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巧说东吴联合抗曹
品三国作文 诸葛亮
品三国作文诸葛亮说起诸葛亮,那可真是三国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我对他的了解,那可不是一星半点。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在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着智慧与忠诚的光芒。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智者。
诸葛亮在草庐之中,与刘备畅谈天下大势,那份从容与自信,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轻轻摇着羽扇,眼中透着深邃的光芒,那神态仿佛在说:“这天下,我已看得透彻。
”刘备得到诸葛亮,犹如鱼得到了水。
此后,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那一个个精妙的计策,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智谋。
就说赤壁之战吧。
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气势汹汹。
孙刘联军在兵力上处于劣势,这可咋办?诸葛亮不慌不忙,先是舌战群儒,说服东吴的大臣们联合抗曹。
然后,他又巧借东风,让火攻之计得以实施。
当时的场景那叫一个紧张啊!江面上,战船密布,曹军以为胜券在握,却不知大祸即将临头。
诸葛亮站在高处,望着江面,羽扇一挥,仿佛在指挥着一场宏大的交响曲。
东风起时,火势瞬间蔓延,曹军大乱。
那场面,真是惊心动魄!诸葛亮的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可他的眼神中却透着一丝欣慰,大概是在为自己的计策成功而感到高兴吧。
还有那著名的空城计,更是展现了诸葛亮的胆识和智慧。
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城中却兵力空虚。
诸葛亮不慌不忙,登上城楼,焚香弹琴。
他的表情淡定自若,仿佛这不是在面临生死危机,而是在悠闲地享受时光。
司马懿在城下观望,心中犹豫不决。
他深知诸葛亮足智多谋,不敢轻易进城。
诸葛亮就这么靠着自己的镇定和智慧,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
诸葛亮为了蜀汉,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事必躬亲,日夜操劳。
每次看到他那疲惫的身影,我都忍不住感叹: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啊!他治理蜀汉,井井有条。
发展农业,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他的心中,装着的是整个蜀汉的未来,是对刘备的承诺。
在他的一生中,或许有过失败,或许有过无奈,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诸葛亮舌战群儒XX 诸葛亮舌战群儒优秀读后感想心得
诸葛亮舌战群儒XX 诸葛亮舌战群儒优秀读后感想心得【--主持词大全】《三国演义》在人物的刻划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因而塑造了一些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其中尤以诸葛亮的形象最为突出。
下面是为大家了诸葛亮舌战群儒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我又一次沉浸在了《三国演义》之中。
这是一本智慧之书,一本谋略之书,而其中几个情节更为经典,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就如《诸葛亮舌战群儒》。
那是公元208年,刘备兵败新野,诸葛亮前往东吴商议联合抗曹之计。
我仿佛走进了书中,和诸葛亮一起来到宫殿内,眼前是一群主张联曹、满怀敌意的东吴谋士,我不禁暗暗为诸葛亮捏了一把汗,想看看他到底如何应对。
忽然,一名谋士出言刁难诸葛亮,只见诸葛亮镇定自若,说了一番绵里藏针的话语,巧妙地化解了尴尬。
我的脸上渐渐露出笑容,更加好奇接下来他的精彩表现。
果然,一个又一个谋士败在了诸葛亮嘴下,皆说不出话来。
我完全入了迷,竟拍手叫好。
诸葛亮终于靠自己的能言善辩、足智多谋说服孙权、使孙权决定攻打曹操。
好一个才智超人、忠君爱国的诸葛亮!他在众多谋士之前还能十分冷静已经是很令人钦佩的,但他还能用得体的语言绝地反击,让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难道那不是凭借着他的智慧吗?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的忠君爱国也让我为之感动,这不仅在诸葛亮的言语能体现出来,在他那一笑一行中也让我清楚地感觉到。
诸葛亮真不愧是”智绝“!这本名着中,我再次感受到智慧的重要。
是它帮助诸葛亮成功地说服孙权抗曹;是它让曹操一点一点被挫败;是它让刘备实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完成兴国大业……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智慧,才能完成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拥有智慧,才能真正把握住人生;只有成为智慧的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变得更加大胆与自信,登上成功的顶峰。
你不用担心自己的实力,只要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地积累智慧,灵活运用,跨出人生中的一大步,一定就是个智慧之人。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计策叫“激将法”,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
诸葛亮舌战群儒翻译及原文
诸葛亮舌战群儒翻译及原文
摘要:
一、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背景介绍
二、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具体过程及辩论观点
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历史影响和启示
正文:
【提纲】
一、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背景介绍
诸葛亮舌战群儒发生在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为了说服东吴的统治者孙权联合抗曹,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与东吴的诸多谋士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这场辩论,堪称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辩论之一。
【提纲】
二、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具体过程及辩论观点
在这场辩论中,诸葛亮针对东吴谋士们的疑虑和反对,提出了一系列有力的观点。
他首先分析了曹魏的实力,指出曹操虽然强大,但内部矛盾重重,民心不附。
接着,诸葛亮阐述了蜀汉与东吴联合的必要性,认为只有团结抗曹,才能保国家安宁,民族复兴。
诸葛亮在辩论中,巧妙地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的道理,说明用兵之道在于随机应变,不应拘泥于常规。
他还以自己的智谋和才能为例,证明蜀汉有能力和东吴共同抵抗曹操。
在辩论过程中,诸葛亮语言犀利,论证严密,使东吴谋士们无法反驳。
【提纲】
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历史影响和启示
诸葛亮舌战群儒,最终成功地说服了东吴统治者孙权,促使两国联合抗曹,为三国时期的战略格局奠定了基础。
此次辩论,不仅展现了诸葛亮卓越的口才和智慧,更体现了他高超的战略眼光和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的精神。
从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一是要勇于担当,关键时刻敢于站出来为国家民族利益奋斗;二是要善于运用智慧,以理服人,化解国家间的矛盾;三是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综上所述,诸葛亮舌战群儒不仅是一段精彩的历史典故,更是一次智慧和勇气的较量。
三国典故(1)
“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赵云忙向
19 三气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孙刘联合破曹。周瑜气量狭小,多次设计害诸葛而不得。周瑜在孙刘破曹战中受伤,被孔明调赵子龙先
夺城池,周瑜怒火攻心;周瑜孙权用美人计骗刘备至吴,企图谋害,被孔明识破,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周
瑜欲突袭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打败周瑜。周瑜被气死前大呼:
鼎立的局面。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拜孔明为军师。而刘备对孔明的信任和重用,却引起了关羽、张飞等将领
的不悦。刘备耐心地作了解释,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3.乐不思蜀 (此地乐,不思蜀也) 蜀后主刘禅投降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伤感,独有后主有喜色。司马昭令蜀人扮蜀
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马昭谓贾充曰:
当时人们以诗赞颂诸葛亮: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
(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蜀主刘备白帝城托孤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而诸葛亮事必躬亲,尽心尽责。一面联吴伐魏,
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 而后已”。但是由于蜀魏力量相差太大,最后病死在军营之中。
“既生瑜,何生亮 !”
20 空城计:
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
15
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则登上城楼,端坐弹琴,
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城中有伏兵,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三国演义》情节梳理之二----赤壁之战
《三国演义》情节梳理之二--------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
(34——50回)主要展示魏吴之争。
是一场改写历史的重要战争,也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战争。
主写吴。
这—部分的中心赤壁之战,也是全书的关键。
刘备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
曹操挥师南下到了长江,孙权与刘备结盟,与曹操展开了赤壁大战。
在这一部分中,最精彩的是写出了孙吴政权内部主战和主和的矛盾,以及孙权、周瑜与刘备、诸葛亮之间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
在这场斗争中,诸葛亮一直是最重要的人物,是他舌战东吴群儒,批判了主和派的观点,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是他以高超的智慧,破除了周瑜嫉贤妒能而制造的障碍;是他帮助周瑜制定了用火攻曹军的决策;是他妥善安排了对曹军的追击,并乘机扩大了刘备的势力。
在这一战争中,许多人物都充分表现出了其特有的忠勇和才智,构成了一幅人才济济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画面,成为全书的情节高潮。
曹军压境。
曹操平定北方之后,急于完成统一大业,亲率八十几万大军兵临吴国,希望尽快地铲除最后一个劲敌。
这似乎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
不但曹操这样认为,吴国上下一片哀鸿,哗声一片,形势非常严峻。
似乎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
洪培欣语文网三顾茅庐。
在没有寸土的情况下,刘备的领导班子才组建完成,在隆中对策,讨论建国大计:联吴抗曹,三分天下,徐图天下。
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联吴抗曹”。
刘备的领导班子才组建完成,在隆中对策,讨论建国大计。
巧借荆州。
洪培欣语文网刘吴联盟:舌战群儒、义激周瑜、定计火攻、蒋干中计、献苦肉计。
赤壁鏖战。
洪培欣语文网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刘备之“髀肉复生”洪培欣语文网[成语解释: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刘表邀刘备荆州相会。
席间,刘备反对刘表废长立幼,自觉语失,起身如厕。
因见髀肉复生而潸然流涕。
刘表怪之,刘备解释说是因为久不骑马,导致髀里肉生,又感慨老之将至,功业未建。
刘表以“煮酒论英雄”之事安慰刘备,不料刘备竟乘酒兴失口言说天下碌碌之辈,不足为虑。
《三国演义》41-50回练习和答案
《三国演义》第41-50回故事梗概及练习一、回目介绍第四十一回刘备带领新野、樊城两地百姓来到襄阳城下,但蔡瑁不准刘备入城。
刘备带领百姓前往江陵,在长坂坡遭到曹操夜袭,刘备与部将、家眷失散。
赵云在长坂坡舍命救出刘备家眷,斩杀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第四十二回张飞在长坂桥一声大喝,惊退曹操百万大军。
事后,曹操率兵追袭刘备败军,路遇关羽率领的江夏士兵,击退曹军。
刘备率残兵来到江夏,诸葛亮自告奋勇前去东吴联合孙权抗曹。
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跟随鲁肃来到江东,面见江东众谋士,诸葛亮和众人展开舌辩,驳得众人无话可答。
诸葛亮用激将法使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但孙权最终还是犹豫不决,只得将周瑜从柴桑取回商议对策。
第四十四回诸葛亮巧妙地改动了《铜雀台赋》中“二乔”二字的含义,使得周瑜决定迎战曹操。
周瑜向孙权陈说利害,使得孙权决定破曹。
周瑜认为诸葛亮的才能对东吴构成了威胁,派诸葛瑾前去劝降诸葛亮,却无功而返。
第四十五回周瑜夜探曹操水寨,决定用计除掉曹营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曹操派蒋干前来说降周瑜,周瑜邀蒋干共榻而寝,故意让蒋干看见伪造的蔡瑁、张允与东吴结连的书信。
蒋干回到江北,将书信献给曹操,曹操下令处斩蔡瑁、张允。
第四十六回周瑜欲害诸葛亮,故意让诸葛亮在三日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算定三日后有大雾,乘草船带鲁肃前去曹营水寨,曹操下令放箭,十万支箭全部射在了草船上。
黄盖为了周瑜火攻之计成功,决定用苦肉计骗过曹营细作,然后前去诈降。
第四十七回阚泽受黄盖之命前去曹营献诈降书,曹操派蒋干前去探听虚实。
周瑜把蒋干安置在西山,蒋干夜访庞统,庞统向曹操献了“连环计”,使得曹操将全部战船钉在一起,为周瑜火攻成功创造了条件。
第四十八回曹操面对长江,横槊赋诗,刘馥指出曹操诗中不吉之处,曹操大怒,杀了刘馥。
曹操开连环战船与东吴交战,部将焦触、张南自告奋勇前去挑战,却被吴将韩当、周泰所杀。
第四十九回诸葛亮为了治愈周瑜的心病,称自己能够借来东南风,在七星坛上祭拜整日,终于刮起了东南风。
三国经典故事20个
三国经典故事20个1、《三英战吕布》东汉末年,各诸侯带各路兵马讨伐董贼。
董卓派华雄迎战,被关羽杀了。
董卓听说华雄被杀,派吕布迎战。
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
后来关羽、刘备也上阵,三个人把吕布围在当中,走马灯般的轮流厮杀,吕布毕竟难敌三人,渐渐觉得难以招架,拍马冲出了包围圈逃了。
2、《战官渡》建安四年,袁绍举兵十万南下,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
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
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精略的部署,经过一年多的对峙,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
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3、《千里走单骑》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
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
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
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4、《温酒斩华雄》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
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5、《桃园结义》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诸葛亮舌战群儒好句赏析
诸葛亮舌战群儒好句赏析却说鲁肃、孔明辞了玄德、刘琦,登舟望柴桑郡来。
二人在舟中共议、鲁肃谓孔明曰:“先生见孙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
”孔明曰:“不须子敬叮咛,亮自有对答之语。
”及船到岸,肃请孔明于馆驿中暂歇,先自往见孙权。
权正聚文武于堂上议事,闻鲁肃回,急召入问曰:“子敬往江夏,体探虚实若何?”肃曰:“已知其略,尚容徐禀。
”权将曹操檄文示肃曰:“操昨遣使赍文至此,孤先发遣来使,现今会众商议未定。
”肃接檄文观看。
其略曰:“孤近承帝命,奉辞伐罪。
旄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
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
幸勿观望,速赐回音。
”鲁肃看毕曰:“主公尊意若何?”权曰:“未有定论。
”张昭曰:“曹操拥百万之众,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拒之不顺。
且主公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今操既得荆州,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不可敌。
以愚之计,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
众谋士皆曰:“子布之言,正合天意。
”孙权沉吟不语。
张昭又曰:“主公不必多疑。
如降操,则东吴民安,江南六郡可保矣。
”孙权低头不语。
须臾,权起更衣,鲁肃随于权后。
权知肃意,乃执肃手而言曰:“卿欲如何?”肃曰:“恰才众人所言,深误将军。
众人皆可降曹操,惟将军不可降曹操。
”权曰:“何以言之?”肃曰:“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
将军宜早定大计。
”权叹曰:“诸人议论,大失孤望。
子敬开说大计,正与吾见相同。
此天以子敬赐我也!但操新得袁绍之众,近又得荆州之兵,恐势大难以抵敌。
”肃曰:“肃至江夏,引诸葛瑾之弟诸葛亮在此,主公可问之,便知虚实。
”权曰:“卧龙先生在此乎?”肃曰:“现在馆驿中安歇。
”权曰:“今日天晚,且未相见。
来日聚文武于帐下,先教见我江东英俊,然后升堂议事。
”肃领命而去。
次日至馆驿中见孔明,又嘱曰:“今见我主,切不可言曹操兵多。
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成语故事
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成语故事神机妙算这个成语比喻了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下面是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神机妙算的成语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神机妙算的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刘备派诸葛亮到东吴去联吴抗曹,东吴大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设计让诸葛亮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在夜间用二十只快船装上稻草人向曹军进攻,骗回曹操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那样神机妙算。
神机妙算的历史典故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的势力,一统天下。
刘备派诸葛亮去东吴联合孙权,共同对付曹操。
东吴的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总想把他除掉。
一次,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三天之内要造出十万枝箭,否则就会被斩首。
周瑜暗自高兴,觉得诸葛亮肯定完成不了任务,可以借机除掉他。
可是,诸葛亮早已想出了完成任务的办法。
他私下向鲁肃借了二十只快船,每只船上都立了一千多个草人。
第二天凌晨,诸葛亮趁江面上大雾笼罩,下令将草船驶近曹军水寨,装作攻打曹军的样子。
曹操看到这种情况,下令军队用箭射向对方。
霎时间,曹军一万多名弓箭手一齐朝江中射箭。
不一会儿,二十只船上的草人已经挂满了箭。
诸葛亮让船上士兵齐声高喊:“谢丞相借箭。
”等曹操明白时,诸葛亮的草船早已驶远了,曹操悔恨不已。
周瑜知道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后,万分感慨地说:“诸葛亮灵巧的心思已达到神奇的程度,我的确不如他啊。
”诸葛亮巧借东风诸葛亮与周瑜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
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只有借助东风才能火烧曹营,周瑜为此心急致病卧倒在床。
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然后,要求周瑜为他搭起九尺七星坛做法。
几天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蜀军借助东风火攻曹营,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诸葛亮的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
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简答题
1.试述诸葛亮初出茅庐后在新野巧用火攻大破曹军的故事。
答: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惇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简述“魏主政归司马氏”的经过并体会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答:魏主曹睿临终托孤,司马懿、曹爽共扶年仅八岁的曹芳登位。
曹爽听信手下及门客,排挤司马懿,独揽大权。
曹爽骄奢淫逸,目中无人,纵情声色。
司马懿父子隐退居家,等待时机。
曹爽的戒心渐渐松懈,司马懿又装病骗过曹爽,使他放心保魏主出城狩猎谒陵。
司马懿父子立即起用旧人,分别掌握军政大权,用计铲除了曹爽全家及亲信,全面把持了魏国的政权。
作者借这件事表达了对曹氏废除汉献帝,建国称帝的谴责和讽刺,含有“因果报应”的唯心成分。
3.简述孙策用什么方法向袁术借兵马?他开始草创江东基业的过程里最主要的助手有哪几个?答:孙策在父亲死后投奔袁术,虽然屡立战功,袁术也很喜爱他,但他无法忍受袁术的倨傲。
他与朱治、吕范等人商议,用父亲孙坚所留的传国玉玺作为抵押,以母舅吴景有难,向袁术借雄兵数千。
孙策带领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回来途中遇见交情甚密的周瑜,周瑜向孙策推荐了江东“二张”即张昭和张紘。
这些人帮助孙策打败刘繇,扩充了兵力,迅速占领了江东。
4、简述三顾茅庐的故事。
答:在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下,刘备与关、张前去拜访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的诸葛亮。
二顾茅庐,诸葛亮都闲游去了。
三顾茅庐,孔明在家,但昼寝未醒。
刘备便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拱手立于阶下,直到诸葛亮醒后,才得以相见。
诸葛亮为刘备的诚心所感动,答应出山,做出了鼎足三分的大事业。
最新《三国演义》章节概括(1~120)
1《三国演义》章节概括2第一回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3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45第二回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
朝廷上宦官专6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78第三回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9洛阳。
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10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1112第四回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
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13杀董卓,但却14失败了。
1516第五回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
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17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
吕布出关挑战,刘18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1920第六回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
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21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2223第七回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24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
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25被乱箭射杀。
2627第八回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28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2930第九回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31安,杀害了王允。
3233第十回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
曹操34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3536第十一回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
刘37备来到徐州,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
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38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3940第十二回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
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41布被迫弃城而逃。
4243第十三回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44杨彪惭愧无地。
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2)
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2)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篇四:舌战群儒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
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
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篇五:祭七星坛借东风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
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篇六: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
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
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
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篇七:智激周瑜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
操曾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
”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
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
操必班师矣。
此范蠢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关于能体现出诸 葛亮足智多谋的故事
关于能体现出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故事《关于能体现出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故事》诸葛亮,这位在三国历史中熠熠生辉的智者,他的智谋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他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布局,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谋略。
草船借箭,堪称诸葛亮智谋的经典之作。
当时,孙刘联军与曹操大军在赤壁对峙。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故意刁难他,要求他在十天内制造出十万支箭。
然而,诸葛亮深知这是周瑜的阴谋,却坦然接受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观测天象,算准了三天后将会有大雾弥漫。
于是,他悄悄准备了二十艘扎满草人的大船,并在第三天的夜里,趁着大雾驶向曹操的水寨。
曹操生性多疑,看到大雾中突然出现的大批船只,以为是孙刘联军前来偷袭,不敢贸然出兵,便下令弓箭手万箭齐发。
箭如雨下,纷纷射在草人身上。
诸葛亮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从曹操那里“借”到了十万多支箭,让周瑜自叹不如。
空城计更是诸葛亮智谋的神来之笔。
当时,诸葛亮因马谡失了街亭,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直逼西城。
此时,西城之中只有一些老弱残兵,根本无法抵御司马懿的大军。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诸葛亮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心生一计。
他命人将城门大开,自己则坐在城楼上,悠然自得地弹琴。
司马懿来到城下,看到此景,心中生疑。
他深知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城门大开,必有埋伏。
于是,司马懿犹豫再三,最终下令撤军。
诸葛亮凭借着自己对司马懿心理的精准把握,以及过人的胆识,成功化解了一场灭顶之灾。
还有七擒孟获的故事,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仁德。
孟获是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屡次起兵反叛蜀汉。
诸葛亮为了彻底平定南中,决定亲自率军出征。
在与孟获的交战中,诸葛亮七次生擒孟获,又七次将他放走。
每次擒获孟获,诸葛亮都以礼相待,向他讲述蜀汉的仁德和大义。
孟获起初并不服气,但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他被诸葛亮的智谋和仁德所折服,最终心悦诚服地归顺了蜀汉。
诸葛亮通过这种恩威并施的策略,不仅平定了南中,还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民心。
三国演义的一个故事作文
三国演义的一个故事作文说起,那可真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经典之作!其中的故事精彩纷呈,英雄豪杰辈出。
今天我想跟您聊聊“草船借箭”这个妙趣横生的故事。
当时,曹操率领大军南下,企图一举吞并东吴和刘备。
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抗曹,这可让曹操有些头疼。
而在东吴这边,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智,一心想要找个机会为难他。
有一天,周瑜把诸葛亮叫到跟前,故意装作很苦恼的样子说:“我们马上就要和曹军交战了,可军中缺箭,这可怎么办呢?先生您智谋过人,能不能在十天之内给我造出十万支箭来?”诸葛亮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是周瑜在故意刁难他,但他却淡定地说:“不用十天,三天就够了!”周瑜一听,心里暗喜,想着这诸葛亮肯定是在吹牛,这下可抓住他的把柄了。
于是周瑜赶忙说:“军中无戏言,先生可不能反悔!”诸葛亮微微一笑,说:“我愿立下军令状,如果三天内造不出十万支箭,甘愿受罚!”诸葛亮走后,周瑜派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动静,看他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鲁肃见到诸葛亮,一脸疑惑地问:“先生,三天怎么可能造出十万支箭呢?您这不是自找麻烦吗?”诸葛亮神秘地说:“子敬啊,你就帮我个忙。
借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周瑜。
”鲁肃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按照诸葛亮的要求准备去了。
前两天,诸葛亮一点动静也没有,鲁肃心里那个急啊,可又不敢问。
直到第三天夜里,诸葛亮才神秘地把鲁肃请到船上。
鲁肃一看,这二十条船用绳索连在一起,朝着曹军水寨的方向驶去。
此时,江面上大雾弥漫,对面都看不清人影。
诸葛亮吩咐把船一字摆开,让士兵们擂鼓呐喊。
鲁肃吓得脸都白了,说:“先生,这么大的雾,万一曹军出兵迎战,那可怎么办?”诸葛亮却笑着说:“子敬别怕,曹操生性多疑,在这种大雾天气,他肯定不敢轻易出兵,我们只管喝酒取乐就是。
”果不其然,曹军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心里直发毛。
曹操不敢贸然出兵,只让弓弩手朝着喊声的方向射箭。
一时间,箭如雨下,都射在了草把子和青布幔子上。
诸葛亮舌战群儒读后感
诸葛亮舌战群儒读后感导语:诸葛亮舌战群儒读后感(一)我又一次沉浸在了《三国演义》之中。
这是一本智慧之书,一本谋略之书,而其中几个情节更为经典,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就如《诸葛亮舌战群儒》。
那是公元208年,刘备兵败新野,诸葛亮前往东吴商议联合抗曹之计。
我仿佛走进了书中,和诸葛亮一起来到宫殿内,眼前是一群主张联曹、满怀敌意的东吴谋士,我不禁暗暗为诸葛亮捏了一把汗,想看看他到底如何应对。
忽然,一名谋士出言刁难诸葛亮,只见诸葛亮镇定自若,说了一番绵里藏针的话语,巧妙地化解了尴尬。
我的脸上渐渐露出笑容,更加好奇接下来他的精彩表现。
果然,一个又一个谋士败在了诸葛亮嘴下,皆说不出话来。
我完全入了迷,竟拍手叫好。
诸葛亮终于靠自己的能言善辩、足智多谋说服孙权、使孙权决定攻打曹操。
好一个才智超人、忠君爱国的诸葛亮!他在众多谋士之前还能十分冷静已经是很令人钦佩的,但他还能用得体的语言绝地反击,让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难道那不是凭借着他的智慧吗?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的忠君爱国也让我为之感动,这不仅在诸葛亮的言语能体现出来,在他那一笑一行中也让我清楚地感觉到。
诸葛亮真不愧是“智绝”!这本名着中,我再次感受到智慧的重要。
是它帮助诸葛亮成功地说服孙权抗曹;是它让曹操一点一点被挫败;是它让刘备实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完成兴国大业……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智慧,才能完成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拥有智慧,才能真正把握住人生;只有成为智慧的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变得更加大胆与自信,登上成功的顶峰。
你不用担心自己的实力,只要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地积累智慧,灵活运用,跨出人生中的一大步,一定就是个智慧之人。
诸葛亮舌战群儒读后感(二)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计策叫激将法,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
激将法是诸葛亮对孙权使用的计谋,目的是让孙权和诸葛亮联合起来打曹操,才能让天下从此太平、国泰民安。
三国赤壁之战优秀读后感
三国赤壁之战优秀读后感三国赤壁之战优秀读后感(精选10篇)《三国·赤壁之战》是罗贯中的代表作,许多诸如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是出自于此。
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三国赤壁之战优秀读后感(精选10篇),希望有所帮助!三国赤壁之战优秀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它就是《赤壁之战》,黄盖的妙计和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真令我佩服。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曹操攻吴,连船练兵,黄盖献计给周瑜用火攻之计,在赤壁以三万兵力打败了曹操八十万大军的一件事。
我觉得曹操不能轻敌,因为敌人总是千方百计的谋害自己,再老实的人也不能亲信,比如说曹操就看人不知心——黄盖。
再说曹操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曹操又不于其他大将商量,说不定也不会输。
但我觉得黄盖赢的实在令人五体投地,因为他以智对敌,仔细观察到曹军不识水性,从船头到船尾,船尾连船头可观察到,真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我也赞叹他安排巧妙故意写投降信,又乘东南风让火去烧曹营,你说这是不是万无一失?读了这篇课文,我想:我们只要知己知彼,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学习上也是一样,攻击对方的弱点,不能骄傲自满,还要不耻下问,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以若胜强,以少胜多。
还有的是,我们在身边要多思多问,掌握对方的习惯,多学多问。
三国赤壁之战优秀读后感2火烧赤壁讲述的是曹操想带领十五万大军抢夺东吴江南的地方。
蜀国庞统的连环计成功后,周瑜决定用火攻来对付曹操,先让黄盖写信诈降,让曹操降低防备,曹操不知有诈,黄盖的船借着东风飞快地冲进曹军的水寨,乱杀一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是靠了团体的智慧战胜了曹操。
因为先是庞统出了连环计,周瑜出了火攻的主意,诸葛亮前来借东风,最后是黄盖写诈降书来攻打曹操,让曹操不知所措。
在日常生活中团体的力量是巨大的,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团体可以互相帮助,互相把缺点弥补。
我们还需要智慧和勇气,在遇到困难是不能直接不加思考就硬做,要多动脑筋,想出化解困难的好办法,面对困难要有勇气去面对。
关于三国演义的历史故事
关于三国演义的历史故事相信大家都了解过三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草船借箭(一)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
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
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
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
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
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
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
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
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
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
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三顾茅庐(二)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刘备听谋士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学才兼备,于是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
恰巧诸葛亮那天出门在外,刘备失望地回去了。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没想到诸葛亮又是出外闲游。
张飞是个急性子,本来他就不愿意再去,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说明自己的来意,然后就回去了。
舌战群儒读后感
舌战群儒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舌战群儒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计策叫“激将法”,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
“激将法”是诸葛亮对孙权使用的计谋,目的是让孙权和诸葛亮联合起来打曹操,才能让天下从此太平、国泰民安。
孙权起初不愿意和刘备联合,诸葛亮用夸张的手法对孙权说:“曹操有一百多万人,兵多将广,你一个人跟他打,等于拿鸡蛋碰石头;何况曹操粮草充足。
您不如听张绍的话,投降曹操。
”孙权听了这句话就很生气,最后决心跟着刘备携手共进,共同攻打曹操,决一死战,曹操的队伍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对“激将法”有了一些了解,我们生活和学习上,老师和家长就常用这个方法。
例如期末考试,我算计算题时非常粗心,于是我妈妈就说:“要是你期末考试计算题错了很多,那你每天就做100道题。
”考完之后,我发现我计算题只错了一点点。
我现在才发现,我妈妈用的是“激将法。
诸葛亮真是有勇有谋,在那个时候就懂得利用人的心理,使用“激将法”。
我又一次沉浸在了《三国演义》之中。
这是一本智慧之书,一本谋略之书,而其中几个情节更为经典,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就如《诸葛亮舌战群儒》。
那是公元208年,刘备兵败新野,诸葛亮前往东吴商议联合抗曹之计。
我仿佛走进了书中,和诸葛亮一起来到宫殿内,眼前是一群主张联曹、满怀敌意的东吴谋士,我不禁暗暗为诸葛亮捏了一把汗,想看看他到底如何应对。
忽然,一名谋士出言刁难诸葛亮,只见诸葛亮镇定自若,说了一番绵里藏针的话语,巧妙地化解了尴尬。
我的脸上渐渐露出笑容,更加好奇接下来他的精彩表现。
果然,一个又一个谋士败在了诸葛亮嘴下,皆说不出话来。
我完全入了迷,竟拍手叫好。
诸葛亮终于靠自己的能言善辩、足智多谋说服孙权、使孙权决定攻打曹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势力 。在此危机时刻 , 孔明献计 于刘备 , 使其暂时往 投东 吴 孙权 , 以为应援 ,使南北相持 , “ 吾等于 中取利” 。计为好计 , 策 乃 良策 , 但此计策要想 能够得 以实施 , 其关键就在于在形势 如 此险峻的情况下 , 曹操 的百万大军 , 面对 如何 能够说得孙权及 其臣下放弃投曹之念 , 转而联合抗曹。 由此便上演 了诸葛亮一
关键词 : 说服 ; 说服情境 ; 说服主体 ; 说服对象; 说服技巧 ; 攻心; 辩论
中图 分 类 号 : 2 5 K 0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5 5 1 ( 0 0)8 0 7 — 1 1 0 — 3 2 2 1 1 — 0 3 0
《 国演义》 四十二至 四十四 回, 的是刘备与 曹操 大 终都是联合抗 曹的拥护者 , 三 第 讲 可谓是诸 葛亮最容易说服 的对象。
LT l ERAR Y GAL E L RY
文 海 艺 苑
历 史
回 廊
诸 葛亮巧说 东吴联合抗 曹
郭 铁
( 辽宁大学 文学院 , 宁 沈 阳 103 ) 辽 106
摘 要 :三 国演义》 《 第四十二 至四十四回, 讲的是 刘备 与曹操 大战败走汉津 口, 曹操趁机 南下 , 大军 将
战 败 走 汉 津 口 , 操 趁 机 南 下 , 大 军 开 进 襄 阳 , 逼 江东 孙 曹 将 直
周瑜的学识 与能力使其在东吴众文武百官中充 当了一个 类似于意见领袖 的角色。 于是 , 主降 、 主战 、 主联合的各方势力 均来试探周瑜 意见 , 并极力想拉拢周瑜到 自己一方 。 鲁肃与周 瑜关系甚好 , 听了鲁 肃一 番描述 , 便心理有 了主意。稍后张昭
与曹操决 战, 按肯投降 !” 送走了四人 。诸葛瑾等一班文官、 甘
宁等一班武官又先后而之至 , 也都被周瑜打发了回去。至晚 , 诸葛亮登场 , 于是便引出了智激周瑜 的一幕。 说得 了鲁肃和周 瑜 , 由周瑜用计去说服孙权 以及排除张昭等人 的异议 , 再 诸葛 亮的说服工作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了。
行四人来劝 , 周瑜见风使舵 , 一句 “ 吾亦欲降久矣” 打发走 了这四人 。紧接着又是黄盖一行 四人来劝 , 周瑜又以“ 吾正欲
人只身江东 , 凭借三寸不烂之舌 , 得鲁肃 、 辩群儒 、 激周瑜 , 最
终成功说服孙权联合抗曹的一场说服好戏。 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几乎在《 国演义》 三 这部著作 中被作 者赋予了近乎神一样的智 慧和性格 。 首先 , 诸葛亮对于说服对 象具有很强的非语言符号的识别 能力 。鲁肃携诸葛亮到柴桑 郡会见孙权时 , 多次叮咛诸葛亮 “ 先生见孙将军 , 切不 可实言 曹操兵多将广 。” 诸葛也 多次应允。然则 当孙权在堂上降阶接
权 周 围最 为重 要 的人 士 的意 见 ,而 周 瑜也 恰 巧 是 孙 权 集 团内
待他时 , 只见孙权 “ 眼紫髯 , 碧 堂堂一表。诸 葛亮 暗思 ‘ 此人相
嘱, 转而采用激将法。 其次 , 诸葛亮的情商较高 , 能够很好地掌 握和控制 自己的情绪 ,并能够很好地识别和影响他人 的情 绪 和心理 。 在诸葛亮舌战群儒 的过程中 , 面对来 自张 昭、 虞翻 、 薛 综等人 的质问与刁难 , 他并没有被对方 的气势所压倒 , 而是沉 着应对 , 各个击破 , 最终令众儒 哑口无言 。 重要 因素 , 便是他深知东吴之 主孙权并没有投降曹操之意 , 联 合抗曹也正是孙权真正想要的结果 。“ 曹操对江南的觊觎 , 客 观上对孙权构成 了威胁 ,为孙 刘联盟提供 了可能 ……实际上
达能 力 、随 机应 变 的能 力 以及 较 高 的 情 商 是 其 能 够成 功进 行
无论是刘备被灭 , 还是孙权被灭 , 于另一方都不是好事。 从说 诸葛亮作为说服主体其所具备 的性格特点 、 ” 知识结构 、 言表 语 说服对象的性格特点及心理状态 , 采取 不同的说服方法 , 各个
说服活动的最重要 因素 。 我们看到的诸葛亮 , 正是一位有勇有
击破 、 步步为营。 虽然诸葛亮舌 战群儒是《 国演义》 三 中展现诸 谋 、 能言善辩 、 有礼有节的伟大说服家。 葛亮辩才 的较为精彩 的一节 , 但纵贯孔 明的此番说服过程 , 不
难发现 , 其主要 的说服对象并 非以张昭为代表 的群儒 , 而是起 到穿针 引线作用 的鲁肃 、对外事不决问题起到决定 影响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总之 ,诸葛亮 之所 以能够 只身一人斡旋于东吴各方势力 之间,并成功说服孙权力排众议 ,采取与刘备联合抗曹 的政
策, 与以下这几方面要 素不无关系。 首先 , 曹操大军压境 , 了 为 在这种情势下 ,就为诸葛亮 的说服活动创造了 良好 的说服情 境和前提条件 。其次 , 诸葛亮在整个游说过程 中, 注重影响孙
开进 襄阳, 直逼江 东孙权 势力。在此危机 时刻 , 孔明献计于刘备 , 其暂时往投 东吴孙权 , 使 以为应援 ,
“ 使南北相持 , 吾等 于中取利” 。由此便上演 了诸 葛亮一人只身江 东, 凭借三寸不烂之舌, 得鲁肃、 辩群
儒 、 周瑜 , 终成 功 说服 孙权 联 合 抗 曹的 一 场说 服 好 戏 。 激 最
服 技 巧 来说 , 首先 诸 葛 亮 十 分 懂 得 分 清 说 服 对象 , 对 不 同 的 针
貌非常 , 只可激 , 不可说 ”。于是诸葛亮完全放弃 了鲁肃的叮 生存和各 自的利益 , ’ 联合抗曹成 为双方此 时最优的外交政策。
部各方势力均信得过的意见领袖。由鲁肃作为整个说服过程
中的先导人物 ,在各重要人 物之间帮助诸葛亮与主要说服对
而从说服对象 的角度来说 ,诸葛亮 能够 巧说东吴 的一个 象接触 , 再略施小计将 意见领袖周瑜说服成功 , 孙权的妥协也 就不在话下 。再次 ,诸葛亮无论 面对何样难 以应付的说服对
象 , 能够冷静 耐心 地细致观察 、 均 随即应变 , 而其 主要说服 手 段就是 “ 攻心 ”操控说服对象的情绪6最后不得不承认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