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患者病情评估总结与持续改进

合集下载

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检查

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检查
3。各科室对本科室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定期分析。□是□否
问题反馈:
改进措施:
10、1.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有□无
2.有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管理规定。 □有□无
3。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作为岗前培训的基本内容之一。 □是□否
4。医师对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知晓率为100%。 □是□否
5.病历书写是临床医师“三基”训练主要内容。 □是□否
⑴作为大查房重点□是□否 ⑵有评价分析记录 □有□无
问题反馈:
改进措施(持续改进):
评价、分析、(每季度):
7。病历中记录会诊效果. □有□无
会诊制度落实情况
(1)有定期评价、反馈□有□无
(2)整改建议与持续改进□有□无
问题与缺陷反馈:
整改措施:
分析总结(每季度) :
6、医院对患者的出院指导与随访有明确的制度与要求。
1.有出院指导与随访工作管理相关制度。 □有□无
2。向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出院指导。 □有□无
阿旗医院住院诊疗管理督查记录
检查时间:年月日科室:
检查内2.对患者病情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有□无
包括以下项目:
⑴评估标准与内容 □有□无
⑵评估程序 □有□无
⑶评估重点范围 □有□无
⑷评估人资质 □有□无
⑸评估时限要求 □有□无
⑹记录格式规范 □是□否
3.科室有开展患者病情评估培训的记录。 □有□无
(7)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是□否(8)⑻合理用药监测指标□是□否
2.对质量与安全指标的变化趋势定期进行分析.□是□否
3。通过分析,对本科室的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水平进行评价。□是□否
1.各科室对本科室的质量与安全有:
⑴指标□是□否⑵分析□是□否

住院诊疗情况分析及持续改进

住院诊疗情况分析及持续改进

住院诊疗情况分析及持续改进XXX住院诊疗情况分析与持续改进评审标评价要点:1.由有资质的医师和护士按照制度、程序与病情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服务。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评估人及资质、评估标准和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等。

实施评估的医务人员具备法定资质,并有对医务人员进行患者病情评估的相关培训。

2.依据患者病情评估的结果,为患者制定诊疗方案提供依据和支持。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履行监管职责。

持续改进评估质量,为患者提供同质化服务。

3.应用疾病诊疗规范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的行为。

医院现行指南应用于指导医师的诊疗活动。

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与教育。

4.职能部门履行监督职责,评价重点病种参照本标准第七章所列的“住院重点疾病”以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重点病种。

重点病种质量控制有效,诊疗行为规范,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5.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

严格遵循临床检验、影像学检查、腔镜检查、各种功能检查、电生理、病理等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证。

进行有创检查前,向患者充分说明,征得患者同意并签字认可。

依据检查、诊断结果对诊疗计划及时进行变更与调整。

对重要的检查、诊断阳性与阴性结果的分析与评价意见应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有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的定期分析和评价。

6.有规范使用与管理抗菌药物的相关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

2.每位住院患者都应有适宜的诊疗计划,由上级医师负责评价和核准,并记入病历。

3.持续改进诊疗工作,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

4.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加强管理监督。

5.医疗团队应按照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开展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1.高级职称医师负责审核和签署患者出院小结,确保内容完整准确。

2.出院小结记录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住院诊断、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出院医嘱等内容。

3.出院小结与住院病历记录内容相符,有责任医师签名确认。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科室:科年度: 2020人民医院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为进一步提高科室管理能力,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根据《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人员组成各一、二级科室应成立由科主任任组长,科副主任、护士长任副组长,各医疗诊疗组组长及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管理小组设一名专职质控员,负责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活动本的记录等工作。

对设有临床功能室的临床科室,科主任可以设立由功能室组长或分管科主任任组长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归属的临床科室一起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

所有小组均应向医务部备案。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一)建立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包括:建立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的管理。

(二)建立健全和落实本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诊疗规范。

(三)做好本科室人员、技术、设备的权限与资格管理,确保依法执业。

如执业医师护士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输血及抗菌药物处方权、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等(四)加强基础、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用诊疗常规指导对患者诊疗工作,要应用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五)对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等进行自查、分析、评估、整改,同时依据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部门督查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六)加强对运行病历质量、终末病历质量的自查与管理。

(七)加强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八)组织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的培训和考核,必须人人达标。

(九)分析、评估科室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发现缺陷并进行改进。

(十)对本科室人员开展的技术权限(包括:手术、介入、麻醉、腔镜诊疗等高风险技术)进行初审,并报医务部予以授权,对科内人员技术开展情况进行监管。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督导检查表模板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督导检查表模板
十、床位使用率
1、相关管理人员与医师均知晓缩短床位使用率的要求:□是□否。2、床位使用率达到预定考核目标:□是□否。
十一、病历书写
1、医师对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知晓率为100%:□是□否。2、有科室病历质控人员:□有□无。3、有定期开展科室病历质控的工作记录:□有□无。4、甲级病历率≥90%:□是□否。5、无丙级病历。□是□否。6、科室病历书写规范培训:□有□无。
住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督查表模板
检查科室:检查日期:考核季度: 检查部门:
项目
标准与要求
一、病情评估
1、对每位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是□否.2、病情变化时评估:□是□否。3、出院时评估:□是□否。4、病历中有病情评估记录:□有□无。5、根据评估情况制定诊疗方案:□是□否。
二、合理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
1、诊疗指南/规范:□有□无、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有□无.2、遵循临床各种检查适应症:□是□否.3、临床治疗规范:□是□否。4、有创检查前履行书面告知:□是□否。5、对重要检查结果有分析记录:□是□否。6、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诊疗指南、疾病诊疗规范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培训,有记录:□有□无。
三、抗菌药物应用
主 要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效果评价:
年 月 日
十二、质量与安全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小组
1、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健全,科主任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否。2、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和工作记录:□是□否。3、各质控组定期进行质控自查并有记录:□是□否。4、对本科室的质量与安全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有□无,改进措施:□有□无。
十三、不良事件上报
1、知晓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否。2、及时上报并记录不良事件:□是□否。3、对本科室的不良事件问题进行分析:□有□无,改进措施:□有□无。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一、院前急救病人医疗质量管理记录1.病情诊断:根据患者及其家
属所提供的情况,经医生会诊,确定该患者的病情。

2.医疗措施:针对该
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

3.药物管理:根据该患者的具体
病情,使用哪些药物,及其使用时间,定量等。

4.病情评估:对病情进行
定期评估,监测病情和治疗进展情况。

5.术前评估:对病情,预期效果,
和术前检查结果进行评估,有效预防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6.术中
护理: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给予术中护理和支持,以提高术后效果。

7.
术后评估:对术后病情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监测术后恢复进展情况。

8.护理评估:监测患者的护理需求,按照规范进行护理。

二、院前急救病
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1.改进医疗护理:定期评估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采取有效的培训措施,改进护理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改善诊
疗方案:定期评估和改进诊疗方案,使用有效的疗法,提高患者康复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质量检测:定期检测药品,诊疗设备等,确保使用
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4.病人教育:为病人提供周全的信息。

医院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医院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4.将病情评估质控结果作为科室和医护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十九、病情评估的国际化接轨
1.关注国际病情评估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
2.参与国际病情评估相关的合作项目,提升医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推动国际病情评估标准的本土化,结合我国实际优化评估体系;
4.通过国际交流,提升医护人员病情评估的国际化视野和专业水平。
八、病情评估的信息化建设
1.医院应加强病情评估信息化建设,利用电子病历系统提高评估效率和质量;
2.开发和应用智能化评估工具,辅助医护人员进行病情分析和决策;
3.建立病情评估数据库,实现病情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
4.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病情评估结果的共享,提高多学科协作治疗效果。
九、病情评估的伦理与法律要求
二、病情评估的组织与管理
1.医院成立病情评估小组,负责全院病情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各临床科室设立病情评估工作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病情评估工作的具体实施;
3.医院定期组织病情评估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病情评估能力;
4.医院建立健全病情评估相关制度,确保病情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病情评估的标准与方法
四、病情评估的流程
1.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在8小时内完成入院评估;
2.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医生应及时进行病程评估;
3.患者出院前,医生完成出院评估;
4.评估结果按照医院规定进行分类,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五、病情评估的持续改进
1.医院定期对病情评估工作进行总结,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2.鼓励医护人员参与病情评估的持续改进工作,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3.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病情评估流程,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5.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5.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部审核人:日期:
病院对科室有明白的质量与安然指标,病院与科室按期评价,有中断改良的后果.
【C】
1.病院对科室有明白的质量与安然指标,包含:住院重点疾病的总例数.逝世亡例数.两周与一个月内再住院.非预期手术例数等;患者安然类指标;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合理用药监测指标;病院沾染掌握质量监测指标.
2.按期剖析质量与安然指标的变更趋向,权衡本科室的医疗办事才能与质量程度.
消失问题:
1.
2.
3.
内部审核人:日期:
末次:内部审核(自我评价)成果:□【C】;□【B】相符“C”,并;□【A】相符“B”,并;
改良措施:
1.
2.
3.
改良成效:
1.
2.
3.
内部审核人:日期:
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天资的人员构成质量与安然治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安然治理.
【C】
1.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天资的人员构成质量与安然治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安然治理.
【C】
1.有规范运用与治理抗菌药物的相干轨制.
2.抗菌药物运用相符《抗菌药物临床运用指点原则》等规范.
3.实施三级治理,临床医师经由培训.考察及格后方可授予三级治理的处方权.
4.按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运用监测与评估,按细菌耐药的信息调剂抗菌药物运用.
【B】相符“C”,并
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轨制,改良抗菌药物运用.
消失问题:
1.
2.
3.
内部审核人:日期:
末次:内部审核(自我评价)成果:□【C】;□【B】相符“C”,并;□【A】相符“B”,并;
改良措施:
1.
2.
3.
改良成效:
1.

科室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

科室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

科室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册科室:未指定年度:2015XXX目录1.引言2.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3.持续改进过程4.总结引言本记录册旨在记录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的过程和成果,以便于评估和改进科室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而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

本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医疗事故管理、医疗纠纷处理等。

持续改进过程本科室在2015年持续改进的重点是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2.组织开展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3.建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4.加强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处理工作,提高处理效率和公正性。

总结经过一年的持续改进,本科室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管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我们将继续努力,持续改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记录册填写要求在医疗机构中,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需要填写记录册。

这个记录册应该包含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医疗事故报告、质量评估和改进、医疗设备管理和医疗人员培训等。

记录册的填写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构架图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医疗机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的目标是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患者的权益。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构架图应该包括以下方面:质量和安全管理小组、质量和安全管理文件、质量和安全管理指标和质量和安全管理培训等。

这些方面应该相互协调,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医院患者服务与持续改进措施

医院患者服务与持续改进措施

医院患者服务与持续改进措施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本专业患者从急诊、门诊到住院,出院及健康教育和随访的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为规范的要求。

(3)患者对入院、出院、转科、转院等具有知情权。

2、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1)患者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与益处、费用和临床实验等真实情况具有知情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的权利。

(2)科室具有告知患者及其法定代理人真实病情及诊疗方案的义务,特殊检查,治疗和用药应签订书面。

知情同意。

(3)保护患者隐私权,尊重民族习惯,宗教信仰。

3、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

科室应建立投诉渠道,并有专人负责处理投诉纠纷并有记录及整改意见。

4、患者及其家属教育与沟通。

(1)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和信仰、维护患者和家属权利。

(2)科室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疾病防治知识教育和指导,支持其参与诊疗活动。

5、就诊环境监管
(1)科室应尽力向患者提供清洁、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2)保护患者的隐私。

6、患者评估。

(1)科室负责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监管。

(2)患者评估的结果应在住院病历中有记录,用于指导患者的诊疗活动。

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管理

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管理
十二、未来规划与创新发展
1.诊疗技术创新
(1)跟踪国内外诊疗技术发展趋势,引进新技术、新方法。
(2)鼓励创新研究,提高诊疗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2.服务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改革
(1)探索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如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等。
(2)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便捷性和高效性。
十三、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
1.人才培养计划
(1)制定系统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专业技能培训、管理能力提升等。
(2)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做好知情告知工作,保障患者自主选择权。
十、内部管理与监督
1.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1)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医护人员提高工作质量。
(2)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绩效评估,根据结果调整人力资源配置。
2.监督与问责
(1)设立监督机构,对诊疗活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2.市场拓展
(1)研究市场需求,拓展医疗服务领域,开发新的服务项目。
(2)加强与保险公司、企业等合作,拓展医疗服务的商业渠道。
十七、文化建设与团队凝聚力
1.文化培育
(1)塑造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提升员工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2)开展丰富多彩的员工文化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2.团队协作
(1)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建立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
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管理
一、住院诊疗管理
1.入院评估
(1)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病史、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等方面。
(2)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诊疗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治疗。
2.诊疗实施
(1)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用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14年度患者病情评估总结与持续改进

2014年度患者病情评估总结与持续改进

2014年患者病情评估督导检查总结分析一、为加强住院患者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切实保护患者合法权益,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务科于2014年12月20-28日通过查看归档病历对患者病情评估及诊疗方案进行专项检查,以了解现状并逐步整改。

1.随机检查2014年120份归档病例,其中神经内科:13份;儿科:7份;重症医学科:5份;眼科:6份;心内科:10份;内分泌科:9份;骨科:11份;中医科:10份;耳鼻喉科:6份;普通外科:4份;老年病科:5份;妇科:4份;放疗科:4份;泌尿外科:2份;脑外科:4份;呼吸内科:7份;化疗科:6份;消化内科:2份;急诊科:1份;心胸外科:1份;肿瘤外科:2份;口腔科:1份。

2.突出问题是科内对病情评估制度未进行系统培训,这些科室是:儿科、眼科、心血管内科、骨科3.具体存在问题:(1)一般资料填写不全的有:神经内科2份;心血管内科6份;普通外科2份;妇产科1份;放疗科2份;脑外科3份;呼吸内科1份;中医科2份。

(2)基本病情状况填写不全的有:消化内科:1份;儿科:5份;耳鼻喉科:2份;重症医学科:4份;神经内科:3份;心血管内科:7份;普通外科:2份;内分泌科:2份;妇产科:2份;泌尿外科:2份;放疗科:1份;老年病科:2份;眼科:6份;脑外科:2份;呼吸科:2份;中医科:4份;骨科:4份;肿瘤外科:1份;口腔科:1份;急诊科:1份;(3)风险因素评估不足的有:儿科:2份;耳鼻喉科:5份;神经内科:1份;心血管内科:6份;普通外科:3份;内分泌科:1份;妇产科:4份;泌尿外科:1份;眼科:2份;放疗科:3份;脑外科:2份;骨科:10份;肿瘤外科:1份;口腔科:1份;化疗科:4份;(4)评估不能体现对诊疗方案支持:耳鼻喉科:2份;泌尿外科:2份;神经内科:2份;心血管内科:5份;放疗科:1份;肿瘤外科:1份;口腔科:1份;普通外科:2份(5)评估缺少上级医师签名:内分泌科:2份;普通外科:1份;心血管内科:1份;急诊科:1份;耳鼻喉科:1份;二、检查结果分析如下:各类问题病例占所有出现问题病例的比例三、根据抽查结果显示基本病情状况填写不全,占39%;其次风险因素评估不足占第二位,占32%;再次为一般资料填写不全占14%;评估不能体现对诊疗方案支持,占11%;偶有评估表缺乏上级医师签字,占4%;患者病情评估与诊疗方案落实较好的科室有:儿科、内分泌科、脑外科、神经内科、放疗科、心内科、耳鼻喉科、骨科、心胸外科、呼吸内科四、原因分析如下:1.科主任未对病情评估制度安排系统培训,未引起科室重视,虽有医院集体培训,执行力差。

医院急诊科中的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

医院急诊科中的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

数据驱动的质量改进策略
数据收集与整理
通过信息化系统收集急诊科相关 的各类数据,包括患者就诊数据 、医护人员工作数据、医疗设备 使用数据等,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
数据分析与挖掘
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数 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潜在的问 题和改进空间,为质量改进提供 数据支持。
基于数据的持续改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 的改进措施,并持续跟踪和评估 改进效果,实现急诊科质量的持 续改进。
02
急诊科质量评估现状
评估指标与标准
响应时间
衡量急诊科对患者需求的反应速 度,包括接听电话、派遣救护车 、患者到达医院后的初步处理等
时间。
治疗效果
评价急诊科对患者病情的治疗效果 ,如疼痛缓解、病情稳定等指标。
患者满意度
反映患者对急诊科服务的整体满意 度,包括医生沟通、护士照顾、环 境设施等方面的评价。
对医院急诊科的建议
完善评估体系
建议医院急诊科在现有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关键绩效指标和患者满意度调查 等内容,形成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估结果。
强化数据分析能力
加强急诊科数据分析队伍的建设,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改进服务 。
推动持续改进
鼓励急诊科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持续改进工作,落实改进计划,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 提升。同时,医院应给予足够的支持和资源保障。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急诊科质量评估将 更加智能化,实现实时数据监测和自动预警。
多学科协作强化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哨”,未来将与更多学科紧密合作,形成多 学科联合救治模式,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患者体验优化

患者病情评估总结与持续改进

患者病情评估总结与持续改进

患者病情评估总结与持续改进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2015年患者病情评估督导检查总结分析一、为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加强住院患者管理,切实保护患者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务科于2015年10月10-18日通过查看归档病历对患者病情评估及诊疗方案进行专项检查,以了解现状并逐步整改。

1.随机检查2015年100份归档病例,其中神经内科11份;儿科2份;重症医学科1份;眼科7份;心内科17份;内分泌科8份;骨科3份;中医科4份;耳鼻喉科2份;普通外科13份;老年病科1份;妇产科11份;泌尿外科2份;脑外科1份;呼吸内科6份;消化内科5份;急诊科1份;心胸外科1份;肿瘤外科3份;肾病内科1份。

2.突出问题是科内对病情评估制度系统培训力度不够,这些科室是:普通外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3.具体存在问题:(1)一般资料填写不全的有:神经内科1份;心血管内科2份;妇一科:1份;(2)基本病情状况填写不全的有:呼吸科1份;神经内科3份;中医科1份;普通外科4份;内分泌科2份;泌尿外科1份;心血管内科5份;妇产科4份;眼科2份;骨科1份;肿瘤外科1份;急诊科1份;消化内科1份;(3)风险因素评估不足的有:肿瘤外科1份;心血管内科3份;普通外科2份;妇产科2份;神经内科2份;眼科1份;骨科1份;内分泌科1份;(4)评估缺乏关键检验指标、影像结果:神经内科4份;心血管内科5份;妇产科5份;普通外科4份;眼科2份;内分泌科2份;肿瘤外科1份;消化内科1份;骨科2份;(5)评估缺少上级医师签名:骨科2份;耳鼻喉科1份;普通外科1份;二、检查结果分析如下:各类出现问题病例占所有出现问题病人的比例三、根据抽查结果显示基本病情状况填写不全,占37%;其次评估缺乏关键检验指标、影像结果占第二位,占35%;再次为风险因素评估不足,占18%;一般资料填写不全占5%;偶有评估表缺乏上级医师签字,占5%;患者病情评估与诊疗方案落实较好的科室有:儿科、重症医学科、中医科、呼吸科、肾病内科四、原因分析如下:1.科主任对科室医务人员病情评估制度所安排的系统培训力度不够,未引起科室医务人员重视,未将医院要求的培训内容如实执行。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引言护理质量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在我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本篇文章将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原因分析1. 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在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是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但往往因为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等原因导致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

2. 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不全当班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不全,可能导致护理措施不及时或不当,影响患者康复。

3. 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护理人员未认真落实健康教育制度,导致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不足,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

4. 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护士长对护理工作的督查力度不够,可能导致护理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纠正。

5. 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临床经验参差不齐,影响护理质量的稳定性和提升。

6. 医院管理层面的问题医院管理层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可能导致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员培训不足等问题。

三、整改措施1. 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教育,提高其对工作的认真度和仔细度。

2. 完善基础护理工作制定严格的基础护理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督查,确保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

3. 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加强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了解,定期进行病情评估,确保护理措施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加强健康教育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并认真落实,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和自我管理能力。

5. 增强护士长的督查力度护士长应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督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质量问题,确保护理安全。

6. 提升护理人员素质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临床经验,提高护理质量。

7. 加强医院管理层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医院管理层应提高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合理配置护理资源,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总结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医疗质量检查及持续改进措施

医疗质量检查及持续改进措施
二、整改措施:
明确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职责,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定,病历体现诊断及时、检查合理、治疗恰当,知情同意书完备。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落实、执行十四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科室设兼职质控员,明晰责任分工.科主任组织质检员及相关人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知识培训。
明确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职责,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定,病历体现诊断及时、检查合理、治疗恰当,知情同意书完备。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落实、执行十四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科室设兼职质控员,明晰其分工。科主任组织质控员及相关人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中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进一步加强中医病历书写的培训和管理,并纳入绩效考核。
医疗质量检查及持续改进措施
年月份医疗质量检查整改记录
科室
脑病康复科
外科
骨伤科
心血管病科
妇产科
血液病科
神志病科
肺脾科
急诊科
老年肾病科
肛肠科
皮肤科
口腔科
耳鼻喉科
手麻科
均分
本月进行医疗质量检查考评,各项医疗工作均能达到医疗质量标准,现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分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
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不完善。病历四诊摘要书写不规范。
二、整改措施:
麻醉科完善本科室麻醉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规范,重点术前查房与术后访视,针对不同麻醉要求和病人具体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有麻醉意外应急预案,规范复苏及出手术室标准,建立复苏全程观察记录,提高麻醉安全性.系统学习中医四诊知识,细化中医理论知识.
医疗质量检查及持续改进措施
年月份医疗质量检查整改记录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
是指医疗机构或医疗团队建立的一套评估患者病情、监测病情变化和管理患者治疗的规范和流程。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评估工具和方法:制定并使用适合不同疾病和患者群体的评估工具和方法,例如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评估工具和方法需要经过科学验证和临床实践,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2. 病情监测:建立完善的病情监测系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状态和变化。

这可以包括定期的随访和复查,对病情指标的监测和记录,以及通过远程监护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远程病情监测。

3. 病情评估的频率和时机:明确患者病情评估的频率和时机,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的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计划。

在重症患者或急性病情恶化的情况下,评估的频率可能需要加大。

4. 病情评估记录和报告:建立完善的患者病情评估记录和报告制度,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和可追溯性。

评估结果应及时向医疗团队和患者本人通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 病情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利用:对患者病情评估结果进行定期的分析和利用,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病情进展。

这可以帮助医疗团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预测治疗结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6. 监测和评估制度的持续改进:对病情评估管理制度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改进和完善。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审查,医疗团队内部的经验交流和培训,以及患者对评估管理制度的反馈等方式进行。

通过建立和执行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减少治疗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病患管理的质量。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从进院开始就能够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估,医生能够做出详细科学的治疗计划,当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方法,使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根据卫生部、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医院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联合制定患者评估管理制度。

1、明确规定对患者进行评估工作由注册的职业医师和护士,或者经医院授权的其他岗位的卫生技术人员实施。

2、医院制定患者评估的项目、重点范围、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

3、患者评估的结果需要记录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4、医院职能部门定期实施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管患者评估工作,对考核结果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保证医疗质量。

5、医师对接诊的每位患者都应进行病情评估。

重点加强手术前、麻醉前、急危重患者的病情评估、危重病人营养评估、住院病人再评估、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

6、医师对门诊病人进行评估时要严格掌握住院标准,严格按照患者的病情作为制定下一步治疗的依据,严禁将需住院治疗的病人进行门诊观察治疗。

假如门诊医生决定需要住院的患者拒绝入院治疗,医生必须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详细告知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签署患者的名字。

7、病人入院后,主管医师应对病人全面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病情轻重、急缓、营养状况等做出正确的评估,做出正确的诊断,参照疾病诊治标准,制定出经济、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

8、对病人在入院后发生的特殊情况的,应及时向上级医生请示,再请科主任共同再次评估。

必要时可申请会诊,再集体评估。

9、病人在入院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10、麻醉科手术室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对手术科室的病人进行风险判断,要求手术科室在术前小结、术前讨论中予以评估,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危重症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

危重症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

危重症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为了不断提高危重症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我院特组织了一次危重症护理质量汇总分析的会议,旨在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并给出改进措施。

本报告将对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结论进行总结,以供参考和持续改进。

一、会议内容会议主要内容包括危重症护理的现状分析、目标制定、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具体如下:1. 危重症护理的现状分析通过对危重症患者的病情、病历、护理记录等文件的审查和统计,我们对我院危重症护理的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

其中主要包括危重症护理的患者情况、质量指标、人员配置、设备使用等方面的情况分析。

2. 目标制定根据现状分析的结果,结合医疗卫生部门颁布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合理的、可操作的目标,以期提高危重症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提高护理记录规范化程度、减少医院感染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等。

3. 问题分析通过对问题的采访、调研和讨论,我们详细分析了危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培训不足、护理操作不规范、设备损坏等。

问题的发现和分析是改进的基础,也是提高危重症护理质量的关键。

4. 改进措施针对问题的分析,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以期改善危重症护理的质量和安全。

改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完善护理操作规范、定期检修维护设备等。

二、结论通过会议的研讨和讨论,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危重症护理在我院整体上存在质量不稳定、安全隐患较多的问题。

2. 在问题分析中,我们发现存在人员培训不足、护理操作不规范、设备损坏等问题。

3. 为了提高危重症护理质量,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加强培训、完善操作规范、定期检修设备等。

4. 需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对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三、持续改进计划为了推动危重症护理的质量持续改进,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改进计划:1. 培训计划:加强危重症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病情评估、急救技能、设备使用等。

医院病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医院病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医院病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1、由具备执业资质的医师、护士,按照制度、程序与病情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服务。

(1)病区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2)普通患者入院后由当班医师和护士接诊,并根据病人病情确定初步诊疗和护理计划,并在2小时内执行。

(3)危急重病人入院后当班医师和护士立即进行初步评估,立刻通知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处置病人,确定初步诊疗方案,并立即执行。

2、由上级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住院诊疗(药物、手术康复)计划/方案的适宜性,并记入病历。

(1)普通病人应在48小时内有主治医生评估结果及诊治方案,72小时内应有副主任医师评估结果及诊治方案,并逐步实施。

(2)危重病人应成立相应抢救小组,并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者担任组长,随时记录病人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在72小时内不能确诊的患者,科室应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确定诊治方案,并加以实施。

3、应用临床实践指南和临床路径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应用临床路径使诊疗流程规范化(1)根据病人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初始诊疗效果,确定病人下一步诊疗路径,根据专业特点,尽力达到诊疗流程的规范化。

(2)执行临床路径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医疗原则特别是核心制度必须落实。

①交接班制度:实行晨交班制,每日应有值班医师与当班医师对病区患者进行交接,并有记录。

危重病人以及当日手术后病人应实行床旁交班。

②查房制度:入院2小时内应有住院医师查房,48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查房,72小时内应有副主任及以上职称医师查房:住院医师随时查看病人,主治医师上下午各查看一次,危重病人随时查看。

副主任以上职称医师每周至少查房一次。

住院总医师执行夜查房。

周末应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查房,节假日应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查房。

③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对诊断不明的病例,应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主持。

④术前讨论制度:介入手术应进行术前讨论:对于疑难、复杂等可邀请相关科室参与,应在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主持下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患者病情评估督导检查总结分析
一、为加强住院患者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切实保护患者合法权益,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务科于2014年12月20-28日通过查看归档病历对患者病情评估及诊疗方案进行专项检查,以了解现状并逐步整改。

1.随机检查2014年120份归档病例,其中神经内科:13份;儿科:7
(1)一般资料填写不全的有:神经内科2份;心血管内科6份;普通外
科2份;妇产科1份;放疗科2份;脑外科3份;呼吸内科1份;中医科2份。

(2)基本病情状况填写不全的有:消化内科:1份;儿科:5份;耳鼻喉科:2份;重症医学科:4份;神经内科:3份;心血管内科:7份;普通外科:2份;内分泌科:2份;妇产科:2份;泌尿外科:2份;放疗科:1份;老年病科:2份;眼科:6份;脑外科:2份;呼吸科:2份;中医科:4份;骨科:4份;肿瘤外科:1份;口腔科:1份;
急诊科:1份;
(3)风险因素评估不足的有:儿科:2
1
4
骨科:104份;
份;泌尿外科:2份;
份;肿瘤外科:1份;
2份
:内分泌科:2份;普通外科:1份;心血管内科:1份;急诊科:1份;耳鼻喉科:1份;
二、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各类问题病例占所有出现问题病例的比例
院集体培训,执行力差。

2.科室医务人员对患者入院评估、再评估及出院评估内容要求模糊,特别是年轻医务人员对评估内容填写不认真。

3.病情评估是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当患者病情变化时及时调整诊疗方案,多科室对发生病情变化未及时做好评估。

四、整改措施:
1.院周会中强调各科室限期进行相关培训,学习相关规章制度,对制度及规定做到人人知晓,重点是科室年轻医务人员,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好患者入院病情评估,并详细填写各项目,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记入病程记录中。

2.医患沟通中医生跟病人沟通尽量少用医学专业术语,让病人充分理解,减少医患冲突的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督导科室在递交出院病例前注意自身审核,防止医疗文件中遗漏医
师签字的发生。

医务科
2014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