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3专题复习课教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乙酸课后达标检测课件苏教版必修2
13.观察图中物质分子的比例模型及其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A 是乙醇,则 B 的名称是________, C 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 (2) 如 图 所 示 化 学 方 程 式 中 的 “ 反 应 条 件 ”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物中只有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是 18O,生成物中含这种 氧原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物质名称)。 (4)在 B 的分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原子共有______个。
(3)乳酸发生下列变化:
,所用的试剂是
a________,b________(写化学式);写出乳酸与少量碳酸钠溶 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已知 A 是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然后比较观察得出 B 是乙酸,D 是水。然后就应想到 C 是乙酸乙酯。(2)酯化反应的 催化剂是浓硫酸,反应条件是加热。(3)在这样的酯化反应中, 醇分子中断裂的化学键是 O—H 键,则 18O 应在乙酸乙酯分子 中。(4)乙酸分子中的 2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都是最外层电子 数为 8 的原子。 答案:(1)乙酸(或醋酸或冰醋酸) CH3COOCH2CH3 (2)加热(或△) (3)乙酸乙酯 (4)4
4.枸橼酸乙胺嗪可用于驱除肠道虫病,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枸橼酸乙胺嗪
反应的是( )
A.乙酸
B.乙醇
C.碳酸钠溶液
D.溴水
解析:选 D。枸橼酸乙胺嗪中所含有的官能团是—COOH、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苏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有机分子的结构、碳原子的化学键及其分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教学难点:有机分子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特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讲解(15分钟)
1.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
学科。
2.讲解碳原子的特性和化学键的分类,让学生了解碳原子的四价性和单、双、三键的特点。
3.介绍有机分子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有机分子的饱和与不饱和以及环状结构等概念。
三、实践(20分钟)
1.老师出示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并让学生进行分类和命名练习。
2.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和反应规律。
四、训练(15分钟)
1.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答题练习。
2.指导学生复习之前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1.让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的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应用场景。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有机化合物的
结构和命名规则也有了初步认识。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等形式,进一
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有机化学的知识。
2019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小结与测评学案 苏教版必修2
2019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知识网络构建]一、烃的结构和性质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转化关系2019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化学方程式: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课程名称: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第一课时教材: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内容:物质的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能够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掌握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3. 能够运用化学符号和式表示化学物质。
教学重点:1.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2. 化学符号和式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 怎样用化学符号和式表示化学物质。
2. 怎样区分原子、分子和离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分类。
2. 引出本节课的话题:物质的结构。
二、讲解(15分钟)1.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引入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2. 讲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定义和区别。
3. 示范化学符号和式的表示方法。
三、练习(15分钟)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2. 在黑板上进行化学符号和式的练习,让学生理解符号和式的含义。
四、拓展(10分钟)1. 通过案例分析或实际应用,深入了解分子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理解。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复习本节课内容。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多阅读相关知识,提高化学素养。
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物质的结构展开,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掌握化学符号和式的表示方法。
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13--14学年最新版高中化学同步授课课件:专题3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乙酸(苏教版必修2)
CH2-O-C-CH3
CH2-O-C-CH3 O + 2H2O
5.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方法最好的是( D ) A. 分液漏斗分液
B.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通过分液分离
C.加热蒸馏 D.加入氢氧化钠后,蒸出乙醇,再加浓硫酸蒸出乙酸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沸点、熔点、溶解性 分子组成与结构 乙酸 可燃性、弱酸性 酯化反应
化学性质
用途
1. 关于乙酸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C ) A.它是四元酸 B.清洗大理石的建筑物用醋酸溶液
C.它的酸性较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D.它的晶体里有冰,所以称为冰醋酸
2.用乙酸和含有18O的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关于18O的存在 正确的是( C ) A.CH3CH2O18OCCH3 B.H218O
第2课时 乙酸
1.掌握乙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能够写出乙酸与碱、盐、 醇的反应方程式。
2. 掌握酯化反应中化学键的变化,以及了解乙酸在生活
中的用途。
3.通过用乙酸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化学
对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猜 一 它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还能醒酒,促进新陈代谢,更神奇 猜 的是它还兼具美容作用,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物质吗? 食醋
CH3COOH
CH3COO-+H+
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
酸性: CH3COOH>H2CO3
[实验探究]
初中已经学过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乙 酸的确有酸性;设计实验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仪器和药品自选)
剂
变红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酸性 酸性 酸性: CH3COOH>H2CO3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教案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课标内容: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会考考纲:1(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B)2(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二)过程与方法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通过1-20号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学习,扩展到主族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的认识,初步体会归纳与演绎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了解物质运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二、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教学重点:了解原子的结构,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下表是构成原子的各微粒的一些参数,请根据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表1微粒质量/kg 相对质量电性和电量/C-27-19质子 1.673×10 1.007 +1.602×10-27中子 1.675×10 1.008 0-31-19电子9.109×10 1/1836 -1.602×10问题解决:1(原子是由、和三部分构成的。
2(在原子中,质量集中在上,其大小是由和之和决定的。
3(在原子中: , ,4(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交流与讨论: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正负电荷相互吸引,那为什么电子不会落入原子核内呢,2.进行新课讲解:原子核外电子并不是静止的,而是绕原子核做高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引力提供了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摆脱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的倾向,所以,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电子既不能被原子吸入核内,也不能离开核自由运动。
过渡:那么,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如何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的呢,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科学探究:根据所给的一些数据,请你总结电子运动的特征-31?核外电子的质量:9.10×10kg?炮弹的速度2km/s,人造卫星7.8 km/s,宇宙飞船11 km/s;8氢核外电子2.2×10m/s-2-10?乒乓球半径:4×10m;原子半径:n×10m结论:电子运动的特征是:电子质量,运动速度,运动空间范围。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件:专题3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石油炼制 乙烯
高温 D.CH3CH2CH2CH3――→C2H4+C2H6
解析:A 为取代反应,B 为氧化反应,D 为裂解。
答案:C
3.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的 6 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通常状况下,是易溶于水的气体
C.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D.不能发生燃烧反应
解析:A 项,乙烯是平面分子,分子中的 6 个原子在同一平面
(包括石油气)
石油气、汽油、 主要产品 煤 油 、 柴 油 、 重
油、沥青等
优质汽油
乙烯、丙烯等
主要变 化类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2.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的区别
石油分馏、裂化所生产的汽油分别叫做直馏汽油和裂化
汽油,二者的区别如下:
获得方法
主要化学成分
鉴别方法
C5~C12的烷烃、 直馏 原油直接分馏, 环烷烃及少量的
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烃;催化裂化的目的是提高
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答案:D
2.下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a、b、c 三种馏分中 ( )
A.a 的沸点最高
B.b 的熔点最低
C.c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D.每一种馏分都是纯净物
解析
解析:石油经加热后从下部进入分馏塔中,随着气体的上升 温度逐渐降低,沸点高的馏分首先冷凝从下部流出,越往上 馏分沸点越低,故 a 处馏分沸点最低,A 错误;b 处馏分熔 点介于 a、c 之间,B 错误;C 处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最大 的,C 正确;而石油分馏的馏分中都含有不同碳原子数的烃, 所以石油的馏分都是混合物,D 错误。 答案:C
2.乙烯的特征反应及应用 (1)乙烯的两个特征反应: ①能使溴水褪色(加成反应); ②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氧化反应)。 (2)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方法: ①通入溴水中,褪色的为乙烯; ②通入酸性 KMnO4 溶液中,褪色的为乙烯; ③点燃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的为乙烯。 (3)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的方法: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不能使用酸性 KMnO4 溶液。
教案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教案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教学内容: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性质、晶格常数以及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等知识。
教学重点: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晶格常数及晶体结构的理解。
教学难点: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的分辨。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准备:教材、投影仪、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举例引入化合物的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2.讲解:讲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3.实验: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晶体的性质,比较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差异。
4.讨论:分组讨论晶格常数和晶体结构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6.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离子键、共价键和晶体结构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化合物的结构展开教学,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化学结构的兴趣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其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件:专题3 复习方案 课件
5.还原反应 有机物去氧或加氢的反应。乙烯、苯等不饱和烃与氢气的加成 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6.加聚反应 含碳碳双键 ( 或碳碳叁键 )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有机化合物分 子,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成的形式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 高分子的反应。如:乙烯生成聚乙烯、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等。
7.缩聚反应 不同于加聚反应,在形成高聚物的同时还生成了小分子化合物 (如 H2O、NH3 等)的聚合反应。如:酚醛树脂的生成,肽键的生成, 多元醇与多元酸的反应等。
某烃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40,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0.857。A 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不与氢直接相连。A 在一定条件下氧 化只生成 G,G 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已知: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化合物 A 和 G 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 G 同类的同分异构体(含 G)可能有________种。
【答案】 (1)C10H20
(2) (3)4
【解析】 (1)C 原子数:(140×0.857)/12=10,H 原子数:(140 -12×10)/1=20,分子式为 C10H20。(2)A 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不与 氢直接相连,说明有两种可能的结构,又由 A 氧化只生成 G,便可 确定 A 的结构。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首先抓住有机物的分子式及结构特征来书 写其结构式,在书写其同分异构体的时候,要抓住合理的顺序,不 要重复书写,也不要遗漏。
专题 3 有机合成与推断 抓住官能团的性质,熟记合成路线中不同类型的有机物间的相 互转化。 1.常见烃的衍生物的分类和关系
2.有机物的衍变关系
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 E。请写出 A 和 E 的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新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学案:专题三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乙醇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学案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乙醇[知识梳理]一、乙醇的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质1.分子结构2.物理性质【自主思考】1.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吗?提示不能。
因为乙醇易溶于水,所以乙醇不能作碘水中碘的萃取剂。
2.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怎样除去乙醇中的水?提示向乙醇中加入无水CuSO4粉末,若有蓝色物质生成,说明乙醇中含有水分;若无蓝色物质生成,说明乙醇中没有水分。
除去乙醇中的水需要加入生石灰吸水,然后蒸馏。
3.如何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提示分别取少许三种液体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水,液体不分层的是乙醇,液体分层且水在上层的是四氯化碳,液体分层且水在下层的是苯。
4.乙醇分子中有几种氢原子?比较—OH和OH-有哪些区别?提示3种氢原子。
OH-和—OH的区别二、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用途1.化学性质2.用途【自主思考】5.如何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提示 根据1 mol CH 3CH 2OH 与足量的Na 反应产生0.5 mol H 2,证明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二甲醚中无羟基,氢原子全部以C —H 键结合,不与金属钠反应。
6.根据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现象,说明铜丝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提示 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由光亮的红色变成黑色物质,说明发生了2Cu +O 22CuO 的反应,将加热的铜丝放入乙醇中时,铜丝由黑色又变成光亮的红色,说明发生了C 2H 5OH +CuO ――→△CH 3CHO +Cu +H 2O 的反应。
反应的实质是铜参加了反应,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铜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三、甲醛与乙醛甲醛、乙醛分子中都含有醛基(—CHO),都属于醛类,甲醛的水溶液常用于种子杀菌消毒、标本的防腐,但不能用于浸泡食品。
甲醛是制造酚醛树脂的原料。
甲醛对人体有害,要注意防止装修材料中挥发出的甲醛气体污染室内空气。
乙醛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可用于生产乙酸、乙醇等。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三知识点
专题三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像CO、CO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烃1、烃的定义:仅含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烃的分类:饱和烃→烷烃(如:甲烷)脂肪烃(链状)烃不饱和烃→烯烃(如:乙烯)芳香烃(含有苯环)(如:苯)3、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有机物烷烃烯烃苯及其同系物通式C n H2n+2C n H2n——代表物甲烷(CH4) 乙烯(C2H4) 苯(C6H6)结构简式CH4 CH2=CH2或(官能团) 结构特点C-C单键,链状,饱和烃C=C双键,链状,不饱和烃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环状空间结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水轻,难溶于水用途优良燃料,化工原料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溶剂,化工原料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烷烃:甲烷①氧化反应(燃烧)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②取代反应(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5种)CH4+Cl2→CH3Cl+HCl CH3Cl +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甲烷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高温分解烯烃:乙烯①燃烧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②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本身氧化成CO2)。
应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Cl2、HCl、H2O等发生加成反应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应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套教案
化学必修2教案蔡本松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课标内容: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会考考纲:1.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B)2.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二)过程与方法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通过1-20号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学习,扩展到主族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的认识,初步体会归纳与演绎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了解物质运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二、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教学重点:了解原子的结构,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下表是构成原子的各微粒的一些参数,请根据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问题解决:1.原子是由、和三部分构成的。
2.在原子中,质量集中在上,其大小是由和之和决定的。
3.在原子中:==4.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交流与讨论: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正负电荷相互吸引,那为什么电子不会落入原子核内呢?2.进行新课讲解:原子核外电子并不是静止的,而是绕原子核做高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引力提供了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摆脱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的倾向,所以,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电子既不能被原子吸入核内,也不能离开核自由运动。
过渡:那么,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如何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的呢?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科学探究:根据所给的一些数据,请你总结电子运动的特征①核外电子的质量:9.10×10-31kg②炮弹的速度2km/s,人造卫星7.8 km/s,宇宙飞船11 km/s;氢核外电子2.2×108m/s③乒乓球半径:4×10-2m;原子半径:n×10-10m结论:电子运动的特征是:电子质量,运动速度,运动空间范围。
过渡: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知道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作高速运动。
[最新学习]渝冀闽2018_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五学案苏教版必修2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五)一、甲烷、乙烯、苯的结构和性质例1(2018·温州十五校联合体联考)如图是三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反应可得到四种不同的产物B.乙、丙所有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均可与溴水反应使其褪色C.等质量的三种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依次减小D.在浓硫酸存在下,丙与浓硝酸共热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答案 C解析由图可知,甲为CH4,乙为CH2===CH2,丙为苯;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四种卤代烃和HCl,共5种产物,故A错误;乙、丙所有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苯与溴水不反应,乙烯与溴水反应,故B错误;等质量的CH4、CH2===CH2、苯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随含氢量的减小而减少,故C正确;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故D 错误。
液溴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KMnO4溶液甲烷与溴蒸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不反应,液态烷烃可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不反应,互溶,不褪色不反应乙烯发生加成反应,使液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一般不反应,催化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不反应,苯可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不反应,互溶,不褪色不反应变式1(2018·商丘九校联考)下列关于甲烷、乙烯和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可燃冰作为燃料的主要成分均是甲烷B.甲烷、乙烯与苯都属于烃类有机化合物C.甲烷和甲苯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乙烯能与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反应答案 C解析天然气、沼气、可燃冰中含有大量的甲烷,故A正确;甲烷、乙烯与苯都只含C、H 两种元素,属于烃,故B正确;甲苯中与苯环相连的C上有H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而甲烷是饱和烷烃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C错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和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故D正确。
高中化学苏教版(2021)选择性必修2专题3第四单元微专题3 常见晶体结构的比较与分析(
②共价键可决定分子晶体的熔、沸点;
③mgo和nacl两种晶体中,mgo的离子键键能较小,所以其熔点比较低;
④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重
复排列;
⑤晶体中的晶胞尽可能采取紧密堆积方式,以使其变得比较稳定;
⑥干冰晶体中,一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co2分子紧邻
√a.①②③
微专题3
常见晶体结构的比较与分析
1.常见共价晶体结构的分析
晶体 晶体结构
结构分析
金刚石
(1)每个C与相邻4个C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正四
面体结构
(2)键角均为109°28′
(3)最小碳环由6个C组成且6个C不在同一平面内
(4)每个C参与4个C—C键的形成,C原子数与
C—C键数之比为1∶2
(5)ρ= 8×12 NA×a3
1234 5
(3)三种晶体中熔点最低的是__H_3_B_O_3__,其晶体受热熔化时,克服的微粒 之间的相互作用为_分__子__间__作__用__力__。
解析 熔点大小一般规律: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属晶体看
具体情况,此题h3bo3为分子晶体,熔点最低,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
力。
1234 5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②③④
1234 5
解析 ①含有 属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 属晶体中含有 属 阳离子,错误; ②共价键可决定共价晶体的熔、沸点,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是由 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的,错误; ③mgo和nacl两种晶体中,mgo的离子键键能较大,所以其熔点比较高, 错误; ④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重 复排列,正确;
a.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有6个 b.在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 c.在 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之比为1∶2
高中化学 专题3 第2单元 第4课时 糖类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化学教案
第4课时糖类目标与素养:1.知道糖类的组成、重要性质和主要应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认识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和特征反应。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3.能够设计实验确定淀粉水解的产物及水解的程度。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一、糖类的组成与物理性质1.组成: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物,其组成大多可以用C n(H2O)m 表示,过去曾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2.常见糖类物质物理性质种类组成色态水溶性甜味葡萄糖C6H12O6白色晶体易溶有蔗糖C12H22O11无色晶体易溶有淀粉(C6H10O5)n白色粉末不溶无纤维素(C6H10O5)n白色固体不溶无3.糖的分类:糖类可以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不同,划分为单糖、低聚糖、多糖。
二、葡萄糖的性质1.生理氧化1 mol葡萄糖缓慢氧化放出2 803 kJ能量,热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H=-2 803 kJ·mol-1。
2.与银氨溶液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最终试管底部产生光亮的银镜实验结论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被银氨溶液氧化2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试管内产生了砖红色沉淀实验结论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4.在酒化酶作用下,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 6H 12O 6――→酒化酶2C 2H 5OH +2CO 2↑。
三、淀粉的水解反应及糖类的用途 1.淀粉的主要性质探究(1)淀粉溶液――――→滴加碘水现象:溶液变蓝,结论:淀粉遇I 2变蓝色。
(2)淀粉溶液―――――――→加入硫酸溶液△(4~5 min )――→冷却溶液――→分装→若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
在上述实验中,H 2SO 4的作用是催化剂,加入NaOH 的作用是中和水解液中的H 2SO 4,使溶液呈碱性条件,便于检验产物。
(3)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糖类的用途(1)葡萄糖:用于制镜工业、医药、糖果制造业。
2019-2020同步苏教化学必修二讲义:专题3 专题复习课 Word版含答案.pdf
一、认识有机化合物二、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转化关系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化学方程式: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⑨⑩C 6H 12O 62CH 3CH 2OH +2CO 2↑ ――→酒化酶⑪2Na +2CH 3CH 2OH ―→2CH 3CH 2ONa +H 2↑ ⑫2CH 3CH 2OH +O 22CH 3CHO +2H 2O ――→催化剂 △催化剂⑬2CH3CHO+O22CH3COOH――→⑭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⑮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有机物之间的反应较复杂,但各类有机反应的特点较为突出,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其主要考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选择题,可以单独考查反应类型的判断,也可以是题目中的一个选项;另一种是在有机合成或有机推断中作为一小问出现。
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主要有:(1)卤代反应:如烷烃的卤代反应、苯的卤代反应。
【文库精品】高中化学 模块复习课学案 苏教版必修2
模块复习课[化学核心素养解读][核心知识回顾]一、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可能有中子。
2.原子核外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内,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二、元素周期律1.同周期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元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2.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元素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或最外层电子数)(O、F 除外)。
3.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金属单质和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化合,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三、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称为7个周期,其中1、2、3周期为短周期,4、5、6、7为长周期。
18个纵行,分为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包括8、9、10三个纵行)。
其中副族和Ⅷ族位于ⅡA族和ⅢA族之间。
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四、离子键与共价键1.离子键是指使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
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构成,如NaOH的电子式为。
2.共价键是指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可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构成,如CO2的电子式为。
五、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现象1.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这种现象称为同素异形现象,这些单质互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专题3阶段复习课
【知识扫描】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物 结构简式
主要性质
(1)氧化:能燃烧,不能使酸性高锰
甲烷
(CH4)
CH4
酸钾溶液褪色。 (2)取代: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乙烯 (C2H4)
CH2=CH2
(1)氧化:能燃烧,能使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褪色。 (2)加成: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3)聚合反应
酚醛树脂合成
考点三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 【例题】某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经测定其 相对分子质量为90。取该有机物样品1.8g,在纯氧中完全燃烧, 将产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1.08g和2.C的物质的量为
【例2】(2013·宁波高一检测)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 关系,关于反应①~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 B.只有反应②是加聚反应 C.只有反应⑦是取代反应 D.反应④⑤⑥是取代反应
【解析】选C。本题考查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及有机化学反应类 型。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②为加聚反应,反应③为氧化反 应,反应④、⑥为酯的水解反应,反应⑤、⑦为酯化反应,酯 的水解反应与酯化反应都是取代反应。
酯基
四、基本营养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同分异构体
银镜反应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同分异构体
果糖
葡萄糖
变蓝
三 甘油
肽键
氨基酸 变黄
烧焦羽毛
考点一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例1】据报道莽草酸是可有效对付致命禽流感病毒的药物“达 菲”的重要成分。莽草酸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莽草酸是一种多羟基酸,易溶于水 B.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10O5,其属于烃 C.该物质能发生的反应有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等 D.1mol莽草酸能与4mol金属钠反应
化学:专题3《有机化学》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2)
苏教版化学②专题3教材分析
《有机化合物的获取与应用》
共分成三个单元
苏教版化学必修2专题3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教学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
(一)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化石燃料与有机物的关系(P54引言及视野拓展) (2)认识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对于自然资源、防止污 染、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了解石油的炼制工序→分馏、分馏产品的裂化和裂 解 P58-59 (4)了解煤的综合利用→气化、液化和干馏 P61 (5) 知道甲烷分子构成和乙烯、乙炔和苯分子的结构特 点。 (6)了解甲烷、乙烯、乙炔和苯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7)认识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五)课时建议 5节课为宜
第一课时: 天然气的利用-甲烷 第二、三课时:石油的炼制 -乙烯 第四课时: 煤的综合利用- 苯 第五课时: 习题课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物
教学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
(一)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油脂和蛋白质等都是人体 重要的营养物质 (2)了解乙醇、乙酸、油脂、糖类(葡萄糖、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的 结构特点 (3)乙醇与钠、与氧气的催化氧化反应、乙醇的检验方法、用途 (4)乙醛与氧气的催化氧化反应 (5)乙酸的电离、与乙醇的酯化反应、萃取分液提纯操作 (6)油脂的皂化反应-水解反应、肥皂的制取、去污原理简介 (7)知道糖类的溶解性,淀粉的水解反应、葡萄糖的氧化反应(与氧气、银氨 溶液、氢氧化铜反应),葡萄糖、淀粉的检验 (8)蛋白质的性质(盐析、变性),了解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关系
酯 油脂
基本要求:
1、知道油脂的来源及对人体的生理意义 2、知道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分子结构中含有的 基团与乙酸乙酯相同,会写油脂的结构简式 3、知道皂化反应概念,会写皂化反应的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课
一、认识有机化合物
二、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转化关系
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化学方程式: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⑨
⑩C 6H 12O 6――→酒化酶2CH 3CH 2OH +2CO 2↑ ⑪2Na +2CH 3CH 2OH ―→2CH 3CH 2ONa +H 2↑ ⑫2CH 3CH 2OH +O 2――→催化剂△2CH 3CHO +2H 2O
⑬2CH 3CHO +O 2――→催化剂
2CH 3COOH
⑭2CH 3COOH +Na 2CO 3―→2CH 3COONa +H 2O +CO 2↑ ⑮CH 3COOH +C 2H 5OH
CH 3COOC 2H 5+H 2O
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其主要考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选择题,可以单独考查反应类型的判断,也可以是题目中的一个选项;另一种是在有机合成或有机推断中作为一小问出现。
1.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主要有:
(1)卤代反应:如烷烃的卤代反应、苯的卤代反应。
(2)硝化反应:如苯的硝化反应。
(3)酯化反应:如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4)水解反应:如酯的水解反应,油脂的水解反应,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等。
2.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以不饱和键相结合的不饱和原子与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物质的反应。
如乙烯与氢气、氯气、氯化氢、水等的加成反应,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等,都属于加成反应。
3.加聚反应
不饱和的小分子有机物通过加成反应的形式相互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如乙烯生成聚乙烯、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等,都属于加聚反应。
4.氧化反应
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
如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乙醇转化为乙醛,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等都属于氧化反应。
5.还原反应
有机物去氧或得氢的反应。
如乙烯、苯等不饱和烃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1.若按以下路线以乙烯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乙烯→醇→醛→酸→酯。
则经历的反应类型应为( )
A.加成—氧化—氧化—酯化
B.氧化—加成—氧化—酯化
C.取代—氧化—氧化—酯化
D.加成—还原—氧化—取代
A[乙烯→醇:与水发生加成反应;醇→醛:氧化反应;醛→酸:氧化反应;醇+酸→酯:酯化(取代)反应。
]
2.下列反应(反应条件略)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NH4)2SO4+BaCl2===BaSO4↓+2NH4Cl
B.CH3—OH+HCl―→CH3—Cl+H2O
C.CH2===CH2+Br2―→CH2Br—CH2Br
D.H—CH2—CH2—OH―→CH2===CH2+H2O
B[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取代反应,一要看是否是有机反应,二要看是否符合取代反应的特点“断一下一上一”。
A的反应不是有机反应,故不是取代反应;在B反应中CH3—OH中的C—O键断裂,下来一个—OH,上去一个Cl原子,下来的—OH与HCl中的H原子结合生成H—OH 即H2O,所以符合取代反应的“断一下一上一”的特点,是取代反应;C反应是“只上不下”,D反应是“只下不上”,它们都不属于取代反应。
]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
官能团代表物典型化学反应
碳碳双键
乙烯(1)加成反应: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2)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羟基(—OH) 乙醇(1)与活泼金属(Na)反应
(2)催化氧化:在铜或银催化下被氧化成乙醛
羧基(—COOH) 乙酸(1)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
酯基(—COO—R) 乙酸水解反应:酸性或碱性条件
乙酯
醛基(—CHO) 乙醛
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
淀
2.利用典型性质推测有机物结构
有机物或官能团常用试剂反应现象—OH 金属钠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COOH
石蕊溶液变红色
NaHCO3溶液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新制的Cu(OH)2溶液变澄清,溶液呈蓝色
溴水褪色,溶液分层
Br2的CCl4溶液褪色,溶液不分层
酸性KMnO4溶液褪色,溶液分层葡萄糖
银氨溶液水浴加热生成银镜
新制的Cu(OH)2煮沸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碘水溶液呈蓝色
蛋白质浓硝酸呈黄色
3.关于下列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10H14O2,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C .两种物质分子中都含有甲基、苯环和羧基
D .两物质都含有碳碳双键,因此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
C 10H 12O 2,互为同分异构体,A 项错误;两种物质中都有苯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B 项正确;两种物质分子中都有甲基、苯环,Ⅰ中存在羧基,Ⅱ中没有羧基,C 项错误;两物质分子中都没有碳碳双键,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项错误。
]
4.鉴别下列各组有机物所用试剂及现象均正确的是( )
不褪色;C 项,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而不是变蓝色。
]
烃燃烧通式为C x H y +⎝ ⎛⎭
⎪⎫x +y 4O 2――→x CO 2+y 2H 2O
依上式可得如下规律:
(1)物质的量相同的烃,⎝ ⎛
⎭⎪⎫
x +y 4越大,耗氧量越多,若两种烃⎝ ⎛
⎭⎪⎫
x +y 4相等,则耗氧量相同。
(2)质量相同的烃,y x 越大(含氢量越大),则耗氧量越多,若两种烃的y x
相等,质量相等时,则耗氧量相同。
(3)质量相同的烃,x y 越大(含碳量越大),则生成的CO 2越多,若两种烃的x y
相等,质量相等时,则生成的CO 2和H 2O 的量均相等。
5.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量最多的是( ) A .CH 4 B .C 2H 6 C .C 3H 6
D .C 6H 6
A [12 g 碳和4 g 氢分别完全燃烧都消耗1 mol O 2,显然,含氢质量分数越大的烃,等质量时消耗O 2越多。
故消耗氧气最多的是CH 4。
]
6.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 ℃时1 L 该混合烃与9 L 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 。
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A .CH 4与C 2H 4
B .CH 4与
C 3H 4 C .C 2H 2与C 3H 6
D .C 2H 4与C 3H 4
C [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的通式为C x H y +⎝ ⎛⎭⎪⎫x +y 4O 2――→点燃
x CO 2+y 2H 2O ,燃烧后温度高于100 ℃
时,水为气态,则ΔV =V 后-V 前=y
4-1,当y =4时,ΔV =0,体积不变。
根据题目要求,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后分子的平均组成中氢原子数应为4,而C 2H 2与C 3H 6只有体积比为1∶1时,才符合条件,故选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