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章节复习课件11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2011·上海高考)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 实验中, (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 溶液; ②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③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 待其散开稳定; ④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 纸测量油膜的面积. 改正其中的错误:___________ (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0.10%,一滴溶液的体积为 4.8×10-3 mL,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40 cm2,则估测出油酸 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m.
4.分子的势能 (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 它们的相对位置 决定的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微观上——决定于 分子间距离 和分子排列情况; 宏观上——决定于 体积 和状态. 5.物体的内能 (1)等于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 动能 与分子势能 的总和 ,是状态量. (2)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的 温度和 体积 决 定. (3)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高低、运动速度大小 无关 .
A
(2)一个汞原子的体积为 - 200.5×10 3 Vmol M -29 3 V0= = = m3 . 3 23 m =2×10 NA ρNA 13.6×10 ×6.0×10 (3)1 cm3 的汞中含汞原子个数 -6 3 23 ρVNA 13.6×10 ×1×10 ×6.0×10 n= = =4×1022 -3 M 200.5×10 M - 【答案】 (1)N (2)2×10 29 m3 (3)4×1022 A
力和分子间距离共同决定的,宏观上取决于气体的体积.
因此选项A正确. 【答案】 A
(2012·大纲全国高考)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 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解析】 布朗运动的研究对象是固体小颗粒,而不是液 体分子,故A选项错误;布朗运动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和颗粒 大小,温度越高、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故B选项正 确;布朗运动是由于固体小颗粒受液体分子的碰撞作用不平 衡而引起的,而不是由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故 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答案】 BD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11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11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11 §4.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超重失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超重和失重2.知道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能力目标:会分析、解决超重和失重问题【自主学习】1.超重:当物体具有的加速度时(包括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两种情况),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自身重力的现象。

2.失重:物体具有的加速度时(包括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两种情况),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自身重力的现象。

3.完全失重:物体以加速度a=g向竖直加速或向上减速时(自由落体运动、处于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里或竖直上抛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的现象。

4.思考:①超重是不是物体重力增加?失重是不是物体重力减小?②在完全失重的系统中,哪些测量仪器不能使用?【典型例题】例1.电梯内有一弹簧秤挂着一个重5N的物体。

当电梯运动时,看到弹簧秤的读数为6N,则可能是()A.电梯加速向上运动B.电梯减速向上运动C.电梯加速向下运动D.电梯减速向下运动例2.在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的电梯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磅秤上,则此人称得自己的“重量”为()A.maB.m(a+g)C.m(g-a)D.mg例3.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另一端系一木球,木球浸没在水中,整个装置在台秤上,现将细线割断,在木球上浮的过程中(不计水的阻力),则台秤上的示数()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2.升降机里,一个小球系于弹簧下端,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4cm,升降机运动时,弹簧伸长2cm,则升降机的运动状况可能是()A.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B.以4.9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C.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D.以4.9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3.人站在升降机中,当升降机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底板的压力小于人所受重力B.人对底板的压力大于人所受重力C.人所受重力将减小D.人所受重力保持不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竖直方向上作匀加速运动时就会出现失重现象B.物体竖直向下加速运动时会出现失重现象C.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地球对它的引力减小或消失D.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不变5.质量为600kg的电梯,以3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最后以3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阻力都是400N,则在三种情况下,拉电梯的钢绳受的拉力分别是、和。

2011年高考物理必看之-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复习

2011年高考物理必看之-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复习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容要点课标解读认识运动1 理解参考系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选定2 认识质点模型建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简化为质点时间时刻3 街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4 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5 知道标量和矢量,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6 了解打点计时器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运动信息物体运动的速度7 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8 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9 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0 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11 是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12 理解物理图象和数学图象之间的关系13 能用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14 知道速度时间图象中面积含义,并能求出物体运动位移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十一章 专题强化二十四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十一章 专题强化二十四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
a、v反向 v减小,F安减小,a减小,当a=0,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F合
考向1 “单棒+电阻”模型
例1 (多选)(2021·全国甲卷·21)由相同材料的导线绕成边长相同的甲、乙两个正方 形闭合线圈,两线圈的质量相等,但所用导线的横截面积不同,甲线圈的匝数是乙 的2倍.现两线圈在竖直平面内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一段时间后进入一 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上边界水平,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已 知下落过程中线圈始终平行于纸面,上、下边保持水平.在线圈下边进入磁场后且上 边进入磁场前,可能出现的是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 联立解得 a=g-mF=g-1B6ρ2vρ0
加速度和线圈的匝数、横截面积无关,则甲
和乙进入磁场时,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当 g>1B6ρ2vρ0时,甲和乙都加速运动, 当 g<1B6ρ2vρ0时,甲和乙都减速运动, 当 g=1B6ρ2vρ0时,甲和乙都匀速运动,故选 A、B.
例2 如图甲所示,MN、PQ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轨道与水平面成θ=30° 角固定,间距为L=1 m,质量为m的金属杆ab垂直放置在轨道上且与轨 道接触良好,其阻值忽略不计.空间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轨道 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0.5 T.P、M间接有阻值为R1的定值电阻, Q、N间接电阻箱R.现从静止释放ab, 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测得最大速 度为vm,得到v1m与R1的关系如图乙所 示.若轨道足够长且电阻不计,重力 加速度g取10 m/s2,则
当金属棒到达x0处时,金属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2Bvx0tan θ 则此时电容器的电荷量为 Q′=CE′=2BCvx0tan θ,B错误; 由于金属棒做匀速运动, 则F=F安=BIL=4B2Cv3tan2θ·t, F与t成正比,则F为变力,根据力做功的功率公式P=Fv 可知功率P随力F变化而变化,D错误.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单元知识点复习课件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单元知识点复习课件

1.先确定是Q还是U不变:电容器保持与电源连接,U不变;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Q不变。

2.据平行板电容器C=εr S/(4πkd)来确定电容的变化。

3.由C=Q/U的关系判定Q、U的变化。

要点一电容器的动态问题分析方法4.动态分析如下表1.如图6-3-2所示电路中,A 、B 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G 是一只静电计。

开关S 合上充电完毕后再断开开关,静电计指针张开一个角度,下述哪些做法可使指针张角增大( )A.使A 、B 两板靠近一些B.使A 、B 两板间加绝缘介质C.使B 板向右平移一些D.使A 、B 正对面积错开一些C D *体验应用*图6-3-22.物理模型(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如图6-3-3)由动能定理得:qU 加=1/2mv 2得:。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如图6-3-4)v x t =v 0t =L 1/2at 2=y y =1/2at 2=qU 偏L 2/(2mdv 20)v x =v 0v y =at 要点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图6-3-3图6-3-42qU v m =加222200x y qU L v v v v mdv ⎛⎫=+=+ ⎪⎝⎭偏①位移→v y =qU 偏L /(mdv 0)②速度:20tan y x v v mdv ϕ==偏1.求解方法(1)从力的观点出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2)从能的观点出发,应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求解。

要点三带电体在重力场、电场中的运动1.用正交分解法处理带电体在重力场、电场中受到的重力、电场力均为恒力,可用正交分解法。

处理这种运动的基本思想与处理偏转运动是类似的,可以将此复杂的运动分解为两个互相正交的比较简单的直线运动,而这两个直线运动的规律我们是可以掌握的,然后再按运动合成的观点去求出复杂运动的有关物理量。

2.用能量的观点处理从功能观点出发分析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时,在对带电粒子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考虑恰当的规律解题。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固考基+抓细节+重落实)11-2 固体 液体和气体课件(含13高考、14模拟)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固考基+抓细节+重落实)11-2 固体 液体和气体课件(含13高考、14模拟)

p0 V0 pVx= · 3 4 7 (p+p0)(2V0- Vx)=p0·V0 4 联立③④式得
2 6V2 - V V - V x 0 x 0=0
③ ④

其解为 1 Vx= V0 2 ⑥
1 另一解 Vx=- V0,不合题意,舍去. 3
【答案】
7 (1) T0 5
1 (2) V0 2
应用实验定律解题的思路方法 (1)选对象——根据题意,选取某变化过程中质量不变的 气体. (2)找参量 —— 找出作为研究对象的这部分气体发生状 态变化前后的一组 p、 V、T 数值或表达式. (3)定过程——过程表示两个状态之间的一种变化方式, 除题中条件已直接指明外,在许多情况下,往往需要通过对 研究对象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才能确定. (4)列方程——根据研究对象状态变化的具体方式,选用 气体状态方程或某一实验定律,代入具体数值,最后分析讨 论所得结果的合理性及其物理意义.
【解析】
(1)与恒温热源接触后,在 K 未打开时, 右活塞不动,两活塞下方的气体经历等压过 程,由盖· 吕萨克定律得 T 7V0/4 = ① T0 5V0/4 由此得 7 T= T0② 5
(2)由初始状态的力学平衡条件可知,左活塞的质量比
右活塞的大.打开 K 后,左活塞下降至某一位臵,右活 塞必须升至气缸顶,才能满足力学平衡条件. 气缸顶部与外界接触,底部与恒温热源接触,两部分气 体各自经历等温过程,设左活塞上方气体压强为 p,由玻意 耳定律得
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过程 类别 图线 特点 pV=CT(其中 C 为恒 等温 过程 p-V 量),即 pV 之积越大 的等温线温度越高, 线离原点越远 等容 过程 1 p=CT ,斜率 V k=CT,即斜率越大, 温度越高 举例

物理课件 人教版 高考一轮复习 第11章知识点复习

物理课件 人教版 高考一轮复习 第11章知识点复习

1.安培力的方向
(1)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 ,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
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
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2)两平行的通电直导线间的安培力:同向电流互相吸引,反向电流互相排斥。
2.安培力的大小
当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导线方向成θ角时,F=BIlsin θ,这是一般情况下的
在磁场的某些区域内,磁感线为同向等密的平行线,如图所示。
(4)地磁场。
①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
②在赤道上,距离地球表面高度相等的各点,磁感应强度相同,方向水平向北。
追本溯源请根据安培分子电流假说解释磁体磁场产生的本质。
提示 磁体中的每个原子都存在分子电流,并因分子电流而产生一个很小
则的运用。
2.重点掌握安培力的大小计算,以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分析与计算。
3.加大对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和复合场中的运动和受力分析,突出分析综合
能力的培养。
4.关注以生产、科技中带电粒子运动为背景的题目,注重物理模型的构建。




01
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02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知识点一
磁场、磁感应强度
1.磁场
(1)定义:磁场是磁体、电流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
(2)基本特性:磁场对处于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磁场力的作用。
(3)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2.磁感应强度
(1)物理意义: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1章电磁感应第2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1章电磁感应第2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课件


q=It= t=


t=
Δ

,因在 0~0.2 s 与 0.2~0.6 s 的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量的绝对值 ΔB 相同,故通过金属框的电荷
量之比为 1∶1,A 错误;金属框中电流的电功率
1
2
=
2 2
1 2
=
4
,B
1
正确;金属框中产生的焦耳热
2
P=
=
1
Q=Pt,得
2
Δ 2


=
1 1
2 2
=
(Δ)2
,所以
2

=
2
,C
1
错误;在
0~0.2 s 与 0.2~0.6 s 时间内,通过金属框的电流方向相反,所以金属框 ab 边受
到安培力方向相反,D 错误。
2.(2022全国甲卷)三个用同样的细导线做成的刚性闭合线框,正方形线框
的边长与圆线框的直径相等,圆线框的半径与正六边形线框的边长相等,如

2
2
64
1 1
Q= ×( 0 2 +mgh)
4 2
增素能 精准突破
考点一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师生共研]
1.磁通量Φ、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磁通量的变化率


的比较
物理量
磁通量Φ
磁通量的变化量 ΔΦ
Φ
磁通量的变化率 t
意义
某时刻穿过某
个面的磁感线
的条数
某段时间内穿过某个
面的磁通量变化多少
Δ
Δ
Δ 2
Δ
E=n =n S=n πr ,因
Δ
Δ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10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10

• 2.力和运动的关系
• 3.注意的问题 • (1)速度的大小如何变化取决于力和速度 方向间的关系,与力的大小没有关系. • (2)加速度如何变化取决于合外力的变化 情况.
• [例1] 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 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物体m.现将弹簧压 缩到A点,然后由静止释放,物体可以一 直运动到O点右侧的B点停下.如果物体 受到的阻力恒定,则 ( )
• [解析] 由于小球向左偏离竖直方向,故 小球的加速度方向向右,则汽车可能向 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向左做匀 减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B错,对m1受 力分析,m1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的作用,其中摩擦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 向相同,即水平向右,所以选项C对D 错. • [答案] C
• 2.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图象问题 • (1)图象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这 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优点: • ①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 • ②能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 • ③能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 (2)力学中的图象除了v-t图象和x-t图 象外,还有F-t图象、F-x图象、a-t 图象等,具体应用时,理解图象的意义, 熟练地运用图象分析表达物理规律十分 重要.
•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 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 •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 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 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 运行速率. • [解析] (1)滑动摩擦力Ff=μmg= 0.1×4×10N=4N,加速度a=μg= 0.1×10m/s2=1m/s2 • (2)行李达到与传送带相同速率后不再加
• (3)行李始终匀加速运行时间最短,加速 度仍为a=1m/s2,当行李到达右端时, 有 =2aL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1 第一节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课件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1 第一节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课件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一页。
(1)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从图示位置起转过14周的时间内负载电阻 R 上产生的热量; (3)从图示位置起转过14周的时间内通过负载电阻 R 的电荷量; (4)电流表的示数. [审题指导] 线圈转动产生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 NBSω,热 量按有效值进行计算,电流表示数也为有效值,而电荷量用平 均值计算即 q=ΔRΦ.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一页。
迁移 3 交变电流的图象分析 3.(多选)(2017·高考天津卷)在匀强磁场中,一个 100 匝的闭合 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感线垂直的固定轴匀速转动,穿过该线 圈的磁通量随时间按图示正弦规律变化.设线圈总电阻为 2 Ω,则( )
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一页。
A.t=0 时,线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线 B.t=1 s 时,线圈中的电流改变方向 C.t=1.5 s 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D.一个周期内,线圈产生的热量为 8π2 J 解析:选 AD.t=0 时,磁通量为零,磁感线与线圈平面平行, A 正确;当磁感线与线圈平面平行时,磁通量变化率最大,感 应电动势最大,画出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由图 可知,t=1 s 时,感应电流没有改变方向,B 错误;t=1.5 s
【迁移题组】 迁移 1 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分析 1.(2019·南京、盐城模拟)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 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场方向垂直的轴匀速转 动,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乙所示.发 电机线圈内阻为 10 Ω,外接一只电阻为 90 Ω 的灯泡,不计电 路的其他电阻,则( )
第十七页,共六十一页。
பைடு நூலகம்
[审题指导] 从线圈平面经过中性面开始计时,则线圈在时间 t 内转过角度 ωt,瞬时感应电动势 e=Em·sin ωt,其中 Em= NBSω.线圈平面处于与中性面成 φ0 夹角位置时开始计时,要 注意此时线圈的初相位.计算线圈转动一周电阻 R 上产生的 焦耳热,要用有效值进行计算.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第3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第3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量 B.对某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 C.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D.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
A.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
E.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解析】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A正确,B 错误.E
汽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Q.
【解析】 (1)在气体由 p=1.2p0 下降到 p0 的过程中, 气体体积不变,温度由 T=2.4T0 变为 T1, T1 p0 由查理定律得 T = p 在气体温度由 T1 变为 T0 的过程中, 体积由 V 减小到 V1, 气体压强不变, T1=2T0 V T1 由盖—吕萨克定律得V =T ,解得 1 1 0 V1=2V
1.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中,“不引起其他变化”的 含义 “不引起其他变化”的含义是发生的热力学宏观过程只 在本系统内完成,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力学方面的影响. 如吸热、放热、做功等.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每一种表述,都揭示了大量分子参与
宏观过程的方向性,进而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进行的涉 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1.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
形式 转化 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别的
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 总量 保持不变. 2.能源的利用 (1)存在能量耗散和 品质下降 . (2)重视利用能源时对 环境 的影响.
(3)要开发新能源(如 太阳能 、生物质能、风能、水流
能等).
3.两类永动机
(1)第一类永动机:不消耗任何能量,却源源不断地对外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同步导学复习011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同步导学复习011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同步导学复习011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2.1力、重力、弹力【考点自清】一、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基本特征:⑴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⑵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⑶矢量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运算法则为平行四边形定则.⑷独立性:一个力作用在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⑸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产生加速度).4、力的表示可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表示,其中力的图示包含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力的分类①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②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③按研究对象分:内力和外力性质相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二、重力1、重力的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⑴地球周围的物体,无论与地球接触与否,运动状态如何,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因此任何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⑵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除产生重力之外,还要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如图所示,因此,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⑶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并且物体对地球也有力的作用.2、方向:总是竖直向下.⑴重力的方向总是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不同地方水平面不同,其垂直水平面向下的方向也就不同.⑵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3、大小:G=g.⑴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处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大小不同,重力大小也不同.两极处,物体所受重力最大,大小等于万有引力;赤道上,物体所受重力最小,重力的大小等于万有引力与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之差.⑵一般情况下,可不考虑地球的自转效应,近似地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⑶重力的大小可用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或对竖直悬绳的拉力,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压力或拉力,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4、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⑴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的分布有关.⑵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⑶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⑷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三、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2、产生条:两物体直接接触、接触处有弹性形变;两者缺一不可.弹力和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3、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同;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4、大小:弹簧类物体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x.非弹簧类弹力大小应由平衡条或动力学规律求解.【重点精析】一、有关重心的分析【例1】病人在医院里输液时,液体一滴滴从玻璃瓶中滴下,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液体共同的重心将( )A、一直下降B、一直上升、先降后升D、先升后降【解析】当瓶中盛满液体时,重心在瓶的中部,随着液体的滴出,重心下降;当瓶中液面下降到某一位置后,重心又开始上升,当液体滴完时,重心又上升到原的位置.【规律总结】重心相对于物体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且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就在其几何中心,但不一定在物体上.本题找准重心的初末位置及初始阶段重心位置的变化即可.【变式练习1】如图所示,两辆车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或质量分布有关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解析】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水平面垂直,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所以A正确,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汽车(包括货物)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重心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故正确;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所以D错误.【答案】A二、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直接判断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浙江省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ppt

浙江省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ppt

• 【错解】ABD • 【剖析】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 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反映的是速度变化 的快慢,其数值由合外力与质量共同决定,与 速度的变化量无关.速度大,速度的变化不一定快, 故A错误;某一瞬时物体的速度为零,这一瞬时 速度可以有变化率,物体可以受力,可以有加 速度,如竖直上抛运动的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但加速度仍为重力加速度g,故B错误;若物体运 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物体也具有加 速度,如匀速圆周运动,故C正确;加速度减小 说明速度变化得慢,可以是速度增加得慢,也 可以是减小得慢,故D错误. • 【正解】C
• 解答完后,请思考此题应该有几个答案?您解出来几 个?
• 解析:若把石子的整个运动过程当作一个匀减速直线运动 (即把上升到最高点后的自由下落阶段也包含在其中),取 向上为正方向,则石子在抛出点上方的A点时,xA=15 m, 在抛出点下方的B点时,xB=-15 m(注意此时的位移为负 值),a=-g=-10 m/s2,分别代入公式x=v0t+at2/2可得两个方 程: • 15=20· t+1/2×(-10)· t2① • -15=20· t+1/2×(-10)· t2② • 解①式可得t1=1 s,t2=3 s, 解②式可得 t3=(2+ 7)s,t4=(2- 7)s, • 由于t4<0,所以不合题意,应舍去.这样石子从抛出经过 “离抛出点15 m处”时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 此类问题能否选择其他的公式求解?同学们不妨一试.
• 例2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 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 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 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 m达到最高点,落水 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 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 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 s.(计算时,可以把运动 员看做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 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点拨】分析各段运动性质→选全程 或分段→选公式列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复杂的问题,应该明确整个物理现象是由几个物理
过程组成的,找出相邻过程的联系点,再分别研究每一 个物理过程. (2)根据题意,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画出示意图. 图中应注明力、速度、加速度的符号和方向.对每一个
力都应明确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以免分析力时有所遗
漏或无中生有.
(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通常先用表示物 理量的符号运算,解出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来,然后将
(2)牛顿第二定律仅适用于宏观物体 低速 运动的情况. 5.两类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将物体的 运动 情况和受力情况联系起来. (1)已知物体的 受力 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 运动 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加 速度的“桥梁” 作用,将运动学规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相
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
)
图3-2-5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解析:小球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弹簧弹力F,由牛顿第二定 律可知,小球必定具有向右的加速度,小球与小车相对静 止,故小车可能向右做加速运动或向左做减速运动.选项 A、D正确. 答案:AD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当其他力变化时,弹簧的弹力不能在瞬间发生变化; (2)当其他力变化时,细绳上的拉力可以在瞬间发生变化. [课堂笔记] (1)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为零,小球在绳没有 断时受到绳的拉力FT、重力mg和弹簧的弹力FN作用而处于 平衡状态,依据平衡条件得 竖直方向有:FTcosθ=mg, 水平方向有:FTsinθ=FN, 解得弹簧的弹力为:FN=mgtanθ=10 N
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 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 如图3-2-2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且水平面 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取g=10 m/s2.
求:
(1)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 (2)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3)在剪断弹簧的瞬间小球的 加速度的大小.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 正比,跟物体的 质量成 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 作用力 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ma.
3.物理意义:反映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与所受
合外力 的关系.
4.适用范围 (1)牛顿第二定律仅适用于 惯性 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
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舱的v-t图象如图3-2-4所示,图中AE是曲线在A点的切 线,切线交横轴于一点E,其坐标为(8,0),CD是AB的渐近 线,返回舱质量M=400 kg,g取10 m/s2.试问: (1)返回舱在这一阶段做什么运动?
(2)设在初始时刻vA=120 m/s,
此时它的加速度多大? (3)写出空气阻力系数k的表达式并计算其值.
[课堂笔记] (1)设撤去F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牛顿第
二定律,物块的加速度a=
又由运动学公式v2=2ax 解得v= (2)撤去F后物块只受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至停止,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物块的加速度
a ′=
解得x′=(
=μg
-1)x
由运动学公式v′2-v2=-2a′x′,且v′=0
[答案] (1)
(2)F=ma中,F、m、a对应同一物体或同一系统. (3)F=ma中,各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4.独立性 (1)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从牛
顿第二定律.
(2)物体的实际加速度等于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3)分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也遵从牛顿第二定律, 即:Fx=max,Fy=may.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列方程求解,必要时还要对结
果进行讨论.
1.加速度起到了力和运动间的“桥梁”作用,即无论哪类
动力学问题,分析时都要“经过”加速度.
2.物体的运动情况由受力情况及物体运动的初始情况共同
决定.
2.一个滑雪人从静止开始沿山坡滑下,山坡的倾 角θ=30°,滑雪板与雪地的动摩擦因数是 0.04 ,求滑雪人5 s内滑下来的路程和5 s末的速
1.瞬时性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瞬 时对应关系.a为某一瞬时的加速度,F即为该时刻物体所 受的合外力. 2.矢量性
任一瞬间a的方向均与F合的方向相同.当F合方向变化时,
a的方向同时变化,且任意时刻两者均保持一致.
3.同一性
(1)加速度a相对于同一惯性系(一般指地面).
(3)返回舱最终做匀速运动,选向下为正方向.根据平衡条
=0┄┄┄┄┄┄┄┄┄┄┄①(3分) =-Ma┄┄┄┄┄┄┄┄┄ ②(3分) 在A点时有Mg- 由①②两式得k= 代入数据解得k≈0.42 kg/m.┄┄┄┄┄┄┄┄┄┄ (2分)
[答案] (1)见解题样板
(2)15 m/s2
(3)k=
0.42 kg/m
牛顿第二定律与v-t图象相结合的问题,一般先由v-t 图象分析物体的加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再由牛顿第二定律 列方程求解问题,或者先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及其 变化规律,再作出v-t图象.
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
解,正确的是 (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 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 B.由m=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AE切线斜率的含义; (2)渐近线CD的含义; (3)返回舱受力情况分析.
[解题样板] (1)由题中图象可以看出曲线切线的斜率逐渐
减小,说明这一阶段返回舱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 最终做匀速运动.┄┄┄┄┄┄┄┄┄┄┄┄(4分) (2)在初始时刻,vA=120 m/s,过A点的切线的斜率即为此 时的加速度大小,a= 件得Mg- =15 m/s2┄┄┄┄┄(2分)
OA绳时,关于A物体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0 C.2g B.g D.无法确定 ( )
解析:剪断绳前,绳中拉力为2mg,弹簧中的弹力为mg 向下,剪断绳后,绳中拉力突然消失,而其他力不变, 故物体A所受合力的大小为向下的2mg,加速度为向下的 2g,故C正确.
答案:C
1.基本方法 (1)明确题目中给出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特点,如果是
4.(2010· 珠海模拟)一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粗糙的斜面向上沿
直线滑行,到达最高点后自行向下滑动,不计空气阻力,
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图3-2-6中的 图象能正确表示物块在这一过程中的速率与时间关系的是 ( )
图3-2-6
解析:物块沿斜面上滑时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下,而下滑
时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块上
(2)剪断绳后小球在竖直方向仍平衡,水平面支持力与重 力平衡FN′=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加速度为: a= =8 m/s2,方向向左.
(3)在剪断弹簧的瞬间,小球立即受地面支持力和重力, 且二力平衡,加速度为0. [答案] (1)10 N (2)8 m/s2 方向向左 (3)0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瞬时加速度时,关键是分析 此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同时注意细绳和弹簧的区别.
结合,寻找加速度和未知量的关系.
二、力学单位制 1.单位制:由 基本 单位和 导出 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2.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基本物理量共七个,其 中力学有三个,它们是 质量 、时间、 长度,它们的单位 分别是 kg 、 s 、 m . 3.导出单位:由基本物理量根据 物理量关系推导出来的其 他物理量的单位.
2.关于国际单位制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质量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 B.长度的单位m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kg· m/s2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
)
D.时间的单位小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解析:力学的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时间,其对应的
单位叫基本单位,其基本单位中国际制单位分别是米、千
滑时的加速度大,故只有C正确.
答案:C
5.在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该山坡可看 成倾角θ=30°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 80 kg,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5 s内沿斜面滑
下的位移x=50 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问:
(1)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f为多大? (2)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 (3)设游客滑下50 m后进入水平草坪,试求游客在水平面上滑 动的最大距离.(滑草装置与草皮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
克和秒,故A对、B对,D错.由基本单位推出的其他单位 叫导出单位,故C对,因此选D. 答案:D
3.(2008· 全国卷Ⅰ)如图3-2-5所示,一辆有动力驱动的 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
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
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
度大小.(g取10 m/s2)
解析:以滑雪人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为:垂直于山坡方向,处于平衡;沿 山坡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将重力mg沿垂直于山坡方向和沿山坡方向进行分解,
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FN-mgcosθ=0 mgsinθ-Ff=ma 因为Ff=μFN ① ② ③
4.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高中阶段所学) 物理量名称 长度 物理量符号 l 单位名称 米 单位符号 m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m
t I T n
千克
秒 安[培] 开[尔文] 摩[尔]
kg
s A K mol
演 稿
示 1

2 3 后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