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论语_首句_学_诠释中的仁学分化

合集下载

《论语》首句“学”诠释中的仁学分化

《论语》首句“学”诠释中的仁学分化

第 5期
张昭炜 :论语》 《 首句“ 诠释 中的仁学分化 学”
先觉觉后 觉也 ” 充 以效 言学 之不 足 (7 。以 补 4 页)
28 如果朱 子 把灵 觉 归 于性 , 将 导 致 与佛 家 言 1 页) 则 心相 近 , 很难 区别 。然 而 , 于 区别 则 导致 了“ 紫 过 第
张 昭 炜
( 北京 大 学 哲 学 系 , 京 北 10 7 ) 0 8 1

要 : 论语 》 《 首句“ 学而时习之” 为全 书枢要 。朱子 以效训此 句之 学, 学与 习相表里 , 心与 理相涵养 。阳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再传 弟子胡直 以觉言仁 , 觉即明觉、 灵觉, 十字打开 , 既有溥博之横摄 , 渊泉之纵贯 。胡直弟子邹元标 以愿学为 又有
己治 人 之 道 、 道 艺 、 行 社 会 生 活 伦 理 三 种 进 学 践
教从 门, 尚朦 也 ” 门 。门 之 意 为 “ 邑外 为 之 郊 , 外 郊
为之 野 , 外为 之林 , 外 为 之 r ” (9页) 野 林 _ 6 ] 。如 同 从林外 之 r进入 邑一 样 , _ ] 尚朦之人 通过 觉悟 而知道 。
路 (6 — 7 页) 12 11 。宋 明理 学家 在诠释 此句 时 , 既诠
释以实行义 , 又侧重于超越义。相对于理学家对于
“ 之 重视 , 学” 目前学术 界 对 此则 有 所疏 略 。如 杨 树 达将此 句训 释为 “ 而 时 习 , 学 即温 故 也 。 [ ( 页) ”3 1 杨 j
( 论语学案》 1 , 0 由此可 知 , 学而 时 习之 ” 《 ,册 2 页) 7 “ 及
于学。“ 单字本于孝声 , 生于冕孝 。 _ ( 1学孝 同 ”6 卷 )

《论语》十二章 讲义

《论语》十二章 讲义

《论语》十二章讲义《<论语>十二章讲义》《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十二章。

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章主要讲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学而时习之”强调了学习之后要按时温习,这样才能将知识巩固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让人感到愉悦。

“有朋自远方来”,朋友远道而来相聚交流,能够带来快乐,也从侧面反映出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人不知而不愠”则体现了一种宽容和豁达的胸怀。

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这是君子应有的修养。

第二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自我审视的方法。

“为人谋而不忠乎”,是说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竭力。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提醒我们在与朋友交往中要诚实守信。

“传不习乎”,则是对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有没有复习进行反思。

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至关重要。

第三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在这里自述了他的学习和成长历程。

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四十岁对世事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晓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规矩。

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断追求、不断完善自我的人生轨迹,也让我们明白,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第四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通过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这告诉我们,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善于思考和总结,从已有的知识中挖掘出新的内涵和价值。

第五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里仁原文与解析

论语里仁原文与解析

论语里仁原文与解析孔子的《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传世之作,被誉为“四书五经”之一,其中的“仁”一词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论语》中与仁相关的原文和解析。

通过深入解读原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对仁的理解和倡导。

仁字最早出现在《论语》中的第一章,其中的一句话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里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句被解读为个人修养和待人接物的表现,亦可视为仁的具体体现。

首先,“有朋自远方来”可以理解为仁心的体现。

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对待朋友和他人保持友好、互助的态度,这种态度也被称为“仁”。

孔子认为,当有朋友从远方来访时,能够热情接待并感到快乐,是一个对人际关系的重要表现。

这种待人接物的行为反映了个人修养的高深与内心的善良,体现了仁的核心意义。

其次,"人不知而不愠"反映了仁人不为外界的评论所动摇。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常常会受到他人的评价和指责。

然而,孔子强调,真正的仁者不受外界评判的干扰,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在与他人交往中所倡导的价值观。

因此,这句话也体现了仁者與常人的差别。

正如孔子所言,“不亦君子乎?”仁者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内心修养,能够超越人情世故,保持强大的内心力量。

在《论语》的第四章中,也提到了与仁相关的原文:“子曰:‘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犹病也而不自知也’”。

这段话是孔子对仁和不仁的评价,也对仁者与不仁者的区别进行了探讨。

这句话中,“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表明孔子对真正的仁者和不具备仁德的人的态度和区分。

孔子认为真正的仁者是值得尊重和学习的,而不仁者则是一种病态,却又对自己缺乏自知之明。

孔子以其卓越的智慧和人性的洞察力指出了仁和不仁的重要区别,引领了后来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对仁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通过对《论语》中与仁相关的原文和解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仁的理解强调了人际关系、个人修养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那么学的是什么内容呢?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那么学的是什么内容呢?

论语开篇第⼀句,学⽽时习之,那么学的是什么内容呢?⼦⽈:学⽽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远⽅来,不亦悦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

这⼏句话,相信有⼩学⽂化的朋友,都会⾮常熟悉。

但是深究起来,这三句话却包含了许多的意外之意。

我们读先秦⽂学,有⼀个需要注意的地⽅,就是我们需要⼀个字⼀个字的理解,不能像现在⼀样,⽤两三个字的词来理解。

⽐如古代⽂章中妻⼦的解释应该分为妻和⼦分别解释,再汇合。

学⽽时习之,这⼀句,我觉得有三个问题,第⼀:学,学的什么,第⼆,习的意思是练习还是实践?第三,时字,改如何解释。

当我们问出这三个问题,并能说明⽩的时候,我们算是初通这句话了。

作为论语开篇第⼀句,学⽽时习之,是有开宗明义的地位。

那么他们学的是什么内容呢?⾸先,孔⼦的时代是东周春秋时期,那时候只有贵族才有资格上学,⽽且上的是官学。

古代培养⼠⼦的内容主要是:诗书礼乐这四门功课,诗就是诗经,书就是尚书,礼就是周礼,乐就是⾳乐,这⾥就不说更细致的了。

那么孔⼦教学⽣的,必定也是从诗书礼乐⾥⾯得出来的东西。

根据孔⼦的弟⼦年龄,孔⼦⽂化⼤成应该已经年进花甲了,春秋/易学那时候也会教给他的弟⼦,他最有名的弟⼦都是孔⼦晚年的学⽣。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孔⼦说的学:除了包含了诗书礼乐之外还有周易/春秋。

当然我们后⾯看论语的时候,发现他们师徒谈论的话题并不局限于此。

另外,根据四书中《⼤学》的论述,我们学的⽬标就是明德,亲民,⽌于⾄善。

总的来说就是归于修⾝的学问。

学这么些学问,孔⼦要求是时习之!我认为时,应该有经常/时时之意习,有练习实践之意。

学⽽时习之,换成我们今天的话,也就是说:学习学问并经常练习和实践学问!不亦乐乎?不也是件快乐的事情吗?学以致⽤,当我们从跌跌撞撞到灵活应⽤这个过程,是⾮常有成就感的,也是⾮常快乐的。

⽐如我们练习⾃⾏车/学习游泳等等都会经历很多失败,但是经过反复练习之后,我们掌握了这些技能,那确实是值得开⼼的事情。

学⽽时习之,这句话⼜是放在论语的开头,可想⽽知孔⼦对学⽣的教导,这⼀句是极深刻的,它也包含了知⾏合⼀的思想,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论《论语》中“仁”的含义及其现代意义(一)

论《论语》中“仁”的含义及其现代意义(一)
论《论语》中 “仁 ”的含义及其现代意义(一)
摘 要 :孔子所著《论语》一书谈及“仁”共一百零九次,综合其主要内涵集中表现在孔子思想中“孝悌”与“克己复礼”当中,此处亦 可理解为“孝悌”乃“仁”之根本,“克己复礼”乃“仁”之基础。同时孔子所述之“仁”也具有相应的现代意义,在社会、道德、政治思 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
当然,以孔子之理要想完全达到仁之境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 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 人学习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是能推己及人的 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雍也》)
单纯与《论语》作品本身来说,孔子所规范的“仁”意旨在于:其核心之“爱人”,其政治表现之“仁政”,其根本之“孝悌”,其实 行的方法之“忠恕”,其内容囊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孝而不完全。在当时盛行复礼的社会大环境下,凡是符合宗法 制度的行为即为“仁”的表现,并且被人们加以尊重和推崇。《论语》中对“仁”的解释也因其从独有的思想射放点出发做了具体 的总结与归纳,被后人视为孔子理论思想的结晶。
关 键 词 :仁”、“孝悌”、“克己复礼”
一、《论语》之谈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属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谈到《论语》名称 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中的记载,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门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 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 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完整版)论语(仁、义、礼、智、信分类整理)

(完整版)论语(仁、义、礼、智、信分类整理)

仁《论语学而》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八佾》4、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5、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于仁)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里仁》7、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雍也》16、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18、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1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0、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

’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21、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卫灵公》4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7、子贡问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49、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义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4、“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论仁

《论语》论仁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 ”樊迟曰 :“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其中矣 。”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 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樊迟曰 :“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从积极方面来讲,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
不要忤逆父母,不要违背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
4、不要轻易地改动传统经验
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学而》
1
三、仁的实现
(一)克己复礼就能做到仁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
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 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
叶公语孔子曰 :“吾党有直躬
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
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 。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孔子曰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樊迟曰 :“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五)为了成就“仁”,不惜 献出自己的生命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 身以成仁!”《卫灵公》

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原文与解析

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原文与解析

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原文与解析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第一篇第一章中的原文。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和修养。

下面对原文进行解析。

首先,孔子在开篇就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中的“学而”意为学习,并强调了学习的持续性,“时习之”则强调了学习的反复性。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反复的练习,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这一观点告诉我们,学习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孔子提到了朋友之间的重要性。

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的“有朋”指的是拥有真挚的友谊。

孔子认为,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支持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和满足。

他认为,有了真正的朋友,即使距离很远,也能够感到快乐。

这一观点告诉我们,朋友的存在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支持。

最后,孔子强调了待人接物的态度和修养。

他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中的“不知”指的是别人的无知或误解,并指出一个君子在面对别人的无知或误解时,不会生气或愤怒。

孔子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宽容和包容的品质,不因为别人的无知或误解而产生愤怒或不悦的情绪。

这一观点告诉我们,待人接物是一种修养,我们应该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他人。

综上所述,《论语》第一篇第一章中的原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和修养。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反复的练习,我们能够获得快乐和满足。

同时,真挚的友谊也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支持。

作为一个君子,我们应该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他人的无知或误解。

这些观点对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并践行这些原则,以成为更好的人。

浅析论语里的仁

浅析论语里的仁

浅析论语里的仁“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

据统计,其中“仁”字出现在所有20篇中的16篇,而且其出现的次数,共计有110次之多。

也就是说,《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

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

可见,“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儒家的基本概念,以至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

而不同篇章中的“仁”也大都具有不同的含义,它渗透于学习、做人、生活等各个方面,且相互交织贯穿影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本文将浅析论语里的“仁”,从五个方面来简单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主要从学行结合中、言行举止中、修身养性里、礼乐制度中、里仁为美中这五个方面的仁来浅析。

首先,学行结合中的“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32个字,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学行结合原则的纲领。

这三者(学行结合、尚朋里仁、宽恕不愠)构成了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关于知识(学)与实践(行)的智慧。

在孔子看来,人生的快乐就在于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学无止境,行无尽头。

学行结合,学行相须。

学行尚朋乐群里仁,学行忠厚宽恕无怨无尤。

其次,言行举止中的“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在这章里,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仁心少,品德差。

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第三,修身养性里的“仁”。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

论语中的仁的分类及解释

论语中的仁的分类及解释

在《论语》中,“仁”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各种
德行和人格特质。

以下是对《论语》中“仁”的分类及解释:“仁者爱人”:这是孔子对于“仁”的最核心的表述,即仁者是那些能够爱他人、关心他人的人。

这种爱并不仅仅是亲情之爱,也包括了对陌生人的关爱和同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对于“仁”的实践方法的表述,即不要对他人做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这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的体现。

“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是孔子对于“仁”的另一
种表述,指的是仁者能够正确地评价他人,对好人好事给予肯定和赞扬,对不良行为则给予批评和反对。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对于“仁”的实现方式的表述,即通过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来实现仁的目标。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是孔子对于“仁”的高度概括,指的是真正的君子和有仁德的人,不会因为追求自己的生命而损害仁的原则,甚至在必要时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仁的原则。

总的来说,《论语》中的“仁”可以理解为一种人格特质
和道德境界,它涵盖了对他人的关爱、尊重和理解,同时也强调了自我约束、自我牺牲和追求道德高尚的目标。

浅析_论语_中孔子的仁学思想

浅析_论语_中孔子的仁学思想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 第23卷 第5期・134・浅析《论语》中孔子的仁学思想高 新 满(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不可避免。

直面欧美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冲击,应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发展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本文拟就孔子仁学思想的探析,寻求华夏传统思想的历史发展轨迹,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植根于世界多元文化中的潜在根基。

关键词:仁;仁学;儒家;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07)05-0134-02一、孔子其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

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

他的祖先是殷人后代,系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

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

孔子一生事迹见《史记》的《孔子世家》(《史记卷四十七》,第1905-1947页)。

从这篇《世家》中,我们知道孔子年轻时很穷,五十岁时进入了鲁国政府,后来做了高官。

一场政治阴谋逼他下台,离乡背井。

后来的十三年,他周游列国,总希望找到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社会改革的理想,但却未能如愿。

然而,孔子却并未退缩或隐居,主张积极入世,“宁知不可而为之”。

孔子曾积极整理历史文献,建立一套系统理论,并且招收弟子传授这些知识。

他的言论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载下来,保存在《论语》中,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材料。

从诸多有关孔子的史籍资料看,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思想涵概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

其中,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始终贯穿于这些内容之中。

二、“仁”与“仁”学思想管窥《论语》中,“仁”字出现了一百零八次,又多出自孔子及其弟子之口。

赵逢玉说,有学者认为是孔子创立了“仁”的思想学说,这等于否定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是继承和发展了前人思想成果的事实(《仁学探微》P57)。

论语中的仁义道德原文与解析

论语中的仁义道德原文与解析

论语中的仁义道德原文与解析论语是中国古代一部经典的文化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以及他们对于仁义道德的思考和解析。

本文将对论语中的仁义道德原文进行解析,探讨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第一章:仁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一)仁是孔子论述的核心观念之一,意为慈爱、仁爱、为人之本。

孔子通过“学而时习之”的方式,强调了对于仁的修炼和实践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体现仁的品质,并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

孔子进一步阐述了仁的内涵,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友谊和亲情的重视。

对于孔子来说,有朋友来自远方,是一种快乐和幸福,也代表着友情的珍贵与重要。

他认为只有拥有真挚的友情,才能培养出仁爱的品质。

孔子的观点还包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能够忍受他人对自己的无知和误解,并不因此而生气或者愤怒。

这种态度体现了孔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博大的胸怀。

第二章:义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子路第五)义作为另一个重要的观念,是孔子强调的道德准则。

孔子认为一个君子应当以义为准则,而非利益。

他强调了道德行为应该以义为导向,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利益。

孔子的学生子路进一步解释了义的内涵,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路对于义的理解是,个人行为的品德和修养应该在自己的行动中得到体现,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宣扬。

他认为自己从未停止过对于修身养性的学习与实践。

第三章:道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子路第十三)道在论语中被视为一种治理的原则。

孔子认为通过道德的行为和涵养,可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提到了“德”和“礼”。

孔子认为,以政治手段来治理国家只能让民众恐惧而憎恶,而通过道德的培养和教育,使国民能够自觉遵从道德规范和礼仪规范,才能真正做到行为端正、懂得耻辱。

论语原文与解析精选

论语原文与解析精选

论语原文与解析精选《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里面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智慧。

本文将选取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原文,并进行解析和阐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其中的哲理。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第一章)解析:本句表达了孔子对于学习的观点,他认为学习不只是一次性的功课,而是需要不断地反复学习和实践。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知识,达到内化为己有的程度。

孔子用“不亦说乎”来强调学习的愉悦和乐趣。

2.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颜渊》第十一章)解析:这句话是孔子对于颜回的评价,他认为巧言令色虽然能让人表面上产生好感,但是这种表面的善意是不可靠的,真正的仁慈和善良是需要内心真诚的表达出来的。

孔子通过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注重内心的修养,而不是只追求虚假的表面形象。

3.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为政》第一章)解析:这句话是孔子对于治国理政的要求和标准。

他认为真正的知者应该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不会被迷惑和困惑;真正的仁者应该能够超脱个人私利,不会为个人忧虑;真正的勇者应该能够坚定不移地面对困难和挑战,不会因为恐惧而退缩。

这句话要求人们在治理国家和处理事务时要有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心态。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第十章)解析: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中思考和实践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而不仅仅是机械地重复。

同时,思考需要建立在充实的学习基础上,没有学习作为支撑的思考往往是片面和错误的。

孔子通过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在学习和思考中找到平衡,相辅相成。

5.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述而》第十一章)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人们心态和行为的评判标准。

君子应该有广阔的胸怀和宽广的眼界,能够全面地看待问题和事物;而小人则往往只看重比较和竞争,缺乏全局的思考。

孔子通过这句话教诲人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和自己,不要沉溺于狭隘的比较之中。

论语八则仁的特点或要求

论语八则仁的特点或要求

论语八则仁的特点或要求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其中,《论语·八则》是孔子对仁的特点和要求的阐述,对于了解仁的内涵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八则仁的特点或要求进行解释,并符合标题中心扩展下进行描述。

第一则:“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是孔子对仁的要求之一。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追求道德修养的决心和执着。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求人们不断追求道德的境界。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追求仁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就算是在临终之际,只要心怀仁爱之心,就可以满足而死。

第二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强调了仁的实践性和情感性。

孔子认为,仁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认识,更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

知道仁的人不如喜欢仁的人,喜欢仁的人不如乐于实践仁的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仁是一种需要付诸行动的美德,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体验到仁的乐趣。

第三则:“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强调了仁的关注他人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了解他人的需求和心理,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需求。

同时,孔子也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以更好地修养自己的品德。

第四则:“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句话强调了仁的包容性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只有具备仁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和体察他人的善恶之心。

仁者能够以善心待人,善待他人,也能够以善心化解他人的恶意。

这句话告诉我们,仁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只有通过自身的修养,才能真正具备包容和善待他人的能力。

第五则:“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这句话强调了仁的普遍性和包容性。

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失和不足,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恨他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仁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道德观念,要求人们宽容他人的错误和不足,以和谐相处。

第六则:“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强调了仁的学习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深度解析论语第一句话

深度解析论语第一句话

深度解析论语第一句话
《论语》是一部中国古代的经典哲学文献,被认为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之一。

《论语》以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为基础,以言语录的形式叙述孔子所做的一系列言论。

本文将深度解析《论语》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学而》章的开头,以学为主题,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首先,“学”是指对知识的获取和掌握,为“大同之道”的重要基础。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种必要的活动,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在人格、思想和实践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

学习还能让人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和自身的使命。

其次,“时习之”强调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效果。

孔子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增加学习的乐趣。

“时习之”更加强调了学习的重复性和频率,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练习和反复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不亦说乎?”表达了对学习和实践的乐趣和满足感。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种快乐和愉悦的过程,只有逐渐地通过学习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感受到这种快乐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孔子在这句话中倡导了一种具有综合性、方法性和享受性的学习理念。

这种学习理念不仅是对那个时代的人们的重要启示,更是时代变迁中保持人类本质价值的基石。

论语关于仁的理解

论语关于仁的理解

论语关于仁的理解《论语·颜渊》:“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所谓“克己复礼”就是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儒家讲求“慎独”、“修己安人”,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其中仁就是指克己复礼,孔子尤其强调教育的意义,他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成为了伟大的圣人之一。

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敏、惠等内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又“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

”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仁是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敏、惠等内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论语。

颜渊》:“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又“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庄子。

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

”清谭嗣同《仁学。

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儒家学派核心为“仁” ,仁: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对论语的名词解释

对论语的名词解释

对论语的名词解释论语是一部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基石的重要经典之一,是儒家学派著名学者孔子的思想精华的总结和概括。

论语中的名词,既体现了孔子的思想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儒家的核心价值观。

本文将就论语中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并探讨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先以“仁”为例。

仁是论语中频繁提及的重要名词,代表着孔子对于德行的重视。

在论语中,孔子提到了“人而无仁,犹如草木。

”的观点,强调人性的本善。

他认为,只有具备了仁的品质,才能够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仁不仅指代了对他人的关爱和体恤,更是一种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

在孔子看来,一个有仁心的人应该懂得尊重、理解和体谅他人,才能够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接下来是“学”。

论语中,“学”乃孔子学说的核心要素,也是儒家文化强调的重点。

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观点,强调了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个体能够提高自己的素养和修养,不断追求卓越的成为有德之人。

在孔子的眼中,学习应该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可以培养智慧、正义、仁爱等优秀品质,进一步推动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再来看“礼”。

在论语中,孔子将礼看作是社会秩序的维护和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他强调道德的力量,认为通过遵循社会规范和礼仪,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孔子看来,礼与仁相辅相成。

通过遵循礼仪和礼节,人们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确保各种关系的和睦。

同时,通过遵循礼仪,也能够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和谐。

除了仁、学、礼,还有“君子”一词。

在论语中,孔子通过对“君子”的描述,勾勒了一个道德高尚、卓越的人格形象。

君子,被孔子视为理想的人格典范。

他应该具备崇高的品质和正直的道德标准,不仅自己要追求卓越,更能够在言行中影响和引领他人。

君子也要懂得宽容和善良,以身作则,引导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

在孔子看来,人们都应该力求成为君子,以实现自我提升和社会进步的理想。

论语常考知识点详解

论语常考知识点详解

论语常考知识点详解《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自古以来,《论语》就是中学、中庸的经典。

下面将详细解析《论语》中常考的知识点。

一、仁、礼、诚、忠的扼要阐释1.仁:仁是儒家核心思想之一,指的是人的善良和温和,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关键。

孔子在《学而篇》中说:“是仁者,爱人;是智者,知人。

”这表明仁者是爱人的、关心他人利益的。

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仁的具体体现,即对待他人要如同对待自己一样。

2.礼:礼是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一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孔子在《学而篇》中说:“君子不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和内涵,而不仅仅追求外在的形式和装饰。

同时,孔子还强调了社会交往的准则,他说:“朋友之道,言而有信。

”这一点对于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

3.诚:诚实是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做人的根本准则。

孔子在《学而篇》中说:“诚者,天之道也。

”这说明诚实是符合天道的。

孔子还说:“在官言不让,在家言不谦。

”这表明诚实的人不会说违背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话。

4.忠:忠是忠诚的意思,是指对事业、对朋友、对祖国、对职业的忠诚。

孔子在《论语》中经常提到忠,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是说君子重视的是义,而不是个人的私利。

二、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孔子在《论语》中经常区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

君子是品德高尚、为人正直、有道德操守的人,而小人则是品德低劣、为人不正、不择手段谋取私利的人。

1.君子的行为准则是仁、义、礼、智和诚,他们关心公共利益,注重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2.小人则追求个人利益,缺乏道德操守,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不择手段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3.孔子在《学而篇》中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是说君子心胸开阔、豁达,而小人心机深沉、心胸狭窄。

4.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道德水准的差异。

君子注重内在的修养和道德规范,小人只追求外在的形式和个人利益。

论语中对仁的论述

论语中对仁的论述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

引申为“爱人”(包含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是一种道德观念.在《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解释.尽管有许多不同,但“仁”的基本内容还是很明确的,这就是“爱人”.孔子极力鼓励人们“为仁”。

仁”是孔子所倡导的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论语》中计有109次谈到“仁”,其核心,孔子认为是“孝悌”之道,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对内,在自己家里.对外呢?那就是要“爱人”.怎样才能做到“孝悌”“爱人”?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换位思考.这就需要加强自身修养,要“克己复礼”,要具备“恭,宽,信,敏,惠”等好的品质,同时为人处事还要小心谨慎,待人以诚,要能够“成人之美”.孔子与其弟子多次谈到“仁”,却从未给“仁”一个明确的定义,而只是针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谈论“仁”的不同方面.正是这种不同角度的论述,表明“仁”的博大与内涵丰富.“仁”这样一种伟大的精神、一种崇高而理想的人生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首句“学”诠释中的仁学分化张昭炜(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871) 摘 要:《论语》首句“学而时习之”为全书枢要。

朱子以效训此句之学,学与习相表里,心与理相涵养。

阳明再传弟子胡直以觉言仁,觉即明觉、灵觉,十字打开,既有溥博之横摄,又有渊泉之纵贯。

胡直弟子邹元标以愿学为宗旨,《论语》首句之学即觉即悟,以本心之明觉含摄一切,以本心之灵觉达之一切,以透悟超越一切。

邹元标以《易》之时义贯通此学,以《论语》初编末句“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呼应首句之时。

总之,此学既有实行义,又有超越义,以效训学与以觉悟言学诠释各有侧重,二者在对立中相互融摄,总体上丰富了孔子仁学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论语》;学;觉;仁;朱子;王阳明;胡直;邹元标 中图分类号:B2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48(2009)05-0030-05 “学而时习之”居《论语》首章首句,是孔子引学人之方,示仁学之笔,而此句中的“学”字,则为学方之肯綮,笔一画之辟蒙。

朱子特别看重《论语》首篇,指出:“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

”[1](47页)蕺山强调首句首字:“学字是孔门第一义,时习一章是二十篇第一义。

孔子一生精神,开万古宫墙户牖(阃奥),实尽于此。

”[2] (《论语学案》,1册,270页)由此可知,“学而时习之”及其“学”字,是理学家研习《论语》时需面对的重要问题。

日本儒者在诠释此句时,以实行义表现出学修己治人之道、学道艺、践行社会生活伦理三种进路[5](162-171页)。

宋明理学家在诠释此句时,既诠释以实行义,又侧重于超越义。

相对于理学家对于“学”之重视,目前学术界对此则有所疏略。

如杨树达将此句训释为“学而时习,即温故也。

”[3](1页)杨伯峻理解为:“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

”[4](1页)上述解读对于《论语》初学者尚可,而对理学研究则显得浅薄苍白。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此“学”进行考察。

一 学与效 1.训诂从字源上看,“學、 、覺俱从爻”[6](卷1)。

学 汉代多以觉训学。

学同 ,其义为“觉悟也,从教从冂,冂尚朦也”。

冂之意为“邑外为之郊,郊外为之野,野外为之林,林外为之冂”[7](69页)。

如同从林外之冂进入邑一样,尚朦之人通过觉悟而知道。

据《白虎通》,学之为言觉也,以悟所不知也。

故学以治性,虑以变情。

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道)。

《御览》引《礼记外传》曰:“学者,觉也。

”《御览》引成伯璵《礼注》云:“学,觉也。

”[8](254页)学为觉为悟,学以治性,学以觉道、悟道。

皇侃引《白虎通》以觉悟言学之意疏“学而时习之”为“言用先王之道导人性情,使自觉悟而去非取是,积成君子之德也。

”[9](2页)2.朱子之学与效“学之言效也。

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学者必效先觉之所为,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朱子以效训《论语》首句之学,并在后文以“使先知觉后知,使第40卷第5期2009年9月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ANCHANG UN I V ERSI TYVol.40No.5Sep.2009收稿日期:2009-05-20 修回日期:2009-07-21作者简介:张昭炜(1977-),男,河北无极人,2007级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宋明理学研究。

先觉觉后觉也”补充以效言学之不足[1](47页)。

以效言学颇费解,“或问:学之为效,何也?曰:所谓学者,有所效于彼而求其成于我之谓也。

以己之未知,而效夫知者,以求其知;以己之未能,而效夫能者,以求其能,皆学之事也。

”[10](《论语或问》,6册,607页)朱子所言效与汉儒言觉具有明显的区别:效为效仿他人,“学是学别人。

”[10](《语类》卷20,14册,670页)其指向是唯他的,侧重效于彼,效彼而有所得。

觉的指向是唯我的,侧重学者为己、在己,其“不亦说乎”之悦是源于内心觉解的自得之乐。

虽然效与觉的最终指向是相同的,即都侧重于明善复初、个人境界之提升,但其方法却存在明显的内外之别。

朱子理学中心与性理是二分的,“学矣而不习,则表里 格,而无以致其学之之道”。

“故既学矣又必时习之,则其心与理相涵。

”[10](《论语或问》,6册,607页)学是效是表,习是行是里,学习相合方能表里融洽。

效虽有逐外之嫌,但在此过程中,心为理所润泽,而使自我得以提升。

“夫学也者,以字义言之,则己之未知未能而效(晓)夫知之能之之谓也。

以事理言之,则凡未至而求至者,皆谓之学。

”“夫子之所志,颜子之所学,子思、孟子之所传,皆是学也。

其精纯尽在此书,而此篇所明又学之本,故学者不可以不尽心焉。

”[10] (《答张敬夫问目》,《文集》卷32,21册,1401页)朱子所理解首句之学亦可言觉悟之学,学圣人之学。

但在朱子诠释中学终是外在天理取向多,内在觉解取向少;依赖于性理之处多,自证自觉处少。

3.朱子仁说朱子之所以讳言觉,与其仁学思想背景有关。

在伊洛渊源中,程门高弟以上蔡(谢良佐)、龟山(杨时)为上,最能契二程之道。

张九成从学于龟山,以觉言仁,仁即是觉,觉即是仁,宗旨颇近上蔡。

“心有所觉谓之仁,故草木之实谓之仁,以其得土则生也。

四体不知疴痒,谓之不仁。

”[11](《离娄章句上》卷14)不易言说的超越性道德觉解通过血气知觉的特性来表达,心之知觉近仁,心之生生亦近仁。

朱子虽称其承伊洛渊源,但他既不能得龟山所传道南指诀之正宗,又反对上蔡以觉言仁之学旨。

对于张九成,朱子视其为主要论敌之一,张九成著作之流传,“此祸甚酷,不在洪水夷狄猛兽之下。

”[10](《答石子重》,《文集》卷42,22册,1924页)为了突出与以觉言仁的决裂,朱子主张以灵觉为心,以理为性,将性之超越性与心的形下性割裂。

“心与性自有分别。

灵底是心,实底是性。

”[10](《语类》卷16,14册,511页)“灵处只是心,不是性,性只是理。

”[10](《语类》卷5,14册,218页)如果朱子把灵觉归于性,则将导致与佛家言心相近,很难区别。

然而,过于区别则导致了“第紫阳以来,惟惧灵觉之近禅,故必外心求性,外觉求理,自信辨析之精,不知与本心已隔几许层数,则文义意见之为害深也。

”[12](《复许敬庵》)朱子也承认,“觉者,是要觉得这个道理。

须是分毫不差,方能全得此心之德,这便是仁。

”[10](《语类》卷110,17册,3365页)但是,“抑泛言同体者,使人含糊昏缓而无警切之功,其弊或至于认物为已者有之矣;专言知觉者,使人张皇迫躁而无沉潜之味,其弊或至于认欲为理者有之矣。

”[10](《仁说》,《文集》卷67,23册,3281页)朱子指责程门弟子主要偏失有二:其一知觉言仁,容易使人张皇或者认欲为理,导致迷其用,多指上蔡而言;其二同体言仁,容易使人含糊或者认物为己,导致迷其体,多针对龟山而发。

虽然朱子的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以觉言仁的理论发展,但其批评也具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觉既可以指形下的血气知觉,又可指超越的指道德觉解,显然,这两种觉是不能等同的,而朱子的批评剔除了以血气知觉言仁的可能。

从朱子心性二分理论体系的构架来看,血气知觉属灵底心,是人之所以能够感知、能动反应的基础;道德觉解属实底性,是人异于禽兽的根本特性,是人得以实现人性超越的能力。

朱子侧重于二者的差异,而对于二者的一致性则有所脱略。

心是一个意识流,“唤着便应,抉着便痛,这是心之流注在血气上底。

觉得那理之是非,这方是流注在理上底。

”[10](《语类》卷110,17册,3366页)一心具血气知觉与道德觉解,二觉统摄于一心,二觉具有同源性、相似性的理路特征。

四体麻木不仁,血气知觉丧失了其本有功能,而不能觉一体。

人若无道德之觉悟,内在自我之提升,见孺子入井而为之不动,丧失了道德觉解之心,与禽兽无二。

上蔡的以觉言仁、龟山的一体之仁,其指向显然侧重的是道德觉解、道德之性与灵觉之心的贯通。

性不仅是实底性,亦具有心之灵动特性;心不仅是灵底心,亦具有实底性之超越。

综上所论,以觉言“学而时习之”之学,在文义及训诂皆能贯通。

朱子以效训学,是其理学思想中心性曲折关系的体现;朱子讳言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过于强调与谢良佐、张九成以觉言仁的区别所致。

鉴于宋季以至明初朱子学说地位的逐渐加强,以效言学便成为学术界主流,而因此招致了诸多问题。

“学而时习之”中宾语不明确,并未指定所学的具体事宜。

“学有虚字,有实字。

如学《礼》、学・13・第5期 张昭炜:《论语》首句“学”诠释中的仁学分化《诗》、学射、学御,此虚字也。

若志于学、可与共学、念始终典于学,则实字矣。

此开卷一学字,自实有所指而言。

乃注作‘效’字,则训实作虚,既失诂字之法,且效是何物,可以时习?”“善可效,恶亦可效。

”[13](毛奇龄《四书改错》,3页)毛奇龄对朱子的讥讽并非空谷足音,早在明代,庞大的阳明后学阵营已对朱子此说提出挑战。

这种挑战不仅是训诂学的,亦是义理性的;不仅是对于“学而时习”一句的纠正,亦是针对整个朱子理学。

二 学与觉悟 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是针对朱子学支离、曲折之流弊而展开的,良知学为以觉言仁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

对于“学而时习”,阳明认为:“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

”“若曰效先觉之所为,则只说得学中一件事,亦似专求诸外了。

”“说是‘理义之说我心’之‘说’。

”[14](《传习录》,31-32页)“效字终不若学字之混成耳。

”“自其道之示人无隐者而言,则谓之教。

自其功夫之修习无违者而言,则道谓之学。

教也,学也,皆道也。

”[14](《答季明德》,214页)阳明批评以效言学有逐外之嫌,并将学引以存天理明觉、修道致良知。

龙溪(王畿)主张:“学,觉而已。

自然之觉,良知也。

觉是性体。

”[15](《致知议略》,132页)近溪(罗汝芳)认为:“学,觉也;觉,灵知也。

人心之灵,动于感应,其是非得失,微渺纤悉,罔不自知。

循其知而致焉,是圣贤之关钥也。

”[16](《近溪先生一贯编》,377页)从阳明及二溪所论来看,他们不仅在道体论强调学与觉与良知的对接,觉是性体,灵觉即良知。

而且在功夫论上,学亦为致良知、求道体之功夫。

阳明江右弟子众多,是王学的中坚力量。

“王门小秀才”欧阳德“弟子半天下”,其侧重于知觉与良知的分疏。

王学巨子罗洪先主收摄保聚,至晚年而悟生生仁体,觉一身乃为宇宙之发窍。

胡直禀学于欧阳德、罗洪先,远承谢良佐、张九成,其宗旨以觉言仁。

1.胡直仁学胡直认为:“大抵学问贵知头脑,若得其头脑,则圣贤千言万语非是突兀。

”“孔子‘学而时习’一章,竟不言所学何事,”“为突兀语乎?”[17](《答程太守问学》卷20)孔子所志之学即习乎古大人之学,所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至善者”是也[17](《孔征上》卷29)。

朝鲜儒者认为《论语》首句之学为《大学》三纲领之明明德[5](181-184页),这与胡直学之头脑在《大学》三纲领的诠释理路是一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