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单项选择题

合集下载

法理学试题库附答案

法理学试题库附答案

法理学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2、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A.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4、属地原则是指()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5、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北齐律》6、行政执法的特点是()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A.与人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范性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无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A.规范内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1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16、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委托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17、法律编纂是一种()A.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18、法的关系根源于()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物质生活关系19、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A.全国人大的解释B.人大常委会的解释C.人民法院的解释D.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20、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成文法是()A.习惯法B.条约C.法经D.汉谟拉比法典21、在现代世界各国中,严格责任确定的是()A、民事责任的原则B.刑事责任的原则C.违宪责任的原则D.行政责任的原则22、法的本质是指()A.法的规范性B.法的表现形式C.法的强制性D.法的阶级性23、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应该是()A.互不干涉B.法的权威大于政策C.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D.法必须服从政策24、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A.有法可依B.干部守法C.党员守法D.依照社会主义法律的观点建立起来的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社会生活秩序25、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A.成文法的汇编B.不成文法的汇编C.判例法的规范化D.成文法的整理26、战后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特点表现为()A.公法转向私法B.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C.减少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D.两大法系逐步靠拢27、法的社会性一般是指()A.法是一种社会规范B.法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促进社会前进的作用C.法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D.法对社会的一种影响28、法体现的是()A.国家意志B.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意志C.被统治阶级的意志D.执政党的意志29、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关系是()A.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B.相互对立的关系C.法决定道德,道德服从法D.相互渗透、相辅相成30、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A.人们的思想B.友情关系C.同学关系D.物、精神财富和行为3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32、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是()A.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B.达到法定的年龄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D.必须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33、民主的意思是()A.专指国家的形式B.永恒存在的现象C.人民管理一切事务D.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34、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A.有法可依B.执法必严C.违法必究D.有法必依35、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是()A.自发形成的B.强制灌输的C.自觉培养而成的D.自然赋予的36、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规体系D.法律部门37、英国的法律属于()A.大陆法系B.民法法系C.法典体系D.普通法法系38、实现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根本条件是()A.人民群众的觉悟B.社会革命C.先进的理论指导D.物质生活关系变化39、我国的立法体制是指()A.立法技术水平B.立法的规划C.立法的分工D.立法权限的划分40、按照法律的创制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律规范划分为()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一般法与特别法C.根本法与普通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41、法与道德的关系是()A、道德是法的一种形式B.法与道德一致C.法与道德无关D.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一致42、拿破仑主持的法典编纂中影响最大的是()A.刑法典B.民法典C.宪法典D.商法典43、当代中国法律体现了()A.统治阶级的意志B.中国人的意志C.全国人的意志D.全国人民的意志44、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A.法自古以来存在B.法是与人类共始终C.法将会永恒存在D.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45、法的规范性是指()A.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B.法为人们提供了是非标准C.法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D.法总结和概括了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46、狭义的法律是由什么机关制定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C.地方权力机关D.国务院各部门47、法律调整的对象有()A.行为关系B.思想关系C.意志关系D.同学关系48、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A.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察的方法C.语义分析的方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49、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A.准则B.刑罚C.公平D.正义50、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A.古希腊B.古罗马C.英国D.美国51、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A.法律的调整对象 B.法律调整的方法C.法律的制定主体 D.法律的效力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 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 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二、不定项选择题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 B.判决书C.裁定书 D.决定书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C法律移植 D法律规范的认可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B.处理C.制定D.制裁一、单项选择题。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D)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2、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 A )A.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D)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4、属地原则是指(A)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5、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A)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北齐律》6、行政执法的特点是(A)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A)A.与人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A)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A)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范性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A)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D)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无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D)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B)A.规范内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1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D)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B)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16、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B)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委托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17、法律编纂是一种(D)A.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18、法的关系根源于(D )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物质生活关系19、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D)A.全国人大的解释B.人大常委会的解释C.人民法院的解释D.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20、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成文法是(D)A.习惯法B.条约C.法经D.汉谟拉比法典21、在现代世界各国中,严格责任确定的是(A)A、民事责任的原则B.刑事责任的原则C.违宪责任的原则D.行政责任的原则22、法的本质是指(D)A.法的规范性B.法的表现形式C.法的强制性D.法的阶级性23、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应该是(D)A.互不干涉B.法的权威大于政策C.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D.法必须服从政策24、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D)A.有法可依B.干部守法C.党员守法D.依照社会主义法律的观点建立起来的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社会生活秩序25、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D)A.成文法的汇编B.不成文法的汇编C.判例法的规范化D.成文法的整理26、战后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特点表现为(D)A.公法转向私法B.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C.减少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D.两大法系逐步靠拢27、法的社会性一般是指(B)A.法是一种社会规范B.法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促进社会前进的作用C.法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D.法对社会的一种影响28、法体现的是(A)A.国家意志B.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意志C.被统治阶级的意志D.执政党的意志29、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关系是(D)A.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B.相互对立的关系C.法决定道德,道德服从法D.相互渗透、相辅相成30、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D)A.人们的思想B.友情关系C.同学关系D.物、精神财富和行为3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C)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32、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是(A)A.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B.达到法定的年龄 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D.必须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33、民主的意思是(D)A.专指国家的形式B.永恒存在的现象 C.人民管理一切事务D.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34、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B)A.有法可依B.执法必严C.违法必究D.有法必依35、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是(C)A.自发形成的B.强制灌输的C.自觉培养而成的D.自然赋予的36、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D)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规体系D.法律部门37、英国的法律属于(D)A.大陆法系B.民法法系C.法典体系D.普通法法系38、实现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根本条件是(B)A.人民群众的觉悟B.社会革命C.先进的理论指导D.物质生活关系变化39、我国的立法体制是指(D)A.立法技术水平B.立法的规划C.立法的分工D.立法权限的划分40、按照法律的创制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律规范划分为(D)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一般法与特别法C.根本法与普通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41、法与道德的关系是(D)A.道德是法的一种形式B.法与道德一致C.法与道德无关D.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一致42、拿破仑主持的法典编纂中影响最大的是(B)A.刑法典B.民法典C.宪法典D.商法典43、当代中国法律体现了(D)A.统治阶级的意志B.中国人的意志C.全国人的意志D.全国人民的意志44、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D)A.法自古以来存在B.法是与人类共始终C.法将会永恒存在D.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45、法的规范性是指(C)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B法为人们提供了是非标准C法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D法总结和概括了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46、狭义的法律是由什么机关制定的(A)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C.地方权力机关D.国务院各部门47、法律调整的对象有(A)A.行为关系B.思想关系C.意志关系D.同学关系48、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D)A.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察的方法C.语义分析的方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49、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A)A.准则B.刑罚C.公平D.正义50、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B)A.古希腊B.古罗马C.英国D.美国51、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单选题

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单选题

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单选题1.2007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

有关“三个至上”中“宪法法律至上”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宪法法律至上”是指宪法和法律在效力上地位相同,都具有效力B.“宪法法律至上”仅仅强调实现法律效果,是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C.肯定“宪法法律至上”是执政党在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转变D.“宪法法律至上”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原则,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对“宪法法律至上”的理解。

选项A错误。

宪法法律之上并不否认宪法的法律效力。

选项B错误。

坚持“三个至上:必须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各个方面,必须贯穿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各个领域,必须落实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个环节和全部工作之中。

所以,说”仅仅强调实现法律效果“是不准确的,法律效果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另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

选项C正确。

“三个至上”的提出,标着着党在思想认识上完成了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

选项D错误。

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该原则。

2.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A.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思想B.马克思主义有关法的本质和作用的思想C.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方法论D.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

选项D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基础,不属于理论渊源。

3.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本质区别,它与后者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

法理学自考试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自考试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自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法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法律条文的具体内容B. 法律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C. 法律的实施过程D. 法律文书的撰写技巧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法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A. 法的概念和法的要素B. 法的产生、发展和消亡C. 法律条文的详细解释D. 法的作用和价值答案:C3. 法的本质是指法的什么?A. 表面现象B. 内在规律C. 法律效力D. 法律条文的数量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4. 法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法的产生和发展B. 法的内在逻辑C. 法律条文的比较D. 法的实施和监督E. 法的哲学基础答案:A B D E5. 法的作用可以分为哪些类型?A. 规范作用B. 社会作用C. 政治作用D. 经济作用E. 文化作用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6. 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对所有法律学科都有指导意义。

()答案:正确7. 法理学的研究完全脱离实际,只关注理论层面的探讨。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简述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的区别。

答案:法的规范作用主要指法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解决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而法的社会作用则更广泛,包括通过法律的实施促进社会公正、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等,它涉及到法律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五、论述题9. 论述法的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答案:法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正义、秩序、自由、效率和人权等。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法律通过明确规定权利和义务,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预测和规划行为的框架,从而减少了社会冲突,增强了社会稳定性。

同时,法律也是实现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手段,通过法律的公正实施,可以保护弱势群体,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

此外,法律还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通过规范市场行为,保护知识产权,激励创新,为经济活动提供法律保障。

法理学100道单选题

法理学100道单选题

试卷代号:2094中央“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法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总汇)一、单项选择题一、1.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感意横行.”这段话中所体现的法学基本原理是(D )。

A。

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才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B。

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c.法在本质上体现着社会的共同利益D。

法律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2。

亚里士多德曾经对正义作了一个著名的区分 .他将正义区分为 (B ).A。

程序正义与自然正义B. 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c。

自然正义与社会正义D。

制度正义与个人正义3. 某市《禁止食用野动物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餐饮业经营者不得以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名称、别称、图案制作招牌、菜谱招楝、诱导顾客"。

这一规范属于(C).A. 授权性规范B. 任意性规范 c。

确定性规范 D.逻辑性规范4。

下列有关判例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

A。

判例法就是法院所作法律解释B。

判例法奉行”遵循先例”原则C。

在大陆法系,判例法是一种基本的法律渊源D。

我国最高法院通过案例指导制度引进了判例法制度5. 区分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标准是 , 看一定的后果(B )A。

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B。

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 C。

是否产生或变更法律关系 D. 是否有法律意义6. 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规定”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 ,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某地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涉嫌组织同性恋卖淫案时,将法律规定的”他人”理解为既指女性,也包括男性.这一解释属于(C ).A. 扩大解释B. 限制解释 c。

字面解释 D。

自由解释7。

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发展特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 )。

A.法制发展呈现渐进性 B。

法制发展呈现不平衡性c.法制改革以立法为龙头 D.政策依然是主要的社会调整方式8. 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下,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是(B )。

法理学习题(各章合并)

法理学习题(各章合并)

目录第一章法学和法理学(教材第1-4章法学导论) (2)第二章法的概念(教材第5章1-3节)9第三章法的作用(教材第5章第4节)19第四章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教材第6章) (23)第五章法的要素(教材第7章) (32)第六章法律体系(教材第8章) (40)第七章权利和义务(教材第9章) (44)第八章法律行为(教材第10章) (51)第九章法律关系(教材第11章) (55)第十章法律责任(教材第12章) (62)第十一章法的历史(教材第14章) . 68第十二章法的制定(教材第16章) . 74第十三章法的实施(教材第17章)78法理学习题参考答案 (83)第一章法学和法理学(教材第1-4章法学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法学”在中国汉代称为()A.刑名之学B.刑名法术之学C.律学D.法学2.法和法学自古至今无不与“正义”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将法学定义为“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正义与非正义之学”的是()A.乌尔比安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柏拉图3.关于法学,以下选项中正确的说法是()A.法学研究的是社会法律现象B.法学的研究对象限于国家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C.法学自其产生之始就形成了体系D.法学体系中起统领作用的是宪法学4.关于法学体系,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A.法学体系就是由一个国家现行的各种法律制度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B.关于法学体系的划分,不同法学家有不同的认识C.法学体系可以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两大门类D.在法学体系中,存在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5.在西方,法学起始于()A.古希腊B.古罗马C.中世纪后期D.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6.西方中世纪后期,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中心任务是复兴()A.古希腊法B.古罗马法C.以基督教教义为内容的神法D.商法7.在中国,法学兴起于()A.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汉代D.清代8.西方中世纪后期出现的法学流派是()A.神学自然法思想B.古典自然法学派C.纯粹法学派D.注释法学派9.关于西方中世纪法学,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独立的法学一度消失B.法学思想并未消失C.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著述中包含丰富的法律思想D.整个中世纪,独立的法学都没有得到恢复和发展10.使法学学说成为罗马法渊源的直接原因是()A.职业法学家集团的出现B.法律学校的出现C.法学流派的出现D.法学家官方解答权制度的建立11.强调法律是民族精神、历史传统的体现的法学流派是()A.自然法学派B.社会法学派C.历史法学派D.分析法学派12.以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哲学为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以对实在法律的逻辑分析为己任的法学流派是()A.古典自然法学派B.历史法学派C.分析法学派D.社会法学派13.依教材观点,作为独立学科的法学的出现之标志的是()A.注释法学派B.古典自然法学派C.历史法学派D.分析法学派14.在西方法学史中,有一个流派强调研究法律的社会作用、实效、法律规则生效的条件以及法律与其他社会控制方式的联系的法学流派,这一流派还认为法应体现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主张加强社会福利立法,认为法是社会控制的形式,它是()A.自然法学派B.社会法学派C.历史法学派D.分析法学派15.关于中国法学的早期历史,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夏、商、西周时期“明德慎刑”的思想和政策标志着中国法学的兴起B.夏、商、西周时期中国法学产生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C.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形成D.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法学的兴起和大发展时期16.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学历史,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秦代法律发达,法学也得到蓬勃发展B.汉代(汉武帝以后)起,法学开始成为儒学的附庸C.儒家“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取代法家“援法而治”的法律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核心D.汉代以后的儒家思想实际上是儒法合流并在德主刑辅的原则下实行礼法合一17.以下关于法理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理学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法律现象B.法理学并不关注法律生活中的具体的问题或事件C.法理学属于理论法学D.法理学以本国法律现象的一般理论为研究范围18.关于法理学,以下选项中正确的说法是()A.法理学思考和研究法律现象的一般性、普遍性问题B.法理学研究法律现象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C.法理学从微观的、局域的角度研究法律现象D.法理学研究的立足点和参照系应完全脱离本国法的历史和现实19.法理学的两个核心问题是()A.法的本质和特征B.法的历史和现实C.法是什么和法应当是什么D.权利和义务20.“法应当是什么”,是()A.法的本体论问题B.法的价值论问题C.法的历史问题D.法与社会的关系问题21.“法是什么”,是()A.法的价值论问题B.法的本体论问题C.法的运行论问题D.法的历史问题二、多项选择题1.“法学”在中国先秦时期称为()A.刑名之学B.刑名法术之学C.律学D.法律之学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法学教育的唯一使命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B.法学教育还承担着培养法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公民的任务C.法学教育应传授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D.法学教育应训练法律思维3.法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所进行的研究包括()A.研究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历时性研究)B.对各种不同法律制度的性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比较研究C.研究法的内部联系和调整机制、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和区别及相互作用D.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法律体系以及法的实际效力、效果、作用和价值4.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学的研究对象的是()A.法的形式与内容、法的作用B.法的产生C.书面上的法和现实中的法D.法与社会、历史等的相互关系5.法律人的法律思维能力包括:A.准确掌握法律概念的能力B.正确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的能力C.法律推理的能力D.对即将作出的法律裁决或意见进行论证的能力E.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6.法律人的思想素质包括A.立法为公、执法为民的职业宗旨B.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崇高理想C.反对封建伦理、传统习俗的创新热忱D.认同职业伦理、恪守法律职业道德的自律精神E.崇尚法律、法律至上的坚定信念7.法律人的表达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法律人在其职业中()A.需要以口头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B.要表达自己对特定事实或问题的认识和看法C.需要以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法律意见D.需要记载特定的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E.调查、搜集、分析、认证法律事实是法律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8.属于自然法学派观点的是()A.自然法的效力高于实在法B.自然法是人类最高理性的体现C.法是公共意志的体现D.恶法不是法E.法与道德密不可分9.自然法学派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了许多主张,下列选项中,属于(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学说的是()A.天赋人权论B.社会契约论C.契约自由原则D.法律命令说10.关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学,以下选项中错误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法学兴起的时期但法学未发展成为独立学科B.儒家主张绝对的人治,完全排斥“刑”的作用C.“赏当贤,罚当暴,不杀无辜,不失有罪”是法家的思想D.法家断言“法令滋彰,盗贼多有”E.墨家思想是中国法律虚无主义思想的先河11.以下观点中属于法家思想的是()A.以德配天、明德慎刑B.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C.赏当贤,罚当暴,不杀无辜,不失有罪D.法令滋彰,盗贼多有E.故法者,国之权衡者也12.以下选项中,属于法理学研究范围的是()A.法的作用B.法的价值C.法与道德的关系D.法的概念E.法的运行13.以下关于法理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B.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C.法理学以“一般法”为研究对象D.法理学研究的“一般法”是指古今中外的一切法的全部内容E.法理学是法学的方法论14.法理学的理论具有基础性,在于()A.法理学是关于法的根本性问题的理论B.法理学是关于法的普遍性问题的理论C.法理学研究有关法的初级、简单的问题D.法理学是一定时代法的理念的表达E.法理学是一定时代法的精神的表达15.在“法的本体论”问题上,法理学要回答或研究()A.法是什么B.法应当是什么C.法的定义、本质、特征等根本问题问题D.法的要素、法的分类、法的渊源、法的效力、法律体系等具体问题问题E.权利、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程序、法律责任等基本概念和范畴16.在法的基本理论问题上,法理学要研究或回答()A.法是什么B.法应当是什么即法的价值论问题C.法的理想、目标D.法与人权、秩序、自由、正义、效率的关系E.法与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科技等的关系17.法理学中有关法的运行的问题,()A.实际上是在观察和研究社会事实的基础上,深入、具体地回答法“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的问题B.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法不仅仅是纸面上、本本上的抽象条文,而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发挥实际作用的规则C.使法理学避免脱离法的实际运行过程来抽象地谈论法“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的问题D.具体包括法的起源、法的历史类型、古代和近现代法律制度、法律发展、法制现代化等问题E.具体包括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法律职业、法律方法和法治国家等问题18.学习法理学具有重要意义,这可以体现在()A.法理学提供了学习其他法学学科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对法律现象有宏观的把握和整体了解,并能深刻理解各种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制度B.法理学能够培养人们从法律的角度和逻辑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C.法理学不仅揭示法律实践活动的规律,也揭示法律思维、认知活动的规律D.法理学能使人们在解释和运用法律规范的技术时,能够明确应当坚持的价值标准E.法理学培养的法律理论素质和法律思维能力使学习者在应对法律制度和法律知识的迅猛发展变化方面更具适应性、更有优势19.学习法理学对于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性体现为()A.法理学的学习可以取代部门法学的学习B.法理学的理论可以在司法判决中直接应用C.法理学培养的人们对法的精神的认识,是合格、出色的法律实务工作者的必备素质D.法理学培养的理性能够帮助人们平衡相对立的利益,避免形式主义地处理具体案件E.从具体法律、法规中寻找解决具体案件问题的正确答案,有赖于对法律精神、法律原则和法律价值的深刻理解三、判断题1.法学是以国家制定的法律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法理学单选多选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单选多选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单选、多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法学的性质是(A)。

A.一门社会科学B.一门自然科学C.一门人文科学D.哲学的分支2、下列关于法律体系、法学体系和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C)。

A.法学体系是法系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前提B.在一个国家中,法学体系一般只有一个,而法律体系会有数个C.法学体系的范围比法律体系的范围广泛D.法学体系是法律体系的基础3、法理学属于(C)。

A.国内法学B.应用法学C.理论法学D.法学本科4、法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是(D)。

A.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察的方法C.词义分析的方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5、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B)。

A.法的客观性B.法的阶级性C.法的规范性D.法的强制性6、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B)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7、下列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C)。

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到成文法。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C.法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D.法是由严格的程序规定的,具有程序性8、把法分为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四种的是(D)。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奥古斯丁D.托马斯·阿奎那9、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的特征是指(C)。

A.法的普遍性B.法的一般性C.法的规范性D.法的程序性10、下列法的规范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从法存在的形态看,其首先是一种规范B.法与道德、宗教等规范同属于社会规范C.法作为社会规范,特点在于其调整的对象是人们的交往的相互行为D.技术规范调整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其永远不会上升为法律规范11、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C)。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法理学学习测试试卷参考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选项中关于对法理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C )。

A、法理学是沟通法学各学科的桥梁B、法理学能提供给人们学习法学的入门知识C、法理学能提供给人们具体应用法律的知识D、法理学能锻炼人们的法律思维能力2.对研究法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方法是(D )。

A、社会调查的方法8、历史考查的方法C、价值分析的方法D、辩证唯物主义3.构成法的基本要素是(A )。

人、法律规则8、法律原则做法律概念口、法律关系4.关于法的要素,提出“规则一一原则一一政策模式”的法学家是()。

A、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德沃金B、美国法社会学的代表团人物庞德C、美国著名的大法官霍尔姆斯D、德国哲学家、法律哲学家黑格尔5.构成法律体系最大的独立组成部分是(C )。

A、选举法B、单行民事法律C、部门法D、授权法6.下列关于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B ) 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7.由于水灾使铁路中断,导致某运输合同不能按期履行的法律事实,属于(C )。

A、合法行为B、违法行为做法律事件D、有效行为8.法系的划分标准是(B )。

A、法的历史类型B、法的历史传统做法律体系口、法律部门9.近代意义的法制原则始于(C )。

A、奴隶制法B、封建制法C、资本主义法D、社会主义法10.法的评价作用的对象是(C )。

A、每个人自己的行为B、一般人的行为C、他人的行为D、所有人的行为11.《民法通则》第15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这一规定属于(C )。

人、法律规则8、法律原则做法律概念D、技术性规定12.当代中国社会中,法的渊源最主要的形式是(A )。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法律的制定过程B. 法律的实施效果C. 法律的本质和功能D. 法律的解释方法2.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A. 法律适用于所有个体B. 法律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C. 法律内容具有普遍性D. 法律形式具有普遍性3.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 法律规则B. 法律原则C. 法律目的D. 法律后果4. 法律效力的来源主要是:A. 社会公认B. 国家强制力C. 道德约束D. 个人信仰5. 下列哪一项不是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A. 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B. 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C. 法律关系是平等的D. 法律关系具有规范性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

2. 阐述法律效力的基本原则。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张某在公共场合故意损坏了李某的私人物品,根据法律,张某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2. 某公司因违反环保法规被罚款,该公司认为罚款过高,提出申诉。

请分析该公司可能采取的法律途径及其可能的结果。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2. 论述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B3. C4. B5. C二、简答题1. 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法律规范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制定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规范则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人自律来实现其约束力。

法律规范通常具有明确性,而道德规范则较为抽象,不易界定。

2. 法律效力的基本原则包括:普遍性原则,即法律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平等性原则,即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定性原则,即法律具有明确性,使人们能够预见其行为的法律后果。

三、案例分析题1. 张某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赔偿李某的损失,可能还包括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具体取决于损坏物品的价值和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法理学》试题

《法理学》试题

《法理学》试题《法理学》试题1《法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A.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B.是否合法C.法律是否予以调整D.是否具有社会性2.根据法律效力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3.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A.法的拘束力B.法的溯及力C.法的继承性D.法的统一性4.《刑法》第109第2款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这一条规则属于()A.授权性规则B.任意性规则C.委任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国的法在其主权实际管辖的那部分陆地有效B.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一般也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C.一国的法律只在国内有效D.只有刑事法律才可能在本国领域外生效6.现代各国一般均确认()为法有无溯及力的原则。

A.从新兼从轻原则B.从旧兼从轻原则C.从旧原则D.从轻原则7.根据相对应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分为()A.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B.公权利和私权利C.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D.人权和公民权8.《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

对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言,该条法律规定显示了法的()A.确定的指引作用B.有选择的指引作用C.评价作用D.强制作用9.王某夫妇雇用了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

关于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孩子B.孩子的安全、健康C.保姆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500元报酬10.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属于法律客体的哪一种类?()A.物B.人身C.精神财富D.行为结果11.按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A.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B.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C.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D。

法理学单选题

法理学单选题

1. (单选题) 国务院有权制定()。

A、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地方性法规标准答案:B2. (单选题) 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可将法律解释分为。

A、有权解释和学理解释B、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C、主观解释和客观解释D、严格解释与自由解释标准答案:A3. (单选题) 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应该是()。

A、互不干涉B、法的权威大于政策C、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D、法必须服从政策标准答案:C4. (单选题)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

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标准答案:C5. (单选题) 我国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法》、《合作化法》等失去效力,是因为。

A、立法水平太低B、法不适应社会需要C、法已完成历史任务D、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标准答案:C6. (单选题) 甲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甲依法律承了其父的遗产。

引起遗产继承这一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A、车祸B、甲的父亲死亡C、甲与其父之间存在合法的父子关系D、甲未声明放弃继承权标准答案:B7. (单选题) 属地原则是指。

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标准答案:A(单选题) 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律的实施,使法律对()产生影响。

A、他人的行为B、个人的行为C、一般人的行为D、犯罪者的行为标准答案:C9. (单选题) 现代法治与古代法制的区别之一在于()A、是否重视人的作用B、是否承认法律的作用C、是否有完善的法律程序D、是否强调主体权利的保障标准答案:D10. (单选题)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特点是()。

A、适用于特定的人B、具有普遍性C、具有规范性D、适用于一般的人标准答案:A11.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法律规范即法律条文B、法律原则即法律规范C、法律规范是国家以制定或认可的方式创制D、在人类历史上,法律规范一直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出现的标准答案:C12. (单选题) 8、“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里“禹刑”指的是什么刑罚?( )A、车裂B、凌迟C、斩刑D、分尸标准答案:C13. (单选题) 法的规范性是指()。

《法理学》知识30道选择题

《法理学》知识30道选择题

《法理学》知识30道选择题1.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不包括()。

A. 假定B. 处理C. 制裁D. 赔偿答案:D2. 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的不同,法可以分为()。

A. 实体法和程序法B.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C. 根本法和普通法D. 一般法和特别法答案:B3. 法是调整()的行为规范。

A.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B. 人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C. 人与自然之间的社会关系D. 自然与自然之间的社会关系答案:A4. 下列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

A. 国家意志性B. 国家强制性C. 普遍约束力D. 可预测性答案:A5.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 主体B. 客体C. 内容D. 规则答案:D6. 法的实施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A. 法的遵守B. 法的执行C. 法的适用D. 法的修改答案:D7. 下列关于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法系是比较法学上的概念B. 法系就是法律体系C. 英美法系又称为普通法系D. 以上全部答案:C8. 法律责任的免除形式不包括()。

A. 时效免责B. 不诉及协议免责C. 自首、立功免责D. 正当防卫免责答案:D9.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

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体系解释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法的价值的内容不包括()。

A. 自由B. 效率C. 平等D. 民主答案:D11. 下列属于法的正式渊源的是()。

A. 习惯B. 判例C. 法律D. 道德答案:C12. 法的作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 法只是众多社会调整方法中的一种B. 法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C. 法自身特点所带来的局限性D. 以上都是答案:D13. 法律关系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A. 权利能力B. 行为能力C. 法律资格D. 法律地位答案:A14. 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B. 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 “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 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答案:A15. 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

法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中的“法”通常指的是:A. 法律条文B. 法律制度C. 法律规范D. 法律体系答案:C2.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认C. 道德约束D. 个人信仰答案:B3. 法律解释的目的在于:A. 增加法律条文B. 消除法律条文的模糊性C. 改变法律条文D. 创造新的法律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法律原则?A. 公平原则B. 正义原则C. 效率原则D. 法律至上原则答案:C5. 法律推理中,演绎推理的特点是:A. 从一般到特殊B. 从特殊到一般C. 从特殊到特殊D. 从一般到一般答案:A6.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B. 法律规则和法律概念C. 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D. 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答案:D7. 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包括:A. 国家机关和公民B. 国家机关和法人C. 公民和法人D. 国家机关、公民和法人答案:D8. 法律效力的终止通常基于:A. 法律的修改B. 法律的废止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适用答案:B9. 法律冲突的解决原则是:A.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B.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C. 新法优于旧法D. 所有上述原则答案:D10.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A. 文义解释和目的解释B. 历史解释和比较解释C. 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D. 所有上述方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效力的特点包括: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稳定性D. 灵活性答案:ABC2.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A. 授权性规范B. 义务性规范C. 禁止性规范D. 任意性规范答案:ABCD3. 法律推理的种类包括: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辩证推理答案:ABCD4. 法律解释的类型包括:A. 字面解释B. 历史解释C. 比较解释D. 目的解释答案:ABCD5. 法律效力的根据包括:A. 法律的制定程序B. 法律的内容C. 法律的适用范围D. 法律的实施效果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规范仅指具体的法律条文。

(完整word版)法理学练习题

(完整word版)法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法理学属于:( C )。

A.国内法学B.应用法学 C.理论法学 D.边缘法学—2、对研究法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方法是( D )。

A.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查的方法 C.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在中国,法学或法律科学这一名称,( D )。

A.在先秦时期就广泛使用了 B.自汉代就广泛使用了 C.是从清朝起开始广泛使用的 D.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大量传人后才广泛使用的4、在西方,最早出现的法学一词,其原意是指:( C )。

A.正义和非正义之学 B.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C.法律的知识和法律的技术D.刑名法术之学5、西方法学中流行的经济分析方法,( A )。

A.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经济效益的方法B.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社会效益的方法C.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法D.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社会本质的方法二.多项选择题:1、从法的制定到实施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 ACD )。

A.立法学B.司法学 C.法律解释学D.法律社会学2、从认识论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 BC )。

A.法理学B.理论法学 C.应用法学D.法律社会学3、从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 BC )。

A.法学B.边缘法学 C.本科法学D.研究生法学4、一般说,现代西方法学家对法学的具体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 ACD )。

A.强调研究法的价值B.强调研究法的秩序 C.强调研究法的事实D.强调研究法的形式5、法学产生的前提包括:( AE )。

A.立法发展到相当广泛的程度B.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C.私有制的出现D.商品交换的出现E.职业法学家集团的形成第六章法的形式与效力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D )。

A.法的间接渊源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类规范性法律文件 B.直接渊源是指各种习惯、判例、宗教规则、法理学说、道德原则和规范等 C.在民法法系国家中,判例是法的一个重要的直接渊源或正式渊源 D.法的渊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是从习惯法发展而来的2、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即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就是:( C )。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导语: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下面小编分享法理学试题及答案,欢迎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在解释法的本质问题上,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观点,在世界各国几乎都是(B)A、正义论B、神学论C、权力论D、社会论2、从实质上看,正义是一种(B)A、客观真理B、观念形态C、外化的意识D、固化的客观标准3、当代美国哪位哲学家论述了社会正义和个人正义之分以及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之分?(A)A、罗尔斯B、华盛顿C、边沁D、林肯4、构成法律部门最基本的细胞是(D)A、法律制度B、法律体系C、规范性法律文件D、法律规范5、把法的规范作用划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的划分方法,是按照法的(A) A、行为的主体不同B、法律调整的范围不同C、立法意图的不同D、行为方式的不同6、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以下列哪项为核心?()A、国家的根本任务B、阶级统治B、抵御外来侵略D、经济建设7、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8、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标准是()A、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B、法的效力和法的地位C、法的形式和历史传统D、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9、对法进行普通法与衡平法划分的是()A、英国B、日本C、德国D、中国台湾省10、资本主义法律与以往私有制社会的法律存在着()A、沿袭关系B、补充关系C、继承关系D、改造关系参考答案:6、A 7、D 8、D 9、A 10、C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法治等于法制B、法治代表着一种法律精神C、法治是民主的法制模式D、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12、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法律跟不上改革需要的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A、改革进程大大快于法律的制定B、改革的渐进性与法律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C、我国法制建没速度太慢D、政策在改革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13、“违法必究”的含义是指()A、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必须予以追究B、对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必须追究C、对任何违法的行为,都必须依法追究D、对刑事犯罪必须追究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消极因素?()A、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教义B、轻视法律的作用C、重视道德教化D、法即是刑15、当今世界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是()A、改革B、开放C、科技D、网络参考答案:11、A 12、B 13、C 14、B 15、C1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B、密切联系群众C、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17、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法是()A、制定新法与沿用旧法B、制定和认可C、制定国内法和缔结国际公约D、制定和解释18、下列属于不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的是()A、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B、北京市顺义区人民代表大会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D、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19、把法律划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的依据是()A、法律效力范围不同B、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C、法律地位不同D、法律规定内容不同20、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不包括()A、经济特区法规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B、法律C、军事法规D、判例与习惯参考答案:16、D 17、B 18、B 19、B 20、D21、我国法律体系科学性和合法性的保证是()A、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B、以中国国情和宪法为依据C、实事求是D、吸收外国先进立法经验22、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必须遵守()A、宪法B、刑事诉讼法C、民事诉讼法D、行政诉讼法2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机关是()A、各个国家行政机关B、司法机关和国家的授权机关C、党的各级机关D、所有国家机关24、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主体、客体B、权利和义务C、主体、客体和内容D、主体、权力和责任25、下列哪项属于公民义务的是?()A、公民向国家纳税的义务B、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C、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义务D、拾取他人遗失物的人向遗失物所有权人交还该物的义务参考答案:21、B 22、C 23、B 24、C 25、A26、行政处分适用的对象是()A、全体公民B、法人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社会组织27、依法剥夺公民的政治权利属于()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刑事责任D、政治责任28、我国司法解释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和()A、司法行政机关的解释B、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解释C、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D、国务院法制局的解释29、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法理学》单选题(含答案)

《法理学》单选题(含答案)

《法理学》单选题1.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法学上被称为(D )。

A、法学体系B、法律体系C、法律制度D、法系2.柏拉图把社会分为三种人,不包括以下哪一种(D )A、高高在上的国王B、武士和大臣C、平民百姓D、罪犯3.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什么学家(C )A、法学家B、社会学家C、哲学家D、历史学家4.“城门立木”讲的是谁的故事(B )A、韩非子B、商鞅C、孔子D、墨子5.《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现在我国哪一朝代(A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6.“德主刑辅”是哪一家的思想(D )A、法家B、墨家C、道家D、儒家7.邓析是哪一领域的鼻祖(B )A、法官B、律师C、检察官D、法律援助机构8.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条件是(D )。

A、生产力的发展B、阶级斗争激化C、社会革命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9.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途径是(B )。

A、朝代的变更B、社会革命C、生产力的发展D、法的自我调整10.法的效力来自(C )。

—A、制订他的物质制约性B、自然法则C、制订它的合法程序和国家强制力D、民族的精神11.法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不包括(D )。

A、历史文献的方法B、调查的方法C、试验的方法D、哲学的方法12.法理学方法论的哲学方法中最基础的是(A )A、唯物辩证法B、历史辩证法C、经济分析理论D、哲学实证主义13.法律条文中的“但书”条款主要涉及的方面是(C )A、体系B、内容C、逻辑D、历史14.法适用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或事而不是特定的人或事。

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

这表明法具有(B )。

A、规范性B、概括性C、连续性D、稳定性.15.法学的规范研究方法指的是研究法律的(A )A、内在逻辑B、法律条文C、法律体系D、法律框架16.法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C )A、法B、法的现象C、逻辑推理D、与法相关的问题17.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D )。

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18.法学又称法律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C )。

法理学练习题及其答案

法理学练习题及其答案

法理学一、单项选择题(共53题)1、乔某在使用某产品过程中身体受到伤害,将厂家诉至法院要求进行赔偿,其中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被告方律师辩称,1年前该法院在审理一起类似案件时并没有判予精神损害赔偿,因此本案也不应给予精神赔偿。

但法院援引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判令被告方给予乔某精神损害赔偿。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被告方律师的推理是归纳推理B. 被告方律师的推理是演绎推理C. 法院判决前后不一致,这是审判不公的表现D. 法院判决虽然前后不一致,但在合法性上并无失当2、在根据运输合同形成的法律关系中,托运方和承运方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 被托运的货物B. 运输行为C. 运输费用D. 运输方式3、以下关于资本主义法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向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演进过程中表现出的发展趋势,概括不正确的是哪一选项?()A. 从“社会本位”转化为“个人权利本位”B. 从所有权神圣到所有权受限制C. 委托立法的大量出现D. 两大法系逐步靠拢4、关于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哪一选项?()A. 党的政策也是我国法律的正式渊源B. 法律必须公开才具有约束力,党的政策则不需要向社会公开而影响其约束力C. 党的政策有时也会以法律的形式体现D. 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相冲突的时候,应以国家法律为准5、我国《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这一规定表明我国刑法在有无溯及力问题上采用的原则是()。

A. 从旧原则B. 从轻原则C. 从旧兼从轻原则D. 从新原则6、以下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程序的论述,正确的是()。

A.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列直接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B.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在会议举行的10日前,将法律草案发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C.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3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委员会会议议程D.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法律案时,根据需要,可以召开联组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对法律草案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7、下列规则中属于准用性规则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法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社会性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正确答案是:b
分析:本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法的本质反映为法的阶级性,即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法律化的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社会成员的公共意志,故A选项不正确。法除了具有阶级性,还具有社会性,作为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法的社会作用主要涉及三个领域和两个方向,其中两个方向即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故B选项正确。法的社会性是指法的内容受一定社会因素的制约,其最终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故C选项错误。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因此D选项错误。
单项选择题
(每题给四个选项,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应试人员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并按要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6216.关于作为国际法主要渊源之一的国际习惯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国际习惯的构成要素之一物质要素,指存在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某种行为的实践
B.国际习惯的构成要素之一心理要素,指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的行为模式被各国认为具有法律约束力
C.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
D.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
正确答案是:d
分析:【解析】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法构成的体系,故选项A正确。
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由法律部门构成的体系。但是这种部门法体系意义上的法律体系概念是近代以后的概念,因为只有近代以后才有严格的法律部门划分,因此,选项B正确。
5538.下列关于人权与法的关系不正确的表述 是( )。
A.人权指出了立法与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的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
B.人权标准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有效性,促进法律的自我完善
c.人权的法律保护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国内法的保护
D.人权无国界
正确答案是: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法与人权的关系。人权的确定,取决于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也取决于一个社会和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和信念,不存在无国界的人权。
c.自13、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西方法学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和变革。一批出身于新兴中产阶级的思想家把君主(而不是上帝)或人性(而不是神性)作为国家和法律的基础,使法律和法学从天国回到了人间
D.宗教规范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与法律一样都起着调整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作用
正确答案是:a
根据《刑法》第198条的规定,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在本题中,甲既不是保险法律关系的主体,也不是保险活动中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而是自己利用修理汽车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来骗取财物,不符合保险诈骗罪的成立条件,而是一般的诈骗行为,应认定为诈骗罪。因此,A选项正确。
本题若稍加改造,设置成不定项选择,难度会加大许多,其难点在于C项应如何排除。因为刑法规定的各种金融诈骗罪,大多也会利用经济合同的形式,如本题中保险诈骗罪事实上利用了保险合同,.对此的处理规则是:由于刑法对金融诈骗罪作了特别规定,所以,凡是符合金融诈骗罪构成要件的,原则上应以金融诈骗罪论处。例如,利用合同诈骗保险公司保险金的,应认定为保险诈骗罪。但是,金融诈骗罪中也有一些不需要利用合同的,如票据诈骗罪,在这种情况下,不发生法条竞合问题。据此,C项不正确,不应选。
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都是义务性规则,其中,命令性规则规定“应为模式”,禁止性规则规定“勿为模式”,《宪法》第40条中规定了“不得”,属于勿为模式,是禁止性规则,而非命令性规则。故选项c错误。
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是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所作的分类,委任性规则是自己不规定行为模式,而委托其他机关将来规定行为模式的规则。准用性规则是指自己不规定行为模式,但告诉当事人可以准用另一个法律条文中的行为模式的规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62条中立法者委托其他机关有关军队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属于委任性规则,故选项D错误。
分析:诈骗罪和保险诈骗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的关系,根据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的原则,对符合特殊诈骗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应认定为特殊诈骗罪。因此,《刑法》第266条在规定了诈骗罪的罪状与法定刑之后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但是,如果行为人实施特殊诈骗行为,但又不符合特殊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而符合普通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的,则以普通诈骗罪论处。
6127.个体户甲开办的汽车修理厂系某保险公司指定的汽车修理厂家。甲在为他人修理汽车时,多次夸大汽车毁损程度,向保险公司多报汽车修理费用,从保险公司骗取12万余元。对甲的行为应如何论处?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保险诈骗罪论处
c.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D.属于民事欺诈,不以犯罪论处
正确答案是:a
分析:A项错误。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学、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之成为神学中的科目。因而,独立的法学消失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学思想的消失。如在托马斯?阿奎那的著述中包含着丰富的法律思想。阿奎那通过把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法律思想糅合在神学中,保存和发展了古
6082.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5537.法律与宗教是两类关系非常密切的社会现象。下列( )选项没有正确指出这两者的关系。
A.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学、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之成为神学中的科目。因此,独立的法学消失了,这意味着法学思想的消失
B.在我国,宗教应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因宗教活动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均受法律规范的调整
D.现代法治国家要求依法行政,保障行政活动的权威性,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
正确答案是:b
分析:项有错,混淆了法律实现与法律实施。法律实现是法律在现实生活中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从应然状态进行到实然状态;而法律实施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实行,法律实施是实现法律的作用与目的的条件,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法律实现包括法律实施。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正确答案是:b
分析:从价值上看,权利和义务代表了不同的法律精神,它们在历史上受到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因而两者在不同的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主次之分的。在等级特权社会,法律制度往往强调以义务为本位,权利处于次要地位。在民主法治社会,法律制度较为重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此时,权利是第一
正确答案是:a
分析:【解析】义务性规则是规定“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的法律规则,《律师法》第14条规定“不得”,是勿为模式,属于义务性规则。故选项A正确。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是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序所作的分类。强制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任意性规则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行为模式的法律规则。《中小企业促进法》第31条中“鼓励”,亦即可执行也可不执行,属于任意性规则,而非强行性规则。故选项B错误。
剥削社会,统治集团享有权利并不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它只是单纯地享受权利。所以,选项B错误。
从结构上看,权利和义务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诚如马克思所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所以,权利和义务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它们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故选项C正确。
法律体系是国内法体系,只要国家是统一的,法律体系就是统一的。故选项C正确。
法律体系是由法律部门组成的体系,中国古代法律的“诸法合体、民刑不分”是说民法和刑法都放在一部法典中,没有分开编纂,并不意味着没有法律部门的划分,既然讲“诸法”,那就意味着中国古代是存在不同法律部门的。因此,中国古代仍然存在法律部门组成的法律体系。故选项D错误。
5979.法律的实施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包括守法、执法、司法等环节。下列关于法律实施的哪一选项不正确?( )
A.公民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修养,是其自觉遵守法律的必要条件
B.法律实施是法律在现实生活中从抽象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从应然状态近到实然状态
C.司法具有被动性、终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
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62条规定:“军队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条例制定。”此规定为准用性规则
6080.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哪一项可以成立? A.《律师法》第14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此规定为义务性规则
B.《中小企业促进法》第31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此规定为强行性规则
C.证明一项国际习惯的证据一般包括国家问的各种文书和外交实践;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种文件以及国内的立法、司法等
D.在国际法中,国际习惯也可以被称为国际惯例
正确答案是:a b c
分析:国际习惯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物质要素或客观要素,指存在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某种行为的实践;二是心理要素或主观要素,指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的行为模式被各国认为具有法律约束力,故A、B项正确。证明一项国际习惯的存在,必须从国际法主体的实践中寻找证据,一般应注意国家间的各种文书和外交实践、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种文件以及国内的立法、司法等,故选项C正确。对于D选项,国际惯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惯例现在指没有法律约束力的一般实践或通例,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