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例谈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及融合设计——以《工程制图与CAD》为例

例谈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及融合设计——以《工程制图与CAD》为例

例谈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及融合设计——以《工程制图与CAD》为例祁贤业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经验,以《工程制图与CAD》为例,介绍了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融合设计和在教学中实践的技巧,藉此为专业技术课程思政工作提供一定帮助,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 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根据《工程制图与CAD》作为“工程技术语言“的特点(标准化+细致),结合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中国梦、职业道德等),构建“马原穿线——情怀渗透”的课程思政模式,即以“不忘初心(用简单清晰的图样表达物体),牢记使命(学会工程制图,共绘梦想蓝图)“为主线,按照两条线: 2D→3D(系统方法论之分解,即将现实中复杂实体分解为简单的点线面等几何要素来认知,包括平面图形、点线面和基本体的投影)和3D→2D(系统方法论之集成,即运用简单的点线面基本体等的认知综合解决现实中的复杂实体,起来包括组合体三视图、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工程图样、CAD)来构建《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思政体系,将科学精神(正投影)、人文精神(图史)、家国情怀(三视图、多种表达方法)、仁爱之心(工程造型美)、政治认同(中国梦)、法制意识(GB)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全课程覆盖。

2 课程思政融合设计围绕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本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即初心(用尽可能简单、清晰的图样表达),将教材按照认识规律,根据职业情景、对应岗位,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情况,对知识点融合、重组为5个核心学习模块(用系统方法论分解点、线、面、体(基体体——组合体——零件——装配体))。

优化了课程思政内容,教学设计围绕“学会工程制图,共绘梦想蓝图”的创建,分解出12个思政主题案例(不忘初心、量变引起质变、GB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法制、诚信)、工匠精神(万丈高楼平地起)、唯物辩证法(矛盾论:建模)、唯物辩证法(联系)、系统方法论(形体分析法)、唯物辩证法(发展)、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唯物辩证法(事物的多样性)、唯物辩证法(矛盾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绘蓝图、设计工程造型美),三条主线“项目推进、技能发展和素养目标”并行展开,从而实现将技能形成、素养目标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如表1。

《工程制图与CAD绘图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与CAD绘图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与CAD绘图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建筑工程类各专业学生掌握投影原理、各种视图的表达方法,以及CAD绘图技术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支撑,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26学时,7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投影基础知识和制图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建筑工程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建筑工程图纸识读和绘制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以及建筑工程类从业人员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的制图基础理论知识、基础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工程制图标准、投影绘图和CAD绘图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绘图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工程制图和CAD绘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正确识读工程投影图,能按照工程制图标准正确抄绘施工图纸,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1理解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熟悉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道路施工图、桥梁施工图等建筑类图纸内容及标准要求,掌握识读建筑图样的方法和技能。

4.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建筑工程图样,并能正确识读建筑工程图样,具备建筑工程图纸的绘制及修改能力。

5.掌握CAD软件常用命令操作技巧,熟悉建筑类各图纸的绘制流程,会使用CAD技术打印出图。

环境工程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环境工程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用和设计 ,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2 计算辅助设计能力培养的措施
基 于 以上 计算机 辅助 设计教 学 的现 状及存 在 的问题和 C D的技术 内涵,完整 的环境工程 C D课程教学应 是根据计 A A 算 机辅助 设计 多样化 的软件特 点加入 到设 计教学 的不 同环
节,从而达 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绘 图和设计能力的 目的。 经过反复调研和 总结,我们确定 “ 环境工程 C D A ”的教学内 容。在本 课程 中分 别介绍 了一些应用软件 ,分别用于数据处 理、二维工程 图和三维造型 的教学 中 。 21 选择和增加使用性较强的辅助设计软件 .
【 关键词 】计 算机 辅助设计 ;环境工程 ;教 学改革与 实践 【 中图分 类号 】G6 2 4.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 112 1)8 07 — 2 0 8 15 (0 10 — 1 4 0
A R sa c f E u a in R f r e c n n C m u e i e e in o n i om n a ’ n n e i g e e r h o d c t o e o m T a hi g o o p t r A d d D s g f E v r n e t l E g e r n
助设计应用而言较为滞后 。过去 的手工绘 图 已经基本 不适用
现阶段 的教学要求 ,计算机制 图在 教学中得 到了较 高的普及
率 。由此 ,国内各高等 院校环境工程专业 已经相继 的开设了 C D课程 。通过近年来 的教学效果反馈 ,但仍存在着 以下 的 A 不足 ,其主要存在 问题如下n: 11 与其他专 业课 交互 性差,相互交叉渗透较少 . 环境工程 C D是基于 C D平 台开设 的一 门专业基础课 , A A

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须 与 时 俱 进 , 课程 教 学 和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对
表1 工 程 制 图与 C D 课程 教 学 改 革 及效 果 A
不同时段教学 内窖 及课外活动 擘聃分布 调 整目的及效果
调整蔚
调整 后 针澍企业 对往届生反遵情况 .增强 了尺规绘 图 洲练 学生 视图表迭能力 孵曼提 高.

工 程 制 圉 与 cD ^ (4 5 掌时 , 工程制 图 (6 0学时 )
k tC D 中实 u ok 集 ( 2周 5 学时 ' 2
k tC D基 础教学及集中 循序渐进 效果更好 , u ok 学生从 k tC 入门勤 比 uo ̄ 实 ( 0 1 2 学时 ) 较熟练运用 k tC D 图. 3+ 周 6 u ok 绘 l三维 c 教学实渊 ‘ 6 , 如 2 掣: J 时 l针对企 业新需求 , 增加兰维 c 口教学 , A 选到 2 C D中级 绘图员培洲及 三维 c D入门 目的. .A ^ 考汪 (自愿报 名瀑 外 3 2 通过 中级 绘图员考证的学 生基本满足企业对 0 .
所示 。 1课程教学必须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构建 果 如 表 1
《[程 制 图 与 CA D" 工 科 类 学 生 的 必 是
养 重在 提 升 高 职 学 生 的 就业 质 量 和 发 展空 间 , 者 相 互 补 充 , 可 偏 废 。 职 院 校 必 两 不 高
修 课 。 练 运 用 cAD软 件 建 模 、 制 工 程 图 熟 绘 是 工 科 类 学 生 必 备 的 专 业 能 力 之 一 。 者 笔
2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
新 课 题
如 令 , 多数 人 认 为 职 业 教 育 只 要 注 大 重 学 十 的 技 能 训 练 , 忽 视 学 生 的 创新 能 而 力的 提 高 。 新 是 这 个时 代的 主题 。 创 坚持 走 中 国特 色 自主 创 新 道 路 , 0 0 2 2 年把 我 国 建 设 成 为 创 新 型 国 家 , 科 技 发 展 成 为 经 济 使 社 会 发 展 的 有 力 支撑 已 成 为 国家 战 略 。 学 生 创 新 素 质 的 培 养 虽 非 一 日之 功 , 但 各科 课 程 教学 尤 其 是 专业 课 教 学 应该 承 担 起 这 一 历 史责 任 。 学 内 容 设 计 和 教 学 教 方 法 选 择 都 要 以 有利 于 创 新 素 质 培 养 为 出 发 点 , 过 循 序 渐 进 和 潜 移 默 化 的 教 学 和 通 丰 富 多 彩 的 课 外 活 动 形 式 , 学 生 建 立 创 使 新意识 。 随着 职 业 能 力 的 提 高 , 步 形 成 创 逐 新素质 , 通过 几年 的 职 业 磨练 , 最终 成 为 社 会 所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 随着环境艺术专业在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开设,该专业制图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目前的教学要求。

本文通过对该专业发展现状和艺术类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在制图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制图课程在目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探索。

[关键词] 环境艺术专业制图教学改革专业制图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制图与透视学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还为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和进一步后续专业设计课的学习、表达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不少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在设计制图课程的教学中山现了很多新的教学特点。

以笔者所在的南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为例,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文化课尤其是数学基本功较弱,而且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上还划分了“室内设计专业”以及“景观设计专业”方向,所以设计制图课程教学所面向的学生群体是方向多元化的,同样的情况在其它院校也很常见。

这些特点对该课程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迫使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必须进行改革。

笔者尝试在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进行内容分段教学、专题化教学、结合实际测量及计算机辅助等教学方法改革,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工程制图与cad”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在投影概念基础之上的画法几何基本内容,室内制图、景观制图的基本制图规范,轴测图及透视图的绘制原理,cad操作及应用。

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性兼顾的教学环节,总学时80学时,理论教学与实际绘图操作各占课时总数的一半,同时辅以实验理论的讲授。

通过课程的学习建立起空间间表达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制图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利与弊这门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配合课后布置设计图纸的临摹练习,再对平时学生作业进行评讲。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改分析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改分析

C 》 在 学生 中 教改 实践 。 AD , 工程 制 图讲完 “ 准件 、常用 件 、零件 图、装配 图 ”后, C D讲 “ 标 A 块 的创建 、插入 、文本 输入 、块在 零件 图绘制 中的 灵活应用 、尺 寸公差 、形位 公差 、表面 粗糙度 的标注 ” 目标学 时 4 时. 过学 习熟练 使用 C D 制零件 学 通 A绘 图和装配 图, 了解 一些绘 图技 巧, 绘制 出符 合实 际的 合格 图纸 。 最后 上完工 程制 图安排 c D A 综合 练习 . 程制 图与C D 程 是最后 一个环 工 A课 节, 一次全 面、综 合性 、理 论联 系实 际实践环 节. 学生将 以前 学过命令 通过 让 画 图练 习和 掌 握 。 在教学 过程 中保证 工程制 图与CD A 两者 课程 同步, 两相对照 , 为补充, 互 互 相 理解, 互相 渗透 , 二 为一, 合 以工程 制 图为本 , 学活 用C D 将 CD 活 A , A 充分 揉合 到 工 程制 图中 使之 成 为 整 体 。
1课程 教改研 究 背景 1 1 传 统手 工 《 工程 制 图》课 教 学模 式 传统 《 工程 制 图》教 学方 法和教 学手 段 以教师讲 授课 程 为主, 用教 学 利 模型和 挂 图, 以教具 ( 包括 圆规 、三 角板) 黑板 上绘制 图形, 在 向学生讲解 绘 图 原理和 操作 , 教师一 边讲 学生 一边 练, 利用 做练 习巩 固知 识. 随着 科学 技术 进 步, 企业产 品不 断更新 , 求对 设计 、 要 制造人 员绘 图能力 较高. 学时少 、内容 在 多情况 下沿用 教 、学方 法效 率低. 统工程 制 图教学主要 强调手 工绘 图, 传 利用 计算 机 能够快 速 、准确 绘制 工 程 图样 . 1 Cr程制 图 》课程 教 学面 临挑 战和 机 遇 ’ 2 计算 机技术 发展 以及绘 图软件 问世 , 别是 CD 特 A 软件 以及在 C D A 基础 上研 发的多种配 套软件应用 , 高 了绘 图速 度, 强 图纸 美观性和准 确性, 图纸 重 提 增 在 复利用 、保存 和管理等 方面 显示优 越性 . 手工 绘图为 主传统 《 使 工程制 图》课 程 面临 巨大挑 战和 机遇. 2课程 教改模 式 目前 高校在 工程 制图 的教 学模式 主要采 用 以下三种 : () 1 添加 式 : 在传统 工程 制 图教材 中添加 几章 计算机 绘 图. 简单 易行 、操 作 简便. 由于计算 机绘图学 时少, 生无法进行 充分练 习, 学 导致 对计算机 绘图 学 习不深入 , 习效果不 理想 . 学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Fe b . 2 0 1 4
文 章 编 号 :2 0 9 5 — 5 4 6 4 ( 2 0 1 4 ) 0 1 — 0 0 7 7 — 0 3
“ 工 程 制 图与 C A D"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与 实 践
钮 鹏 ,王晓初 ,杨春峰
( 沈阳大学 建 筑工程学院,辽宁 沈 阳 1 1 0 0 4 4 ) 摘 要 :分析了“ 工程制 图与 C A D” 课程 的教学性质及教学 中存在 的问题 。结合教 学 目标和教学 进度改
4 .学 习内容 量 大 。 学时少 , 实 际 上 机 操 作 时
间就 相对 更 少
学 方法 和授 课技 巧 等 问题 提 出几点 建议 。


“ 工程 制 图与 C A D” 课 程 的 教 学
现状
根据 社 会 的就业 需求 和土 木工 程专 业 的培养 方案 , 本 学 院将“ 工 程 制 图与 C AD ” 课程 安 排在 第
2 . 基 础 知识储 备不 足
软件 是美 国 Au t o d e s k公 司推 出 的计 算 机 辅 助 设
计 软件 系统 , 国内外 计 算 机 专 家在 此基 础 上 又 相 继 开发 出 了不 同功 能 的 集成 辅 助 设 计 软 件 , 若 掌 握 了最 基 础 的 AUTOC AD软 件 的 基 本 命 令 , 那 么在 此基 础 上 开 发 的 软 件 就 比较 容 易 掌 握 和 拓
授, 博士 ;杨春峰 ( 1 9 7 3 一 ) , 男, 天津人 , 沈阳大学教授 , 博 士。
7 8
习需要 。
沈 阳大 学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第1 6卷
教学 法和 动 画教 学法 来 弥 补 单 一 式教 学 的不 足 ,

《环境艺术设计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一、引言《环境艺术设计制图与识图》是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该专业学生所学的第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

该课程与后续的专业课程如建筑初步、CAD制图等紧密相连,只有学好环境艺术设计制图与识图才能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二、课程概述《环境艺术设计制图与识图》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所必需具备的、重要的专业设计能力之一。

其内容包括环境艺术制图基础及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环境景观的识读及绘制方法。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室内施工图和室外环境景观工程图的绘制方法与技巧,初步具备空间设计的构想与造型能力,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基础。

三江学院艺术学院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目标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对于环境艺术专业而言是要培养能与企业对接的优秀设计人员,在制图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快速识读图纸并理解图纸,在绘制图纸时要求其表达准确、符合规范,并具备一定徒手绘图的能力,能合理准确地表现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效果图。

环境艺术设计制图与识图》课程内容因涉及建筑形体表达等较为抽象的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立体思维能力,这对于还没有学习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停留在素描课、色彩课上的写生模式,对建筑形体的理解和空间想象力较弱;传统的教学方法也难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环境艺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改进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上得到切实的提高,教师在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等环节上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

三、教学改革1. 教学内容安排,分清重点难点。

课程内容要体现课程的教学目标,《环境艺术设计制图与识图》这门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应该针对教学目标分清重难点。

工程识图与CAD课程改革的研究

工程识图与CAD课程改革的研究
1 c A D课 程独立教 学的模 式进行改革 , 以工作应 用为导向 , 将制 图中的识 图能 力培 养与C A D 中计算机绘
当前 , 《 丁程制 图》 与《 c A D 》 是两 门独立的课程 , 分别安 排时间进行 讲授 。一般是先进行《 工 程制图》 课程 的学 习 , 然 后再讲授《 c A D 》 , 把两 门有 关系 的课程分 开来 上 , 甚 至有些学 校的《 工程制 图》 与《 c A D 》 分别 由制 图和计算 机两个不 同专业 的老师担任 , 这样 的安 排既增加 了学 习 课时 , 又 浪费了教师资源 , 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太好 。
工程 识国与 C AD课 程改晕的研究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摘
图与设 计能力训练结合起 来 , 进行工程识 图与 CA D综合教 学改革。 [ 关键词 ] 工程识 图 C AD 课 程改革 《 工程 制图》 对是高职 院校专业 教学 中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技 术基础课 , 侧重 于对学 生识图 、 绘图能力的培养 。 《 C AD 》 课程也是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 中一门实践性非常强 的技 术基 础课 , 侧重 于对学 生计算 机辅助绘图与设计能力的培养 。 两 门课 中的知识点相互交叉 , 互 为利用 , 共 同的 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 空间思维 能力 , 掌握制 图基本理论 和国家标准 , 能识 图 、 绘图, 并具备计 算机 辅助绘 图和设计能力 。在传 统的教学安 排中 , 这 两门课程是 独立 开设 的 , 这种分 离导致 内容重叠 、 课 时冗余 、 教学效果 一般 。本文 讨论 如何 以工作应 用为导 向 , 科学 地整合《 工程制 图》 和( C A D } 两 门课 程进 行教 学与训 练 , 将制 图作为 C AD的理论基础 , C A D作为 制图 的有 力工 具, 从而使两 门课程优 势互 补 , 互 相促进 , 更好 地达 到对学生识 图与计 算机绘 图能力 的创新 式培养。

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曾令慧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2期摘要:《工程制图与CAD》是工科类学生的必修课。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现代产品创新的基本工具,熟练运用CAD软件建模、绘制工程图是工科类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

本文基于《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介绍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构建和创新素质培养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工程制图CAD职业能力创新素质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a)-0149-02近年来,高职院校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一步推进和落实,社会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部分优秀的高职学生也希望通过努力,在若干年后从高级蓝领中脱颖而出,成为高端设计人才。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旨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职业能力构建和创新素质的培养重在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发展空间,两者相互补充,不可偏废。

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对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作出切实的调整和改革,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素质是高职教育以及各科课程教学质量的综合效应。

笔者在多年的《工程制图与CAD》教学中,围绕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新需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1 课程教学必须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构建《工程制图与CAD》是工科类学生的必修课。

熟练运用CAD软件建模、绘制工程图是工科类学生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的,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学模式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

三年的教学实践以及用人单位对2008、2009两届毕业生的反馈情况都证明,这些改革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素质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课程改革方案及效果如表1所示。

基于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改革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基于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改革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基于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改革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作者:张嘉超,罗琳,邓娜,彭慧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51期张嘉超,罗琳,邓娜,彭慧(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摘要:“工程制图与CAD”是环境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课之一,随着社会对环保事业的愈加重视,在环境工程领域内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愈加严格。

现如今,诸多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开设了“工程制图与CAD”这门应用型课程。

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传统环境工程制图教学的开课现状、存在特点进行了利弊分析,以期通过分析进一步改革可以改善以往单一的授课模式,达到较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工程制图;CAD;课程改革;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129-02收稿日期:2016-07-22作者简介:张嘉超(1984-),男,河南商丘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生态学。

一、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才开始在众多行业领域普及并大量推广应用CAD,其中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园林园艺、土木工程及机械设计等相关领域。

多年来,工程制图与环境工程专业相伴而生,是环境工程专业里不可或缺的支柱课程。

它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识图和绘图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结构思维力、图形表达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

但是,通常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绝大多数学校的课程安排忽略了学生实践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高校课程安排里如何将工程制图原理、CAD实践应用操作在教学中有机结合,是环境工程专业领域内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重要的环节。

以笔者所在的湖南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工程制图原理教学的课时安排为“环境工程制图”理论教学36学时,上机实验12学时;“CAD”理论32学时,上机12学时。

理论讲解占据了整个课时的三分之二,并且学习周期分成两段,因此,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实践的具体运用很难有机结合。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设计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设计

258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设备工程 2024.02 (上)1 前言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影响力的扩大、智慧教育的快速发展,使线上与线下混合方式的教学模式逐渐走入高校课堂,成为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手段。

其中,雨课堂、MOOC、超星等多个平台提供了非常方便的线上教学方式,丰富了课堂中的教学资源,并为开展混合教学提供了结合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指示把对立德树人的认识提升到新的层面。

因此,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和德育元素结合,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育人目标,已成为高校教育的研究热点。

本文以辽宁大学信息学院电子类专业“工程制图与CAD”为例,在剖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涉及的德育元素,并结合在线平台手段与学生共享,实现线上与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传递知识,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角度的全方位育人,培养具有社基金项目:辽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21KCSZ019)。

通讯作者:苏东悦。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设计杨宏鑫,刘婷婷,杜岳峰,刘砚秋,苏东悦(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结合辽宁大学信息学院电子类专业“工程制图与CAD”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枯燥、教学手段单一、德育元素融入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将德育元素融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新模式。

依照“工程制图与CAD”课程特点,探索和设计每一章节的德育元素结合点,然后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实现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3方面的全方位育人,培养学生绘制和识读工程图样的能力与技巧,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端正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工程制图与CAD;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德育元素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24)02(上)-0258-03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工程师。

《环境工程CAD》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CAD》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CAD》教学大纲环境工程CAD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计算机绘图是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的基础之一。

设计人员同过创意构思设计出新产品、新工程,需形成加工图或工程图才能付诸生产和施工。

因此,计算机绘图是工程师和设计师从事CAD工作的必备技能。

CAD 技术现在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增强企业适应市场需求的竞争力的一项关键技术。

AutoCAD2016是本校工程类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以AutoCAD2016为基础,讲述了AutoCAD2016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二维图形绘制、图形编辑图层、图块、图案填充、文字注释、工程标注以及绘图输出等内容。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的能力,掌握AutoCAD2000的基本二维绘图命令,使其具备工程师所应有的基本素质,也为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完成设计制图大型作业提供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是在工科学生学完《画法几何》或《机械制图》后开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广阔应用前景,让学生掌握AutoCAD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为将来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产品设计或软件的二次开发打下基础。

全面、详细地介绍AutoCAD 2000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内容包括:AutoCAD 2000基本知识,绘制二维图形,图形编辑,显示控制与绘图辅助功能,图层、线型和颜色,块、属性和外部参照,尺寸标注,三维绘图和实体造型,图形图像的输入输出,介绍AutoCAD在本专业的应用情况及相关的应用软件。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在讲授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讲练结合,注重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理论讲授外,每节课都有安排实践操作2)教学过程要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由具体到抽象讲授知识,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工程制图与CAD在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中的一体化

工程制图与CAD在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中的一体化

工程制图与CAD 在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中的一体化摘要: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中,针对工程制图与CAD 现存的教学弊端,通过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以往工程制图和CAD 的课程教学方式,完善工程制图和CAD 的课程考核方式,等等措施,借助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以实现工程制图与CAD 的一体化教学,从而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工程制图;CAD ;现代化信息教学;一体化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5-0152-03收稿日期:2017-12-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08183,51678226);湖南城市学院教改项目(湘城院发[2017]120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4]400号)作者简介:张胜(1984-),男(汉族),湖南安化人,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博士,主要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一、引言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我国土木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在新的形势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2]。

工程制图是土木类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实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工程设计已经进入数字信息化时代,因此在传统的手工制图基础上有效融入二维绘图与三维绘图技术是时代发展的需要[3]。

CAD 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值计算和图文处理功能来辅助工程师、设计师和建筑师等工程设计人员进行项目规划绘图和数据处理的一门计算机应用技术[4]。

在各大土木类高校中,基本都开设了工程制图和CAD 两门课程。

但笔者发现这两门课程在现有教学状态下存在很多弊端与不足,因此探索更为科学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5]。

环境工程CAD教学改革探索与运用实践研究

环境工程CAD教学改革探索与运用实践研究

决 问 题 的情 养 学 生 运 用 所 学 知 识 进 行 分 析 、解 决 问 题 的能 力 。 目的是 让 学 生 进 一 步 巩 固所 学 的 知 识 ,教 师 借 此 检 验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掌 握 情 况 。 3.5 第五 环 节 ,整 个 学 习经 过 小 结
增 加 学 习 的热 情 和互 助 能 力 。 2.2 双 实 教 学 即 :“实例 教 学 实 用 教 学 ”
实 例 教 学 是 一 种 以实 例 为 基 础 的 教 学 方 法 。在 教 学 过 程 中分 不 同 阶 段 和 不 同 目标 采 用 并 参 考 实 际 工 程 图纸 ,逐 步 讲 解 绘 图命 令 的 方 法 。能按 照 工程 设 计 的 规 律 ,把 CAD教 学 理 论 与 实 际 应 用 相 结 合 ,教 师 在 教 学 中 要 对 不 同 知识 点 的 实 例 进 行 很 好 的 引 入 从 而 使 学 生 进 入 制 图者 的 角 色增 加 学 生对 绘 图 掌 握 性 和 主 动 性 ,完 成 这 门技 能 课 的学 习 。
2 教 学方 法改 革
2.1 传 统 教 学 方 法 传 统 的环 境 工 程 CAD 教 学 编 排 以 CAD 基 础 绘 图
法 及 环 境 工 程 平 面设 计 图 纸 为 基 础 ,主 要 讲 解 平 面 制 图 的 功 能 及 操 作 。 由 于 CAD 命 令 比较 多 ,学 生 容 易 淡 忘 , 很 快 对 课 程 失 去 耐 心 与 兴 趣 ,导 致 学 习 效 率 降 低 ,课 堂 教 学 效 果 缓 慢 。
驱 动 教 学是 将 以 往 以传 授 知 识 为 主 的 传 统 教 学 理 念 ,转 变 为 以解 决 问 题 ,完 成 任 务 为 主 的 多 维 互 动 式 的 教 学 理 念 ’ ;将 再 现 式 教 学 转 变 为探 究 式 学 习 ,使 学 生 处 于积 极 的学 习状 态 ,每 个 学 生 都 能 根 据 自己 对 当 前 问 题 的理 解 ,运 用 共 有 的 知 识 和 自 己 特 有 的 经 验 提 出 方 案 、解 决 问 题 ],并 在 计 算 机 制 图 室 使 用 多 媒 体 课 件 和 AutoCAD 直 接 演 示 和 讲 解 ,完 成 课 程 的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高职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必须重视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对传统环境工程制图教学进行改革,将其与CAD教学相结合,侧重于学生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工程;制图;CAD;教学改革;
一、环境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环境工程制图是环境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也是环境工程项目实施的基础。

该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审美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创新构形能力,具备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所以环境工程制图课程必须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环境工程意识、素质、实践能力的提高。

而CAD绘图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环境工程制图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大多数高职院校往往却没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部分院校将环境工程制图与CAD绘图合并为一门课程,将CAD教学放置工程制图教学内容之后进行集中讲解,受课时限制,学生对计算机绘图的学习不够充分,导致教学效果欠佳;部分院校将环境工程制图与CAD绘图设置为两门独立的课程,虽然两门课程的课时充裕性得到了保证,但是由于两者的教学内容存在诸多重复之处,并且衔接内容较多,致使学生在学习两门课程时无法将制图知识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有效结合起来,不利于学生综合制图能力的提高。

因此,对环境工程制图与CAD 教学进行改革已经突显其必要性,只有将两者进行融合性教学才能真正解决工程制图与CAD技术相脱节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环境工程制图视为学习计算机绘图的知识基础,将计算机绘图视为提高环境工程制图学习成效的重要方法,同时在充分掌握制图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绘图技术完成大作业,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环境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优化调整课程教材
教材的选用是环境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应当根据环境工程制图要求,自编或合理选用教材。

教材内容上要突显非机械类制图的特点,涵盖制图基本原理、本专业常见工程图等,并且保证绘图过程均可利用CAD软件进行呈现,增强环境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技术结合的紧密性。

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加强制图基础、投影理念、构型表达等传统教学内容,适当削减画法几何等陈旧的教学内容,并大幅度增加以计算机三维几何造型为主的现代先进知识。

教材内容的取舍要以环境工程专业特点为根本出发点,在确保基本理论完善的基础上,增加建筑施工图、管道施工图、给排水工程图等内容,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通过优化调整教材,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始终处于形的概念中,从小的立体、组合体,延伸到建筑形体,拓展到建筑物、给排水系统和管道系统等,让学生对环境工程制图构建起整体轮廓。

为了将CAD技术融合于环境工程制图课程教材中,应当结合环境工程的设计特点,运用实例教学法,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经验的积累。

(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环境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改革中,应当运用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同步讲授制图基础知识和CAD绘图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线型、圆弧等铅笔手工绘图技巧,在此基础上再开展CAD软件基本命令和基础操作教学;其次,重视基于CAD三维建模技术的环境工程制图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三维建模能力,要在进行完软件基本命令和基础操作教学之后,开展普通正方体、球体、圆柱体、长方体、锥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教学,
利用CAD三维实体投影转换成二维平面图的功能,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并且利用CAD 软件对不同类型的组合体和曲面进行投影的教学手段,对典型案例进行详细讲解,以增强学生的视图能力;再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分清教学重点,合理运用CAD软件技术化解教学难点。

如,重点讲解环境工程制图的重要概念和标准,利用CAD三维建模讲解投影规律,着重讲解形位公差、配合公差等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

(三)重视实践教学
在环境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改革中,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环境二维工程教学中,对于给排水制图标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平面图、流程图、高程图的绘制技巧,还应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工程设备图的基本要求和绘制技巧。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让学生在“筑龙网”、“给排水在线”等专业网站主动收集资料,获取知识信息,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大作业,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利用能力,以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的能力。

更多信息请查看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