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老舍国民性主题的不同书写

合集下载

从鲁迅“国民性书写”研究中的问题谈起

从鲁迅“国民性书写”研究中的问题谈起

渤海大学学报二○一六年第五期鲁迅研究———纪念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专辑“国民性”这个话题,原本是清末民初思想界所讨论的一个热点,后来经过鲁迅的文学演绎,才在中国人心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同时,“改造国民性”也成为中国新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出现于许多现代作家的笔端。

关于这一现象,有不少研究者都曾讨论过①。

不过,需要留意的是,这些作家对于国民性的态度却不尽相同。

其中有的是出于自觉的思考和表现,比如老舍、沈从文和林语堂;而有的虽然也多少暴露了中国人的弱点,但主要的目的却不是着眼于此,比如茅盾、巴金、曹禺、张天翼等。

因此,他们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就有高有低。

倘若以“国民性书写”为角度,从中国新文学中理出一条文学脉络的话,本文认为其实真正属于这个范畴的,能够体现和代表中国新文学在探索和表现国民性方面的深度和力度的是前者和鲁迅,而后者不该被纳入到这个话题里。

当然,过去已有几位研究者注意到了这条线索。

比如,林焱和高连营就在各自的专著《百年风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国民性的变迁》(2002年)②和《中国文学与国民性的变迁》(2006年)③中有过勾勒。

可是,由于这两本书主要是意在从文学中提炼中国人精神的变迁,因此严格说来不属于本文所涉及的文学研究的范围。

而从文学的角度加以整体性梳理的,实际上仅有曹林红于2007年撰写的一篇名为《“国民性”主题的流变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博士论文④。

在这篇文章中,著者以时间为序,详尽地描述了这个主题从晚晴至20世纪40年代,所经历的发端、嬗变、消隐到中断的变化过程。

其中,值得从鲁迅“国民性书写”研究中的问题谈起迟蕊(沈阳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44)摘要:以“国民性书写”的角度,从中国新文学中可以理出一条重要的文学脉络。

它的开创者是鲁迅,其他的现代作家诸如老舍、沈从文和林语堂,在国民性改造方面也都有过自觉的思考与表现。

文章通过梳理鲁迅国民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目前整个新文学国民性书写研究中亟待弄清的五方面细节性问题。

老舍与鲁迅在国民性问题上的思考

老舍与鲁迅在国民性问题上的思考

老舍与鲁迅在国民性问题上的思考作者:梁健晟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4期摘要:老舍与鲁迅作为爱国主义作家,在批判国民劣根性,重塑国人灵魂等价值取向方面有着共通之处。

本文主要从社会文化角度出发,分析老舍与鲁迅笔下的国民性并思考其中异同,为改造国民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舍;鲁迅;国民性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2-0015-02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受挫与自我抗争的历史。

不少有识之士冀望于改革、变法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然而最终都功败垂成。

以“变法图强”为口号的戊戌变法的失败标志着改良主义的幻灭,在改良主义遇到瓶颈时,梁启超最先提出“国民性”改造一词,以期从价值观的层面开启民智,改造国家。

在文学界,老舍与鲁迅同样作为现代主义作家,在关注国家命运,揭露国民劣根性方面有着共通之处,他们重新审视国人,以实现启迪民智、重构国民性的理想。

一、老舍的国民性问题思考在老舍的作品中,或是嘲讽了视金钱为万能、利欲熏心的市井无赖(《老张的哲学》);或是反映社会黑暗、表现对苦难妇女的真挚同情(《月牙儿》);或是置于中西文化背景差异下,表现中西文化冲突的本质,揭示着民族文化必然更新的本质(《二马》)。

尽管上述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不尽相同,但其思想指归性是一致的,即对国民劣根性批判的同时探求民族发展的道路。

老舍的国民性批判。

老舍创作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具有深刻的国民性批判意义。

《老张的哲学》描绘了一个恶贯满盈的高利贷者——老张。

无论他的信仰、语言、职业如何变化,始终以“钱本位”为“人生准则”,见到洋人点头哈腰,对国人如同豺狼虎豹,是一个典型的守财奴、市侩精形象。

无独有偶,《赵子曰》中塑造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对比。

一个是醉生梦死、碌碌无为的大学生赵子曰;另一个是有知识有抱负的爱国青年李景纯。

通过比较,穿洋装、学西洋文化,热情高涨地闹学潮的赵子曰并非国之栋梁;讲求真实干才、摆脱传统禁锢的李景纯才是国之希望。

鲁迅与老舍小说中的国民性比较

鲁迅与老舍小说中的国民性比较

鲁迅与老舍小说中的国民性比较发表时间:2011-04-12T09:26:52.417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吴岩[导读] 何为“国民性”?即国民性格之谓。

哈尔滨师范大学吴岩【摘要】对国民性的关注首推鲁迅和老舍,但由于二人背景、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差异,在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分析国民劣根性的根源以及对国民精神的构建方面,虽然有相同点,但仍然存在着根本的差异。

文化是一个国家国民性格的表征,鲁迅和老舍都受到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的影响。

从文化的角度解读鲁迅和老舍小说中对国民性格的批判和塑造,意在揭示文化与国民性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改造国民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国民性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民族精神“五四”以来,对国民性弱点的揭露最有影响的当推鲁迅,老舍与鲁迅都是爱国主义者,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使他们都强调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性。

鲁迅的小说创作与“改造国民性”思想紧密相连,“说道‘为什么’做小说”鲁迅回答说:“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老舍曾说过:“象阿Q那样的作品,后起的作家们简直没法不受他的影响;即使在文字和思想上不便去模仿可是至少也要得到一些启示与灵感。

”这说明老舍对鲁迅在“改造国民性”方面是有所继承的。

对二人国民性的对比研究,早在三十年代就有人将老舍的《猫城记》与鲁迅的《阿Q正传》相提并论,认为二者都表现了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的国民性,或者说“《阿Q正传》创造了一个典型的社会人物,而《猫城记》却是在企图创造一个典型的社会”。

何为“国民性”?即国民性格之谓。

国民性本来是个中性的词,但在鲁迅那就是指国民劣根性。

老舍继承了鲁迅,他同样批判“国民劣根性”但他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不仅在于批判国民性,更在于塑造国民性。

1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鲁迅和老舍的人生经历使他们批判的对象不同。

试比较分析鲁迅和老舍的文化选择

试比较分析鲁迅和老舍的文化选择
鲁迅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主要是从对中国 的知识分子和农 民的精神风貌 、思想状态的考察 出发 , 对 中国传统文化 中尤其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封建专制制 度 、思 想观 念 和伦理 道德 几乎 是全 盘否 定 ,决绝 的抛弃 , 如对封建专制文化中的三纲五常 、仁义忠孝 、封建等级 制度 、家族制度 、封建的婚姻观念和制度等等 ,并毫不 留情地 把这种 文 化生 动地概 括 为 “吃人 文化 ”,充分揭 示 出这种文化的残酷性和虚伪性 。在这种专制主义 的社会 体制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中,不但历代都有被非人道地 杀害了的社会群众和知识分子,而且 以其威吓力量 ,窒 息着全社会 的精神活力和创造精神。这些文化和思想在 鲁迅的小说 《祝福 》、《药 》、《长明灯 》、《白光 》等中均 有 生动 而深刻 的揭 示 和批 判 。他说 :“所谓 中国 的文 明者 , 其 实不过 是安 排 给阔人 享用 的人 肉的筵 宴 。所 谓 中国者 , 其 实 不 过是 安排 这 人 肉筵 宴 的厨 房 。— — 于是 大 小无 数 的人肉的筵宴 ,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 ,人们就 在这会场中吃人 ,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 的弱 者 的呼 号遮 掩 ,更不 消说女 人 和小儿 。” 可见 鲁 迅 对于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毫不妥协 、彻底决绝的态度和 对于中国社会历史本质 、中国人生存现状的极度悲观。
在很 多 现代 文学 研究 者 的视 野 中 ,鲁迅 和 老舍 这两 位大家在个性 、创作取向、艺术风格等方面是大异其趣 的。但我们不应忽视的是 ,这两位大家在他们的创作 中 均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不约而同地对 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文化进行全面而彻底的审视 ,他们都 非 常关 注 中国 的国 民性 问题 ,都 在文 学创 作 中表 达 了对 中国 来自民 的民族 品格 的建 构 。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和老舍《断魂枪》主人公形象对比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和老舍《断魂枪》主人公形象对比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和老舍《断魂枪》主人公形象对比作者:殷皓王阿童许亚云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3期摘要:鲁迅先生对国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他笔下的知识分子身上空前强烈,这些人物形象存在的最终意义是批判———批判时代、批判社会、批判民族的劣根性,是要让整个民族认清自己的弊病并因此奋然而前行。

老舍通过沙子龙———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不屈不挠坚守着的先觉者———这一形象,希望表达的是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的休戚相关以及更深层次的民族和文化的思考。

关键词:时代;文化;民族;悲剧;反抗中图分类号:I106.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9-0012-01一、《断魂枪》主人公形象分析《断魂枪》写于一九三五年,老舍以其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的个性气质,以及顽强的承担命运的精神,通过沙子龙这样一个艺术形象,来反映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前夕中国的社会风貌。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文章开始第一段只有短短一句话,看似一个客观事实的简单陈述,其背后是无情的时代更迭使得各行各业的“人”进行改。

沙子龙的江湖生涯的结束的背后是一个更为广阔的民族命运的巨大变迁。

小说的最后,当沙子龙对着漫天星辰一口气将六十四枪刺下来,笑着说:“不传,不传”之时,悲剧性达到了顶峰。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完完全全的无可奈何,悲怆以至于孤独的悲壮,哪怕是不屈不挠的抗争,终究是无声的呐喊。

他是不惮于世俗,在黑暗中默然前行的真的猛士。

二、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分析1.敢于批判、敢于追求的知识分子形象。

《狂人日记》塑造的狂人形象。

他不是真的疯子,而是一个真的被迫害者,一个被封建家庭制度和礼教迫害到了发狂的人;是一个在黑暗社会中受着精神上的苦刑而开始觉醒和反抗的知识分子。

《故乡》中的“我”,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漂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有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冷漠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是怀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

蓦然回首 梦已不再——试析老舍《离婚》与鲁迅《故乡》的情节结构模式

蓦然回首 梦已不再——试析老舍《离婚》与鲁迅《故乡》的情节结构模式

变化让 “ 深 感悲凉 , 我” 而当儿 时 曾在一起无 拘无束玩
耍的伙伴闰土的一声“ 老爷” 响起的时候 ,我似乎打 “
钱 理群先 生认 为 , 迅 小 说 中有 一 个 内在 的情 鲁 节 结 构 模 式 , “ 去—— 归 来 —— 再 离 去 ”的模 即 离 式 。 ¨ 在这 一模 式 中 , 当第 一 代 觉 醒 的 知 识 分 子 去
去” 的情节结构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 ,离婚》 《 中老李对都市生活 的逃避和《 故乡》 我” 中“ 的再 次离开故 乡 , 充分体现
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现实 中对 自我定位 的迷茫 以及在精神层面的 自我迷失 。
关键词 : ; 老舍 鲁迅 ;离婚 》《 《 ;故乡》情节结构模式 ;
中图分类号 : 1.7 1 0 9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 38 2 1 )2— 0 8 3 17 3 1 (0 0 0 0 8 —0
Jn 2 1 u .0 0
Vo . 5 No 2 12 .
蓦 然 回 首
— —
梦 已 不 再
试析老舍《 离婚》 与鲁迅《 故乡》 的情节结构模 式
张伟 巍
( 河南工程学院 , 南 郑州 4 19 ) 河 5 1 1
摘要 : 老舍的《 离婚》 与鲁迅 的《 故乡》 这两部作 品在文体 和内容上有很 大的不 同, 乍一看似 无相似之处 , 为小 一 说, 一为散 文 , 一个叙述在城市 中摸爬滚打 的知识分子对城市 失望后 回归故乡 的故事 , 一个抒 发带着 “ 乡梦” 故 的知 识分子返 乡后对故 乡失望 的情怀 。但是这两 部作 品合 二为一 即构成 了钱理群 先生所 说的 “ 离去——归来——再 离
收 稿 日期 :00— 1 0 2 1 0 —1

论鲁迅与老舍两人底层书写的差异性

论鲁迅与老舍两人底层书写的差异性

论鲁迅与老舍两人底层书写的差异性作者:***来源:《美与时代·下》2022年第07期摘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对于底层的书写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

底层也是鲁迅与老舍共同关注的领域,但从视域、命运以及表述方式的三个方面上,他们的创作中都体现了差异性。

鲁迅与老舍对底层的书写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物画廊,同时,他们构建的不同的底层世界也与当代的底层书写相呼应,共同丰富了底层文学书写历史。

关键词:鲁迅;老舍;底层书写“底层”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葛兰西的《狱中札记》,指的是欧洲社会里那些从属的与被排除在主流之外的社会群体。

刘旭在《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缝》中谈到:“政治地位低下、经济上困窘、文化教育程度低等,被称为底层,可能是三个条件同时满足,也可能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

”[1]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对于底层的书写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

鲁迅与老舍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个不能跨越的文学大家,他们的创作中都深刻地彰显了“五四”以来对“人”的强烈关注。

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塑造了许多现代文学史上典型的人物。

对“人”的强烈关注也使他们在创作上都呈现了对社会不同群体的人物的关注。

而底层,更是成为了这两位作家共同关注到的领域。

鲁迅从一开始进入文坛就对底层有清醒的认识。

小说《阿Q正传》(1921)对底层的“不幸”与“不争”已作了让后人难以超越的描写。

在杂文创作中,他有两个核心视点贯穿于其创作的始终,“一是苦难中国的立场,二是底层民众的立场”。

而关于老舍对底层的叙事,樊骏就认为老舍“写的最多也最为出色的,是那些居住在大杂院里,奔波于街头巷尾的平民百姓,尤其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贫民与恪守传统的所谓老北京”[2]。

在老舍创作中,“这些城市底层人民的形象,也完全应当看作老舍对于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3]。

因此,鲁迅与老舍对底层的书写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物画廊,同时,他们在视域、底层命运书写以及表述方式上也体现出了差异性。

老舍对“国民性”书写的思考及与鲁迅的差异

老舍对“国民性”书写的思考及与鲁迅的差异

作者: 迟蕊
作者机构: 沈阳大学文法学院,110044
出版物刊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页码: 126-137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7期
主题词: 老舍;国民性;鲁迅;反思
摘要:对于“国民性”的书写,老舍有着与鲁迅不同的思考和路径。

与后者那种辛辣的讽刺和“挖病根”式的刻画不同,老舍更推崇温和的幽默和对种种“坏现象”本身的关切和表现。

这种差异的形成,除了源自老舍的宽厚心态之外,主要是由于老舍对国民性的不同认识、他的市民主义的大众立场以及重情感的文学观念等原因。

老舍不仅开辟了“国民性”书写的另一种路径,还对鲁迅的、他本人的以及这类书写本身有过许多的反思。

老舍的写作特点

老舍的写作特点

老舍的写作特点一、纵观老舍的长、中、短篇小说创作,可以看到一个基本主题,那就是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

老舍继承了鲁迅的关于“国民性”的思考,在某些方面还显出了自己新的开拓与新的特色。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早期的长篇中,相当深入地剖析了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如被金钱锈损了灵魂的老张、浑浑噩噩的赵子曰、抱残守缺的马则仁。

《二马》中把中国国民性的解剖放进了世界民族之林这个大手术室中,具有宏阔的视野,也从独特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崭新的透视。

显示了老舍开阔的文化意识。

《猫城记》中对中国社会现实、中国传统文化母体身上的毒瘤,其剖析达到了相当深入的地步。

《离婚》中直面现实,把小市民的庸俗无聊与官府的衙门的黑暗腐败连结在一起。

表现了作者对民族文化批判意识已经达到自觉的程度,因而具有界碑的意义。

《骆驼祥子》《月牙儿》对地层贫苦市民的热情而深具痛惜之情的注视,形成了文化批判的另个侧面,深入到了抨击社会制度的层次。

《四世同堂》表达了老舍希望在民族战争的烈火中清算历史遗传病的新的思想高度,满怀着对民族性更新的信念。

二、以北京下层市民社会为中心,是老舍为自己的文化批判所开拓的领域。

中国人的国民性在市民阶层中体现得相当充分与全面,而北京又是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为典型的古城。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舍的小说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北京。

三、鲜明强烈的“京味儿”。

写北京、北京人、北京的文化和民情风俗,北京的景观和地理风貌。

“京味儿”表现在语言上,老舍小说的语言在北京口语基础上的提炼,简短生动,但一般不同于北京的方言土语。

四、幽默的格调。

幽默格调多样,具有几重性。

既有温厚的同情,又有峻厉的讽刺。

对下层贫民与某些小人物,他嬉笑怒骂的笔墨后面,不无辛酸、苦涩。

对市侩、汉奸他的笔端喷出了无情的怒火。

早期的两部长篇有点铺排“为幽默而幽默”。

《二马》则有所控制,是透出了灵气的幽默;《离婚》标志着他幽默风格的成熟。

获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

试比较鲁迅_老舍不同的_父亲情结_徐红

试比较鲁迅_老舍不同的_父亲情结_徐红

·总第477期·2013第5期□徐红试比较鲁迅、老舍不同的“父亲情结”鲁迅、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式人物,他们作品的深邃、丰赡、厚重,几乎人所共识,他们守望的精神家园与他们儿童少年时的家庭变故有着渊源的密切联系,尤其是他们父亲在他们思想上行动中的影响更为深刻,贯穿一生,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鲁迅经历了缺失父爱,出外求学,一直在寻找,并深刻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己父亲悲剧的命运。

回国后发表《狂人日记》,开始揭露腐朽的封建制度的罪恶,向专制的父权制度复仇,后来重新建构现代父子平等之爱。

老舍的父亲在抵御八国联军入侵京都时壮烈牺牲,当小时候的老舍问起父亲时,母亲常常追述老舍父亲的特点,爱护着、侍弄着老舍父亲亲手栽下的花草,八九岁时的老舍无意中得到了父亲的腰牌,这都成了父爱的一种替代;再有宗月大师鼎力助老舍上学读书,可以看作老舍缺失父爱的补偿;老舍爱国主义国家至上的人生信念源自父亲殉国的壮举,老舍走向生命最后的归宿———投太平湖消逝,是重回母体,孕育出新的生命,这是宗月大师的佛家信仰,更像父亲一样为了捍卫自己及民族尊严而不惜牺牲生命,老舍践行了父亲舍生全节的精神。

一、鲁迅因缺失父爱而深刻思考,抨击父权制度;老舍从小失去父亲,但有替代与补偿1.鲁迅少年时代缺失父爱,在作品中抨击父权制度,确立“立人”思想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患的是肺病,终至亡故,家境败落下来,这在年少的鲁迅心里打上深深的烙印。

他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作为家庭的长子,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

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呐喊〉自序》。

广州学生问鲁迅为什么憎恨旧社会,鲁迅回答:“我小的时候,因为家景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憎恨这个社会。

关于老舍的文章爱国主题 摘抄大全

关于老舍的文章爱国主题 摘抄大全

关于老舍的文章爱国主题摘抄大全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题材,其中包括了爱国主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老舍作品中与爱国主题相关的摘抄。

1. 从《茶馆》中摘抄:“我中华民族是一家,大家看,你们看,我看,他们看,都看,都是一家人。

咱们不是一家人,为什么这个时候到了这儿,都要说这样的话,都要作这样的事,都要这样的愁呢?你们说,为什么?”这段话表达了老舍对中华民族团结的呼吁,表现了他对国家的深情。

2. 从《骆驼祥子》中摘抄:“每当看到祖国的旗帜,心头就会升起一种崇高的情感。

祥子把祖国的颜色,祖国的草木,祖国的语言,祖国的风俗,祖国的军人,都看作是自己的一部分,看作是自己的母亲,看作是自己的生命。

”这段文字展现了祥子对祖国的深深的热爱和归属感,他把自己与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了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3. 从《四世同堂》中摘抄:“我是中华儿女,我生在这祖国,我长在这祖国,我要死在这祖国,这是我的信仰!”这句话表达了杨天民对祖国的坚定信仰和忠诚,他将自己的一切都与祖国联系在一起,无论生死,都愿为祖国奉献。

4. 从《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一文中摘抄:“他思念着他的祖国,思念着他的人民,思念着他热爱的国土和故乡,思念着他的忠诚,思念着他的祖先,思念着他的儿女,思念着他的朋友,思念着他的创作,思念着他的责任,思念着他的梦想,思念着他的国家。

”这段话表达了对鲁迅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鲁迅对祖国和人民的思念,展现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

以上摘抄展示了老舍在他的作品中对爱国主题的关注和表达。

他通过不同的角色和情节,描绘了人们对祖国的深情和热爱,呼吁人们团结起来,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舍的作品中充满了爱国主题的情感和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鲁迅与老舍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

鲁迅与老舍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

鲁迅与老舍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1. 引言1.1 概述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鲁迅和老舍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对中国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以鲁迅和老舍为例,探讨他们在现实主义写作方面所展示出来的风格与特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对鲁迅和老舍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进行研究。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详细分析鲁迅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并探讨其背后的思想及背景。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转向老舍,并描述他独特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及与鲁迅相比较的异同之处。

第四部分将对比两位作家,着重解析他们共同点和差异点,不仅包括对待社会问题、描绘生活真实性的态度,还包括文风特色、题材选择等方面。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鲁迅与老舍对中国文学发展带来的重要贡献,并探讨他们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鲁迅与老舍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了解他们写作背后所蕴含的思想与观念。

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对比两位作家的风格差异与相似之处,更好地认识到他们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及社会影响力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最终,我们希望能够准确地评估鲁迅和老舍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并探讨他们对当代文学创作者以及读者应有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 鲁迅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2.1 思想及背景分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风格深受现实主义的影响。

鲁迅生活在一个动荡和充满社会问题的时代,他目睹了许多社会不公与残酷现象,这些情况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思考和写作。

2.2 描述生活的真实与残酷鲁迅以其独特而真实的描写方式展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和苦难。

他通过塑造真实而质朴的人物形象,直接展示了普通人民生活中的艰辛和压抑。

无论是描绘农村还是城市中人们艰难求生、被压迫抑制的经历,鲁迅都用直观而具体的方式呈现了那个时代残忍无情、缺乏温暖和希望的现实。

2.3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在他的作品中,鲁迅对社会问题表达了敏锐而尖锐的关注。

老舍与鲁迅的文学传承

老舍与鲁迅的文学传承

老舍与鲁迅的文学传承老舍与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位杰出的作家,他们的文学作品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老舍与鲁迅的文学传承。

首先,从文学主题的角度来看,老舍与鲁迅都关注社会底层的人民生活,揭示社会的黑暗面。

鲁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记》以及《阿Q正传》等作品,以犀利的笔触和鲜明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丑陋。

而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茶馆》等作品,则通过对于小人物的刻画,展现了民国时期社会的苦难和无奈。

可以说,老舍在文学主题上继承了鲁迅的写作传统,延续了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

其次,从文学风格的角度来看,老舍与鲁迅也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

鲁迅的作品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沉的思考而著称,他的文字简洁有力,充满了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而老舍的作品则更加注重对于人物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他的文字流畅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可以说,老舍在文学风格上承袭了鲁迅的锐利和深刻,同时又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此外,老舍与鲁迅的文学传承还可以从他们对于语言的运用上进行分析。

鲁迅以白话文的运用为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他的作品通俗易懂,贴近人民生活,对于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老舍在鲁迅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于北京方言和生活细节的描写,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具有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可以说,老舍在语言运用上对于鲁迅的传承是一种创新和发展。

最后,老舍与鲁迅的文学传承还可以从他们对于文学使命的理解上进行探讨。

鲁迅一直强调作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他认为作家应该关注社会现实,为人民服务。

而老舍也秉持着类似的理念,他在文学创作中始终保持着对于社会问题的敏感和关注。

可以说,老舍在文学使命的理解上继承了鲁迅的思想,继续为中国文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老舍与鲁迅的文学传承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文学主题、文学风格、语言运用以及对于文学使命的理解。

他们的作品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后来的作家们树立了榜样和典范。

老舍和鲁迅的作文

老舍和鲁迅的作文

老舍和鲁迅的作文
《老舍和鲁迅》
哎呀呀,说到老舍和鲁迅,这俩可都是大文豪呀!
老舍先生的文字那叫一个生动有趣,就像咱日常生活里那些有意思的小事都被他给写活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北京的一个老胡同里溜达,那胡同弯弯曲曲的,就像老舍笔下的那些场景似的。

胡同里的人家门口摆着花盆,有的还晒着衣服,特别有生活气息。

我走着走着,就仿佛能看到老舍先生描写的那些人物在胡同里穿梭,感觉特别奇妙。

鲁迅呢,他的文章犀利又深刻,针砭时弊那叫一个厉害。

我曾经读过他的《狂人日记》,真的是被惊到了。

后来我去过绍兴,在鲁迅故居那逛了逛。

看着那些古老的房子、桌椅,我就在想,当年鲁迅先生是不是就在这写下那些振聋发聩的文字呀。

走在绍兴的街道上,我似乎能感受到鲁迅先生当年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脑海中也不断浮现出他文章中的那些画面。

老舍和鲁迅,虽然风格不一样,但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呀。

他们就像两颗耀眼的星星,在文学的天空中闪闪发光,指引着我们这些后来人呢!
这就是我对老舍和鲁迅的一些小小的感受啦,嘿嘿!。

简论鲁迅两篇杂文写法上的异同

简论鲁迅两篇杂文写法上的异同

简论鲁迅两篇杂文写法上的异同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也是一位思想家和社会评论家。

他的杂文作品极具影响力,具有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深度。

在鲁迅的作品中,有两篇杂文《呐喊》和《狂人日记》都被认为是经典之作,它们有着一些共同点,同时也有一些差异。

这两篇杂文都具有强烈的独白性质。

鲁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自己的内心感受,直接抒发自己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他用深沉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于社会不公和人性扭曲的愤怒和无奈。

他借助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感悟,以及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将个人的遭遇与普遍的社会问题紧密结合,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这两篇杂文都以讽刺的方式表达社会对个体的压迫和人性的扭曲。

通过对于人物形象和事件的夸张和扭曲描写,鲁迅展现了社会现实的荒诞和荒谬。

他以独特的幽默感和讽刺态度,揭示出社会弱势群体的无助和被边缘化的命运,警示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这两篇杂文的写法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呐喊》一文以自传体的形式,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和情节展示了鲁迅对于社会现象的痛心和悲愤。

他通过对于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亲身经历的回忆和反思,揭示出社会对于个体的摧残和人性的扭曲。

而《狂人日记》则以日记的形式展现了一个患有妄想症的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通过主人公的自言自语和对于周围人事物的幻觉描写,鲁迅剖析了现代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疯狂现象。

鲁迅两篇杂文《呐喊》和《狂人日记》都具有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深度。

无论是通过自传体的方式还是以日记的形式,鲁迅都将个人的遭遇与社会问题紧密结合,用幽默和讽刺的方式揭示社会的弊端和道德的沦丧。

这两篇杂文都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深刻的思想意义,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并且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看客与告密者_鲁迅与老舍对国民性批判的异曲同工

看客与告密者_鲁迅与老舍对国民性批判的异曲同工

摘要:鲁迅和老舍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都塑造了看客和告密者这两种具有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的形象,并以不同的方式和态度对他们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本文试对两人的作品中这两类人物进行归纳和比较,并探讨他们的特点和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

关键词:鲁迅老舍看客告密国民性作者简介:陈晓红(1982.7-),女,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在职硕士研究生班学生,工作单位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看客与告密者陈晓红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516057【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2-0035-02———鲁迅与老舍对国民性批判的异曲同工鲁迅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许多的典型人物,除了阿Q 、祥林嫂,润土和孔乙己等能反映当时中国人民普遍形象以外,还有不少配角着实也让人深思许久,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些看客。

“于是他背后的人们有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

”这是鲁迅描写看客形象的众多作品中最有代表性,最为含蓄的一篇。

所谓看客,重点字自然在于一个“看”字。

这些人在鲁迅的世界中没有样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个动作,那就是“看”。

鲁迅在《示众》中有这样一段,“霎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大汉填满了。

……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个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中间伸进脑袋去。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但不多久,小学生却从巡警的刀旁边钻出来了。

他诧异地四顾:外面围着一圈人,上首是穿白背心的,那对面是一个赤膊的胖小孩,…”短短几句话,充分体现了作家的笔力,小说的漫画化构图,无名字的人物背影和小学生的“四顾”所显示的“看”的场面、“看”的对象的悬空,给文本的阅读带来了一种张力。

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鲁迅研究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吴小美内容提要:作家、艺术家,特别是优秀的艺术家,与平凡的芸芸众生不同之处首先在于心灵,或谓之“眼睛”。

许多为芸芸众生津津乐道的人与事,在作家那里可能只是过眼云烟;反之,在前者的心灵眼睛中稍纵即逝的事物,作家却会去紧紧把握,经过咀嚼提炼并给予艺术表现,给世人留下精神财富。

在古今中外浩瀚的文学篇章中,最具文化哲学意蕴并能经久不衰的莫过于生与死的价值观,也就是对人我生存和生命的理解及表现所达到的高度与纯度,对生存生命的困惑与追问。

鲁迅与老舍,都在这里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值得继承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鲁讯 老舍 生死观老舍比鲁迅晚生了十八年,正式走上新文学战场也晚了约二十年。

但老舍忠实地继承了鲁迅的传统,在文化批判和改造国民性等大“工程”中,两位大师是完全默契的。

鲁迅寄情于“民族的脊梁”,老舍播种下“精神的庄稼”。

他们捕捉忧患,感受疾苦,诉诸诗文;他们的生存观与死亡观的价值标准,既有中国传统仕人的忧患意识和心态,但并不是传统仕人简单的继承,而是现代社会使命感凝聚成的现代意识的变体。

他们分别承载了现代中国“社会良心”的天职,他们奉献着“生”,磊落地“死”,即使是老舍最终的自戕,也是以死相拼;两人都是社会取向远远大于自我取向的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

将他们的生死观相比较,深挖掘,从中汲取精神养料,将是很有意义和教益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6期上鲁迅和老舍的生死观,都深深植根于时代、社会、历史的土壤中,生成于对现实的洞察中。

他们的生死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本节我们将侧重探视其同。

鲁迅的一生,老舍的大半生,都生活在悲凉的、穷困的、隔绝的人世间,经济是低水平的循环,百姓是在集体无意识中艰辛生存。

鲁迅笔下诠释的“精神胜利法”、“十景病”、“瞒和骗”、“大团圆”的思想,以及形形色色的古方、古法、禁忌、迷信、偶像崇拜,以及老舍精细入微地针砭的国民的敷衍妥协苟且,都可归结为“中国人向来不敢正视人生”的生命哲学。

把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与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作比较看看两篇

把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与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作比较看看两篇

把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与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作比较看看两

刚看完老舍先生的《茶馆》和《骆驼祥子》电影版,之前也看过文学作品,但电影给我的感触更深!
之前也看过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和《孔乙己》。

把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与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作比较,看着两篇我有了如下个人感触:
鲁迅先生以戏谑的手法讽刺中国人的劣根性,在鲁迅的笔下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与所处的时代无关,鲁迅先生更擅长挖掘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思想痼疾。

鲁迅的作品让人看了惭愧、自责、反思,绝望中似乎透着希望。

老舍先生以非常写实的手法讲述旧时代的黑暗,老舍的笔法真是细心,形形色色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没有过多地剖析人性,而是充分地剖析时代。

老舍先生更擅长写实、细节刻画。

他笔下的主人翁让人心疼,作品让人看了绝望不已,没有一丝希望。

鲁迅和老舍对文学的贡献都是巨大的,只能说他们各有千秋。

1、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2、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与老舍国民性主题的不同书写
鲁迅与老舍在小说创作中,关于国民性主题的书写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鲁迅与老舍都注重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第二层面,在批判的同时构建作家理想中的国民性格。

在对比中可以发现,鲁迅对国民性主题的书写中包含作家自身对于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探寻,以及对国民灵魂的深刻审视与沉重批判。

由于老舍与鲁迅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老舍更倾向于感性的创作,通过个人经历来书写创作。

一、鲁迅的国民性主题书写
封建农民形象的塑造
鲁迅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农民形象,大多具有愚昧落后、麻木冷漠等性格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应为阿Q。

阿Q是未庄的流浪雇农,是以未庄为缩影的社会最底层人民,身世不明的阿Q每当与人发生争执时,总会这样说:“我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当他被打时,又用“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己,这是阿Q精神的核心――精神胜利法。

这种精神胜利法反应映了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人性产生了扭曲和异化,阿Q的性格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国民性格深处的劣根性。

鲁迅笔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封建伦理来束缚底层人
民,压迫妇女,冷漠麻木又十分残忍。

而他们的行为在封建的社会环境中,被认为是自然且合理的。

这就是看客群体。

他们都有着相同的特征――模糊的面容,不需要姓名,站在生命的�α⒚嫖�残暴和冷酷欢呼雀跃,拍手叫好。

长期处于封建势力统治下的国民,逐渐丧失反抗的意识,变得冷漠麻木,丧失人性,面对残暴和血腥无动于衷,甚至将自己内心的满足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饱受封建社会压迫的底层劳动妇女,而鲁镇上的人们,不仅没有对祥林嫂的遭遇产生同情,相反对祥林嫂十分冷漠甚至是嫌弃;小说《孔乙己》中的穷书生孔乙己,也常常在酒馆中遭受尊严被践踏;在《示众》中,冷漠的人们将看杀头当作看戏,不顾太阳的毒晒和人群的拥挤,争抢着去凑热闹,他们对囚犯毫不关心,只是为了寻乐。

这样的描写不仅反映出冷漠的人际关系、人们麻木至极的心理,更反映了人们身上严重的劣根性,在封建礼教的毒害下,人性被灾难和贫穷泯灭。

启蒙者的困境
鲁迅笔下对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麻木国民的描写入木三分,对于启蒙者形象的塑造也同样深刻。

他们代表了鲁迅理想中的国民形象,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体现在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觉醒。

《狂人日记》中认清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狂人,《在酒楼上》彷徨迷茫的吕纬甫,《药》中为
革命牺牲的夏瑜以及《孤独者》中的复仇者魏连殳,都是鲁迅笔下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但是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在沉睡麻木千年之久的民众面前,启蒙者的处境是艰难的,这些启蒙者与觉醒者被视为“疯子”“罪犯”和“异类”,甚至最终他们丧失了自己的信仰,走向孤独和颓废。

鲁迅在作品中多次思考了知识分子的出路在哪里。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是早年参与革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革命落潮之后,却在迷茫和彷徨中失去了方向,无论是文中的“我”还是吕维甫,都代表了灵魂无法安妥的知识分子形象。

《药》中的革命者夏瑜,以付出生命为代价试图唤醒民众,想使群众挣脱封建统治,最终的结果却是群众用他的鲜血做人血馒头。

启蒙者的困境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处于被孤立的状态,启蒙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回应,启蒙者只能走向绝路。

《孤独者》的魏连殳,不结婚,无子女,是脱离了世俗与封建礼法社会的“异类”。

被视为“异类”的魏连殳遭受了失业的打击,失去了收入和生活的保障,魏连殳曾对这个令人失望的社会主动疏离,社会上的民众也孤立排斥他。

于是,魏连殳失去了最后的坚持,在封建思想的戕害和庸众的敌对中他走向了复仇的道路,接受自己曾反抗的封建礼数,认同封建阶级的观念,做“上等人”。

最终,内心极度痛苦的魏连殳孤独地死去。

《孤独者》是鲁迅与另一个鲁迅的对话,这充分体现了鲁迅内心的焦灼,他不确定自己是否会作为启蒙
者坚持下去,还是像魏连殳一样放弃对国民性的改造,这是处于困境中的启蒙者的自问。

二、老舍的国民性主题书写
平凡的北京市民形象
老舍运用其独特的观察视角,将目光集中在北京普通市民的生活,在作品中构建出一个真实而又全面的市民世界,以此来批判和改造国民性。

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都十分鲜明,《二马》中的老马,《四世同堂》中的祁老太爷,《离婚》中的张大哥,他们代表了传统文化的老派市民,注重礼节,固守陈规,不知变通。

由于老舍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感情,所以他对这类人物的批判是温和含蓄的。

《二马》中在英国经营古玩铺子的中国人老马,以经商为生却鄙视经商,一心只想做官,他懒散不知上进,冥顽不灵,处处要求体面,不惜损害自己商铺的利益。

他讲究面子却完全忽视自己作为中国人应有的尊严――穿着中式长褂上街,饰演受人污蔑的中国商人角色。

提倡“庸人哲学”的代表――小说《四世同堂》中的祁老太爷,他时刻谨记祖宗留下来的祖训,并且完全继承了下来。

以知足常乐、以和为贵为目标,处处讲究排场和体面。

甚至在即将沦为亡国奴的时候,还惦记着要操办自己的寿辰。

“别管天下怎么乱,咱北平人不能忘了礼节”。

他能够以谦恭、和蔼的态度面对日本人的抄家,这就是一生信奉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祁老太爷。

将“庸人哲
学”延续下去的还有《离婚》中处于北平社会底层的张大哥,这一形象十分具有代表性,堪称北平国民的生存典范。

老舍塑造的一系列北平市民形象,他们身上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真实地反映出在封建传统观念影响下国民精神的病态,对传统文化和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出身于平民阶层的老舍,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底层市民的形象,《骆驼祥子》中的车夫祥子,《月牙儿》中的暗娼“我”都是城市底层市民的代表。

他们本性勤劳善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生存下去,却在黑暗的旧社会中,泯灭了人性,变得麻木,走向堕落。

这类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老舍对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批判。

理想国民形象塑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