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教案及反思--郑泽群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探索规律》优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探索规律》优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探索规律》优质
教案
引言
本文档为一份优质教案,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探索规律。

教案基于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探索规律》教材内容,设计简单明了的策略,没有法律复杂性,以发挥助教作为LLM的优势。

教案内容
1. 教学目标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探索规律的概念。

2. 教学准备
准备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材料和工具。

3. 教学步骤
- 引入:通过引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对探索规律的好奇心。

- 提出问题:向学生提出与探索规律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究。

- 探索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活动,让他们亲自发现规律。

-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他们的发现,理解规律的本质。

-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规律解决其他相关问题。

4. 教学评估
设计简单的评估方式,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5. 教学反思
思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改进。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教学评估,对学生在探索规律方面的理解情况进行评价,
并根据评估结果,指导他们的研究进一步提升。

结论
本教案是一份优质教案,设计简洁明了,注重引发学生的兴趣
和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通过探索规律的活动,学生将能够深入理
解规律的概念,并能够应用所学解决问题。

注:本文档的内容未引用无法确认真实性的内容,并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不对教案的内容进行概括。

探索规律的教学反思

探索规律的教学反思

我都给予了肯定。

整个过程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掌握了人民币的认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重视动手操作实践,是本节课的又一主题。

根据学习知识的性质特点,这节课我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

如给人民币分类,不同的付款方式等,让学生通过找、认、摸、比、摆,从感性到理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数学”,及时交流,让操作与思维相结合,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四、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节课我实现了预定的情感目标: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用过人民币后要洗手的好习惯,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太空种子》的教学反思一、个性朗读中,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太空种子》这篇用童话形式描述的科普短文,人物的对话特别多!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少讲多读是很有必要的!如在朗读:西红柿种子大声说:“我们是种子,本来应该在地球上,为什么要到太空来?”开始,孩子们的朗读很平淡,没有什么激情!在此,抓住“大声”一词,引导学生想象当时说话的声音!在我的提示中,有的孩子读出特别着急的语气;有的孩子读出充满疑问的语气;有的孩子读出充满天真的语气;有的同学读出充满害怕的语气……每一种语气的朗读,都迎来了阵阵掌声!这是孩子们独特的理解与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们的个性理解,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朗读,只要孩子们表达出自己体会到情感,我们就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以此,激发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

二、抓住文本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理解3自然段时,抓住词语“七嘴八舌”,引导学生先说说词语的意思?孩子们能够说出人很多。

然后引导孩子们想象飞船中的其它种子会说些什么?在我的引导中,孩子们这样说:茄子种子说:“让我回家,我要回地球!”;土豆种子着急地说:“我要回家,我要找妈妈,我要把自己种到地下!”豆角种子说:“计算机博士,让我们回地球吧!”......从孩子们的语言表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的思维在活跃!三、适时地让学生动动笔,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2.探索任务: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探索任务,如找出一个数字序列的规律、找出一个图形排列的规律等。
3.讨论交流: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共同观察、分析、总结规律。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建议。
4.汇报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自己的发现,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4.拓展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推荐学生阅读一本关于数学规律的书籍,如《数学之美》,了解数学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数学竞赛、活动,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重思考,尽量独立完成,遇到问题可以与同学或家长讨论。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讲授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同时,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尝试找出其他数字和图形的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规律概念后,我将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索更多的规律。
1.分组: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小组内都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
4.合作交流能力:一年级学生在小组合作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情感态度: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可能会出现焦虑、退缩等情绪,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本章节的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规律,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信品质。
6.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拓展:鼓励学生探索生活中的其他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小学一年级数学《探索规律》精品教案与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探索规律》精品教案与反思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实物和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这节课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

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思维特点,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2、在教学中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喜欢的“气球”装饰教室为引,通过“找——用——赏——创”活动。

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3、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主体在对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圈一圈、找一找、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规律。

4、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

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通过涂色,摆学具等活动,把知识进一步的拓展,从而让学生再创造出不同规律来。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5、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中,我把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都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这节课,我和学生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创新,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探索规律》是北京实验教材一年级下“认识图形”中的内容。

我认真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力求体现数学学习是“经历、体验、活动、思考、再创造”的过程。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斜上:下者比上者大6。
引导学生能用字母表示上述规律,通常设中间的一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字,便于计算与验证。
对于横行而言如:设中间数的为a则前面的数为a-1,后面的数为a+1.
三、练习与拓展
1、下图是某月的月历,请算一算







10
14
(1)10的上下两个数是多少?这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2)14的左右两个数是多少?这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3.6探索规律(1)
1横行3斜上练习与拓展
2数列4斜下小结
3.6探索规律(1)
鸣沙中学:郑国龙
【教学内容】
北师大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数量关系,应用符号表示规律,并验证规律,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探索规律的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规律的过程,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说明
一.游戏引入
同学们在日历中找出相邻的三个数并相加,告诉我它们的和,我便能说出你在日历中找的是哪三个数。
二.探究活动。下面是某年的日历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师:请找出方框中相邻三个数之间的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探索规律》教学课例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探索规律》教学课例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探索规律》教学课例分析一、教学设计:1、教学背景“探索规律”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最后一节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生活中的图形”和“用字母表示数”等两章知识的基础上,把“图形”和“代数式”有机结合在一起,是这两章内容的深化和延伸。

本课在兴义八中初一(1)班(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实验班),珠海市前山中学初一(10)(非实验班)及澳门天主教海星中学初一年级综合班(非实验班)各上了一节,因各地区的教材,文化背景及是否参加情境教学实验各不相同,所以课后效果不尽相同。

2、教学设计本节课采用“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活动一”是让学生亲自动手用火柴棒搭三角形,并观察火柴捧的根数与三角形的个数,猜想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用代数式把它们表示出来,并验证其正确性。

“活动二”是提供一组算式,让学生根据算式中所提供的数字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找出规律。

“活动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日历”,让学生探索出它的基本规律后,进一步去运用它,并设计一个与之相关的应用题,这样让学生既掌握了规律,又能与代数式、方程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这节课通过三个活动,以开放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并学会去运用;改变了过去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操作、探索、研究,逐步培养学生处理信息、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开门见山,引出课题:小时候我们都玩过搭积木的游戏,今天我们不妨重拾童年的乐趣,利用手中的火柴棒搭建一些常见图形,探索规律。

(引出课题)2. 合作交流,探索规律:活动一:探索常见图形的规律师: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在同一平面上搭三角形, 其中,搭一个三角形需3根火柴棒.对此,你能提出些什么数学问题呢?……生(兴义八中):①能搭成几个三角形?②搭n个三角形需几根火柴?③可拼成哪些图形?生(前山中学):①可拼成哪些图形?②你这样问是什么意思?生(澳门海星中学):①可拼成正六边形、三角形、四边形。

《探索规律》教案反思

《探索规律》教案反思

《探索规律》教案反思在教授数学课程中,探索规律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探索规律》教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他们发现、总结和运用数学规律的能力。

以下是我针对这个教案的反思。

对于这个教案,我首先进行了细致的准备。

我在课前仔细研读了教材内容,了解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本知识储备。

在制定教案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引导他们探索数学规律。

我设计了一系列有趣而挑战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我提供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他们思考和合作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提示。

通过这种方式,我帮助学生培养了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课堂上,我还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给予他们正面的反馈。

我也鼓励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合作,以促进他们的学习。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我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他们的学习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和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我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提出猜想、构建假设、进行推理和验证。

在学生成功解决问题后,我及时总结归纳相关的规律和结论,并引导他们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帮助学生培养了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这个教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了一些数学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有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缺乏自信心。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没有足够的信心,缺乏解决问题的勇气。

我应该鼓励他们多尝试、多犯错,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其次,有些学生在课堂互动中表现较为被动。

他们思维活跃度不高,缺乏积极性。

我应该采用一些互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表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019-2020年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探索规律》教案附教学反思

2019-2020年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探索规律》教案附教学反思

2019-2020年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探索规律》教案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形成初步探索规律的意识,开阔视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课。

秋天到了,树上有很多美丽的树叶,黄的、红的、绿的,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课本上的树叶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好吗?二、探索规律1、根据树叶排列的规律选择正确答案。

练习时,先让学生初步感知树叶的有序排列,产生兴趣后再找规律完成练习。

2、魔术箱外面的起止数寻找规律,然后按规律进行填数练习。

第一排魔术箱起止数的规律是相差5,第二排魔术箱起止数的规律是相差6。

此题既练习加减法,又训练寻找规律,具有综合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3、规律填数练习。

横着看,第二行是1、3、5、7、9、11,第三行是3、5、7、9、11、13,第四行是5、7、9、11、13、15,第五行是7、9、11、13、15、17。

竖着看,除每一列的第一个数外,都是按单数规律排列的。

二、活动小结。

这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你学会了什么?教后记:让学生通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形成初步探索规律的意识,开阔视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地进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口算。

教具准备:挂图、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好,同一个题目可以用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来口算。

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新的问题,你们愿意动脑筋做一做吗?二、自主练习1、第1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探索规律》教案(公开课)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探索规律》教案(公开课)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探索规律》教案(公开课)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一年级下册《探索规律》中的知识,了解规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规律的概念介绍: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规律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规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规律的发现与总结: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的特点和规律的表达方式。

3. 规律的延伸应用:通过扩展问题和实际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规律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启发探究法: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情境,让学生实际操作和运用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

3. 组织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分享。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规律的思考和探索。

2. 提问导入: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规律,规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步骤二:规律的发现与总结1.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情境,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观察和总结的规律。

步骤三:规律的延伸应用1. 提供一些扩展问题和实际应用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规律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活动,分享自己的答案和解决思路。

步骤四:课堂归纳和总结1.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强化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初中数学_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3、过关检测:(1)、4×1×2+1=32 , 4×2×3+1=52,4×3×4+1=72, 4×4×5+1=92……第n 个式子是________。

(2)、2+32=22×32 3+83 =32×83 4+ 154 =42×154 5+ 245 =52×245…… 若10+ a b =102×ab 符合前面式子的规律,则a+b=____。

(3)、在 11 ,-31 32 -33 ,51 -52 53-5455 ,-71 72 ……中, 第120项是___ 。

(3)、右图是一回形图,其回形通道的宽和OB 的长均为1,回形线与射线OA 交于A1,A2,A3,…若从O 到A1点的回形线为第1圈(长为7),从点A1到点A2的回形线为第2圈,…,依此类推,则第10圈的长为____。

(4)、生活中还有那些数的规律?。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有哪些方法上的收获?四、达标检测:课件展示。

五、作业:[学情分析]:作为初三的学生,在初一九已经经历了探究规律的研究,学生也初步有了做探究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从特殊(具体事例)---一般(字母表示)---特殊(验证)。

已具备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能力,初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但学生缺乏对探究规律方法的归纳,思维分散,不开阔,眼高手低,动手能力不强,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方法的引导,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

通过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本节课学生花费了较多的时间进行观察、操作和探索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价值。

课堂上,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从事各项活动,向同伴解释自己的想法,听取她们的建议和意见;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活动过程和思考结果,能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并提出一些新的数学问题。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及点评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及点评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及点评作者:雷宇郎忠武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4年第09期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六节:探索规律.二、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并且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给学生以亲切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三、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讨论等过程,使学生能够找出规律,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体验数学活动是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的过程.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的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观点.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四、教学准备1.设计教学方案及教学过程.2.制作多媒体课件.3.教师预设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探索、观察与思考;表达;总结与说明;交流、合作与气氛.)五、教学过程及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活动一:让学生观看学校花台上花的摆放(多媒体展示).问题:1.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这个图形的规律和特点.2.按照这种规律,第n层需要摆多少盆花?3.你想知道它的摆放方法吗?4.若在表示花盆的圆圈中填上一些数,请同学之间研究其关系.(二)猜测结论、探索规律活动二:有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下图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1.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____块.2.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____块.活动三:[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画第四个图案……观察猜想,感悟知识(也可师提出问题,给出图形,让学生观察猜想),了解地面砖及小徽章个数的变化,并引导他们探索拼成n个图案所需材料.不同表示形式,体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自主探究学习积极性很高.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合作交流的精神.通过三幅图例,从一个方面阐明了图案的特殊摆法来探索规律.其步骤是:1.寻找数量关系;2.用代数式表示规律;3.验证规律.](三)合作交流、探索规律活动四:下面是2003年某月的日历:1.观察这个月历中的数字(横行、竖行、斜行)之间有怎样的联系?2.套色方框中的9个数字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3.若设中间一个数为a,你能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这9个数的和吗?4.这个关系对其他的这样的方框成立吗?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这样的9个数之间还有其他关系吗?以教材中探索日历图中数字的规律为原型,增设1问,让学生从整体角度思考横行、竖行、斜行数字间的特点,启发学生找出日历图中数字排列的基本规则。

《探索规律》教学课例及反思

《探索规律》教学课例及反思

《探索规律》教学课例及反思一、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一)本节课教学内容简介:《探索规律》这节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04页的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探索形状、颜色的排列规律。

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排列规律作好准备。

在本课教学中,安排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这些实例都为探索事物规律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二)前期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相关内容并不陌生。

在上学期及本学期的相关资料中都有所渗透,学生们也解决过这样的问题。

从知识上看,他们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认识水平具有一定的高度。

从能力与情感方面来看,他们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乐于去探索、去发现。

在设计时,我根据本课探究性和活动性比较强的特点,为学生设置了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的能力。

(三)依据学科教学理念确定的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两种、三种颜色以及图形的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猜测、推理能力与创新意识。

3.通过找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关的,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激发学生感受数学美的情感。

本节课力图体现的教学理念:1.展示学生数学活动的过程。

2.体现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3.以人为本,关注发展。

4.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二、课堂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感悟规律。

师:同学们很喜欢做游戏,我们先玩一个猜气球的游戏。

老师拿出来一个气球你们就一起说出它的颜色。

准备好蓝红蓝红蓝红蓝红蓝红下一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生:蓝色。

下一个,下一个,再下一个呢?生:红色,蓝色,红色。

师评价引导:猜得真准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按照蓝、红这样的顺序排列的。

其他同学是这样想的吗?同学们真会观察,这串气球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的排列的。

《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教案




一、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二、出示学习目标(同上)
三、出示自学指导(同上)
看一看课本第26页,用5分钟时间完成,同时思考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四、做一做
1、观察情景图,解答问题,列出算式。
2、学生独立列式解决,全班汇报。
教师板书:(1)20×2=40(kg)
(2)20×4=80(kg)
(3)20×8=160(kg)
3、全班汇报并进行交流教师:你是怎样观察的?发现了什么规律?
(1)从上往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规律?
第一组:第一题与第二题比,一个因数20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2倍,积也
扩大2倍。
第二组:第三题与第一题比,一个因数20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也扩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倍。
第三组:第四题与第一题比,一个因数20没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2倍,积也扩大12倍。
备课教案
邻水县普新中心学校四年级数学学科课时:_1
课题
探索规律
备课人
郑翠莉
学习目标
1、探索寻找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2、利用探索出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判断。
3、学习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发展学生探究与发现的能力。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26页例题1,观察情景图,解答问题,列出算式,思考为什么课本整齐的排列?(有利对比,探索规律)
从下往上,一个因数20不变,另一个因数与积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发现了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想一想,你能用自己的话把两个规律比较简练的叙述出来吗?
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初中数学_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探索与表达规律>>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阳春三月,莺飞草长,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同学们也从新年的气氛中回到了课堂,应该说也是信心百倍、充满期待。

在我们进行本节课学习前,首先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今天十几号?什么节日啊?【设计意图】通过营造一种新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入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提升学习信心,同时借助3月12号植树节,引出接下来要研究的日历规律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活动预期】学生会兴高采烈地回答各种问题,课堂气氛会瞬间热烈,可以为接下来的问题处理提供便利。

(二)探究新知【问题1】日历中的规律寻找活动内容:仔细研究2014年10月的日历表,回答下列问题.1、同一行上相邻两数间有何规律?2、同一列上相邻两数间有何规律?3、如图:方框内共9个数,你能发现这九个数和中间的数存在什么关系么?4、你能用字母将这个九宫格表示出来吗?让学生观察思考,独立完成探究活动,小组代表发言.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适时指导.师:(总结)我们可以用代数式表示数字间的规律,是问题变的更加具有一般性.对其它月份的日历表,你认为这些规律还成立吗?生:成立.【设计意图】本活动内容简单,由学生进行独立探究,旨在让学生消除探索的恐惧心理,对探索问题产生更大的兴趣.【活动预期】学生能轻松找到日历中横排、竖排的规律为接下来处理九宫格提供便利,从而使九宫格问题处理起来更加顺畅。

师:在刚才的日历表上,我们继续来研究套色方框中的问题.展示幻灯片,教师提出在日历中你还能找到相似的规律么,请在自己组的日历中划出来,并讲清楚存在什么规律?.学生独立寻找后,自讲思路,学生互评,对不同见解进行讨论.【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日历表中不同的套色框内数字的不同规律,体会相同的探究思路,探究方法,是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活动预期】让学生独立完成,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完成,然后由学生自行评价,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多听少说,多提示少讲解,,是每个同学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不可局限学生思维,强加思维定势.【问题2】生活中的规律寻找如果你是一位餐厅的经理,要组织一次慈善晚宴,需要重新摆放桌椅。

听探索规律有感

听探索规律有感

听《探索规律》有感
任慧娟
今天下午教研活动的是探索图形的规律规律这节课,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收获的是经验,学到了能力。

这节课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三角形,在教研中杨老师呈现的规律是这两种方法:一是3加上2乘三角形个数减1的方法,第二种是把每个三角形先按3根小棒来计算,再减去重复的根数。

而两个班的学生都还发现了一种,就是先假设每个三角形都只用两根小棒,这样就比实际小算了一根小棒,于是最后再加一根小棒,也就是就2乘三角形的个数后再加1。

第一种方法,开始时,学生难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发现,经老师引导后,成绩好的学生才发现。

而第第二种方法,由于有了第一种方法的基础,所以部分思维灵敏的学生能马上想到。

倒是2n+1的方法学生更易于理解与接受。

这节课的另一个亮点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综合科目、教学管理、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案大全、经典语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omprehensive subjects, teaching management, teaching reflection, teaching design, lesson plans, classic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探索规律》教学反思《探索规律》教学反思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的开放性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

论小学数学中的“探索规律”

论小学数学中的“探索规律”

论小学数学中的“探索规律”
郑文军
【期刊名称】《成才之路》
【年(卷),期】2015(000)014
【摘要】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让小学数学教学地位快速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
是培养小学生理性逻辑思维,促进小学生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快速提高的教学活动。

探索规律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内容之一。

引导小学生在探索规律内容的学习中,发现数学学习的规律,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有利于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总页数】1页(P82-82)
【作者】郑文军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张庄小学,江苏盐城 224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5
【相关文献】
1.多元探寻规律凸显数学本质——例谈小学数学中“探索规律”的有效教学
2.立
足学生发展,设计规律教学--例谈小学数学中“探索规律”的教学策略3.指向数学
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探索规律教学分析4.立足学生发展,设计规律教学--例谈小学
数学中“探索规律”的教学策略5.用探索规律引发积极的学习思考——小学数学
中“探索规律”教学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规律
郑泽群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探索数与数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
教学重点:探索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将规律字母化,也就是如何用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

教学具准备:一张很长的纸条和一根绳子
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复习
师: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哪些数学规律?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 、出示乘法表
师:我们的乘法表中也有很多的规律,先请你们填完这个乘法表,
你们会填吗?(师指导怎样填),生做在书87页上:
填表完后仔细观察,看看你能发现哪些有趣的规律?和同学说说汇报展示:
(二)、找规律,填一填。

师:比一比看谁在两分钟内做得最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说明填的理由和依据。

师:填什么数?为什么?师:象这样的数列你认为一般有哪些规律?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师:如果不是数列而是图形你还会观察它们的排列规律吗?
师:如果按下面的式方式挂上气球,那么第20个汽球是什么颜色的?第48个呢?你还会做吗?生独立完成。

汇报:
小结: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气球摆放的规律,然后利用除法来计算就可以了。

2、一些小球按下面的方式堆放:想想他们又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能否画出第5堆小球是怎样摆放的吗?看看每一堆各有多少个小球?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第6堆共有多少个小球?第10堆呢?
3、按下图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

桌子的张数与可坐的人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有的题要找到规律可能只有观察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动手画一画折一折才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如下面的这道题:
4、按下图的方式粘纸,纸的长度是8厘米,粘合部分是2厘米。

(课件):(生动手操作画一画.想一想,怎样算它们各自的长度?
(1)请你计算4张纸粘合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2)请你画出5张纸粘合在一起的图形,然后计算5张纸粘合的长度是多少厘米?10张纸呢?
(3)我们班51个同学,每人一张这样的纸,粘合在一起,长度又是多少呢?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师:从上面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现在你能计算10张纸粘合在一起的长度是多少吗?51张纸呢?
5.动手折纸: 对折的次数1 2 3 4 5分别得到多少层?填表: 生动手操作(课件表格,完成表格.
6 下面是2008年8月份的日历
四、自我简评,完善提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特点:一、让学生在观察乘法表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存在的规律、在探索规律中获得新的体会和认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的规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引导学生根据大胆进行猜想和验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在发现了规律后,运用规律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