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2011下册章节复习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化学会考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化学
会考复习资料)
本文档旨在为七年级学生提供化学下册知识点的总结和复资料。
以下是该教材的核心知识点:
第一章空气与呼吸
- 空气的组成:氧气、氮气、其他气体
- 空气的物理性质:透明、无色、占据空间
- 呼吸的过程:吸入、呼出、气体交换
第二章水溶液
- 水的特性:透明、无色、无味、无臭
- 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
- 溶解度、浓度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酸、碱
- 酸的特性:酸味、酸性反应、酸的性质- 碱的特性:苦味、碱性反应、碱的性质- 酸碱中和反应
第四章金属
- 金属的性质: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铁与氧气的反应:生锈
- 金属的分类和应用
第五章非金属
- 非金属的性质:脆性、不导电、不导热- 碳的性质和应用
- 非金属的分类和应用
第六章物质的变化
-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换:固体、液体、气体- 物质的溶解、融化、沸腾、凝固等变化
- 物质的混合和化学反应
这些知识点与化学下册的研究内容紧密相关,对于化学会考的复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复和理解,提高对化学的整体理解和掌握。
希望本文档能帮助到七年级的学生们,祝愿大家在化学研究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化学新课标各章节知识点
初中化学新课标各章节知识点(共计118个知识点其中上册74个知识点、下册44个知识点)绪言:(有3个知识点)1、化学研究的对象(这是重点)2、化学的作用3、绿色化学4、易错点:对化学学科的正确认识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有2个知识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是重难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是重难点)3、易错点:区分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2个知识点)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3、易错点: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有4个知识点)1、化学药品的特点,药品应用遵守的规则2、药品的取用3、物质的加热4、仪器的洗涤5、易错点:量筒的使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有4个知识点)1、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实验2、空气的组成成分3、纯净物和混合物(这是难点)4、大气污染与防治(这是热点)5、易错点:环保问题的分析6、易混点:物质分类的判断第二节氧气(有4个知识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的化学性质(这是重难点)3、化合反应、氧化反应4、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5、易错点:对氧化反应的理解及对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应用第三节制取氧气(有4个知识点)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这是重点)2、催化剂、催化作用(这是难点)3、分解反应4、氧气的工业制法5、易错点①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及作用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一节水的组成(有3个知识点)1、单质、化合物(这是重点)2、氧化物3、氢气4、易错点:单质、化合物、混合物概念混淆第二节分子和原子(有3个知识点)1、分子(这是难点)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这是重难点)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这是重点)4、易错点:对分子概念的理解5、易混点:许多同学认为“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构成分子”则“分子一定比原子大”第三节水的净化(有4个知识点)1、水的物理性质,用明矾与活性炭净化水的原理2、过滤(这是重点)3、硬水与软水(这是重点)4、水的净化(这是重点)第四节爱护水资源(有4个知识点)1、水资源的分布2、我国水资源状况3、水体污染及危害(这是重点)4、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原子的构成(有3个知识点)1、原子的构成(这是重点)2、原子种类的区别3、相对原子质量(这是难点)4、易错点:原子结构中各种粒子之间的关系不明确第二节元素(有4个知识点)1、元素(这是难点)2、元素符号(这是重点)3、从宏观和微观描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这是重点)4、元素周期表(这是难点)5、易错点: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描述判断6、易忽略点:元素符号意义的深入理解第三节离子(有3个知识点)1、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这是重点)2、离子、离子的形成(这是难点)3、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4、易错点:①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判断不准确、不清楚②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第四节化学式与化合价(有4个知识点)1、化学式及其含义(重点)2、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重难点)3、化合价与化合价的应用(难点)4、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难点)5、易错点: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6、易忽略点:化合价中“+”、“-”的位置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有2个知识点)1、化学变化中物质的总质量变了吗?(重难点)2、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重点)3、易错点:⑴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⑵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第二节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有2个知识点)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则与步骤(难点)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难点)3、易错点:⑴书写化学方程式⑵用字母代替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中求物质的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第三节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有2个知识点)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重点)3、易错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4、易混点: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审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一节金刚石、石墨和C60 (有3个知识点)1、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重点)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重点)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4、易错点:⑴对由同一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的理解⑵碳单质还原性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第二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有3个知识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的探究(重点)2、如何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难点)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重点)4、易错点: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⑵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第三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4个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重点)2、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热点)3、一氧化碳的性质(重难点)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5、易忽略点:混合气体的除杂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一节燃烧与灭火(有3个知识点)1、燃烧(基础知识)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重点)3、爆炸(难点)4、易错点:“着火点”和“爆炸”第二节燃料与热量(有2个知识点)1、化石燃料对人类的作用(重难点)2、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难点)3、易错点: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第三节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有2个知识点)1、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重点)2、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重点)3、易错点:能源与资源、环境、经济等方面的联系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一节金属材料(有4个知识点)1、金属材料(基础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3、金属材料的性质与用途间的关系(基础点)4、合金5、易错点:生铁和钢的概念的理解6、易忽略点:金属的应用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有4个知识点)1、金属与氧气反应(重点)2、金属与盐酸或硫酸反应(重点)3、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重难点)4、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5、易错点:金属与酸的反应及产物6、易忽略点:金属与酸或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第三节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4个知识点)1、铁的冶炼(重点)2、化学反应中含杂质物质的计算(难点)3、铁的锈蚀与防护(重难点)4、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5、易错点:含杂质物质的计算6、易忽略点:金属生锈的条件第九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有3个知识点)1、溶液及其组成(重点)2、乳浊液及乳化现象(难点)3、溶解的现象(重难点)4、易错点:对溶液的概念及组成理解不清5、易忽略点: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第二节溶解度(有5个知识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二者的转化(重难点)2、溶解度(重难点)3、溶解度曲线(热点)4、结晶及其方法(难点)5、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难点、热点)6、易错点:判断溶液是否饱和7、易忽略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浓溶液间的关系第三节溶质的质量分数(有3个知识点)1、溶质的质量分数(重点)2、关于溶液的稀释、配制的计算(难点)3、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混合计算(重难点)4、易错点:对溶液稀释与浓缩过程不清楚5、易忽略点: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第十单元酸和碱第一节常见的酸和碱(有5个知识点)1、酸碱指示剂(重点)2、几种常见的酸的通性和用途(重难点)3、酸的通性(重难点)4、常见的碱的特性及用途(重点)5、碱的通性(重难点)6、易错点:酸性或碱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或碱第二节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有2个知识点)1、中和反应及其利用(重点)2、溶液的酸碱度及其应用(难点)3、易错点:溶液酸碱性强弱与pH之间容易混淆4、易忽略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第一节生活中常见的盐(有2个知识点)1、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重难点)2、复分解反应(重难点)3、易错点:复分解反应的判断和书写第二节化学肥料(有2个知识点)1、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重点)2、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判断及合理使用(重点)3、易错点:对复合肥的判断不准确4、易忽略点:化肥中有效成分的计算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第一节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有4个知识点)1、蛋白质(重点)2、糖类(重点)3、油脂(重点)4、维生素(重点)5、易错点:食物中六大营养成分的判断6、易忽略点:对蛋白质的最终产物了解不够全面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有3个知识点)1、人体的组成元素(重点)2、人体的常量元素(重难点)3、人体的微量元素(重点)4、易错点:对包装文字说明上所示的“含X量”中的X表示的含义不清楚5、易忽略点: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第三节有机合成材料(有3个知识点)1、有机化合物(重点)2、有机合成材料(重难点)3、白色污染(热点)4、易错点:有机物中所含元素或化学式的判断5、易忽略点:高分子合成材料的优良性能。
人教版初中化学2011课标版九年级下册附录1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优秀教学案例
3.讲解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规律,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这些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进行实验、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与酸、碱和盐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厨房里的烹饪、清洁剂的使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酸、碱和盐溶解性规律的好奇心。
3.通过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为什么厨房里的清洁剂能去除油污?”、“为什么用醋可以洗掉水垢?”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4.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环境,关注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为载体,深度融合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并总结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规律。同时,我还将继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实验与观察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多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初中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精华版),太全面了,为孩子收藏
初中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精华版),太全面了,为孩子收藏
化学是我们初三阶段才开始接触到的一门学科,而这门学科的学习也是孩子们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对化学中的方程式以及实验总结等总是记不住,导致化学学习成绩不好,考试的时候总是拖了后腿。
其实,很多孩子之所以记不住,学不好我们化学这门学科,最主要的就是没有掌握好一个好的方法所造成的,要想学好化学,最重要的还是得注重方法,只有方法对了,那么,我们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越来越好,下面,为了帮助孩子们可以更好的学好化学这门学科,老师特意为大家带来了一份关于初中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精华版),简直太全面了,建议为孩子收藏!。
初中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复习(精华版)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全部章知点复(精版)知点初中化学全部章节知识点复习(精髓版)单质:石墨、金刚石氧化物: CO、 CO2纯净物:无机化合物:酸: H 2CO3: CaCO3、 Na2CO3、 NH 4HCO 3⋯⋯含碳化合物:的物有机化合物:甲( CH 4)、乙醇( C2H5OH )质乙酸( CH 3COOH )⋯⋯石油、煤、天然气混淆物:生铁和钢空气淀粉Ca(HCO3)2CH4C6H12O6C2H5OHNH 4HCO3CaCO3C CO2Na2CO3CONaHCO3 H2CO3守恒法题型:⑴反应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守恒;⑵混淆物总质量与各组分的质量之和守恒;⑶反应前后某元素(或某物质)的质量守恒;⑷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守恒;⑸溶液中离子电荷守恒关系;⑹混淆前后溶液或溶质的质量守恒;⑺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守恒关系等⑻蒸发或稀释溶液时溶质质量守恒⑴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总质量-反应中生成积淀或气体的质量⑵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量=外加入物质质量-反应中生成积淀或气体的质量差量法题型:⑴依据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差量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⑵依据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的差量,求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⑶依据金属和酸反应前后的差量解答有关天平均衡的问题;解题重点:解析质量变化的原由及规律,依据题意,建立差量与所求量之间的关系信息:SO2 能使红色品红溶液退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 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汲取而除去平常生活中的结晶现象:①被汗水浸润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的盐斑,是由于汗水中含有的氯化钠等物质结晶析出晶体的缘由。
②久置的硫酸铜溶液的试剂瓶口出现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③海水晒盐。
⑴蓝色溶液—— CuSO4⑵黄色溶液—— FeCl3⑶蓝色不溶物—— Cu(OH)2⑷红褐色不溶物—— Fe(OH)3⑸白色不溶物—— BaSO4、 AgCl 、BaCO3、CaCO3、 Mg(OH)2⑹打开盛液体的瓶盖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⑺片状白色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潮解的是—— NaOH⑻黑色粉末—— CuO、MnO2 、 C ⑼红色粉末—— Fe2O3 ⑽红色光明的金属—— Cu ⑾溶于水产生大批热——浓 H2SO4、CaO 等俗名学名化学式金刚石、石墨C酒精乙醇C2H5OH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 Ca(OH)2 生石灰氧化钙 CaO醋酸(熔点16.6 ℃,固态称为冰醋酸)乙酸 CH3COOH木酒精、木醇甲醇 CH3OH干冰固态 CO2 CO2铜绿、孔雀石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 CuSO4· 5H2O 氢硫酸 H2S亚硫酸H2SO3盐镪水(工业名称)氢氯酸、盐酸 HCl 水银汞 Hg纯碱、苏打、面碱碳酸钠Na2CO3纯碱晶体碳酸钠晶体 Na2CO3· 10H2O 酸式碳酸钠、小苏打碳酸氢钠 NaHCO3 苛性钠、火碱、烧碱氢氧化钠 NaOH毒盐、硝盐(工业名称)亚硝酸钠NaNO2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二、常有物质的颜色、状态1、白色固体: MgO 、P2O5 、CaO 、 NaOH 、Ca(OH)2 、KClO3 、KCl 、Na2CO3 、NaCl 、无水 CuSO4 ;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 、MnO2 、Fe3O4 ,*KMnO4 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 Cu 、 Fe2O3、HgO、红磷4、淡黄色:硫。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复
习提纲
本文档将提供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的知识点复提纲,方便学生进行复。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知识点概要:
第一单元:酸、碱、盐
- 酸的性质及常见酸的命名
- 碱的性质及常见碱的命名
- 酸、碱的化学式和离子式的表示方法及计算方法
- 盐的性质及常见盐的命名
-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单元: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和非金属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 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第三单元:金属的活动性
-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规律
- 金属活动性的影响因素
第四单元: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 纯物质和混合物的特征和区别
- 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
第五单元:空气的组成与性质
- 空气的组成及氧气、氮气的性质
- 空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六单元:溶液的组成与性质
-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溶剂的概念
- 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及计算法则
-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及饱和溶液的性质
第七单元:酸、碱溶液的常见性质
- 酸、碱溶液的酸碱度及pH值的计算方法
- 酸、碱溶液的中性化反应及其应用
第八单元:化学反应速率
-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量方法和实验方法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的关系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的知识点复提纲,希望能对学生的复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每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每章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入门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3. 化学符号:元素的符号表示,如H代表氢,O代表氧。
4. 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1/12个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
5.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第二章: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2. 常见元素:如氢、氧、碳、氮等,它们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
3. 化合物的形成:通过化学反应,元素可以结合形成化合物,如水(H2O)。
4. 酸碱盐: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的产物。
第三章:化学反应原理1.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 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3.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行的速度,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4. 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第四章:气体的性质1. 气体的分类:根据化学性质,气体可以分为惰性气体、氧气、酸气等。
2. 气体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等。
3. 气体的收集方法:如水置换法、向上排空气法等。
4. 气体的实验室制备:通过化学反应在实验室中制备气体,如氢气、氧气等。
第五章:水和溶液1. 水的性质:水是极好的溶剂,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表面张力。
2. 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3. 溶解过程:溶质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均匀混合物的过程。
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已经达到最大溶解度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则是溶质未达到最大溶解度的溶液。
第六章: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硬度、熔点、沸点等。
初中化学各章知识点总结复习
第1章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加热用外焰加热(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2H o :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2CO :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2O 的量减少,2CO 和2H O 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初中化学知识点各章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各章总结第一章:化学入门1.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元,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3. 化学实验安全:了解实验室规则,学会使用实验器材,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4. 元素与周期表: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1. 分子与原子: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2.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
3. 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性质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4. 离子的形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
第三章: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3.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4. 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第四章:空气与水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
2. 氧气的性质:氧气是支持燃烧和呼吸的重要气体。
3. 水的组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式为H2O。
4. 水的性质: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表面张力。
第五章:常见的酸和碱1. 酸的性质:酸具有酸味,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2. 常见的酸:硫酸、盐酸、硝酸等。
3. 碱的性质:碱具有苦味和滑腻感,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4.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铵等。
第六章:盐与化肥1. 盐的概念: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
3. 化肥的分类: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料。
4. 化肥的使用:合理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第七章:能源与材料1. 能源的分类: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 材料的分类:金属、塑料、橡胶、纤维等。
3. 能源的转化与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化石燃料的利用。
初中化学的各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的各章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科学的入门课程,它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元素知识、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等。
以下是初中化学各章知识点的总结:第一章:化学入门-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构成宇宙的任何实体,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分为元素和化合物,混合物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 化学实验安全:了解实验室规则,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物质的注意事项。
- 化学计量:包括物质的量、摩尔概念、质量守恒定律等基础概念。
第二章:元素与周期表- 元素的定义: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
- 元素的分类: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
- 周期表的结构:周期表的行称为周期,列称为族,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
- 元素的性质:包括原子序数、电子排布、化合价等。
第三章:化合物- 化合物的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 化合物的类型:氧化物、酸、碱、盐等。
- 化学式:表示化合物组成的符号表达式。
- 命名法:学习如何根据化学式对化合物进行命名。
第四章: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等。
- 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 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 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第五章:酸碱与盐- 酸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提供氢离子的物质,具有酸性。
- 碱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的物质,具有碱性。
- 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数值。
- 盐的定义: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物质。
- 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一种涉及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获得电子的是氧化剂,失去电子的是还原剂。
- 氧化数:表示原子在化合物中的电荷状态。
-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电化学、腐蚀、生物体内的呼吸作用等。
第七章: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必背知识点一、盐的概念及性质1. 盐的定义:盐是由金属离子 (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例如,氯化钠 (NaCl)、碳酸钠 (Na₂CO₂)等。
2. 盐的分类:根据阳离子分类:钠盐、钾盐、铵盐等。
根据阴离子分类:硫酸盐、碳酸盐、碳酸氢盐等。
根据溶解性分类:可溶性盐、难溶性盐、微溶盐。
3. 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其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碳酸盐的化学性质: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 (二氧化碳),并用于检验碳酸盐。
二、常见的盐及其用途1. 氯化钠(食盐):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用途:调味品、腌制咸菜、消除积雪、农业上选种、制生理盐水等。
2. 碳酸钠(纯碱、苏打):用途:制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
3. 碳酸氢钠(小苏打):用途: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
化学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4. 碳酸钙:用途:建筑材料、补钙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
三、化肥的分类及作用1. 氮肥:定义:以氮素为主要养分的肥料。
作用: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使叶色浓绿。
常见氮肥:尿素、氨水、碳酸氢铵、氯化铵、硝酸铵等。
注意事项: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易失去肥效。
2. 磷肥:定义:以磷素为主要养分的肥料。
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
常见磷肥:磷矿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等。
注意事项:过磷酸钙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3. 钾肥:定义:以钾素为主要养分的肥料。
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增强抗倒伏能力。
常见钾肥: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等。
4. 复合肥:定义: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肥。
作用:能同时满足作物对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
常见复合肥: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铵等。
四、化肥的施用与影响1. 施用原则: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量。
初中化学知识点每章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每章总结第一章:化学入门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和离子组成。
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4.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5. 实验室安全:了解实验室基本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二章: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更简单物质的物质。
2.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纯净物。
3. 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用于表示元素的性质和规律。
4. 常见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
第三章:物质的量1. 物质的量的概念:表示物质所含基本单位(原子、分子、离子)数量的物理量。
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定义为一物质中包含6.02×10^23个基本单位的量。
3.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通过摩尔质量将物质的量转换为质量。
4. 气体的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升。
第四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 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3.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方程式。
4. 燃烧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
第五章:酸碱与盐1.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
2.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 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4. 盐:由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和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5.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酚酞溶液等。
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化学反应,其中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
2.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获得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
3. 氧化数:表示原子在化合物中的电荷状态。
4. 电池和腐蚀: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池中用于产生电能,而在金属腐蚀中则导致损坏。
九年级下册化学每章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化学每章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九年级下册的化学学习内容涵盖了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依次介绍九年级下册化学每章的知识点,以深入了解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
第一章:电和化学反应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电和电池的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电与化学的关系以及电池的原理和运作方式。
除此之外,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电化学反应,如腐蚀反应和电解反应等。
第二章:金属与非金属这一章主要讲解了金属和非金属两种不同类型的元素和它们的性质。
我们可以了解到金属具有导电、延展性和可塑性的特点,而非金属则相对较差。
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到金属和非金属的氧化反应以及它们形成的氧化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理石与石膏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理石和石膏这两种常见的矿石。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两种矿石的产地、性质以及其在建筑材料和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同时,还学习了一些与它们相关的实验与反应原理。
第四章:石油与煤这一章主要讨论了石油和煤这两种常见的燃料。
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的产地、成分和使用方式。
另外,还学习了一些涉及石油和煤的重要概念和技术,如石油的提炼和加工、煤气的制备和应用等。
第五章:空气与氧气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空气和氧气两种重要的气体。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空气的成分和性质,以及氧气的制备和应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会了解到一些空气污染的问题,并探讨如何保护我们的大气环境。
第六章: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这一章主要讲解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这两种常见的气体。
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的成分、性质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此外,还会学习到二氧化硫的制备和与空气污染相关的问题。
第七章:碳与碳化合物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碳和碳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碳元素的性质以及它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章节中也会学习到碳的同素异形体,如钻石和石墨。
此外,还会学习到一些常见的碳化合物,如烷烃、烯烃和炔烃等。
九年级下册化学前两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化学前两章知识点总结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奥秘。
在九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了化学的前两章知识点,包括物质的分类与性质以及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一、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性质将其进行分类。
物质的分类有两种方法:按性质分类和按组成分类。
按性质分类,我们可以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包括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物质,例如氧气、金属铁等。
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等。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组分混合而成的物质,例如沙水、糖水等。
按组成分类,我们可以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例如氧气、金属铁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等。
化合物可以根据元素之间结合的电价比例将其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物质有很多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与酸反应、与氧气燃烧等。
二、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式是用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种类和元素的原子数目的一种表示方法。
化学式包括分子式和离子式。
分子式是指化合物中原子的实际数目,例如H2O表示水分子,CO2表示二氧化碳分子。
离子式是指化合物中离子的数目和种类,例如NaCl表示氯化钠。
化学式的书写需要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电价以及守恒原则进行。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表示方法。
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等。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写在箭头的左边,产物写在箭头的右边。
化学方程式也需要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
化学方程式中还可以通过平衡反应方程式来表示反应前后各个元素的原子数目是否相等。
平衡反应方程式可以通过添加系数来平衡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保持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七年级下册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全册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全册人教版第一章有关物质的分类及常见物质-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质和混合物- 纯净物质: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氢气-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氯化钠-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它们可以分离,如水溶液、空气第二章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酸、碱、盐- 酸的性质:酸味、蓝色石蕊纸变红、和金属反应产生气体等- 碱的性质:碱味、红色石蕊纸变蓝、和酸中和产生盐等- 盐的性质:无味、无色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等-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碱、盐的应用:酸用于制造化肥、肥皂等,碱用于制造肥皂、玻璃等,盐用于食盐、制药等第三章空气与氧气-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等- 氧气的性质:无色、无味、能支持燃烧等- 燃烧现象:燃烧的条件、燃烧产物和反应物等- 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物质、助燃物质和氧气的三者都必须同时存在- 燃烧的反应物和产物:燃料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能量等第四章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的性质:良导电性、良导热性、延展性、塑性等- 常见金属的应用:铁用于制造建筑材料、机械等,铜用于制造电线、管道等,铝用于制造飞机、罐头等- 非金属的性质:差导电性、差导热性、脆性等- 常见非金属的应用:硫用于制造硫酸、火药等,碳用于制造铅笔芯、石墨等,氯用于制造消毒剂等第五章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检验- 酸性物质的检验:蓝色石蕊纸变红- 碱性物质的检验:红色石蕊纸变蓝- 酸碱性物质的中和反应:酸和碱中和产生盐和水- 酸碱性物质的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制备酸碱溶液,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水第六章元素及其化合物- 元素的符号和原子序数- 氧气、水、氯气等化合物的成分和性质第七章硝酸和氢氧化钠的实验室制备及性质- 硝酸的实验室制备及性质:硝酸和铁的反应- 氢氧化钠的实验室制备及性质:氯化钠和氢氧化铝的反应第八章碳的化合物- 碳的化合物:甲烷、乙烯、乙醇等- 甲烷和乙烯的性质和用途第九章废旧电池的处理与利用- 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分类回收、环保处置等- 废旧电池的利用:回收利用、资源化利用等第十章铁的提取与利用- 铁的提取方法:高炉法、电解法等- 铁的利用:制铁、冶金等第十一章石油的组成和提炼- 石油的组成:烃类化合物等- 石油的提炼方法:原油分馏等第十二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 减少污染的方法:循环利用、节约用水用电等以上是七年级下册化学复知识点归纳的全册内容,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七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本文档旨在对七年级化学下册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复和掌握课程内容。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 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
- 元素:原子的概念、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
- 化合物:化学式、离子和离子键
- 物质的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溶液和悬浮液
第二章:常见元素和常见化合物
- 常见元素:氧、氮、氢、碳等
- 常见化合物:水、二氧化碳、盐等
第三章: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
- 空气的组成:氧气、氮气等
- 氧气:氧气的性质、制取和应用
- 氮气:氮气的性质、制取和应用
第四章:火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
- 火的危险性:火的成分和传播方式
- 防范措施:预防火灾的方法和灭火器的使用
第五章:常见盐的制备和性质
- 盐的制备:酸和碱中和反应
- 盐的性质:有机盐和无机盐的特点
第六章:常见氧化物和酸
- 氧化物:氧化物的概念、常见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 酸:酸的概念、常见酸的性质和应用
第七章:常见碱和水溶液
- 碱:碱的概念、常见碱的性质和应用
- 水溶液:溶解、稀释和浓度的概念
第八章:金属
- 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导电性、延展性和韧性等
- 金属的应用:常见金属的用途和合金的概念
第九章:非金属
- 非金属的性质:非金属的导电性和脆性等
- 非金属的应用:常见非金属的用途和硅的概念
第十章: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的概念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 烃: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特点和应用
以上为七年级化学下册的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
初中化学2011下册章节复习要点
第八单元 金属 合金 金属资源课题一 金属材料考试要求: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能区别金属与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知道合金的特性及应用,知道生铁和钢等金属的重要合金。
一、金属材料(考点一)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一定的韧性二、合金(考点二):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混合物)★: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考试要求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及常见酸的反应1、金属材料初步认识置换反应,并能解析常见的化学反应能用金属活动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作简单的判断,并能解析常见的化学反应 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Mg +O 2点燃2MgO 2Mg +O 2 2MgO 注:MgO :白色固体 4Al +3O 2 点燃2Al 2O 3 4Al +3O 2 2Al 2O 3 注:Al 2O 3:白色固体 3Fe +2 O 2点燃Fe 3O 4 2Cu + O 2△2CuO 注:CuO :黑色固体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 + 酸 → 盐 + H 2↑ 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H 2SO 4 + Mg MgSO 4 + H 2↑ 2HCl + Mg MgCl 2+ H 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3H 2SO 4 + 2Al Al 2(SO 4)3 + 3H 2↑ 6HCl + 2Al 2AlCl 3+ 3H 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H 2SO 4 +Zn ZnSO 4 + H 2↑ 2HCl +Zn ZnCl 2 + H 2↑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H 2SO 4 + Fe FeSO 4 + H 2↑ 2HCl + Fe FeCl 2+ H 2↑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或硫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 一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法:M(H 2) =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 置换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Fe + CuSO 4 == Cu + FeSO 4 (“湿法冶金”原理)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2Al + 3CuSO 4 Al 2(SO 4)3 + 3Cu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无色Cu + 2AgNO 3 Cu(NO 3)2 + 2Ag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初中化学下册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下册复习资料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科学,涉及到各种材料的构成、性质、转化等方面。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好化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化学在高中、大学和职业生涯中都会经常遇到。
下面是初中化学下册的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分子和离子本章主要介绍了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区别和特点。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一种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
离子也是由原子组成的,但是它们通过失去或者获得电子而带上了电荷,具有电解质特性。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区分分子和离子的区别,透彻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化学计量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学计量的相关内容。
在化学实验中,化学计量是十分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原子量、分子量、摩尔质量等计量单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方法。
第三章元素和化合物本章主要介绍了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其性质。
元素是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化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经过化学反应而组成的一种物质。
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特点可以加深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解。
第四章气体的性质本章主要介绍了气体的性质,包括气体的压力、体积、温度等。
学生需要仔细了解这些概念,并理解气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反应的计算方法。
第五章溶液和溶解度本章主要介绍了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了解溶液的组成和性质,掌握溶解度的计算和溶解过程的影响因素是理解化学反应和实验中确定溶液浓度的重要基础。
第六章酸碱和盐本章主要介绍了酸、碱和盐的概念和性质。
初步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计算方法,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反应模式,并能够预测反应的产物。
同时掌握一些重要的酸、碱和盐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第七章金属和非金属本章主要介绍了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和性质。
初步了解金属的常见性质和性质周期性,以及非金属的常见性质和化学变化。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合金的概念和性质。
总结初中化学下册包含了众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在高中和大学的课程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初中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分类与构成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如氧气、铁。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果汁。
2. 物质的构成-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二、化学反应与方程式1. 化学反应- 概念: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重新形成,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 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
2. 化学方程式- 书写规则:正确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以及物质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和质量比。
- 平衡化学方程式: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相等。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
2.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如冰融化成水。
- 化学变化:伴随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腐蚀。
四、元素与周期表1. 元素- 定义: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分解成更简单物质的物质。
- 元素符号:代表元素的简写,如氢(H)、氧(O)。
2. 周期表- 结构: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分为周期和族。
-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五、酸碱与盐1. 酸- 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H+)的物质。
- 常见酸: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2. 碱- 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常见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铵(NH4OH)。
3. 盐- 定义:由阳离子(通常是金属离子)和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 常见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碳酸钙(CaCO3)。
初中化学下册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下册必背知识点归纳下面是初中化学下册的必背知识点的归纳: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分为周期和族。
-周期表示元素的主能级数,周期数逐渐增加。
-族表示元素的外层电子数,族数增加时,元素的性质会有一定规律。
2.元素:-元素是由原子构成的,具有唯一的原子序数和原子核电荷数。
-元素的性质取决于其原子的结构和电荷分布。
-元素可以根据其性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
3.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因电子的转移或共享而相互结合的键。
-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电子的转移而形成的,例如钠和氯形成氯化钠。
-共价键是由电子的共享而形成的,例如氢气的分子里两个氢原子共享一个电子对。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而形成的,例如铝形成的金属键。
4.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
-中和反应的特点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
5.溶液:-溶液是溶剂中溶解了其他物质的体系。
-溶剂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质是溶在溶剂中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摩尔分数、体积分数等表示。
6.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式表示化学物质中各类原子和原子的数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应保持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7.化学式的计算:-百分含量可以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物的化学式计算。
-摩尔质量可以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物的化学式计算。
-由元素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比例可以得到化合物的化学式。
8.物质的分解和组成:-物质的分解是指将复杂的物质分解成简单的物质。
-物质的组成是指将简单的物质组合成复杂的物质。
-物质的分解和组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
9.常见的化学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反应,产生盐和水。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水的电离反应是指在适当条件下,水分子发生自身分解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 金属 合金 金属资源课题一 金属材料考试要求: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能区别金属与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知道合金的特性及应用,知道生铁和钢等金属的重要合金。
一、金属材料(考点一)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一定的韧性二、合金(考点二):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混合物)★: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考试要求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及常见酸的反应初步认识置换反应,并能解析常见的化学反应能用金属活动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作简单的判断,并能解析常见的化学反应 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材料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Mg +O 2点燃2MgO 2Mg +O 2 2MgO 注:MgO :白色固体 4Al +3O 2 点燃2Al 2O 3 4Al +3O 2 2Al 2O 3 注:Al 2O 3:白色固体 3Fe +2 O 2点燃Fe 3O 4 2Cu + O 2△2CuO 注:CuO :黑色固体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 + 酸 → 盐 + H 2↑ 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H 2SO 4 + Mg MgSO 4 + H 2↑ 2HCl + Mg MgCl 2+ H 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3H 2SO 4 + 2Al Al 2(SO 4)3 + 3H 2↑ 6HCl + 2Al 2AlCl 3+ 3H 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H 2SO 4 +Zn ZnSO 4 + H 2↑ 2HCl +Zn ZnCl 2 + H 2↑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H 2SO 4 + Fe FeSO 4 + H 2↑ 2HCl + Fe FeCl 2+ H 2↑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或硫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 一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法:M(H 2) =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 置换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Fe + CuSO 4 == Cu + FeSO 4 (“湿法冶金”原理)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2Al + 3CuSO 4 Al 2(SO 4)3 + 3Cu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无色Cu + 2AgNO 3 Cu(NO 3)2 + 2Ag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①CuSO 4溶液:蓝色 FeSO 4 、FeCl 2溶液:浅绿色②Fe 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考点二、置换反应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化合物考点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课题三、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考试要求知道一些常见的铁矿和铝矿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考点一、铁的冶炼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高温3CO + Fe2O32Fe + 3CO2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书上图8-20需注意:①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CO与空气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
②实验完毕后继续通入CO的目的;防止氧化铁被还原成铁后,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③尾气的处理:因为CO有毒,所以尾气中的CO气体要经过处理,变成无毒的气体。
可点燃使其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
4、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5、石灰石的作用: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考点二、含杂质化学反应的计算含杂质的物质质量与纯物质质量的转化:纯物质的质量=含杂质的物质质量×纯物质的纯度考点三、铁的锈蚀(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
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③改变铁的单一结构,制成不锈钢(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考点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①防止金属腐蚀1、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的代用2、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第九单元溶液课题一、溶液的形成考试要求: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知道水、乙醇、汽油等常见溶剂考点一、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只能是一种。
可以是固、液、气三态,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⑴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⑵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⑶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⑷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能溶解的物质二、乳浊液与乳化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三、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考点二)①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②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③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溶解课题二、溶解度考试要求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含义;初步了解溶解度曲线掌握溶解度的概念,特别注意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有关溶解度曲线:能看得懂溶解度曲线图,能根据图上的数据进行计算考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注意: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针对某一溶质而言,不是对所有溶质而言。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若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若不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考点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注意:溶解度是指溶质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①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②在20℃时,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外在因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4)溶解度曲线①曲线的意义: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3、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①蒸发溶剂:适用于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
如NaCl(海水晒盐)②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用于得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如KNO3课题三、溶质的质量分数考试要求初步学会有关溶液的计算1、公式:2、计算类型:(考点一)⑴根据概念计算:直接利用公式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或三个量中的其他任意一个量) ⑵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⑶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结合进行一定的拓展(这是中考的主要命题均势03、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C%= × 100%(C < S )(注:S 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