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压强-人教八下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九章 第1节 压强》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压强》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学习主题为“压强”,属于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范畴。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压强的概念、定义、物理意义以及实际应用。
本课时主要围绕压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展开教学。
二、学习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定义及单位。
2. 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 了解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4.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评价任务1. 概念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检测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知识运用评价:通过练习题和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压强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3. 学习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如足球充气、书包背在肩上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力和压强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讲解压强的定义和单位,强调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介绍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并解释公式的含义。
(3)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3. 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每组列举几个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2)实验操作: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形状的物体对同一平面的压强,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4.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实验结果,强调压强的概念、定义和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压强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总结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硬币浮在水面上、书包背带设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压强的关系。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硬币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吗?书包背带为什么设计成宽大的形状?这两个问题与压强有什么关系呢?
3.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九章第一节《压强》,就是解答这些问题的重要内容。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能深入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旨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水平,教学案例应注重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压强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压强的理解和观点。
2.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如测量不同压力下物体的形变程度,探讨压力与形变的关系。
3.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压强计算题,互相检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2.强调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关注身边的压强现象。
1.提出问题:硬币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水的深度对硬币的浮力有何影响?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硬币受到的浮力?如何计算压强?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何解释心脏压强与血压的关系?汽车轮胎压强对行驶有何影响?
问题导向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设计教学案例时,我以“硬币浮在水面上”的现象为切入点,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硬币能浮在水面上?这与压强有何关系?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硬币受到的浮力与水深度的关系,进而引入压强的概念。在讲解压强的计算方法时,我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并能够分析实际问题。
压强优质课教案 教学设计
板书:正确区分压力和重力
1、在师引导下分析压力的方向从而感知压力的定义
2、画出三副图中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3、从力的三要素三个方面来区分压力和重力
4、观看演示实验并思考分析压力的大小和重力的大小
5、得出压力和重力不是一回事
引出的神秘
体验书包的背带设计
自学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释多媒体图片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解释气球和睡钉板的神秘
学生对比体验书包背带的设计
掌握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用来解释生活现象。
培养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让屋里知识回到生活中去
小结
回顾课堂知识点
回顾总结记忆
总结课堂
课后思考题
今年2月22日,平遥县发生一起意外溺水事件,6名儿童不幸溺水身亡。原因是小孩结伴滑冰玩耍不慎落水所致。如果你遇见有人滑冰落水,假如,警察叔叔和消防官兵还没有赶到,但你想提前营救,你怎样做才能更有效的保护自己不落入冰水中?说说你做法的物理道理。
过渡:播放睡钉板视频(轻松也是过渡)
小组合作测出其中一个人对地面的压强
通过小组活动掌握压强知识的求解应用
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计算能力。
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与应用
生活应用压强的实例很多,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请学生们自己学增大减小压强部分
板书:增大与减小压强
让学生解释生活图片对压强的应用
通过体验提出探究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探究意识、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能力,锻炼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运用探究实验学习法、讨论学习法。
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转换法思想
联系生活实际,物理在生活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如观察、实验、讨论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液体压强、气体压强等,巩固所学知识。
2.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单位的转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探究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压强的存在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案例亮点体现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反思与评价:本节课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了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些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压强的本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教学设计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压强》的重点,从实验类型上看属于探究性实验,这个实验的成效,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正确建立压强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基本概念等知识要点,为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奠定了知识基础。
2.虽然,学生对探究实验有强烈的兴趣,但初中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规律、总结结论的能力还相对较差。
(三)实验难点分析:难点:1.学生自主设计多种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压强有关,所以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发散思维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自主设计多种实验方案。
2.观察实验现象、寻找规律、归纳结论。
设计意图:初中阶段的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较差,再加上西藏的学生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在这些方面更加薄弱,所以寻找规律,归纳结论是本节实验课的另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
2.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初步掌握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规律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感知实验探究的过程,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2.学会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大胆创新,主动参与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方法:在这个实验中,老师在给学生提供书本上实验器材的同时,还提供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让他们自主设计实验,通过经历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分析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启迪学生智慧、加深对知识要点的理解。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较大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气球,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谁想试一试呢?游戏1:找一个学生来用力地踩气球,气球破了。
游戏2:老师用很多气球做了一个气球板,老师想找两个学生站上来,我们看看气球会怎么样呢?老师:同学们都很勇敢,为什么站上两个学生,气球只是变瘪呢?提出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呢?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本节课,我首先设计了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踩气球实验引出需要探究的物理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压强一、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介绍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 压强的计算:讲解压强的计算公式,即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3.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探讨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包括压力和受力面积。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介绍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能够分析影响压强大的因素,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气球、海绵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压力锅、气垫船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问题。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影响压强大的因素。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6. 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情况下压强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影响压强大的因素:1. 压力:增大压力,压强增大;减小压力,压强减小。
2. 受力面积:增大受力面积,压强减小;减小受力面积,压强增大。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 增大压强: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2. 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个重为20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1平方米的桌面上;(2)一个重为10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0.5平方米的桌面上。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9章第1节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9章第1节压强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1节——压强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压强的存在,理解压强的概念,学会计算压强。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海绵、尺子、重物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与压强相关的图片,如高跟鞋、跳板等,让学生感受到压强的存在。
2. 讲解:讲解压强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压强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压强的变化,学会使用尺子、海绵等器材进行压强测量。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一些生活中的压强问题,如计算人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活动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压强的存在,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在课后,学生可以回顾课堂上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压强问题,如自行车轮胎的压强、水坝的设计等,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的生活实例我在引入环节选择了与压强相关的生活实例,如高跟鞋、跳板等。
这些实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压强的存在。
《压强》教学设计(精选5篇)
《压强》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压强》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压强》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及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了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让学生在探究中进一步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获取相关的知识,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另外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2、书中的插图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学情分析1、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
半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简答物理研究方法。
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2、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书包带做的宽比较舒服等有关事例。
本节课所学生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了解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
本节课主要介绍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压强的含义,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
2. 通过对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的探究,使学生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压强计、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冰块能漂浮在水面上的?2. 探究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压强计的示数变化,从而理解压强的含义。
3. 讲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利用公式 P = F/S,讲解压强的计算方法。
4. 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在不同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下压强的变化。
5. 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概念2. 压强的计算方法:P = F/S3.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重为2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压强,受力面积为0.01m²。
答案:P = F/S = 20N / 0.01m² = 2000Pa2. 题目:一个重为10N的物体放在桌子上,桌子受力面积为0.02m²,求桌子的压强。
答案:P = F/S = 10N / 0.02m² = 500P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1节 压强教案压强 (精品)
《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
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
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
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4.让北海历史文化进课堂,激发学生热爱北海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2、难点:压强概念的得出三、学情分析:我们华侨中学属于农村中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仪器较缺乏,但学生对实验很热情,好奇心很强,大胆,好讨论,所以把实验设计为分组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这节课结合北海历史文化,唤起学生热爱北海的感情。
四、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划分,本节课主要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探究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压强的概念,第三部分得出压强的公式并加以训练,第四部分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在探究过程中收集数据、总结规律。
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压强的概念。
在这个难点上先通过定量计算每次实验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的比值关系。
再通过类比法,类比密度、速度得出压强的概念。
五、教学器材:海绵、压力小桌、砝码、铅笔、图钉六、教学过程预习课本知识与七、板书设计:压强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二、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P ) 三、 压强公式:P =F/S 单位:N/m 2 或 Pa 四、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增大F 或减小S减小压强:减小F 或增大S八、作业设计:1、画出右图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2、右图是从北海市合浦汉墓中挖掘出的两尊珍贵的铜牛,请同学们讨论: (1)、牛角尖而硬,对牛的生存有什么好处?(2)、当牛抬起一只脚时,牛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有什么变化?3、如右图是从北海市合浦汉墓中挖掘出的一只铜壶,放在水平地面上,若铜壶的质量是1.6kg,与地面的受力面积是40cm2,求铜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课程教学设计
1)老师引导学生一起用两手压住铅笔的笔尖和笔帽,感受手指的受压感;
2)实验:猜想是否正确,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介绍器材,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实验验证猜想。老师根据学生的想法及按照学生的提示进行演示实验。
探究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探究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3)实验回顾与数据分析:
看图思考,倾听讲解
记录并理解压力的概念及压力的方向
看图思考
学生和老师一起动手,通过动手让学生提出猜想:压力效果可能与可能与受力面积、压力大小有关。
思考如何进行实验,并提示老师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在老师的提示下,积极回顾实验现象,并总结出实验结论。
记住压强的公式和相应单位,举一反三,推导出计算压力、受力面积的公式。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教
学
一.压力
学习压强,第一步先了解什么是压力。举例水平桌面上放着的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往墙上按图钉时拇指对墙的压力、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总结出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其内部。
2、压强
1.看图提问
请学生看PPT的三幅图,思考Fra bibliotek为什么小孩走在雪地上双脚会陷入雪里,而大人却不会?为什么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而重重的骆驼却不会陷入沙中?
实验
次数
压力
受力
面积
压力作用效果
1
桌子的重力
桌脚
明显
2
桌子+砝码的重力
桌脚
很明显
3
桌子+砝码的重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优质教案
环节
主要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学ຫໍສະໝຸດ 活动引入在雪地里行走的人会深深的陷入雪中,而在滑雪板上的人则可以轻灵的在雪面上自由自在的滑动,你知道这其中道理吗?学了这一节的内容之后你就会明白了
讲述,创设情境
思考,进入情境
新
授
课
一、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
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前面我们学过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压力对物体形状的改变会有大 有小,我们称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呢?首先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一下你们的观点,然后用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实验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检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是否合理。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得出出压强的定义
讲解压强的符号、单位
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压强
讨论交流
记忆压强的公式、单位、字母的意义。
三、增大 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如果我们要怎大或减少压强,应分别采取哪 些措施。
增大压力减少压力
增大压强减少压强
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受力面积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 力叫压强。
P= F/S
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符号意义 单位
P压强帕(Pa)
F压 力牛(N)
S受力面积平方米(m2)
例 题桌面上静止的一盒粉笔的重力为6牛,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分米2
计算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强。
解:1分米2=0.01米2
P=F/S=6N/0.01m2=300Pa
答: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强为300帕。
第1节压强
第九单元第1节压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习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
2024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建议学生参观相关的科技馆或博物馆,亲自体验压强相关的互动展览,从实践中学习和感受物理知识。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压强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压强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展示一些生活中压强的应用图片,如建筑物的承重、气球的爆破等。
简短介绍压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压强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强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和影响压强的因素。
过程:
讲解压强的定义,包括压强与力、面积的关系。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简单机械的使用。此外,学生还掌握了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些都是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学生对物理现象充满好奇心,喜欢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学习新知识。他们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抽象概念的理解上可能还存在困难。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则更倾向于合作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压强概念时,学生可能会对压强与力的关系、压强与面积的关系感到困惑。此外,计算不同形状物体压强时,可能会对公式的运用和单位换算感到困难。在实验操作中,学生可能对如何准确测量和记录数据感到挑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具体指导和支持。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压强 教学设计(一)
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一)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学习压强,然而压强是在压力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所以应该在力的基础上探究这一节课,教材首先用两幅照片来介绍产生的现象和压力有关,这一点上可以充分的拿出生活的实证。
让学生对压力产生的现象有足够的认识。
对下面的学习大有益处,这一点可以由学生来完成,教材下面就安排了一个探究,本例探究非常直观,而且排除了重力的影响。
这个探究要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适当的引导。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究。
本节课所有知识都是为压强做铺垫的。
关键是探究的过程。
本节的知识点不多:第一点是压力及作用效果;第二个是压强;第三个是增大和减小压强,重点是压强也就是要在探究的时间上应该有所加强。
给与充分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背诵压强的概念。
能说出压力,受力面积。
举例说明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识记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能说出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简述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过程与方法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明白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解读课本图13.1-1、13.1-2,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
解读课本图13.1-4、13.1-5、13.1-6的内容,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了解改变压强大小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习热情。
三、重点难点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本实验要由学生自主来完成,教师的任务是辅助,引导。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1节 压强 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doc
作用点——受力面上
实例展示四种压力大小
观察图片
想一想
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的,但压力的效果相同吗?
提问
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引导学生猜想:
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
实验: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板书
压强: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
公式:
单位:帕斯卡“帕”(pa)
板书设计
第1节压强
一、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
2.压力三要素
大小——与重力无关,但要注意与重力的特殊关系
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作用点——受力面上
二、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2.定义: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
3.公式:
4.单位:帕斯卡“帕”(pa)
三、增大减小压强
课后反思
介绍压力,为压强的学习做好铺垫
举出示例,归纳分析
教会学生如何计算压力的大小
对生活中的问题深入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地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练习生活,进一步培养学习问题意识。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总结能力。
对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应用能力。强化物理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到生活的观念。
2、比较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时对水平地面上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
3.人在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与人站立在地面时相比较( A )
A.压力不变,压强改变
B.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压力改变,压强改变
D.压力改变,压强不变
参与练习,完成题目
教学目标达标检测,及时反馈与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下册-[教学设计]第1节 压强
第1节压强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能描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
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强概念的形成,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台秤、重物、海绵、木板、小桌子、砝码等。
新课导入展示滑雪板和普通鞋在雪地中陷入程度不同的图片,提出问题。
(1)雪地凹陷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回顾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压力。
(2)压力的大小怎么判断?滑雪板与普通鞋的区别是什么?图片中雪地凹陷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需要学生回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完成探究实验后再进行解释。
【设计意图】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入压力、压力作用的效果,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探究一、压强1.如图所示,木块A、B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1)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2)这些力中哪些力的大小相等?(3)压力和施力物体的重力总是大小相等吗?在学生思考后,教师利用台秤演示各种情况,让学生根据台秤的示数分析不同情况下重物的重力和重物对台秤的压力的大小关系:①台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台秤上放重物;②台秤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手向下按压或轻提重物;③台秤放在倾斜平面上,在台秤上放重物;④将重物、台秤按压在竖直墙壁上等。
然后出示压力和重力大小不相等的各种情况的受力分析图,强调压力一定和支持力大小相等,但压力和重力不一定是相等的。
2.让学生填写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知识、演示实验、受力分析等方法,理解压力和重力是不同的力,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会判断压力是否等于重力。
3.学生活动:观察与体验压力作用的效果。
(1)如图所示,用两个手指同时按压笔尖和笔尾,使铅笔保持静止。
①两个手指的感觉相同吗?说明了什么?②铅笔对两个手指的压力大小相等吗?(2)如图所示,用手掌、手指同时按压气球,使气球保持静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余自变量不 变的方法来 研究。 一、压强:(p) 1.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 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我们就认为压强越大。 ◆探究活动 3:如何比较它们压力的作用效果? 思考、 回答
F1 = 200 N S1 = 2 m2
F2 = 400 N S2 = 5 m2
若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需要“转化为相同 的受力面积或相同的压力时,通过比较压力或受力 面积的大小”来确定。 二、探究 新知 因此我们可以将“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或“受力面积与压力的比值”定义为压强。 很显然,前一种定义更加符合人们的思维习 惯,即:该比值越大,压强就越大。由此我们得到 压强的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 比。由此定义,我们可以得到压强的定义式:
《压强》教学设计
课题 §9~1 压强 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 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 设计思想 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 加 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因此,我们按照“体验—思考—分析—探 究—应用”的思路逐一展开。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对压力及其作用效果有着一定的感性认 识,但往往存在一些认知的误区。学生已学过弹力、受力分析等知识,这 学情分析 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准备。在上一章“摩擦力”一节中学生已经 历了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方法基础。 教材在学习了“力和运动”的基础上,安排了本节内容,因有了上一 章对力的分析认识,教材对压力的认识进行了简化处理。重点研究压力的 教材分析 作用效果(即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因有了“摩擦力”一节对控制变量法 的运用,大大减小本节探究的难度;对压强概念的理解是本节学习的另一 个重点,教材采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方式呈现。 1.理解压强的概念; 知识与 技能 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教学 目标 过程与 法; 方法 3.通过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 结概括的能力。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 2.通过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掌握压强的定义和公式,掌握控制变量
1
情感态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善于 度与 观察生活等科学技能和科学素养。 价值观
教学 重点: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及其概念的理解; 重点 难点: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及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 教学 实验探究法、教师引导法 方法 使用 小桌、砝码、海绵(或沙子)、瓶子、水和多媒体 器材 课时 1 课时
压力一定时,减 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 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受力面积同时增大压力 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 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增大受力面积同时减小压力
5
1.八年级物理教科书放在桌面上,如何放对桌面 压强最大?如何放对桌面压强最小? 三、巩固 练习 一个质量为 68 kg 的人,站在冰面上,每只鞋底 和冰的接触面积是 170 cm2,冰会破裂吗? 一、基本知识 1.压强:概念、单位、公式 四、课堂 小结 2.改变压强的方法 二、基本技能 会正确进行探究实验、基本计算 三、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 在海滩案发现场留下了犯罪嫌疑人清晰的站 立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注了如图所示的鞋 模,测量鞋模的平均厚度为 3 cm, 五、知识 质量为 675 g; 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 延展 样深度压强为 1.5×104 Pa,那么犯 罪嫌疑人的体重为多少牛? (蜡=0.9×103 kg/m3) 六、布置 课本:P32 动手动脑学物理 1~4 作业 §9~1 压强 一、压强 板书 设计 2. 假设某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 9×104 Pa。 问:
2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探究活动 1: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说是什么因素会影响压 力的作用效果? 思考、 回答 通过对 图 片 的 分 析,使学生 对压强有感 性认识。 根据同学的回答,通过多媒体展示: 观察、 讨论 通过对 答案准确的 叙述帮助学 生建立正确 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探究活动 2: 一、引入 新课 利用下列图片中所示物品设计实验验证你的 猜想。 思考、 实验、 总结 通过对 问 题 的 分 析,帮助学 生理解:对 于多个自变 请你说出你的实验方法或步骤。 进行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 压力大小 压力作用 效果 受力面积大小 从上述实验还可看出: (1)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有关 量共同影响 同一个因变 量的情况, 在讨论其中 一个自变量 对因变量的 影响时,可 以通过使其 物体间的接触面积 的 物 理 概 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思考、 练习
巩固所 学知识
运用知识, 思考、 讨论 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 兴趣。
1.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2.定义式: p=
F S
3.单位:帕斯卡(帕) 符号:Pa 二、怎样改变压强
6
p=
F S
由于是定义式,故其对固体、液体和气体都适 用。 明确“帕 斯卡”这个 单 位 的 含 义。
F 2.定义式: p= S
3.单位:帕斯卡(帕) 符号:Pa 根据定义式思考,1 Pa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也就是说:1 Pa=1 N/m2
4
例题:一个重 5 N 边长为 10 cm 的正方体木块,平
思考、
放在面积为 1 m2 的方桌面中央, 求木块对桌面的压 回答 强大小? 究竟哪个才是正确的呢?为什么? 所以在计算面积的时候一定要留意,究竟该选 哪一个面积呢? 二、怎样改变压强
啄木鸟有个坚硬的尖喙,对它有什么意义?
滑雪运动员为什么不会陷进雪里?
思考、 回答 斧头的刀刃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