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教统编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喜悦,要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情。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积累有关爱国的诗句,办一期“诗中爱国情” 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成废墟,出现了千里人烟断绝的惨景。
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 抒发了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的喜悦心情与还乡的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之情。 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成废墟,出现了千里人烟断绝的惨景。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剑外忽传收蓟北,__初__闻__涕__泪__满__衣__裳_。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巫 峡顺流而下,一过襄阳就径 直奔向洛阳。
结构梳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喜
喜极而泣 欣喜若狂 喜不自胜 归心似箭
爱国爱民
主旨归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 十分喜悦,要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情。抒发了诗人无法抑制的胜 利的喜悦心情与还乡的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之情。
忽然间从剑门外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我刚听到这个喜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顺流而下,一过襄阳就径直奔向洛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主题班会。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顺流而下,一过襄阳就径直奔向洛阳。
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 在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
安史之乱中,蓟北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叛军一路南下,攻陷了洛阳。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翻译赏析
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翻译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古诗如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前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作于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春。
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全诗八句。
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
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诗的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注释】⑴闻:听说。
官军:指唐朝军队。
⑵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⑶涕:眼泪。
⑷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⑸漫卷(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
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⑹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
纵酒:开怀痛饮。
⑺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作伴:与妻儿一同。
⑻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⑼便:就的意思。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翻译】在剑南外忽然听到官军已经收复河南、河北一带,高兴得连泪水都沾湿了我衣裳,回头看妻子儿女的忧愁都不知道去哪了,我随意地用手卷起书本,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我忍不住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纵情高歌,开怀畅饮,一路春光可以伴我回故乡了。
我准备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又直下襄阳回到洛阳。
【赏析】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
”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
“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练习及答案(共11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练习及答案(共11篇)篇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练习及答案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2.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①涕泪:②却看:③漫:4.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5.此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6.你能张开想象的翅膀,把看到的洛阳美景用两三句话写下来吗?7.杜甫为什么“涕泪”满衣衫呢?8.再看一眼杜甫,想对他说些什么?9.“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心境。
答案:1. D 2。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3.①眼泪②还看③随便4.表达了作者在四川听到平叛官军打了胜仗收复北地的喜悦心情。
5.喜6.略7.一是失地收复;二是再也不要过这种滇沛流离的生活了,他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8.略9.消息来得突然听到胜利的消息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
10.疾速飞驰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篇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答案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未完待续……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 丘墟”,“汝、郑等州,比屋荡尽, 人悉以纸为衣”,出现了千里萧 条,人烟断绝的惨景。
本诗凝练传神概括作者心情的一个字是:
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业
1、背诵并默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学会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赏析诗歌。
叁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百忧集行》
闻
颈联
官
军 收
河
青
白
春
日
作
放
伴
歌
南
好
须
河
还
纵
北
乡
酒
“喜”的程度?——“喜欲狂”
泪满衣裳
放歌纵酒
漫卷诗书
闻
尾联
官
军 收
便
即
下
从
襄
巴
河
阳
峡
南
第4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诗意:剑外忽然间传扬着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刚听
到这个
却看①妻子愁何在, “漫”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 ①水满了流出来; ②满,遍布; ②漫卷诗书③喜欲狂。 ③随便,不受约束。
②胡乱地卷起 ③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诗意:再看看老伴和孩子, 哪里还有一丝的忧愁?胡乱 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 发狂。
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 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 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 当时诗人在梓州(现在的四川省三 台县),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 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 最兴奋的时候写下的诗。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 美,河南省人。他的诗,艺术成就很
高,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后人尊为
“诗圣”,与李白齐名,并称为“李
杜”。杜甫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
当时社会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在他的
笔下都有真实的反映,因此他的诗又
被称为“诗史”。
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①闻:听说。官军:指唐王 朝的军队
剑外忽传收蓟 ( jì )北, 初闻涕(tì )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注释: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眼泪就洒满了
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注释:再看看妻子和孩子们,哪还有一
丝的忧伤?我也随手地把诗书卷 起来,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注释:我面对晴空,放声高歌,畅饮美
即从巴峡穿巫(wū)峡, 便下襄 (xiānɡ)阳向洛(luò )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翻译及赏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翻译及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简析: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这首诗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
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
此诗四联全用对仗,而且全是工稳的对仗,这是古诗中少见的,他的律诗经常有八句全对的例子,而且诗义流畅通顺,毫无凝滞之感,这不是天才是什么?诗本来就有诗意美和形式美两种美感,李杜各占其中之一而已。
李白是写意高手,杜甫是工笔大家。
注释:1、却看:回看。
2、愁何在:不再愁。
3、漫卷:随手卷起。
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
4、青春句: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
5、即从两句:想像中还乡路线,即出峡东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
此诗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
”(指洛阳)。
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中之峡。
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
襄阳:今属湖北。
译文: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赏析一: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
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
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人所共有的。
全诗毫无半点饰,情真意切。
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
唐诗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赏析
唐诗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赏析唐诗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
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唐诗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作者:杜甫朝代:唐朝【作品原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书穿巫书,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品翻译】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作品注释】剑外忽传收蓟(jì)北,初闻涕(tì)泪满衣裳。
闻:听说。
官军:指唐朝军队。
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涕:眼泪。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漫卷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
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
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作伴:与妻儿一同。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xiāng)阳向洛阳。
即:就。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便:就的意思。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作品赏析】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
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
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4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写作背景:公元763年正月, 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 (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 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 (现在的川省三台县),听到胜 利的消息后,写了《闻官军收河 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 第一首快诗”,也就是最兴奋的 时候写下的诗。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 美,河南省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 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 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映,被称 为一代“诗史”。他的诗,艺术成就 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人忧国忧 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 “诗圣”。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初闻:刚刚听到。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眼泪 就洒满衣裳。
蓟北是安史之乱叛军的老巢,收复 蓟北,标志安史之乱叛军的崩溃, 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这对于多年 漂泊“剑南”,急于返回故乡的诗 人来说,是天大的喜讯。(首联)诗 人通过对自己泪如泉涌、洒满衣襟 的神态描写,反映了诗人悲喜交集 的心情。
却看妻子愁何在
白日放歌须纵酒
放歌:指放声歌唱。
纵酒:指纵情饮酒
在大白天里放声高歌,畅 饮美酒。
青春做伴好还乡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 回到我的故乡。
颈联是对上面诗句中“喜欲狂”的 具体描述。因“喜欲狂”而“放 歌”“纵酒”,于是产生“青春作 伴”, 乘船“还乡”的遐想。此 处,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做了 进一步的渲染和升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白日放歌须纵酒,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首联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颔联 {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 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 颈联 {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尾联
河南文化古诗
河南文化古诗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望月有感》唐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3、《九日登长城关楼》明王琼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4、《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唐刘禹锡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带拼音、注音、精校)
闻wén 官ɡuān 军jūn 收shōu 河hé 南nán 河hé 北běi唐tán ɡ 代dài :杜dù 甫fǔ剑jiàn 外wài 忽hū 传chuán 收shōu 蓟jì 北běi ,初chū 闻wén 涕tì 泪lèi 满mǎn 衣yī 裳sh ɑnɡ。
却què 看kàn 妻qī 子zi 愁chóu 何hé 在zài ,漫màn 卷juǎn 诗shī 书shū 喜xǐ 欲yù 狂kuán ɡ 。
白bái 日rì 放fàn ɡ 歌ɡē 须xū 纵zòn ɡ 酒jiǔ ,青qīnɡ 春chūn 作zuò 伴bàn 好hǎo 还huán 乡xiānɡ 。
即jí 从cón ɡ 巴bā 峡xiá 穿chuān 巫wū 峡xiá ,便biàn 下xià 襄xiānɡ 阳yán ɡ 向xiàn ɡ 洛luò 阳yán ɡ 。
注zhù 释shì1、却què 看kàn :回huí 看kàn 。
2、愁chóu 何hé 在zài :不bú 再zài 愁chóu 。
3、漫màn 卷juǎn :随suí 手shǒu 卷juàn 起qǐ 。
古ɡǔ 代dài 诗shī 文wén 皆jiē 写xiě 在zài 卷juàn 子zi 上shàn ɡ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译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译文
这首诗可是杜甫的经典之作啊!咱们来瞧瞧它的译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哎呀,在剑门关外,忽然传来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我刚一听到,那激动的泪水就沾满了衣裳。
这
就好比你一直盼着一件超级重要的好事,突然就成真了,能不激动得
泪流满面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愁?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这不就像你考试
考了个满分,回家迫不及待地想和家人分享,兴奋得手舞足蹈一样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在大白天里我放声高歌,还要开怀畅饮,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正好能伴着我回到故乡。
这感觉就像
是你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准备去进行一场期待已久的旅行,心情
那叫一个畅快!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立刻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顺流而下经过襄阳,直奔洛阳。
这速度,就跟你着急去见一个好久没见
的好朋友,恨不得一下子就飞到他身边似的!
我觉得呀,这首诗把杜甫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
咱们读着都能感受到他的那份激动和喜悦。
这不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嘛!。
闻官军收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一、引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是他在隋末唐初的动荡时期所作。
在这首诗中,杜甫以深沉的情感和犀利的笔触,描绘了当时战乱的残酷和百姓的疾苦。
本文将以这首诗为载体,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杜甫笔下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意。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和解读,我们将更加全面地理解杜甫对时代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丰富体验。
二、诗歌赏析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开篇就描绘了当时战争带来的恐惧和破坏。
官军收河南河北,表现了战乱蔓延的严重程度,其中的“收”字更是暗含了对百姓生活的侵害和破坏。
这种震撼人心的场景,直接触及人们内心深层的感受,让人不禁为受苦受难的百姓祈祷。
2. 万里天边愁霾黑诗人以“万里天边”形容战争的广泛和影响深远,而“愁霾黑”更是将心情的沉重与天空的阴暗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战争和百姓遭遇的深切忧虑。
这样的描述,更增加了诗歌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3. 古来万事东流水此句通过对古今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历史的循环和人生的无常。
东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一切事物的变迁,再一次突显了人们对战乱的不安和对宿命的思考。
4. 苍苔如毯平铺地这句以平铺地面铺满苔藓的场景,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和生命的顽强。
对比战乱的苦难,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线宁静和生机,这也是他对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对人性的一种肯定。
三、主题解读1. 战乱之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宏大的题材揭示了当时战乱的残酷和百姓的疾苦。
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破坏和人心的伤害,唤起人们对战乱的深切反思。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引以为戒,珍惜和平,珍爱生活。
2. 人生苦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对古今的对比,揭示了历史的循环和人生的无常。
这种人生的苦辣,不仅让人对战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使人思考生命的真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从苦难中感悟生命的真谛,珍惜眼前的幸福。
四、结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雄浑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战乱和人们的生活。
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译文
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译文哎呀,朋友们,咱们今天来聊聊这首古诗的译文!
先来说说“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句。
这意思就是在剑门关外,忽然传来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喜讯,我那眼泪啊,止不住地流,把衣裳都给打湿啦!这就好比你一直盼着一件超级重要的事儿能成,突然梦想成真,那激动的心情能不一下子爆发出来吗?
再看“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转头看看妻子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愁?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这就像你在黑暗中走了好久好久,突然看到了光明,那种欣喜若狂的劲儿,拦都拦不住!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大白天我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这明媚的春光正好结伴还乡。
这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终于被放出来,能不欢快地飞翔吗?
最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然后经过襄阳直奔洛阳。
这速度,这急切的心情,就像你急着去见一个心心念念的人,一刻都不想耽搁!
我觉得这首诗的译文,把诗人那种狂喜、急切归乡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能切身感受到他的喜悦。
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这么觉得呢?。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杜甫(712-770):
唐代大诗人。字子美,河南省人。 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 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笔下都 有真实的反映,被称为一代“诗史”。 他的诗,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 很大。
背景探秘
公元763年,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 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 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现在 的四川省三台县),听到胜利的消息后, 写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 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最兴奋的 时候写下的诗。
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侍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已亥杂诗 (第125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 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 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 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 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 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 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 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 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 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 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 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 “九州”、“风雷”、“万 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 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 气势磅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 ( jì )北,
初闻涕(tì )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wū)峡,
便下襄 (xiānɡ)阳向洛(luò )阳。
却看妻子愁何在,
再看
“却”在字典里有四种意思:
1.后退 2.推辞,拒绝
3.去,掉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杜甫原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陽向洛陽。
注释:1、闻:听见,看见。
2、“剑外”句:这几个字里面便包含着眼泪。
人是远在剑南,消息是来得这样出人意外,而这消息又正是有关整个国家的大喜事,哪能不惊喜掉泪?称剑南为剑外,犹称湖南为湖外,岭南为岭外,乃唐人习惯语。
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
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也做剑南。
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3、“初闻”句:这是痛定思痛、喜极而悲的眼泪。
涕:眼泪。
4、“却看”句:这句应结合杜甫一家的经历来理解。
杜甫和他的妻子都是死里逃生吃够了苦的,现在看见妻子无恙(时已迎家来梓州),故有“愁何在”的快感。
按白居易【人峡次巴东】诗云:“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去此同。
”又【自咏老身示诸家属】诗云,“家居虽淮落,眷属幸团圆。
”白未经大丧乱,尚且如此,杜甫这时的快感,就更是人情之常了。
却看:再看,还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5、漫卷:胡乱地卷起(这时还没有刻板的书)。
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欣喜若狂)。
6、白日:表现时光美好。
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
纵酒:开怀痛饮。
7、“青春”句:春日还乡,一路之上,柳暗花明,山清水秀,毫不寂寞,故曰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指明丽的春天。
作伴也作:与妻儿一同。
这里的青春是人格化了的。
刘希夷【出塞】诗:“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
”此以下三句皆预拟将来的话。
8、“即从”二句:写还乡所采取的路线。
即,是即刻。
峡险而狭,故曰穿,出峡水顺而易,故曰下,由襄陽往洛陽,又要换陆路,故用向字。
人还在梓州,心已飞向家园,想见杜甫那时的喜悦。
杜甫自注:“余有田园在东京(洛陽)。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背景简介]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 (763)春,当时杜甫已经51岁 了。前一年冬,唐军在洛阳附近 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等 地。广德元年正月,叛军首领史 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杀,延 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至此平息 。在战乱中漂泊受难、饱经沧桑 ,正流离于梓州(今四川三台) 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惊喜欲 狂,心中激荡,难以自抑,狂喜 之余,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 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
裳:在这首诗里应该读chang,古人上为衣,下为裳(cháng)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 初闻 却看 漫卷 白日 青春 即从 便下
忽传 涕泪 妻子 诗书 放歌 作伴 巴峡 襄阳
收蓟北, 满衣裳。 愁何在, 喜欲狂。 须纵酒, 好还乡。 穿巫峡, 向洛阳。
再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 节奏。再次体会诗人情感。
词句告诉我们诗人是欣喜若狂,在边上作上批注。 参考: 初闻涕泪满衣裳
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 白日放歌、纵酒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探究:诗人听到收蓟北消息的时候为何“涕泪满衣裳”,他到底 是悲还是喜呢?
参考:诗人是悲喜交加。他流亡到剑门关以外,生活极为
艰辛。忽传说明消息来得非常突然。忽然听到官军已经收 复河南河北(叛军的老巢)。 刚一听到消息,就老泪纵横 ,洒满衣裳。这里既有听闻官军胜利、战乱平息,祖国重 归统一的喜悦,又有对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
探究: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诗人喜欲狂?为什么会有如此表现呢?
参考: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此
时已是51岁了,在古代51岁已经是很老很老的老人了。一 个老年人他还如此的狂野,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平定了安 史之乱。我们国家特别重视“落叶归根,魂归故里”,俗 话说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放歌、纵酒之后,首先想 到的那就是回乡。这是诗人情感的尽情释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背景: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 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 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 在梓(zǐ )州(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 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闻官军收河南 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 诗”,也就是最兴奋的时候写下的诗。
我会认
jì tì
蓟北
涕泪
xiānɡ
漫卷:指胡乱卷起。
胡乱地把书一卷,高兴 得简直要发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放歌:指放声歌唱。 纵酒:指纵情饮酒
在大白天里放声高歌畅 饮美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 回到我得故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即:就 巴峡:三峡之一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障
便下襄阳向洛阳
襄阳:在现在的湖南省 洛阳:在现在的河南省, 杜甫有田园在这里。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 向洛阳。
想一想
通过学习本诗那个词最能表达诗人当时 的心情?
喜欲狂
想一想
从诗中找出诗人听到胜利喜讯后 的情绪变化的词?
“忽传”、“初闻”、“却看”、“漫卷
想一想
从本诗得“满衣裳、放歌、纵酒、满 卷、诗书、即从…穿、便下…向”我 们体会到了什么?
诗人听到收复蓟北的消息后, 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心情
jì
家祭
乃翁
wēng
死去元知万事空
本来就知道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但悲不见九州同
但:只 九州:指全国 同:指统一
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的统一而感 到悲伤
王师北定中原日
王师:指南宋的军队 定:指平定,这里指收复的意思
中原: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宋朝得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 原得时候。
家祭无忘告乃翁。
家祭:祭祀祖宗 无:这里指“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 限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诗人渴 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的感 情。
思考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相同吗?
相同,它们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 之情。
示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收蓟北 万事空 悲 九州 满衣裳 愁何在 定中原 告乃翁 喜欲狂 须纵酒 好还乡
通过学习比较我们都知道这两首诗是表 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那么他们又有什 么不同之处呢?
导入
同学们,在中国历代的许多诗歌作 品中,有一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这首诗就是我国宋代诗人陆游在临终诗 留给儿子的遗言。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 诗《示儿》。
示 儿
宋代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11258-1210),字务观, 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 兴)人,有“小李白”之称。南宋诗人。 一生创作诗歌很多,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 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 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 爱国热情。
想一想
巴峡、巫峡在四川,襄阳在湖南,洛阳在河 南,跨越了三个省,本应是很累的,而诗人 却觉得非常轻松地回到自己的家乡,我们可 以看出什么?
诗人心情高兴
这是诗人的第一首快诗全诗连用六个 地名,因为他始终贯穿着诗人喜悦心情并 不感到累赘,相反尽情抒发了失地被收复 之后地地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对民深沉 炽热地爱!
乃翁:你的父亲,这里指陆游自己
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 的事告诉你的父亲。
想一想
从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 州同”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你什么?
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 国的强烈爱国热情。因为尽管他清楚地知道人死 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可他还是嘱咐儿孙们在他 死后不要忘记把收复中原的消息告诉他。这种矛 盾说法,说明了诗人看不到祖国统一死了也不甘 心的爱国热情,表达了诗人祖国统一死不瞑目的 思想感情。
古诗两首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首杜甫写于 战 乱的时期的诗《春望》还记得吗?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首杜甫写于战 乱的时期的诗《春望》还记得吗?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不同点:《示儿》示通过“悲”来表达的,写 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 见到“九州同”。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 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 一的极度喜悦和急切的心情。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首爱国 诗,请你们课后收集一些古代有关 的爱国诗词。
巫峡
wū
襄阳
洛阳
luò
剑外忽传收蓟北,
剑外:剑们关以外。 蓟北:指现在的河北省北 部,是安史叛军的巢穴。
那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间 剑外传扬。
初闻涕泪满衣裳
初闻:刚刚听到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眼泪 就洒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却看:再看 妻子:指妻子和孩子。
在看看老婆和孩子,哪里 还有一丝的忧伤。
漫卷诗书喜欲狂
唐代 杜甫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 美,河南省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 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 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映,被称 为一代“诗史”。他的诗,艺术成就 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