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解析】2021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第7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五) 学写综述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古诗文、现代文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

这一单元的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古诗文的鉴赏,又有对现代文的理解,同时还有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训练。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旨在让学生对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全面的回顾和巩固,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古诗文和现代文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同时在写作和口语交际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但是,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仍然掌握不够扎实,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来进行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回顾和巩固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提高学生对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鉴赏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

3.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写作和口语交际方面有所提高,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回顾和巩固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难点:对于一些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的掌握,以及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鉴赏能力的提升。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和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括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重点知识点和复习题目。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古诗文、现代文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让学生对单元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回顾。

3.操练(15分钟)教师根据单元内容设计复习题目,让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检测他们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4.巩固(2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辅导,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并针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巩固。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布置一道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个题目,运用我们刚才学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完成一篇作文。”
2.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在写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请随时举手提问。我会及时给予解答,帮助大家顺利完成作文。”
(五)总结归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利用思维导图、提纲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效率。
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词汇和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4.教师示范、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情感,激发写作兴趣。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想象与表达有效结合,使作文内容丰富、结构合理。
2.重点:提高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培养自我评价和互评意识。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既能发现他人优点,也能指出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
3.重点: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积累词汇和素材。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4.完成一份作文评价表,对本次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评价能力和鉴赏水平。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意识,请完成这份作文评价表。通过评价,希望大家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共同提高。”
5.家长参与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成长,给予鼓励和建议。
“请同学们将作文带回家,让家长参与评价。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写作态度、内容、结构等方面给予评价,关注孩子的写作成长,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探讨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探索”,包含了《月球之谜》、《太阳》、《恐龙》和《绿豆芽和豆腐芽》四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教材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善于观察、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

但是,他们的科学素养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形成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知识。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合作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科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科学实验材料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课件呈现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实验,亲身体验和探究科学知识。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老师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6.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高中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师用书:第7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五) 学写综述

高中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师用书:第7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五) 学写综述

[题目展示]查找关于《红楼梦》主题的研究论述,深入思考《红楼梦》主题,写一篇综述。

【范文借鉴】佳作赏读《红楼梦》主题综述《红楼梦》的主题是20世纪红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自索隐派提出“清康熙朝政治小说”,新红学派提出“自叙传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了“爱情主题说”“政治历史主题说”“家族衰亡史说”“反封建主义说”“歌颂女儿才华说”,等等,共有30多种不同的说法。

索隐派的主题说1.“明珠家事”说。

清代梁恭辰在《北东园笔录》中说:“《红楼梦》一书,诲淫之甚者也。

乾隆五十年以后,其书始出。

相传为演说故相明珠家事,以宝玉隐明珠之名,以甄(真)宝玉贾(假)宝玉乱其绪,以开卷之秦氏为人情之始,以卷终之小青为点睛之笔。

”2.清康熙朝政治小说。

蔡元培先生在《石头记索隐》一文中说:“《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

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

当时既虑触文网,又欲别开生面,特于本事以上,加以数层障幂,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状况。

”元妃省亲,似影清圣祖之南巡。

清世祖与董鄂妃之事,即黛玉死而宝玉出家为僧之本事,等等。

3.雍正夺嫡说。

寿鹏飞《〈红楼梦〉本事辨证》中说:“以余所闻,则《红楼梦》一书,有关政治,诚哉其言!然与其谓为政治小说,无宁谓为历史小说,与其谓为历史小说,不如径谓为康熙季年宫闱秘史之为确也。

盖是书所隐括者,明为康熙诸皇子争储事。

只以事涉宫闱,多所顾忌,故隐约吞吐,加以障幂,而细按事实,皆有可征。

”新红学派的“自叙传说”“自叙传”主题说是1921年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提出来的。

他在考证曹雪芹生平和家世的基础上,得出《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

爱情主题说首倡“爱情主题说”的是何其芳。

他在《论〈红楼梦〉》中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里面的中心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

”他进一步说曹雪芹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听见的“红楼梦”十二支曲子《终身误》里,就告诉了我们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局将是不幸的。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综合性学习”,通过各种类型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园地包括了“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写作训练”和“语文实践”四个部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和写作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阅读理解深度和写作技巧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其能够清晰、流畅、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表达准确的作文。

4.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如何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阅读理解: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3.写作: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表达准确的作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理解的方法。

3.实践教学法: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课文、案例、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语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园地的主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口语交际(10分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完整教学教案、习作指导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完整教学教案、习作指导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完整教学教案、习作指导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主题为“生活中的科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本单元共安排了3篇课文,分别是《实验与发现》、《测量与计算》、《观察与探究》。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也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是,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有限,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来拓展和巩固。

此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有待提高,需要通过课内的实验和操作活动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科学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中的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难点:实验操作的技能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PPT、实验器材和材料。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实验器材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提出新的问题和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和技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一、背景介绍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主要内容涵盖了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学习,课文与课外阅读的联系,语文知识的巩固与提升等方面。

本单元旨在通过学生的集体备课和教案设计,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二、集体备课设计1. 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拓展课文内容。

2. 学习内容•课文《XXXXX》的内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分析;•课文与课外阅读的联系。

3. 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阅读分析: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内外联系: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4. 学习活动安排•第一课时: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解决疑惑;•第二课时:老师讲解课文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第三课时: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分享读后感。

三、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分析;•课文与课外阅读的联系。

3. 教学准备•备课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学工具:黑板、教材、PPT等。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步:分析课文,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第三步:展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第四步:小组讨论,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相互学习;•第五步: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深化对文学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与展望经过本次集体备课和教案设计,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升。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集体备课设计及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分析作文指导)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分析作文指导)
2、找出文章描写嘎子摔跤时动作的词,画上记号,体会嘎子的摔跤的动作。
3、你喜欢嘎子这个人物吗?为什么?结合课文说说你的感受。
■展示交流:
对合作学习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总结提升:
过关检测:
1、简介身份,学生想象情景。
A、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
B、说说你对托德这个人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也会。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的?体会人物态度的变化,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总结收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自主反思】
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七
第1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流程】
备注
■自主学习:
见<一课一案>第103页自主学习部分
■合作探究:
1、教师简要梳理课文中人物的关系,介绍故事的前由。
2、找出对王熙凤容貌描写的语句,读一读。
3、她既是赞黛玉,为什么总提到老祖宗?
■展示交流:
对合作学习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总结提升:
过关检测:
【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学习感情朗读,边读边想像情景,体会手艺人的高超技艺。
2、学生自读与集中讨论相结合,感受手艺人的高超技艺,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流程】
备注
■自主学习:
见<一课一案>第107页自主学习部分
■合作探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科普知识”,包含三篇文章:《太阳》、《月球》、《地球》。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感受宇宙的神奇和美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科学知识,对于宇宙这一主题,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科学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掌握一些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术语。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掌握一些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术语。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探究和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课文内容、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教师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真听讲,理解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太阳是什么样子的?”,“月球上有什么?”等。

统编版必修下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说课稿)

统编版必修下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说课稿)

统编版必修下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说课稿)一、教学目标- 完成对第七单元所学内容的复和总结;-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进行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水平;- 培养学生通过组织语言对事件进行描述和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事件描述和总结的能力培养。

难点-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规范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课本和教学课件;-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通过引入一个与第七单元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任务一:听力训练(15分钟)1. 播放与第七单元主题相关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尽量听懂并理解其中的内容;2. 对听力材料进行相关讨论和练,帮助学生加深对听力内容的理解。

任务二:口语表达练(20分钟)1. 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分享在日常生活或研究中遇到的类似事件,并总结相关经验;2. 提供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任务三:合作项目(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事件,通过讨论和合作,编写一份描述该事件的故事梗概;2. 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提问,进一步加深对事件的理解和总结。

结束(5分钟)1. 对本节课的研究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出色的表现;2. 预告下节课内容,并布置相关的研究任务。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听力训练、口语表达练和合作项目等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展示,可以评价学生在听力理解、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方面的表现。

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的利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对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科学探索”,包含了《月球之谜》、《太阳》、《童年的发现》和《月球探险》四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富有想象力和科学性的文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材中的课文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科学知识的普及。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强。

他们善于通过阅读、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索世界,但对于一些深奥的科学问题,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在阅读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巧,能够理解文章的大意,但对于一些科学术语和表达方式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一些科学术语和表达方式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探究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PPT,相关的科学知识资料,探究活动的道具和材料。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探究活动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月球上有什么之谜?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关于月球的谜团?作者是如何探索这些谜团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讲解。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科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本单元包含了5篇课文,分别是《纳米技术》、《太阳能》、《风能》、《水能》和《和机器人交朋友》。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愿意动手实践。

然而,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在理解一些抽象的科学概念时,可能还需要借助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了解纳米技术、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意识到保护能源、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理解纳米技术、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科学概念的理解,如纳米技术、太阳能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实验、制作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方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含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含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组教材以“异域风情”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

三篇课文有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有捷克著名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牧场之国》;还有介绍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建筑的《金字塔》。

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

3.教学建议:(1)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掌握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配合“异域风情”这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多项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和“习作”安排了说“周边环境”和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等内容。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阅读和积累古诗等内容。

(2)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引导学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能够在习作中体会历史遗产的魅力或感受祖国美好山河的美丽。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1.认识“尼、艄”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哗”,会写“尼、斯”等14个字,会写“纵横、船艄”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

3.找出文中对威尼斯静态和动态的描写,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插播背景音乐,边看边介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标志。

法国有埃菲尔铁塔,埃及有金字塔,中国有长城,威尼斯则有其独特的小艇。

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如大街上的汽车,如此神奇的景象,实在是令人好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主题是“科学探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单元共有三篇文章,《月球之谜》、《太阳的力量》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以及一个语文实践活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在观察和思考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读书指导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实践操作法: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月球之谜》、《太阳的力量》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2.教学参考资料:相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和视频。

3.教学器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月球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月球上有什么之谜?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月球之谜》。

2.呈现(15分钟)课文《月球之谜》的学习,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精品】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精品】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精品】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精讲课文《景阳冈上的武松》、《草船借箭》、《猴王出世》等,以及语文园地的词语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习作等。

这些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古典文学有一定的了解,但理解深度和接受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会用所学词语进行语言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培养良好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会用所学词语进行语言表达。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词语,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方便学生跟读、模仿。

3.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课文录音,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生动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0-2021学年语文下册教师用书:第7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五) 学写综述含解析

2020-2021学年语文下册教师用书:第7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五) 学写综述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教师用书:第7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五)学写综述含解析[题目展示]查找关于《红楼梦》主题的研究论述,深入思考《红楼梦》主题,写一篇综述。

【范文借鉴】佳作赏读亮点评析《红楼梦》主题综述《红楼梦》的主题是20世纪红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自索隐派提出“清康熙朝政治小说”,新红学派提出“自叙传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了“爱情主题说"“政治历史主题说”“家族衰亡史说"“反封建主义说”“歌颂女儿才华说”,等等,共有30多种不同的说法。

索隐派的主题说1.“明珠家事"说。

清代梁恭辰在《北东园笔录》中说:“《红①第一段简要概述《红楼梦》主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②对于索隐派对《红楼梦》主题的研究,文中介绍了三种情况,每种情况均采用“概括+分析”的形式,分析较为简洁,符合综述的语言要求“简明扼要”的特点。

③对于新红学派的研究,介绍比较简洁,只提出了“自叙传”的说法.④“爱情主题”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作者在此加以强调。

⑤对于吴调公对小说主题的看撰写综述的要求综述就是作者针对某一问题或专题,通过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在仔细阅读并深入理解和消化实质内容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把能代表该问题的研究成果等进行系统的汇总、整理,并据此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和推论,得出作者自己的判断或结论,这样的过程就是综述。

一、综述要求全面地反映情况撰写者必须对所写主题的基础知识、历史与发展过程、最新进展全面了解,或者作者本身也从事该主题的研究工作,是该主题的“专家”,否则容易出大错、闹笑话.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要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相关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

二、综述力求准确和客观在对他人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概述时,要注意梳理内容,概括其主旨,不可偷工减料,更不能以偏概全。

综述所有引述的材料,均需注明出处。

对于综述材料,要力求客观,不要凭个人的喜好任意取舍.三、综述要有严格的思路对于综述来说,结构清晰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可按“总-分—总”结构组文,中间部分是综述的重中之重,可概述活动的经过,或总结关于某个问题的研究成果。

部编版五语下全册精品教案 第七单元习作

部编版五语下全册精品教案  第七单元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使学生明确自己想要描写的是哪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了解其突出的特点。

3.使学生学会收集、归类资料,并能够从中挑选出最典型的材料。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呢?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它又有哪些显著的特点?2.有没有同学参观过中国的某个世界文化遗产呢?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吗?长城、颐和园(北京)、天坛(北京)、故宫(北京)、敦煌莫高窟(甘肃)、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九寨沟(四川)、泰山(山东)、黄山(安徽)……二、启发思路。

怎样写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类的作文?截至2019年7月,中国已有55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项,这些遗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怎样把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介绍给大家?可参考下面的介绍。

例如:故宫。

位于北京市中心。

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

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72万平方米,周围有10多米高的城墙和50多米宽的护城河。

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层次分明,主体突出,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

1.确定要写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哪一处。

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如搜集历史资料,了解基本现状。

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

(板书:查阅资料)2.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

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

(板书:整理资料)(1)引导学生先说出要描写的是哪一处文化遗产。

(2)这处遗产有什么突出特点?比如,外观、结构等。

(此处可引用,或运用修辞手法。

)(3)历史上有何变化?(如修缮、毁灭等)(4)归纳完这些细碎的信息之后,引导学生选择一两个相关故事。

(注意:故事最好能够体现文化遗产的特点或由来等。

)3.撰写成文。

(29)第七单元文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

(29)第七单元文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目标1. 阅读《红楼梦》全书,体会作者在日常生活的细腻叙写中寄寓的深刻思想内容与丰厚文化内蕴,了解小说展现的社会风貌和生活习俗,领悟小说深厚的社会内涵。

2. 梳理小说主要情节,理清情节主线,把握小说精巧的艺术结构;建构并积累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

3. 理清人物关系,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主要人物复杂的性格,深入探究作品的内涵和主旨。

4. 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整体把握小说的艺术价值,获得审美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品味和欣赏小说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编写意图本单元属于课程标准设置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

课程标准对于该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有如下表述:“在阅读的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

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享受读书的愉悦,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整本书阅读”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被纳入课程体系,走进高中语文教材,是一个对语文教学改革有深远意义的创新。

必修下册安排《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主要有三个考虑。

第一,继续落实“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和内容,深化“读整本书”的观念。

必修上册设计了学术著作《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必修下册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之形成了文学作品与学术著作的互补,共同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在指定范围内”阅读一部长篇小说、一部学术著作的任务。

同时,这两部书一以现代方法审视传统乡土社会,一以宏大规模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都能促成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在《乡土中国》中,“知人善任的费先生,请来《红楼梦》中人,演出了‘差序格局’的典型场景”(张冠生),则无疑又提示我们这两部书之间存在的“互释”可能。

第二,促使学生进一步积累阅读长篇章回体小说的方法和经验,提高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高中语文第七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学写综述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第七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学写综述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

二、“一条鞭法”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张居正在他执政十年中积极推行“一条鞭法”,对缓解当时社 会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关于“一条鞭法”的积极作 用,胡文骏在《明朝“一条鞭法”的影响与意义》中提到了以 下几点:1.“一条鞭法”去繁就简,精简税收制度,从制度上预防 了腐败行为,从而达到简化税制,降低征税成本的效果;2.“一 条鞭法”以土地为标准,通过计亩征银的方式来确定每个人的 赋役水平,以法的形式对纳税户的赋税负担加以界定和限制,
单元学习任务 学写综述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 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 精练、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 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
一、综述的特点 1.综合性 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 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 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 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逻辑,进 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三、写综述的注意事项 1.题目不宜过大。一般来说,题目过大,则不易把握论文的中 心,不易深入透彻。 2.参考文献不宜太旧。综述一定要反映最新的他人研究情 况,如果所引述文献都是若干年前的陈旧参考文献,则不能反 映最新的研究动态。
3.谨慎间接转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 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 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不断增加,造成了当时严重的财政危机;4.明朝中后期,手工业 发展,商品交易货币化程度得到提高,农民的人身自由相对提 高,这一切因素造成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学者对 “一条鞭法”的背景都是持这一态度。任何的改革都有其历史 背景,社会如果和谐运行,统治者就不会冒改革的风险,明朝正 是在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一条鞭法”便 应运而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展示]查找关于《红楼梦》主题的研究论述,深入思考《红楼梦》主题,写一篇综述。

【范文借鉴】佳作赏读亮点评析《红楼梦》主题综述《红楼梦》的主题是20世纪红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自索隐派提出“清康熙朝政治小说”,新红学派提出“自叙传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了“爱情主题说”“政治历史主题说”“家族衰亡史说”“反封建主义说”“歌颂女儿才华说”,等等,共有30多种不同的说法。

索隐派的主题说1.“明珠家事”说。

清代梁恭辰在《北东园笔录》中说:“《红楼梦》一书,诲淫之甚者也。

乾隆五十年以后,其书始出。

相传为演说故相明珠家事,以宝玉隐明珠之名,以甄(真)宝玉贾(假)宝玉乱其绪,以开卷之秦氏为人情之始,以卷终之小青为点睛之笔。

”①第一段简要概述《红楼梦》主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②对于索隐派对《红楼梦》主题的研究,文中介绍了三种情况,每种情况均采用“概括+分析”的形式,分析较为简洁,符合综述的语言要求“简明扼要”的特点。

③对于新红学派的研究,介绍比较简洁,只提出了“自叙传”的说法。

④“爱情主题”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作者在此加以强调。

⑤对于吴调公对小说主题的看法,文中重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封建家族衰亡史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

⑥“女权问题说”较为少见,也成一家之言,作者简单地一笔带过。

⑦综述最后加以总结,收束全篇,照应开头,结构完整。

撰写综述的要求综述就是作者针对某一问题或专题,通过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在仔细阅读并深入理解和消化实质内容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把能代表该问题的研究成果等进行系统的汇总、整理,并据此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和推论,得出作者自己的判断或结论,这样的过程就是综述。

一、综述要求全面地反映情况撰写者必须对所写主题的基础知识、历史与发展过程、最新进展全面了解,或者作者本身也从事该主题的研究工作,是该主题的“专家”,否则容易出大错、闹笑话。

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要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相关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

二、综述力求准确和客观在对他人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概述时,要注意梳理内容,概括其主旨,不可偷工减料,更不能以偏概全。

综述所有引述的材料,均需注明出处。

对于综述材料,要力求客观,不要凭个人的喜好任意取舍。

三、综述要有严格的思路对于综述来说,结构清晰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可按“总—分—总”结构组文,中间部分是综述的重中之重,可概述活动的经过,或总结关于某个问题的研究成果。

四、综述的语言往往要求简洁综述的语言能说明问题就可以,没有必要渲染。

在具体的写作中,也可以用图、数字等各种形式。

[实战演练]一、片段训练1.许多研究者对于《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有不同的看法,请查阅相关资料,就此写一篇综述,具体分析对林黛玉形象的研究有哪些看法。

【写作指导】从《红楼梦》问世开始,对于林黛玉形象的研究一直不曾间断,大家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需要查阅、梳理相关观点和看法,然后加以整理,按综述的具体要求写作即可。

【范文佳作】20世纪上半期林黛玉形象研究综述《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以前无古人的高超的艺术成就,为后世展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全方位的生活画卷和最终走向毁灭的结局,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挖掘不尽的文学宝藏,是为“说不尽的红楼”。

《红楼梦》诞生至今已经有两个多世纪,人们对林黛玉的评价也进行了两百多年,迄今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

本综述旨在对有关林黛玉形象的20世纪上半期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梳理,这一时期的人物形象分析基本上是以现实的伦理道德评判为出发点的。

1904年,王国维发表《红楼梦评论》,这是20世纪《红楼梦》研究的开山之作。

其中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进行了评述:“兹就宝玉、黛玉之事言之:贾母爱宝钗之婉嫕而惩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之邪说而思压宝玉之病;王夫人固亲于薛氏;凤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袭人惩尤二姐、香菱之事,闻黛玉‘不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东风’之语,惧祸之及而自同于凤姐,亦自然之势也。

宝玉之于黛玉,信誓旦旦,而不能言之于最爱之祖母,则普通之道德使然,况黛玉一女子哉!由此种种原因,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

”在王国维看来,林黛玉的性格、出身及当时的道德因素注定她的悲剧是无可避免的。

民国初年,《红楼梦》研究中形成了一个势力颇大的派别——索隐派。

其代表人物有王梦阮、沈瓶庵、蔡元培、邓狂言等。

他们的目的在于寻求小说所“隐去”的“本事”或“微义”,而实质是穿凿附会地去求索《红楼梦》所影射的某些历史人物。

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1916年出版)认为《红楼梦》全书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林黛玉即董鄂妃董小宛。

1917年出版的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认为:“林黛玉,影朱竹垞也。

”“绛珠影其氏也,居潇湘馆,影其竹垞之号也。

竹生于秀水,故绛珠草生于灵河岸上。

”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1919年出版)赞成林黛玉即董小宛的说法。

他说:“书中之宝玉、黛玉,皇帝与后妃也。

”但他又说林黛玉写的是乾隆的皇后富察氏。

“曹氏之林黛玉非他,乾隆之原配嫡后,由正福晋进位,后谥孝贤皇后富察氏也。

”紧接着又自相矛盾,说林黛玉不是别人,是方苞。

“林黛玉之以朝臣混之,混之以方苞。

苞也,灵皋也,绛珠,仙草也,甘露也,泪也。

一而二,二而一也。

”林黛玉一下子变成了董小宛、孝贤皇后富察氏、方苞三个人。

综观索隐派对林黛玉的研究,不仅是牵强附会的,而且本身往往是矛盾的。

俞平伯的《红楼梦辨》于1923年刊行,他在《作者底态度》一文中,通过对原作的比勘,提出了“书中钗黛每每并提,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极其妙莫能相下,必如此方极情场之盛,必如此方尽文章之妙”的著名观点,即“钗黛合一”论。

尽管“钗黛合一”论早在《红楼梦》产生之际就已产生,庚辰本第四十二回回前总批即言“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但是,俞平伯先生却是现代首先明确提出“合一”说的学者。

他对林黛玉的评价不再局限于单个人的范围之内,也不再局限于对人物进行伦理判断。

此后,林黛玉评论开始了文学评价、美学评价的历程。

1935年5月24日的《北平晨报》刊发了李辰冬的《林黛玉》一文。

李辰冬认为:“林黛玉的人生观完全同宝玉一样,只求一个爱。

贫富贵贱,兴衰际遇,也是不闻不问。

”他说林黛玉“幼而失母,继而丧父”,寄居的生活环境“养成她的伤感性”,而薛宝钗的出现所形成的这一特殊环境,又引起了黛玉的“善妒”。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位‘妒’的典型人物,一是潘金莲,一是林黛玉;然将她二位对照,就可发现前者为资产社会的,言谈粗鲁,后者为绅士阶级的,辞调文雅。

”李辰冬在分析中谈及了林黛玉某些性格特点形成的环境的原因,是有道理的,但他把林黛玉的性格形象,集中概括为一个“妒”字,却是十分片面的。

1944年第1期、第2期《现代妇女》发表了太愚(王昆仑)的《林黛玉的恋爱》和《黛玉之死》。

他在《林黛玉的恋爱》中说:“这个少女发现到人与天的抵触了,而自己是毫无凭借的。

可是她的感情不许她退让,她坚持着要独占宝玉,也可以说就是以自己的生命与那天定的金玉姻缘斗争。

因此她随时谛听着,有谁的脚步声走近了宝玉的身边;随时窥伺着,宝玉的心在向谁跳动。

她的灵魂永远在紧张、惊愕之中。

可是这诗人本质的姑娘既不了解环境,更不懂得战略战术。

她唯一的能力就是无意地使用锋利的言辞,刺激敌人和伤害中立者,以使得敌人戒备,使得自己绝无友军而已。

她神经越敏锐,估计敌情越强,地位越孤立,假想的敌人越多,于是只有让深重的疑惧、妒恨、忧郁不断地侵蚀自己,而人生的路径也就非常狭窄了。

”他又在《黛玉之死》中指出:“黛玉为什么死?是因为她的恋爱失败。

恋爱为什么失败?因为她的性格不为环境所容许。

黛玉和她的情敌宝钗的性格是完全背驰的。

宝钗在做人,黛玉在作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酣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黛玉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宝钗代表当时一般家庭妇女的理智,黛玉代表当时闺阁中知识分子的感情。

于是那环境容纳了迎合时代的宝钗,而扼杀了违反现实的黛玉。

黛玉的悲剧就是由于这样的性格与时代之矛盾而造成的。

”太愚可以说是开始读懂林黛玉形象的第一个学者,他的精辟的观点为后来的许多评论者所继承。

周华的《林黛玉——从一个不健康的个人主义者看中国式的贵族生活》(天津《大公报》1947年)一文认为:“林黛玉是一个接受了很多出世哲学的个人主义者,她善良、‘率性’,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渴望平等自由,但由于时代的限制和阶级的局限,她对封建势力主要采取妥协逃避的对策。

她的源于贫乏的贵族生活的精神生活充满着脆弱,温情主义使她不能反抗任何迫害,只能到处乞求依靠,由此可看出她的精神生活是不健康的。

”这段时期,索隐派完全把林黛玉看成了现实生活中某个实在人物,没有把她作为作家创造的文学形象来对待,是一种误读。

有些论者对这一形象进行了一定的道德评价和判断,太愚则是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林黛玉的第一人,其观点影响深远。

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是《红楼梦》以及林黛玉形象的研究的发端和初创时期,王国维和胡适等几位文学大家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工作,为我们的继续研究提供了指向型的成果。

在社会局势处于激烈的变革并最终走向统一和安定的过程中,他们以接力的方式传递着对《红楼梦》及相关人物的探索,前辈留下了辉煌的足迹,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让这些足迹被风沙永远地淹没,而是沿着他们的足迹把路走向远方。

当然,正如前文所说,这一时期的人物形象分析是以现实的伦理道德评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

这无疑与当时的社会历史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因为我们的文学接受思维大多都是首先从这个角度出发的,面对任何形式的艺术形象,我们似乎总是首先从道德层面把他(她)分为好人或者坏人。

然而,我们必须要指出的是,这种文学批评方法是有缺陷的。

因为,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基本上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原型。

任何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是社会局势和个人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体现出社会历史批评法的合理之处。

作为“美”的毁灭,林黛玉的死是令人惋惜的,她的美不仅在于外貌,更在于她的心灵,去发现她的心灵美,是一直值得我们付出努力的地方。

二、整篇训练2.你所在的班级,各位同学都在阅读《红楼梦》,大家在阅读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请你搜集整理相关信息,写一篇综述。

【写作指导】先要搜集同学们阅读《红楼梦》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细致分析,将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对各类问题进行综合考虑,拟写出一个标题,再根据综述的写作要求行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