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重点笔记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07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07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本章重点问题: 本章重点问题: 一、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本章教学难点: 本章教学难点:
1、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2、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张治中等合影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 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人民自卫队
一、全国解放区战争的胜利发展
1.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 年 月底刘邓大军挺进 大别山,陈粟大军挺进苏鲁豫 大别山 陈粟大军挺进苏鲁豫 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 皖,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 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 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中共对各民主党派采取 积极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毛泽东与民主党派人士在一起
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民盟由于抗战特别由于政协的 民盟由于抗战特别由于政协的 机缘, 机缘,客观上一时造成了他在全国 的第三党地位, 的第三党地位,使他中间许多领导 人物代表着中产阶级的想法, 人物代表着中产阶级的想法,企图 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 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寻找出第 三条道路。 三条道路。”----周恩来 周恩来
1947年10月颁布《中国土地大纲》, 年 月颁布 中国土地大纲》 月颁布《 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2. 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
1948年秋 亿解放区农民分 年秋1亿解放区农民分 年秋 得土地, 得土地,农民踊跃参军保卫 胜利果实。 胜利果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7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7章

中国共产党对争取和平有着真诚的愿望,对抗战胜利 后的形势也有清醒的认识。中共中央认为,无论如何,在 当时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是必要的。



1、由于和平、民主、团结是战后人民的愿望。经过多年 战争,人民迫切要求和平,休养生息,重建家园,医治战 争创伤,建设新中国。作为人民利益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就 应当争取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2、由于蒋介石的内战部署一时难以完成,党和全国人民 有可能争取国内和平局面。即使是暂时的和平,也应该积 极争取,这对于需要作应变准备的革命力量来说,也是有 利的。 3、通过和平谈判,可以使全国人民看清楚国民党反动派 究竟是真要和平民主,还是在这个幌子下实行独裁内战, 这对于提高人民的革命觉悟有很大作用。即使和平不能实 现,我们也可以通过谈判延缓全国内战的爆发,使解放区 军民争得更多时间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政治合 作,共同向国民党统治集团进行了有 力的斗争,成为打击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第二条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 地支持了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
(二)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及原因

各民主党派前进的过程,并不是一帆 风顺的。中国的民主党派并不是单一阶级 的政党,正如周恩来所说,“其组织成份 又常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反对派一直包含到 进步分子”,“而其中政治倾向又从君主 立宪一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有”。因此, 它们前进的过程不能不是同自身内部的某 些错误倾向作斗争、并且逐步克服这些错 误倾向的过程。
(三)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1948年初,各民主党派相继公开宣告, 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 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奋斗,明 确地站到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 这是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

2015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第七章

2015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最全的纲要复习资料,涵盖本科目所有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1、[单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开始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称雄。

2、[单选]中共中央在1945年8月25日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3、[单选]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

4、[单选]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针对和谈期间特殊情况,正式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5、[多选]反法西斯战争后,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的主要表现是(1)社会主义的苏联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2)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3)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蓬勃兴起(4)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6、[多选]为打退国民党军队在重庆谈判期间发动的军事进攻,解放区军民进行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平绥战役、津浦战役。

7、[多选]出席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的党派,除国民党、共产党外,还有民主同盟、青年党。

8、[多选]1946年1月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协议包括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

9、[多选]1946年2月10日和6月23日,国民党当局先后在重庆和南京制造了较场口惨案、下关惨案。

10、[简答]毛泽东指出的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的原因。

答:(1)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清醒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明确而坚定地指出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2)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场院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之下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

不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就将变成黑暗世界,中华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送。

(3)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暂时的现象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近年考试重点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近年考试重点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代码:03708)历年真题答案目录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辛亥革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 (1)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外线作战
陈谢兵团挺进豫陕鄂边区
陈粟率军进攻豫皖苏地区 聂荣臻率军解放石家庄
解放军的 战略进攻
内线作战 林彪、罗荣桓率军解放东北
彭德怀、贺龙率军收复延安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政协会议闭幕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 各区党委、各纵队发出内部指示: “从此,中国即走上 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虽然一切决议尚待实行, 即是实行,离开全国彻底民主化还是很远;但是,只要 各党派在全国合法化,人民有了初步民主自由,民主运 动即可能逐步发展,成为不可抗御的力量,破坏封建专 制主义,推动国家继续走上民主化。”并且指出:“中 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 装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国内问题由政治方式来解决。 党的全部工作,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1]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1992年版,第62、63页。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1946年7月20日毛泽东起草《以 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党内 指示,明确指出“我们是能够战胜蒋 介石的。”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民主人士马叙伦说:“我们以为在共产党方
面,战是他根本不愿意的,因为战是他们的损失;
可是应战是他们不能避免而且愿意的,因为不应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一)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第七章本帖被自考人设置为精华(2008-11-29)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如何认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内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较量。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这个建国方案背离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这个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因为:帝国主义不容许;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使得它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民族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其建国方案是: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这一方案是引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开辟道路的科学的建国方案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是如何形成的?(1)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2)各民主党派热烈响应。

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接受中共中央邀请,陆续进入东北、华北解放区。

(在哈尔滨的民主人士章伯钧等提出,政治协商会议即等于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即可产生临时中央政府。

这个意见为中共中央所接受。

)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一致拥护中共提出的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这个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3.美国支持国民党 的内战政策
抗战 胜利 后美 国援 助国 民党 的各 种军 事装 备
美国帮国民党运兵
窃贼和他的老板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1945年8月25 日,中共中央 在对时局的宣 言中明确提出 “和平、民主 、团结”的口 号。
视频:重庆谈判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2、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 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 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 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 的代表38人。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 与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和无 党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 同国民党当局认真协商,推 动政协会议达成五项协议。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战 争 的 第 二 阶 段
1946年11月至1947年 2月的四个月作战, 人民解放军在华东战 场、晋冀鲁豫战场、 晋察冀战场及东北战 场歼灭国民党军队4l 万余人;国民党军队 占领解放区城市87座, 人民解放军收复和新 解放的城市也是87座。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二)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
经过土地制度改革,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 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 ,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 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翻身农民支援解放军前线作战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史纲》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史纲》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底,国民党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全国性内战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运动 1. 土地革命与土地改革 所有土地政策 (1)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消灭地主,把地主的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2)减租减息(抗日战争时期) 未搞土地革命,只是将剥削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 租交息 (3)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战争时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建国之后) (3)和(4)均是土地改革,但实质仍是革命,因为要消灭地主阶级, 只是方式温和些
2. 土改的意义 土地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为打败蒋介石、建立 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意义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动员了农民 第二,真正的反封建
3. 《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 (1)《五四指示》(1946,又称《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内容 采用各种方式(主要是温和的方式)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 转移到农民手中 对富农限制,对地主消灭 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 阶级的斗争 将减租减息政策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第三节 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三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 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1. 七届二中全会 (被毛称为“进京赶考”,勾勒了1949年以后我国的构建蓝图)
第一,确立了消灭国民党残余部队,迅速夺取民主革命全国胜利的方针。 第二,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人民民主专政)、经济、外交(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第三,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 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第四,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讲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讲义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本章主要讲述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

这段历史主要是从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的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是国民党为发动内战的准备时期,也是中共为争取国内和平和制止内战而不懈努力的时期;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是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战略防御时期;1947年6月至1949年9月,是国民党防守、人民解放军反攻时期。

主要讲四个问题:一是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二是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三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合作;四是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战后国际国内形势(一)美、苏的对华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倚恃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集中力量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积极向全球扩张。

国际形势的发展以及美苏的对华政策,给中国政局以巨大影响。

美国政府迫使国民党蒋介石政府有效地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

把正在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视为实现其目的的一大障碍,采取一系列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

在日本宣布投降后,指令侵华日军等待国民党政府前来接收,而不得向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投降。

它以贷款、物资援助及提供服务等名义,继续给国民党政府以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又以遣送日本战俘、帮助国民党政府接收沦陷区等名义,派大批美国海军陆战队进驻中国的一些港口和大城市,以帮助国民党军队抢占战略要地;同时出动大量飞机和军舰,运送国民党军队和接收人员到各地。

美国政府的种种政策,严重地阻碍着中国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综合国力不如美国。

为了集中力量与美国在欧洲抗衡,它在亚洲实行既阻止美国势力扩张,又与美国达成某种妥协,同时尽可能扩展自己势力政策。

在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领导人利用美国急于要求苏联出兵对日作战的心理,以出兵中国东北参加对日作战为交换条件,谋求在东北取得不冻的军事港口、贸易港口和铁路交通等优越的权益。

2010年自考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第七章

2010年自考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第七章

2010年自考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第七章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本章重点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三种建国方案和两种命运的较量。

2、中国共产党与******政府的战场较量: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三大经济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政策。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共同纲领》。

5、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经验。

本章提示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而做的努力以及蒋介石的背信弃义。

重要考点讲解一、基本概念和判断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1)德、日、意战败,英、法严重削弱,美国开始称雄。

社会主义苏联战后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2)欧洲中心格局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逐步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2、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3、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当局进行的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4、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开幕。

参加会议的有******、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代表38人。

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5、较场口惨案:******制造的破坏和平的事件。

1946年2月10日******破坏进步团体在重庆较场口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大会”,李公朴、郭沫若、马寅初及新闻记者等多人被打伤,逮捕数十人。

6、下关惨案: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请愿团向******当局呼吁和平,请愿团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的围殴。

中国近代史纲要_第七章_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代史纲要_第七章_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二条战线的历史作用
第一,在政治上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假和平、
真内战的面目,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动摇了国民党统治的根基。
第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
影响,逐步使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战略思想深入人
心,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有力地配合了解
放区的武装斗争。
第三,在军事上牵制了国民党部分军队的兵 力,使之不能全部投入前线作战,直接配合了军 事战线的作战,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第四,为输送干部支援解放战争,配合人民 军队接管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第二条战线也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执 政的借鉴。
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



敌人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 解放区。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 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彭德怀、贺龙率领西 北人民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同敌人周旋。 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 战役胜利,歼灭敌军3万多人,从而粉碎了敌 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在山东战场上,陈毅等指挥的华东解放军发动 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整编 七十四师,给国民党以沉重打击。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一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是在独特的形势中以 独特的方式展开。 所谓“独特形势”,捉住战机果断地从战略防御转 入战略进攻,并取得巨大成功。 所谓“独特方式”,即担任战略进攻任务的人民解 放军主力,采取了不要后方,不是正面稳步推进,而 是千里跃进的方式;外线作战和内线作战同时并存, 密切配合,在战略上双方形成犬牙交错的状态。
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外线作战
陈谢兵团挺进豫陕鄂边区
陈粟率军进攻豫皖苏地区 聂荣臻率军解放石家庄

中国近现代史总复习-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总复习-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反蒋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答:原因:主要是由于蒋介石集团加紧推行内战、独裁、卖国政策,导致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从而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反抗。

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鼓舞也起重要作用。

意义:标志着国统区人民群众觉悟的提高,反蒋爱国统一战线的进一步扩大,宣告蒋介石政治欺骗的彻底破产,说明国民党反动派极其孤立,已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动摇了国民党统治的后方,直接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是促进中国革命新高潮迅速到来的重要因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土地改革总路线分别是什么?答:1948年4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答:(1)国民党政府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官员们贪污腐化,大发国难财,在抗战后期就已严重丧失人心。

抗战胜利之际,国民党政府所派官员把沦陷区的接受变成了“劫收”,大发胜利财,使人心进一步丧失。

(2)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后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向人民征收各种捐税,无限制地发现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把全国人民置于了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

(3)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后,拒绝全国人民要和平、要民主、要自由的愿望,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仍然继续并加强独裁统治。

总之,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把自己置于了人民的对立面,丧失了人心,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从而陷入了全面的包围之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答:作用: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

7、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提纲)

7、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提纲)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与国内形势(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P123)1、帝国主义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强(1)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苏联成为世界一流国家,社会主义在多国取得胜利(3)亚非拉及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2、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P123)维持欧洲大国均势的传统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美国加紧反苏、反共、反人民的活动,在世界范围挑起长期的“冷战”(在中国采取扶蒋反共政策)。

(二)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P124—125)1、中国人民觉悟、组织程度空前提高。

中共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空前发展。

2、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治,坚持内战方针,继续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老路。

(P124)3、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P124)(1)地主阶级与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与人民的利益愿望背道而驰)。

(2)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行不通:帝国主义不容许;民族资产阶级太软弱)。

(3)工、农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以共产党为代表,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斗争(一)“和平、民主、团结”方针的制定(P125)抗战胜利前后,中共考虑到人民有和平建国的强烈要求和人民力量强大等条件,努力争取实现国共合作,和平发展的新局面,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P125-126)1、重庆谈判1945.8.28.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赴重庆谈判。

1945.10.10.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会谈纪要》(《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2、政治协商会议(P126)(1)1946.1.10.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

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共38人。

(2)政协会议达成五项协议,其中有:改组国民党一党政府;通过的宪法草案规定了立法院、行政院的职能(议会制或内阁制);宪法草案规定中央与地方分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7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7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斗争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⑴识记:①重庆谈判答: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的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②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答: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开幕。

参加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代表38人。

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③校场口惨案答:国民党制造的破坏和平的事件。

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破坏进步团体在重庆较场口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大会”,李公朴、郭沫若、马寅初及新闻记者等多人被打伤,逮捕数十人。

④下关惨案答: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请愿团向国民党当局呼吁和平,请愿团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国民党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的围殴。

团长马叙伦和代表雷洁琼等多人受伤。

⑵领会: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答:(1)德、日、意战败,英、法严重削弱,美国开始称雄。

社会主义苏联战后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2)欧洲中心格局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逐步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⑶简单应用:必须和能够打败蒋介石答:战争爆发不久,毛泽东代表中共提出了这样的论断。

(1)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

只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才能解放和中华民族的才能真正独立。

(2)能够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暂时的现象和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

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如果这些目标一 旦实现, 旦实现,美国既能 使中国成为远东抗 衡苏联的前哨阵地, 衡苏联的前哨阵地, 又能使中国成为它 倾销商品, 倾销商品,获取廉 价原料和进行自由 投资的理想场所。 投资的理想场所。
美国政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 美国政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面临三种 选择: 选择: 第一、全面干涉中国内政,甚至介入中 第一、全面干涉中国内政, 国内战-----它不敢,因为怕遭到舆论谴责; -----它不敢 国内战-----它不敢,因为怕遭到舆论谴责; 第二、撒手不管中国的事情---------它舍不 第二、撒手不管中国的事情-----它舍不 因为它已经在蒋介石身上投了很多钱; 得,因为它已经在蒋介石身上投了很多钱; 第三、调停国共关系,遏制中国内战, 第三、调停国共关系,遏制中国内战,以 保住蒋介石的执政地位。 保住蒋介石的执政地位。
重庆谈判的中共方面代表是周恩来王 若飞,国民党方面是王世杰、张群、 若飞,国民党方面是王世杰、张群、张治中 和邵力子。 和邵力子。 9月3日,中共代表提出关于两党商谈的 主要问题11项提要交国民党政府代表, 11项提要交国民党政府代表 主要问题11项提要交国民党政府代表,主要 内容包括:确定和平建国方针, 内容包括:确定和平建国方针,承认各党各 派的合法平等地位, 派的合法平等地位,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 部队,结束国民党的党治等, 部队,结束国民党的党治等,并表示拥护蒋 介石的领导地位。 介石的领导地位。
日开始, 9月4日开始,国共两党谈判进入实质 性阶段,谈判的焦点是军队和根据地。 性阶段,谈判的焦点是军队和根据地。在 军队问题上, 军队问题上,国民党处心积虑地要取消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共产党表示可 以大量削减人民军队的人数, 以大量削减人民军队的人数,但决不可能 交出军权。在解放区问题上, 交出军权。在解放区问题上,共产党提出 必须“ 必须“承认解放区及一切收复区的民选政 但国民党方面则表示“ 府”,但国民党方面则表示“承认解放区 绝对行不通” 结果, 绝对行不通”。结果,军队和解放区问题 一直悬而未决。 一直悬而未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共提出“必须和能够打败蒋介石”。
“必须”:蒋介石发动的是反对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的反革命战争,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独 立和人民的彻底解放,必须打败蒋介石。 “能够”:蒋介石的军事力量及美国支持是短 暂的,与人民为敌是长期的;中共领导的解放战 争是爱国的正义的,是受人民拥护的,因此能够 打败蒋介石。
课堂作业:
1.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
1947年2月下旬,国民党 限期中共驻南京、上海、 重庆的代表全部撤退。
和谈之门全 部关闭,国 共关系彻底 破裂。
内战爆发初期 蒋介石给不喜数学的毛泽东出了一道难解的数学题 430 : 127 =?
飞机十坦克十大炮十美元:步枪十手榴弹十小米十0=?
中华民国政府:延安边区政府= ?
蒋介石十杜鲁门:毛泽东十0 =?
是最基本、最 核心的内容。
国歌 国旗 国都 外交政策
国体 政体 组织制度 民族制度
经济政策
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
主 要 原 因 1.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3.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
基 本 经 验
1.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3.加强了党的建设。
毛泽东告别延安
1945.8.28毛泽东乘飞机抵达重庆
(一)不得于现在政府 法统之外来谈改组政府问 题。 (二)不得分期或局部 解决,必须现时整个解决 一切问题。 (三)归结于政令、军 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 须以此为中心也。 ——1945年8月29日蒋 介石拟定谈判三原则。
蒋介石的“一石三鸟”之计: 其一,争取时间,调兵遣将; 其二,欺骗人民,获得支持; 其三,制造借口,推卸责任。

第7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7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学习重点 1、了解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 力,正确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的原因 及全面内战爆发的历史责任。 2、了解国民党政权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假 和谈、真内战的本质,正确认识国民党政 权覆灭的真正原因。 3、了解中共在军事上取得的胜利、解放区
物质上没有 230万k㎡且被 任何外援 分割包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946年6月,国民党 发动了对中原 解放区的进攻, 全面内战正式爆发。
解 放 战 争 的

中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陕甘宁
山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74师
孟 良 崮 战 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绥德Biblioteka 羊马河大捷 蟠 龙 大 捷 青化砭大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开展的土地改革及在国统区领导的人民 民主运动,正确认识中共不断取得胜利 的原因。 4、了解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及其政治主张, 正确认识“第三条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其历史命运必然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立场上来的原因。 5、正确认识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 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 卫战争
全国内战爆发时的国共两党力量比较
军队及装备
国民党
人口
面积和 交通线
外援
总兵力430万、接收 3.39亿以 730万k㎡控制 美国支持 日100万、伪数十万 上 着几乎所有大 武器装备、美训练和 城市和绝大部 装备50万 分铁路线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笔记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笔记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笔记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本章重点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三种建国方案和两种命运的较量。

2、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的战场较量: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三大经济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政策。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共同纲领》。

5、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经验。

本章提示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而做的努力以及蒋介石的背信弃义。

重要考点讲解一、基本概念和判断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1)德、日、意战败,英、法严重削弱,美国开始称雄。

社会主义苏联战后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2)欧洲中心格局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逐步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2、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3、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的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4、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开幕。

参加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代表38人。

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5、较场口惨案:国民党制造的破坏和平的事件。

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破坏进步团体在重庆较场口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大会”,李公朴、郭沫若、马寅初及新闻记者等多人被打伤,逮捕数十人。

6、下关惨案: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请愿团向国民党当局呼吁和平,请愿团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国民党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的围殴。

自考 近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自考 近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美国确立扶蒋反共的政策 美国政府权衡再三, 最终选择了第三种方式。 1945年12月,美国五 星上将马歇尔被任为总统 特使,前往中国调停国共 关系。
抗战胜利后,苏联政府对华政策的长 期目标是:帮助共产党发展并最终夺取 政权;短期目标是:拉住蒋介石政府, 不让它成为美国对付苏联的工具。 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代表王世 杰和苏联政府代表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 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自卫战争的准备
“我们既不准备打内战,无须多兵,兵少可以减轻 国民党的畏惧心理,求得和平,以待全国人民的 觉悟。如果人家要打,我们也有恃无恐”。
• ——《争取在抗战胜利后与国民党建立和平局面》(1943年1月25日),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页。
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1946年6月26日,国民 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 起点,1946年11月12日, 国民党单方面召开“国民 大会”。挑起了全国性的 内战,次年3月,国民党 当局下令中共驻南京、上 海、重庆三地代表及工作 人员全部撤退,关闭了和 平谈判的大门。国共关系 国民党军队向中原中共军队辖区疾速推进 彻底破裂。
从解放战争第二年起,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1947年6 月30日向南强渡黄河,8月挺进大别山;随后,陈赓、 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另一部于8月挺进豫西;陈 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于9月挺进豫皖苏边区, 三路大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形成 “品”字阵势,互为策应,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 区,开辟了广大的中原解放区,威胁国民党军后方 和腹心地带,与各解放区内线反攻相结合,使国民 党军由进攻转入防御,逐步陷入被动。
抗战胜利后,美国 政府对华政策的长期 和基本的目标是:推 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 美政府;短期目标是: 避免共产党完全控制 中国。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笔记第七章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笔记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笔记学号:Y311120-37姓名:李光华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一、抗战胜利后的中国两个政权,两条道路的选择南京国民政权覆灭的标志: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一)战后国际国内形势1、美苏对华政策美:采取一系列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严重的阻碍着中国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苏: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

1、战后对中国人民有利的国际国内形势(1)国际形势(2)国内形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美支持的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二)国共“和谈”的政治格局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建国。

1)提出三大口号 1945.8.25 和平民主团结2)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1)背景(2)时间地点人物: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赶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3)内容:双发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3)派代表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2、国民党极力维护一党专政1)军事上抢占抗战胜利的果实 2)经济上进行疯狂掠夺 3)政治上坚持独裁内战3、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的兴起苍白堂事件,较场口事件,一二一惨案下关惨案二、两条道路,两个命运的军事较量(一)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防御1、国民党发动内战1946年6月26日,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措施全面战略方针:向北发展,向南防御问题: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答案一: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正确的态度和战略措施。

(1)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的情况比较上,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认为必须且能够打败蒋介石的进攻,提出“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斗争,善于胜利(2)在政治上,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北平谈判:1949年4月1日起,国共双方代表以中共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在北平进行谈判。4月20日,国民党政府电令其和谈代表拒绝在中共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和谈破裂。
16、渡江战役与南京解放: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第二、第三野战军强渡长江天险,摧毁国民党长江防线。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了22年的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13、八个民主党派(大多成立于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领导人:宋庆龄、李济深。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由原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名而来。领导人:黄炎培、张澜。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以及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创建人:黄炎培、胡厥文等。
4、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开幕。参加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代表38人。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5、较场口惨案:国民党制造的破坏和平的事件。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破坏进步团体在重庆较场口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大会”,李公朴、郭沫若、马寅初及新闻记者等多人被打伤,逮捕数十人。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1)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2)各民主党派热烈响应。
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接受中共中央邀请,陆续进入东北、华北解放区。(在哈尔滨的民主人士章伯钧等提出,政治协商会议即等于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即可产生临时中央政府。这个意见为中共中央所接受。)
4、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其主要内容是:
(1)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2)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3)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7、政协《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前的临时宪法。
18、解放战争的进程: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6月至1946年6月,其中1946年6月至1947年2月打破国全面进攻,1947年2月至7月,打破对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战略进攻阶段(1947年6月至1948年9月,挺进大别山拉开序幕);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底,三大战役等决战);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阶段(1949年4月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48年4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5、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经验。
本章提示
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而做的努力以及蒋介石的背信弃义。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1)德、日、意战败,英、法严重削弱,美国开始称雄。社会主义苏联战后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2)欧洲中心格局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逐步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5、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是如何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的?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
(1)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2)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80%-9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都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8、土地改革总路线: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明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为建立新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
(4)毛泽东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重要考点讲解
(2)能够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暂时的现象和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2、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1、解放战争爆发后,为什么喊出“必须打败蒋介石,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口号?
战争爆发不久,毛泽东代表中共提出了这样的论断。
(1)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只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才能解放和中华民族的才能真正独立。
2、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3、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的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同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一道参加建立新中பைடு நூலகம்的各项筹备工作。
3、政协《共同纲领》有哪些重要内容?
在1956中国年第一部宪法颁布前,《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6、下关惨案: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请愿团向国民党当局呼吁和平,请愿团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国民党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的围殴。团长马叙伦和代表雷洁琼等多人受伤。
7、解放战争时期关于土地问题的两个重要文献:
《五四指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其建国方案是: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这一方案是引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开辟道路的科学的建国方案。
(2)特点:解放军在数量并未占优势(敌我军事比为三比二),便发起全国性战略反攻,人民解放军主力打到外线去。
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的?
(1)重庆国共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9、“五二0”惨案及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1947年 5月20日,南京和天津游行学生,要求“反饥饿、反内战”,遭到国民党镇压。即 “五·二0”惨案。以此为标志,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
10、台湾“二。二八”起义:1947年2月28日,台北市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抗议反动军警屠杀市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遭国民党军警镇压。之后,台湾各地各族人民夺取武器,举行起义。
(1)标志: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鄂豫皖实施战略展开。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本章重点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三种建国方案和两种命运的较量。
2、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的战场较量: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三大经济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政策。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共同纲领》。
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一致拥护中共提出的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这个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2)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 “宪法”。
(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民盟李公朴、闻一多,杜斌丞等为此被国民党暗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