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超临界机组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660MW超超临界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660MW超超临界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660MW超超临界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1. 引言1.1 背景本文档旨在对660MW超超临界机组全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

超超临界机组是一种新兴的高效发电技术,其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和较低的排放水平。

通过对热力系统的计算,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该机组的能量转换过程、系统效率和性能指标。

1.2 目的本文档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660MW超超临界机组全厂热力系统的计算,获得以下内容:•主蒸汽参数•过程热耗•煤耗率•发电机效率•循环水泵参数•热网结构•系统效率•性能指标等2. 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2.1 主蒸汽参数在660MW超超临界机组中,主蒸汽参数是热力系统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对主蒸汽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主蒸汽质量流量 = 理论蒸发量 / (焓值差 × 发电效率)其中,理论蒸发量是指蒸汽发生器理论上可以蒸发的水量,焓值差是主蒸汽的焓值与给定的回热水温度差之间的差值,发电效率是指发电机的效率。

2.2 过程热耗过程热耗是指热力系统中各个设备的热耗损失。

在660MW 超超临界机组中,常见的过程热耗包括主蒸汽温降、过热器温降、再热器温降、凝汽器温降等。

过程热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过程热耗 = 主蒸汽温降 + 过热器温降 + 再热器温降 + 凝汽器温降2.3 煤耗率煤耗率是指660MW超超临界机组消耗的煤炭数量与发电量的比值。

通过对煤耗率的计算,可以评估机组的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煤耗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煤耗率 = 煤耗 / 发电量其中,煤耗是指燃煤锅炉在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煤炭质量,发电量是指机组在单位时间内发电的电量。

2.4 发电机效率发电机效率是指66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发电机转化电能的效率。

发电机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发电机效率 = 输出有用电功率 / 输入机械功率其中,输出有用电功率是指机组输出的电能,输入机械功率是指转动发电机所需的机械功率。

2.5 循环水泵参数循环水泵是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

上海攻克超超临界机组关键技术

上海攻克超超临界机组关键技术
界机 组 ,在 上 海 迈 出了关 该课题研制了世界上第一 台全 自动的装船机,采用 键部件国产化的一大步。 了船舱位置和物料分布的 自动检测技术 ,实现 了装船作 这 标 志 着上海 超 超
业的无人 自动化操作 ;研 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全 自动的卸 临界机组关键材料技术研 船机 ,采 用 自动控制及检测技术 ,通过对物料流量及船 究取得重大突破 ,为降低 舱 内物料高度的实时检测,实现装船作业的 自动均匀配 造价 、推 广应 用 铺平 了技 载 ;创新研制了一种新型散货装卸工艺 系统 ,实现 了故 术道路。按去年我国发电 货堆场的无人 自动化操作;在国内首次将虚拟样机技术 机组的平均煤耗计算,如 和虚拟现 实技术协同仿真 引入港口机械设计,努力建成 果我国 目前普遍使用的亚
重大 科技 攻关 项 目 “ 电站 该 成果 可 根据 不 同 的船型 设 置 卸船 路径 、根 据不 同 装备用特种材料研究与开 的物料密度设置抓斗开度 ,可以 自动卸船 ,犹如为抓斗 发”项 目通过专家验收。
装上 “ 眼睛” ;还能通 过 自主开发 的装卸设备虚 拟样 火电机组大家族中的 “ 节 机 ,从视觉 、触觉和功能、行为上 ,全方位模拟真实 的 能减排新星”——超超 临 港机 ,大大提高了散货处理能力。
及三角地带煤层 ,对我 国节约资源 、提高煤炭回采将起 列入全国首批重点节能技术推广 目录。 到重 要作 用 。 这项技术 由胜 利油 田胜 利动力机械集 团有 限公司 ( 简称 “ 动集团” ) 胜 独立研发。据介绍 ,胜动集 团研 企业纷 纷着手研 制薄煤层 电牵 引采 煤机 。从 20年 开 发的 “ 07 煤矿瓦斯细水雾输送系统及瓦斯发电机组”解决 始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先后投入5 0 0万元的科研资金 了低浓度瓦斯长距离地面安全输送问题 ,使6 2% 9 5 低浓 进行全机载电牵 引薄煤层采煤机的研制。经过广大科研 度 瓦斯的利用成为可能 ,为低浓度瓦斯稳定作为发动机 人 员 的 努 力 ,2 0年 6 2 日 , 该 公 司 研 制 出 的 燃料进行发 电提供了保障。 08 月 5 MG 0 /5 一A ) 2 046 WI型系列薄煤层机载交流变频调速电牵 引采煤机一次性通过了河北金牛能源股份公司的验收 , 并于2 0年7 日出厂交付使用。 08 月4 据了解 ,这项技术 已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局组织的技术鉴定。有关专家介绍 ,我国每年直接排空

邹县电厂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

邹县电厂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

邹县电厂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探讨摘要:本文对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参数特征、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结合邹县电厂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在关键技术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引言目前,超临界机组在国内得到较快的发展,超超临界机组在国内也已开始建设,超超临界机组的蒸汽初参数较超临界机组有大幅度提高,随着蒸汽初参数的提高,超超临界汽轮机在许多关键技术的可靠性上存在诸多难题,邹县电厂已竣工投产的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在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的设计上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措施,有效解决了这些可靠性问题。

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参数特征超超临界汽轮机(supercritical steam turbine)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由工程热力学中水蒸汽性质图表知道:水的临界点参数为:临界压力pc=22.129mpa,临界温度tc=374.15℃,临界焓hc=2095.2 kj/kg,临界熵sc=4.4237 kj/(kg.k),临界比容νc=0.003147m³/kg。

当水的压力p<pc时,水在定压下加热变为蒸汽的汽化阶段,呈现湿饱和蒸汽状态,汽化过程处于水与蒸汽两项共存的状态。

当水的压力p=pc,水的汽化阶段缩为一点(临界点),即汽化在一瞬间完成;水在pc下定压加热到tc时就立即全部汽化,无水与蒸汽两相共存的汽化过程,但有相变点(pc, tc)。

当水的压力p>pc时,水在定压下加热逐渐变为过热蒸汽,无汽化过程,无相变点。

工程上,把主蒸汽压力po<pc的汽轮机称为亚临界汽轮机,把po>pc的汽轮机称为超临界汽轮机。

在过去几年,超超临界汽轮机(ultra supercritical steam turbine)与超临界汽轮机的蒸汽参数划分尚未有统一看法,有些学者把蒸汽参数为超临界压力与蒸汽温度大于或等于593℃称为超超临界汽轮机,蒸汽温度593℃可以看作是主蒸汽温度,也可以看作是再热蒸汽温度;有些学者把主蒸汽压力大于27.5 mpa且温度大于580℃称为超超临界汽轮机。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运行调试的关键技术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运行调试的关键技术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运行调试的关键技术摘要:相对于亚临界发电机组,超超临界机组在工作温度、蒸汽压力上更进一步,发电效率提升10%左右。

这有利于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缓解气候压力、调整传统的电力企业结构。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超超临界1000MW机组的现状,从超超临界机组的启动及运行方面对运行调试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超超临界;启动及运行;可靠性;节能1 前言电力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而火力发电厂占我国发电站的很大一部分,是实施我国节能环保政策的关键领域。

大力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对于缓解我国煤炭资源的短缺、提升发电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至关重要。

以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为目标,火电厂发电机组的工作压力不断升高,大容量、高参数的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是未来火电机组的发展趋势。

2 机组的启动及运行问题机组启动和试运行中涉及很多技术,调试中遇到的问题也复杂多样。

某2×1000MW机组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建议见表1。

表1 调试发现问题及建议2.1 锅炉的吹管问题实际中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蒸汽、流量指标高,故设备蒸汽吹管的高效进行对设备的可靠启动试运至关重要。

具体的吹管工序应当按照以下流程进行:首先,要根据设备及具体的运行条件,编写高效合理的吹管操作计划。

鉴于不同的机组设备的主汽门进行吹管的堵汽模式、堵阀结构的差异,其对不同的温度、压力、蒸汽吹管流量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进行科学的操作前评估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出于操作安全高效的考虑,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更适宜采用不带主汽门、以稳压方式进行吹管操作;其次,为预防吹管过程中发生爆管、膨胀异常、吹管系数不高等问题,应当在操作时对临时吹管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如相关的阀门、管道支架、限位器、靶板等进行仔细核查,及时发现并解除隐患;最后,在具体的吹管方案执行过程中,应当对各系统的运行状态、出现的设备故障严格监控,做好整体协调工作,采用相关的传感探测设备代替人员进行相关的危险操作,做好整个吹管过程的管控。

004 1000WM超超临界机组汽机结构特点及关键技-资料 共120页

004 1000WM超超临界机组汽机结构特点及关键技-资料 共120页

TPRI
2.上汽-西门子型1000MW汽 轮机设计和结构特点
TPRI
2.上汽-西门子型1000MW汽 轮机设计和结构特点
2.1 总体介绍
上汽1000MW汽轮机由西门子公司设计,机组的总体型 式为单轴四缸四排汽。所采用的积木块是西门子公司近期 开发的三个最大功率可达到1100MW等级的HMN型积木 块组合:一个单流圆筒型H30高压缸,一个双流M30中压 缸,两个N30双流低压缸。“HMN”组合的功率范围为 300MW至1100MW。根据排汽容积流量的大小(背压及 功率)可选配1至3个低压缸。因此该功率等级机组技术先 进、成熟、安全可靠;且所有的最新技术近期均有成功的
TPRI
2.上汽-西门子型1000MW汽 轮机设计和结构特点
低压缸结构
TPRI
2.上汽-西门子型1000MW汽 轮机设计和结构特点
2.2.6 采用全三元气动高效率叶片
第五代“T4X”叶片型线
目前在超超临界汽轮机中应用的第五代“T4X”型线不仅 叶型损失小,而且有较宽广的冲角适应范围。
变反动度叶片技术
整体自带围带结构,动应力小,抗高温蠕变性能好。
TPRI
2.上汽-西门子型1000MW汽 轮机设计和结构特点
2.2.7 汽缸落地设计
所有高中压汽缸和低压的内缸均通过轴承座直 接支撑在基础上,汽缸不承受转子的重量,变 形小,易保持动静间隙的稳定。
TPRI
2.上汽-西门子型1000MW汽 轮机设计和结构特点
TPRI
1. 前 言
上汽—西门子型、东汽—日立型、哈汽—东芝 型汽轮机都是吸取其技术支持方成熟的结构设计 、先进的通流技术、高温材料和长叶片技术基础 上优化组合有良好运行实践的最新技术,设计制 造了具有容量大、效率高、安全可靠、运行灵活 和维护方便等特点的新一代超超临界汽轮机。本 文将分别对三种机型的关键技术及特点进行分别 介绍。

大型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现状和发展趋势

大型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现状和发展趋势

大型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本文简述了上海发展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战略意义、国内外现状、关键技术和经济效益。

1. 超超临界的概念火力发电厂的工质是水,在常规条件下水经加热温度达到给定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将产生相变,水开始从液态变成汽态,出现一个饱和水和饱和蒸汽两相共存的区域。

当蒸汽压力达到22.129MPa时,汽化潜热等于零,汽水比重差也等于零,该压力称为临界压力。

水在该压力下加热至374.15℃时即被全部汽化,该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水在临界压力及超过临界压力时没有蒸发现象,即变成蒸汽,并且由水变成蒸汽是连续的,以单相形式进行。

蒸汽压力大于临界压力的范围称超临界区,小于临界压力的范围称亚临界区。

从水的物性来讲,只有超临界和亚临界之分,超超临界是人为的一种区分,也称为优化的或高效的超临界参数。

目前超超临界与超临界的划分界限尚无国际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蒸汽温度高于580℃称为超超临界。

2. 发展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战略意义2003年7月中国机械联合会根据对我国能源结构、国家能源政策和未来发电用能源供应状况的分析,在充分考虑水电、天然气、核电和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基础上,再考虑煤电的开发,经过分析、测算,推荐的全国发电能源需求预测方案见表1。

表1 全国电能源构成项目单位2000实际2020预测全国总装机容量万千瓦31932.09 90000 比重% 100 100 1、水电万千瓦7935.22 22000比重% 24.9 24.4 2、火电万千瓦23746.96 63500比重% 74.4 70.6 其中:煤电万千瓦23223.96 58000 比重% 72.7 64.4 气电万千瓦511.8 5500项目单位2000实际2020预测比重% 1.6 3690 3、核电万千瓦210 4.1比重% 0.7 800 4、其他万千瓦39.91 90000比重% 0.12 100 可以看出,虽然煤电所占比重从2000年到2020年在逐年下降(从72.7%下降到64.4%),但煤电在电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

高超超临界汽轮机开发的关键技术及实施路线

高超超临界汽轮机开发的关键技术及实施路线

sp r icl( U C nt h i e o nepi aodvl i se r dsusdadrl at ehia u ec ta H S )ui ri .T ehg pr r c—r er i ee pn i usae i s n e vn tcncl h f ma c t o gs c e e
2 1世 纪 以来 世 界 经 济 的 支 柱 产 业— — 能 源
工业 的发展 面临着 地球有 限资源 和环境 污染 的挑
在新 的历 史条 件下 , 以节 能减 排技术 为核 心 , 发 开
更 高效率 的产 品是 汽轮 机设 备制造 业不 可推 卸 的 历 史使命 。 分解 整个 能 源工 业 的构 成 状 况 表 明 , 然 核 虽
表 1 汽 轮 机 不 同参 数 的热 耗 得 益
心装备 。 轮机 的 技术 和产 品 将 以提 高 效 率 为 目 汽 标 , 高 温材料 研 发 以及 一 系 列 先进 技 术 的基 础 在 上迎来 一个 新 的发展 里程碑 。 上 海 汽轮机 厂 ( 以下简称 S P 是 上海 汽轮 机 T) 厂有 限公 司 ( 以下简称 S WC) T 与西 门子 的合 资 企 业 。从 15 9 4年成 功 制 造 中 国第 一 台 6Mw 汽 轮
机开 始 ,T S P先 后 经历 了 中压 、 压 、 高压 、 临 高 超 亚
从 汽 轮机 技 术 进 步 的角 度 看 , 济性 1 的 经 %
界 、 临 界到超 超 临 界参 数 的发 展 历程 。 自 19 超 95 年 合资公 司成 立 以来 , 过对 引进 技 术 的消 化 吸 通 收 ,T S P成 功实 现 了技 术 和 产 品 的 转 型 。超 超 临 界 汽轮机 的 定 单 总 数 9 6台 , 占据 了世 界 份 额 的 6 % , 品 的性 能水 平 、 0 产 品种 以及产 量均处 于 国 际

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综述

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综述

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境保护压力的加大,高效、清洁的发电技术已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作为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发电技术之一,其在我国电力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本文将首先介绍超超临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阐述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接着,文章将重点分析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关键技术,包括锅炉技术、汽轮机技术、发电机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本文还将对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探讨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总结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超超临界机组技术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高效、清洁发电技术的迫切需求,超超临界机组技术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超超临界机组是指蒸汽压力超过临界压力,且蒸汽温度也相应提高的火力发电机组。

与传统的亚临界和超临界机组相比,超超临界机组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低的煤耗,是实现火力发电高效化、清洁化的重要途径。

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核心在于提高蒸汽参数,即提高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使其接近或超过水的临界压力(1MPa)和临界温度(374℃)。

在这样的高参数下,机组的热效率可以大幅提升,煤耗和污染物排放也会相应降低。

同时,超超临界机组还采用了先进的材料技术和制造工艺,以适应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超超临界机组中,关键技术包括高温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锅炉和汽轮机的优化设计、先进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技术等。

700_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部件用镍基高温合金选材_王天剑

700_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部件用镍基高温合金选材_王天剑

王天剑范华张邦强巩秀芳张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四川德阳,618000)摘要:700℃等级先进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是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研究中的最先进、经济性最好的发电技术之一。

由于蒸汽温度和压力的提高对关键部件的蠕变、疲劳、高温氧化与腐蚀等性能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导致汽轮机关键部件的使用材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文章对国际上700℃先进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中的汽轮机关键部件用镍基高温合金以及选材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700℃,超超临界汽轮机,镍基高温合金Abstract :The 700℃-class ultra-supercritical coal-fired power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advanced and economical technologies.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creep,fatigue,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become more rigorou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team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which lead to the key components materials of steam turbine to be changed.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ickel-based superalloy used in the 700℃class ultra-supercritical coal-fired steam turbine's key compo -nents.Key words :700℃,advanced ultra-supercritical steam turbine,nickel-based superalloyNickel-based Superalloy for Key Components ofUltra-Supercritical Steam Turbine Operating Above 700℃Wang Tianjian ,Fan Hua ,Zhang Bangqiang ,Gong Xiufang ,Zhang Bo(Dong fang Turbine Co.,Ltd.Deyang Sichuan 618000)7000前言目前世界上成功投入商业运行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蒸汽进汽温度在600℃左右。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关键技术研发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发电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探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的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

一、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的基本原理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是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工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循环,实现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二氧化碳加热至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使其达到超临界状态,然后经过压缩、加热、膨胀等过程,最终驱动涡轮发电机组产生电能。

二、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的关键技术研发1.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工质的选择:选择适合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工质,具有良好的热物性和稳定性,能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保持较高的效率和可靠性。

2. 高温高压设备的设计:设计和开发适应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工作条件的高温高压设备,包括加热器、膨胀机、压缩机等,确保设备能够稳定运行并具有较高的效率。

3. 热力系统的优化:通过优化热力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4. 循环过程的控制与调节:研发先进的控制与调节系统,实现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过程的精确控制和调节,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热力系统的集成与优化: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与其他能源技术进行集成,如太阳能、风能等,提高系统的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的应用前景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用于传统的燃煤发电和天然气发电,提高发电效率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其次,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可以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结合,如太阳能、风能等,形成混合能源发电系统,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和废热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总结起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的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超临界汽轮机研制的关键技术及解决策略研究

超临界汽轮机研制的关键技术及解决策略研究
打下坚实基础 。
关 键 词 : 临界 汽 轮 机 ; 温 材 料 ; 子 冷 却 ; 流 激 振 ; 超 高 转 汽 固体 颗 粒 腐 蚀
分类号 :K 6 T 22
文献标 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A
文章编号 :0 1 84 2 1 ) l 0 1 4 10 - 8 (0 1 O - 0 - 5 0 0
K e o ds:upe c iials e m ur i yw r s r rtc t a t b ne; hih e pe a ur a e i ; r t o i g tm r t e m t ral o or c olng;se tam x ie v br in ;s ld e ct d i ato oi p tc e r son ar ils e o i
R sac n Ke eh oo yo u ecic l ta T rie ee rho yT c n lg fS p rr ia e m ubn t S
Y N i u A G Q— o g
( abnT rieC m a yLm t , abn10 4 , hn ) H ri ubn o p n i i d H ri 0 0 C ia e 5
A b tac : c r i g t he h g se m r mee fs pe eiia ta tr n n r nnng, t s p pe ndc ts a s re f s r t Ac o d n o t ih ta pa a tro u r rtc lse m u bie i u i hi a r i ia e e is o ke f c te y di ulis,s c s s f t f p rs n ih t mpea u e c n to i u h a aey o at i hg e rt r o di n, s ld pa c e r so , se m x ie v b ain, i oi nil s e o i n ta e ct d i r t o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建设 关键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建设 关键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建设关键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提名者山东省科技厅提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提名书及其附件材料,确认真实有效,相关栏目符合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我单位及完成人所在单位均进行了公示,确认完成人、完成单位排序无异议。

根据项目科技创新、技术经济指标、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应用情况、完成人情况,并参照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和提名基本条件,提名理由和建议等级如下:本技术创新点、技术经济指标、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研究对象是世界首台再热温度为620℃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

成果突破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机组结构复杂、荷载较大、设计难度大,建设过程中存在超高空作业多、吊装就位困难、精度要求高、焊接难度大、安装工序复杂等诸多施工技术难题,并首次成功应用二次再热超超临界1000MW机组建设,形成具自主知识产权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建设关键技术,获得行业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取得国际先进水平以上关键技术成果11项,省部级工法8项。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华能莱芜发电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合作,建设完成世界首台再热温度为620℃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是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效率最高、能耗最低、指标最优、环保最好的火电机组。

相关技术成果相继在鸳鸯湖电厂二期2×1100MW等工程推广应用,缩短工期,节约成本超数亿元,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意义。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和先行产业。

电力行业主要由发电和输变电两部分构成,象征国家高技术名片的特高压技术标志着我国输变电领域已进入国际领先地位,发电领域的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整个电力行业技术进步的关键。

发电系统主要包括锅炉及附属设备、汽轮机及附属设备、发电机及励磁机。

提高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效率的关键技术

提高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效率的关键技术

0 引言
据 不 完 全 统 计 ,0 4年 以 前 , 国 只 有 1 20 我 2台 超 临 界 机 组 投 入 运 行 。2 0 0 5年 以 后 相 继 有 上 海 外 高 桥
( 2×9 0 Mw ) 福 建 后 石 ( × 6 O Mw ) 河 南 沁 北 0 、 2 0 、 ( 2×6 O Mw ) 江 苏 常 熟 ( ×6 0 Mw ) 广 东 汕 头 0 、 2 0 、
害 3 4 0
30 2
l1 7 \ 0
\ 、
M P 5 0V / 4 a/ 4 .5 0℃
25 5M Pa 5 7 ̄/ 6 /6 57
犍 30 0
羹2 8 0 耀 20 6
2 20
、 2 5 0MP /0 .0 a6 0V60 /
2 0 MPa 8.
6 OV/o O . 0℃ \ 6


3 00M Pa7 / 00 ̄ / 0 27 0
、 、

2 L——L———— —— ——_ ——_ —— . OO L L 一
均 水 平 高 1 % ; 电煤 耗 为 2 0~3 0 r Wh, 0 发 7 0 /k 比亚 临
界机组节约 煤耗 近 2 % , 5 1台 10 0 Mw 级 的 超 临 界 0 机组 。 1年 就 可 以 节 约 煤 炭 7 0万 t以 上 。 新 一 代 超 临
过 热 器和 再 热 器减 温 水量 ; 发 高 效燃 烧低 污 染排 放 和 低 负荷 无 油 稳 燃 的 燃 烧技 术 ; 用带 有 循 环 泵 的启 动 系统 , 快 开 采 加 机 组启 动 速度 ; 化 运行 方式 ; 化 辅机 配 置 。新 技 术 的 综合 采 用 可提 高新 一代 超 临 界机 组 的 发 电 效 率 , 优 优 降低 发 电煤 耗 。

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运行优化调整技术分析

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运行优化调整技术分析

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运行优化调整技术分析摘要:随着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我国对燃煤火电机组调峰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有限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对350MW超临界机组低负荷运行进行了优化调整。

通过优化磨煤机运行方式,提高煤粉细度,调节磨煤机出口空气与粉体混合温度,控制一次风与粉体的均匀度,调节煤粉的湍流强度。

从而优化单燃烧器内外二次风。

控制风量比,挖掘机组减温水量和深调峰潜力,最终实现机组30%额定负荷无油稳定运行,保证SCR脱硝系统正常运行。

关键词: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低负荷稳定燃烧;脱硝系统引言:机组深度调峰运行,节能潜力巨大。

350MW亚临界机组深度调峰运行优化研究。

通过深入特性试验,对机组深度调峰进行安全评价和能耗诊断,分析了制约机组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及中压缸上下缸温差过大的原因对提取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汽轮机配汽方式的优化,论证了单台汽泵运行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结果表明,若能有效解决中压缸体提取过程中两个半缸之间温度梯度大的问题,可采用喷嘴蒸汽分布法进行深度调峰。

一、锅炉深度调峰存在的问题1.水冷壁母管接头根部裂纹4号炉经过环保超低排放改造,多次深度调峰,安全运行415天。

该炉于2018年4月22日停炉检修,在炉内抗磨防爆检查中,发现该炉水冷壁主管接头根部有裂纹。

经研究分析,由于锅炉两侧水冷壁集管较长,导致前壁水冷壁集管较长,材质不一致。

当给水温度为300℃时,前壁水冷壁出口集管两端与管板的膨胀差约为15.2mm,两侧水冷壁出口集管与前壁的膨胀差为管排末端约22.24mm,不一致;同时,每个集管与水冷壁之间存在温差。

温差是在30°C 计算的。

管接头角焊缝的最大应力约为94mpa。

以原水墙上的集管为基础,总长12m。

此外,机组负荷率低,深度调峰的任务势必对锅炉各级厚壁构件的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运行优化调整技术分析1.锅炉主控系统在火力发电机组中,液态水可以在直流锅炉中转化为过热蒸汽,锅炉的蒸发能力由燃料量和给水流量决定。

超超临界机组火电工作原理

超超临界机组火电工作原理

超超临界机组火电工作原理
超超临界机组火电工作原理:
超超临界机组是一种先进的火电发电技术,它利用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水蒸汽来驱动涡轮机发电。

相较于传统的超临界机组,超超临界机组能够更高效地转化燃煤等化石燃料的能量,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超超临界机组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步骤:
1. 燃料燃烧:燃料(如煤炭)在锅炉内进行燃烧,产生高温的燃烧气体。

2. 锅炉加热:锅炉中设有一组管道和换热器,燃烧气体通过管道传导热量给水。

在高温高压下,水会变成超临界状态,即介于液态和气态之间,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热导率。

3. 再热循环:超超临界机组会引入再热循环,将水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通过再热器再次加热,以提高蒸汽温度。

这样可以提高蒸汽的热能利用效率。

4. 涡轮机驱动:经过加热、蒸发和再热后的高温高压蒸汽被导入涡轮机,通过高速旋转的涡轮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5. 冷凝回收:蒸汽通过涡轮机后变成湿蒸汽,并进入凝汽器。

在凝汽器中,冷凝器冷却剂(通常是冷水)与湿蒸汽接触,将湿蒸汽冷凝成液态水。

6. 冷水回收:冷凝器中冷却剂加热变成热水,热水再通过预热器回到锅炉,实现部分能量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通过这一工作原理,超超临界机组能够高效地将化石燃料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冷凝回收等手段减少热能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由于采用了超超临界技术,它能够在相同发电量的情况下减少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较高的环保性能。

大型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大型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大型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大型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是一项重要的科研项目。

以下是对这一技术及其应用的简单介绍:1. 背景技术: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超超临界机组在火力发电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对于超超临界机组的控制,仍然存在许多技术挑战。

例如,机组参数的多变性、热力系统的复杂性以及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等,都给机组的稳定运行和控制带来了困难。

2. 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型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关键技术被提出并研究。

该技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建模与仿真:建立超超临界机组的数学模型是实现控制的基础。

通过对机组的热力系统、流体机械系统等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实验数据和实际运行情况,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

同时,利用仿真技术对机组进行模拟运行,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智能优化控制:针对超超临界机组的多变量、非线性等特点,采用智能优化控制方法进行机组的控制。

例如,利用神经网络、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先进技术,实现对机组的快速、稳定、高效的控制。

故障诊断与预防:为了保障机组的稳定运行,需要对机组进行故障诊断和预防。

通过对机组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人机交互与远程监控:为了方便操作人员的监控和操作,开发了人机交互界面和远程监控系统。

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界面实时了解机组的运行状态,对机组进行远程控制和调整。

同时,监控系统可以记录机组的运行数据和故障信息,为后续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依据。

3. 应用前景:大型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应用前景广泛。

首先,对于电力工业来说,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超超临界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能耗和排放,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

其次,对于具体的电厂来说,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厂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增强电厂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该技术的成功应用还可以为其他类似的复杂工业系统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大型超临界机组关键技术

大型超临界机组关键技术

大型超临界机组关键技术一、技术概述大型超临界火电机组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电力设备的主导产品,机组容量指600MW及以上,超临界压力指蒸汽压力从亚临界参数过渡到超临界参数,即主蒸汽压力从17Mpa提高到24~25Mpa;主蒸汽温度从530℃提高到540℃,由一级中间再热改进为两级中间再热,使温度再提高到566℃及以上;供电煤耗小于300克/千瓦时,机组效率比同容量亚临界机组提高2~2.4%。

以60万千瓦机组为例,超临界机组比亚临界机组,每年可节约约2.5万吨标准煤。

大型超临界机组的研制需解决一批重大的关键技术,包括设计技术、生产工艺、材料技术、自动化技术、运行技术。

二、现状及国内外进展趋势纵观国内外火电设备技术进展态势,其最要紧的特点和要求是:不断提高供电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发电设备的技术结构从最初的小容量中压机机组,逐步进展到中等容量的高压机组和超高压机组,乃至近代水平的大型容量亚临界机组,及现代超临界机组和多种联合循环机组,供电效率从初期水平25%提高到现代水平40%以上。

从全世界电力工业的构成分析、火电仍是要紧构成部分,只有少数国家如法国和北欧几个国家的核电、水电已成为该国电力工业的主体。

近三十年来,世界发电机组的进展上已达到了专门高水平,而且在制造、运行和可靠性上与亚临界火电机组相当或更佳,积存了丰富的体会。

在欧洲一些国家和日本已开始研制超临界参数火电机组。

我国火电技术与当今世界火电技术的进展趋势是差不多一致的。

我国已引进并把握了亚临界300MW,600MW机组技术。

进口的超临界火电机组已投入运行。

当前应抓紧落实超临界机组的依靠工程项目,采取引进技术,技贸结合等方式,攻克超临界机组的关键技术,加快超临界机组的研制。

三、“十五”目标及要紧研究内容1.目标依照我国目前电力工业的实际情形和国民经济进展的需要,“十五”期间或至2010年将是一个专门好的结构调整时期。

应以攻关关键技术、进展大型超临界机组为重点来进展和加强发电装备工业。

超超临界机组

超超临界机组

技术攻关
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件超超临界机组的关键大型部件,如汽轮机转子、叶片、锅炉管等,是制约 现代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尽早攻克电站关键用材和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成为国家和上海中长期科学技术 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
为此,上海市科委组织专家开展了上海现代装备用关键材料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于 2005年将“电站装备用特种材料研究与开发”列入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由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 院牵头,组织上海多家企业,联手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关。联合攻关团队解决了 高温持久蠕变等多道技术难题,取得了系列成果。
含义
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具有显著的节能和改善环境的效果,超超临界机组与超临界机组相比,热效率要 提高1.2%-4%,一年就可节约6000吨优质煤。未来火电建设将主要是发展高效率高参数的超临界(SC)和超超临 界(USC)火电机组,它们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发电技术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是一种先进、高效的发电技术,它比超临界机组的热效率高出约4%,与常规燃煤发电 机组相比优势就更加明显。可是,2002年,“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项目立项时,我国连超临界 机组的示范工程都尚未开始建设,国际上也仅有德国、丹麦、日本的5个电厂投产。是等待国内超临界机组示范成 功、国际上超超临界技术成熟后再来考虑我国下一代的电力技术,还是超前进行研究,以技术为先导,来推动中 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由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等负责的高中压缸体试制,形成了冶炼、铸造、热处理、焊补等成套生产工艺, 产品已用于600MW汽轮机。高压转子的研制工作经历了多次失败,终于解决了低硅、低铝的高合金钢冶炼难题, 开发了氮气保护电渣重熔技术,成功试制出高压转子一根、在制产品转子两根。 由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 钢分公司负责,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参与开发的奥氏体不锈钢管,国产管的冶金质量已相当于进口材料的水平, 在650℃的高温下持久强度可达99MPa。 由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等负责开发的叶片和螺栓用高温高强度材料已 实现产业化,年产约600吨。安装有该部件的山东黄岛和安徽宿县等电厂发电机组已投入正常运行。由上海新闵 重型锻造有限公司等负责开发的汽轮发电机用高强度穿心螺杆材料,已成功用于1000MW级发电机。

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获重大突破:60万汽轮机再热主汽门开发成功

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获重大突破:60万汽轮机再热主汽门开发成功
临 界 60 0 MW 汽 轮机 再热 主汽 门的成 功开 发 ,为超 临界 汽轮机 的研 制解 决 了重大 关键技 术 问题 , 完成超 临 为
界汽 轮机 的研制 做 出 了贡 献 。 ▲
20 0 0 ~3 0多万 千瓦 ,发 展到 2 0 年 的 1 0 万 千瓦产 量 、世 界第一 ,只花 了 8 时 间 ;2 0 年 又刨 新高 ,实 03 00 年 04 现 l0 5 0万 千瓦产 量 ;2 0 年 ,更 是突 破 了 2 0 05 0 0万千 瓦 ,为汽 发公 司成立 十周年 献上 了 一份厚 礼 。 2 0 年 ,汽发 公 司制造 出 了第一 台国产 6 0 05 6 MW I VP 汽轮 发 电机 , 试制 成功 了 第一 台国产 3 0 9 M年铸辉煌
年产量突破 2 万千瓦大关 00 0
。 呜报
2 0 年 l 月 2 日, 0 5 2 5 上海 汽轮 发 电机有 限公 司实现 了年 产 2 0 万千 瓦的 历史性 突破 , 00 生产 总量达 到 2 2 . 0 9 5万千 瓦 ,继续 领先 全球 发 电机 制 造企 业 ,保 持 了汽轮 发 电机 行业 的 “ 世界 第一 ” 。
百 万千 瓦级汽 轮 发 电机 、2台燃机 、近 2 0台 3 0万千 瓦汽 轮发 电机 和 4台 6 空冷 产 品。 目前该 公司本 着早 万
准备 、早 安排 、早 落实 的 精神 ,已全面 展开 各项 生 产准 备工 作 ,努 力向 新一 轮高 峰攀 登 。 ▲
超临 界汽 轮机关键技 术获重大突破
签订 了第一 台 60 6MW 核 电合 同 ,第 一次 采用 全国产 方案 投标 敲定 了 l0MW 等级汽轮 发 电机订 单 ……无 O0 数 个 第一 的诞生 ,对 于始 终将 “ 求卓 越 ,永争 第一 ”的 汽 发人来 说 ,无疑 是 一个 丰收 年 。 追

超超临界机组中间点温度的建模与控制

超超临界机组中间点温度的建模与控制

超超临界机组中间点温度的建模与控制一、引言超超临界机组是目前发电行业中的先进技术,其具有高效、低排放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其中,中间点温度是超超临界机组稳定运行的关键参数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间点温度的建模与控制方法,以提高超超临界机组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二、中间点温度的建模中间点温度是指超超临界机组内部压力和温度的平均值。

建立中间点温度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变化规律,并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中间点温度的建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关键参数: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影响中间点温度的关键参数,如进口水温、进口汽温、负荷等。

这些参数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中间点温度的波动。

2. 收集数据:通过实际运行数据或实验数据来获取中间点温度与关键参数之间的关系。

可以采用数据采集系统对机组运行过程进行监测,并记录相关数据。

3.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或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中间点温度的数学模型。

常用的方法包括回归分析、神经网络等。

4. 验证模型:将模型应用于实际运行数据中进行验证。

可以比较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值的差异,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中间点温度的控制中间点温度的控制是确保超超临界机组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机组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运行风险。

以下是常用的中间点温度控制方法:1. 反馈控制:通过实时监测中间点温度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来调节机组运行状态。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口水温、进口汽温等参数,以控制中间点温度在设定范围内。

2. 前馈控制:根据中间点温度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的变化情况,并提前采取控制措施。

例如,如果中间点温度呈上升趋势,可以提前降低进口水温,以避免温度超过设定范围。

3. 模型预测控制:利用建立的中间点温度模型,预测不同操作策略对中间点温度的影响,并选择最优的控制策略进行调节。

四、结论本文探讨了超超临界机组中间点温度的建模与控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超临界机组材料的国产化研究:包括超临界汽轮机高温材料和锻件材料;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再热器材料;国产P91钢管性能试验及管件。
(6)超临界机组自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包括超临界机组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超临界机组关键仪表。
(7)超临界机组主要辅机设备研制:包括超临界机组锅炉给水泵组;超临界机组锅炉再循环水泵;超临界机组高压阀门国产化。
(3)大型超临界汽轮机关键技术研究:包括超临界机组转子动力特性;固体颗粒冲蚀特性和防护措施;变疲劳寿命。
(4)大型超临界单轴900MW(百万kw级)机组汽轮发电机关键技术研究:包括发电机转子装配结构件应力水平、配合要求及材料选择;发电机转子通风选择;励磁方式;轴系、振动及汽轮机-发电机联接的分析;定、转子绝缘结构。
(1)考虑我国电力工业的现状和今后发展需要,为了做好大型超临界机组开发研制,原机械部、电力部组织专家曾进行过多次论证研究,对超临界机组的容量系列有一明确的意见。其系列为600MW级、900MW级、1200MW级三个档次。选择600MW机组为起步容量,主要是国内已有二台进口机组投入运行,有运行及维护经验可借鉴,可靠性较高。另一方面与亚临界600MW机组的容量类同,在主机制造上较为有利;并可采用现有的辅机配套,有利于减少其成套设备的研制。
大型超临界机组关键技术
一、技术概述
大型超临界火电机组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电力设备的主导产品,机组容量指600MW及以上,超临界压力指蒸汽压力从亚临界参数过渡到超临界参数,即主蒸汽压力从17Mpa提高到24~25Mpa;主蒸汽温度从530℃提高到540℃,由一级中间再热改进为两级中间再热,使温度再提高到566℃及以上;供电煤耗小于300克/千瓦时,机组效率比同容量亚临界机组提高2~2.4%。以60万千瓦机组为例,超临界机组比亚临界机组,每年可节省约2.5万吨标准煤。
(8)超临界机组运行技术研究:包括超临界机组合理运行方式;超临界机组动态特性;超临界机组安全经济在线监测诊断技术;超临界汽轮机末级长叶片变负荷时流场和动应力及调峰性能;超临界机组汽水品质控制和停机保养技术。
我国火电技术与当今世界火电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基本一致的。我国已引进并掌握了亚临界300MW,600MW机组技术。进口的超临界火电机组已投入运行。当前应抓紧落实超临界机组的依托工程项目,采取引进技术,技贸结合等方式,攻克超临界机组的关键技术,加快超临界机组的研制。
三、“十五”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大型超临界机组的研制需解决一批重大的关键技术,包括设计技术、生产工艺、材料技术、自动化技术、运行技术。
二、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纵观国内外火电设备技术发展态势,其最主要的特点和要求是:不断提高供电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发电设备的技术结构从最初的小容量中压机机组,逐步发展到中等容量的高压机组和超高压机组,乃至近代水平的大型容量亚临界机组,及现代超临界机组和多种联合循环机组,供电效率从初期水平25%提高到现代水平40%以上。
(3)大型超临界机组的发展对辅机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引进600MW超临界机组过程中,国内已承担过部分辅机的制造任务。超临界机组辅机国产化重点是解决给水泵、高压阀门、水处理设备等研制问题和仪表与自控系统软件的开发;选择最佳的控制系统与方式。
(4)国内对亚临界机组钢材国产化已进行过许多工作,为超临界机组材料国产化打下了基础。超临界机组系统进口初参数为24.2Mpa、538/556℃或24.2Mpa、566/566℃,因此要抓紧有关材料国产化的开发工作,如过热器,再热器,主汽管和高温集箱用钢管;高、中压缸用钢铸件、转子锻件;“超纯”低压转子钢锻件和钛合金长叶片。
1.目标
根据我国目前电力工业的实际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十五”期间或至2010年将是一个很好的结构调整时期。应以攻关关键技术、发展大型超临界机组为重点来发展和加强发电装备工业。预计2005年前攻克主要关键技术、国产大型超临界机组试制完成投入运行,并使其具有商品化生产能力,机组参数为600MW,压力24.2MPQ、温度538/566℃。
2.主要研究内容
(1)超临界机组系列选型及系统配置的研究:包括超临界机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主要辅机等系列选型;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优化设计;超临界机组汽机旁路系统选型。
(2)大型超临界锅炉关键技术研究:包括超临界锅炉炉型及燃烧系统配置方式;关键受压部件结构优化设计和寿命管理。
从全世界电力工业的构成分析、火电仍是主要构成部分,只有少数国家如法国和北欧几个国家的核电、水电已成为该国电力工业的主体。近三十年来,世界发电机组的发展上已达到了很高水平,而且在制造、运行和可靠性上与亚临界火电机组相当或更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欧洲一些国家和日本已开始研制超临界参数火电机组。
(2)900MW和1200MW大型超临界机组作为中、长期即2005年后发展的目标,在600MW大型超临界机组取得成功经验,并批量生产、形成主力机组后再予以发展,避免低水平的重复。要尽早进行技术准备工作,重点研究900MW机组采用单轴、单炉膛的问题,并对1200MW机组采用双轴技术方案作综合分析,以便与单轴的900MW机组作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