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教材】统计完美推荐2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统计》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统计》教案平均数1. 教学目标1、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值的平均数。
2、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3、经历观察思考的过程,感受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2. 教学重点/难点能熟练找出样本资料的总数和个数,并能够理解平均数=总和÷个数.能熟练找出样本资料的总数和个数。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情境引入⑴师:前几天,学校进行了教师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师:打靶比赛时,语文组派出了6名老师,数学组派出了5名老师。
师:第一轮,语文老师得分7环,数学老师得分9分,这一轮谁比较厉害?生:数学老师比较厉害。
师:第二轮,语文老师得了10分,数学老师得了9分,这一轮谁比较厉害?生:语文老师比较厉害。
师:到底谁比较厉害,接着往下看。
(出示完整数据)师:这回该怎么比?预设1生1:可以比总数,看看哪组得分高。
生2:比总数的话不公平,因为数学组的人数比语文组少,所以应该比平均数。
预设2:生:可以比平均数师:那可不可以比总数呢?生:比总数的话不公平,因为数学组的人数比语文组少,所以应该比平均数。
二、揭示课题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平均数(板书)。
三、新课探究探究一、算术平均数的意义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师: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的平均得分应该怎么求呢?学生尝试计算汇报交流生:语文老师:(7+10+6+7+6+9)÷6=7.5(环)数学老师:(9+9+5+8+9)÷5=8(环)师:为什么语文老师除以6,而数学老师除以5呢?生:因为语文老师有6人,而数学老师有5人。
师:那应该怎么计算平均数?生:先把总和求出来,再除以人数就可以了。
小结: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值的平均数。
平均数=总和÷个数(板书)平均成绩能反映这一组的总体水平探究二、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师:英语老师派出了6名,成绩如下图所示(865476)(插入条形统计图)请你先估计一下,英语老师的平均得分大约是多少?学生猜测:6、5.5、6.5……追问:可能大于8吗?生:不可能,因为最多的只有8,平均分不可能超过8.师:那会不会小于4呢?生:不可能,最少的都有4,平均分怎么可能低于4.师:所以,英语老师的平均得分在那两个数之间。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3. 条形统计图(二) ▏沪教版 11张
单位:kg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某水果商店卖出各种水果统计图
单位:米
2200
1997
2000
2012
1800
1600 1532
1400
1440 1512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泰山 华山 恒山 嵩山 衡山
我国五岳(泰山、华山、恒山、嵩山、衡山)高度统计图
某地区一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
天气情况
称
某地区一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
气
况
数 12 10
7
纵轴
某地区一月份天气情况统计图
单位:天
(单位长度) 12
10
8 6 4 2 0
2
统计标题
横轴 (统计项目)
用直条的长度来表示数量多少
的统计图 称 条形统计图
我校各年级参加科技活动人数统计图
请设想一种需要统计的情况,尝 试完成统计图
注意:统计标题 统计项目 单位长度 单位名称
(单位:人)
120 100 80 60 40 20
0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1)参加科技活 动哪个年级人数 最多?哪个年级 人数最少?
2)一年级比三 年级少多少人? 五年级比四年级 多多少人?
3)请根据统 计图,自己编 一些问题让组 内同学回答。
中国近四次奥运会所得金牌数量统计图
单位:枚 32 28 24 20
16 12 8 4
0
1992年 1996年 2000年 2004年
中国近四次奥运会所得金牌数量统计表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初步》说课稿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初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是针对五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教材,其中包含了《统计初步》这一章节。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
本章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掌握调查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学会使用条形图和折线图表示统计数据;4.能够对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通过学习本章节,学生将能够培养对数据的观察、整理和分析能力,为以后更深入的统计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 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统计图表的作用; - 学会收集数据并用条形图和折线图进行展示; - 能够分析和比较统计图表中的数据。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 统计的基本概念与统计图表的作用; 2. 收集数据并用条形图和折线图展示。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 1. 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步骤; 2. 统计图表的分析和比较。
四、教学准备为了保证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我准备了以下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展示板;3.PPT:包含统计概念和统计图表的相关图片;4.学生参与活动准备:纸张、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展示板上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统计图表的作用,并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联系。
激发学生对统计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2. 学习统计的基本概念通过PPT介绍统计的定义,以及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了解统计的重要性,并与实际问题进行联系,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步骤通过PPT介绍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确定调查问题、设计调查方案、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统计调查的实际过程,并了解数据的重要性。
4. 学习条形图的绘制和分析通过PPT示范和学生参与的方式,教导学生绘制条形图的步骤和技巧。
学生根据课堂上的示例练习绘制条形图,并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统计(平均数的应用)▏沪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统计(平均数的应用)▏沪教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统计(平均数的应用)▏沪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具体是第3.3节统计(平均数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求法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将平均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求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计算平均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统计表、计算器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们提前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给学生展示了一组数据,表示某班学生去年参加数学竞赛的成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求这组数据的平均分。
2. 讲解概念:我简要介绍了平均数的定义,强调了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3. 例题讲解:我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演示了如何求平均数,让学生跟随我的步骤一起计算,并解释了每一步的含义。
4.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
5. 应用拓展:我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六、板书设计平均数的定义:所有数据的总和÷ 数据的个数求平均数的步骤:1. 列出所有数据2. 将数据相加,得到总和3. 将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七、作业设计1. 计算下列数据的平均数:23, 45, 67, 892. 你的家庭每个月的用电量是多少?请计算出过去一年的平均每月用电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平均数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平均数,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栏目统计分析与教学建议
积极 的学 习方式 。 ”
思” 内容 , 其设 置 的数 量甚 至要 远 高于 “ 活 动
与探究” 栏 目。这一栏 目的设置 , 旨在引导 学 生改变学习方式 , 进行独立 思考 , 加 深理解 程 度, 提高表 达 能力 。根 据这 一栏 目在相 应 章
2 1 3 1 0 0
2 o 1 4  ̄7
教 育 研 究 与 评 论・ 课 堂 观 察
凄 睁
由统计分 析 , 可 知 沪教 版初 中化 学 教材 在栏 目设置上有 如下 特点 :
( 一) 栏 目类 别 多、 数量大 , 但 重点突 出
和交流讨论 中学 习化 学 知识 , 提 高学 生 的科 学探究能力 。 ” 此外 , 这2 个 栏 目中的实验 内容 、 形式 丰 富多样 。从 实现 ( 探究) 方式 上 , 可 以分为 学
节 中的位置 , 可 以大致 推定 “ 交 流 与讨 论” 活
加上“ 观察 与思 考” 栏 目, 与 实验 有关 的
动在相应课时 中的作用 : 放在章节 前面 , 是 为 了铺垫 引 入 ; 放 在 章节 后 面 , 是 为 了 回顾 巩
栏 目总计 7 3 个, 占所有栏 目的 3 4 . 3 9 / 6 。这从
2 6 3 1 1 7
2 1
小计 占 比
4 3 2 O . 2
2 4 1 1 . 3
4 9 2 3 . 0 A o
1 2 5 . 6
1 6 7 . 5 %
3 5 1 6 . 4
7 3 . 3
2 7 1 2 . 7 %
栏 目的大量设 置和有机整 合 , 遵 照 了《 义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3统计(平均数的应用)▏沪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3 统计(平均数的应用)▏沪教版在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我讲授了 3.3统计(平均数的应用)这一节的内容。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我讲授的内容是第3单元的第3节,即统计(平均数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平均数的定义、求法以及如何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并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平均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解答过程,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实际问题的作业,让学生运用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解决实际问题。
题目是:小明有一批苹果,其中有10个大的,20个小的,30个一般的,求这批苹果的平均大小。
答案是:这批苹果的平均大小为一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待提高。
在课后,我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均数。
同时,我也可以通过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总的来说,我对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通过实例和练习,他们对平均数的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将平均数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关注的,并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2 统计(条形统计图一) ▏沪教版 (共10张PPT)
小丁丁画了一张条形统计图,你看得懂吗?
③根据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填表: 班级秋游购买冷饮情况
种类 人数 (人)
蛋筒 10
棒冰 冰淇凌
8
16
雪糕 12
小丁丁画了一张条形统计图,你看得懂吗?
②参加哪种兴趣班的人数最多?有几人? 答:参加数学兴趣班的人数最多。 有11人。
③参加数学兴趣班的比参加绘画兴趣班 的多几人? 答:参加数学兴趣班的比参加绘 画兴趣班的多3人。
(人) 6
二3班和二4班上半年每月过生日人数统计表
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人数 (人)
4
8
6 10 6 12
5
4
3
2
1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几每8月月一过过格生生表日日示的的几人人数数?比最7多月?多几人? 答:98每月一过格生表日示的1人数。最比7多月。多2人。
练一练:根据右面的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参加兴趣班人数统计
①右面的条形统计图中,1格表示几人? 答:1格表示1人。
二3班每月过生日人数统计表
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人数 (人)
4
5
3
4
3
5
3
5
6
4
33
二3班每月过生日人数统计表
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人数 (人)
沪教版三下:条形统计图(二)课件(16张PPT)
0格表示 10瓶,有7格。
(×) 雪5×糕8的=4数0(量个比)矿泉水的1多0×。7=70(瓶)
1格表示 5个,有3格。1格表示 10瓶,有两格半。
(×) 蛋3×糕5的=1数5(量个比)汽水的多10。×2+10÷2=25(瓶)
1格表示 5个,有8格。 1格表示 10瓶,有4格。
某地202X年9月天气情况条形统计图
1格表示2天
运动会门口
我记下了参加运动会的车辆情况
车辆类型 大客车 轿车 摩托车 自行车
数量
15
32 24 37
车辆类型 大客车 轿车
数量
15
32
51格格表表示示120辆,10÷5=2
摩托车 自行车
24
37
15
15
5格
大客车
轿车
摩托车
自行车
车辆类型 大客车 轿车 摩托车 自行车
(√) 雪5×糕8的=4数0(量个和)橙汁的一样10多×4。=40(瓶)
小巧统计了三年级同学最喜欢的图书情况,但不谨慎弄 脏了一些数据,你能帮她把统计表和统计图填完整吗?
三年级同学最喜欢的 图书情况统计图
(个)
() 40
() 24
() ()
三年级同学最喜欢的图书情 况统计表
名称 漫画书 故事书 科普书
人数
48
喜欢漫画书的人数是喜欢 故事书的2倍;喜欢科普书 的人数是喜欢故事书与漫 画书的总和的一半。
0
漫画书 故事书 科普书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练习: 练习册p54-55
数量
15
32
24 37
37 24
15
5格
2024沪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
2024沪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
一、数与运算。
1. 1 - 10的认识。
- 会数1 - 10的数,能正确书写这些数字。
例如,通过数小棒、数手指等方式认识数字的意义。
- 了解数的顺序,知道1后面是2,2后面是3等等。
可以制作数字卡片,打乱顺序后让孩子重新排序。
2. 1 - 10的加减法。
- 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如把3个苹果和2个苹果放在一起,一共有5个苹果,写成算式3+2 = 5。
通过实物演示,如小珠子、积木等,让孩子直观感受加法运算。
- 减法:知道减法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如有5个气球,飞走了2个,还剩3个,算式是5 - 2=3。
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如分糖果等进行练习。
二、图形与空间。
1. 认识简单图形。
-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可以在生活中找这些图形的实例,如书本是长方形,手帕是正方形,三角尺是三角形,硬币是圆形。
- 能够区分不同图形的特征,如长方形有四条边,相对的边一样长;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等。
2. 位置与方向。
-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如让孩子指出自己的左边是谁,前面有什么东西等。
三、分类与统计。
1. 分类。
- 能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如把颜色相同的气球放在一起,把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一起等。
2. 简单统计。
- 初步了解统计的概念,如统计班级里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用简单的符号(如画圈)来记录数量。
第三单元统计-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统计(提高)(平均数、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的应用)一、直接写得数6%1.25×3.8×8= 0.25×16.9×4=2.5×(4-0.4)=15.2-4.1-4.9= 24÷0.3÷0.8= 5.6+5.6+5.6×8=二、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24%0.125×3.2×2.5 3.786×101-3.786(5.5×0.48+4.5×0.48)÷9.6 [(1-0.05)÷1.9+0.1]×0.3 (12.5-0.25)×3.2 56.56÷0.7÷0.8三、列式计算 8%1、3.2除6.4的商加上0.25与4的积,和是多少?2、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31,其中甲数是42,求乙数。
四、只列式不解答 15%1、修路队修路,第一天修36米,第二天修42米,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2、解放军行军,第一天行28千米,第二天行31千米,第三天上午行18千米,下午行16千米,平均每天行几千米?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共行驶100千米,后3小时平均每小时行驶40千米。
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4、小胖四次数学测验成绩,第一次96分,第二次100分,第三和第四次都是92分。
他四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5、小巧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语文87分,数学95分,英语成绩是多少分?五、根据问题列式计算 8%英文打字班有3个小组,每组6人,10分钟共打英文单词900个。
1、平均每组打几个?2、平均每分钟打几个?3、平均每组每分钟打几个?4、平均每人每分钟打几个?六、填空 6%1、小胖跳绳,前3次共跳144下,后2次共跳126下,平均每次跳下2、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5厘米、150厘米、144厘米、142厘米、14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在大于和小于之间3、在145、147、149、151、153中,是它们的平均数七、判断 4%1、小巧练字,前两天各写15个,第三天写21个,小巧平均每天写12个字……()2、运输队前三天平均每天运货15吨,后4天平均每天运13吨,这一星期平均每天运货14吨……………………………………………()3、第一组12人共植树24棵,第二组10人共植树20棵,平均每组植树几棵?算式是:(24+20)÷(12+10)………………………………()4、在争章活动中,第一小队5人各得章枚数是6、4、5、7、8,第二小队4人得章枚数是8、6、7、7,第二小队平均每人得章枚数比第一小队平均每人得章枚数多………………………………………………()八、选择 4%1、甲车间3天生产零件90个,乙车间6天生产198个,两个车间平均每天生产几个零件?算式是A、(90+198)÷2B、(90+198)÷3C、(90+198)÷(6+3)D、90÷3+198÷62、李师傅2月份得奖金410元,3、4月份各得奖金515元,平均每月得奖金多少元?列式错误的是A、(410+515×2)÷3B、(515+410+515)÷3C、(515+410)÷33、甲、乙、丙平均体重40千克,丁体重36千克,他们4人的平均体重是千克A、38B、39C、19D、284、小亚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平均成绩是92分,语文90分,数学成绩不低于分A、93B、78C、86D、95九、应用题 25%1、小亚一周做键子的情况如下表:小亚平均每天做多少只键子?2、小胖家八月份1周喝豆量如下表:小胖家这周平均每天大约要喝多少豆奶?(得数凑整到个位)3、小丁丁去必胜客打工,前三个月的平均工资是900元,加上第4个月的工资后,她的月平均收入是950元,小丁丁第4个月收入为多少元?4、“机器猫”厂今年一月份生产“机器猫”2340个,二月份生产2490个,三月份生产的和一月份同样多,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生产“机器猫”多少个?5、小丁丁测量了自己走5步的路程,测了4次,分别是3.5米,3.7米,3.6米,3.8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统计表初步②》教学设计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初步的数据概念。他们对简单的数数、比较和分类等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统计表的概念和运用还较为陌生。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需要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统计表的认知水平:大部分学生可能还未完全理解统计表的结构和作用,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引导他们逐步掌握。
5.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在认知、操作和兴趣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学会制作和填写统计表,并运用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统计表进行数据整理、比较、排序和分类的能力,以及将统计数据可视化的能力。
3.模拟实践,巩固知识
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填写统计表、绘制条形图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如引入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应用场景,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5.反馈评价,激励进步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师评等,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表现,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学生可以尝试创建一个关于自己学习时间分配的统计表,反思自己的时间管理,并提出改进措施。
4. **家庭作业**:
-请家长参与,与孩子一起完成一次家庭活动数据的统计表制作,如记录一周的家庭开支、观影次数等,并在家长会上分享。
-完成一份“统计表小报”,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主题,通过绘画、文字等形式,展示统计表制作的过程和结果。
接着,我会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一张简单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张表格是用来干什么的?它由哪些部分组成?通过观察、提问和思考,激发学生对统计表的兴趣,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统计表初步》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统计表初步》数学教案教学目标:•能够观察一组简单的统计数据,并将其转化为统计表。
•熟练掌握统计表读取和分析技巧。
•能使用已有的统计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教学内容:•统计表初步 - 130页。
•统计表读取和分析技巧。
•数据分析和结论的提出。
教学时间:本教学计划共分为总共4学时,安排如下:•第一学时:讲解统计表的基本概念及组成要素,分析统计表的作用。
•第二学时:介绍如何将一组数据转化为统计表,演示读取统计表的基本方法。
•第三学时:讲解如何利用已有的统计表进行复杂数据的分析,介绍数据分析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第四学时:查漏补缺,把整个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并作出评价。
教学步骤:第一学时:1.教师介绍本课程内容并解释为什么需要学习统计表。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讲解统计表的基本概念及组成要素。
3.带领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的统计表,让学生领会统计表的作用。
4.对比不同的统计表,让学生识别并理解不同的表格类型和不同的用途。
第二学时:1.教师把统计表的概念与读取分析放在一起,带领学生认识如何读取和分析统计表。
2.教师提供具体示范,在黑板上把一个简单的统计数据表转化为统计表,并在实际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把相关数据转化为统计表。
3.教师编写一些练习题来帮助学生练习读取和分析统计表的技巧。
第三学时:1.教师将实际问题与现有数据相关联,讨论如何使用已有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2.老师分析一些复杂的统计表,解释数据分析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3.老师提供一些案例或实例,让学生使用已有的统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提出结论。
第四学时: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让学生意识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2.教师通过游戏和其他互动方式进行测试,评估每个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指出学生在应用统计表与数据分析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方法:1.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视频教学、小组讨论、课堂游戏等; 2.针对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实践和培养思维创意能力; 3.鼓励学生在课下积极探索、调研和讨论,形成学习共同体。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统计(条形统计图) ▏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统计(条形统计图)▏沪教版条形统计图(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第一学期课本41-42页,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1、通过教师引导,能初步认识并读懂条形统计图。
2、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图形和分析图形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简单的、每个刻度代表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1刻度代表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要有统计意识,感受数据隐含的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生日吗?那么如果老师想知道我们班每个月过生日的人数,怎么办?(用“正字”或用“杠”记录)师:用正字或符号杠来记录这一过程就是在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现在小丁丁班每个月过生日的人数已经给我们收集好了数据。
采用的是什么方法?(站队)师:那收集好数据,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呢?(统计表)(板书:整理数据统计表)二、条形统计图1、完成统计表出示课本41页图。
师:根据这幅图,请小朋友来完成统计表。
教师用课件完成统计表。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个月过生日的人数,并完成了这张统计表。
请小朋友观察统计表,说一说哪个月过生日人数最多?哪个月过生日人数最少?你是怎么找到的?(一个一个月去看)师:统计表中能够一眼看出每个月过生日的人数,但是要想知道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数最多,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数最少,还得将这12个月的人数都看一下。
师:整理数据除了我们已经学过的用统计表,还可以用其他的统计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统计图。
(板书:统计图)2.认识统计图师:1月有4个人过生日,2月有2个人过生日,3月有3个人过生日。
为了更规范,我们把它放在表格里,1个人用一个小方格表示,所以1月有4个人过生日,画4个小方格。
这样的一格代表1人。
所以我们左边标数从几开始标?(0,1,2,3,4,5,6)2月有2个人过生日,画2个小方格。
3月有3个人过生日,画3个小方格。
二年级上册数学- 统计(统计表初步) PPT沪教版 (13张)
数量(只)
4
11
8
6
统计表可以竖着也可以横着
二年级上册数学- 统计(统计表初步) PPT沪教版 (13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统计(统计表初步) PPT沪教版 (13张)
第二关
工作人员记录了乐园场所活动的小朋友人数,根据工作人员的记录填写统 计表。
沙池 正 滑梯 正 正 正
荡秋千
气垫床 正 正
项目 气垫床 滑梯 荡秋千 沙池
统计
这么多项目,第一个应该 玩哪个呢?
二年级上册数学- 统计(统计表初步) PPT沪教版 (13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统计(统计表初步) PPT沪教版 (13张)
请用划“正”字的方法投票选出米奇应该吃哪个水果呢?
二年级上册数学- 统计(统计表初步) PPT沪教版 (13张)
这是我的小伙伴们 最喜欢的水果冰激情凌况销售情况
8 12 10 4 6
Hale Waihona Puke 二年级上册数学- 统计(统计表初步) PPT沪教版 (13张)
一起来闯关
二年级上册数学- 统计(统计表初步) PPT沪教版 (13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统计(统计表初步) PPT沪教版 (13张)
第一关
完成统计表:
面包个数统计表
面包
豆沙面包
火腿面包
三明治面包
肉松面包
数量(只)
人数(人)
13 17 4 6
二年级上册数学- 统计(统计表初步) PPT沪教版 (13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统计(统计表初步) PPT沪教版 (13张)
第三关
二年级上册数学- 统计(统计表初步) PPT沪教版 (13张)
根据上述统计表,你可以提出 什么问题,并解答。
沪教版小学数学辅导练习题书推荐
沪教版小学数学辅导练习题书推荐沪教版是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教材体系,针对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了精心编写。
在数学教学方面,沪教版秉持着"因材施教、启发思维"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内容,沪教版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数学辅导练习题书。
下面将为大家推荐几本优秀的沪教版小学数学辅导练习题书。
一、《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该教材以趣味性、启发性为设计理念,通过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题目设置灵活多样,既有填空题、选择题,也有简答题、计算题等等。
同时,书中还融入了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数学思维。
二、《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该练习题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图形拼图、逻辑推理等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
书中还以游戏的形式设置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这本练习题书主要着重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通过大量的运算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的应用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同时,题目还涵盖了几何图形和度量衡等内容,帮助学生扩展数学知识面。
四、《沪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这本练习题书突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逻辑题和推理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思考中提高数学水平。
书中还融入了一些与环境保护和科学探究相关的题目,培养学生对环境和科学的关注与思考。
五、《沪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该练习题书以拓展学生思维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
题目涉及了计算、代数、几何、统计等多个数学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书中还穿插了一些趣味的数学游戏和挑战题,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总结:沪教版小学数学辅导练习题书结合了丰富的题目类型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是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启蒙教材,内容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方面。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丰富的图文结合,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数学、喜欢数学,并培养基本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包括:1.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能够区分它们的特征。
3.了解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统计和比较。
4.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知识点梳理本册教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1.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2.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4.简单的统计和比较四、章节重点分析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重点内容,如“加减法的应用”章节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实际运用,能够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图形的认识”章节则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并区分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等。
五、难点解析与策略对于一些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如加减法运算中的进位和借位问题、图形的空间想象等,教材提供了相应的解析和策略。
例如,通过形象化的图示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通过实物模型或多媒体资源来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六、教学资源与辅助为了更好地支持教学,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如教学挂图、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
这些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七、教学方法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游戏化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
八、评价与反馈机制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教材建立了评价与反馈机制。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沪教版九年级数学是中国上海地区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教材。
下面我将为你写一篇关于沪教版九年级数学的文章,简要介绍该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是沪教版数学系列教材中的一本,主要针对九年级的学生。
这本教材紧密贴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编写团队充分吸取了国内外先进的数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线索设计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材以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应用为主线,课程内容涵盖了数与代数、几何、函数、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
教材内容丰富,安排合理,既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通过丰富的例题和习题,学生可以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沪教版九年级数学注重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精神。
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和实践性任务,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维活动来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
此外,教材还特别强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与传统教材相比,沪教版九年级数学更加注重数学的应用。
教材中的大部分例题和习题都与实际生活和其它学科相关,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的来说,沪教版九年级数学是一本贴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教材。
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性的学习任务,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这本教材在中国上海地区得到了广泛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与反思3.2,统计(平均数计算)▏沪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与反思3.2,统计(平均数计算)▏沪教版平均数的计算课题平均数的计算(二)课型新授教材分析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一种常用的统计量,它刻画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
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
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
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平均分与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结合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知道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这一知识既是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继续,又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做准备。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选用适当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结果等内容,因此对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有了一定条件,这也构成了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
同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需进一步培养。
班级中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能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有待加强,少数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强,需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本节课采用激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去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平均数,体会到平均数的意义。
同时为今后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教学目标1、知道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2、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比较得出总数变化时平均数计算的方法。
小班化教育“主动-有效”驱动单“主动-有效”的追求目标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生生、师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交流中,激发现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进一步理解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式统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表反映了丰富 更清楚地表示出各种
的信息,同时 数量的多少,便于直
也便于从整体 观、形象地比较两种
上了解、对比、 或多种数量之间的关
分析数据。 系。
这些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
你能用表格、图表的方式来反应全班同学对 它们的喜爱程度吗?
(1)两个班 的运动会总得分各是多少? (2)五年级二班哪些项目的成绩比五年级一班好 一些?哪个项目的成绩比五年级一班差一些?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五(2)班才艺学习统计表
2018年3月
人 性别 组 别数
从表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三、四年级学生参加社团的人数统计图
数量/人
30
2017年12月
三年级 四年级
25
25
20
18
20
15
15
12
12
10
10
8
5
0
幸福涂涂 足球
篮球
航模组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通过我们刚才的回顾,复式统计表和复式统 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呢?
•
6.小说通过对马里诺在饭店和家里活 动状态 的对比 ,表达 了作者 对底层 人民的 同情和 对社会 的批判
•
2.间或有水鸟扑楞楞地从岸边的芦苇 丛中飞 出,引 起一串 更响亮 的笑声 。当此 起彼伏 的棒槌 声渐渐 停息下 来,女 人们会 就着河 水洗发 ,会将 清清的 水面当 作妆镜 ,欣赏 一番自 己的容 颜,一 朵红云 会腾上 脸来。
•
3.当湖风温暖地沿着苇荡穿行的日子 ,芦花 开始出 穗,男 人们开 始下湖 忙活。 这时候 的女人 也忙碌 起来, 她们像 莲花一 样开放 在近湖 和堰塘 里,一 个个小 小的木 桶,一 根根细 长的竹 篙,让 女人们 融入到 一片诗 意之中 。
其他统计图扇形图综合图来自线状图立体饼状图
散点图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
获、新的想法或新的疑问吗?谁跟大 家分享一下?
谢谢
•
•
1.织网是女人的活计,树阴下,那些 穿花似 的巧手 忽上忽 下,令 人眼花 缭乱。 一级一 级的石 板台阶 ,一个 一个的 水埠头 ,女人 的嬉闹 声里, 常常掺 杂着汉 子粗粗 的嗓门 ,泥土 一样朴 实。
•
4.在我的水乡,采菱一般是女人的专 利,说 笑之间 ,她们 的纤纤 十指飞 快地摘 着水面 上的菱 角,熟 练得就 像在做 纳鞋底 一样的 针线活 ,不一 会儿. 木桶就 满了, 女人们 将木桶 划到岸 边,麻 利地用 筐篓装 好,然 后舀干 木桶里 的水, 又轻盈 地划进 菱花丛 中。
•
5.一趟趟下来,岸边的菱角成了小山 ,女人 的衣服 开始湿 透,会 显出好 看的曲 线。偶 尔有汉 子心疼 婆娘, 也划着 木桶采 菱,他 们笨拙 的姿势 往往引 来女人 的笑声 ,有时 木桶翻 了,男 人和菱 角一起 滑落到 水里, 这时候 ,女人 的笑声 会更加 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