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第一框 维护劳动权益 教学设计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教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合同的构成要素和订立过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懂得劳动者如何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
2.增强自身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
3.懂得劳动者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的途径和方式,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解决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
2.教学难点: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1.情境导学法:通过展示一张劳动合同霸王条款的图片,使学生获取感性认识。
2.案例教学法:学生研读案例,引导学生根据案例分析归纳出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讨论法:学生分小组讨论正确维护自己权益的途径和方式,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法:1.自主探究法:根据教师在课前布置的任务进行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2.分析讨论法:学会根据材料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课件展示一张劳动合同霸王条款的图片,以形象直观的手段使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并激发学习兴趣:不签合同就下岗根据展示的漫画,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答案。
漫画中的霸王条款违反了订立劳动合同的哪些原则?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基础上,逐一导出知识签订合同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出系统知识。
创设情境小王平时在单位工作时责任心不是太强,2021年先后迟到11次,一次因工作疏忽,将不合格品流入产线,全班组集体返工,造成10000元的经济损失,发年终奖时,小王比别的员工少拿1500元,他觉得自己的劳动权利被侵犯了,要求公司补发1500元奖金。
小组讨论(一)本环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将同学们分成5组,每小组根据情境说明小王的要求能得到满足吗。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第十二课第一课时教案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第十二课第一课时教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第十二课第一课时教案一、课程目标:1. 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2. 掌握如何正确处理生活中的法律事务;3. 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2. 让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法律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下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法律问题。
(2) 请学生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到其他可能的法律问题。
2. 讲解法律(1) 教师给学生讲解什么是法律,以及法律的作用。
(2) 教师以具体的例子来解释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3. 提供案例(1) 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案例,例如:在路上行驶时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否则会受到处罚;在公共场合需要注意行为礼仪等等。
(2) 学生按照案例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4. 观看视频(1) 教师播放一段以法律知识为主题的视频。
(2) 观看完毕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讲解。
5. 班会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班会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案例。
(2)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表演来探讨如何正确处理不同的法律问题。
6. 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所讲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明确自己所学的内容。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认真遵守法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到心中有法、口中说法、行动合法。
五、板书设计:1.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 生活中的法律问题3. 案例探讨4. 视频欣赏5. 班会活动6. 总结六、课后作业:1. 画一张生活中需要遵守法律规定的图片,并注明相应的法律规定。
2. 思考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并写出不少于300字的小记,表达自己对于法律的看法和理解。
第十二课《维护权利,适应社会》第一课时教案(陕教版初二下)
第十二课《维护权利,适应社会》第一课时教案(陕教版初二下)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自学守法,树立运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的意识。
珍爱自己受教育工作者的权益,树立运用法律爱护自己受教育的权益的意识,自学履行受教育工作者的义务,树立自觉运用法律爱护自己的经济权益的意识。
2、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培养依法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能力。
自学履行受教育工作者的义务。
学会贪污爱护自己的受教育工作者权和经济权益。
3、知识明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差不多权益又是公民的差不多义务,明白法律爱护公民的受教育权。
明白法律顾咨询爱护公民的财产,明白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运用法律爱护自己的受教育工作者的权益,自觉履行受教育工作者的义务。
2、〝法定继承人的范畴及继承顺序〞。
教时:四课时第一课时我的受教育权〔上〕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受教育的意识,树立终身受教育的意识。
2、能力正确认识受教育是公民的权益和义务。
知识明白教育关于个人一辈子活及国家进展的重大阻碍,明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益和义务,明白公民受教育权的差不多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教育关于个人一辈子活和国家进展的重大作用。
难点:公民受教育权教法:讲授、提咨询相结合教程:导入:观赏歌曲«校园的早晨»教师:听这首歌时,你可明白你天享受着国家给予你的受教育的权益?那么怎么讲什么是受教育工作者权,国家什么缘故要给予公民受教育工作者权引入本课课题:我的受教育权〔上〕一、感受教育工作者对个人一辈子活、国家进展的重大阻碍讲述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曾报道过的一个贫困学生的求学经历教师:邓茂云在求学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面对困难他什么缘故还要坚持上学?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那么资料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师引导:同学们,学校教育开设了许多科目,你们明白这些学科各自对学生成千的作用吗?活动:不同学科的作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的第二个◆下的内容。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教案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其法律保护。
2. 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劳动法律法规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特殊权益。
2. 劳动法律法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3.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途径: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其法律保护,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途径。
2. 教学难点:劳动法律法规的具体运用,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律法规及维护途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件,引导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法律保护。
2. 讲解劳动法律法规:详细讲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3. 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依法维权。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查找一个关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的案例,下周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劳动者合法权益及其法律保护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法律法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对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了解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2. 邀请劳动法律法规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 开展劳动者权益保护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第五单元第十二课-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合同签订中需注意的问题。
通过实际案例阐明权利和义务是对应的。
学生讨论后探讨维护权益的方式,疏通引导。
1
3
5
15
8
6
2
板书设计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学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二、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三、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布置作业
1、签订劳动合同需注意哪些问题?
2、劳动者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教材分析
重点
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
难点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关键
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教具资料
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复习巩固新 Nhomakorabea导入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师生问候,清点人数,秩序维护。
民法保护的人身权包括哪些内容?
【案例分析】:三个刚毕业中专生关于劳动合同的困惑
2、劳动者的义务
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遵守职业道德。
三、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1、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2、重视劳动合同的作用
3、熟悉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形式
4、寻求法律帮助
师生共同总结本堂课学习到的内容。
巩固之前所学。
案例分析形势引出对劳动合同的关注。
明确概念和作用。
阐明合同签订的原则。
1、签订劳动合同利大还是弊大?
2、签订劳动合同有何作用,应遵循什么原则?
一、学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的含义
一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制-下册-[教学设计]第12课-干点家务活-第1课时
第12课干点家务活(第1课时)教学目标1.回顾曾经做过的家务,体会做家务过程中的快乐与成长。
2.体会做家务对自己的成长和给家庭生活带来的积极意义,养成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回顾曾经做过的家务,体会做家务过程中的快乐与成长。
2.体会做家务对自己的成长和给家庭生活带来的积极意义。
教学难点养成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视频:《扫地小技巧》。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
课后,老师请同学们制订一份家务安排表,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家务。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家务活吧。
1.出示一些家务活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些家务活你们做过吗?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二、探究学习探究(一)我做过的家务活师:老师相信同学们做过的家务还有很多。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吧。
1.出示教材第46页的“苹果树”,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师:“苹果树”上的每一个苹果代表一种你做过的家务,你能摘到几个苹果呢?如果你还做过其他家务,可以画在空白的苹果上。
2.学生开始游戏并分享。
预设:生1:我摘到了5个苹果,我会摆碗筷、扫地、擦桌子、倒垃圾、浇花。
生2:我也摘到了5个苹果,我会摆碗筷、扫地、擦桌子、倒垃圾、洗衣服。
师:同学们可真棒!虽然我们年龄小,但是我们在家里可以做很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是多么令人自豪的事情呀!探究(二)做点家务很不错1.出示教材第47页的三张图片。
师:看,这几位同学也在做家务。
你们知道做家务有什么好处吗?2.小组交流并派代表发言。
预设:生1:奶奶年龄大了,童童看见奶奶在择菜,便主动去帮忙,让奶奶多休息,减轻了奶奶的负担。
师:主动做家务,可以减轻家人的负担。
生2:扫地会累,但是经常扫地,可以锻炼身体,胳膊会比以前更有力气。
而且扫地要讲方法才能扫干净,我们学会了方法,还可以教其他人。
师:扫地是一项技术活,要讲究方法。
你们知道扫地有哪些技巧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有关“扫地”的视频,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学一学。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干点家务活》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的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承担家务责任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对话,引导学生了解家务活的种类、意义以及如何参与家务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务能力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对家务劳动有一定的认知,但往往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对他们的家务能力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家务劳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务活的种类和意义,学会承担家务责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承担家务责任的意识,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务活的种类和意义,学会承担家务责任。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承担家务责任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对话,引导学生了解家务劳动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家务活的种类和承担家务责任的方法,培养合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在课后参与家务劳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教学资源。
2.家务活的实物道具(如扫把、拖把等)。
3.小组讨论所需材料(如纸张、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家务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务劳动。
教师提问:“你们见过这些家务活吗?它们是谁做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家务活的种类(如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等)和意义。
同时,展示一些家务活的真实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第十二课第一框-维护劳动权益-教学设计上课讲义
第十二课第一框维护劳动权益教学设计江苏省六合职业教育中心校许本洲吴万永教学内容第十二课第一框维护劳动权益课时 1教学目标认知了解实现就业的途径;懂得正确签订劳动合同;知道劳动合同中常见的侵权行为;了解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懂得通过正当途径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权益。
情感态度观念增强正确维护劳动权益的意识,在求职、劳动的过程中,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劳动权益。
运用能识破求职过程中的陷阱,识别不规范的劳动合同,选择最经济、最有利的方式解决可能出现的劳动争议,避免自身劳动权益受侵害。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劳动合同的签订。
教学难点:识别和防范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各种侵权行为。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和材料;事先布置学生做职校生就业方式的调查;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印发职校生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复印件。
学生:预习课文;调查职校生的就业方式;收集与就业有关的资料。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主要内容教学活动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作者简介:许本洲,男,江苏省六合职业教育中心校学生处主任,德育学科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职业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南京市职业教育德育中心组兼职教研员,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参与过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参编了国规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及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先后主编、参编《就业与创业指导》、《职场导航》等教材、专著10多本,有10多篇论文先后获奖或发表。
教学设计使用说明:“教学过程”中各部分的“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同步进行。
可参见本课表格式教学设计(点击下载)。
本课教学课件下载:维护劳动权益课件。
第12课 干点家务活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第12课干点家务活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为:通过让学生意识到家务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做好家务活,从而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家务活的概念和种类。
(2)知道家务活对于家庭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1)通过家务活的实践,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务活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组织协作能力。
(2)倡导家庭和睦,具有正确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家务活的种类和重要性。
(2)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完成家务活。
(2)如何让学生了解家务活的种类和对于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务活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述家庭中家务活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家务活的种类和内容。
3.循序渐进法: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家务活的基本操作,逐步提升学生独立完成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教师通过情境导入法,让学生较好地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和意义。
2.教师问学生:你们家庭中有谁会做家务?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做家务有哪些好处?二、讲授(10分钟)1.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法,讲述家庭中家务活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家务活的种类和内容。
2.学生听讲、跟读。
三、练习(2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讲解家务活的基本操作,如何扫地、拖地、擦窗户、整理书本等。
2.教师以教授做家务为主,逐步提高学生独立完成家务的能力。
3.学生跟随教师操作。
四、总结(10分钟)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要点,让学生进一步固化学习内容。
2.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做好家务活有哪些好处?五、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和家人一起做家务,感受家务活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和法律第十二课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教学设计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二课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一、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教学设计顺德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陈赣宁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劳动合同的构成要素和订立过程;懂得正确签订劳动合同;知道劳动合同中常见的侵权行为;(2)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3)懂得通过正当途径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权益。
2.情感态度观念增强自身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能够坚持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作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
3.运用能够识别不规范的劳动合同,懂得劳动者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的途径和方式,学会解决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避免自身劳动权益受侵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2.教学难点:依法签订劳动合同3.教学关键点:首先,中职学生没有直接相关的生活经历,例如没有劳动经历、未签订过劳动合同等;其次,学生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合同意识、维权意识不够强烈;再次,对于自己作为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知道的比较少。
所以,中职学生需要掌握作为劳动者最基本、最需要的法律知识,为今后顺利参加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奠定基础。
在实际学习中可以借助具体案例,在案例的学习、研讨中增强维权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三、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讲授法。
教学中通过三个串联的情景故事把教学过程划分为五大教学板块,通过大量材料和案例,设计四个探究活动,通过设置情景故事和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处于主动激活状态,从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完成从理论最终回归到生活实践。
四、教学资源高教社《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P144~P149;《教师教学用书》P206~211;《学习指导》P116~P120;劳动合同样本;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和材料;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印发劳动合同样本。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与劳动合同有关的资料。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环节三:做家务讲方法
1、出示教材中的三幅情境图,引发学生读图感悟。
2、做家务要讲究哪些方法?说一说。学会做家务会带来快乐,要主动为家人分担家务。
(三)课堂总结
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师:小朋友们,劳动最光荣,今天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希望你们回家之后,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验一下做家务的快乐与收获!
2、让学生掌握做简单家务活的本领,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பைடு நூலகம்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我演你猜
老师做扫地,做饭的动作,让学生猜是什么。
师:扫地、洗碗、擦桌子这些都属于家务活,今天我们就来教教他们干点家务活。(板书:干点家务活)
(二)探究新知
环节一:爸爸妈妈辛苦啦!
1、介绍一下你的爸爸妈妈每天下班回家都做了哪些家务活?
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父母们的辛苦,你会不会心疼?那该怎样做?
3、小结。通过学生展示并介绍父母一天的家务劳动,让孩子们感受父母劳动的辛苦,激发孩子们爱父母,关心父母之情,从而萌发体贴父母,愿意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活的欲望。孩子们知道了父母的辛苦,想帮助父母干家务活,
环节二:我是家务小能手
1、出示“苹果树”,请学生说说苹果树中的哪几种家务是自己常做的,通常是怎么做的。并上台进行演示。不会做的怎么办?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学校
备课人
年级
一年
课题
12、干点家务活(第1课时)
组长
教学目标
1、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
2、初步认识劳动与收获的关系,学习感激劳动者,爱护他们的劳动成果,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案12课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案12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12课《尊重劳动者》,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第12课《尊重劳动者》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者,认识到劳动的平等与尊重。
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他们为美好未来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尊重劳动者,消除对不同职业的偏见。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图片,让学生猜猜他们是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a. 介绍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者。
b. 分析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让学生明白尊重劳动者的意义。
c.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尊重劳动者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a. 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父母的职业,分享劳动者的辛苦与付出。
b.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职业的劳动者,体验劳动的辛勤与快乐。
4. 例题讲解:以尊重劳动者为主题,设计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尊重劳动者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尊重劳动者2. 板书内容:a. 不同职业的劳动者b.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c. 尊重劳动者,关爱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想一想,你的父母从事什么职业?他们辛苦吗?请写一篇关于尊重劳动者的短文。
b. 请你列举三个你身边的劳动者,并说明为什么尊重他们。
2. 答案:a. 短文示例:我的爸爸是一名建筑工人,每天早出晚归,为了我们的生活付出了很多。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为他们感到骄傲。
b. 示例:身边的劳动者有老师、医生、环卫工人。
尊重他们,是因为他们为社会、为我们付出了辛勤的努力,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教案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其法律保护。
2. 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3. 提高学生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1.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特殊权益。
2. 劳动法律法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3.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途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其法律保护,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途径。
2. 教学难点:劳动者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2.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情景模拟法,模拟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其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劳动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5. 情景模拟:模拟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践能力。
6. 总结讲解:总结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及维护途径,强调学生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7. 课堂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对劳动者合法权益及其保护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2. 评价内容:学生课堂参与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3.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在各个环节的表现在A-F等级进行评价,A 级为优秀,B级为良好,C级为中等,D级为较差,E级为较差,F 级为不合格。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文本。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教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二课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一、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劳动合同的构成要素和订立过程(2)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3)懂得劳动者如何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2.情感态度观念增强自身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能够坚持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作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
3.运用懂得劳动者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的途径和方式,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解决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从教学大纲看,依法维护权益属于教学要求中的运用层次;从教学内容来看,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本身是签订劳动合同和增强劳动者权利、义务意识的目的所在及教学的落脚点。
从现实来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例很多,很多劳动者法律意识的淡漠、法律知识的缺乏又制约着劳动者依法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的能力,而广大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个人乃至家庭的切身利益。
所以,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从劳动合同本身来看,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就业时的一个重要步骤,能否成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是否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不仅表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正式确立了劳动关系,而且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固定和明确下来,从而可以实现劳动者的劳动权,保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利,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纠纷。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目前还普遍存在着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内容不规范等现实问题。
从学生自身实际来看,大部分中职学生没有切身体会,对劳动合同的重要性、规范性、有效性等均缺乏必要的认识。
所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3.结构线索本学时的主题是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逻辑结构是:怎样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这是成为劳动者、确定劳资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成为劳动者后作为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和应当履行哪些义务,劳动者享有权利,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利益的基础;理解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与途径,知道劳动者维权的法律依据,熟悉解决劳动争议的形式等。
十二课维护劳动权益
劳动权益的案例 分析
劳动合同纠纷案例
案例概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因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支付劳动报酬而引发 的纠纷。
案例分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并可要求赔偿金。
案例结论:劳动者应当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了解自己的权益,一旦发生纠 纷,应当及时寻求法律援助。
包括工资、工时、 安全、卫生等方面 的权益
是保障劳动者权益 的基础
受到法律保护
劳动权益的内容
劳动报酬权:劳动者按照约定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休息休假权:劳动者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 劳动安全卫生权:劳动者享有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社会保险福利权: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劳动权益的重要性
保障劳动者基本 权利,维护社会 稳定
案例建议:提出解决工资待遇纠纷的建议和措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休息休假纠纷案例
案例概述:劳动者因 公司未按照法定标准 支付加班工资和安排 调休而提起诉讼
案例分析:分析劳动 者在休息休假方面享 有的权益,以及公司 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 具体情况
案例结论:法院判决 公司支付加班工资和 调休工资,维护了劳 动者的合法权益
工资待遇的保障
最低工资标准:政府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所获得的最低劳动报酬, 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求。
工资支付保障:企业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周期和支付方式,及时足额支付 劳动者工资。
加班工资保障: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外为企业提供劳动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加班 工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劳动安全的保障
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 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的开展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的完善和维护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12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案
5.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PPT出示未成年人的权利大致有以下16种: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受教育权、
刑事豁免权、隐私权、受保护权,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财产所有权、著作权、专利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国家赔偿权、宗教信仰自由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①为什么会产生校园欺凌的呢?某机构曾发布过一份调查报告。你认为这些说法合理吗?为什么?
②校园严重欺凌行为对应的刑法罪名有哪些?看P88页。
③针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哪些部门联系印发了哪个文件,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剑”。
5.想一想,你接受过校园欺凌事件的调查吗?你认为你们学校有没有这类现象?你觉得如何做,才能让校园生活更和谐、更美好?
2.组织交流、讨论。
3.组织学生模拟练习:握手,联系交往中握手的注意点。
4.教师拓展资源:女孩受性侵犯的情况:今年以来,女童被性侵害的案件频发,如南京南站猥亵女童、医院猥亵女童案。
5.组织阅读知识窗内容(PPT展示),解答学生的疑问。
6.小结: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要注意保护身体隐私部位,一旦遇到侵犯,应当尽快远离并告知父母和老师。
1.提问:国家通过专门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特别权利,你知道有哪些法律吗?
想一想,国家通过专门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特别权利,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毒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都有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条款。
2.请学生在“活动园”栏目中选一选,并组织交流,理解法律规定和配套制度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分析四个情境涉及的法律规定。
4.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整理出遇到维权事件要:冷静应对、避免危险、逃离现场、及时报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第一框维护劳动权益教学设计江苏省六合职业教育中心校许本洲吴万永
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
作者简介:许本洲,男,江苏省六合职业教育中心校学生处主任,德育学科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职业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南京市职业教育德育中心组兼职教研员,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参与过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参编了国规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
律》及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先后主编、参编《就业与创业指导》、《职场导航》等教材、专著10多本,有10多篇论文先后获奖或发表。
教学设计使用说明:“教学过程”中各部分的“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同步进行。
可参见本课表格式教学设计(点击下载)。
本课教学课件下载:维护劳动权益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