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十一讲生活方式-662
社会学概论讲义
社会学概论复习指南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社会学的孕育产生社会思想古已有之,但是作为学科的社会学却只有160多年的历史。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孔德使用“社会学”这个术语,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但社会学本身的发展,无论是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还是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都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演变的过程。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上个世纪社会学产生的各种条件。
一、社会学产生的社会条件社会学首先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时代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这个“时代实践的要求”,主要就是西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大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变化。
(一)18、19世纪西方的两次大革命在近代西方的社会变革历史中,最核心的事件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
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同时也是思想大革命),到19世纪30、4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已在欧洲主要国家中完成了。
另一次是18世纪在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北美的产业革命。
(二)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两次大革命的实质是推动西方社会由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在两大革命的推动下,西欧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社会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这种巨变之突出表现的工业化、都市化、人口流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对推动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三)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带来启蒙学者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建立起所谓“正义的王国”、“理性的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贫富悬殊、劳资冲突、失业和犯罪等等。
生活方式名词解释
生活方式名词解释1、生活方式的概念:它是人们日常的、经常性的行为方式,一般指一定时期内在个体思想、信仰、习惯、言论、行为等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
2、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自我管理。
3、合理膳食(an etry):指以符合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标准的膳食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素,并提倡良好饮食习惯的行为。
4、适量运动(a thonstroke):是指有规律的、负荷量可控制的身体活动,有助于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5、戒烟限酒(quit smoking, reduce alcohol consumption):吸烟、饮酒危害人体健康,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6、心理平衡(psychological balance):心理平衡即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主客观条件,采取恰当的态度和行为。
7、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是指自己对自己负责,并且能够通过持续的学习与改进达到提高自我效能感的目的。
8、吸烟(smoking):是指吸入或经口摄入烟草的行为。
9、饮酒(drinking):是指任何含酒精的饮料。
10、心理压力(psychological stress):是指影响个体的情绪、导致不愉快的想法和行为、降低工作绩效或破坏社会功能的内部状态。
11、合理膳食(an etry):是指以符合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标准的膳食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素,并提倡良好饮食习惯的行为。
12、生命全程全健康教育(whole life whole health education,BGHKJ):从孕前、孕产期、新生儿、青少年、中年、老年、晚年等全生命周期,针对每个生命阶段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生命保健知识和服务,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整体健康”,是将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家庭,是国际公认的改善健康的最佳手段。
13、全面健康(whole health):是指人的身心整体协调、均衡发展的健康状态。
社会学概论_彭华民_第十一章社会分层
三、个人社会地位的获得
• 社会学家们将个人社会地位的来源分为两个方面: • 即将通过个人努力和机遇而获得的社会地位称作“获 得性地位”, • 而将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社会地位称作“先赋地位” 。
四、社会流动的社会意义
• 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去改善自己的社 会地位,而只有在具有较多社会流动机会的社会中,人 们的这种愿望才可能正常实现。 • 社会流动有助于社会选拔人才。 • 社会流动是评价一个社会分层体系良性程度的指标
社会学概论
第十一章 社会不平等 与社会分层
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
一、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二、社会分配制度及其不角中的社会不平等
• 不平等的社会性 • 不平等的多元性
四、对社会不平等的理论解释
对社会不平等的理论解释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派:
• 保守主义理论解释的基本要点是:社会不平等是社 会所需要的,因而是合理的。
第三节 社会流动
一、什么是社会流动
•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在其社会地位上的 变动,即他们从已有的地位向新的地位的转化过程。 • 社会流动既可能发生在社会成员个人身上,也可能发 生在阶级、阶层等社会群体中。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 从流动方向上看,社会流动可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 动,水平流动是指人们在同层次的地域和群体之间流 动。 • 从流动的原因上看,社会流动可分为个人性流动和结 构性流动。 • 从流动发生的时期来看,社会流动可分为个人一生中 的流动和代际之间的流动。
第二节 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的含义
• 社会分层是指制度化的不平等,即有法律和社会习俗 所规定,并由社会的主体文化所认可的社会不平等, 而不包括那些由偶然原因引起的社会不平等。
• 社会分层注重的是社会群体之间的不平等,如各职业 群、年龄组等群体之间的不平等。
自考社会学概论 第十一章
(四)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特纳) 在竞争式流动中,作为公开竞争目标的 较高的社会地位,需通过追求者自身努 力去获得。每个人在竞争策略上可以有 很大的选择性,但都必须接受公平竞争 规则的指导; 赞助式流动则需要由已经获得了较高地 位的人根据某种既定的标准来授予。
(五)个人地位获得模式(布劳和邓肯) 个人地位获得模式是由社会经济状况和 文化传统决定的。 个人地位获得模式强调本人受教育程度 对获得新职业的重要意义。 家庭背景主要通过影响子女受教育条件 而与子女的第一职业发生联系。
三、社会分层的诸种概念
(一)阶级、阶层和社会分层 阶级是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 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 阶层,一是指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二 是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 社会分层是指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 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二)种姓、种族和等级 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 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 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 种族亦称人种,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 同生活遗传特征(肤色、发色、面容、 体格、血型、头型等)的人群。 等级是指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 同而相互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
2、“精英”理论 帕累托提出的“精英”是个中性概念,意 指社会上最为杰出的人才 广义的精英是指那些在各类活动部门中得 到最高指数的全部人员 狭义的精英是指处于特殊地位的统治者 精英阶级一分为二:执政的精英阶级和不 执政的精英阶级
精英阶级的构成及其地位不是恒定的,随 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中个人的升迁或沦落 都可能发生,而社会的平衡状态则会在这 种变动中得以维持稳定。 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精英循环有两种 情况,一是精英被非精英所取代,二是精 英被另一个精英所取代。在帕累托看来, 人类的历史就是少数精英轮回更替的舞台
彭华民《社会学概论》(第十一章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11.1复习笔记一、社会不平等1.社会不平等的起源(1)社会不平等现象从古就有①在私有制产生以前,不平等现象是由人的生理体质和自然能力所决定的,不平等往往是小规模的、偶然的和不稳定的,并且难以通过继承而传给下一代。
②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社会不平等现象也随之扩大和制度化a.社会财富的增多给不平等分配提供了物质性基础;b.私有制的确立给社会不平等提供了制度化基础。
(2)社会不平等不是亘古不变的①每个历史时代和各种不同社会中的不平等程度和形式差异极大;②尽管几千年来的社会不平等已使得大多数人将其视为自然,但在各个社会中人们仍以各种方式对其做出反应。
2.社会分配制度及其不平等性(1)社会分配制度①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的需要生活在社会当中的人们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需要:a.最基本的是维持生存的需要;b.安全、物质享受、受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
②社会报酬的短缺供应一般说来,每个社会成员都想自己多获得一些社会报酬。
但每个社会却无法使每个成员的需要和愿望完全满足。
换句话说,几乎在每个社会中,社会报酬总是处于短缺供应之中:a.社会成员的需求量总是大于特定时期中该社会所能生产出来的总量(如在物质财富方面);b.有些社会报酬在分配中具有“此长彼消”的特性,即一些人所获得的绝对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另一些人的绝对量的减少(如权力和声望的分配)。
③社会分配制度的含义由于短缺供应的特性,使得每个社会都不得不形成一套规则将各种社会报酬有秩序地分配给每个社会成员,以避免混乱无序的局面。
所有这些分配规则的总和我们就称之为“社会分配制度”。
(2)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平等性①社会分配过程是按照多种原则进行的各个社会中主要的分配原则主要有:a.按需要分配的原则;b.按劳分配的原则;c.按贡献分配的原则;d.按财产分配的原则;e.按权力分配的原则等等。
②社会分配的不平等性是绝对存在的,而差异只在于其不平等的程度和形式一般说来,无论哪种分配制度占据主导地位,一个社会中的分配制度中总会存在着不平等性,即各种报酬总不会是完全平均地分配给每个社会成员。
生活方式PPT精选文档
11
• 国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体重不足、高血压、 吸烟、饮酒、饮用水污染、环境与卫生、缺铁、室内污染、 高胆固醇和肥胖等影响健康十大危险因素。我国学者(郑 频频等;2003)提出了影响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十大健 康风险因子,其分别为:高血压、高血脂、超重、糖尿病、 疲劳症状、缺乏锻炼、吸烟、哮喘、忧郁症及精神压力等。 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膳食不合理等不良生活方式所导 致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已成为影响国民 健康素质的大敌。王焕春等(2010)对上海、广州、北 京、昆明4个城市的5005名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知识调 查,结果显示:4城市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的总知晓率为 56.2%。但对正常腰围的范围、我国成人体重指数(BMI) 的正常范围的知晓率仅为21.3%和20.2%。说明公众对健 康生活方式中一部分知识知晓率较低。
9
2.国内外生活方式现状:
• 国外:
Mathew 和 Rafferty(2005)根据美国2000年的数据资料, 采取电话调查的形式,对美国民众的健康生活方式进行了大范 围的调查。定义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四个特征:不吸烟;健康的 体重(体重指数=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范围在18.5 25.0);消耗50g或更多的水果和蔬菜;每天有规律的体育运 动(30分钟以上,每周5次)。来自超过153000名成年人的数据 结果显示:单个指标满足的情况如下:不吸烟者占76.0%; 健康 的体重:40.1% ;每天50g水果和蔬菜:23.3% ;有规律的体育 运动:22.2% 。但满足四个指标的整体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仅 为3.0%。
3
2.西方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概述
• (1)五六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 生活方式是辨别阶级的有效指标。这种思 路后来影响了Weber,使得生活方式开始 成为社会学的研究范畴。
自考社会学概论课程第十、十一、十二章
二、社会不平等的相关概念
1.性别和年龄 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 两性的突出的区别: ①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女性优于男性 ; ②在视觉平衡能力方面,女性则不如男性 ; ③在逻辑思维数学能力方面,男性较高于女性; ④在触觉方面女性一般比男性敏感,反应更快 ⑤在竟争性、好胜心和合群方面,男性明显优于女性 ⑥在记忆和观察方面男性则较女性逊色。
第一节 城镇化概述
一、城镇化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识记)也称城市化、都市化,指人们向城市 聚集,社会功能、生活方式、文化模式和社会角色发 生变更,使城乡接近、融合的过程。 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的过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 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 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 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 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 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4)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领会)
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5)城市群理论。 (6)城乡融合区。 (识记)
中心城市主体及周边一起形成了“扩展大都市区”。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进程
一、中国城镇化的历史背景(领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城镇化开始起步。 中国城镇化的“推-拉”理论检验; 民国时期城镇化的特征(领会) (1)商业化高于工业化,集中于沿海 (2)大城市少,发展畸形 (3)城市道路设施及其落后 (4)城乡对立,沿海和内地对立
三、中国城市群的规划与演进
1.中国的三大城市群(识记)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环渤海)三大城 市群 2.中国城市群演进中的主要问题(常考,易出简答、材料 ) (1)行政干预过高,市场机制不完善 (2)受行政体制束缚,求大求全 (3)原有城市人口和经济总量拉动作用有限 (4)大中小城市少,城乡缺乏连接 (5)城市群空间分布不均衡
生活方式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 社会学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 社会学卷》 生活方式是不同的个人、 生活方式是不同的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 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制导下, 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制导下,所 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解: 符合当下社会现实的权威定义新解: 当代的)生活方式是社会的生活资源供给 生活资源供给和 (当代的)生活方式是社会的生活资源供给和 个人的文化、价值选择在互动生成中所形成的满 个人的文化、价值选择在互动生成中所形成的满 足人自身生活需要的特定的生活样式和活动方式 生活样式和活动方式。 足人自身生活需要的特定的生活样式和活动方式。
广义的生活方式概念: 广义的生活方式概念: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范畴的生活方式,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范畴的生活方式,是关 于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全部活动总体 模式和基本特征的范畴。 模式和基本特征的范畴。 生活方式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方式的总称、 生活方式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方式的总称、生 活方式是指人们生活中各方面相互结合而形成的, 活方式是指人们生活中各方面相互结合而形成的, 带有规范性的,并相对稳定下来的各种方式。 带有规范性的,并相对稳定下来的各种方式。
谢谢各位专家、 谢谢各位专家、教授 请批评指正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 相互影响着的心理反应。 相互影响着的心理反应。在社会生活 的相互影响中表现为社会风气、时尚、 的相互影响中表现为社会风气、时尚、 传统、习惯等等。 传统、习惯等等。
这是在个人心理特点水平上以感觉、 这是在个人心理特点水平上以感觉、 知觉、气质、本能、欲望、 知觉、气质、本能、欲望、情绪等形式对 社会生活条件的反映, 社会生活条件的反映,是生活活动主体意 识构成要素中的最低层次。 识构成要素中的最低层次。
11章 社会生活方式
第11章
社会生活方式(6)
(2)职业生活 职业生活:条件、时间、观念、目的、态度、习惯…——消耗 奉献 创造 科技水平 经济水平 工作时间减少 条件改善 (3)闲暇生活(与精神生活联系更多) 闲暇生活影响因素:条件、时间、兴趣、特长、财力、职业;相对性 ☀重要功能:恢复精力 满足精神生活 有益于发明创造、自由自我发展 要点:闲暇生活不是“闲得无聊,无所事事”;不独是职业生活补充—是对 应 ☀时间构成:上下班 生理活动 家务劳动 其他 (信息 学习 交往 锻炼 旅游等) ☀闲暇是人与社会的宝贵财富,闲暇并非富人、贵族独享(两种分离历史) ☀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如何未工作而生活有意义 ☀闲暇时间的多少,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发达及文明程度 ☀闲暇生活更多以精神生活为载体:不能“闲得无聊”—培养与养成 缺少职业生活只有闲暇生活:神仙?贵族?动物? 缺少闲暇生活只有职业生活:机器?百姓?动物?
其他划分: 政治生活方式;宗教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等
第11章
社会生活方式(3)
四、社会生活方式的研究与评估
1.社会生活水平与社会生活方式 社会生活水平:社会生活方式“量”的方面 人均:实际收入∥支出 食物消费 住房 其他(可以用货币表示) 2.社会生活质量与社会生活方式 社会生活质量:社会生活方式“质”的方面 表达:健康与寿命 受教育 精神生活 自由与发展 幸福感(主观性 非货币) 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关系: 既区别又联系,不可分割,辩证统一 ★社会生活方式研究的意义: 了解社会整体结构及运行状况,进而实施适当调节; 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 促进个人的健康、幸福、全面发展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全面进步
生活方式
05 构成要素
07 现实现状
目录
06 地位作用 08 方式管理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不同的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制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 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除这一规范表述外,亦有在下述两种情况下使用生活 式概念的:①限指日常生活领域的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这是狭义的生活方式含义,相对来说前 者则为广义概念。②仅指个人由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决定的生活行为的独特表现形式。在这个 意义上相当于生活风格的概念。
现实现状
现实现状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国际化,“生活方式”一般指人们的物质资料消 费方式、精神生活方式以及闲暇生活方式等内容。它通常反映个人的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具 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内容摘要
它是我们理解世界,认识自我,表达个性的重要途径。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 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是我们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因此,让我们尊重并欣赏每一种生活方式, 让我们从中学习,也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影响和改变世界。
01 基本概念
03 基本特征
目录
02 研究历史 04 基本分类
基本类
基本分类
对生活方式可从多种角度作类型学分析。
①按主体的层面不同可划分为社会、群体和个人三大类型的生活方式。社会生活方式是该社会全 体成员生活模式的总体特征。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不同社会生活方式类型有原始社会生活方式、奴 隶社会生活方式、封建社会生活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主义社会生活方式等。群体 生活方式包括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各职业集团,以至家庭生活方式等庞大体系。个人生活 方式从心理特征、价值取向、交往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角度可分为:内向型生活方式和 外向型生活方式;奋发型生活方式和颓废型生活方式;自立型生活方式和依附型生活方式;进步 的生活方式和守旧的生活方式等等。某一社会、群体、个人生活方式是该社会中生活方式的一般、 特殊和个别的表现形态。
社会学的生活方式与社会习惯
社会学的生活方式与社会习惯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社会、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交往、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学科。
而社会学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的实践活动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社会习惯则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具有规范性的行为方式和观念。
社会学的生活方式社会学的生活方式,其内容不尽相同。
不同学者对社会学的生活方式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但是总的来说,社会学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社会问题。
社会学者善于关注社会中的问题和改革。
他们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为社会的进步和改变提供理论依据和呼声。
2.关注社会结构和文化。
社会学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关注社会结构和文化,以促进人们对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状态的理解。
通过对社会文化的研究,社会学家可以揭示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规律,推进文化建设和发展。
3.关注社会交往和网络。
社会学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容易理解他们在社交网络上出现的文化现象,并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社交网络这个新时代的通讯工具,互联网上的文化和素养,更好地处理与其他人的竞争和互动,并利用这些交往和网络资源与人沟通。
4.关注社会变迁和创新。
社会学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思考社会变革和科技创新的原因和影响。
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各种社会和文化变化,并通过研究新技术和新思想实现追求和进步。
社会习惯社会习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模式和观念习得,它可以体现出一定的群体特征和社会文化。
依据不同的群体和文化背景,社会习性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其中包括:1.礼仪习惯。
礼仪习惯是礼仪形式和规范的学习和应用,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教育内容。
它可以形成一定的社会规范,比如在文化传统中的节庆活动中传承的各种礼仪,还有在现代社会中的商务礼仪等。
2.社交习惯。
社交习惯是人们在社交交往中产生的行为陋习和安排习惯,它们通常是由文化、风俗、习惯和群体习性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和模式。
3.消费习惯。
生活方式的概念和理论
生活方式的概念和理论
生活方式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的组合。
它涉及到人们在时间分配、消费习惯、社交活动、休闲方式等方面的选择和偏好。
生活方式理论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生活方式的研究和分析,探索人们对生活方式的态度、动机和行为模式的形成机制。
在理论上,生活方式理论可以来源于多个学科,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
其中,社会学家以社会阶层和群体为研究重点,认为生活方式是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反映,可以揭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心理学家则更关注个体的行为、态度和动机,将生活方式视为人们在适应和满足个人需要上的一种方式或策略。
在实际应用中,生活方式理论常常被用于市场研究和消费行为分析。
通过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细致的划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预测和解释人们的消费行为,为企业提供市场推广和定位的依据。
此外,生活方式理论还可以帮助政府和社会组织了解群体的需求和期望,为公共服务和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生活方式的概念和理论在理解和改变人们的行为、价值观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方式社会学
生活方式社会学
生活方式社会学是一门关注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及其与社会结构、文化和个人选择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研究人们的消费习惯、休闲活动、家庭生活、工作模式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旨在理解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如何构建和实践他们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社会学关注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选择。
它研究社会阶层、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和社会规范等因素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塑造。
例如,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可能在消费模式、休闲活动和教育选择上存在差异。
此外,生活方式社会学还探讨生活方式选择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它研究个人的生活方式如何影响他们的健康、幸福感和社会参与度。
同时,它也关注生活方式对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影响,例如消费主义的兴起、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挑战以及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等。
生活方式社会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和案例研究等。
它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全面理解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变化。
通过研究生活方式社会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的日常行为和选择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这有助于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社会变革以及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和幸福感。
第十一章 社会制度 《社会学概论》PPT课件
所观察得到或意想得到的结果,这些后果有助于该 单位的适应或顺应。 • 潜功能
是指一种制度运作的活动产生了不易被人们察 觉、认识到的或没有意想到的结果。 • 古代科举制:培养人才/控制人才
三、社会制度的正功能与负功能
• 正功能——积极
提高了社会系统的活力和适应力,促进了社会系统各个部分之间 关系的协调、稳定和一致,为维持社会系统良性运行做出了积极 贡献。
包括所有的职能机构及保证社会制度实施的实体。 4.设施系统
包括实质性和象征性设施,是社会制度运作的空间场所和物质基础。
三、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
社会制度的产生: • 基于人类生活的需要 • 起源于风俗习惯(萨姆纳) • 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相关(马克思) 社会制度的演进:
• 权威的三种理想类型: 魅力型权威(charismatic authority) 传统型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 法理型权威(legal rational authority) 在权威系统中,信仰体系具有关键作用,它决定什么是合法
或非法,因而也就决定了权威系统的根本性质。
习俗---准则---规范---制度(自然/计划)
第二节 社会制度的功能
一、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不同层次的社会制度产生不同的功能,其影响和
制约的范围也不相同。一般来说,社会制度具有如下 基本功能:
1.行为导向功能 2.社会整合功能 3.传播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4.社会化功能
二、社会制度的显功能与潜功能
•社会学的研究重点:中间层次的制度 一、经济制度 二、政治制度 三、教育制度
一、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生产和分配物品以及服务的制度化体 系,它规范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经济行为。
社会学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惯
社会学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惯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生活中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从而理解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社会学旨在帮助人们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以及它们如何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
社会学不仅关注人类行为的个体方面,也关注群体行为的方面,并通过研究这些行为,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社会环境。
社会学的生活方式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现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论和生活方式。
他们需要不断观察社会的现象,了解社会的历史和进程,并通过问题意识来解析问题和探索问题背后的因素。
同时,他们还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和方法来分析数据和归纳结论。
社会学的研究需要严谨的科学方法,并且需要时刻保持批判性思维,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阐明社会现象。
社会学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社会学家通过专业训练和工作实践,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社会研究的技能和方法,而且可以从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现象,同时还可以增强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习惯的影响社会习惯是指一群人所遵守的,在社会文化中共同被认可的行为准则和方式。
它们构成了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是人们展示文化认同和确立群体身份的重要标志。
社会习惯对人们的影响非常深远,它不仅可以塑造人们的行为方式,还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考方式。
社会习惯的影响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如果一个社会有良好的社会习惯和行为准则,那么人们在其中生活、工作和交往时,就会更加和谐、理性和规范。
这有助于提高社会的生产力和秩序,并减少社会矛盾和犯罪等问题的发生。
相反地,如果社会习惯不好,就会导致人们的各种问题和负面的社会现象。
结论社会学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惯是两个交相作用的概念。
社会学家需要通过社会学的生活方式来研究社会现象,同时,他们也需要了解和分析不同的社会习惯和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变革和发展。
社会学概论第11章
第十一章社会行为与社会交往社会互动的基本方式一、暗示与模仿暗示与模仿是一对最常见的社会互动方式,人类社会的许多活动就是起源于人们之间的相互暗示与模仿。
1暗示埃尔伍德认为:“凡一个人以一个意思传达给别人,别人无批评的,或无合理的根据,即接受了,此种过程谓之暗示”。
博格达斯则说:“暗示是有意地或无意地发出刺激的过程”。
主观的心理状态是产生暗示作用的一个方面,而适当有效的刺激则是产生暗示作用的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
从刺激作用的状况来看,容易引起暗示的刺激主要有如下特点:第一,有节奏或单纯的刺激;第二,反复持久的刺激;第三,具有特殊的暗示潜力的刺激。
暗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直接暗示。
又称为提示,是指暗示者给予受暗示者的面对面的暗示。
在直接暗示过程中,受暗示者对暗示者的信仰和服从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说这是直接暗示发生作用的先决条件。
2.间接暗示。
指用委婉曲折的表示或刺激对他人发生暗示作用。
间接暗示常常具有潜移默化的功效。
3.反暗示。
暗示刺激引起与暗示者的预期相反的反应就是反暗示。
4.自动暗示。
也就是自我暗示。
或者说暗示刺激不是来自外界而来自于受暗示者自身内部的暗示作用。
自动暗示实际是过去的经验在适当情况下复现。
因此,自动暗示与个人先前的知识、经验是联系在一起的。
二、模仿模仿就是对暗示的反应,也就是由暗示刺激而引发的类似的心理及行为的反应过程。
所以,暗示与模仿是一种行为过程的两个方面,即从刺激的方面看是暗示,而从反应的方面看则是模仿。
有一种观点认为,模仿仅仅限于行为动作方面,在思想方面叫做“暗示”,而在感情方面则叫做“同情”。
所以,艾尔伍德将模仿称之为“模仿行为”,以区别于暗示与同情。
在模仿问题的研究上,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的“模仿定律”是影响较大的一种理论学说。
在1890年出版的《模仿定律》一书中,塔尔德认为,社会起源于模仿,而模仿则遵循以下定律:①在无其他力量的阻碍时,模仿是按几何级数进行的。
②模仿一经传递则必然发生改变,不会与原形绝对相同,无论是个人的模仿还是社会的模仿都是如此。
生活方式概念
网络搜集概念:生活方式(Lifestyle)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可以理解为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
生活方式相关词条:价值取向、价值观、个人兴趣、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分布、社会关系、生活水平、兴趣、经济基础、性格、人生态度、经济状况、伦理道德、社会地位、思维方式、社会文化、生活质量、社会环境、心理状态、地域。
"生活方式"一般指人们的物质资料消费方式、精神生活方式以及闲暇生活方式等内容。
它通常反映个人的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生活方式是人的“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决定了个体社会化的性质、水平和方向。
生活方式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和不同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于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又会反作用于一个人的思想意识。
总之,生活方式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因此,社会生活方式是通过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与心理结构的形成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对社会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念。
即世界观的基本倾向。
广义: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可以理解为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
生活方式是人的社会化了一项重要内容,决定了个体社会化的性质、水平和方向。
生活方式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和不同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于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又会反作用于一个人的思想意识。
总之,生活方式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在战后初期,全世界人口仅约25亿 人,到20世纪60年代,已增加到36亿人。在短短的20年中, 世界人口增加了44%。世界人口基数的扩大成为战后大众旅 游人数增加的基础。
战后,1949年的全世界生产总值为25000亿美元;到60年代 末,则上升为年62000亿美元。几乎所以国家战后的经济增 长速度都大大超过了战前的增长速度。经济的发展使得众 多国家的人均收入迅速增加,到了60年代,这些国家开始形 成所谓的“富裕社会”。对旅游活动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无 疑起到极其重要的刺激作用。
凡勃伦论证有闲阶级与炫耀性的生活方式是二而为一的。 他说,“这里使用‘有闲’这个字眼,指的并不是懒惰 或清净无为。这里所指的是非生产性地消耗时间。有闲 阶级借以炫耀自己的特殊地位。所以凡勃伦称之为“炫 耀性的闲暇”(conspicuous leisure),与之配套的消费, 被称之为“炫耀性的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
二是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鉴别购买集团和刺激消费欲望的 科学化手段
三是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消费者担心负债的 传统顾虑
在消费社会,消费绝不仅仅只为满足特定需要的商品价值, 相反,由于广告、大众传媒和商品的展览技巧,消费文化已 经动摇了原来商品仅具有使用或产品意义的观念,而赋予其 全新的影像与记号,全面激发人们广泛的感觉联想和欲望, 商品的符号性、象征性已超越了一般的实物消费
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凡勃伦对消费的研究 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凡勃伦,1857年出生与威斯 康星州,是对传统经济学理 论最尖锐的批判者之一。他 强调了社会制度对个体行为 的影响。此外,凡勃伦将个 体行为看成是习惯、嫉妒以 及其他心理特性所激发的结 果,而不是受理性的驱动。
凡勃伦的研究充分展示了生活方式概念对于阶级和社会 地位的认识价值和解释力。他的名著《有闲阶级论》就 是把生活方式作为阶级地位的社会标志来研究的。
2012年9月8日,《福布斯》杂志发布了《2012中国高端 消费市场调研报告》,报告称2012年在全球高端消费品 出现疲软的情形下,中国奢侈品消费依然保持高增长。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1%,未来5年预计每 年平均还有15%的增长。
中国的炫耀性消费
韦伯和凡勃伦的理论方法对后世生活方式研究的影 响是把生活方式转化为消费方式来研究。
早在1939年,英国已经有人注意到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 消费现象,并将其描述为一种“消费经济”。在20世纪 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者保护 运动,被称为“消费运动”。
尽管对“消费社会”形成的时间仍存在着分歧,但“消费 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已经为人们所公认。由消费所引 致的一系列重大社会变迁人们已耳熟能详,如市场机制、 法律体系、政治体系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变化和调整。 因此,西方学者们称这种巨大的变化为“消费革命”
其次,作为一次旅游活动,人们完成在目的地的访问活动 之后,须返回其出发时的通常居住地;而作为旅行活动, 人们完成在某地的访问之后,不一定非得返回其通常居住 的出发地,甚至根本不返回最初的出发地。
19世纪产业革命的完成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除了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出现及其统治地位的确立,扩大了经济 上有条件外出消遣旅游的人员队伍之外,铁路运输价格的相 对低廉,也使得很多人开始有能力支付旅行费用。劳动大众 要求假日的斗争也迫使资本家做出有限度的让步,至少赢得 了某些传统节日带薪休假的权利。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更多 的人开始有了外出旅游消遣的机会。
0.9
到了1960年,全世界国际 亚洲(包括澳大210
1.6
旅游活动规模已上升至 利亚)
6930万人次,比1950年增
长了174%。
中东
120
0.8
全世界合计 13110
100
大众消费的出现得益于三项社会发明:
一是采用装配线流水作业进行大批量生产,这使得产业 阶级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拥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使用“生活方式”的两种意义为后世奠定 了生活方式研究的基本思路。马克斯·韦伯以来的西方社会 学家沿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使用“生活方式”的第一种意义, 把生活方式视为阶级(后来扩展为更广泛的社会群体)辨别 指标,以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建设使生活方式研究成为一 个专门的学术方向。
韦伯对社会地位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 讨,认为社会地位的尊卑是由生活方式的高低所 代表的,社会地位的范围是由特定生活方式的圈 子所标志的。
例如旅游业的发展就是大众消费时代来临的典型例子
英文中的旅游(Tourism)一词出现于19世纪上半叶,同传统 的旅行(travel)一词相比较,旅游一词在含义上有两点基本 不同:
首先,旅游所指的是人们出于消遣性目的而暂时离家外出 的活动;而传统上的旅行泛指人们出于任何目的,特别是 出于商务性目的,往来于不同地点间的空间转移活动。
西方学者对于“消费社会”的地位有着相似的看法,即认 为“消费社会”是生产社会的一种自然延续,是社会发展 的又一个新阶段
然而,许多现代的哲学家、社会学家、环境学家、人类学家、 未来学家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却对“消费社会”持激烈的 批判态度,或者对“消费社会”的发展趋势悲观多于乐观
随着制度性的保障、信用或信贷消费的出现,花钱的方式越 来越便捷。超前消费、及时行乐和享受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后西方社会大众消费时髦的生活方式,而广告在其中推波 助澜,极大地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推动着所谓的“时 尚”。时尚助长了纵欲、享乐和奢华的社会风气
化旅游现象率先在西方
客源产生地区 客源产生量(万内旅游活动趋于普
及的同时,出国旅游活 西欧
8820
67.4
动也以更快的速度向前 北美
3730
28.6
发展。在战后初期的1950 拉美和加勒比 年,全世界国际旅游活
110
0.7
动规模仅为2528万人次; 非洲
120
工业革命是使消费真正发生转变的契机,随着大机器生 产时代的到来,大规模的物品生产不仅成为可能,而且 成为现实 。生产技术的重大革新使消费模式随之发生重 大的变化,具体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消费品不再主要为少数人或统治集团所独占,有人称 之为“消费民主化”;
二是工业品的生产主要以大众为消费对象,大众进而成为 工业体制的目标。
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 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 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 伯勒的团体旅游。参加这次旅游 活动的人数达570人之多,往返全 程24英里,这次活动被当时的人 们称为“伟大的创举”,并普遍 被视为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除了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之外,在19世纪下半叶,许多与之 类似的旅游企业和组织也相继出现。例如,1857年英国有 人举办了登山俱乐部;1885年又有人组织了帐篷俱乐部; 在德国,有人于1890年组建了观光俱乐部;美国运通公司 从1850年起开始兼营旅行代理业务,并于1891年开始发售同 现在使用方法相同的旅行支票。
生活方式研究的历史
19世纪中期,生活方式开始作为科学概念出现于学 术著作中,马克思就同时提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两个概念。
马克思和恩格斯大致在两种意义上使用“生活方式” 概念。
其一,生活方式是区别阶级的重要指标。
例如,马克思对法国农民阶级的分析就采用了生活方式这一 指标。他说:“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 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 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既然数百万家庭 的经济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 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所以他 们就形成一个阶级”
西方社会的人们津津乐道于一个新的时代——消费社会 的来临,这是因为新的时代具有一些鲜明的消费表征。 在现代西方社会,强大的社会生产能力远远超出了人们 的基本需求,商品正在成为一种标示生活质量的物质和 文化的复合物
消费社会已经是相对发达的物化社会。在传统社会或曰现 代工业社会以前的农业社会,普通大众还谈不上“消费”。 人们生产产品的目的主要是生存,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是 克服短缺经济,生产是社会生活的核心。在那种物品相对 匮乏的社会中,严格意义上的消费品主要为少数人所垄断, 消费是特权的象征,而普通人则与消费无缘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技术进步为旅游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 的交通方式,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和美国的么 人小汽车已分别达到了13万辆和200万辆。到20世纪20年代 末,体形较大并且较为安全的民航客机开始投入使用,从 而使航空旅行的吸引力变得越来越大。到1939年,欧美各 主要城市间都已有了定期客运航班。
当炫耀性的消费构成整个生活方式的时候,它与有闲阶 级才是二而为一的,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 的阶级总要或多或少地模仿这种消费,结果也会具有这 种生活方式的一些困素,特别是在工业社会,这种趋势 更明显。
凡勃伦认为人们之所以热衷于占有财产,财产之所以 有价值,是因为财产可以证明财产所有人比社会中其 他的人占有优势地位,它是取得荣誉和博得尊敬的习 惯的基础,是满足自尊心的必要手段。
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说:“消费既不是一种物质实 践,也不是一种‘丰盛’的现象学。它既不是由我们 所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开的小车来定义,也不是由 视觉、味觉的物质形象和信息来定义,消费是一种 “语言的同等物”,一个组织化的话语系统。
在他看来,一方面,消费社会是一种实存,人们日益 被丰盛的商品包围,享用、生活甚至沉迷于由物品、 空间、文化、娱乐、服务等构成的体系化的丰盛消费 品之中
其二,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是紧密联系的,而这种联系可 以概括为: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在更广泛的 意义上是生活方式的一个方面。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物质生活 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 过程”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也是人的活动方式的一个方面,因而也是生活方 式的一个方面。“生活方式”概念不仅是指衣食住行之类 的日常生活,它涵盖着包括生产活动在内的整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