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塘县蒲西乡特色魅力乡镇总体规划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哪些扶植政策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哪些扶植政策1、针对永久基本农田整治区域内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调整的,应编制调整方案并按已有规定办理,确保新增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调整面积的5%,调整方案应纳入村庄规划。
整治区域完成整治任务并通过验收后,更新完善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
2、针对腾退建设用地整治验收后腾退的建设用地,在保障试点乡镇农民安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等用地的前提下,重点用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可在省域范围内流转。
自然资源部将对试点工作予以一定的计划指标支持。
另外,在此次整治过程中禁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3、全域特点整治的治理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区域全域性管理以往的土地整治主要是对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数量,局限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增加耕地面积的单一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人口与政策条件等因素缺乏考虑,对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节约集约用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格局的优化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缺乏较为成熟的研究。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及国家政策的引导,土地整治逐步告别传统模式向“追求耕地数量、质量及生态管护”的“三位一体”的全面管护发展,促进了土地整治总体功能的转变和土地整治多功能性的突出,实现了土地整治对象的扩大,由单纯的农用地整治扩大至建设用地整治(工矿废弃地、城乡接合部建设用地),整治手段由粗放型向考虑景观生态学的精细型转变,充分挖掘用地的整治潜力,加强节约集约用地。
全域土地整治是新时代土地整治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推进土地整治范围由单一独立的项目区向区域全域性转变,借助行政区划或功能区划定位土地整治对象,更好地避免了土地整治在区域内各项目区建设内容重复、互相不协调的现象。
(二)全域多样性治理全域土地整治需打破城乡土地管理方面的差异性,将城镇和乡村放置于一个整体的地域空间进行土地整治工程布局,使生态系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有效性,进而统筹“三生”空间用地的配置。
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良勇村村庄规划(2020-2035)
国家要求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2019年初,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 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村庄规划是整合 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 合的“多规合一”的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 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南宁市蒲庙镇良勇村村庄规划
Planning of LliangYong Vlilage ,PuMiao Town,YongNing County
03
1.1 规划背景
1.1.3 地方层面
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规划 南宁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划战略调整使蒲庙镇的发展面临新的任务。从城市 发展的趋势来看,南宁中心城区用地开始向蒲庙、吴圩、三塘等周边镇扩张发展,其 中蒲庙在内的外东环地区将是南宁市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地区。为避免无序发展、重 复建设、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蒲庙镇总体规划需要从城市和外东环地区的整 体要求出发,在《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南宁空间发展战略规 划》、《南宁现代产业园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与龙岗商务 区、仙葫片区、八尺江片区等周边区域在城市空间、功能、交通等方面的整合,加强 协调南宁市新兴产业园区工业(物流)布局、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矛盾,推 进管理体制协调、土地利用整合、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以求与周边区域的综 合协调持续发展。
1.1 规划背景
1.1.1 国家层面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乡村建设新方向 2018年1月,国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 出要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 新气象;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推 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 障,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的建设发展, 不再局限于补齐设施,改善环境,而是生活、生态、生产、文化、政治、社会、人 才、制度等多元化的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需要以村规划为抓手予以
百科知识精选蒲团乡
基本信息中文名:蒲团乡交通条件蒲团乡交通便捷,沪蓉高速公路横贯全境,樊寺线和樊吉线两条市级公路将全乡连为一体。
经过几年努力,全乡10村1场全部贯通了水泥硬化路面,总里程77.2公里。
名特产品“梁子岛”牌武昌鱼、红尾鱼系列食品荣获“第十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暨交易会金奖”。
另有西甜瓜、螃蟹、禽蛋等。
招商项目在蒲团落户的外商企业有投资400万元的蒲团轧钢厂,投资500万元的武汉翔泰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湖北省水利厅何桥畈高科技滴灌蔬菜基地,三十二担武昌鱼集团有限股份公司等。
目标与规划蒲团四海湖生态休闲园建设规划(2006.3—2010.12)目标:蒲团乡的农业资源丰富,为了使之形成独特的优质和培育强大的吸引力,努力向生态农业旅游休闲方向发展,为乡镇经济的振兴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因此,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在现有资源和农业景观分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地就势,合理配置现有资源,发挥交通、地区、个人和政策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经营,发展以农家乐,渔家乐为主的旅游休闲业,逐步建设成为富有地方特色和农家风味的生态休闲园。
规划:本规划为中期规划(2006年—2010年),分为两阶段:1、首期规划:2006年3月—2007年,主要在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功能区和培育具有吸引力的景观,招商引资,启动和发展项目。
2、中期规划:2008年—2010年12月,在鄂州和湖北区域中,进行功能定位,重点在生产、加工、旅游等生态休闲,销售策略上下功夫,并打开国内、国际市场,制定本区域长期发展战略。
具体从实际出发,按照“建设一园,重在两沿,实现三万亩,培植四大产业,突出五大亮点的要求,重要实施园中园建设,即科技示范园、商品展示园,产品加工园,旅游休闲园四园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生态休闲园宣传力度,构建独具特色的鄂州市蒲团四海湖生态休闲园发展新格局。
“一园”:建设发展鄂州市蒲团四海湖生态休闲园。
“二沿”:沿樊蒲公路在周力、郭铛、何桥三村建设发展鱼鸭混养基地,节水滴灌工程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西甜瓜基地,莲藕基地,农家乐、渔家乐科技示范园,商品展示园;在何桥,横山二村建设商品展示园,生态居住园;沿四海湖区域:在瓜析、横山、何桥三村建设发展水产养殖基地,鱼珠养殖基地,花卉苗木基地,五元猪扩繁基地,莲藕基地,旅游休闲园,生态居住园;在石竹、上倪二村建设发展标准化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优质大米加工基地,石竹米业有限公司,科技示范园,产品加工园;在小港、瓜圻二村建设发展十公里标准化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水产品加工基地,西甜瓜基地,梁子岛水特产品工贸有限公司,渔家乐产品加工园,旅游休闲园。
贵州天运二龙山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工程
贵州天运二龙山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工程摘要:1.项目简介2.项目所在地3.项目目标4.项目规划5.项目进展6.社会影响正文:贵州天运二龙山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工程是我国近年来积极推进的一项综合性农业开发项目。
该项目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总占地面积约2600 亩。
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旅游、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健康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项目所在地龙里县位于贵州省南部,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业发展。
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项目规划中,将充分利用当地的山地、森林、田园等资源,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田园综合体。
项目目标是通过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项目规划包括农业产业区、休闲度假区、文化体验区、科普教育区等多个功能分区。
在农业产业区,将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在休闲度假区,将建设度假酒店、民宿、农家乐等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
在文化体验区,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手工艺品展示等,让游客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
在科普教育区,将设立农业科普馆、生态科普馆等设施,普及农业和生态知识。
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项目实施以来,已为当地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增收。
同时,项目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共赢。
总的来说,贵州天运二龙山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工程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田园的好去处。
特色小镇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施甸摆榔金布朗风情小镇的实证研究
4.带动性:该小镇的旅游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提高了 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了就业机会。
五、展望未来——施甸摆榔金布 朗风情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通过深度开发和实证研究的支持,施甸摆榔金布朗风情小镇在特色小镇乡村 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该小镇将进一步依托自身独特的自然 和文化资源,加大旅游开发力度,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特色小镇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 开发——施甸摆榔金布朗风情
小镇的实证研究
目录
01 一、施甸摆榔金布朗 风情小镇的背景信息
03 三、施甸摆榔金布朗 风情小镇的深度开发
02 二、施甸摆榔金布朗 风情小镇的特色资源 五、展望未来——施
04 甸摆榔金布朗风情小 镇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施甸摆榔金布朗风情小镇位于云南省施甸县,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 的民族文化。本次演示将介绍该小镇的背景信息、特色资源、深度开发情况,并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其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及成功之处,最后探讨其未 来可持续发展前景。
感谢观看
2.旅游设施: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施甸摆榔金布朗风情小镇不断完善旅 游基础设施。如提升旅游线路的质量,建设具有一定档次的旅游酒店和民宿,增 加旅游标识标牌,提高旅游安全保障等。 3.文化保护:在深度开发过程中,该 小镇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制定民族文化保护政策,建立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人机制,推广金布朗族语言、歌舞、服饰等传统文化,使得施甸摆榔金 布朗风情小镇的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四、实证研究分析施甸摆榔金布朗风情小镇的重要性及成功之处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施甸摆榔金布朗风情小镇在特色小镇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中具有以下重要性和成功之处:
1.独特性:该小镇独特的金布朗族文化和自然风光,使其在云南省乃至全国 的乡村旅游市场中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2.可持续性:该小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 注重生态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3.品牌效应:通过深度开发和宣传,施甸摆榔金布朗风情小镇已逐渐成为云南省 乃至全国的知名旅游品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旅游。
村庄规划
东川区拖布卡镇新街行政村新街自然村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云南省设计院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新街自然村现状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规模预测及用地布局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公共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村庄防灾减灾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环境卫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景观风貌建设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近期建设项目及投资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城乡一体化趋势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
调研乡村特色,发掘乡村创业机会报告2000字
调研乡村特色,发掘乡村创业机会报告2000字我调研的是湖北省宜都市潘家湾村,那里自然风光优美,气候适宜,盛产水果和板栗。
近几年来,村民在政府引导下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并以此为基础开辟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场所。
随着国内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生态环境保护越加严格,景区的建设迫在眉睫。
三、创意策划思路:由“乡村+旅游”联想到周庄模式、乌镇模式,把打造美丽乡村作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把挖掘文化底蕴融入乡村建设全过程,通过整体规划将传统村落与城镇协同共进。
因此构想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打造成以采摘体验型、养老度假型等多种特色乡村旅游综合项目。
通过对现有旅游景点资源做好分析,科学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对现有村级公路进行改扩建,使其真正满足交通需要;修缮原始村落,维持古朴风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四、主题形象塑造方面:潘家湾茶香小镇——云雾山中的古韵世界充分借助生态资源优势,突出生态理念,注重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全面恢复乡土记忆。
重点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按照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的思路,结合各类乡村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各具特色的公园,集中连片规划建设以农业园艺景观为主体,辅以水域、树木花卉、田园风光、自然村落、民俗文化等资源为补充的生态旅游基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让游客参与体验田园生活、回归乡村怀抱。
在此基础上培育开发一批富有个性特色、游憩功能完善、有较强吸引力的主题公园、旅游综合体。
旅游服务配套设施项目布局。
加快旅游道路硬化,推广无线网络覆盖;完善景区
污水处理系统,使排放达标;提高接待服务质量,在村口增添免费停车场。
五、空间布局方面:生态休闲游线、文化休闲游线、度假娱乐游线、文创体验游线。
打造青海生态良田建设高原绿色粮仓——青海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纪实
打造青海生态良田 建设高原绿色粮仓——青海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纪实◆ 王丽华 杨常军 殷海燕 汪 静 韩进福 尹晓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这需要土地整治在理念更新、工程实施、监管模式、业务拓展等各领域实现全方位提档升级。
2013年以来,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坚持以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指导,全面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积极开展永久性基本农田建设,全力助推耕地保护建设和质量提升行动,保护好良田沃土和绿色家园,有效提升了土地开发利用水平,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近年来,青海土地整治工作从国家战略高度来谋划推进,牢固树立“土地整治+”理念,在“开源”和“挖潜”的同时充分考虑国土空间的复合功能以及生态人文等因素,从国土功能修复与提升的层面创新土地整治实施模式,发掘土地自然资源、农田生态景观和乡村文化价值等功能,建立多目标的国土综合整治平台。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资源禀赋特点,积极践行“土地整治+”理念,立足土地整治的多功能定位探索多元化整治模式,推动土地整治与多元要素跨界融合,促进了农业转型发展、新农村建设、生态修复治理与扶贫攻坚等“1+N”综合效益。
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307个,建设规模达178.80万亩,新增耕地41.26亩,投入资金32.90亿元,完成土地平整面积69.22万亩,土方量达8163.39万立方米,旱改水8.55万亩,坡改梯14.45万亩,共修建各类建筑物265233座,修建渠道149977.89千米,修建田间道路149044.96千米,栽种农田防护林6789597株,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93.04万亩,新增粮食产能1.99亿公斤。
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83个,建设规模163.04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50.30万亩,投资25.42亿元,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充耕地26.89万亩;地方自行补充耕地项目124个,建设规模15.76万亩,新增耕地14.37万亩,吸引社会投资7.48亿元。
推进中心镇发展的五点建议
推进中心镇发展的五点建议作者:来源:《唯实》2013年第12期中心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宏伟的工程,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努力建设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经济发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活富裕、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好、集聚集约水平高的小城市。
通过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和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做强中心镇发展支撑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
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结构大调整时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希望通过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经济发展尤为迫切的重点中心镇,更要抓住这次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发展。
明确产业发展特色。
坚持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发展,紧盯区域产业特色,立足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和壮大商贸流通型、工业主导型、旅游观光型、农业产业型等多种模式,尽快形成“一镇一业”的特色支柱产业,壮大中心镇经济基础。
加大产业园建设力度。
加快建设中心特色产业园,整合土地资源、道路资金资源,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落户。
建议实行项目落户预审机制,明确项目投入产出要求和落户选址要求,把亩均投资强度、亩均销售额、亩均销售税率作为预审的重要指标,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新上项目一律进入特色产业园,存量项目逐步转移至特色产业园,原厂技改项目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
推动特色产业向高端攀升。
坚持以延伸、增粗特色产业链为关键,大力开展特色产业招商,突出招引科技型特色产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构筑特色明显的产业新优势,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不断推动特色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
建立支持中心镇产业发展的招商引资考核体系,推动全区各镇招引的符合中心镇产业特色的企业向中心镇集中,促进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实现中心镇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镇产业基础,为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
金川县观音桥镇特色魅力乡镇规划方案
金川县观音桥镇特色魅力乡镇规划方案第一章基本概况一、县域概况(一)地理位置、行政区辖及人口概况金川县原名靖化县,解放后更名大金,1959年与绰斯甲县的中、下寨两区合并后改为金川县。
金川县属老少边穷地区,为省级贫困县之一。
金川县位于川西北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大渡河上游。
幅员面积5432平方公里,总人口7万,全县共有藏、羌、回、汉等14个民族。
县境东邻小金县,西靠壤塘县,南与甘孜州丹巴县接壤,北同马尔康县毗连。
距省会成都487公里,离州府所在地马尔康92公里。
(二)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状况金川素有塞上江南、嘉绒故土、中国雪梨之乡、东女国之美誉。
地表海拔在1950米至5000米之间,属明显的大陆性高原气候,因受亚热带气候影响,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沛,年均降水量616毫米,年均气温12.8℃,年均日照2129小时,年均无霜期184天,是雪梨、苹果、花椒、核桃等水果、干果的最适生态区,金川雪梨久负盛名,享誉全国,又有“中国雪梨之乡”的美誉。
这里山青水秀,资源富集。
全县现有耕地6万亩,草场283万亩,林地270万亩,森林覆盖率32.3%。
因气候独特,县内有虫草、贝母、羌活、大黄等200余种野生中药材,有松茸、黄丝菌、羊肚菌等70多种野生食用菌。
目前,已有金川双边白瓜子、金花梨、金川辣椒三个品牌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以农副产品和野生生物资源为主的绿色食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三)经济状况金川县山高坡陡,耕地稀少,气候条件差,经济落后,属老边少穷地区,为省级贫困县之一。
全县面积5523.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612公顷,辖21个乡、2个镇,108个行政村。
包括金川镇、观音桥镇、安宁乡、咯尔乡、庆宁乡、曾达乡、撒瓦脚、马尔帮、集沐乡、万林乡、勒乌乡、马奈乡、独松乡、二嘎里乡、毛日乡、沙耳乡、俄热乡、卡拉乡、太阳河、阿科里、河西巴拉塘乡、河东乡、卡撒乡。
2005年末人口约6.82万人,全县森林覆盖率34.6%。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总体规划(2013—2030)修编成果的批复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总体规划(2013—2030)修编成果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1.29•【字号】宛政文〔2020〕51号•【施行日期】2020.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总体规划(2013—2030)修编成果的批复宛政文〔2020〕51号卧龙区人民政府:你区《关于呈批〈蒲山镇总体规划(2013—2030)〉的请示》(宛龙政文〔2020〕124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你区对《蒲山镇总体规划(2013—2030)》(以下简称《规划》)进行的修编成果。
该《规划》已于2014年11月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因蒲山镇内部、外部发展条件发生变化,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你区组织对《规划》进行了修编,修编后的《规划》有利于促进蒲山镇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你区要依据蒲山镇的产业定位、重点项目安排进一步优化布局。
由于修编后的《规划》成果在镇域内增加了96.40公顷(1446亩)的建设用地,因此按照用地平衡原则,要相应核减镇区建设用地。
三、你区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城镇定位、空间布局,做好《规划》实施,把蒲山镇建设成市中心城区的卫星镇,以发展新型建材、商贸物流和旅游为主的综合型城镇。
四、要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完善镇区道路网络,妥善处理好镇区的对外交通。
城镇交通、通信、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要注重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运行效率,不断改善城镇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
五、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采取有效措施,整治大气、噪声、水环境等污染。
六、经批准的《规划》是蒲山镇城镇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符合《规划》的要求。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规划》内容。
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州旅游重点镇(乡)规划建设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
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州旅游重点镇(乡)规划建设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1.09•【字号】阿府函[2006]289号•【施行日期】2006.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州旅游重点镇(乡)规划建设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阿府函〔2006〕289号)各县人民政府,州级有关部门,卧龙管理局:为进一步规范全州旅游重点镇(乡)规划建设审批管理程序,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的规定,现就加强全州旅游重点镇(乡)规划建设审批管理工作作如下通知。
一、全州旅游重点镇(乡)规划编制和报批九寨沟县永乐镇,松潘县进安镇、川主寺镇,茂县凤仪镇,汶川县威州镇、映秀镇、卧龙镇、耿达乡,理县古尔沟镇、桃坪乡,小金县日隆镇,若尔盖县唐克乡,马尔康县马尔康镇、卓克基镇,壤塘县中壤塘乡等十五个旅游重点镇(乡)相关的县人民政府和卧龙管理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及《四川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意见》(川府函〔2002〕319号)、《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尽快完善十五个旅游重点镇(乡)各层次的规划,并适时对各类各层次规划进行修编。
按照已审批的总体规划,务必于2007年6月底前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并将审查批准的总规、详规、修建性详规和近期建设规划报州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查。
2007年7月1日以后没有编制详细规划、修建性详规和近期建设规划的旅游重点镇(乡),停止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
九寨沟县漳扎镇规划建设审批,仍执行阿府函〔2006〕49号文。
二、全州旅游重点镇(乡)规划建设审批程序(一)规划建设项目县级审核审批管理1.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
壤塘县蒲西乡特色魅力乡镇总体规划
壤塘县蒲西乡特色魅力乡镇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满足壤塘县蒲西乡及野人大峡谷景区开发建设需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其职能作用的新要求,根据《城乡规划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编制重点是乡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村镇体系规划、城镇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城镇风貌、生态环境保护、城镇防灾。
第三条本规划分为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20年)两个期限和乡域总体规划、镇区建设规划两个层次。
第四条规划范围乡域总体规划范围:蒲西乡行政区范围,面积约1135平方公里;镇区建设规划范围:蒲西乡治薄荷处东起野人谷沟口、西至尤日沟沟口之杜柯河两岸,面积约0.3平方公里。
第五条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凡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建设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规划。
第六条本规划由蒲西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第七条本规划期内力争把蒲西建成生态环境安全优美、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民族地域特色突出的壤塘门户,阿坝州西北部生态旅游观光重要的目的地。
第三章城镇性质与规模第八条城镇性质:乡域中心,野人大峡谷景区生态旅游的服务基地。
第九条城镇规模:近期500人,远期1000人。
第四章乡域总体规划第十条村镇发展战略:保持“一心多点”式村镇结构,实施生态移民,将生存环境恶劣的农牧民居住地向城镇集中。
第十一条村镇等级结构:一级中心村镇:蒲西镇区;大伊里基层村:、小伊里、斯跃武,尤日第十二条村镇规模结构:一级中心村镇:500~1000人;基层村:100~300人。
第十三条村镇职能结构:中心镇区:乡域中心,旅游服务基地;中心村:以居住功能为主。
第十四条村镇空间结构:“一心多点”。
第十五条基础设施建设:1.能源:以电为主,实现“村村通”。
电源点为蒲西电站,通过10千伏线路输来。
2.交通:317国道(G317)保持为三级公路,野人谷景区公路改建为四级公路。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川府函〔2024〕69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川府函〔2024〕69号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厅:你们关于审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着力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共建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阿坝州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6.9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8.1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9575.73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01.27平方千米以内。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以及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一屏四带、全域生态”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加强农牧业、能源矿产、文化旅游等特色空间保护利用,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加快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的实施意见-保政发〔2017〕29号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的实施意见保政发〔2017〕2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7〕20号)精神,结合保山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工作目标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全面完成”的总体要求,2017—2019年,创建1个全国一流小镇、10个全省一流小镇、5个全市一流小镇。
二、创建标准(一)特色标准。
坚持唯一性、独特性和差异性原则,突出主题,精准定位;坚持文化为本、产业为魂,小镇要富有文化内涵,特色要通过规划来体现,产业要通过项目来体现,企业要通过投资来体现。
(二)建设空间。
原则上小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空间布局重点是内涵提升,鼓励在现有基础上提升,避免大拆大建和大范围拓展外延。
(三)投入标准。
创建全国一流特色小镇的,每个小镇3年累计新增投资总额须完成30亿元以上;创建全省一流特色小镇的,每个小镇3年累计新增投资总额须完成10亿元以上;创建全市一流特色小镇的,每个小镇3年累计新增投资总额须完成5亿元以上;2017年、2018年、2019年,每个特色小镇须分别完成投资总额的20%、50%、30%。
建成验收时,每个特色小镇产业类投资和社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均须达到50%以上。
(四)运行方式。
每个特色小镇必须有明确的建设运营主体,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体现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
要聚焦产业发展新前沿,顺应消费升级新变化,紧跟科技进步新趋势,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全市6大重点产业,突出税收、就业、消费等经济社会效益,细分领域、细分定位、错位竞争,梳理锁定主攻方向,打造以农特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园区配套服务、创业创新等为主导的特色小镇。
道明竹艺村地域特色乡村景观设计分析
道明竹艺村地域特色乡村景观设计分析作者:杨丝嘉石永婷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4年第07期摘要: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是乡村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资源,但在当下乡村更新中多存在误用情况。
基于此,以颇受好评的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竹艺村的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在解读其地域特色基础上,从空间布局、建筑设计、景观艺术、铺装材料和艺术乡建五个方面,深入分析竹艺村景观更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融入景观各方面的具体方式,总结彰显道明竹艺村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设计建议,以有效指导其他乡村的建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地域特色;乡村景观设计;道明竹艺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道明竹艺村概况道明竹艺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镇,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而得名,是道明镇龙黄村9、11、13组形成的自然聚落,也是道明镇竹编文化创客产业核心区和聚集区。
据调查,2018年区域内共有86户,共295人,其中竹编大户3户,竹编从业人员50余人,拥有丁知竹、继军竹编等竹编知名品牌。
2016年,道明竹艺村在充分挖掘自身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将地方特征融入乡村规划建设中,围绕特色产业打造了一个极富地域性的传统村落,将其建设成为崇州市地域特色小镇,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典范。
二、道明竹艺村的地域特色崇州市道明镇的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自然格局、建筑造型、庭院空间、农耕文化与民俗生活上,其中的“竹文化”是区别于成都市其他乡村的重要地域特色。
崇州市位于川西平原西部,道明竹艺村坐落于崇州市西北部。
“四山一水五分田”的自然格局体现了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
道明竹艺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温常年温和,农作物以水稻、蔬菜为主,植物以竹、桤木为主。
竹艺村位于丘陵与坝区的交界处,属于半丘陵地形,呈现出“背山面田”“靠水环林”的地域自然特征,西部位于无根山山脚,北有白塔山,西北部是起伏的丘陵,东南面是开阔的农家田地,海拔为560—757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壤塘县蒲西乡特色魅力乡镇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满足壤塘县蒲西乡及野人大峡谷景区开发建设需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其职能作用的新要求,根据《城乡规划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编制重点是乡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村镇体系规划、城镇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城镇风貌、生态环境保护、城镇防灾。
第三条本规划分为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20年)两个期限和乡域总体规划、镇区建设规划两个层次。
第四条规划范围乡域总体规划范围:蒲西乡行政区范围,面积约1135平方公里;镇区建设规划范围:蒲西乡治薄荷处东起野人谷沟口、西至尤日沟沟口之杜柯河两岸,面积约0.3平方公里。
第五条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凡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建设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规划。
第六条本规划由蒲西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第七条本规划期内力争把蒲西建成生态环境安全优美、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民族地域特色突出的壤塘门户,阿坝州西北部生态旅游观光重要的目的地。
第三章城镇性质与规模第八条城镇性质:乡域中心,野人大峡谷景区生态旅游的服务基地。
第九条城镇规模:近期500人,远期1000人。
第四章乡域总体规划第十条村镇发展战略:保持“一心多点”式村镇结构,实施生态移民,将生存环境恶劣的农牧民居住地向城镇集中。
第十一条村镇等级结构:一级中心村镇:蒲西镇区;大伊里基层村:、小伊里、斯跃武,尤日第十二条村镇规模结构:一级中心村镇:500~1000人;基层村:100~300人。
第十三条村镇职能结构:中心镇区:乡域中心,旅游服务基地;中心村:以居住功能为主。
第十四条村镇空间结构:“一心多点”。
第十五条基础设施建设:1.能源:以电为主,实现“村村通”。
电源点为蒲西电站,通过10千伏线路输来。
2.交通:317国道(G317)保持为三级公路,野人谷景区公路改建为四级公路。
力争开辟越岭线至上壤塘,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县域公路环网(蒲西—上壤塘—蒲西—尕多—壤柯—吾伊—石里—蒲西),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3.通讯:固定电话实现“村村通”。
移动电话新建蒲西移动基站,覆盖中心镇区、河谷区村落及野人谷景区。
中心镇区设邮政所,各村设代办点。
4.供水:中心镇区设市政水厂,实现集中供水;基层村分散自备取水,保证全乡能够饮用到清洁卫生的饮用水。
5.环卫:中心镇区及基层村推广“低温沼气处理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中心镇区及各分散居民点设垃圾收集点,斯跃武村境内设垃圾处理场,对生活垃圾以焚烧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十六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1.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出境水质量保持为一级;大气环境质量保持为一级;固体废弃物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2.措施:①建立野人谷自然保护区;②不发展有污染的各类经济项目;③采用“低温沼气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④建立垃圾处理场,使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第十七条旅游发展规划:1.主题定位:野人寻踪与远古藏民风情体验旅游目的地。
2.总体布局:一个中心:蒲西镇区为旅游支撑中心;一条旅游主干线:沿野人谷垂直生态带谱展布的景区旅游公路;一个生态旅游区:野人大峡谷景区。
第五章城镇布局第十八条城镇空间布局以317国道为依托,采用分散式带状结构,以杜柯河为界形成右岸(南岸)旅游服务区和左岸(北岸)综合镇区两大功能区。
第十九条保留现有居住建筑用地,新增用地带状布置在317国道北面的坡地上。
宅基地按每户300平方米控制。
第二十条公共建筑用地布局:1.行政管理用地:保留现有该类用地,新增用地布置在杜柯河右岸野人谷沟口附近,以备今后野人谷景区管理之用。
2.教育机构用地:保留现有中心小学。
新增幼儿园一所,布置在杜柯河左岸原501林场场部处。
3.文体科技用地:新增该类用地布置在杜柯河左岸原501林场场部处,安排文化站、科技站、青少年及老年活动站。
4.医疗保健用地:保留现有卫生院。
5.商业金融用地:保留现有该类用地,新增用地带状布置在杜柯河左岸317国道北侧。
6.旅游服务用地:集中布置在杜柯河右岸野人谷沟口附近,安排旅游接待设施和购物设施。
左岸镇区宜发展经济适用的民居接待设施作为补充。
7.宗教活动用地:尊重和保留杜柯河左、右岸现有宗教活动场所,其发展完善应符合国家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第六章城镇环境第二十一条绿化环境:城镇周围河滨、山地及房前屋后的林、草地绿化构成具有高原特色的绿地生态系统。
城镇绿化以滨河地段为重点,拆除317国道靠河一侧建筑,做到显山亮水。
第二十二条风貌特色:1.形象定位:嘉绒民俗古朴、浓郁的高原小镇。
2.形象塑造:①空间形态:依山顺水的分散式带状结构。
②绿化环境:具有高原特色的绿化系统。
③建筑风格:包括寺院建筑、民居建筑和现代各类公共建筑构成。
·寺院建筑:按藏传佛教仪规和形制保持古朴、庄重、别致的建筑风貌。
·民居建筑:保持杜柯河流域嘉绒民居的传统风貌。
·现代公建:采用该地域藏式建筑符号,风格与寺院民居协调。
④特征区域:·藏传佛教文化展示区:由寺院建筑群构成。
·嘉绒民俗文化展示区:由民居聚落构成。
·中心风貌区:由各类公共建筑群构成。
第二十三条环境保护:重点对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确保城镇发展不致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采用“低温沼气技术”以户或户群为单位分散处理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生活垃圾以填埋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二十四条环境卫生设施建设:1.公共厕所:镇区主要公共活动场所、人流集中地段布置公共厕所四座。
2.垃圾收集设施:沿街布置果宵箱,居住街坊内布置垃圾桶,布点半径控制在70米以内,垃圾收集实行分类袋装。
第七章城镇交通第二十五条317国道等级走向不变,城镇依托其发展,红线宽度7米。
野人谷景区旅游公路红线宽度5米。
新增桥梁2座,红线宽度均为3.5米。
第二十六条城镇路网采用自由式结构,适应地形、气候特点。
城镇道路分干道和支路两级,红线宽度为干道7米、支路3.5~5米。
野人谷沟口布置入口广场及停车场,另在镇西布置1个停车场。
第八章城镇能源第二十七条城镇能源以电为主,电源点为蒲西电站,出10千伏线向城镇供电。
镇区设10千伏开闭所1个,镇区配电线路采用明杆架设。
第九章城镇给排水第二十八条城镇供水采用集中供水方式,水源地为镇南野人谷地表水,处理后重力引至镇区。
镇区南、北两岸后靠山地各设1个高位水池。
供水管网生产、生活、消防共用,布置方式枝环结合。
第二十九条城镇排水采用雨污合流制。
雨水就近排入河道,后山布置截洪沟将山体径流导入河流。
生活污水采用“低温沼气技术”以户或户群为单位分散处理。
第十章城镇通讯第三十条保留镇区现有邮电所。
第三十一条程控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国际互联网“三网合一”的通信线路由县城明杆架设至镇区,普及率100%。
新建移动通信基站1座,布置在野人谷沟口附近。
第十一章城镇防灾第三十二条城镇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镇区后靠山地布置截洪沟。
第三十三条城镇道路沿线按120米间距布置消火栓。
消防通道净宽不低于3.5米、净高不低于4米。
第三十四条城镇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抗震疏散通道和避震疏散场地利用城镇道路广场。
第三十五条本规划编制时,甲方(壤塘县建设局)尚未提供规划区地质详勘报告。
规划实施前应对规划区进行地质详勘,如遇规划结论与详勘结论有矛盾之处,应以详勘结论为准。
规划区内有一定填挖,但应避免高切坡、深开挖,并应做好填挖地段的堡坎护坡处理和表面绿化恢复。
应采取工程及生物措施治理加油站南侧的崩塌飞石地段,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第十二章近期建设第三十六条近期建设目标:配合野人谷景区的旅游开发,增强旅游接待能力,改善镇区人居环境,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
第三十七条近期重点建设项目:1.对外交通:317国道沿线整治,靠河一侧建筑拆除,显山亮水;2.道路广场:野人谷景区公路及入口广场、停车场;3.给水工程:镇南野人谷引水工程,镇区配水管网及高位水池;4.排水工程:镇区排水渠道建设;5.电力工程:镇网改造;6.通信工程:完善邮政所,“三网合一”的通信线路进镇及“户线工程”;7.环卫工程:新建垃圾处理场,镇区公共厕所、垃圾桶和果屑箱;8.防灾工程:后山截洪沟及消火栓;9.教育机构:新建幼儿园;10.文体科技:新建文化站;11.旅游服务:新建旅游接待、购物等服务设施;12.综合环境风貌整治工程。
第十三章规划实施第三十八条本规划一经批准,县人民政府应及时公布,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此提高全民规划意识,使之做到自觉遵守和维护规划。
第三十九条本规划是关于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为指导具体建设,应以本规划为依据及时编制详细规划和市政设计。
第四十条加强城镇风貌建设,以建筑风格和绿化环境控制为主要手段,把城镇作为旅游景区来建设。
第十四章附则第四十一条本规划文本之第四条、之第十五条至第十六条、之第十八条至第三十五条为规划强制性内容。
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得随意调整,变更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组织论证,必须就调整的必要性提出专题报告,进行公示,经上级政府认定后方可组织和调整方案,重新按规定程序审批。
调整方案批准后应报上级城乡规划部门备案。
第四十二条本规划由壤塘县建设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本规划自壤塘县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