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外伤所致颈内静脉血栓并肺动脉栓塞的CTA诊

合集下载

头颈部cta检查原理

头颈部cta检查原理

头颈部cta检查原理以头颈部CTA检查原理为标题,我们来介绍一下头颈部CTA检查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头颈部CTA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它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CT)技术结合血管造影技术,对头颈部血管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通过该检查,医生可以获取头颈部血管的详细信息,包括血管的形态、位置、血流速度等,以便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动脉狭窄、动脉瘤、血管壁增厚等。

CTA检查的原理是利用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然后通过不同组织的吸收程度来获取图像信息。

在CTA检查中,患者需要躺在检查床上,并通过特殊的装置将头颈部固定在相应的位置。

然后,CT机会围绕患者旋转,发射大量的X射线,并通过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X射线。

计算机会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头颈部血管的二维或三维图像。

CTA检查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给患者注射特殊的造影剂。

造影剂是一种含有碘的液体,可以使血管内的血液显影,从而更清晰地观察血管的情况。

在注射造影剂之前,医生会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如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检查肾功能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进行CTA检查时,医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扫描方式,如螺旋扫描、多层扫描等。

不同的扫描方式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扫描完成后,计算机会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重建,生成清晰的血管图像,供医生进行分析和诊断。

头颈部CTA检查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方法,不需要进行手术或穿刺。

其次,CTA检查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的细节,有助于医生准确定位和评估病变。

此外,CTA检查还可以快速获取图像,为医生提供及时的诊断结果,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然而,头颈部CTA检查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

由于检查过程需要使用X射线和造影剂,患者可能会受到一定的辐射和过敏反应的风险。

因此,在进行CTA检查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检查。

此外,由于CTA检查需要较长的扫描时间,患者需要保持静止,有些人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焦虑,医生会给予适当的安抚和指导。

CT室血管CTA诊断要求及扫描标准

CT室血管CTA诊断要求及扫描标准

CT室血管CTA诊断要求及扫描标准为提高血管CTA诊断要求,杜绝意外事情的发生,特制订规则如下:诊断要求要求每位诊断医生熟练掌握人体主要动脉血管解剖,包括颅内动脉、颈部动脉、胸腹主动脉及主要分支、肺动脉及分支、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及下肢动脉主要分支。

要求每位医生熟练掌握血管CTA的后处理软件,尤其是冠状动脉CTA的后处理。

对每位做血管CTA的病人图像必须在工作站上进行多种重建,仔细观察原始图像及重建后图像。

对诊断有疑问的,应多交流或向上级医师请教。

原则上须经2位主治医师以上医生看后方可发报告,否则后果自负。

对冠状动脉CTA图像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大夫进行审核,在观察管腔狭窄的同时,着重观察易损斑块的鉴别。

扫描标准要求每位上机操作大夫必须熟练掌握Smart Prep及Time bouls扫描方法;要求对每个血管CTA必须使用以上两种之一扫描方法,不得使用经验值扫描。

所有扫描均使用1.25或0.625mm层厚,或者使用可以后重建成上述层厚的扫描。

造影剂总剂量根据扫描时间适当调整,基本原则是扫描时间长,应相应增加造影剂用量。

但最多不超过2.5ml/kg体重。

各部位具体要求如下:1、头CTA/CTV扫描范围颈2至颅顶Recon Type std扫描视野Head静注注射ULT370 /OMP350流率 4.0—5.0ml/s流量70ml延迟时间CTA: SmartPrep法,颈内动脉/颈总动脉域值达100HU即手动触发CTV: Timebouls法或使用39s延迟2、颈部CTA扫描范围主动脉弓下缘至颅底willis环Recon Type std扫描视野small静注注射ULT370 /OMP350流率 4.0—5.0ml/s流量70ml延迟时间CTA: SmartPrep法,主动脉弓阈值达到100HU即手动触发3、主动脉CTA扫描范围主动脉弓至腹主动脉或髂总动脉分叉Recon Type std扫描视野large静注注射ULT370 /OMP350流率 3.5—4.0ml/s流量90ml延迟时间CTA: SmartPrep法,升主动脉阈值达到100HU即手动触发4、上腹部CTA\CTPA扫描范围膈顶至腰三椎体Recon Type std扫描视野large静注注射ULT370 /OMP350流率CTA 3.5—4.0ml/sCTPV 4ml/s, 2.5ml/s流量CTA90ml; CTPV 80ml,40ml延迟时间CTA: SmartPrep法,腹主动脉阈值达到100HU即手动触发CTPV可使用55-60s延迟时间,或timebouls,20ml5、肺动脉CTA扫描范围肺底到肺尖ReconType std\扫描视野large静注注射ULT370 /OMP350流率 3.5—4.0ml/s流量70ml延迟时间CTA:15-16s延迟,或者使用timebouls 20ml5、下肢CTA\CTV扫描范围肾上极至双足Recon Type std扫描视野large静注注射ULT370 /OMP350流率CTA(CTV) 3.5—4.0ml/s(2ml/s)流量CTA(CTV) 90ml(110ml)延迟时间CTA: SmartPrep法,腹主动脉阈值达到100HU即手动触发CTV: 使用延迟时间150s增强扫描注意事项: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准备检查前12小时内不服含咖啡因饮料,4小时内不吃固体食物,鼓励饮水,不做运动,提前到检查室静坐,稳定心率。

头颈部CTA

头颈部CTA

头颈部CTA头颈部CTA(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简称CTA)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头颈部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情况。

该技术结合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血管造影技术,能够生成高分辨率的三维血管图像,对于诊断和治疗头颈部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头颈部CTA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患者进行螺旋式扫描,同时注射造影剂来增强血管的对比度。

这些扫描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可以生成三维血管图像,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这种检查方法具有无创、快速和准确的优势,使得医生能够详细地了解头颈部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情况。

头颈部CTA的优点在于其高分辨率和无创性。

该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的细节和解剖结构,对于检测血管狭窄、动脉瘤、血栓等血管病变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此外,头颈部CTA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避免手术带来的风险和疼痛。

然而,头颈部CTA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该检查需要使用造影剂来增强血管的对比度,对于某些患者可能会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其次,头颈部CTA只能提供血管的二维图像,对于某些复杂的三维结构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头颈部CTA的成像质量可能受到患者体位、扫描参数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医生进行细致的操作和调整。

头颈部CTA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动脉瘤等。

2、评估头颈部的血流情况,如血流速度、血流阻力等,有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辅助外科手术,如头颈部肿瘤切除、血管重建等,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血管结构和避免手术风险。

4、随访和评估治疗效果,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头颈部CTA检查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病情变化。

总之,头颈部CTA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和治疗头颈部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方案与注射方案专家共识

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方案与注射方案专家共识

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方案与注射方案专家共识摘要CTA具有无创、费用低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

头颈部CTA是目前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观察血管解剖和血管病变以外疾病血供来源的重要影像方法,已经成为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及长期随访的首选无创影像检查方法,制定头颈部CTA专家共识对指导日常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组织专家在参照2015年美国放射学院、美国神经放射学会、儿科放射学会最新版本头颈部CTA应用指南的基础上,参阅大量中、英文文献,并结合我国实际,形成了国内头颈部CTA扫描方案与对比剂注射方案专家共识,旨在为放射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医师、技师及护士提供参考,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

共识包括头颈部CTA检查前准备、头颈部CTA扫描方案、头颈部CTA对比剂注射方案、头颈部CTA图像后处理及临床应用、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估等主要内容。

CTA与介入性血管造影相比,具有无创、费用低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

头颈部CTA是目前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观察血管解剖和血管病变以外疾病血供来源的重要影像方法。

随着多层螺旋CT特别是64层CT在全国的普及,头颈部CTA技术已经成为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及长期随访的首选无创影像检查方法。

因此,制定头颈部CTA专家共识对日常临床工作至关重要。

2015年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美国神经放射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Neuroradiology,ASNR)、儿科放射学会(Societyof Pediatrics Radiology,SPR)联合发布了最新版本的头颈部CTA应用指南,这一指南的不断修订和完善,对CT从业人员起到了规范化作用。

在参阅大量中、英文文献及相关专家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国内头颈部CTA 扫描方案与对比剂注射方案专家共识,旨在为放射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医师、技师及护士提供参考,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

头颈部CTA(一)

头颈部CTA(一)

头颈部CTA(一)头颈部CTA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技术,用于评估头颈部的血管系统,包括颈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等。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头颈部CTA的知识和应用。

一、检查过程头颈部CTA检查一般需要提前4-6小时禁食,检查前会要求您脱掉所有的金属物品,并且需要在检查前排空膀胱,以便更好地观察颈部的血管状况。

检查时,您需要躺在扫描床上,并配戴造影剂,接收定量的辐射剂量。

在扫描过程中您需要保持静止,以免对图像质量产生影响。

检查过程通常会持续15-30分钟,取决于检查部位和病情。

二、检查用途1. 评估动脉狭窄:头颈部CTA检查可以帮助您的医生确定颈动脉或颈内动脉是否有狭窄,以及狭窄的程度和位置。

这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如药物使用、血管支架植入或动脉内球囊扩张术等。

2. 诊断颈动脉夹层和动脉瘤:头颈部CTA检查是一种较为精准的诊断颈动脉夹层和动脉瘤的方法,能够在早期发现病变,提高治疗成功的机会。

3. 评估脑梗塞和脑出血风险:头颈部CTA检查可以帮助您的医生确定您是否存在脑梗塞或脑出血的风险。

这对于颈动脉或颈内动脉有狭窄或塞闭的患者来说尤其重要。

4. 评估头颈部动脉炎症:头颈部CTA检查可以评估头颈部动脉炎症,如颈动脉炎等病变。

该技术可以帮助诊断、评估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三、注意事项1. 对造影剂过敏或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在检查前告知医生。

2. 孕妇或怀疑自己可能怀孕的女性不宜做头颈部CTA检查,因为辐射对胎儿有害。

3. 头颈部CTA检查产生的辐射剂量较高,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避免过度的辐射伤害。

4. 头颈部CTA检查后,人体会在一定时间内保留造影剂,需多喝水排出,以避免肾脏积聚。

总之,头颈部CTA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技术,能够帮助诊断和评估头颈部的血管系统疾病,指导治疗方案。

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遵守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安全和精准。

头颈部CTA(1)

头颈部CTA(1)

头颈部CTA(1)
头颈部CTA是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自身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CT扫描,可以观察头颈部血管的情况。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适应症
头颈部CTA主要用于评估头颈部血管病变,如动脉瘤、狭窄和血栓等。

同时,它也用于检测头颈部的异常血管,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

二、检查前准备
在进行头颈部CTA之前,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过敏史、疾病史、药物史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有肾功能不全或肌肉病
等疾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

三、检查过程
进行头颈部CTA通常需要30-60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患者的情况和
病情。

在检查前,患者需要脱去衣服并戴上CTA头盔。

然后,技术人
员会在患者的手臂上插入静脉导管,并在CTA头盔上接上注射器。


射器会向患者的血管中注入造影剂,然后进行扫描,生成头颈部CTA
影像。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进行头颈部CTA之前,需要告知医生相关的健康信息,如过
敏史、疾病史、药物史等。

2.患者在接受头颈部CTA之前,需要注意饮食和饮水,特别是对于有肾功能受损的患者。

3.进行头颈部CTA之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复查和治疗。

5、总结
头颈部CTA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方法,不仅可以明确病变的类型和位置,还可以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在接受头颈部CTA之前,患者需要了解相关信息,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检查和治疗。

头颈部CTA

头颈部CTA

CTA
扫描方案: 小计量测试并剪影法
监测点定于C5-C6之间,注射第一组对比剂后 5s开始扫描,每2s扫描一次,颈动脉由亮变暗时即 停止扫描。在颈动脉处绘制时间密度曲线,算出颈 动脉达峰时间,再加上6s的经验值后得出正式增强 扫描时间T1。注射第二组对比剂后立即开始平扫, 延迟(T1-平扫扫描时间)后增强扫描。
注意事项:
平扫及增强扫描设定为同一序列中的两个组,保证 平扫、增强扫描两组数据起始及结束位置、DFOV、R/L 中心位置及A/P中心位置一致,以便图像剪影后处理。 其实质就是在常规CTA延迟期间造影剂未到达时插入一 组平扫。
颈总动脉
TimeBolus获得的延迟时间(T1)
平扫时间
图像减影
打开Add/Sub软件 增强扫描图像减去平扫图像 获得减影图像


图像后处理: VR
MIPCPR胶片依来自打印两张,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
谢谢大家聆听
头颈部CTA扫描规范
医学影像中心
适应症
各种脑血管疾病: 颅内动脉瘤 血管畸形 动脉血管狭窄闭塞 颅内肿瘤
禁忌症
碘对比剂过敏者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 甲亢、哮喘发作患者 糖尿病服患者用二甲双胍类药物
检查前准备: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检查患者知情
同意书,去除患者头颈部异物,告知患者大致检查 流程,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检查患者留置针型号, 评估患者血管情况。
体位:头先进,摆位端正,扫描基线为听眦线,扫
描范围从主动脉弓下缘--颅顶。嘱咐患者检查过程 中不动,并不要做吞咽动作,对扫描之外的部位进 行防护 。
监测位置
扫描范围
注射方案:
造影剂浓度: 350mgI/ml A 对比剂3.5ml/s,15ml TimeBolus B 生理盐水5.0ml/s,20ml A 对比剂3.5ml/s,35ml B 生理盐水5.0ml/s,40ml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疑诊为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行64排螺旋CTA扫描,所有病例均应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等技术进行分析。

结果:6例正常无病变,6例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9例一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5例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0例患者脑内动脉瘤,2例双侧椎动脉狭窄,6例一侧椎动脉狭窄,9例一侧椎动脉纤细,3例一侧颈动脉狭窄,3例动静脉畸型,1例后交通动脉增粗。

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是一种安全快速、无创检查,简便易行,可以从任意角度和方位去观察病变的检查方法,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病因诊断及预后评价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头颈部血管病变;64 排螺旋 CT;CT血管成像(CTA) ;造影剂【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142-02【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value of 64 row helical CT angiography indemonstrating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head and neck 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Collecting 60 cases of pate vascular diseases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TA examination by 64 row helical CT in our hospital during April, 2014 to October, 2015. All image post processing was taken with volume rendering (VR),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and 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 Results 6 cases were normal, 6 cases were bi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9 cases were M1 segment stenosis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5 cases were uni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10 cases were Intracranial aneurysm, 6 cases were Bilateral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9 cases were One side of vertebral artery, 3 cases were Unilater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3 cases were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1 case was arteriae communicans posterior dilatation. Conclusion 64 row helical CT angiography is a safe, rapid, noninvasive examination which can survey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any angle and position. It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in the evaluation in the etiology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head and neck vascular diseases.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在全球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2位疾病[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占60%~80%[2]。

CTA检查操作技术常规CTA包括

CTA检查操作技术常规CTA包括

CTA检查操作技术常规 CTA 包括:冠脉、头颈部、肺动脉、主动脉、腹部、肾脏、下肢1.冠脉CTA 2.头颈部 CTA 药量:40-60ml 、注射速率:4-5ml/sec 、ROI感兴趣区设置在主动脉弓下降主动脉、阈值:100-150 3.肺动脉 CTA 20-30ml 造影剂、>30ml生理盐水、– sec 的注射速率、造影剂跟踪:ROI感兴趣区设置在头臂静脉或上腔静脉、阈值:100-150 4.主动脉 CTA 全主动脉及胸主动脉扫描:ROI感兴区设定在降主动脉上 5.腹部,肾脏,下肢 CTA 腹主动脉:ROI感兴区设定在腹主动脉上肾动脉:ROI感兴趣区设定在肾动脉水平处附直接增强扫描参数:头颅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平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和直接增强扫描(注入对比剂后逐层连续扫描)两种方法。

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性质而定。

与血管有关的病变,如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颅内感染、囊肿等,可在注射对比剂60秒后开始扫描;颅内转移瘤、脑膜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6-8分钟后开始扫描。

头部增强扫描可用平扫参数,也可只对病变部位进行薄层扫描。

鞍区静脉注射对比剂50-70ml,流速s,延迟扫描时间20-25秒,病人体位同颅脑轴位,扫描基线可用听眶线;扫描层厚与层间距可用3-5mm,扫描范围从听眶线至鞍区上缘。

疑颅内肿瘤侵入鞍区时,需加作常规头部扫描。

眼眶怀疑眶内肿瘤、炎症、血管性病变及眶内肿瘤向眶外侵犯时,需作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可使血管、肌肉和有血供的病变清楚显示,利于对病变的定性。

对比剂使用同颅脑增强。

延迟扫描时间为50秒。

临床怀疑血管性病变者,还可用动静脉双期扫描。

对比剂用量60-80ml,流速s,延迟扫描时间为动脉期20秒,静脉期50秒,扫描参数同平扫。

颌面部颌面部血管病变、肿瘤,以及了解有无转移时,需作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时,静脉注射对比剂50-60ml,流速s,延迟扫描时间20-25秒。

头颈部外伤所致颈内静脉血栓并肺动脉栓塞的CTA诊断

头颈部外伤所致颈内静脉血栓并肺动脉栓塞的CTA诊断
右颈 外 静 脉 、 静脉 丛 、 问静 脉 和 肩 部 静 脉 侧 支 循 环 增 多 、 椎 肋 增 粗 。 右肺 动 脉 主 1 『一 较 大 充 盈 缺 损 ( 2) 右 』 、 叶 - 见 图 , 二下 肺 段 动 脉 内 见散 在 小 充 盈 缺 损 影 。右 肺 上 、 叶 有 片 、 状 下 絮 模 糊影 , 侧 胸 腔 少 量 积 液 。将 5 双 F猪 尾 导 管 分 别 插 入 主 动
颈、 肩部侧 支静脉增粗 。右肺动 脉 主干 见一较大 充盈 缺损 ,
右 肺 下 叶 背 段 和 上 叶 前 段 动 脉 nm 栓 所 致 截 断 征 象 。经 皮 尢
影 ( S 检 查 .C A 显示 右 侧 颈 内静 脉 、 臂 静 脉 被 血 栓 充 下 注 射 低 分 子 肝 素 、 D A) T 头 口服 阿 司 匹 林 治 疗 J 后 , 侧 颈 部 肿 0天 右
岳 伟 东. 刘 军
【 要】 探讨螺旋 c 摘 T血管成像( T 对颈内静脉血栓 C A) 并肺动脉栓塞的 f I 缶床诊断 价值。对 l例颈 部外 伤后颈 部肿
胀 的患 者 行 头 颈 、 胸部 C T平 扫 以 及 CF A和 数 字 减 影 m 管 造 塞 , 腔 静脉 狭 窄 , 内 充 盈 缺 损 距 右 房 开 口约 3m。 右 侧 上 其 c
暴 力所 致 更 为 罕 见。 现将 我 院 最 近 收治 l 报 道 如 下 。 例
临 床 资 料
1 一般资料
患 者 , 性 ,7 岁 , “ 路 交 通 伤 昏 迷 2小 女 4 冈 道
时” 入院。患 者左侧头 、 、 颈 肩部被 卡车撞 击 , 侧躯体 着地 . 右 伤后昏迷 , 呕吐 . 往体 缝。查 体 :浅 昏迷 , .既 左颞 顶 部头皮

头颈部CTA

头颈部CTA

依据。
02
脑供血不足排查
头颈部CTA可检测到脑供血不足的原因,如颈动脉狭窄、闭塞等,为
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03
脑出血排查
头颈部CTA可检测到脑出血的原因,如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有助
于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头颈部cta在手术中的指导作用
术前评估
头颈部CTA可用于手术前的评估,了解病变的血管分布、狭窄 程度等情况,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注意呼吸和心率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和心率情况,如有异常应 及时告知医生。
检查后注意事项
休息和观察
检查完毕后,患者需要 在休息室观察一段时间 ,以便于医生观察病情 变化。
遵循医生建议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 议进行后续治疗或复诊 ,如有需要还需进行其 他检查。
注意饮食和运动
在检查后的几天内,患 者需要注意饮食和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 等刺激性物品摄入。
肿瘤病变
头颈部CTA可发现肿瘤对血管造成的压迫、浸润等情况,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制 定治疗方案。
炎症感染病变
头颈部CTA可用于检测血管炎症感染,如巨细胞动脉炎、大动脉炎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并 指导治疗。
头颈部cta的疾病排查
01
高血压排查
头颈部CTA可评估高血压患者血管病变情况,为排查高血压病因提供
3
根据检查要求,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训练和指导 。
扫描检查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扫描序列和参 数。
操作技师进行扫描操作,并对图像进行实时监测 。
检查结束后,医生对图像进行分析,并根据诊断 需要进行重建和处理。
03
检查设备
设备简介
头颈部CTA(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检查 技术,主要用于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

头颈部CTA扫描及后处理方法

头颈部CTA扫描及后处理方法

头颈部CTA扫描及后处理方法一、扫描技术1.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CT检查会诊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要求填写会诊单医师核准、填写清楚。

签署CT增强知情同意书。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提醒患者去除头部、颈部的金属饰物(假牙、项链和耳环)等,避免伪影干扰,扫描时出现伪影,应设法解决。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患者检查前应补充足够的水分。

进入CT房间前应建立静脉通道。

在动力注射前,应测试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注射部位,以找到正确的注射点并降低溢出风险。

(5)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另外,检查前,应给患者强调整个检查保持不动的重要性;为了防止运动伪影,指导病人不要在检查过程中呼吸和吞咽。

如有必要,指导病人一起练习。

特别交待注射对比剂后发热的情况和可能的程度。

2.扫描前体位:头先进,仰卧,头静止靠在头托上,手臂舒适地放在两侧,必要时肩膀下垂眶上线与床面垂直。

如下图所示在头两侧加固泡沫塞,减少患者头部运动使头的中心位置放置在扫描的中心位置3.选择患者姓名,部位,扫描方案,扫描步骤定位像平扫血管兴趣点动脉期静脉期注意:1.监测血管点的位置为主动脉弓。

2.平扫与注入造影剂后(动脉期及静脉期)的扫描范围及参数应一致。

3.上图中的估计启动延迟时间应从注入造影剂时开始计算。

4.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二、后处理技术1.CTA减影打开应用程序→CT→Neuro DSA选择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序列,分别装载到应用程序内(注意:先装载动脉期(静脉期)序列,后装载平扫序列)应用程序自动减影,待减影完成后,如下图所示,点击屏幕右下方箭头选项保存。

2.CTA显示打开应用程序→CT→Inspace选择浏览器----选择Neuro DSA_CTA,然后进行装载序列。

选择部位预置,点击左下方“应用”键。

头颈部动脉cta扫描技术总结

头颈部动脉cta扫描技术总结

头颈部动脉cta扫描技术总结一、前言头颈部动脉CTA扫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用于评估颈动脉和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头颈部动脉CTA扫描技术的相关内容。

二、扫描前准备1.患者应该在进行CTA扫描之前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

2.患者需要在进行CTA扫描之前进行快速至少6小时的禁食。

3.患者需要在进行CTA扫描之前摘下所有金属物品,如耳环、项链等。

三、扫描过程1.患者被要求平躺在CT机上,并固定头部位置。

2.医生会给患者注射对比剂,以使血管更清晰地显示出来。

3.CT机将通过旋转X射线来获取图像,并将它们转换为数字信号。

4.计算机会使用这些数字信号来生成三维图像,以显示头颈部动脉。

四、注意事项1.由于对比剂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医生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

2.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是否患有肾脏疾病,因为对比剂可能会对肾脏产生影响。

3.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是否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CTA扫描结果。

五、优点和局限性1.头颈部动脉CTA扫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准确地评估颈动脉和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CTA扫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可以更好地显示血管结构和异常情况。

3.由于对比剂注射的原因,CTA扫描不适用于孕妇和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六、结论头颈部动脉CTA扫描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用于评估颈动脉和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进行CTA扫描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并告知医生是否有过敏史、肾脏疾病或正在服用某些药物。

CTA扫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但由于对比剂注射的原因,不适用于孕妇和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脑血管造影、核磁共振成像(MRI)、CT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无特殊表现。

1.脑血管造影可见患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阻塞,大脑中与大脑前动脉影像消失。

2.MRI检查脑缺血后1h即可检出,最初9h内缺血区已出现脑水肿,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约12h之后缺血区组织发生坏死使T1弛豫时间延长,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当缺血区软化、囊变时,其信号则与脑脊液相类似。

3.CT扫描在脑缺血区早期6~24h内只有少数病人出现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区,检出率略逊于MRI,但24h后大都可以看到边界清晰的低密度梗死灶,其形态和部位与闭塞的动脉的分布相一致;2~15
天时,梗死区密度更低边界尤为明显,且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和占位效应;2~3周时,侧支循环开始形成,毛细血管增多充血,故梗死区出现弧形或结节状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此时,病灶范围反较模糊;4~5周后,梗死区囊变,密度与脑脊液相似;强化扫描对脑梗死的显示更具特色,动脉闭塞后第1周因局部缺血严重可无强化现象,7~10天时因毛细血管增生,则可见明显的线状、脑回状或环状强化影像,有重要诊断价值。

4.多普勒超声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放射性核素闪烁脑血
管造影有助于了解脑缺血或梗死的情况,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手段。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的科普知识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的科普知识

预防与注意事项
避免外伤: 注意避免颈部受到外伤,尤 其是运动、事故等高风险活动时要注意 安全。 及时就医: 若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等症 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意识障碍: 同时伴随意识模糊、昏迷等 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症状
运动障碍: 出现言语困难、肢体无力等 运动功能障碍。
诊断与治疗
诊断与治疗
颈部影像学检查: 通过颈部CT或MRI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闭塞情况。
血管重建手术: 针对闭塞的颈内动脉, 可以通过手术进行血管重建,恢复血液 流通。
预防与注意事项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的 科普知识
目录 介绍 症状 诊断与治疗 预防与注意事项
介绍
介绍
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是供应大脑血液的 主要血管之一,若发生闭塞,会导致大 脑缺血等问题。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 指在颈部发生外 伤后,颈内动脉发生闭塞的情况。
症状
症状
头痛: 头部剧烈疼痛是外伤后颈内动脉 闭塞的主要症状之一。

CTA血管成像扫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CTA血管成像扫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2016.08临床经验113CTA 血管成像扫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胡 浚 祝 勇 李娅羽 梁保红 林中青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 湖北省红安县 438400【摘 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 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头颈部血管病变 血管成像的阳性病例。

采用Philips Helical 64排螺旋CT 扫描,造影剂量60-70ml,注射速率5ml/s,扫描延迟时间15s ~22s,在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重建。

重建方法为MIP、VR、MPR 等。

结果:74例阳性病例中,一侧颈内动脉狭窄12例,一侧椎动脉狭窄13例,双侧椎动脉狭窄12例,颈内动脉畸形6例,海绵窦瘘3例,颅内动脉瘤23例,动静脉畸形5例。

血管成像对于病变大小、形态、范围均能清晰显示。

结论:64排螺旋CT 头颈部血管成像是一种安全、无创、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头颈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图像后处理64排螺旋CT 的血管三维成像技术扫描层厚薄,检查时间短,创伤小,不需要插管,对血管病变的筛查具有很大优势。

通过对我院2014年至2015年1月其中的74例头颈部CTA 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 64排螺旋CT 的血管成像扫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至2015年1月的74例头颈部血管成像阳性病例,病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临床证实。

其中,男58例,女16例,年龄30岁~80岁。

1.2 方法所用CT 扫描均用Philips Helical 64排螺旋CT 机。

造影剂量60-70ml,均使用静脉内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350 mgI/ml ),注射速率5ml/s,扫描延迟时间15s ~22s ,采用智能扫描比剂自动跟踪技术。

用智能扫描软件监测靶血管内浓度,监测点为主动脉弓下降主动脉段,触发阈值设定为150Hu ,浓度到阈值后延时扫描。

头颈部CTA扫描及后处理方法

头颈部CTA扫描及后处理方法

头颈部CTA扫描及后处理方法头颈部CTA扫描及后处理方法一、扫描技术1.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CT检查会诊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要求填写会诊单医师核准、填写清楚。

签署CT增强知情同意书。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提醒患者去除头部、颈部的金属饰物(假牙、项链和耳环)等,避免伪影干扰,扫描时出现伪影,应设法解决。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患者检查前应补充足够的水分。

进入CT房间前应建立静脉通道。

在动力注射前,应测试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注射部位,以找到正确的注射点并降低溢出风险。

(5)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另外,检查前,应给患者强调整个检查保持不动的重要性;为了防止运动伪影,指导病人不要在检查过程中呼吸和吞咽。

如有必要,指导病人一起练习。

特别交待注射对比剂后发热的情况和可能的程度。

2.扫描前体位:头先进,仰卧,头静止靠在头托上,手臂舒适地放在两侧,必要时肩膀下垂眶上线与床面垂直。

如下图所示在头两侧加固泡沫塞,减少患者头部运动使头的中心位置放置在扫描的中心位置3.选择患者姓名,部位,扫描方案,扫描步骤定位像平扫血管兴趣点动脉期静脉期注意:1.监测血管点的位置为主动脉弓。

2.平扫与注入造影剂后(动脉期及静脉期)的扫描范围及参数应一致。

3.上图中的估计启动延迟时间应从注入造影剂时开始计算。

4.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二、后处理技术1.CTA减影打开应用程序→CT→Neuro DSA选择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序列,分别装载到应用程序内(注意:先装载动脉期(静脉期)序列,后装载平扫序列)应用程序自动减影,待减影完成后,如下图所示,点击屏幕右下方箭头选项保存。

2.CTA显示打开应用程序→CT→Inspace选择浏览器----选择Neuro DSA_CTA,然后进行装载序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分析・
文章编号:1009-4237(2011)Ol一0092—02
头颈部外伤所致颈内静脉血栓并肺动脉栓塞的CTA诊断
CTAdiagnosisofinternaljugularveinthrombosisandpulmonaryembolism
afterheadandjugulartrauma
岳伟东.刘军
【摘要】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颈内静脉血栓并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

对l例颁部外伤后颈部肿胀的患者行头颈、胸部CT平扫以及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CTA显示右侧颈内静脉、头臂静脉被血栓充填不显影,一卜腔静脉、右肺动脉主干及肺段动脉内的充盈缺损,右侧颈外静脉、椎静脉丛、肋问,肩部等静脉侧支循环增多、增粗,右肺下叶背段肺梗死。

DSA造影证实J,右侧颈内静脉血栓并肺动脉栓塞以及颈、肩、胸部静脉侧支循环增多、增粗的征象。

颈内静脉血栓并肺动脉栓塞的CTA检查,具有诊断明确、可靠,简便、快捷的优点,可替代DSA诊断性检查。

【关键词】头颈损伤;颈静脉;肺动脉;血栓;血管成像【中图分类号】R653【文献标识码lB
颈内静脉血栓较少见,发病率仅2/10万…,由外伤间接暴力所致更为罕见。

现将我院最近收治l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47岁,因“道路交通伤昏迷2小时”入院。

患者左侧头、颈、肩部被卡车撞击,右侧躯体着地,伤后昏迷,呕吐。

既往体健。

查体:浅昏迷,左颞顶部头皮血肿,左外耳道流血。

双下肢尤肿胀。

左下肢肌力Ⅱ级,右下肢V肌力。

2影像资料及诊治经过入院后20天,患者出现右侧颈部肿胀,多普勒彩超检查右侧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双下肢、髂静脉及下腔静脉通畅,未见血栓征象。

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2.9mg/L,高于正常值近10倍(正常值0—0.3rag/L)。

凝血酶原时间(PT)为11.2秒(正常值11.6~14.8秒),纤维蛋白原9.399/I.(正常值2.0~4.0g/L),提示血液旱高凝状态。

头、颈、胸部CTA榆查显示右侧颢顶叶脑水肿,右侧横窦、乙状窦增粗,其内未见充盈缺损。

右颈内静脉颈段全长增粗,直径达20ram,右颈内静脉、右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无造影剂充盈,E腔静脉内有充盈缺损,管腔明显变窄(图1)。

右颈外静脉、椎静脉丛、肋间静脉和肩部静脉侧支循环增多、增粗。

右肺动脉主干见一较大充盈缺损(图2),右上、下叶肺段动脉内见散在小充盈缺损影。

右肺七、下叶有片、絮状模糊影,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将5F猪尾导管分别插入主动脉弓、上腔静脉和右心室内作DSA检查,静脉期右侧颈内静脉不显影,右头臂静脉内充盈缺损,管腔呈线状狭窄近乎闭
作者单位:400014重庆.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放射科塞,上腔静脉狭窄.其内充盈缺损距右房开口约3cm。

右侧颈、肩部侧支静脉增粗。

右肺动脉主干见一较大充盈缺损,右肺下叶背段和f:叶前段动脉见血栓所致截断征象。

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10天后,右侧颈部肿胀基本消失。

CT平扫复查右肺F叶背段胸膜下有楔形软组织密度影,其内无充气支气管相,考虑为下叶背段肺梗死(图3)。

双侧胸腔有少餐积液和胸膜反应。

治疗25日后CTA复查,右颈内静脉仍被血栓充填不显影,右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部分再通,管腔狭窄,颈、肩部及增粗的肋间静脉通过奇静脉网流入f:腔静脉。

右肺动脉主干血栓已消失,右肺下叶背段肺梗死灶有缩小。

患者一般情况好,神志清醒,继续扰凝治疗
(下转第96页)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