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老舍未得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鲁迅的情感变化及主题
题解
“阿长”,人名‘鲁迅家的一个女工; “《山海经》”,书名。题目为一并列词 组,文章即通过写阿长和《山海经》的关 系来体现阿长的性格特点。
《山海经》,作者不详,共有 十八篇,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 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 “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 的什么心理?
善良、热情的品质,表现了鲁迅对长妈妈深深的怀念之情 。
本文可分为四部分
一、(1—2),介绍长妈妈的身份及名字的来由。 二、(3—18),写“我”对长妈妈由“不大佩服”到“空前 的敬意”到这种敬意消失的过程。
三、(19—29),写“我”对长妈妈产生的“新的敬意。 四、(30、31),抒发了“我”对长妈妈的深沉是怀念之情。
若不离世,就在68年获奖
2001年,老舍先生的 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 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1968 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 得到”的内幕。但老舍1966 年就已去世,诺贝尔奖一般 不颁给已故之人,结果这年 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日本 的川端康成。
若不离世,可能在88年获奖
沈从文曾被多个地区的 专家学者提名为这个奖的 候选人。他的名字被选入 了1987年的候选人终审名 单,1988年他再度进入当 年的终审名单。学院中有 强大力量支持他的候选人 资格。据相关人士分析, 1988年如果他不离世,他 可能获奖。
请学生看书谈谈长妈妈的外貌特征及来历
返回
早期百科全书——《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独特的古 代著作,包含历史、地理、民族、神话、宗 教、生物、水利、矿产、医学等诸方面。
八年级上册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人教版
合作探究
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 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 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作者 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合作探究
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 更清楚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 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 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 奖的公正、公平性。
大家听说过诺贝尔奖吗? 我国的屠呦呦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除了医学奖,诺贝尔奖还设有哪些奖项呢?评奖 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 发》,解开心中的疑惑。
八年级语文上册
2 首届诺 贝尔奖颁发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重点) 3.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难点) 4.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 (素养)
“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 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生理学或医学 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合作探究
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 ,他在诗歌创作 方面颇有建树。
“颇有建树”中的“颇”在这里是“很,相 当”的意思,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 造诣很深,成果丰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理所 应当的。
课堂检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当美联社的这则消息发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 反响。 B.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 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 也是一种担当。 C.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 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D.看到初夏临港新城的壮美景色,让游客们深深地喜欢 上了这里。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九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A.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提出的“文从字顺”这一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B. 古文中有很多代称如平民可用“布衣”“骚人”代指儿童可用“黄发”“提携”代指战争可用“干戈”“烽火”代指C.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都是消息D. 我国作家曹文轩曾获“国际安徒生奖” 安徒生是丹麦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童话《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等【答案】B【解析】略2.(1)下列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2)为何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而先生读的有标点?下面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A. 尽管在“我”的眼里“百草园”“三味书屋”同样都充满了“无限的趣味” 但“百草园”“三味书屋”确实是两个不同的生活空间B. 在三味书屋中“我”的生活是随意而充实的每天所面对的都是一个五彩缤纷、神妙莫测的世界C. 童年鲁迅显然多少是怀着一种好奇心来看老师读书的入神这构成了他童年记忆中终生难忘的一个神圣瞬间D. “我”在三味书屋读书学习的开始意味着百草园生活永久远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错误三味书屋中总的来说“我”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故选 B【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章文章内容的分析当时三味书屋的老师和学生们读的书都没有标点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断句学生不理解其中的意思读得又快所以没有标点先生读得懂停顿适当所以有标点故选 D答案(1)B(2)D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B. 《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卷十作者魏学洢本文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为儒家经典著作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D.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宋代的文学家柳宗元世称“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答案】D【解析】D项“宋代的文学家柳宗元”有误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4.下列关于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B. 《金色花》中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C. 《再塑生命》的作者是法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她是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D.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它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答案】C【解析】C项海伦·凯勒是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5.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被列为“五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B.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C. “豆蔻”现在也称“豆蔻年华” 指的是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古代女子十五岁称之为“及笄”D. 《社戏》的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藤野先生》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朝花夕拾》【答案】D【解析】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6.阅读下面两篇(段)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静静的九如巷刘放外地来江苏苏州的旅游者如果能想到去小巷寻找感觉我认定此君品位不俗方向对头没有丝毫贬低列入世遗的几大古典私家园林的意思园林有园林的内涵小巷有小巷的趣味这么说吧在我看来苏州没有了园林苏州还是苏州苏州没有了小巷那苏州就不是苏州了陆文夫喜欢静静独步苏州小巷他的成名作就叫《小巷深处》发表时他28岁在《苏州日报》社工作做摄影记者一炮打响他就由记者转身做了小说家他日后的散文中也写到在小巷中独步感觉奇特有时不经意中一抬头似乎眼前的小楼就是当年潘金莲晾晒衣物处左右环顾简直疑心武大郎就在巷口买炊饼……今天我走到与《苏州日报》社所在地几乎一墙之隔的九如巷也是思绪不断九如巷近年来很出名不少外地来客都慕名要实地寻找一番看看主要是因为这里有大作家沈从文追求张兆和的爱情故事故事有点曲折人物颇有个性细节极为鲜活看过的人自然若有所得感觉这条小巷很安静很浪漫也很苏州小巷只有161米慢步也只要两三分钟即可穿巷而过因形状如勾又传说元末张士诚兵败时宫女于此埋玉得名勾玉巷后来错讹成了狗肉巷就恶俗了肉狗上不了席面在清乾隆时期就改成了九如巷狗肉的谐音出典则是《诗经•小雅•天宝》中的“如山如阜如冈如陵……”九个如字都是歌颂周文王的字面也有“茫茫九派流中国”的意思吉祥而有内涵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安徽合肥迁来的张冀牗养有九个儿女五男四女皆极为优秀尤其是四个女儿秀外慧中被人称为“张家四姐妹” 她们基本上都是在这条小巷长大成人的苏州人叶圣陶赞叹一句“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后来果然应验这条巷子的四个女婿都幸福了一辈子四姐妹就像在河之洲的“关关雎鸠” 引得诗礼求凰者鱼贯入巷以成全“君子好逑”的诗句故事由此展开有的很顺如大女婿昆曲名伶顾传玠二女婿语言学家周有光有的可就好事多磨了如三女婿沈从文老三的故事很多人知道不多说了几经磨难终于是成了九如巷的一尾锦鲤想说的是一个失意人他是诗人卞之琳苦苦追求中写过短诗一首四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诗中的四个“你” 都是指老四张充和卞氏虽然也如沈氏一样多次到过九如巷却未能幸运进入女婿的行列只能算是痴痴追慕者单相思没有抱得美人归却也得到了意外的“安慰奖”--一首新诗史上所有选本几乎无一舍得绕开的名作《断章》这条小巷与现当代文学挺有渊源前不久北京的报纸副刊人李辉来苏州讲课说到沈从文挺想将小姨子张充和介绍给巴金并积极行动过但彼此无缘花开无果现在想如果老沈与巴金成了连襟小巷该多落下一串川音没成也无憾如同文学中的“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果然就峰回路转摇曳生姿小巷如同小河流静静地流淌自己的节拍倒映天空云影徘徊材料二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节选自《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班级同学阅读此文产生了“身边的文化遗产”的学习探究兴趣并成立了“九如巷申遗小组” 请加入其中帮助完成相关任务【答案】物质文化遗产, 取《诗经》典故吉样而有内涵 , 《苏州日报》社所在地几乎一墙之隔 , 百来米之短状如勾 , 安静, 沈从文沈从文追求张兆和的爱情故事细节鲜活极为浪漫能体现九如巷安静、浪漫的特点 , 历史悠久, 张家四才女中单是张兆和和沈从文的故事就是可以大写特写的浪漫爱情传奇 , 无论是“九如巷”名字的来历还是张家的爱情故事都可以写成一部百年社会变迁的编年史这些都是文学的见证【解析】(1)根据材料二“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料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可知九如巷属于物质文化遗产(2)结合材料“‘九如’的谐音出典则是《诗经・小雅・天保》中的‘如山如阜如网如陵……’九个如字都是歌颂周文王的字面也有‘茫茫九派流中国’的意思吉祥而有内涵”归纳答案取《诗经》典故吉样而有内涵(3)结合“我走到与《苏州日报》社所在地几乎一墙之隔的九如巷”归纳答案地理位置在《苏州日报》社所在地几乎一墙之隔(4)结合材料“小巷只有161米慢步也只要两三分钟即可穿巷而过因形状如勾又传说元末张士诚兵败时宫女子于此埋玉得名勾玉巷”归纳答案百来米之短状如勾(5)结合材料“看过的人自然有所得感觉这条小巷很安静很浪漫也很苏州”归纳答案九如巷安静浪漫(6)结合材料“作家沈从文追求张兆和的爱情故事看过的人自然有所得感觉这条小巷很安静很浪漫也很苏州”“苏州人叶圣陶赞叹一句‘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诗人卞之琳苦苦追求中写过短诗一首诗中的四个‘你’ 都是指老四张充和”“前不久北京的报纸副刊人李辉来苏州讲课说到沈从文挺想将小姨子张充和介绍给巴金并积极行动过但彼此无缘花开无果现在想如果老沈与巴金成了连襟小巷该多落下一串川音没成也无憾”归纳答案沈从文、张冀赡及其四个女儿、卞之琳、巴金等皆可结合材料内容阐述理由(7)结合材料“又传说元末张士诚兵败时宫女子于此埋玉得名勾玉巷”可知故事为宫女埋玉于是归纳答案历史悠久(8)结合材料“四姐妹就像在河之洲的‘关关雎鸠’ 引得诗礼求凰者鱼贯入巷以成全‘君子好逑’的诗故事由此展开有的很顺如大女婿昆曲名伶顾传瑜二女婿语言学家周有光有的可就好事多磨了如三女婚沈从文老三的故事很多人知道不多说了几经磨难终于是成了九如巷的一尾锦鲤想说的是一个失意人他是诗人卞之琳苦苦追求中写过短诗一首诗中的四个‘你’ 都是指老四张充和卞氏只能算是痴痴追慕者单相思没有抱得美人却也得到了意外的‘安慰奖’--一首新诗史上所有选本几乎无一舍得绕开的名作《断章》”的内容归纳答案(9)根据前文“九如巷”的来历和“张家四姐妹”的故事扣住“文学见证”进行归纳即可(10)结合诗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寻创意并拟写能体现对九如巷的宣传效果即可答案(1)物质文化遗产(2)取《诗经》典故吉样而有内涵(3)《苏州日报》社所在地几乎一墙之隔(4)百来米之短状如勾(5)示例安静浪漫文学(6)示例沈从文沈从文追求张兆和的爱情故事细节鲜活极为浪漫能体现九如巷安静、浪漫的特点(7)历史悠久(或底蕴深厚)(8)示例张家四才女中单是张兆和和沈从文的故事就是可以大写特写的浪漫爱情传奇(9)示例无论是“九如巷”名字的来历还是张家的爱情故事都可以写成一部百年社会变迁的编年史这些都是文学的见证(10)示例1 来九如巷你也是风景示例2 你看九如九如看你示例3 九如装饰你的梦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7.(1)对下面画线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7.(2)翻译画横线的句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7.(3)孟子在本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也能成才” 现在也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A.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选拔、任用②而后作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B. ①行拂乱其所为拂同“弼” 辅佐②舜发于畎亩之中发兴起指被任用C.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入指在国内②征于色征征验D. 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敌匹敌、相当②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答案】B【解析】(1)B项①句意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答案】(2)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解析】(2)生使……生存忧患忧愁祸患死使……死亡安乐安逸快乐【答案】(3)【示例1】我认为“逆境能成才“是对的孟子曰“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就是说人经历磨难必须经历一番苦心焦虑才能奋起有作为因此人处在逆境中要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搏奋斗的精神就能够身处逆境求得生存和发展【示例2】我赞同“顺境也能成才“ 现在我们多数人是处在顺境当中应树立“安乐求发展“ 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安乐” 把顺境当作起飞的宽广跑道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搏精神不断进取那么即使我们是处在顺境我们同样能够求得生存和发展【解析】(3)回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给出理由即可从“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来看逆境可以震撼人的心灵坚忍人的性格可以使人奋发图上也就是说人必须经历一番苦心焦虑才能奋起有作为因此人处在逆境中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搏奋斗的精神就能够身处逆境求生存求发展由上可知“逆境也能成才” 但这并不意味着顺境就不能成才顺境能够提供更好的条件和资源只要能够正确地对待“安乐” 在顺境中树立忧患意识用拼搏进取的精神指引自己顺境就会成为成才的摇篮成为起飞的宽广跑道那么即使我们是处在顺境我们同样能够求得生存和发展综合以上分析整理回答即可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2)请对词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A. 这首词的作者是秋瑾她是浙江绍兴人写这首词时她住在北京当时正值中秋节B. “秋容如拭”中“拭”字写出了秋景的澄明明丽的景色也衬托出作者冲破家庭束缚的喜悦C. “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用《史记》中汉军破楚的故事喻指八国联军攻破国都的事D. “青衫湿”借用白居易诗句表达出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参与革命的忧郁和感慨【答案】B【解析】(1)B项“衬托出作者冲破家庭束缚的喜悦”理解错误“秋容如拭”意思是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拭”是“擦”的意思作者使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写的秋天十分迷人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答案】(2)这四句深入浅出是作者的自我写照生动地展现了巾帼英雄的形象进一步表现词人对自己女性身份的不平意气刚烈【解析】(2)赏析诗句首先要理解诗句意思再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大意为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这四句是一个江湖女侠的自我写照展现了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作者虽为女子但性情刚烈有匡服天下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凌云壮志当然这句也暗含着身为女性而无用武之地的不平之意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9.(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9.(3)你如何理解文末画线句中“性感的语文课”这个词?9.(4)曾经的王天成“成绩和平时的表现都比较差”“经常在课堂上捣蛋” 面对类似的学生假如你是老师该怎么办?A. 本文以“性感的荷花”为题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交代行文线索蕴涵着陈老师语文课的独特魅力B.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分别写出了荷花的两种形态含苞待放和绽放C. 王天成有思想有个性敢于发表见解由同学眼中的“捣蛋鬼”变成了一个优秀学生D. 本文语言平易通俗使读者既感受到温馨和谐的校园生活也感受到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答案】B【解析】(1)B项“含苞待放和绽放”顺序颠倒“有袅娜地开着的”描写的是绽放的荷花“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描写的是含苞待放的荷花【答案】(2)“我”上第一节语文课的时候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找到的“美” 一个成绩差的叫王天成的同学说“荷花很性感” 在“我”的鼓励下王天成学习逐渐好起来考上了大学并给“我”发来短信表示感谢【解析】(2)概括文章内容必须先认真阅读原文筛选出关键信息主要考虑要素有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我”的第一堂语文课上主要人物是作为老师的“我” 一位学习很好的女生一位成绩不太好的男生王天成起因是“我”上课时讲解《荷塘月色》让学生说出自己找到的“美” 经过是针对课文《荷塘月色》当中的一句话王天成说出了自己另类的想法高潮是“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引导他说出自己的理由与想法结果是在“我”的鼓励与帮助下王天成逐渐改变最终考上了大学并发来短信对“我”表示感谢据此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言之成理即可【答案】(3)性感的语文课是美好的、有趣的能吸引学生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这样的语文课让学生印象深刻、受益颇多同时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解析】(3)理解词语的含义首先要解释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理解词语表达的情感结合文中的“我”在语文课上鼓励王天成发言对他的回答提出了表扬引导、鼓励了他让王天成敢于发言、有所进步等情节可知这堂语文课是和谐有趣的能吸引学生的这样的语文课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同时使学生受益匪浅“性感的语文课”一词出自王天成的短信他发短信的初衷是为了感谢“我” 由此可看出学生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答案】(4)示例向文中的老师学习我会尊重这样的学生然后努力发现他的长处对他多做鼓励与引导帮助他成长【解析】(4)本题是开放性问题无固定答案可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等角度作答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10.(1)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呵护儿子的三处细节请分别概括10.(2)第⑩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10.(3)父亲带着笑意说没划伤还夸“我”劲儿大为什么“我”却很想哭?10.(4)父亲是一个普通的空调修理工为什么“我”却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请写出三条理由(要求三条理由合理且不重复)【答案】(1)买并涂防晒霜垫毛巾让雪糕【解析】(1)根据文章第②段中“正午烈日当头父亲匆匆出门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新买的防晒油在我身上细细抹了个遍然后才放心地带着我走出家门”可以概括得出父亲给儿子“买并涂防晒霜” 根据文章第③段工作过程中“父亲从工具袋中拿出一条毛巾叠好围在我的腰上”可以概括得出父亲给儿子“垫毛巾” 根据文章第⑫段中父亲说“天儿太热小心中暑儿子你吃吧”可以概括得出父亲给儿子“让雪糕” 以上三点细节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呵护据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2)运用细节(动作和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苍老工作时动作的艰难表现了父亲的吃苦耐劳和“我”对父亲的心疼【解析】(2)画线句是对人物的描写作答时要扣住人物描写的角度画线句中“爬”“踩”等动作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工作的不易体现了“我”对父亲的心疼“皮肤黝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运用外貌描写写出了父亲苍老的形象同时可以体现出父亲的吃苦耐劳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3)父亲的工作危险艰辛“我”心疼他身处险境还安慰“我”和母亲“我”很感动【解析】(3)作答此题需将题干信息定位至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作答文章第⑨段中父亲在遭遇了突发情况以后“父亲的话带着笑意”是为了不让“我”与母亲为他担心对“我”与母亲进行安慰“我”却很想哭是因为害怕父亲出现危险父亲身处险境却不忘安慰“我”和母亲让“我”十分感动【答案】(4)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吃苦耐劳的品格、强烈的责任感让儿子认为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解析】(4)作答此题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把握中心事件中的人物表现和态度然后再从细处着眼抓住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写还要注意文章中直接的评价性词语文中父亲给“我”买并涂防晒霜、垫毛巾、让雪糕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与疼爱父亲在艰苦、危险的地方工作“皮肤黝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 体现了父亲的吃苦耐劳也体现了父亲对家庭强烈的责任感所以在“我”的眼里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1)“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________(人名)在________(地名)写的反诗11.(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答案】(1)宋江, 浔阳楼【解析】(1)宋江怒杀阎婆惜被流放路上被梁上好汉招待但宋江不愿落草来到流放地后宋江在浔阳楼上饮酒想到自己的经历于是题下了这首诗被黄通判看到借机陷害梁山好汉劫法场解救宋江宋江进梁山入伙【答案】C【解析】(2)C项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的是关羽。
历届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中国作家
历届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在莫言之前,他们都与该奖项擦肩而过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在2012诺贝尔文学奖中被提名并且入围,最终获奖。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对《明报月刊》表示,1987、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候选名单之中,沈从文入选了,而且马悦然认为沈从文是1988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
1988年,马悦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处询问沈从文是否仍然在世,得到的回答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其实,沈从文刚刚离世数月。
文化界流传,1988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已经决定文学奖得奖者是沈从文,但因为诺贝尔奖只会颁授给在世的人,虽然经过马悦然屡次劝说破例颁发给沈从文,马悦然使出浑身解数还是无效,最后哭着离开了会场,因此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失之交臂。
本名赵振开,1949年出生,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
1990年旅居美国,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他的诗刺穿了乌托邦的虚伪,呈现出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一句“我不相信”的呐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们。
王蒙美国一文学团体曾提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参加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称其“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伟大作家、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他的巨大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造就了他成为一代文化大家和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家”。
2001年,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的内幕。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4篇)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4篇)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篇1 课文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人。
”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
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教案一、教材简析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堪称为新闻佳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这则消息的历史背景,把握消息的特点。
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明确《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结构内容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朗读法,领会本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文章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
鲁郭茅巴老曹
鲁郭茅巴老曹他们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他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很大,比如鲁迅,老舍都曾获诺贝奖提名,鲁迅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老舍是没有等到哪一天就自杀了。
另外还有一个很厉害就是沈从文,在1988年,在沈从文因为去世无法获得诺奖的情况下,迷恋沈从文作品的马悦然无数次试图说服瑞典学院破例把诺奖授予死去的人,在最后一轮近乎疯狂的劝说无效之后,64岁的他哭着走出了会场。
中国现代文坛一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鲁郭茅巴老曹。
鲁指鲁迅,鲁迅的文坛泰斗地位无人撼动。
毛泽东都把他与孔圣人相比,称他为现代文学的圣人。
他的《阿Q正传》是诺贝尔级的作品,当时的瑞典诺贝尔评选委员会拟把文学奖颁给鲁迅,但鲁迅痛恨国民党政府,拒领以式抗议。
鲁迅逝世后,柳亚子有诗说:迅翁逝后屹双峰,这双峰就是郭沫若和茅盾,郭的才华主要表现在诗上,一部《女神》不知倾倒了多少人。
茅盾是个多产的作家,如果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那茅盾的《子夜》就是现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巴金这位文坛老寿星青年时期就以激流三步曲<家春秋》扬名世界。
老舍被誉为现代语言艺术大师,他的语言艺术魅力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更奠定了他在文坛上伸一般的地位。
有人称他为现代曹雪芹。
曹禺才华横溢,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可见地位的显赫,一部《雷雨》赢得了多少人的眼泪。
也是被搬上银幕次数最多的作品。
除了以上六大家而外,个人认为再加赵树理钱钟书艾青沈从文四人。
理由如下。
要说作家在老百姓口碑和影响力,非赵树理莫说。
赵的语言表现力不亚于老舍在民间口语方面还稍强些。
特别是《小二黑结婚》那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成为民间影响力极强的重量级杰作。
钱钟书学贯中西,一部《围城》让多少男女想进去又想出来,但往往进去就出不来了。
钱大师的语言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艾青是中国第一流的诗人。
他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震撼了多少热血儿女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沈从文,香港作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第二位取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作家。
关于老舍成长的研究报告_小学生
关于老舍成长的研究报告做为一名小学生,每天都在触摸和阅读一些优秀文章,在感受这些文本所表述特征的同时,您是否知晓这些美文佳作源自何人笔下?在研读、思考和品悟及探索文本,感受祖国语言文字魅力的时候,您是否能够向人简介作者的生平和相关文学常识?一、研究目的老舍,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通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将老舍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曹禺等尊为大师级的现代作家,称为鲁郭茅巴老禺。
我们通过研究来寻找老舍先生的成长足迹和文学情怀。
二、研究方法(一)阅读其著作,观看视频,上网浏览。
(二)询问家人、老师和朋友,座谈交流。
三、研究内容(一)人物·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1948年唱过黄梅戏,受到严凤英的表扬。
由于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享年67岁。
(二)名字·寓意老舍,原名舒庆春,是父母所起。
因为他出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图吉利,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到来的意思,到他上中等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
这个“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
这两字又有讲,是“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
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
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还有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三)自传·特征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
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
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
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
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亦甘于寒贱也。
诺贝尔文学奖,触动了谁的神经?
诺贝尔文学奖,触动了谁的神经?北京时间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在莫言问鼎诺贝尔奖的背后,这不仅是一个作家历经血与泪的沉浮后的无上光荣,这不仅是世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认可和肯定,这不仅使整个民族的自尊心得到鼓舞和振奋。
·中国需要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每一位科学家和文学家一生的梦想,是科学家和文学家的最高殊荣。
“中国需要诺贝尔奖”的呼声在世界的上空盘旋太久了,在每一个华人的心头萦绕太久了。
在问鼎诺贝尔奖的道路上,不可否认,我国曾多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在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中,有的人越挫越勇,甚至用整个生命去诠释这门艺术,他们没有朝九晚五的工作定律,他们只有夙兴夜寐的全心投入;有的人开始怀狭偏向于自卑的民族情绪,认为中国人必须在海外工作才能获得诺贝尔奖肯定,他们通过驳拒这个奖项,捍卫着自己所谓的民族自尊心。
诺贝尔奖花落中国,犹如迟到的雨季,给一片久旱的森林带来甘霖。
这是不是意味着世界开始不再俯视中国?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真正挺进世界?告别傲慢与偏见的时代,中国人不必再冠顶洋帽才能站上世界的领奖台;告别惟有华裔科学家酣畅淋漓、尽情高歌的时代,“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的深情呐喊终于得到了回应;告别以诺贝尔奖榜上无名来批驳中国教育的时代,中国教育同样能培养独立的社会人,并非接受了西方教育洗礼、同化的人就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砖添瓦。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这不再是一句大放厥词、道听途说的话,让我们拭目以待即将拉开的帷幕吧!·获奖不代表什么,我会继续努力创作面对铺天盖地的报道和大肆渲染,莫言说:“获奖不代表什么,我会继续努力创作”,这是一个文化人的谦逊从容,朴实却感动。
1981年,莫言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清单)
第二单元知识清单第一部分文学与文化常识积累(鲁迅、沈从文、艾青、徐志摩、冯志、贾平凹、老舍)第二部分成语积累及语境呈现第三部分作文素材积累及运用第四部分锤炼语言的技法现代文坛的一代宗师——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①,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伴读] ①先生杂文“像投枪,像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辛亥革命之后,广大农民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承受着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和精神上的奴役。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用“精神胜利法”对人民进行封建麻醉教育,这正是造成劳动人民不觉醒的精神状态的麻醉剂。
这种麻醉剂只能使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②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察、分析着所经历所思考的一切,感受着时代的脉搏,逐步认识自己所经历的革命、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的精神状态。
这便是《阿Q正传》基本的写作背景。
[伴读] ②在阿Q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精神奴役的“业绩”和被奴役者严重的精神“内伤”。
中国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
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代表作: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
20世纪80年代后,沈从文作为一代文坛巨星方被世界公认,他的文学作品得以重新在国内外出版发行,美国的汉学家所编《中国文学史》中,他的排名仅次于鲁迅;曾于1987年、1988年两度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的文字是中国文学最美的象征。
老舍与诺贝尔文学奖
龙源期刊网
老舍与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2011年第12期
中国作为文学大国,却始终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原因除了政治偏见以外,还因为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外文的太少,在交流上存在着技术上的难题。
而老舍当时在中国作家中恰恰是作品被翻译最多的,连瑞典文的版本都有。
另外,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程序也十分复杂,先是由国际著名学者进行提名,被提名者可能有几百人,然后层层筛选,最后剩下5位候选人,再由评选委员秘密投票,得票最多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到了最后5名时还有他;秘密投票的结果,第一名就是老舍。
但是在1968年,中国已经进入了“文革”高峰。
各国谣传老舍已经去世,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的下落,又发动其他国家进行联合调查。
中国官方当时对此没有答复,瑞典方面即断定老舍已经去世。
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就是最好给一个东方人。
结果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就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最终老舍还是与诺贝尔文学擦肩而过。
【配合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北京的春节》】
【本报编辑部】。
写作名人素材
写作名人素材1. 鲁迅可是写作界的大咖呀!他的文章那叫一个深刻,就像一把犀利的剑,直刺社会的痛点。
你想想《狂人日记》,多震撼啊!那“吃人”的描写,让人心里直发毛!他用文字唤醒了多少沉睡的人啊,这难道不厉害吗?2. 老舍也是超牛的呀!他笔下的北京,就像一幅鲜活的画卷。
就好比《骆驼祥子》里的祥子,那命运的起起伏伏,不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吗?他对人物的刻画简直绝了,让人对祥子的遭遇深感同情,这写作功力谁能比?3. 三毛,哇,那可是个浪漫的女作家。
她的经历就像是一场奇幻冒险,她写的那些故事充满了自由和爱。
就像她在沙漠里的生活,多神奇啊!难道你不想去她的文字里体验一番那种洒脱吗?4. 余华,他的文字那叫一个冷酷又真实。
《活着》这本书看得人心里难受得紧啊!福贵的一生,多坎坷呀,就像在狂风暴雨中艰难前行的小船。
但这就是生活啊,他写得太深刻了,能不佩服吗?5. 莫言呀,他可是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呢!他写的那些农村故事,充满了土地的气息。
比如《蛙》,把那个时代的问题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好像能把你直接拉进那个世界,这写作水平高不高?6. 钱钟书,《围城》那可是经典之作。
书中对婚姻的描写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多少人的无奈和困惑。
那幽默又深刻的语言,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难道你不想去感受一下?7. 张爱玲,她的文字细腻得让人沉醉。
她写的爱情故事,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就如同《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和范柳原,他们的爱情多纠结啊!她真的很懂人心呢,能不让人惊叹吗?8. 贾平凹,他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太生动啦!《秦腔》里的那些人和事,仿佛就在眼前。
他的文字就像田野里的风,自然又真实。
他笔下的世界,是不是让你很想去看看?9. 这些写作名人真的都好厉害啊!他们用文字创造了一个个精彩的世界,让我们能在其中遨游、思考。
他们的付出和才华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学习!。
中国诺贝尔文学奖书单
中国诺贝尔文学奖书单
-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书中讲述了车夫祥子在喝饱凉水后肚子发出的声音,就像骡马刚饮完水一样。
- 《围城》:作者钱钟书,一个人既可以写出很好的小说,又能够成为优秀的学者,比如钱钟书先生。
-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这本书让莫言认识到小说可以这样写,而传统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选题和创作原则让外国作家感到惊讶。
- 《狂人日记》:作者鲁迅,鲁迅早期的作品也有模仿的痕迹,比如《狂人日记》就是模仿果戈里,但这并不妨碍鲁迅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因为他在模仿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风。
- 《战争与和平》:作者列夫托尔斯泰,这本书让莫言了解到了更多的世界文学知识,使他的眼界更加开阔。
如果你对莫言的作品感兴趣,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诺贝尔奖是庶民的胜利作文【高中高中1600字】
诺贝尔奖是庶民的胜利高子柳近代从打开国门以后,中国人便强烈地渴望得到世界国家的认同,因此便滋生了各式各样的情结。
“奥运情结”如是,“诺贝尔情结”亦如是,甚至“同日本干一仗”也是这样。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对于国人来说,无疑是一次解脱。
诺贝尔奖曾经也在中国引发过许多怪异的现象,也折射出了一些社会里的真实现象,令我们反省。
一、某些人热衷于传播“中国作家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故事”“1968年诺贝尔奖组委会本已决定将文学奖颁给老舍”“沈从文不去世一定能拿诺贝尔奖”“鲁迅拒领诺奖”这些荒谬的流言或多或少地表现了国人心中暗含的心理安慰:阿q精神自我战胜法。
可是真正可被证实的提名只有沈从文先生与林语堂先生。
老舍的提名并不可以在官方资料中找到,多半则是坊间传闻;抛开鲁迅的立场而言,我不认为在世界文坛的地位能和上面提到的两位相提并论。
从文先生的死是可惜的,但我们并不能以此自我安慰;林语堂先生以《京华烟云》在1957年被提名,却惜败于一位日本诗人,最终也不能抱奖而归。
我以为:作家的水平并不能完全从某个奖项上体现,也不能以此而认为上述几位作家不如莫言。
季羡林先生在他的追忆沈从文先生的散文中这样写道:将沈从文这样笔坛大家的去世这样的大事与诺贝尔奖这样的小事相提并论显然是不妥的。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文学家的贡献并不能用某一奖项衡量的想法。
二、社会中从众心理的又一次表现周六在书店买参考书的时候,听到排在队列前面的那位顾客与收银台店员这样的一则对话。
“请问有莫言的书吗?”“您指的是哪一本?”“他的都行。
有他获奖的那本吗?”“他的书现在大都缺货,您过段时间再来看看吧。
”我想,这则看起来无比荒谬的对话折射的是现在社会上的盲从跟风现象。
因为某个热点事件某一两个人会被加以之前十倍,百倍的关注,而关注的人都很像很了解的样子一样,具体却一问三不知。
用网络上很盛行的一句话评价就是:不明觉厉。
国内某个门户网站曾经在首页做过一个关于莫言的调查,调查本身不出彩,反而是下面的一些评论让我看到以后哭笑不得。
[名人故事]如果鲁迅生活在现在,他会不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名人故事]如果鲁迅生活在现在,他会不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果鲁迅生活在现在,他会不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鲁迅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伟大文学家及斗士,据说当时诺奖提名委员会曾联系他,提议他为诺奖候选人,看清是候选人并非其肯定获奖,但好象被鲁迅拒绝了,鲁迅还讲说意思若获得一些虚荣声誉就不必了。
他还是喜欢直面人生,大致是这样,诚然讲,诺奖评委会人员是带了有色眼镜评奖的,但中国当时确实是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这个大环境确实不好,比如评奖人换作我们设身处地也会不看好当时的中国人,虽然那个年代也涌现了不少文学大师,比如茅盾,老舍,冰心,等等,当时不少前卫中国人思想也是想努力与外国接轨,比如要自强,自由,民主,独立等解放思想,但整体民族思想社会还是落后的,鲁迅作品本质敢于解剖民族黑暗落后,想呼喊古老苦难民族觉醒和进步,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文笔较为隐晦,涩滞,其风格多为愤慨,埋怨,讽刺,挖苦之气充斥字里行间,大部分愤世疾俗,而且正能量也不多,没有也不敢指出民族出路,在文学形式上散文杂文为多,小说很少,也好象其作品至今没有改变成为话剧,电影题材什么的,影响当然不大,在文学创作手法相比莫言也不突出,这些大家读过其作品也能感受出来,比如《论雷峰塔的倒掉》,《药,》《孔乙己》等等,许多人认为诺奖评奖人有偏见的,但不全是这样,也不客观,评奖人也是有比较和相当文学评论水平的,我们绝大多数人可能未读过诺奖获奖作品,所以不能枉加评论,但大致评判标淮人家也是有的,比如内容阳光性,客观性,特色牲等,还有什么语言风格,创作技巧手法等,而且诺奖评判不是一个人决定的,他们之间也会沟通,提出对比优劣,从而决定筛选获奖人士,从这个方面来讲,也是公正的,绝不是国家歧视,至今鲁迅作品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影响是十分有限的,现在反而老舍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是不小的,所以得出结论,搁在今曰,鲁迅不会获取诺贝尔文学奖!再者,文学奖和其它科技类奖项不同。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那些与诺奖失之交臂的人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那些与诺奖失之交臂的人在中国的文学版图上,曾有多位作家和诺贝尔文学奖只有一步之遥。
鲁迅:我不配拿诺奖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
1927年,瑞典学者斯文·赫定来中国考察,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与中国文学家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却被鲁迅婉言谢绝。
鲁迅在给他的朋友台静农的信中这样写道:“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
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
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鲁迅认为,诺贝尔奖作为一个确实有水平的奖项不是靠侥幸可以得到的,当时的中国与此还有差距,而世界上优秀的作家多的是,奖项不可能颁给所有优秀的作家。
林语堂:四次无缘诺奖鲁迅之外,也有作家林语堂得过诺奖提名的说法。
第一次是1944年,林语堂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出版后,仅在美国就卖了10多万部,又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被国外评论界誉为“中国现代的《红楼梦》”,这使他成为第一个被推举预选的中国作家。
第二、三次分别是1972年、1973年。
最后一次是1975年被国际笔会举荐为诺奖候选人,但由于种种原因,林语堂仍无缘入选。
老舍:被提名得票最多还让人叹息的是,1968年诺奖评选,作家老舍与诺奖的失之交臂。
这一年,老舍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最终在5个候选人投票中,获得最多票。
“按规定,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该是我父亲,但在1968年,‘文革’已经进入高峰期,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的下落,一直没有得到准确音信,就断定老舍已经去世(老舍1966年8月24日去世)。
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东方人。
结果日本的川端康成就获奖了。
”老舍儿子舒乙曾说,已故作家萧乾曾偕夫人文洁若到瑞典证实过,老舍确实得票排第一。
不过一个奖的事
不过是一个奖的事这怎么能说是一个奖的事!中国人盼诺贝尔奖盼了多少年了,只有中国人知道!当听到是中国人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奖,作为炎黄子孙无不为之振奋;听到是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全国上下一片“莫言”······先是传言莫言家乡山东高密,准备投资6·7亿元种万亩红高粱,扩大文化旅游,形成东北乡民俗生态旅游区。
高密人很不愿错过莫言获奖带来的机会。
销书市场顿时推出莫言系列丛书:从《生死疲劳》《蛙》到《丰乳肥臀》《儃香木》以致追朔到《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
读者们争先恐后想知道《蛙》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奖?接着是莫言捧回奖金750万元,有人便问将干什么用,暗中真希望莫言一把捐给慈善机构,然莫言说准备在北京买大一点的房子。
好在他已习惯了国人的这种繁忙。
这不过是一个奖而已。
莫言自己说:得奖不代表我就是最好的作家,这不是体育比赛,我清楚中国很多作家写得和我一样好,很多作家都具备获奖的资格。
用作家周国平一句话:莫言获诺奖,使诺奖由神话变为身边故事,中国作家可以以平常心对待诺奖。
想想莫言也是一个人,他需要生活,需要更好的生活环境;作家酝酿一本书容易吗?作家写作时忍受的寂寞,一般人能忍受吗?何况莫言领奖发言,抒个人情怀,讲个人故事,难道他还要征得大家的意见,代表大家的意愿。
不过是一个奖的事。
没得奖,不是说我们中国文学就比外国的弱,不是说我们中国作家比外国作家水平低,中国的鲁迅茅盾老舍等获他n次诺贝尔奖都配得上;得了奖,是说明莫言的作品得到了国外读者们的好评,莫言的梦幻主义写作手法文笔的犀利得到了所谓评委们的共鸣。
这正在说明“中国当代作家,中国当代的文学成就获得了世界的关注”(王蒙)这还真不是一个奖的事!中国人民向来很在乎得到世界的承认和认可。
中国人终于和诺贝尔奖握了手,捧回了奖杯。
这怎能说只是一个奖的事?引用作家麦家的话是“感觉像得了奥运首金”。
老舍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老舍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李泉琳
【期刊名称】《作文通讯:实用阅读版》
【年(卷),期】2010(0)7
【摘要】挂着宽边眼镜、儒雅如空谷白云的老舍,1968年,他像当年的屈子,投进清粼粼的湖中,与世诀别了。
可叹在那样的年月,中国屈死几个文化人,也不算什么大事。
但是,那一年他被敲定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总页数】2页(P37-38)
【关键词】诺贝尔奖;老舍;诺贝尔文学奖;1968年;文化人;候选人;儒雅;屈子
【作者】李泉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试管婴儿之父”张民觉: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J], 夏明亮
2.“试管婴儿之父”张民觉: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J], 夏明亮
3.21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作家 [J], 乐楚;彭如
4.吴育训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J], 韦庆媛
5.赵忠尧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乞丐教授” [J], 郑志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猫城记》读后感800字
《猫城记》读后感800字《猫城记》读后感800字(一)可以说老舍的惨死早在_之前三十年.也就是_32年写《猫城记》时就注定了!不知道是他写得太深刻了,还是写得太差了,反正我是看不懂.他似乎想批判旧社会,又似乎还想预言新...闭嘴在这本书里,老舍从交通.教育.文化等等各个侧面疯狂攻击我国传统文化和当时的改革,时而含沙射影.时而旁敲侧击.时而当街叫骂.时而隔山打牛!他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赤裸裸地批判了改革.还好他批判的是当时的改革,所以没有被列为禁书...开头故意写得很枯燥,似乎希望审查的看得无聊睡死了,随便盖章通过.剧情展开后讽刺很尖刻,后面越来越激进偏颇和刻薄怨毒,令人发指的言论简直让人不堪卒读!害我读了好几遍也冇看明白!估计柏杨就是看懂了才写的《丑陋的中国人》.所以比起鲁迅,老舍确实更应该得诺贝尔奖,因为诺贝尔奖就是来妖魔化中国的,这边都恨死他们了.任何时候中国都未曾宣传.也不会宣传《猫城记》,否则就是找死.因为读懂了猫城记,就读懂了某个国家...这本书比《_84》和《动物农场》早了一个时代,那两本大毒草是西班牙内战和二战之后才写出来的,那时候有人明白过来不足为奇,中国的《猫城记》可是领先了一个时代.《猫城记》的罪证截图在下面,很不全,大量观点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口不忍言...闭嘴老舍的小说里,老百姓公认最好的是《骆驼祥子》,其实是电影拍出名了;小说评论家一般认为《四世同堂》最好,这是电视剧拍普及了,这本书的原稿散失了很多,后来又惨遭...闭嘴某些人恶意删改,早非原貌;老舍自己说他的《离婚》写得最好,我仔细看了实在不知道为什么他这么说.老舍自己介绍过《猫城记》是他写的最失败的,失败在冇人看懂,没人看得明白!写了这号东西,建国后他老人家也说自己几乎不敢回国了,他不回来倒好了,那不就能活下来了吗!他得保首领了,不就能写更多的好书让大家看了吗...说错了,是写更多坏书毒害人了吗!这部纸质书把《离婚》和《猫城记》放在一起就对了,一部最好的,一部最差的!其实老舍写得最好的一部书肯定无疑是《正红旗下》,这部自传体小说写得一眼就看出有《红楼梦》的格局和气势,可惜也像红楼梦一样不全,因为还没写完他就被闭嘴 ...红卫兵逼自杀了.《红楼梦》至少还留有四分之三的原稿和狗尾续貂的结局,《正红旗下》我估计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留下来,铺垫完背景,剧情刚展开就中断了,痛心啊...《猫城记》读后感800字(二)说起《猫城记》100个中国人里面可能有99个没有听过这本小说的,要提起老舍先生,我想恐怕100个中国人里面可能只有一个没有听过他老人家的名字吧!而在国外,老舍的《猫城记》是和《骆驼祥.》并驾齐驱的.并且,老舍先生也是因为《猫城记》几乎拿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说几乎,是因为他已经拿了第一,但是因为他自杀了.)我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很不国际化的奖,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评奖的大师们都是不懂中文的,而中文的小说被翻译到外国而又翻译的很好的少之又少,《猫城记》却是一个例外.《猫城记》被广泛的翻译成各国文字(其中就有瑞典文版),并且在各国都很受欢迎,被认为是讽刺小说中的精品.前苏联的一本颇有影响的杂志《新世纪》发行了老舍的《猫城记》,连载后又出版了单行本,发行了70万册.《猫城记》是以一个科幻小说的形式出现,讲我一个中国人坐航天飞机到了火星.于是,我认识了这个星球上最糟糕的一个国家的人——猫城人.这个国家的人贪婪.懒惰.古老.腐败.混乱.愚蠢……反正全世界上最恶毒的词语用在这个国家上都不为过.他们不劳动,不讲卫生,怕水不洗澡,最惧怕的就是外国人,他们不吃饭只吃一种叫做〝迷叶〞毒品.这个国家上的人以各种手段想方设法的得到〝迷叶〞和〝国魂〞(猫城的钱),为此不惜随意杀人.这个国家的人曾经产生过各种政党——哄,但是都以皇帝给〝哄〞们〝迷叶〞而不了了之.这个国家的人喜欢看热闹,而且不遵守规矩,有点钱的人就是娶老婆和妾,然后就是〝哪什么〞.连年轻人也是非常的麻木,学者更是一塌糊涂,古董全部变卖给外国人来换取外国人的东西和〝迷叶〞.只要与外国人打起仗来就作鸟兽散.听到我上面的描述,您想想像不像那个时候的中国?而且,从某种意义上上来说这本小说揭露了中国人许多最根本的劣根性.《猫城记》寓言化地描写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嘲讽了人的劣根性,具有超越国界的世界性.当然,老舍先生写这本书的时候对马列主义和红军是有误解的,他把红军的长征描写成是逃跑和向外国人投降,这是不对的.这也是直接导致老舍先生自杀的原因,因为江青看了这本书很不满意.江青看了这本书后,大怒:这简直是在污蔑中国,批判!于是,懦弱的老舍先生投河自杀了.这时,老舍先生并不知道诺贝尔文学奖拍板定了他,他选择了与世诀别的道路.诺贝尔文学奖从不给死去的人,无论他多么好的著作,多么名声显著.于是老舍先生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被取消,这样,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了第二名,_68年得主是日本的川端康成.由于种.种原因,《猫城记》后来没有出过单行本,收在《老舍文集》中《猫城记》读后感800字(三)我非常喜欢《猫城记》这本书.作者和朋友坐飞机到了火星,飞机碎了,朋友升天了,而作者却意外地存活了下来.他只有碎得像些挂着的干菠菜的衣服和肚子里的干粮,几乎等于一贫如洗(除此之外,他还有一把手枪,一盒火柴).作者认识了地主大蝎,它的迷林是它的命根子.大蝎请作者为它守护迷林,因为大蝎认为作者这个〝外国人〞(其实是外星人)就是迷林的守护神;大蝎的儿子小蝎去过外国,是个〝新派〞人物,有一些知识,看不惯猫人国里这些猫人的自私行为,却又无法改变事实,只好无比的悲观,每天与比迷叶还迷的迷一起嬉笑打闹;守寡在家的公使太太,带着公使的八个妾,最喜欢说的就是〝不吃迷叶〞,每天要说百十遍:〝公使太太,到过外国,我不吃迷叶!〞〝喂,外国人,你该交房租了,五十国魂(猫国的货币),我们不吃迷叶!〞最后,外敌入侵时,由于猫人的软弱无能和为自己着想,作者也见证了猫国的灭亡.总体来说,猫人是非常自私,颓废和软弱的.它们时时刻刻为自己着想,官员种植迷叶(一种能让人的饥饿感消失,让人变懒的植物),收获后分给自己的亲戚,剩下的高价卖出;皇帝吃官员进贡的迷叶;老百姓只能吃饭菜,饥一顿饱一顿,生活非常艰苦;人们当兵只为了每月的那几片迷叶.猫人的宗旨是:欺侮别人,不合作,捣乱,彼此之间互相绝对不接触.我难以想象——这样的国家是如何成立的?没有规章制度,国内到处乱成一团糟,竟然还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为什么不造反呢?后来,我想通了,因为这个民族过于软弱,过于自私,过于愚钝.它们没有文化,而皇上又过于〝聪明〞,人民讲什么,他就提倡什么,可最后还是一事无成.猫国的灭亡是必然的,它们不懂得合作,自相残杀,不灭亡,天理难容!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只有一条规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猫城记》读后感800字(四)如果让我说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我只能让王小波在前排就座,虽然我是如此的不情愿.追捧王小波是一件多么庸俗的事儿啊!可是我没留神,就让小波先生给影响了.往后排,免不了还要庸俗:郑渊洁.第三排并排坐着老少二位:老舍和王朔,鲁迅先生落后半个身位.几位先生只有最末一位帮我提升了一点品味!我也想说列夫·托尔斯泰,我也想说马尔克斯,我也想说卡尔维诺,我也想说米兰·昆德拉,但是拿望远镜看看这几块料,都排到门外面去了,真是不好意思找他们来装点门面.我一点都不为我的趣味而自豪!鲁郭茅,巴老曹,六大腕里面鲁.老我看得最多,老舍我最喜欢.单论现代作家这一块,我可以毫不脸红地说我最喜欢的是老舍.如果你不是特别喜欢老舍,别跟我谈老舍,我看过很多老舍!忘了谁说的,说钱锺书是学者的幽默,老舍是市民的幽默,赵树理是农民的幽默.学者的幽默领教了一点,也不过是耍嘴皮子掉书袋,我喜欢;市民的幽默更贫,幽默地彻底,就是为了幽默而幽默,不招笑还叫什么幽默!农民的幽默我体会的比较差,还是短练呵.老舍兹一打算幽默,就不带点别的,也不专为弘扬什么鞭挞什么,先幽一默再说.这里面做的最足的是《牛天赐传》,从头贫到尾,一点正经没有.如果老舍只会幽默,那他不能在六大腕里面有一席之地,老舍也沉重,沉重也是幽默着沉重.《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够沉重,也不是从头到尾的沉重.鲁迅先生是有幽默感的,但是他性子太烈,自己幽默可以,别人拿他开玩笑他不干.一门心思幽默的人,先得把自尊放下,先踩自己,才能踩别人.老舍看到了人民的疾苦,没想救他们于水火,而是想让他们在水火里面含着眼泪笑一笑,这就是老舍跟鲁迅策略的不同.老舍知道自己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这话没有影射鲁迅的意思,我同样赞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倘换作我,我做老舍,在旁边给鲁迅鼓掌叫好,唉,就是这么没责任感这么麻木不仁啊我,没治;鲁迅先生,您批评我吧.《猫城记》是老舍众多作品中不太知名的一部.一方面是由于小说自身艺术上的高度有限——流于直白.肤浅;另一方面是对革命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比较〝落后〞,对国民性只有批判没有建议——让老舍这样的人提出建设性意见太勉为其难——和极其悲观主义的论调,因此这部小说一直不被推荐.除非对老舍有特殊兴趣的人,一般不会注意这本书.《猫城记》是一个直露的寓言,讲的是〝我〞登陆火星在猫国的所见所闻.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在《我怎样写〈猫城记〉》里面老舍提到了威尔斯,不知道是不是写《世界大战》那个威尔斯;倘是,老舍是看过科幻小说的.《猫城记》科幻是虚,暗喻是实,反映的还是当时旧中国的生态.可惜暗喻得不太暗,让人一看就明白了.小说把国民性放大了,像一幅漫画,夸张地表现当时中国人的缺陷.但老舍的笔是市民的笔,眼是市民的眼;他写的是那些被践踏的人的看法和感受,因此没有什么〝思想上的〞〝深度〞.这部小说老舍不是奔着幽默去的,因此也不是特别幽默,饶是如此,也比《子夜》之流有趣得多.但是既不幽默,又无深度,小说的可读性就低了.这本书我推荐不太了解现代文学的人看,因为这本书让我们知道,在上个世纪中叶,就有人这样写文章._30年代的人中国人,也不都是闷子.《猫城记》读后感800字(五)老舍先生在_32年完成的一部当时称得上异类的一部作品《猫城记》,当年代表世界文坛荣誉的诺贝尔文学奖曾经钟情于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作品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部超越时代的作品.当这部作品被介绍到西方时,这种题材及风格便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有消息说,在_68年,诺贝尔奖已经决定将奖颁给老舍,只是由于他已辞世而作罢.《猫城记》在开篇部分介绍,主人公乘坐飞机(船)来到火星,遇到当地智慧生命猫人;结尾部分解释,主人公目睹猫人国灭亡后半年,乘法国探险飞机(船)回到地球.从主人公自救脱险,结识猫人朋友,到学习猫人语言,进入猫国都城历险,等等诸多细节,无不符合社会科学逻辑.但在作者写作之时,人类所掌握的科技能力对火星了解还十分有限,对火星上是否存在高级生命也没有定论.可以说整篇小说是构筑在一个科学幻想式的背景上.写的真好啊!悲凉啊!虽然写的是外太空的猫人,但是可以叫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影射的还是我们中国人人性的悲哀.在这本书里,这个温暖的人也终于是绝望了.猫人灭绝.不战而败.其中有解放前中国的影子,有_的影子.有日本人打中国的影子.那_就像南京_一样.老师和校长没有薪水.被批斗,学生和老师是敌对的,互杀.学生没有知识,抵御不了外敌,就会窝里斗.听主人公讲人类穿高跟鞋的美妙,猫女也扶着墙学习踩砖头用脚尖走路.猫男则试着穿裤子.迷叶,猫人的生活离不开迷叶.和以前_的大烟差不多.吃迷叶才可活的感觉好.猫兵遇到攻城的人,一概后退,给钱就投降.皇宫的墙上是堆烂泥,墙下沟填满臭水.因为攻城的矮人怕脏.这样可笑的抵御.(矮人们是我所知道的人们中最残忍的.猫国的灭亡是整个的,连他们的苍蝇都不剩几个.)老舍的原话.主人公最后搭法国到火星的探险飞机,才回到伟大光明的中国.最后一句结尾是整篇文字有一点光的地方.其余就是灰暗.猫城记读书笔记_猫城记读书心得五篇《猫城记》在开篇部分介绍,主人公乘坐飞机(船)来到火星,遇到当地智慧生命猫人;结尾。
鲁迅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故事_1500字
鲁迅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故事_1500字
1927年9月17日,鲁迅收到北京自己的学生台静农的信件,信里面提到瑞典人斯文赫定在上海的时候听说鲁迅的名字,想请刘半农帮助,提名鲁迅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鲁迅当即回复了上述这封信,那信里的态度丝毫也不暖昧,表达得非常截然。
先把鲁迅致台静农的原信抄录一下:
静农兄: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
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
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
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
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好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
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
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
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
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
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
鲁迅婉言谢绝了。
这年9月25日,鲁迅便郑重地给台静农回了一封信。
他回信说:静农兄弟: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
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
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
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
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
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学,一无可观了。
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鲁迅写这封信的时间正是中国新文学经过风风火火的10年之后,其时中国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当然包括鲁迅本人。
但鲁迅是一个清醒的理性主义者,尽管新文学在最初十年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仍能看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距,对中国新文学的实绩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我们从鲁迅的这封信中,可以看出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其一,鲁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高水平的奖项,在没有实力竞争的时候侥幸得到它,名实不符,不利于文学扎扎实实的发展,反而会掩盖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其二,鲁迅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为标尺,意识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距离。
强调这种距离,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为了使中国文学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其三,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保持一种平常心态。
鲁迅看到世界优秀作家极多,而诺贝尔文学奖不可能把每位作家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
僧多粥少,不必为此计较。
我想,鲁迅先生60多年前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也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
鉴于过去我们对鲁迅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关系有些误解,我们想在此多说几句。
一个典型的观点曾经影响了一部分人,他们认为鲁迅获得了提名,但遭鲁迅拒绝,因为他不愿为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增添光彩。
这种将事件政治化的解释,虽然具有激进色彩,拔高了鲁迅,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首先,了解诺贝尔文学奖操作程序就会知道,提名和获奖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从提名到获奖有许多路要走,有的由提名到获奖中间长达二十余年,有的作家每年都获得提名,但终其一生亦未能获得评委的垂青。
很少有一次获得提名便获得通过的。
其次,我们来一个假设,如果1927年鲁迅先生没有拒绝提名的话,能否在这一年摘取桂冠呢?可以看看1927年的评奖经历。
这一年,评奖竞争非常激烈,进入候选人名单被淘汰的作家,竟有36人之多,这其中还包括托马斯·曼和高尔基这样屡获提名的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同时,法国一批有影响的学者推荐了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格森。
这种推荐的号召力是不言自明的。
如果把鲁迅和这些作家相比,他创作的数量或许还略嫌轻了些。
老舍2001年,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透露,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在入围者到了最后5名时还有他。
最终,秘密投票结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
但瑞典方面通过调查得知老舍1966年就已经去世,而诺奖一般不颁发给已故之人,最后那年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
鲁迅“郎有情,我无意”?1927年,来自瑞典的探测学家斯文·赫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注意到鲁迅的文学成就。
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便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刘半农托鲁迅好友台静农发信询问鲁迅的意见。
9月25日,鲁迅回复:“诺贝尔奖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
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不过,诺奖评审马悦然在一次讲座上对此进行了辟谣:“我查了瑞典学院档案,敢肯定地说这只是谣言。
”而据鲁迅好友台静农的回忆,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朋友们单方面的好意:1927年,听说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想为中国作家争取一个名额。
当时有人积极推荐梁启超,而刘半农则属意鲁迅,便嘱咐台静农出面函商,才有了后面鲁迅的回信拒绝。
老舍、沈从文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在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老舍之子舒乙公开了父亲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往事:1968年,瑞典派驻华大使,遍寻老舍身影不得,才知老舍早已去世(老舍1966年去世)。
由于诺奖不颁给已故之人,老舍与诺贝尔失之交臂。
舒乙的说法来自挪威女汉学家伊丽莎白·艾迪,1979年初春艾迪来华,在与友人交谈中提到“那一年本来已决定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国作家老舍”。
可是在2000年香港《明报月刊》记者向艾迪求证时,艾迪回复从未谈到老舍,她谈的是沈从文。
沈从文肯定会获奖?马悦然在2007年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本不该告诉你,不过现在时间过去很久,我可以告诉你。
记得那是1988年5月10日,如果沈从文那个时候还活着,10月肯定就会得奖。
”鲁迅与诺贝尔文学奖2诺贝尔文学奖第一原则:"作品的普遍价值"。
诺贝尔文学奖第二原则:"作者的洞察力(洋人形容为刻骨铭心)"。
诺贝尔文学奖第三原则:"作者的语言技巧(洋人形容为丰富机智)"。
诺贝尔文学奖第四原则:"为中文小说和戏曲开辟了新路"。
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条件是:诺贝尔文学奖只授给活着的作家。
其实评奖的标准是很难说清的,我觉得你到应该先从评奖程序上入手,似乎更能说清楚。
我记得某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的时候《南周》做了一一次报道,说的很详细。
至于为什么中国没有人获得这个奖:最重要的是翻译,中国的文学作品被翻译到西方国家的太少,瑞典文就更少了。
具我所知,鲁迅先生曾经接到过邀请,但他拒绝了。
老舍、沈从文都曾进入过评委的眼帘,但因为过世而没有获得。
老舍与诺贝尔文学奖——1968年诺奖评选,老舍得票第一坊间曾传言,老舍先生曾距诺贝尔文学奖仅一步之遥。
“不是传言,是真的。
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父亲得票排第一。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该奖授予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舒乙向记者透露了这一鲜为人知的事件内幕。
舒乙认为,中国作为文学大国,却屡屡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除了政治偏见等原因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和老舍先生同辈作家的作品鲜有被翻译成外文的。
而由于老舍先生曾出过国,他的作品有多种译文,甚至连瑞典文都有。
1968年,老舍先生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在最终的5个候选人投票中,获得了最多票。
“按规定,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该是我父亲,但在1968年,…文革‟已经进入高峰期,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的下落,一直没有得到准确音信,就断定老舍已经去世(老舍的确于1966年8月24日去世)。
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东方人。
结果日本的川端康成就获奖了。
”舒乙告诉记者,已故作家萧乾曾携夫人文洁若到瑞典证实过,老舍在评选中确实得票排第一。
(华商)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高建平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些事,一方面瑞典文学院的人三缄其口,一方面全世界的文学界都在议论,有人赞扬,有人批评,有人咒骂。
中国人谈起这个奖,似乎想说的就更多。
中国过去有几亿人,现在又增加到十几亿,有三千年文学史或五千年文明史,为什么这个奖设了长长的一个世纪,竟然就没有一个中国人得到。
于是,有人指责评委们有偏见,有人信誓旦旦,要为中国人争口气,更有人说,既然像XX这样的伟人未获奖,或者像XX 一样的庸人得了奖,这个奖不得也罢。
这样的争论会永久地持续下去。
如果有一天,有一位中国作家得了奖,争论不会减少,只会更多。
这时,又会有人将得奖者连同评委贬得一无是处,义正词严地指出,某某更伟大得多的人为什么不能获奖,却把奖给了这个X流作家?还会有人出来作“遗憾”、“震惊”、“痛惜”、“无所谓”等千奇百怪的姿态。
文学上的事,本来标准就难定,何况,这个奖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有人想骂也可以,但是,把情况弄明白后再骂,岂不更好一点?一首先是这个奖的定位问题。
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世界文学大奖吗?这一点似乎已毋庸置疑,否则,就不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了。
但我还是要问:你对世界文学大奖中的“世界”一词究竟怎么看?弄得不好,就可能闹误会。
1895年,诺贝尔在遗嘱中规定,用他的遗产设立一个基金,将基金的利息每年“授予那些在过去一年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其中五分之一授予在文学中“创作了富有理想倾向的杰出作品”的人,“文学奖的授予不强调民族的归属,也就是说谁最有资格谁获得,不管他是否属于斯堪的那维亚国家”。
诺贝尔还特别规定,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的文学院”颁发。
既然这笔钱是诺贝尔私人的钱,怎么花,就必须遵从他的个人意愿。
其实,并没有一个机构的正式名称叫“斯德哥尔摩的文学院”。
幸而瑞典国家不大,相关方面的机构还不那么多而复杂。
于是经国王批准,遗嘱的这一项就被正式解读为“瑞典文学院”。
诺贝尔并没有意识到这里面的一个潜在问题:“斯德哥尔摩的文学院”,或者说“瑞典文学院”是否有能力选出创作了“最杰出作品”的人。
早在1896年,此议在蕴酿之中时,瑞典文学院的两位院士就出来表示反对。
认为这会使文学院变成“世界性文学裁判所”。
今天在任的院士埃斯普马克则认为,在这两位反对者的话之上,应该再加一句,“排斥处于领先地位的瑞典作家,并把最杰出的文学研究专家拒之门外的瑞典文学院,根本没有能力完成这项敏感的任务。
”当然,这句话那两位院士是不会加的,他们是院中之人。
此话只有后人或外人才会说。
靠瑞典文学院十八院士个人的力量,在全世界的作家中进行筛选,确立创作了“最杰出作品的人”,这显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
然而,当时的院士们面临的是这样一个选择:要么干,要么把这笔捐赠退回去,从而放弃设立这个奖的机会。
而换一个机构做这件事,就违背了诺贝尔的遗嘱。
当年的文学院常务秘书魏尔森极力推动此事,他认为,不能剥夺“诺贝尔安排的、使那些长期卓有成效地从事文学活动的欧洲大陆上的文学大师们享受极大的荣誉和利益的机会。
”他设想,如果瑞典文学院拒绝做这件可以在“世界文学上取得有影响的地位的工作”,就会受到人们的谴责。
他还辩解道,通过做这件工作,从而了解世界文学,对于完成这个机构原来所具有的,评判和推动瑞典本国文学的工作,也会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