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催化剂的发展
探究合成氨催化工艺与技术发展
探究合成氨催化工艺与技术发展作者:张苗李德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8年第07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合成氨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分析,然后对合成氨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思考和阐述,希冀对相关的行业提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合成氨;催化工艺;技术氨工业的巨大成功不仅解决了人类对人口增长的需求,而且促成了一系列基本理论的发展。
氨合成铁催化剂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彻底的催化剂之一。
但是关于合成氨的真实性的讨论还没有结束。
氨催化剂的结构和生成氨的机理还存在许多问题。
随着石化、聚合物、碳化工、环境催化等领域的兴起,合成氨催化的相对地位逐渐下降。
目前,它不是催化研究的主要方面,但合成氨工业及其催化剂的技术进步将不会停止。
1 合成氨催化剂氨工业需要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具有较高活性的催化剂。
目前,工业催化剂在高温(不同压力)下的催化效率已达到90%以上,接近于平衡氨浓度。
另一方面,工业氨合成的单一转化率,即氨合成率仅为15%~25%,大部分气体需要循环,增加了能耗。
为了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转化率,必须降低反应温度。
因此,氨合成催化剂研究的总发展趋势就是开发低温高活性的新型催化剂,降低合成氨反应温度,提高氨的平衡转化率和单程转化率。
1.1 Fe3O4基传统熔铁催化剂Harbe:和Mittasch等开发成功合成氨铁催化剂以来,人们就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一般认为,以Fe3O4为母体的催化剂活性最高,火山活动曲线几十年来一直是经典的结论。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所有工业合成氨铁催化剂,其主要化学成分均为Fe3O4。
1979,英国ICI公司率先加入氧化钴,成功开发了Fe-C。
该催化剂提高了活性,并成功地应用于ICIS-AMV工艺。
自那时以来,许多学者加入稀土氧化物来改善催化剂的性能,但其活性不能超过Fe-Co催化剂。
利用共催化剂提高传统熔铁催化剂的活性是非常困难的。
1.2 FeO基氨合成催化剂的发现铁的氧化物有3种,如Fe3O4、FeO和Fe2O3。
合成氨催化剂的发展p
研究发现具有维氏体(WÜstite, Fe1-XO , 0.04≦x≦0.10)相结构的氧 化亚铁基氨合成催化剂具有最高活性 (氧化态 XRD谱如下图1),否定了 磁铁矿(Fe3O4 )相还原得到的催化 剂具有最高活性的经典结论。
➢大多数铁系催化剂都是用经过精选 的天然磁铁矿通过熔融法制备的, 习惯称熔铁催化剂。
铁系催化剂活性组分为金属铁。 未还原前为FeO和Fe2O3,其 中FeO质约为 0.5,一般在0.47~0.57之间, 成分可视为Fe3O4,具有尖晶
石结构。
之后人们通过大量试 验发现,铁比值与熔 铁基合成氨催化剂的 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一致认为最佳铁比 值为0.5、最佳母体 相为磁铁矿,铁比值 与活性的关系呈火山 形分布。目前为止世 界上所有工业铁基合 成氨催化剂的主要成 份都是Fe3O4。
➢开发低温高活性的新型催化剂,降低反应 温度, 提高氨的平衡转化率和单程转化 率或实现低压合成氨,一直是合成氨工业 的追逐目标。从最初的钌基催化剂的发 明,到铁基催化剂体系的创立和三元氮 化物催化剂的问世,都说明了人们在探 索合成氨道路上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1.1 熔铁催化剂
长期以来,人们对氨合成催化剂作了大量 的研究,发现对氨合成有活性的一系列金 属为Os,U,Fe,Mo,Mn,W等,其中一 铁为主体的铁系催化剂,因其价廉易得、 活性良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合成氨 工艺中被广泛使用。
工艺过程是可行的。 于是他成功地设计了 原料气的循环工艺。 这就是合成氨的哈伯 法。
合成氨催化剂的生产和技术
合成氨催化剂的生产和技术发布时间:2023-01-04T05:52:04.71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17期作者:张鹏[导读] 合成氨广泛用于工业硝酸、盐铵和化肥的生产过程,间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有关工业对氨的需求以吨计有所增加,这是工业建设和化学发展的基本原料之一。
张鹏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安 727307摘要:合成氨广泛用于工业硝酸、盐铵和化肥的生产过程,间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有关工业对氨的需求以吨计有所增加,这是工业建设和化学发展的基本原料之一。
但是,作为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传统的合成氨往往消耗更多的能源,产生较少的效益。
因此,对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开发不断进行推导。
本文介绍了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开发,讨论了最新的合成氨研发趋势,供参考。
关键词:合成氨;催化剂;新技术;研究进展前言作为合成氨化工的重要原料,在中国工业建设和经济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合成氨相关催化剂的开发也是化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合成氨工业在实际生产中也消耗大量能源在全球气候日益受到灾害威胁的时候,化学研究人员必须加倍努力,改进现有的催化剂,以提高合成氨工业的总体效率。
1 铁基催化剂的研究1.1铁系氨合成催化剂A-110-1催化剂是一种以铁-氨为基础的合成催化剂,主要由磁铁矿的传统熔炼形成。
为了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结构催化剂如Al2O3、K2O、CaO、BaO等。
已添加到准备中。
其作用是利用这些高熔点折射氧化物作为活性物质的α-Fe晶体的绝缘材料,防止容易发生摩擦的微晶接触,从而提高催化剂体的热稳定性。
SiO2 _ 2通常是从磁铁矿原料引入的,其适当存在类似于Al2O3,它可以稳定铁颗粒,提高催化剂的热阻和水的毒性。
催化剂的组成和含量在熔化状态下相互作用,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
尤其是还原催化剂表面化学成分对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合成氨催化剂
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摘要:合成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合成氨工艺和催化剂的改进对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有巨大影响。
文章对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提出合成氨催化剂的发展建议。
目前,铁是合成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催化剂,它具有高内在活性,长使用寿命和高密度特点,活性温度在500℃左右,尽管铁催化剂有许多优点,但人们一直在努力开发新型催化剂。
关键词: 合成氨; 催化剂; 传统熔铁催化剂;钌基催化剂研究进展合成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主要用来生产化肥、硝酸、铵盐、纯碱等。
作为化学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合成氨也是一个大吨位、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
因而, 合成氨工艺和催化剂的改进将对降低能耗, 提高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
开发低温高活性的新型催化剂, 降低反应温度, 提高氨的平衡转化率和单程转化率或实现低压合成氨, 一直是合成氨工业的追逐目标。
钌基催化剂的发明、铁基催化剂体系的创立和三元氮化物催化剂的问世无不凝聚了几代科研工作者的心血。
钌基催化剂的发明、铁基催化剂体系的创立和三元氮化物催化剂的问世无不凝聚了几代科研工作者的心血。
氨合成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且气体体积缩小的过程,从热力学角度考虑,要达到或接近平衡转化率,催化反应应该在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力下进行。
然而温度的降低会使反应速率下降,压力的提高又会使能耗大大增加。
从20世纪初Harber等开发出合成氨铁催化剂以来,铁催化剂在氨合成中的应用就越来越广泛。
该催化剂具有价格低廉、稳定性好等特点,一般采用熔融法制备,以磁铁矿和铁为主要原料,添加各类助剂化合物,经电阻炉熔炼后,再冷却、破碎筛分成不同颗粒的铁催化剂。
研究表明,最好的熔铁催化剂应该只有一种铁氧化物(单相性原理),任何两种铁氧化物的混杂都会降低催化活性,而铁氧化物氨合成的活性次序为:Fe1-xO>Fe3O4>Fe2O3>混合氧化物。
合成氨催化剂
铁基催化剂的双峰形活性曲线
.
结果表明:在7.0~7.5MPa等压合成氨工 艺条件下,A301催化剂的氨净值为10~12%, 在8.5MPa或10MPa微加压合成氨工艺条件 下,氨净 7.0~7.5MPa 可高达12~15%,可以 满足合成氨工业经济性对氨净值的要求。目 前我国生产的A301催化剂起始温度在 280~300℃,主期温度在400~480℃,使用 温度在300~520℃,使用压力在8.0~32Mpa, 氨净值为12~17%。因此采用A301催化剂实 现等压或微加压合成氨是可行的,并且可获 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
经典火山活性曲线
关于合成氨熔铁催化剂,人们一直都认为R值 (即Fe2+/Fe3+)为0.5时其催化活性达到最佳状 态,这一经典理论沿袭了80多年,直到刘化章 等人找到了性能更佳的新的熔铁催化体 系———维氏体Fe1-XO体系才突破了这一经 典结论,标志着合成氨催化剂进入了一个新 的发展时期。
.
.
3.6 纳米三氧化钼
MoO3是合成氨脱硫工序催化剂的活性组 分。
有学者以低品位钼精矿为原料,用热分解 法制备出了接近纳米级的MoO3微粒。
.
由于纳米材料的小尺寸及特殊的表面结构, 使得纳米催化剂具有特殊性能。和传统催 化剂相比,纳米催化剂的平均选择性提高 5~10倍,活性提高2~7倍。纳米催化剂的 这些优异性必将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
例如:以硫酸亚铁铵、草酸和丁醇为原用 液相化学沉淀法先进行沉淀反应,再进行干还 原,制备出了粒径为100~300 nm的纳Fe3O4的 微粒:以二氯化铁、三氯化铁和氨水原料,用 液相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了平均11.8 nm的纳 米微粒;以硝酸铁和草酸铵料,制备出纳米级的 Fe3O4微粒。
合成氨催化剂
合成氨催化剂简述合成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化肥、硝酸、铵盐、纯碱等。
作为化学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合成氨也是一个大吨位、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因此合成氨工艺和催化剂的改进对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巨大影响。
我国合成氨催化剂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合成氨催化剂主要类型是铁基催化剂,同时对钌基催化剂也有所研究。
1 铁基合成氨催化剂铁基合成氨催化剂价格低、稳定性好,制备时通常采用用熔融法,主要的原料是利用磁铁矿和铁,另外添加不同类的助剂化合物,再用电阻炉将其熔炼,后冷却、破碎筛分,最终形成不同颗粒大小的铁催化剂。
早在合成氨催化剂研究的初期,研究人员就发现用天然磁铁矿还原得到的催化剂效率远优于其它铁化合物。
随后根据纯铁催化剂的活性与还原前氧化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实验发现铁比值与熔铁基合成氨催化剂的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常认为以Fe3O4为母体的催化剂具有的活性最高。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所有工业氨合成铁催化剂,无一例外,其主要化学组成都是Fe3O4。
2钌基合成氨催化剂钌基合成氨催化剂也被称为第二代氨合成催化剂,它是一类新型负载型催化剂。
在我国的研究较晚,目前的工业投入刚处于起步阶段。
其制备不同于传统的铁催化剂,通常选择适当的母体化合物,添加某种促进剂,采用浸渍法负载在载体上,经一定条件还原活化处理后,转化成活性组分。
催化剂中母体化合物、载体、促进剂对所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具有很大影响。
经历了近—个世纪的研究,合成氨催化剂技术可以说已相当成熟,但是传统的熔铁催化剂不符合低能耗的发展趋势,而钌基合成氨催化剂的价格昂贵,又不容易普及。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和世界最大产氨国,合成氨工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虽然国内对铁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钌基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对于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也未进行深入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这与我国是最大的产氨大国极不相称,因此我们合成氨这种高能耗产业的节能降耗还很漫长。
合成氨催化剂
合成氨催化剂的发展应用)摘要:合成氨催化剂是合成氨工业的核心内容,而合成氨工业是化学工业的支柱,在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简单介绍了一些典型的合成氨催化剂,以及对以后催化剂的发展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合成氨催化剂应用展望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和成化学品之一,而与合成氨产量密切相关的是合成氨催化剂,也就是说因为有了合成氨催化剂的发展才有了合成氨工业现在的发展现状。
最初的合成氨利用水电解和水煤气变换制氢,空气分离获取氮气,再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制氢的过程是非常昂贵的,随着天然气或石脑油水蒸气转化制氢催化剂的的开发,使制氢个过程更为廉价。
以及后续的Fe3O4基传统熔铁催化剂、F1-X O基熔铁催化剂、钌基合成氨催化剂等,对合成氨工业的发展都起着关键性的用。
1、Fe3O4基传统熔铁催化剂1913年,Harber和Mittasch A等成功开发了铁基合成氨催化剂[1]之后,人们对此进行了极其广泛和深入地研究,并且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多相催化科学和表面科学的发展。
早在合成氨催化剂研究的初期,研究人员就发现用天然铁矿还原得到的催化剂效率远优于其它铁化合物。
随后根据Almquist等人所确定的纯铁催化剂的活性与还原前氧化度之间的关系,人们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经典的火山形活性曲线,沿袭这一结论,得出了铁比值与熔铁基合成氨催化剂的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工业大学的刘化章教授在系统研究了合成氨催化剂活性随母体相成双峰形曲线分布而不是传统的火山形分布[2],成为合成氨催化剂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通常认为以Fe3O4为母体的催化剂具有的活性最高,并且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所有工业氨合成铁催化剂,无一例外,其主要化学组成都是Fe3O4[3]。
磁铁矿中所添加的促进剂的量虽然不多,但是对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得到应用的促进剂的研究包含三类:碱金属、氧化钴、稀土金属。
其中,铁基合成氨催化剂添加稀土金属后,如CeO ,富集于催化剂表面,不仅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而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催化剂的寿命。
合成氨催化剂
为3d64s2, 钌原子的电子构型为4d75s1, 钌 原子的次外层d 电子, 不仅比铁原子上的 多, 而且离核更远, 受内层电子的屏蔽更 大, 也就是说, 钌原子上的d 电子受原子核 的束缚更小。 在CO 和金属的相互作用中, B lyhoder 设 想, 从CO 分子的5R轨道上提供部分电子 到未满的金属d 轨道, 同时, 从d 轨道上反 馈电子至CO 的2P3 (反键) 轨道, 从而导致 了CO键的削弱。N2 与CO 是等电子分子, 同样的道理, Ru 对N - N 键也有类似的作 用。
的研究,发现对氨合成有活性的一系列金 属为Os,U,Fe,Mo,Mn,W等,其中一 铁为主体的铁系催化剂,因其价廉易得、 活性良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合成氨 工艺中被广泛使用。 大多数铁系催化剂都是用经过精选 的天然磁铁矿通过熔融法制备的, 习惯称熔铁催化剂。
铁系催化剂活性组分为金属铁。
未还原前为FeO和Fe2O3,其 中FeO质量分数24%~38%,亚 铁离子与铁离子的比值约为 0.5,一般在0.47~0.57之间, 成分可视为Fe3O4,具有尖晶 石结构。
各种钌系氨合成催化剂的动力学参数
表中钌系氨合成催化剂在动力学上可分为三类:
(A ) 无载体的催化剂(Ru粉, Ru2CsOH ) ; (B)无 促进剂的负载型催化剂(Ru/Al2O3, Ru/MgO ) ;(C) 氢氧化铯促进的负载型催化剂 (Ru-CsOH/Al2O3, Ru-CsOH/MgO )。
有学者分别以氯化镍为原料,
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和以硝酸 镍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 用液相化学沉淀法制备出了 18 nm和7 nm的NiO微粒。
3.5 纳米氧化锌
ZnO是合成氨工业中烃类蒸气转 化脱硫工序和低变(防护)工序催化 剂的活性组分。
合成氨催化技术与工艺进展
合成氨催化技术与工艺进展摘要:氨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化肥、硝酸、铵盐、纯碱等。
作为化工产业的支柱之一,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传统的合成氨生产工艺存在着吨位大、能耗高、能效低等问题。
通过改进氨合成工艺和催化剂的研发,将会大幅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增加氨的产量,合成氨工业一直追求开发新型低温高活性催化剂,以降低反应温度并提高氨的平衡和单向转化率。
在这一领域中,研究者们不断改进合成氨技术,发明了钌基催化剂、建立了铁基催化剂,并引入了三元氮化催化剂。
这些创新无疑对于合成氨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合成氨;催化技术;工艺进展引言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产品的产量决定了农民的收入、社会大众的粮食基础以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水平的调控。
而想要推进农产品的产量大幅提升就一定要重视对于化肥原料的使用,传统的做法是借助人、牲畜以及其他动物的粪便来施肥,这是因为这些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氨,但是其总量却是有限的。
因此,在工业技术革命的进程中,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合成氨作为最佳替代品。
目前,重点任务是研究合成氨催化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提高相应工艺的发展水平,以此为农业生产能耗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一、合成氨催化技术为了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合成氨工业需要在低压和低温条件下进行。
目前,工业催化剂在高温环境下拥有超过90%的催化效率,比如在475℃、15MPa的条件下使用A301催化剂可以实现接近100%的催化效率。
合成氨工业单程转化率约为15%—25%,气体循环追加动力消耗。
若希望提高单程转化率并增加催化剂活性,需降低反应温度。
英国BP公司研发出钌催化剂,我国开发了FeO基催化剂系统,使合成氨催化剂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钌催化剂将钌作活性成分,活性炭为载体,金属钾、钡为促进剂的催化操作,可提高氨合成综合效率,常压下69kj/mol为其活化能。
为保障钌这种稀贵金属充分利用,需在高分散载体上予以制备,其中浸渍法最常应用。
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展望一、引言合成氨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化工、医药等领域。
自1909年Haber和BoSCh首次成功实现合成氨工业化以来,合成氨技术经历了多次改进和优化。
其中,催化剂的研究与改进是提高合成氨效率和降低能耗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简要介绍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状况,着重概述近几年来铁基催化剂、铝土基催化剂、钉基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从绿色化学和工业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合成氨催化剂的发展进行展望。
二、铁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铁基催化剂在合成氨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方面。
近年来,科研工作者通过改进催化剂制备方法、优化催化剂结构、添加助剂等方法,提高了铁基催化剂的性能。
例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Fe-ZSM-5复合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且对H2/N2比值要求较低。
此外,一些研究者还发现,通过调节助剂的种类和含量,可以实现对催化剂性能的有效调控。
三、铝土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铝土基催化剂是一种以氧化铝为载体、活性组分为过渡金属的催化剂。
近年来,铝土基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其抗硫中毒能力和降低成本等方面。
一些研究者通过改进催化剂制备方法、优化载体的结构和性质、添加助剂等方法,提高了铝土基催化剂的性能。
例如,采用高岭土为载体制备的Co∕A120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且对H2/N2比值要求较低。
此外,一些研究者还发现,通过调节助剂的种类和含量,可以实现对催化剂性能的有效调控。
四、钉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钉基催化剂是一种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合成氨催化剂。
近年来,钉基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其稳定性和降低成本等方面。
一些研究者通过改进催化剂制备方法、优化活性组分的结构和性质、添加助剂等方法,提高了钉基催化剂的性能。
例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Ru/C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且对H2/N2比值要求较低。
此外,一些研究者还发现,通过调节助剂的种类和含量,可以实现对催化剂性能的有效调控。
工业合成氨催化剂
工业合成氨催化剂
工业合成氨的催化剂主要是铁催化剂和钴催化剂。
这两种催化剂都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促使氮气(N2)和氢气(H2)发生反应生成氨气(NH3)的关键组分。
1. 铁催化剂:铁催化剂是工业合成氨中最常用的催化剂之一。
它通常是以铁为主要活性成分,并结合了其他助剂和载体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铁催化剂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能够促使氮气和氢气在反应器中结合成氨气。
常用的铁催化剂包括铁-铝催化剂和铁-钾催化剂。
2. 钴催化剂:钴催化剂也是工业合成氨中常用的催化剂之一。
与铁催化剂相比,钴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能够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实现高效的氨合成反应。
钴催化剂通常以钴为主要活性成分,结合了其他助剂和载体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这些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反应条件、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成本以及工艺要求等。
此外,催化剂的研发和改进仍然是工业合成氨领域的研究重点,以提高反应效率、降低能耗和环境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工业合成氨是一项复杂的化学工艺,除了催化剂外,还需要考虑反应器设计、废气处理、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和设备。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催化剂的选择和优化通常是与其他工艺参数和要求相结合的综合考虑。
合成氨发展史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各位同事工友们,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合成氨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科普性质的讲义,作为一个搞氨合成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知道合成氨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把握我们公司的发展和了解我们的现状,很有必要和意义。
一、为什么叫合成氨我们把氨叫做合成氨,为什么在氨的前面加了“合成”两个字,我们知道氨的分子式是NH3,由于氨的不活泼性,使得人们直到19世纪晚期仍然普遍认为将氮与氨直接合成氨是不可能的,20世纪初,虽然有人借助催化剂的作用合成了氨,但仍然认为无法工业化,因为确实遇到了诸如可供实际工业使用的催化剂难以找到、高温高压能够抵抗氢腐蚀的材料无法解决等问题,可以认为合成氨的技术开发历程阻力重重,举步维艰,经过千万次的不懈努力,才使得世界上第一座工业规模的氨系统于1913年在德国建成投产。
从此开创了氮肥工业的新纪元。
为了纪念氨开发的艰难,特在氨前面加“合成”两个字。
二、合成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用氨制造氮肥。
我们知道土壤所缺的养份主要是氮磷、钾。
从解放前直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粮食产量一直不能自给自足,主要原因是中国几乎所有的土壤都需补氮。
由于合成氨工业不能满足农业施肥的需要,土壤补氮不足,农作物只能在低产水平上徘徊(300斤过黄河,400斤跨长江),为了满足粮食生产的需要,我国一直把发展化肥工业作为整个化学工业的首要任务,中国要以全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全世界22%的人口。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合成氨制造和氮肥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合成氨作为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2、氨的工业用途氨是氮的一种固定形式,除少数场合直接使用外,更主要的是使用其中的氮与其他物质化合而成各种不同的含氮化合物,然后再用于各工业领域。
虽然氮分子只由两个氮原子组成,但是氮原子可以形成三个键,如果这三个键都与氢原子相联,就形成了氨(NH3),将氨的氢原子以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取代,就会的到不同的衍生物。
为什么Fe基催化剂是最好的合成氨催化剂
为什么Fe基催化剂是最好的合成氨催化剂合成氨工业需要较低温度和压力下具有较高活性的催化剂。
90多年来,世界各国从未停止过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目前,工业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在高温下已达90%以上,接近平衡氨浓度(因压力而异).侧如,在15 MPa及475℃下,A301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接近100%。
要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就只有降低反应温度。
另一方面,工业合成氨的单程转化率只有15%~25%,大部分气体需要循环,从而增加了动力消耗。
为了提高单程转化率,也只有降低反应温度才有可能。
因此,合成氨催化剂研究总的发展趋势,就是开发低温高活性的新型催化剂,降低反应温度,提高氨的平衡转化率和单程转化率或实现低压合成氨。
近20多年来,随着英国BP公司钌基催化剂的发明和我国Fe1-x O基催化剂体系的创立,标志着合成氨催化剂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合成氨反应中,速度控制步骤是N2的解离吸附;而解离N2的强键需要“敞开锅”式结构。
体心立方的Fe(111)面正构成这种表面结构,而其它两种晶面(100)和(110)则偏离此花样。
含有原子的类似于Fe(111)晶面的结构被认为是合成氨反应的活性中心.因此,合成氨反应被认为是结构敏感反应。
Al2O3的表面重构作用可以改变a-Fe的晶面结构.Bare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Al2O3并在水蒸气和O2中迅速退火之后,活性最低的Fe(110)面的活性几乎与Fe(111)面相同Strongin等的研究结果表明,Al2O3表面重构作用的机理是,Al2O3首先在表面生成FeAl2O4,然后以这种新的表面为模板,使a-Fe晶体生长向(111)或(211)面定向暴露在反应混合物中.经Al2O3表面重构后,(111),(100)和(110)面的活性基本相同,从而大大提高了活性。
通常认为,催化剂表面的碱中心有利于碱性NH3的脱附。
同样,氮原子具有孤对电子,是一种典型的Lewis碱;显然,催化剂表面的酸中心有利于N2的吸附,NH3 的脱附,特别是N2的吸附,有利于加速合成氨反应。
合成氨催化技术与工艺发展趋势
合成氨催化技术与工艺发展趋势吉文祥 (青海盐湖元品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化肥厂,青海 格尔木 816099)摘要:在高温高压的环境状态下, 通过催化剂作用可以让氢气和氮气发生化学反应, 并生成相应的产物,也即合成氨。
中国的合成氨催化技术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后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该项技术产物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之中,且其产物多通过化学肥料的形式展现。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也因此对合成氨的产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此,要求中国积极展开对于合成氨催化工艺的探索。
文章将对此展开研究,明确其工艺发展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合成氨;催化技术;工艺发展中图分类号:TQ11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4800(2021)15-0082-02DOI:10.19900/ki.ISSN1008-4800.2021.15.041Development Trend of Synthesis Ammonia Catalytic TechnologyJI Wen-xiang (Chemical Fertilizer Plant, Qinghai Salt Lake Yuan Pin Chemical Co., Ltd., Golmud 816099, China)Abstra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hydrogen and nitrogen can react chemically by catalyst, andproduce the corresponding products, that is, synthetic ammonia, can be formed. The synthetic ammonia catalytic technology in China has been developed to a certain extent after many years of exploration. The produc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its products are mostly displayed in the form of chemical fertilizer. China has been a big agricultural country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therefore put forward high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ynthetic ammonia. Therefore, China is required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catalytic process of ammonia synthesis. In this paper, we will study it and make clear that the future trend of its process development.Keywords: ammonia synthesis; catalytic technology; process development0引言对于推动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变形和农业发展而言,合成氨技术至关重要。
钌系合成氨催化剂发展简史
钌系合成氨催化剂发展简史2016-05-19 13:16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KAAP流程全球大约10%的能源用于合成氨生产,合成氨工艺和催化剂的改进将对矿物燃料的消费量产生重大影响。
Haber的铁系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工艺流程于1913年在德国Oppau首次实现了工业化,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80多年来,国际上围绕着氨合成催化体系进行了极其大量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对铁系氨合成催化剂的各类促进剂、制造工艺、氨合成机理、反应动力学、催化剂结构与性能关系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在推动合成氨工业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催化科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
然而任何一项技术进步都有其发展极限,当技术达到或接近其成熟阶段时,要想取得显著的进展将变得十分困难。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新兴材料产业的兴起,不仅对合成氨的需求量持续增加,而且在能源、环保、安全、保健等方面对各项技术提出日益严格的要求,合成氨工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合成氨工业如何才能走向技术创新之路?早在70年代,国外许多工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研究院,除了继续对铁系氨合成催化剂进行改进研究,取得“连续性技术进步”外,还致力于从完全不同的途径寻找“非连续性技术进步”的起点,研制和开发新一代氨合成催化材料,因为后者往往会带来重大技术突破的机会。
1968年Tamaru提出过渡金属EDA(electron donor acceptor)型氨合成催化体系,碱金属钾或钠为电子授体,过渡金属铁、钌、锇、钴等为电子受体,选择具有电子传输能力的酞菁、聚苯醌、石墨以及石墨化活性炭为载体,在温和条件下展示出较铁系催化剂高的氨合成催化活性。
1971年Ozaki和Aika等人研究了以活性炭为载体,碱金属钾为促进剂的钌系氨合成催化剂的活性,在常压和250℃下,Ru2K/A C催化剂的活性比双促进熔铁( Fe2Al2O32K2O)催化剂在相同条件下提高了10倍。
1979年英国BP公司与美国Kellogg公司联合研制开发钌系氨合成催化剂,Kellogg公司依据其雄厚的工程技术力量,加速了钌系氨合成催化剂的工业化。
合成氨催化剂技术进展与应用
() 2氧化钴。八十年代初期 , 人们在传统铁基 合成氨催化剂的基础上, 通过添加 C O 作为促进 o 剂, 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 而且该类催化剂 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反应 ,因此明显提高了 氨净值。氧化钴的作用是使催化剂的晶格发生变 化, 还原态催化剂晶粒度变小 , 比表面显著增大 , 孔结构得以改善 , 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潘陛。 () 3稀土金属。 铁基合成氨催化剂添加稀土金 属后 , C O , 如 e 它富集于催化剂表面 , 经还原后与 F 形成 c : 金属化物 , e e 能促进 F 向 N 输 出电 e :
1 %。
八十年代 中期 , 浙 在系统研究 了 合成氨催化剂活性与其母体相组成 的关系后 ,发现催化剂的活性随母庠相呈双峰形 曲线分布, 而不是传统的火 山 形分布, 这一结果的 发现 突破了合成氨催化剂 发展的 8 0多年中一直 束缚人们 的传统理论,成为合成氨催化剂历史上 的一次重大突破。刘化章教授等发现当母体相为 F l x 时具有最高的活性和极易还原的 陛能, e -O 并 开 发 了新 型合成 氨催化 剂 A 0 。该催 化剂 与 31 AI 0 2型催化剂在试验室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 2 1 还原 温度降低约 5 ℃ ,1℃时氨合成效率提 高 0 4 0
纯的Mg 作载体时比用 M 2 :, 0 A O时潘陛 1 高。 () 16 年英国 B 公司开展石墨化活性 2炭。95 P 炭的研究 ,开 成 功了一种具有很高吸附能力的
火山形分布。 目前为止世界上所有工业铁基合成 氨催化剂的主要成份都是 F e O l 进剂 的研 究 2促 () 1碱金属 、 碱土金属 、 主族金属传统熔铁催 化剂所用 的促进剂主要 有 :1 3 2 SO、a A 2 、 O、i 2 O OK C 和 M O等。人们通过大量试验发现 , g 这些促进剂 对于合成篓 应没有直接的催化作用。  ̄ n n等 S oN 的研 究结 果表明 ,添加 A2 , 1 首先在表 面生成 0 21 4, A 然后以这 种新的表面为模板 , O2 e J _ 使 t F 晶体的各晶面活性基本相 同,从而大大提高了活 性。 2 主要对铁晶粒的 K0 结构有一种固定作用 , 有 利于加快合成氨反应。 i: SO 等主要起间隔作用 , 以 阻止铁晶粒出现热烧结。 目前 ,对于大多数合成氨催化剂来说 ,l A 的含量—般为 2 - K 的含量一般在 0 %.. %-%, 4 . - 6 1
论催化剂在合成氨工艺中应用技术的发展
论催化剂在合成氨工艺中应用技术的发展摘要:催化合成氨是自然界中氮的循环的重要一环,不仅如此,合成氨工业的迅速发展,又促进了一系列科学技术和化学合成工业的发展。
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史上具有重大影响,解决了人类因人口增长所需要的粮食。
结合对合成氨工艺的认识预测未来合成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出合成氨工业的未来和面临的新挑战,以氮和氢为原料合成氨,是目前世界上采用最广泛,通过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和设备以及合成氨过程的成熟技术和实践经验,列出涉及的有关化学反应式、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关键词:催化剂;合成氨;技术一、氨的性质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之一,氨也是一些工业部门的重要原料,其产量居各种化工产品的首位,氨是由氮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要生产合成氨,首先要制造含有氮、氢混合气的原料气,它的化学式是NH3,氨也是重要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工业基础原料,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催泪性和特殊臭气的无色气体,目前我国氮肥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粮棉主产区和原料资源地。
氨比空气轻,相对密度0.596,氨与酸或酸酐可以直接作用,生成各种铵盐;标准状况下,一体积水能溶解1300体积的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合成氨是氮肥工业的基础,其他氮素肥料也大多是先合成氨、再加工成尿素或各种铵盐肥料,氨还可用来生产多种复合化肥,氨本身是重要的氮素肥料,常温下氨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为15.5~28%,在氧气中为13.5~82%,氨与空气或氧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遇明火能引起爆炸。
二、催化剂的应用为了加快N2与H2的化合反应速率,都采用加入催化剂的方法,我国合成氨催化剂涉及脱毒剂、烃类蒸气转化、变换、甲烷化和氨合成5大类,以高(中)温变换和氨催化剂消耗量为最大,约占合成氨催化剂总消耗量的70%。
该类催化剂在大型合成氨装置中的平均使用寿命已超过10年,但作为宽温变换催化剂的使用是有条件的,适当增加氮的分压对催化剂吸附氮的速度有利,因为氮的活性吸附是氨合成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需要存在一定的硫化氢浓度,操作温度越高,仅仅考虑使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还不行,还需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汽气比越大,因此对硫化氢浓度上限无要求,钌基催化剂是氨合成催化剂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使用寿命与工艺条件有关,一般3~5a,如条件缓和会更长,同时少量的毒物对其活性基本没有影响,合成氨平衡混合物中 NH3的体积分数也只为26.4%,即转化率仍不够大,使用的技术已达国外先进水平。
结合合成氨发展史,介绍合成氨工艺及能耗情况
合成氨生产能耗
• 1 实际能耗 • 实际生产中,合成氨的能耗随原料品种、生产方 法和规模、管理水平而异。若不考虑外部条件影 响,实际能耗可按设计能耗计。不同原料制氨的 设计能 • 耗 影响实际能耗的因素有:原料和生产方法以天 然气为原料制氨的能耗低于煤和重油;加压气化 优于常压气化;较高压力下生产的能耗较低。生 产规模不同原料的大规模(1OOOt/a)生产,比小 规模(<200t/d)生产的能耗低。
20
节能型合成氨工艺
• 1 凯洛格(Kellogg)工艺 • 美国凯洛格公司设计的第一套低能耗大型合成氨 装置于1983年建成投产,吨氨能耗为29.31GJ。 2O世纪9O年代后,该公司与英国石油公司(BP) 合作开发的更先进的合成氨工艺一KAAP和KRES 组合技术,将吨氨能耗降到25.96GJ一 27.21GJ,这是对合成氨工艺的重大突破。 KAAP技术采用低温低压下高活性的氨合成Fe系 催化剂。KRES技术为自热式转化技术,设备由 换热式一段转化炉和绝热式二段转化炉组成,从 二段炉出来的热转化气通过换热向一段炉提供所 需全部热量,使能耗大为降低。
25
• 1 转化工序 • (1)调整一、二段转化炉负荷,使一段炉温降 • 低,燃料天然气用量减少,降耗明显;(2)采用蓄热式或 热管式换热器加热助燃空气,使烟道气排放温度从250~C 降至120~C,可回收热量1.17GJ/t; • (3)采用低水碳比操作,使H O/C(摩尔)从3.5降至2.5, H2O/C每降低0.1可节能0.12GJ/t; • (4)设置天然气蒸汽饱和器,用水冷激预热后的天然气自 产水蒸汽,减少外供蒸汽; • (5)采用新型转化器一管式换热转化炉进行一段转化,取 消传统的外部加热式一段转化炉,热消耗下降;6)提高转 化压力至4.5MPa,可节能o_191G『/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世纪 70 年代 Strel’tsov 研究小组[8]和 Artyukh 研究小组[9]相继研究了 FeO 含量对催化剂表面性质 及活性的影响, 但他们都没有脱离 Fe3O4 催化体系。 因此, 到目前为止, 世界上所有合成氨工业所使用
的铁催化剂, 其主要化学成分均为 Fe3O4。 1979 年, 英国 ICI 公司首先研制成功 Fe- Co 催
参考文献: [ 1] Tamaru K. In: Jennings (Ed.)J R. Catalytic ammonia synthesis[M].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91, 1- 18. [ 2] Schloegl R. In: J R. Jennings (Ed.), Catalytic ammonia synthesis[M].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91, 109- 132. [ 3] N. Pernicone‘ F. Ferrero‘ I. Rossetti, et al. 合 成 氨 工 业 催 化剂的一种新型前躯体- 维氏体 [J]. 浙江工业大学学 报, 2004, 32(2): 123- 130. [ 4] Forni L, Molinari D, Rossetti I, Pernicone. Carbon- supported promoted Ru catalyst for ammonia synthesis [J]. Appl Catal, A, 1999, 185: 269- 275. [ 5] Rossetti I, Pernicone N, Forni L. Promoters effect in Ru /C ammonia synthesis catalyst [J]. Appl Catal A, 2001, 208:
产中得以应用, 还需要科研工作者付出巨大的努力。 纳米催化剂的选择性要比普通催化剂平均高
5~10 倍, 活性高 2~7 倍, 如果这些催化剂能成熟地 应用于合成氨工业中, 必将使它发生一场技术性的 革命: 系统的反应温度和压力将大幅度降低; 设备 的投资和占地面积将大幅度减少, 工艺流程或许会 变得更加简单; 产量和效益将大幅上升。所以开发 纳米催化剂是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课题。 4 其它合成氨催化剂
化剂( 74- 1 型含钴催化剂) , 使其活性有了一定的提 高, 并应用于 ICI- AMV 工艺中[10]。我国也先后成功 开发出 Fe- Co 催化剂 ( A201 型和 A202 型) , [11, 12] 并 应用于工业生产,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0 世纪 80 年代初, 我国科研工作者开始研究 稀土型合成氨催化剂。华南理工大学林维明进行了 添加稀土元素的合成氨催化剂制备试验, 并于 20 世 纪 90 年代初成功生产出廉价和性能优良的 A2O3 型 催化剂[13]。这些催化剂主要成分仍然没有脱离 Fe3O4 体系。如前所述, 到了 1986 年, 浙江工业大学首创 以维氏体( Fe1-XO) 为前驱体的熔铁催化剂才使熔铁 催化剂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熔铁催化剂 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从 1992 年到 1998 年, 他 们相继研制成功 A301 型和 ZA- 5 型催化剂 , [14~17] 使 其低温活性进一步提高, 为低压合成氨奠定了技术 基础, 这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成 果, 并获得了中、美、英、德、丹麦等五个国家的发明 专利权。 2 钌基催化剂
合成氨催化剂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 展历程, 可以说已经相当的成熟。虽然很多大型工 厂仍然使用传统的熔铁催化剂, 但是由于它的高温 高压、活性不够 高 等 工 艺 及 自 身 的 不 足 , 已 成 为 节 能降耗的制约因素。可在低温低压下操作, 而且寿 命很长、能够节能降耗的各种新型催化剂将成为 21 世纪合成氨催化剂的主流。社会在发展, 科技在进 步, 相信文中提到的新型钌基催化剂和三元氮化物 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会早日得 以解决, 并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生产, 造福于人类。
第 20 卷第 5 期
房永彬: 合成氨催化剂的发展
19
!!!!!!!!!!!!!!!!!!!!!!!!!!!!!!!"
271- 278. [ 6] Liu H Zh, Hu Zh N, Li X N, et al. FeO based catalyst for
ammonia synthesis[J]. J Chem Ind Eng(China), 1994, 45 (4): 385- 392. [ 7] Liu H Zh, Li X N. The precursor phase composition of iron catalyst and discovery of FeO based catalyst for ammonia synthesis Sci China(serB), 1995, 25(1): 1- 6. [ 8] Strel’tsov O V, Dvornik O S, Lytkin V P. Synthesis and study of new compounds containing barium and rare earth [J]. lzv Vyssh Uchebn Zaved: Khim Khim Tekhnol(Russ), 1977, 20(11): 1662. [ 9] Artyukh Yu N, Fedun O S, Zyuzya L A. The influence of FeO loading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 surface and activity[J]. Catal Catal(Russ), 1980, 18: 20. [ 10] Zardi U, Antonini A.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of Byproduct Calcium Nitrate from Nitrophosphate Production [J]. Nitrogen, 1979, 122: 33. [ 11] Wei K M, Wang R, Chen Zh Y,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state of chemical fertilizer in China[J]. J Chem Fert Ind, 1985, 3: 10- 16. [ 12] Wang W X, Zhang Y Zh, Hu P, et al. In: Proceedings of Chines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Industry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Shang hai, 1997. [ 13] 唐新宇, 魏元堂.国 内 新 型 氨 合 成 催 化 剂 的 开 发 和 应 用 [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1, 22(2): 24- 28. [ 14] 刘化章, 胡 樟 能 , 李 小 年 等.ZA- 3 型 氨 合 成 催 化 剂 研 究 报告 I- 实验研究[J].浙江工学院学报, 1993, 2: 15- 19. [ 15] 刘化章, 李 小 年 , 胡 樟 能 等.ZA- 5 型 氨 合 成 催 化 剂 的 研 究— ——基 本 物 化 特 性 与 表 征[J].化 肥 工 业 , 1999, 26(3): 7- 13. [ 16] 刘化章, 李 小 年 , 胡 樟 能 等.ZA- 5 型 氨 合 成 催 化 剂 的 研 究— ——催 化 性 能 及 其 动 力 学[J].化 肥 工 业 , 1999, 26(4): 17- 21. [ 17] 刘化章, 李 小 年 , 胡 樟 能 等.ZA- 5 型 氨 合 成 催 化 剂 的 研 究— ——工业应用[J].化肥工业, 1999, 26(5): 20- 24. [ 18] Aika K, Horti H, Ozaki A. Activation of nitrogen by alkali metal promoted transition metal I. Ammonia synthesis over ruthenium promoted by alkali metal[J]. J Catal, 1972, 27 (3): 424- 431. [ 19] Mogi P, Albanesi G, Predieri G, et al. Ruthenium cluster- derived catalysts for ammonia synthesis [J].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1995, 123(1): 145- 159. [ 20] 牛 继 舜.Kelogg 合 成 氨 工 艺 进 展[J].大 氮 肥 , 1996, 19(5): 329. [ 21] Liang Changhai, Wei Zhaobin, Xin Qin, et al. Ammonia synthesis over Ru /C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carbon
另外, 还有一些关于钌基催化剂的重要研究成 果 [23]: 德 国 鲁 尔 大 学 ( Rubr) 开 发 了 Ba- Ru /MgO 催 化剂, 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丹麦托普索 ( Tops!e) 公司也开发了含钌合成氨催化剂。在这些 研究中, 以镁铝尖晶石和高表面积石墨为载体的钌 系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活性, 但是在工业条件下, 其稳定性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待于解决。近年来, 以 Ba 为促进剂, BN 为载体的钌催化剂得以成功开发, 它具有前所未有的活性和稳定性。BN 具有与石墨 相似的结构, 在所有的加氢反应中都很稳定, 是一 种高温电阻绝缘材料。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 温度、 压力、H2 /N2 比、氨浓度等) 可选择合适的 BN 表面 积、钌负载量、助剂及浓度、颗 粒 大 小 与 密 度 , 以 获 得最佳的 Ba- Ru /BN 催化活性; 而且采用类似处理 Ba- Ru /MgO 催 化 剂 的 处 理 方 法 来 回 收 Ba- Ru /BN 催化剂, 这无疑大大降低了使用这种催化剂的成 本, 为它的工业化应用打下了基础。 3 纳米合成氨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