教学创设了真实的情境,为学生之间的交往、协作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会听到、看到真实的数学现象和数学实例,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利用这些实例进行问题的发现和问题的解决活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缩短书本与社会的距离,学生把学到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同时又能用实践中得来的知识补充和完善书本,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数学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缺乏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当前数学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主题式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兴趣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方面的优势和策略。

通过研究主题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旨在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主题式教学的具体实践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数学学科水平的提升。

1.3 研究意义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而主题式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具体主题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研究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践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

主题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亲和力和应用能力。

主题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主题式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研究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推进教育改革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农村初中开展数学活动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农村初中开展数学活动课教学的实验研究

农村初中开展数学活动课教学的实验研究一、课题的提出背景(一)开展数学活动课是新课改的需要随着现代教育的深入,素质教育的迅速普及和发展,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那种传统的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旧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在这种形势下,数学活动课的开展是符合新课标的发展要求的,对学生的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培养也是非常有益的。

它作为数学学科课的辅助课,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数学认识领域,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激发学生对数学潜在的智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数学素质水平等方面都作了有利的补充和推进。

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对培养学生个性、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学生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二)开展数学活动课是现状的要求自从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把活动课正式纳入课程设置之中后,一些学校也开始了数学活动课的尝试。

但我们周围的学校,尤其农村初中,许多教师对数学活动课的概念尚模糊,认为数学活动课就是数学课外活动,而且由于条件限制,许多教师在教学时还是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不注重学生数学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数学活动课的开展更无从谈起。

这些都说明,在农村初中开展数学活动课是迫切需要的。

这一课题的研究,对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改革将起到重要的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1993年秋开始试行的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在新中国的课程发展史上首次将“活动”正式纳入初中课程。

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学科课程结构模式,将活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使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由学科与活动两部分构成,在课程设置上反映了素质教育思想,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改革的重大进步。

“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实践

“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实践

“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实践鹦鸽初级中学张发一、问题的提出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教育,正在出现新的变革趋势。

教育的发展水平、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国际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水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成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战略问题。

为了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培养人的创造性,开拓性等特点,对人的智慧力量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对学习和教育的强调将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同时,没有主体意识的公民将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被淘汰,因此主体性教育是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主体性教育正是着眼于促进人的发展,突出人的创造力的发展。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如何弘扬人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将是学校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帮助他们(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这就清楚地表明,探究应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

“探究----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就是解决这一课题的探索。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创造与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导思想。

二、“探究----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一)从认知----建构学习理论看“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由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另外,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今认知心理学也非常重视创造力问题的研究。

农村初中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农村初中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化信息技术 , 目的是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 学过程 其 中的应用 , 促进 信息 技术 与数 学学科 课程 的整合 , 逐 步实现教学过程 内容 的呈现方式 、 学生的学 习方式 、 教师 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 的变革. 新教材 图文 并茂 , 易引起学生 的好 奇心 , 易激发 学生 学习数学 的 兴趣 和积极性. 例如新教材将 旧教材中的“ 章末小结” 变为“ 回顾 与思考 ” 在这部分 , . 不是 像 旧教材那样 将 所学 的本章知识系统地 总结 出来 , 直接给出现成 的答 案, 而是让学生举 出所 学知识 在生活 中的例子 , 是 或

的.
2 改 变教 师 的教 学行 为 .

1 转 变教 师 的教 育教 学 观 念 .
在传统教学 中, 由于过 于强调 知识 的传 授 , 而且 传授 知识建立在对学生片面认识 的基础上 , 生只作 学 为接受知识 的对象 , 没有形成 主体 的积极性 、 主动性 、 独立性 、 创造性 , 不体现学习的主体性. 为了让课改一线教师提高认识 , 掌握 新课 程的要 求, 我们的首要任务 是培训教师 , 带领教师研究教材 , 把握新课 程的特征. 新课程 重视发 挥知识 形成过程 , 鼓励学生 自主探 索 , 学生 在数 学学 习 的探 究过 程 让 中, 体会到知识产生过程 , 感受 到数学发现 的乐趣 ; 新 课程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 作精神 及数学 的交流 的能力 , 使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 合作并

在开展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课 堂教学活动 中, 务必 要 改变教师 的教学行为 , 研究一整套保证学 生学 习主 体性 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大胆地进行 学生学 习主体 性 为重点 的初 中数学课堂教学 改革. 我们是从 以下几 方面开展此项工作的. () 1 创设 情 境 质疑是创新 的开始 , 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 的 回 答 更有价值 , 教师要 有意识 的为学 生创设 问题情境 , 并 通过点拨 、 启发 、 导 , 进学生积 极思考 , 他们 引 促 让 自主发现探究并提 出有价值的数学 问题. 堂教学开 课 始,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 创设与 主题相关 的情境 , 激 发学生 的联想思维 ,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与好 奇心, 激发学 生的参与欲望 , 使学生 明确探究 目标 , 增 强学习活动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为学习新知识 抛砖引 玉, 从而为课 堂教学 的成功奠定 良好的基础. () 2 自主 探究 引导学生 自主探究的学习是主体性学习 的核 心. 教师要让学 生做 课 堂教学 的 主人 , 不要 事事 包 办代 替, 放手让学 生 自主探究 , 让学 生围绕 问题看 书 自学 , 独立获取知识 、 出问题 、 提 解决 问题 , 不仅可以充分调 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 , 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 生经历 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 的解决过程 , 从 而在过程 中开发学生 的智能 , 展示 主体 的个 性 、 创造 性、 能动性 , 提高学生 的素质. 这是 学生发现 问题 、 提 出问题 、 自我创新 的重要环 节 , 是主体参 与教学 的重 要基础. 教师要为学生的 自主学 习创设各种机会和时 间. 学生的 自主学 习活动 需要 占用 课堂 的 大部分 时 间, 教师要为学生提 供足够 的 自学 时间 , 学生 有完 让 整的 自学过程 , 自学过程 中丰富经验 、 累方法 、 在 积 获 得启发. 当然 , 学生的 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 的指导 , 教 师指导作用 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 教师要指导学生 自主探究学 习的方法 , 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 的训练学 生的观察 、 质疑、 比、 对 分析 、 归纳等学习能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培养 学 生的 自学能力 , 提高 自学效率奠定基础. () 3 合作探究 在 完成 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 , 开展合作探究学 习, 将个人独立思考 的成果 转化 为全组 、 全班共 有的 认 知成果 , 达到知识 共享 , 大大地 培养 了学生 的合作 能力. 合作探究学 习不但活 跃 了课 堂气氛 , 增强 了学 生的参 与意识 , 而且 通过学 习间 的相互交 流 , 通有 互 无, 提高了学 生的学 习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 , 实现课堂 教学 多维互动 , 使学生真正参与到 自主解决 问题的全 过程 , 培养学 生的合作 意识 和交往 能力 , 强化 了学生 学 习的主体意识. () 4 完成 练习, 巩固知识 练习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 的主要形式 , 是 掌握知识 、 形成能力 的重要手 段 ; 它除 了运 用巩 固所 学 知识 以外 , 还起着训 练思 维、 展能力 等方 面的作 发 用. 因此 , 精心设计练 习是 发展学 生创新 能力 的重要 手段. 教师要 根据教 学 内容 和学生 的实 际, 向全体 面 学生精心设计 、 同步、 层次 、 有 有梯 度的练 习题 , 为每 层次 的学生设计联 系, 使学 生人人 都能参 与 、 个 个 都有收获 ,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 、 创造者 , 让每个 学生都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 ,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农村中学数学活动实践课的探讨与研究”开 题 报 告

农村中学数学活动实践课的探讨与研究”开 题 报 告

“农村中学数学活动实践课的探讨与研究”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农村中学数学活动实践课的探讨与研究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是封闭的,一般是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形式,把学生个体学习组织成群体学习进行课堂活动,教育形式单一,方法呆板,数学学习与生活严重脱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依附性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人们的认同,新的教育观念逐步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新的课程标准之重要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增设了实践活动课程,把“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四大知识技能领域目标之一,并明确指出: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

因此,研究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式,研究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好数学、体会数学、实践数学,也成为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综观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动个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那是少不了的,有些可能还不止。

因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少了学生的活动就体验不了新理念。

但是,当我们沉下心来思考,我们设计、组织的这些活动是否都有意义?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是否都有效?是否真正达到了“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个目的。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农村初中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初探-精选教育文档

农村初中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初探-精选教育文档

农村初中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这是我们每一个新世纪的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初中的教师。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初中教师,现在实施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学校实施的教学模式是“导学五环节教学模式”,现结合我们在过去的近两年时间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数学活动课教学谈一谈一些体会和做法。

新课程标准将课程推向了素材丰富、探索广阔的大空间。

同时,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课题。

我们如何走进新教材?新教材需要什么样的教师?通过近三年来的教学实践,我的体会可谓至深:首先,是我必须改变那些我已经驾轻就熟的教育观念,这不是没有痛苦的。

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师道尊严,天经地义,但是对新教材,我们更需要依靠的是学生,而不是自己,利用学生新颖、创意性的思维,完善我的课堂教学。

而我面对的是农村的孩子,他们虽然基础较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在教育教学中往往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

但是,只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围绕农村这个大舞台,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也是能在新课改的实施中拥有一片广阔的天地。

下面,我就谈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条件及地域的限制,加上家长所受的教育有限,在对待数学的学习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发展。

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师要了解和尊重学生,要爱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关注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向学生学习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要将教学民主落实到课内、外的每一个环节上。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终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变维持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变学会为会学。

农村初中数学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验与研究范文大全

农村初中数学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验与研究范文大全

农村初中数学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验与研究范文大全第一篇:农村初中数学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验与研究<<农村初中数学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验与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作为地处乡镇农村的我校,受社会大环境、家庭小环境、生活学习条件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加上农村学生的性格内向、封闭、思维不活、信息来源少、思想不开放、缺乏自信心、竞争参与意识等心理特征的制约,导致农村初中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责任心不强,学习方法欠缺,学习效率不高。

农村的学生大部分数学学习的基础不牢,加之在之前的学习数学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上普遍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对数学困学、厌学的学生日益增多,几分、十几分的现象已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处理不当,极易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畏惧感,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陷入数学学习的恶性循环中。

部分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教学条件比较差,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得不到落实。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

学生的主体性很差。

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教师讲,学生温顺地听;教师制定纪律,学生遵守纪律;教师做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于学生,学生惟命是从;教师做出行动,学生则幻想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只是客体,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是非自主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如此状况,让人堪忧。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初中数学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验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的现状(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当今时代,是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科技飞速发展,观念急剧更新。

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求未来的人才必须具备强烈的自主精神、自主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农村初中数学主体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农村初中数学主体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农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主体性认识薛百中学邸士龙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这是我们每一个新世纪的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现结合近两年本人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对农村初中数学主体性高效课堂教学谈几点体会.一、学生主动参与作为教师应首先树立起主体性的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加大学生尝试的力度,抛弃不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而笼统灌输的习惯做法,去选择相应的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尝试机会的教法,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自己说;学生能想的,让学生自己想;学生能做的,让学生自己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中,在学生已明确产生“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就可以判定其全等?”这样的疑问后,教师让每名学生动手画一个三角形与已知的三角形全等.然后引导学生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通过实践操作去判定,哪种方法画出的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为什么?学生积极动手进行操作、比较,在探索中很顺利地发现,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分别是: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两角和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师生进一步共同总结,得到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以及“角角边”..由此可见,衡量学生思维水平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说,是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从具体的感知入手,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观察和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在这种动态的认识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编写“导学案”课改要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每节课都用“高效课堂导学六环节导学案”,每个导学稿上都向学生呈现了学习目标,使学生在上课时带着目标去学习,有的放矢.导学案主要分为三个环节: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环节;自研自探环节包括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等;合作探究环节包括互动策略,内容等;展示提升环节包括展示方案,内容,时间等,每一个环节都给了学生明确的指导或提示,使学生一拿到导学案就知道每一步该怎么做.三、研究学生评价体系“评价是一盏灯,能指明学生学习前进的方向”.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多采用正面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和教师个人的教学成功与不足进行客观、恰当的评价,并形成以下几种长效机制:一是基础评价机制。

《初中数学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研究》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研究》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研究》研究报告《初中数学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研究》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

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人担忧。

根据我们对初中数学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现状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主体性发挥不够,甚至受到压抑。

这种状况严重制约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实践表明: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发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再加上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依据新课改所倡导的思想,展开教学,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因此,弄清影响初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因素,探索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和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问题提出的意义理论意义:1、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

2、促进学科课程的改革,构建课堂教学的总体思路是“目标-活动-发展”,即“以发展为中心,在活动中学习”。

通过研究,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思想,迁移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去,例如物理、化学等邻近学科,从而加强各学科课程改革的步伐。

3、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作为工具学科,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教学的精髓,教会学生数学的思考,数学的分析,数学的解决问题。

实践意义:1、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因此数学学科的特点体现不充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自学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没有真正调动起来,缺乏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在实践能力、创造性、对情感的体验和人生观、价值观上,离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

面对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日趋激烈的教育竞争,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乡直初中数学教研(3篇)

乡直初中数学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推动数学教育的均衡发展,乡直初中积极开展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3.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4. 加强校际交流,促进资源共享。

三、活动内容1. 数学教学研讨(1)课题: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策略研究主讲人:张老师研讨内容:张老师从“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该课题在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与会教师针对张老师的讲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2)课题:初中数学课堂互动策略研究主讲人:李老师研讨内容:李老师以“课堂互动”为主题,从课堂提问、小组合作、竞赛活动等方面阐述了课堂互动策略。

与会教师针对李老师的讲解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2. 数学教学观摩(1)观摩课:九年级数学《圆的方程》授课教师:王老师观摩内容:王老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圆的方程知识。

与会教师认真观摩,对王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

(2)观摩课: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授课教师:刘老师观摩内容:刘老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一次函数知识。

与会教师对刘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

3. 数学教学反思(1)反思课题:如何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主讲人:赵老师反思内容:赵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抽象力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

与会教师针对赵老师的反思进行了热烈讨论,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策略。

(2)反思课题: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主讲人:陈老师反思内容:陈老师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建议。

最新-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精品

最新-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精品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摘要目前,新一轮课改的实施,给教育带了一次新的改变和创新尝试,但是有的农村地区,即使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依旧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许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不尽如意,教学模式固定化,学生不能自主学习,无法独立思考和解决数学应用问题。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依旧效率低下的问题展开叙述和研究,给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方案。

关键词初中数学;农村教学;新课改目前,很多初中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不能够使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时发挥能力还有待提高。

尤其是在农村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在培养和锻炼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的时候,大多数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因此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仅要求学生套用固定解题公式模板,通过让学生大量练习相同的题型,提高数学成绩。

这种一层不变的教学方法和数学学习模式,只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被动,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必须打破,否则只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打击,同时还限制了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一、课改后,农村数学教学的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确农村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农村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数学开拓自己的思维。

特别是新课改以后,农村的地区的教学仍然跟不上城市里的教学水平,很多教师仍然在教学模式上显得比较固定,因此改变农村数学教学方法不仅是一个教学的创新,也是一个给学生们提供综合发挥表现自我的平台。

虽然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课改的难度较大,但是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尝试,才能使学生得到质的改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数学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可以找出根本原因,使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加深对数学的热爱,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1]。

农村初中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农村初中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农村初中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在数学教学进程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这是我们每一个新世纪的数学教员必需思索的效果,尤其是乡村初中的教员。

我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初中教员,如今实施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学校实施的教学形式是〝导学五环节教学形式〞,现结合我们在过去的近两年时间里在实施新课程革新的进程中对数学活动课教学谈一谈一些体会和做法。

新课程规范将课程推向了素材丰厚、探求宽广的大空间。

同时,也给我们教员提出了更新的课题。

我们如何走进新教材?新教材需求什么样的教员?经过近三年来的教学实际,我的体会可谓至深:首先,是我必需改动那些我曾经轻车熟路的教育观念,这不是没有痛苦的。

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教员讲,先生听,师道尊严,天经地义,但是对新教材,我们更需求依托的是先生,而不是自己,应用先生新颖、创意性的思想,完善我的课堂教学。

而我面对的是乡村的孩子,他们虽然基础较差、知识面不广、反响才干较低,在教育教学中往往存在许多效果,譬如:讲了很多遍的效果,先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

但是,只需针对他们的特点,围绕乡村这个大舞台,充沛留意先生各种才干的培育,从乡村的实践动身,努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味,充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动性和发明性。

教会先生学习,教会先生思索,教会先生探求,也是能在新课改的实施中拥有一片宽广的天地。

下面,我就谈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协助先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乡村中学的先生,由于条件及地域的限制,加上家长所受的教育有限,在看待数学的学习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阻碍了先生学习数学的开展。

教员有责任、有义务帮先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员要了解和尊重先生,要保护先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先生;教员应更多地关注先生看待学习的态度,关注先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去思索效果;教员向先生学习要让先生真正感遭到,要将教学民主落实到课内、外的每一个环节上。

要树立〝以先生开展为本〞和终生可继续开展的学习观,变维持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变主动式学习为自动探求式学习,变学会为会学。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摘要:从数学课程标准出发,认识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

强调数学课堂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好的课堂教学应“能促进有效学习的进行,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自主建构)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

”主体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促进人的发展。

反映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地学习,充分发挥和发展其主体性。

本文着力讨论的问题就是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主体性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农村中学由于受经济条件、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没有得到尊重。

这样导致学生的主体性不断丧失,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

但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教育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呼唤学生主体意识,塑造学生主体人格,推动学生主体行为特征和能力发展的教育。

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扭转农村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的根本。

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初中阶段,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比小学生有明显提高,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希望通过自主思考来参与活动,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意愿和人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所以学生具备了发挥主体性的生理条件。

在当前的农村初中中这样的生理条件还没有得到利用。

在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大前提下。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呢?一、改变课程评价,树立自信心。

主体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促进人的发展。

因此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区别和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因此,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以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为原则,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

初中数学活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活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活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活动式课堂教学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活动式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然而,当前中学教育中采用活动式课堂教学的比例还比较低,尤其是数学课堂的活动式教学较少,亟需进行实践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活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实践研究得出初中数学活动式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可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反思、教育改革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活动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应用价值;(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的多种活动形式及其具体内容;(3)通过实践研究,分析活动式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践研究的方法,通过教学实验、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实践研究。

具体方法如下:(1)确定研究对象:选择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和一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

(2)实施教育实验:根据活动式课堂教学的理念和策略,设计数学教学活动以及实验教材,开展教育实验,收集实验数据。

(3)问卷调查: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活动式课堂教学的态度、学习效果、活跃度等方面的评价。

(4)课堂观察:对教学实验进行课堂观察,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等因素,并收集相应数据。

(5)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教育实验的实验结果,并进一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可预期得出初中数学活动式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教学改进的参考。

通过实践研究,可探索出多种适合初中数学教育的活动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四、研究安排和进度1.研究安排(1)资料收集和整理:预计耗时1个月;(2)教育实验设计和实施:预计耗时2个月;(3)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预计耗时1个月;(4)研究总结和撰写论文:预计耗时1个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数学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验与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作为地处乡镇农村的我校,受社会大环境、家庭小环境、生活学习条件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加上农村学生的性格内向、封闭、思维不活、信息来源少、思想不开放、缺乏自信心、竞争参与意识等心理特征的制约,导致农村初中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责任心不强,学习方法欠缺,学习效率不高。

农村的学生大部分数学学习的基础不牢,加之在之前的学习数学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上普遍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对数学困学、厌学的学生日益增多,几分、十几分的现象已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处理不当,极易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畏惧感,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陷入数学学习的恶性循环中。

部分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教学条件比较差,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得不到落实。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

学生的主体性很差。

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教师讲,学生温顺地听;教师制定纪律,学生遵守纪律;教师做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于学生,学生惟命是从;教师做出行动,学生则幻想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只是客体,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是非自主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如此状况,让人堪忧。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初中数学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验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的现状(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当今时代,是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科技飞速发展,观念急剧更新。

二十一世纪更将充满激烈的竞争。

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求未来的人才必须具备强烈的自主精神、自主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我国,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已得到全国教育界的肯定和初步的印证,并且取得一定成果。

为了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境界,“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学会用自己的腿走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潘自由语)就必须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力度。

而洋思中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的数学课堂则更注重学生主体性学习,他们在数学教学中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注重学习效果,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很值得我们去借鉴。

(二)本课题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联系与区别,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突破。

联系:1、都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中不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低效的教学方法的摒弃,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2、都是借助于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并试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论证上升为教学理论。

区别:本课题是在我农村中学新课改近4年的时候开始研究实验,旨在对农村初中数学学生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其他研究大多侧重理论方面,而本课题试图借助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在具体的操作实验中,实践新课标理念,寻找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同时丰富教育教学的价值性理论。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突破:实施农村初中数学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解决怎样学生自主性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因此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学生的学习是否是有效的学习则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将这些实验经验上升为理论,更具有普遍性,便于在经济较好的农村中学大面积推广。

三、本课题在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此课题的确定与实验对改变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和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目标:探索构建以学生为学习活动主体的新型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为教师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通过理论研究和探索,创设适合我校的数学课的课堂教学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及与之相适应的主体性活动课堂教学的课题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愿学(2)乐学(3)会学(4)善学(5)求新(二)研究内容:1、“数学学习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研究成果和主题教育思想。

2、对学生现状的研究。

作为地处乡镇农村的我校,是2001年由原来的萌水中学和萌山中学合并而成的,原来两处中学数学成绩还可以。

但是,随着农村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铺开,从2001年开始,我校初中班基本保持在24个左右,全校初中人数达1400人左右,由于普九任务的急迫性,小学毕业生数学成绩极其不合格的学生,不管怎样考试,都要进入初中学习,无法再将他们拒之门外,数学教学的困难也随即变得尖锐突出,又加上农村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辅导不上孩子的数学学习,教师只注重传授而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淡薄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来确定课堂教学活动的多元性,设计有一定层次的数学教学活动,以适应学生的差异。

因而要通过我们的试验和研究、改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角色,把学生看作主体、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主体性教学最重要的是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自我学习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我们构建的数学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案是这样的:指导思想: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教师参与指导。

学生按成绩平行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施行小组合作学习。

主要教学环节:(1)布臵预习讲学案在下一节课前的适当时间内,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并以讲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讲学案,结合课本内容,查阅手中的资料解决讲学案中提出的问题。

(2)展示成果上课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回答讲学案提出的问题。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展示自己的成果。

提高其积极性。

(3)讨论解决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是主体性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该环节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点拔、学生的课前准备和课堂思维能力。

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及时的调适,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从而激活课堂的民主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对于在问题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意见,教师要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提倡学生“另辟蹊径”,从而真正实现注重个性,塑造学生健康向上、适应时代要求、善于探索和创新的人格。

(4)归纳总结讨论问题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形成结论。

对待问题,虽提倡学生讨论乃至争论,但也不能“喋喋不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结合具体的内容,给予点拨。

对于学生围绕问题讨论过程中发生的争论,教师既要当好“裁判”,但也不能完全以教师的身份“居高临下”、“一锤定音”,对因争议而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在课后作进一步的探究。

(5)当堂训练、检测反馈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是否已完成?学生对本堂课的内容是否已经掌握?可以课堂小练习及学生板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从而了解课堂教学效果,使教师“胸中有数”。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作出相应处理,为下一节备课“留个底”,同时对课堂练习中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进行评析并当堂解决,不留“后患”。

(6)布臵任务在本堂课下课前,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和下节课内容,布臵学生课后完成的任务:预习下节课的讲学案。

以上是我校的数学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当然主体性教学模式决不是一尘不变的,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

4、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

“评价是一盏灯,能指明学生学习前进的方向”。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多采用正面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和教师个人的教学成功与不足进行客观、恰当的评价,并形成以下几种长效机制:一是基础评价机制。

即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深入地了解,为他们制定一个“水平线”。

二是过程评价机制。

即对学生合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表现等不失时机的进行恰当评价,并组织小组间的相互评价和学生的自我反思,以此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指明方向。

三是成果评价机制。

即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成果的合理部分,不苛意求全,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合作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从强化两种观念入手,及时引入竞争机制,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高效。

一方面,从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入手,另一方面,从强化“学习成员”的个体荣誉感入手,通过选出最佳组长、最佳组员,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提高自己成绩的同时,还必须尽力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变压力为动力,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助的局面。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及保证措施1、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课题有很强的生命力。

2、课时研究有利于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会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并能将课题研究工作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之中,有利于出成果。

3、本校的数学学科是淄博市数学创新实验学科,多年来数学教学质量一直在我区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有一批业务精湛,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4、学校的教科研氛围浓厚,本课题组成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5、组织、制度保障。

学校成立专门的课题组,校长为课题总负责人,副校长、教导主任等参加课题组6、智力、技术保障。

本课题组成员均为本校业务精湛的教学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

学校为课题研究提供一切必要的培训、考察条件。

7、经费保障。

学校能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本课题研究,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种培训,外出参观、听课等活动,学习先进经验。

五、课题界定支撑性理论(一)课题界定主体性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

其突出特点是强化了数学课堂要素间的联系,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探索;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情意教学的作用。

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把学习变成一种活动,一种需要和乐趣。

学生主体性:是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主动性:首先表现在中学生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地感知教材、学习教材,深入地理解教材,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其次,还能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并利用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向老师质疑、请教,要求答疑,相互研讨,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积极性:首先表现在能够根据社会的要求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并以此作为自己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其次,能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情意结构去主动同化外界的教育影响,对它们进行吸收、改造、加工或加以排斥,使新、旧知识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实现主体结构的建构与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