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音史
西音史汇总资料.
第一章从古希腊到早期罗马基督教会的音乐第一节古希腊人生活中的音乐古希腊音乐的特征A旋律:单音音乐B节奏节拍:节奏型来自诗歌的格律主要节拍样式:三拍子(一长一短,一短一长,三短)二拍子(一长两短,两短一长,两长)C体裁:乐、诗、舞D表演:即兴演唱、奏E记谱:用希腊24个字母记谱古罗马人的音乐生活1.继承和延续了古希腊的音乐遗产,同时受西亚文化影响2.音乐向实用性享乐型演变3.音乐从业结构的职业化转变古希腊的音乐作品:《塞基洛斯墓志铭》(作为墓志铭刻在石碑上的酒歌)《梅索梅德斯的缪斯赞美诗》第二节古希腊的音乐理论律学成就—和谐学1.毕达哥拉斯a完美的数字比例是和谐的基础;b两弦长数字比例越简单,所得音程越和谐;c八度五度四度是最完美的和谐音程2.亚里斯多塞诺斯a人的听觉是和谐与否的决定因素;b把八度分成十二等分;c直感的音程微分与观念即小于半音的音程古希腊的调式以四音音阶为基础,一共七种:1.多利亚(质朴,阳刚,使人安静而有力量)2.弗利吉亚(狂发,可以激发人的热情)3.里底亚(柔弱而放荡)4.混合里底亚(伤感)5.弗多利亚6.副弗利吉亚(使人陷于哀乐,丧失意志)7.弗里底亚古希腊时期祭祀用的乐器弹弦乐器:里拉琴、基萨拉琴(太阳神的崇拜,颂歌史诗伴奏)吹管乐器:阿夫罗斯管(酒神的崇拜)音乐的教化作用说1.毕达哥拉斯:音乐具有净化作用2.柏拉图(约公元前429-347):音乐可以影响人的性格、行为和思想。
音乐的调式、节奏、乐器等均对人的身心有特定功效。
3.亚里士多德(约公元前384-322):“模仿说”音乐模仿人的各种情感状态;音乐可以用于人们的娱乐。
第三节古罗马音乐乐器:1.提比亚(阿夫罗斯管的变体)2.铜管乐器图巴、科尔努3.水力管风琴第四节早期基督教会的音乐来源:早期基督教会的音乐思想在形成的过程中,首先受到了古希腊的影响。
基督教会的早期音乐受到犹太教的很大影响。
教会的圣咏:高卢圣咏(流行于法国)、莫扎拉比圣咏(流行于西班牙)、老罗马圣咏(在梵蒂冈以外与格里高利圣咏一起发展的)安布罗斯圣咏(以米兰为发展中心的)格里高利圣咏(最著名的,9世纪前后逐渐统一的仪式音乐)第二章中世纪的圣咏和世俗歌曲格里高利圣咏(A、B、C、D)A形成:4世纪,基督教圣咏形成。
西音史
1.古希腊人使用过两种记谱法,都用字母或类似字母作为符号,一种用来记录器乐谱,另一种用来记录声乐谱。
2.人们习惯以“新艺术”来通称整个14世纪法国和意大利的新音乐。
3.“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其中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
此外,他还创作了颇具个性的交响曲《第八交响曲》只有两个乐章。
4.格里高利圣咏:教会中咏唱圣歌谓之“圣咏”,格里高利圣咏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590-604)命名,因其表情肃穆,也被称为“素歌”。
5.歌剧:是一种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是融合了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艺术。
6.喜歌剧:诙谐幽默的歌剧。
产生于18世纪的意大利,题材轻松活泼,取材于日常,主角为平民百姓,往往描绘主仆关系等,情节幽默滑稽,音乐简短质朴,以说白话和对话取代宣叙调。
代表作佩格莱西《奴仆作夫人》。
7.现存最早的一部歌剧《尤丽狄茜》8.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对巴罗克时期协奏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创作了著名的大协奏曲《四季》,分春、夏、秋、冬四个乐章。
9.通奏低音是巴罗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沿用整个巴罗克时期。
10.《邀舞》是韦伯的作品。
11.马丁·路德的《上帝是我坚固的堡垒》作品被誉为“16世纪的《马赛曲》”。
12.古希腊弹拨乐器的代表是里拉琴。
13.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
14.《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作品。
15.通俗低音:巴罗克时期常用的一种简略的记录方法,作曲家只写作高音旋律线和低音部,同时在低音部的上下方以各种数字,用来指示演奏家应奏出的内部和声,又称“数字低音”。
通奏低音给予演奏家很大的即兴创造空间,巴罗克时期因盛行这种记谱方法而被称为“通奏低音时期”。
16.巴罗克时期的键盘乐器包括管风琴和古钢琴两大类。
17.音乐理论分为哪两种?1技术理论2美学理论18.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皮得斯19.海顿在音乐史上有哪些贡献?①确立了古典交响乐的写作范式②确立了古典管弦乐队的基本编制③确立了动机动力发展的写作手法④确立了主调音乐的观念20.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和历史功绩21.门德尔松在音乐史上有哪些贡献?①1829年亲自指挥上演《马太受难乐》②1835年担任莱比锡格万豪斯音乐厅的终身指挥③1843年建立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22.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①在作品中重视和反映民族的特点②在作品中塑造了想象中的人物形象,联系现实生活,用幻想的体裁和形象来体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西音史
西音史1.古希腊乐器:里拉琴是崇拜阿波罗(理性)的仪式所用的乐器,阿夫洛斯管是崇拜狄俄尼索斯(感性)的仪式所用的乐器2.格里高利圣咏:定义:中世纪宗教音乐的核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圣咏,俗称“格里高利圣咏”或“格里高利素歌”。
它节奏灵活自由,没有伴奏的单声部歌曲,歌词来自圣经,用拉丁语演唱。
格里高利圣咏最终于8-9世纪时被固定下来,成为欧洲天主教礼拜音乐中统一的圣咏形式。
演唱方式可分为中齐唱、交替对唱和应答轮唱三种。
节奏:无重音、无固定节拍,由文字和自然音调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旋律风格可分为三种: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
谱式:采用四线谱。
3.罗马教会的圣咏可分为日课和弥撒两大类。
常规弥撒: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附有降幅经)和羔羊经。
继续咏:是圣咏中阿莱路亚的扩展段落。
旋律冗长,有多节歌词,除去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中间的歌词是两两相对的,即两节歌词的音节和重音格局完全相同,而且配以完全相同的旋律,形成a bb cc dd…n的结构` 4.骑士阶层艺术体现了军人道德的人格准则:荣誉、忠诚和爱情。
骑士文化给予吟游诗人丰富题材。
中心主题:骑士与贵妇人的爱情。
5.游吟诗人发原于法国东南部经济和文化最为繁荣的普罗旺斯地区。
南部成为“特罗巴杜尔”北部成为“特伦威尔”。
南部使用卢瓦河以南方言“奥克语”北部使用方言“奥依语”(后成为现代法语)6.德国的吟游诗人——恋诗歌手,社会背景与法国吟游诗人很相似,多为贵族和骑士,擅长吟诗作曲。
7.华丽奥尔加农:形式为素歌旋律在下方声部,被拖长值,上方旋律自由、活跃,多个音配以下方的一个音,形成华丽流动的花唱式风格。
其实质已成为衬托上方旋律的“持续低音”,13世纪后被称为“固定声部”或“定旋律”8.克劳苏拉:只有曲调没有歌词的复调短歌,以迪斯康特风格写作。
12世纪末,在原无词的上方声部填上歌词,就成了一种新体裁——经文歌。
9.13世纪后经文歌成为最重要的音乐体裁。
最经典的经文歌是三声部的经文歌,最低声部是全曲的基础,称为定旋律声部,一般采用素歌旋律,处理成规律性反复的节奏型,另两个声部分别称为第二声部和第三声部,配以宗教性或世俗性的不同歌词。
西音史
1、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1813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交响乐,代表作品有《魔王》《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两部声乐套曲,《天鹅之歌》单支声乐套曲,变化分节歌《小夜曲》《鳟鱼》。
舒伯特的歌曲通常分为三类:分节歌,变化分节歌,通谱歌。
2、门德尔松(1809-1847),德国作曲家,代表作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无词歌《春之歌》门德尔松的音乐贡献与创作特征:①有力的推动了巴赫音乐的复兴,。
②门德尔松在创作中最重要的题材为交响序曲,这种题材是专为音乐会独立演奏而写的管弦乐曲,③无词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抒情性的小型器乐体裁④1843年门德尔松创建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
3、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有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女人的爱情与生活》。
钢琴套曲《狂欢节》《童年情景》。
4、柏辽兹(1803-1869)法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标题性交响曲《幻想交响曲》《幻想交响曲》的特征,价值,影响:①开创标题音乐新时代②音乐与文学紧密结合,影响交响诗的诞生③乐章,曲式的新突破,使用“固定乐思”贯穿全曲各乐章,影响了瓦格纳的主导动机⑤第五乐章中第一次使用中世纪圣咏《愤怒的日子》的旋律,之后被多次用于19.20世纪。
5、肖邦(1810-1849)代表作《C小调革命练习曲》《玛祖卡舞曲》《圆舞曲》肖邦的创作特征:①肖邦的创作题材,是与祖国的现实,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前期的作品具有明朗、乐观、热情和浪漫主义幻想的性质,充满了朝气蓬勃的青春的力量。
而在华沙起义失败后,他的作品中出现了深刻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因素,作品中充满了英雄性和战斗性,爱国精神的主题和祖国的形象在他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艺术构思。
②肖邦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和通俗性使他的音乐形象十分鲜明,思想感情也很具体,肖邦的钢琴音乐作品体裁十分广泛,既又有鲜明民族特征的玛祖卡舞曲,也有世俗民间体裁的即兴曲和肖邦在钢琴音乐中首创的叙事曲、谐谑曲。
西音史
一、各地区音乐风格1、洛可可风格时间地点:17世纪末—18世纪中叶法国洛可可一词来源于视觉艺术,后代表18世纪的法国音乐中典雅、细腻、精美、灵巧、富有趣味风格;代表人物:库普兰、拉莫。
法国的洛可可风格影响了意大利的 D.斯卡拉蒂,德国的泰勒曼等2、动情风格源起于18世纪下半叶的德国,注重自由的表达情感,在一个乐章中通过引入不同的主题和随之改变和声与节奏,造成不同情绪的对比,并进一步挖掘力度的层次,力图在音乐中表现“真实而自然”的情绪转换。
代表人物:C.P.E巴赫史称“柏林乐派”。
3、优雅风格源起18世纪意大利。
代表人物:莱奥纳多.芬奇,佩尔戈莱西,哈塞,意大利作曲家加卢皮以及撒马丁尼二、柏林乐派:18世纪下半叶,以C.P.E巴赫为代表的作曲家群体,云集于德国柏林,他们在创作上有一致的美学目的,即“情感”是他们的关键词,器乐是传达情感的最好媒介,这个月派史称“柏林乐派”。
三、趣歌剧如何产生:演出正歌剧时,两幕之间常常穿插一些短小的音乐喜剧,称为幕间剧,后来这些幕间剧脱离正歌剧独立演出,发展成为意大利的趣歌剧和西班牙的通纳迪利亚。
第一位作曲家:佩尔戈莱西,作品《婢作夫人》1752年在巴黎引起一场“趣歌剧论战”。
四、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出现的歌剧形式:1、意大利:趣歌剧2、法国:唱歌的喜剧3、英国:民谣歌剧4、德国:歌唱剧五、格鲁克歌剧改革的主旨及具体作法改革主旨:(1)提倡法国启蒙哲学家卢梭“返回自然”和狄德罗“以自然为师”的美学观;(2)对歌剧的艺术创造力求纯朴、自然,能够体现戏剧的真实性。
改革主张:(1)音乐必须受戏剧支配;(2)声乐旋律必须排除不必要的装饰;(3)必须取消对自由表达情感的人为限制,如乐队“里托纳洛”,因为这打断了诗歌和音乐思维的连续性;(4)不可再用返始咏叹调,因为已成为僵化的程式,同歌词的持续性相抵触;(5)用有伴奏的宣叙调代替“清唱宣叙调”,减弱咏叹调和宣叙调之间的对比,使音乐的发展更为连贯;(6)序曲的情绪应该符合戏剧的主要情绪;(7)自始至终应寻求简朴、明晰。
西音史
1 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思想。
相同:都肯定了社会的教化作用。
不同:柏拉图提倡体育训练体质,音乐训练心态,不提倡新音乐,只是为了教育服务,没有娱乐功能。
亚里士多德肯定了音乐的教育功能,又肯定了音乐的教育功能。
2 罗马音乐与古希腊音乐的异同。
3 古希腊音乐对后世的影响。
古希腊人在音乐创作与表演上的即兴传统;在美学思想上认为音乐具有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美的音响;在音乐理论上科学地建立起来的一套声学理论和基于四音音节的音阶系统,以及音高、音程、调式、旋律和节奏等一系列音乐术语,后来都成为中世纪音乐理论的基础。
4 格里高利圣咏的定义、特征、运用和历史意义。
定义:公元6世纪罗马教皇G一世为拥有一种统一的教廷仪式及礼仪音乐而编写的。
称为格里高利圣咏。
特征:①纯男生演唱单声部无伴奏。
②有独唱和齐唱。
③用拉丁文演唱,用教会调式,纽姆记谱。
④节奏旋律自由无固定的音乐依照,歌词韵律的长短抑扬而定。
运用:教会的礼拜仪式主要有两大类:日课和弥撒。
日课是教会每天按照一定的时间,程序而做的祈祷功课,是信教徒每日必做的宗教活动,一般包括祈祷、唱诗篇歌和读经等内容。
弥撒是天主教会大型的礼拜仪式,一般包括特定弥撒和常规弥撒。
历史意义:G称为西方音乐文化遗产中的一批古老的珍宝,同时也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我们将会看到,正是从这些单声部的圣咏中,逐渐孕育和发展出一种丰富的复调音乐的传统,对后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 记谱法的发展。
①公元4世纪古希腊‘字母记谱’②公元9世纪纽姆记谱法③公元11世纪后来出现了一线普和二线普④公元12到13世纪出现有量记谱,三分法。
⑤公元14世纪出现二分法。
6 法国游吟诗人游吟诗人的创作大多为单声部歌曲,结构清晰规整,常采用伴奏的形式。
内容以爱情体裁为中心:①康佐②晨歌③田园歌④辩论歌⑤讽刺歌⑥悲歌⑦记功歌。
特点:①自己填词进行曲调创作,创作特点具有各地区音乐特点。
西音史专用
西方音乐史填空1、幕间剧成为意大利喜歌剧的原型2、《费加罗的婚礼》取材于18世纪文学家博马舍的话剧剧本3、浪漫主义音乐兴起于德国的奥地利4、舒伯特歌曲的三种类型:分节歌,通谱歌,变化分节歌5、舒伯特是最早开拓特性曲的作曲家。
6、门德尔松最受世人喜爱的作品是他所开创的被称为《无词歌》的48首钢琴小曲。
7、舒曼献给克拉拉作为结婚礼物的歌曲集《桃金娘》和《核桃树》8、舒曼是文学修养很高的作曲家,具有诗人的气质,被称为“诗人音乐家”9、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狂欢节》、《童年情景》由各具标题的一首首小乐曲构成10夜曲最早由爱尔兰作曲家、钢琴家约翰·费尔德所开创11肖邦和李斯特一起被称为“巴黎钢琴乐坛上的双碧”12著名的音乐批评家谢洛夫形象化地称柏辽兹为“管弦力量的统帅”13《卡门》的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直接启发了后来真实主义歌剧的兴起14罗西尼写的最后一部正歌剧《威廉·退尔》和《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一同被称为“正歌剧和喜歌剧的两座丰碑”15瓦格纳著名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16德彪西既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建者,也是印象主义音乐创作上的集大成者,他的音乐最突出的代表了印象主义音乐的总体特征17斯特拉文斯基三大舞剧名作《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18兴德米特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与匈牙利的“科达伊教学法”、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并称为20世纪三大音乐教学法,影响相当广泛19民族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音乐的三大主流风格20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21法国作曲家梅西昂创作了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整体序列作品《时值与力度的模式》名词解释1.主导动机:也称主导主题,用一个简短的乐句或主题不断反复来代表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抽象的概念。
韦伯、瓦格纳、柏辽兹都用过。
2.特性曲:对浪漫主义时期器乐小品的总称,主要是指钢琴小品,常用三段式结构,中段和两头形成对比,和声简洁有色彩,旋律优美如歌,织体却很朴素简单。
西音史整理资料
1.简答古希腊是其主要有那些乐器:弦乐器:里拉琴、基萨拉琴、巴比通管乐器:阿夫洛斯管、萨尔平克斯打击乐器:克洛塔尔2.奏鸣曲儿奏鸣曲式的区别:奏鸣曲是指18C逐渐形成的“奏鸣曲”体裁,又不同属母的乐章组成,乐章之间在调性、速度、情绪上形成对比,几个乐章作为一个整体,彼此存在真内在的逻辑关系;而“奏鸣曲式”则是指“奏鸣曲”体裁内部所采用的结构曲式,是一种音乐结构,用于大型器乐套曲的某一乐章,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大部分组成。
3.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征:4.阐述歌剧产生的历史原因和它的来源,以及这种体裁在各国的发展情况:•历史原因:意大利的正歌剧逐渐背离最初的艺术理想,异变为一种夸张造作的形式,听众沉湎于虚饰浮华的时尚,题材依旧不变,内容结构与角色配备也完全程式化,到18C初由于这些明显的弊端而遭人们反感,也促使喜歌剧的诞生。
•歌剧的来源:喜歌剧最初形成是“幕间剧”,是在正歌剧两幕之间穿插演出,内容上与正歌剧没有关系,常以风趣、幽默的恶作剧形成进行表演的一种短小剧目。
•在各国的发展情况:①在意大利:喜歌剧以带有名额因素的歌曲或分节歌形式的歌曲充当咏叹调,并采用干念宣叙调形式。
它的突出贡献在于:是男低音走上舞台,并创造了“终曲合唱”形式,代表作品是《女仆做夫人》,此剧引起了轰动,成为里程碑式的作品,意大利喜歌剧也由此产生。
18C 中叶之后,喜歌剧在形式上得到扩展,加入了严肃伤感的情节,与正歌剧风格相近。
②在法国:喜歌剧被称为“集市剧”,它源于17C末法国集市上出现的一种以喜剧性的对话、流行的歌舞为主,掺杂着杂技、哑剧的表演形式;1752年在巴黎上演的《女仆做夫人》引发了西方音乐史上“喜歌剧之争”,最终导致法国喜歌剧的诞生。
法国喜歌剧以对话代替宣叙调,以副歌歌曲代替剧中的大合唱,用法语表演。
③在英国:喜歌剧被称为“民谣剧”,它以民歌、城市小调、流行舞曲为主,吸收了少量人们熟知的其他歌剧的咏叹调旋律,以对话代替宣叙调,用英语表演,代表作:“乞丐歌剧”。
西音史
西音史一、古希腊、古罗马1、古希腊乐谱是(字母谱)记谱2、字母记谱包括(声乐记谱法)和(器乐记谱法)3、古希腊吹管乐器(阿夫洛斯管)拨弦乐器(里拉琴)4、(管风琴)据说是公元前3世纪,被亚历山大技师斯特西比乌斯发明出来的5、古罗马最重要的音乐理论家:博埃蒂乌斯6、(德国)和(法国)的游吟诗人对中世纪世俗音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7、中世纪综合性的世俗音乐中有代表性的可首推(礼仪剧)8、11世纪,圭多创立四线谱,还创立了唱名体系。
二、中世纪1、《格里高利圣咏》是(单声部)的经文歌,初期采用的记谱法是(纽姆谱)2、西方复调音乐最早的形式为(奥尔加农)3、13世纪后,欧洲复调音乐艺术走向繁荣,(经文歌)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复调音乐体裁。
4、“新艺术”一词由(维特里)提出。
5、16世纪意大利最主要的世俗声乐的音乐体裁(牧歌、猎歌、巴拉塔)三、文艺复兴1、14—15世纪,英国作曲家(邓斯泰布尔)开创了文艺复兴音乐的新风格2、勃艮第乐派以(杜费)和(班舒瓦)为首。
佛德兰乐派的主要作品是(弥撒曲)和(经文歌)。
威尼斯乐派的创始人是(维拉尔特)。
3、16世纪意大利音乐,罗马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是(帕勒斯特里那)。
主要作品是教堂里的(三声部以上的复调)声乐作品。
被称为“教会音乐的救星”。
4、《感谢上主》是(奥克冈)创作的经文歌。
5、天主教礼拜仪式上所用的大型声乐套曲叫(弥撒曲)。
6、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发达的声乐体裁是(歌谣曲)。
7、在16世纪的英国。
流行(假面剧)它是一种宫廷内娱乐性的话题,题材多属神秘性和寓言性。
四、巴洛克时期1、巴洛克一词原意是(形状不规则的珍珠)。
2、巴洛克时期历经(150年)。
17世纪中叶出现的宗教戏剧体裁是(清唱剧),17世纪末(协奏曲)是巴洛克最重要的器乐形式。
3、歌剧产生于(意大利),(培里)是第一个创作意大利歌剧的人。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歌剧(佩里)的(达芙妮)。
1678年汉堡建立了第一座(德国)歌剧院。
西音史整理
斯卡拉蒂,A.Alessandro Scarlatti(1660~1725)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2),(1)是意大利牧歌的奠基人,牧歌领域的集大成者。
(2)是写作有情感的旋律,摆脱宗教的束缚的新音乐倡导者。
(3) 将不同的乐手(包括一些游吟诗人),召集起来演奏,埋下了民间音乐的种子,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乐队指挥。
(4)提出了“两种常规”的思想。
他在1605年第五册《牧歌集》的前言中谈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传统,即“古代风格”,可称为“第一常规”(prima prattica),而他自己所采用的新的作曲手法可称为“第二常规”( second prattica)。
他强调作曲家在运用“第一常规”时,“和声(指复调音乐)是歌词的主人”,即形式第一,内容第二;而在“第二常规”中则相反,“歌词应成为和声的主人”,即内容第一,形式第二。
在歌剧的创作上,蒙特威尔第首先使用了减七和弦,大胆地使用了转调和半音音阶,在乐队伴奏上,他首创了弦乐器的拨弦和揉弦的技巧。
威尼斯乐派使歌剧走向社会,并使其走上了“花腔”——加花演唱的道路,他们追求华丽的演唱技巧和声音效果,他们以高超的声乐技巧出现在舞台上,引起了阵阵狂热。
这种戏剧性的宣叙调和咏叹调使Bel canto的演唱获得了更大的表现力。
(5)歌剧《奥菲欧》是自歌剧诞生后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它使歌剧艺术从此进入一个成熟的发展期。
蒙特威尔第创立了威尼斯歌剧乐派,为早期意大利歌剧奠定了基础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年(1)创造出一种被称为“抒情悲剧”(Tragedie lyrique)的法国歌剧形式。
(2)在歌剧中采用了与意大利歌剧序曲相反的“慢-快-慢”法国式序曲。
(3)在歌剧中大量运用芭蕾,服装华丽。
(4)歌剧采用法语,以有伴奏的宣叙调代替意大利式的干念宣叙调,使宣叙调具有歌唱性;歌剧中大部分用宣叙调,很少用咏叹调。
西音史
古希腊悲剧:是古希腊文化艺术黄金时代的产物,是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音乐戏剧综合艺术。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对悲剧作了解释,指出它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地遭到不幸,演成悲剧,对观众以“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
代表人物: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古希腊喜剧:亚里士多德指出,它是对丑的、滑稽的事件和人物的模仿,通过嘲笑而起教育作用。
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
代表人物:阿里斯托芬中世纪早期宗教音乐的历史是基督教圣咏〔按照宗教仪式演唱的诗篇或圣歌〕的历史。
格里哥利圣咏:六世纪末由意大利籍的罗马教皇格里哥利一世改革宗教音乐,选定配合宗教仪式演唱的一套歌调,编成一本?对唱歌集?,订立许多演唱的规那么,通令各地天主教会一律采用,统称为?格里哥利圣咏?歌集有600多首,供天主教一年四季举行弥撒仪式与平时日课礼拜所用。
格里哥利圣咏又称?素歌?〔不分小节的无伴奏的圣歌〕,内容选自?圣经?,用拉丁文演唱,为单声部歌词。
它吸收古代东方、古希腊音调和民间歌曲旋律的特点,有严格的旋法标准,用八种教会调式。
它用纽姆谱记录,没有小节线和拍子记号,通常分为两类,一是宣叙性的,一是旋律性的,曲调进行特点是有假设干级进的三音组,在第三个音形成连续不断的旋律波状起伏,防止运用大跳的音程和力度的比照。
格里哥利圣咏三种主要旋律形式:1、音节式,每一音节一个音;2、咏唱式,一个音节有几组包括二至四个音的音组,最早的纽姆谱用一个符号来代表一个音组;3、花腔式,每一个音节配以几个音或一段旋律,如“哈利路亚〞一词音节的配置,在弥撒第三项内容?信经?诵唱时要反复咏唱这一句,将最后一个母音拖得很长,形成花腔旋律。
弥撒曲:是按开头所唱的歌词而取名,分为五局部:1、慈悲经2、荣耀经3、信经4、圣哉经5、羔羊经。
奥尔加农:九世纪左右,在宗教音乐中出现的两个声部复音的圣咏演唱形式,上方声部以格里哥利圣咏为“固定调〞,下方声部为创作的曲调,形成平行的同度、八度、四度、五度的和音,有时也用平行三度或二度的和音进行,全曲以同音开始及终止。
西音史名词解释
西音史名词解释1. 古希腊音乐的一般特点:单声部音乐,有自然音、变化音,音乐同舞蹈、诗歌紧密结合,歌唱时有乐器伴奏,用字母记谱,歌词往往是当时一些重要的诗篇2. 古希腊主要有弦乐与管乐两种乐器:里拉:演奏常与祭太阳神阿波罗联系。
阿夫洛斯管:常用于敬奉酒神。
3. 荷马史诗:古希腊公元前9-前8世纪,盲诗人荷马汇集整理《伊里亚特》、《奥德赛》这两部最早大型史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包括音乐生活。
4.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民间的酒神颂。
在祭祀酒神活动中,人们化妆在阿夫洛斯管乐声中载歌载舞。
后逐步演化成悲剧表演,在后来发展中,悲剧内容扩展到希腊神话中的其他悲剧人物和事件,保留了合唱、舞蹈等形式。
17世纪西方歌剧的产生,以及19世纪瓦格纳的歌剧改革受到古希腊戏剧的影响。
5. 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人称为和谐论,古希腊的音乐理论认为宇宙和谐的基础是完美的数的比例,可以最好的说明宇宙现象。
认为八度、五度、四度是完美的协和音程,因为他们具有最简单的数量比例关系。
6. 四音音列:阿里斯多塞诺斯音乐理论的最核心内容,建立于一个固定四度框架,中间的两个音不固定,它们可以灵活变动。
7. 完整音列体系:若干四音音列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音列。
大完整音列体系(由四个相同结构四音音列构成,既下行完整的两个八度),小完整音列体系(由三组四音音列构成既下行十一度)。
8. 古希腊调式体系:是以古希腊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它们分别是多利亚、弗里几亚、利第亚及各种变体。
9. 古希腊音乐功能学说(音乐教化学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认为音乐充满了伦理价值的取向,认为不同的调式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不同调式的使用可以影响人的道德情感。
音乐是净化心灵,教化品性的重要手段,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向善,但不好的音乐也可以使人品行不端。
10.圣咏:礼拜活动中的唱诵经文称为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在中世纪中期开始使用于基督教罗马教会仪式,以著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
11. 格里高利圣咏:肃穆、节制,排除世俗的感性欲念。
西音史名词解释
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 an chant)公元6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为统一教会形式,将各教会所用的教仪歌曲,赞美诗等收集选编成《唱经歌集》,称为格里高利圣咏,它主要是单音音乐,拉丁文词,男声演唱,乐谱只有音高而无节拍记录,主要在天主教会每日祈祷的日课和弥撒中使用,具有很强的宗教观念和功能,追求超脱于现实的“彼岸”精神,回避世俗个性情感。
奥尔加农(organum)也叫:平行调是西方有记载的最早的复调音乐,最初的奥尔加农只是圣咏的一种演唱方式,即在歌唱圣咏的同时歌唱另一被称为奥尔加农的附加声部,这种简单的二声部歌唱因此被称为奥尔加农。
游吟诗人(Ttoubad ours)也叫:特罗巴多Ttoubad ours于11世纪末最先出现在法国南部地区,北部地区的Tt oubado urs约于12世纪末开始发展,他主要由宫廷贵族、骑士阶层甚至一些帝王组成,也有一些有才华的下层诗人、音乐家(戎格勒)加入。
他们不仅创作诗歌,谱写曲调,有时也自己演唱,他们的歌曲主要反映出教会和世俗旋律风格的影响,大多是单声部,常加上乐器伴奏,即兴演唱,常以爱情题材为主。
恋诗歌手(Minne singer)12、13世纪在德国也开始出现方言抒情歌曲,这类歌曲在德国称为恋歌(minne sang),歌唱这些歌曲的歌手称为Mi nne singer。
12世纪后期,在德国城镇、宫廷流传,他的歌曲抽象,有时有明显的宗教色彩,音乐旋律比较稳重严肃,大多是分节歌式,成员主要是宫廷贵族。
圣诞颂歌(Carol)15世纪中叶,英国的一种复调音乐体裁形式,Carol原是一种单声部舞蹈歌曲,15世纪已不再作为舞蹈的伴唱,而在各种仪式中或市民、宫廷、贵族和教堂的队列进行中演唱。
Carol的题材有道德、政治、宗教等。
西音史复习资料汇总
【名词解释】1、《和声学》:18世纪法国作曲家、理论家拉莫的理论著作,寻求从音响学和数学的科学原理中归纳出和声的基本原则,首次总结了近代功能和声的很多基础理论,对后世的音乐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2、《弥赛亚》:巴罗克晚期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英语清唱剧,以《圣经》和英国祈祷书的诗篇为基础,用三大部分分别叙述耶稣的诞生、受难和复活。
3、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出现的一场针对封建社会的精神上的反叛运动,法国的伏尔泰、卢梭等人大力提倡理性、科学、自由和人道主义思想,是一种对理性和进步的新的信仰。
4、约翰·施塔米兹:是18世纪曼海姆乐派的创立者,并建立了当时欧洲最好的管弦乐队。
在其交响乐创作中首次使用了对比性的副部主题,用小步舞曲作为第三乐章,还增加了更快的第四乐章。
5、双呈示部:在很多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中有两个呈示部,一个由乐队演奏,主题和副题始终保持在主调上,另一个由独奏乐器演奏,副题转入属调。
6、《魔笛》: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创作的德语歌剧,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也是第一部伟大的德语歌剧。
7、《第三交响曲》(英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中期代表作,创作于1802年,最早是献给拿破仑的,拿破仑称帝后,贝多芬把标题改为“英雄交响曲”。
这是一首革命性作品,是对英雄的伟大理想的一种不朽的音乐表现,并引起了音乐手法上的许多创新。
8、海利根施塔特遗嘱: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区的海利根施塔特写下的著名遗嘱,描述了耳聋带来的痛苦和孤独。
9、固定乐思:在乐曲中多次重复出现或变形出现的主题,19世纪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在其《幻想交响曲》中第一次使用,使作品的结构得到有机统一。
10、《新音乐杂志》:19世纪德国作曲家舒曼创办的杂志,他在杂志上写了大量音乐评论文章,为进步的、严肃的作曲家辩护。
11、法国大歌剧:19世纪20至30年代前后法国出现的一种新型歌剧,代表作有梅耶贝尔的《胡格诺教徒》和奥柏的《波蒂契哑女》等。
12、真实主义歌剧:真实主义歌剧主张真实地反映社会底层穷苦人民的悲惨遭遇,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和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代表作有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和莱昂卡瓦罗的《丑角》。
西音史——精选推荐
一,古希腊乐器弦乐里拉琴lyre,由手指或拨片拨弦发声,由龟壳张弦制成。
声音较轻柔,业余音乐家喜爱用于歌唱伴奏和诗歌吟唱。
最重要的是基萨拉琴,形状较大,声音响亮,做工讲究,装饰精致,演奏技巧较复杂,常为专业演奏。
管乐阿夫洛斯,双簧乐器,有双管和单管两种,双管较多用,右管有孔可奏出旋律,左管粗大无孔,只可奏出一个持续低音。
声音较尖硬具有穿透力,具有狂放和野性的力量,用于狂欢节和悲剧演出。
二,荷马史诗早在荷马时代,小亚细亚民间行吟歌手就四处传唱关于神话英雄的叙事诗篇,公元前9到前8世纪,盲人诗人荷马通过汇集加以整理,写下了不朽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是古代希腊最早被记录下来的大型史诗。
抒情诗lyric,来源于民歌,最早是歌唱的,用里拉琴伴奏。
(特尔潘德)萨福sappho,列斯堡岛的贵族女诗人,以写爱情抒情诗著名擅长细腻的心理刻画以及人世间悲欢离合情感的描绘,后建立音乐学校,教富家女孩唱歌,死后名声很大被柏拉图成为第十位缪斯。
合唱诗歌著名代表品达罗斯,用于集体性的节庆仪式场合,充满爱国热情和道德训诫。
三,古希腊戏剧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悲剧,起源于民间酒神颂,在祭奠酒神活动中,人们身着羊皮,头戴常春藤花冠,以羊角羊须装扮,在阿夫洛斯管乐声中载歌载舞。
原在乡村举行,后被搬到雅典城,逐步演化成悲剧表演。
朗诵者担任演员,叙述酒神经受各种考验和磨难的事迹,合唱表示对酒神的赞美。
影响。
希腊戏剧对后来的西方音乐具有重要历史意义,17世纪西方歌剧的产生,19世纪瓦格纳的歌剧改革理想都受到古希腊戏剧的影响。
四,毕达哥拉斯,西方第一个以理论方式来解释音乐的现象的人,用数的比例制造出八度,五度和四度音程,并认为是最和谐音程。
对西方音乐后来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阿里斯多赛诺斯音乐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四音音列五音乐的教化功效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为音乐可以使人向善,影响人的道德情感,不同的调式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音史西音史复习题第二学期第二学期)一、填空题:1、韦伯的歌剧最大贡献在于反映出了德国的民族气质,他创作的歌剧(自由射手)标志着德国民族歌剧、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2、“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其中有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
3、小型钢琴体裁“无词歌”由(门德尔松)首创,包括6卷48首小曲,带标题的如(春之歌)、(威尼斯船歌)等,大多数没有标题。
4、舒曼创作有多首钢琴套曲,这些作品把一首首钢琴小品按照一定的构思组合成套,并冠以各种富有诗意和文学性的标题,如(狂欢节)、(蝴蝶)、(童年情景)等,此外他还创作了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
4、舒曼创作有多首钢琴套曲,这些作品把一首首钢琴小品按照一定的构思组合成套,并冠以各种富有诗意和文学性的标题,如(狂欢节)、(蝴蝶)、(童年情景)等,此外他还创作了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
5、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的作者(门德尔松),国籍是(德国);歌剧卡门的曲作者是(比才)、国籍是(法国)。
6、瓦格纳首创了(乐剧)体裁,其题材、具体风格手法都与传统歌剧区别开来,代表作有(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纽伦堡的名歌手)等。
7、(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广为流传、颇具代表性的圆舞曲有(兰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故事)等。
8、交响曲(幻想交响曲)不仅有大标題,每一个乐章还都冠以小标题和详细的文字解说,其中用“固定乐思”来代表女主人公的形象,在乐曲每个乐章中多次变化重复出现,由作曲家(柏辽兹)创作。
9、歌剧(卡门)是比才最重要、最成熟的作品,被称为现实主义的歌剧或悲剧性的喜剧。
10、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在意大利集中体现在歌剧方面。
其中罗西尼创作了优秀的喜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正歌剧(威廉.退尔);贝里尼创作有(《诺尔玛》)等;唐尼采第创作有(爱的甘醇)等;威尔第的代表作(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等。
11、“钢琴诗人”(肖邦)的许多创作都具有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其中58首(马祖卡舞曲)是他的创作中和波兰民间音乐联系最密切的体裁;19首(波罗涅兹舞曲)最强烈地体现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他的练习曲也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情感,成为独立的艺术品,代表作如(c小调“革命”练习曲)。
12、交响诗往往表现了一定的意境、情感、哲理,(单)乐章,由作曲家(李斯特)首创,他的交响诗代表作如(前奏曲)、(塔索)、(普罗米修斯)。
13、(格林卡)被誉为“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他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俄罗斯音乐史上第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族歌剧;此外还创作有歌剧(伊凡.苏萨宁)、管弦乐作品(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
14、强力集团的五位作曲家分别是(巴拉基列夫)、(居伊)、(穆索尔斯基)、(包罗丁)、(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15、将具体描写图画的10首分曲连成一个不间断演奏的整体,以一段代表作曲家参观画展的“漫步”的主题作为引子和乐章间的连接,这部作品是(图画展览会),由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创作。
16、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在阅读了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后有感而作了(舍赫拉查达),包括四个乐章。
17、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曲(意大利随想曲)、(第六“悲怆”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黑桃皇后)、(叶莆根尼.奥列金),舞剧(天鹅湖)、(鱼美人)、(胡桃夹子)。
18、(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他为捷克民族歌剧和交响诗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他创作有喜歌剧—(被出卖的新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伏尔塔瓦河),生动地描写了河流两岸的秀美风光、人民的风俗生活。
19、表达了作曲家作为一个捷克人身在美国的种种印象和感受的一部作品是作曲家(德沃夏克)创作的(交响曲.自新大陆),此外他创作的最著名的一部歌剧是(水仙女)。
20、芬兰民族乐派作曲家(西贝柳斯)的很多作品都贯穿着芬兰民族雄浑、粗犷、豪放的气质,充满了史诗的气魄,他的代表作(交响诗.芬兰颂)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
21、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德彪西)创作有钢琴作品—(贝加莫组曲)等,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前奏曲)、交响素描(大海)、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22、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因配器精致、富有光彩被誉为“二十世纪的管弦乐色彩大师”,他创作有管弦乐作品(西班牙狂想曲)、(波莱罗),钢琴作品(水之嬉戏)。
23、马勒创作有(10)部交响曲,其中作品(第八交响曲)构思宏伟、乐队规模巨大,号称“千人交响曲”。
另有作品(大地之歌)以中国唐诗为歌词,表现了深邃的哲学构思。
24、普契尼歌剧的优秀歌剧作品有(波西米亚人)、(蝴蝶夫人)、(托斯卡)、(图兰多特)。
二、名词解释1、钢琴小品:为钢琴而作的短小乐曲。
把抒情的和戏剧性的情绪安排在一个紧密的结构里,常用短小的二部、三部曲式。
如无词歌、音乐瞬间。
2、艺术歌曲:一种艺术性很强的歌曲。
①所采用的歌词大多是文学性较强的诗篇;②力求曲调与诗歌的丝丝入扣、水乳交融;③伴奏在乐曲的总体结构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④为指定的声部而写作;⑤在公开或小范围的音乐会上演出。
3、交响诗: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它的前身是音乐会序曲。
交响诗在构思上或体现一个哲学思想,或体现一种诗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学题材相联系。
4、标题音乐:是带有文学或图画联想的器乐作品,标题音乐强调描绘性的因素,推动作曲家努力表现具体的情感,并显示了音乐与生活的直接联系。
5、狂想曲:狂想曲一种技术艰深具有史诗性的器乐曲。
原为古希腊时期,由流浪艺人歌唱的民间叙事诗片段,19世纪初形成器乐体裁。
6、即兴曲:出现在19世纪初,音乐格调具有即兴创作性质的乐曲,常采用变奏曲、单三部、复三部等规范化的形式。
7、随想曲:泛指各种自由形式的乐曲,不受主题约束,作者可以任其奔放的乐思自由驰骋。
8、幻想曲:根据作曲家的想象自由发挥,不拘一格。
9、圆舞曲:音乐性格华丽、活泼、优雅,速度较快,常是小快板,三拍子的节奏很有弹性,有着强烈的节奏和快速的旋转感的舞曲。
三、问答题1、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总体风格特征?答:(1)工业革命促进了乐器的制作与改革;(2)专业艺术学校培养了大批的音乐家、演奏家;(3) 音乐的充满个人情感的热力与表现,出现了标题音乐;(4)对大自然的景物描绘越来越多,而且大多具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5)强调带有民族特点和民族的内容;(6)音乐体裁和各种表现手法各具特色,体裁多样化:如即兴曲、夜曲、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音乐会练习曲、无词歌以及各种富有民间特点的舞曲等;(7)音乐中异国情调的显现….2、列举浪漫时期作有艺术歌曲的作曲家5位,并简要描述其创作特征和各列一首艺术歌曲的代表作?答:(舒柏特)魔王,(舒曼)两个禁卫兵,(勃拉)摇篮曲,(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李斯特)萝蕾莱。
舒柏特:歌曲结构服从于诗词的多样性,旋律如民歌般简单朴素、如诗词朗诵调那样上口。
和声表现细腻,使用大小调与大、小调性的转换对比。
钢琴伴奏织体起烘托情境和气氛的作用,与声乐部分融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舒曼:简洁含蓄、意境深邃。
钢琴伴奏部分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前奏、间奏和尾奏,用来描写诗的意境和表达歌曲的意犹未尽。
旋律常常是由人声和钢琴平分秋色,有时甚至由钢琴独挡一面,奏出主要旋律。
和声色彩进一步丰富,具有更加引人入胜的表现力。
勃拉姆斯:节奏处理富有创造性,变化丰富、织体形式多样;具有古典个性的和声功能化范畴,常用的材料是和弦外音、变音和弦、远关系转调等。
门德尔松:音乐语言纯朴典雅,清新自然;以简洁精练的和声、严谨明晰的曲式、优美的旋律和甜蜜的音色取胜。
李斯特:音乐抒情、富于戏剧性、感情色彩浓厚并具有音诗和音画的效果。
他的歌曲旋律兼具歌唱性和朗诵性;钢琴伴奏很少重复人声、织体多样,具有乐队化的效果;和声在调性功能的基础上,更多地发挥了色彩的表现作用。
3、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贝里尼、唐尼采蒂的歌剧咏叹调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罗西尼的音乐充满了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并吸收了同时代作曲家贝多芬的手法,使用管弦乐来取代和丰富原来仅作音高提示的古钢琴伴奏。
贝里尼歌剧的创造力最鲜明地体现在他的旋律中。
他的旋律减弱了罗西尼式的花腔,而是清丽柔婉、气息宽广悠长,纯朴舒展、自然流畅、委婉曲折,传达出人物细腻的感情,也显示出他的音乐特有的诗意、柔情。
唐尼采蒂遵循意大利歌剧的传统审美习惯,注重以美妙动听的旋律来抒发感情。
三位歌剧大师都继承了意大利音乐的抒情、优美、充满诗意的优良传统,擅长用美妙的旋律丰富人物内心情感和刻画人物性格。
4、谈谈十九世纪标题音乐的发展过程?在西方音乐历史的传统中,乐曲加“标题”的现象早已存在,尤其是贝多芬的交响曲、管弦乐序曲所包含的戏剧性内涵,以及歌剧这种综合艺术形式所带来的丰富想象力,包括与剧情越来越紧密相关的歌剧序曲等都可以说是“标题交响音乐”的前身,但真正带有浪漫精神的标题交响音乐和交响诗却是到19世纪30年代才兴盛起来,并且是在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作品中得到最鲜明的体现。
李斯特在柏辽兹之后,以“交响诗”的形态给这种新需要以热情的响应。
而且标题性的器乐作品不仅受到19世纪各民族乐派的支持,也在瓦格纳、理查德?斯特劳斯以及马勒那里得到不同的理解和发挥。
5、瓦格纳的“乐剧”创作特征?答:瓦格纳把自己的歌剧称为“乐剧”。
他认为,乐剧是一种戏剧、诗歌、音乐高度融合的体裁,其中戏剧是最终目的,音乐只是手段。
乐剧中诗的基础应是民间幻想出来的神话、传说,因为它们表现的是永恒与不朽。
音乐形式不再像传统歌剧那样,采用割裂戏剧的分曲结构,而应成为连续不断的整体;他发展了一种咏叙性的不穷尽的旋律。
交响乐队是乐剧音乐统一的重要支柱,在交响性的音乐中主导动机象征着人物、情感、思想,而声乐旋律只是音乐织体中的一个声部。
瓦格纳的半音和声不仅为音乐的连续和炽热情感的表现提供了基础,而且把欧洲大小调体系的和声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6、比才歌剧的创作特征?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现实主义题材得到深化,在歌剧音乐中,常常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为法国的民族歌剧开拓了一条崭新的、现实的道路!7、威尔弟歌剧创作的艺术特点、影响及其历史地位?答:威尔第坚持把歌剧作为一种人性的戏剧观念,在作品构思时,他首先重视的是以戏剧情节深刻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强烈的热情。
他的大多数歌剧依然遵循意大利传统的分曲式结构的写法,逐渐克服分曲割裂戏剧发展的弱点,探索更富有戏剧性地将分曲连贯起来的音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