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巴金老舍作品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三大小说家――巴金、老舍、矛盾(精)

中国现代文学三大小说家――巴金、老舍、矛盾(精)

茅盾、老舍、巴金一、茅盾《子夜》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作品以"子夜"为名,象征着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社会现实。

它通过对中国30年代初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及社会矛盾的全景式大规模的艺术描写,特别是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和前途的生动描写,艺术、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即中国不可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只能是越来越殖民地化。

在军阀混战、农村经济严重破坏;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使中国民族工商业空前危机的社会大动荡、大危机、大转变的政治局势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支持下的买办资产阶级的角斗中,最终只能走向买办化或破产的历史命运。

从而以艺术的形式回击了托派鼓吹的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谬论。

艺术特点:(一采用典型化和类型化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子夜》中的人物分为若干类型,有资本家、知识分子、农民等,而在资本家中又分为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和小资本家等,分别赋予他们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性格特征。

茅盾善于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复杂的人物关系、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刻划人物性格,如在塑造吴荪甫这个人物典型时,就是通过他在政治斗争、经济活动以及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纠葛,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突出了吴荪甫“色厉内荏”的性格。

吴荪甫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

(二生动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茅盾特别擅长刻划人物的心理状态。

既善于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又善于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同时还善于用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他让吴荪甫同时在几条战线上作战,让他不断处在胜利和失败的起伏的波澜里,时而兴奋,时而忧虑,时而指挥若定,时而急躁不安,这样吴荪甫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就毫发毕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杜竹斋的唯利是图的性格,在公债市场的决战阶段显得分外清楚。

李玉亭两面讨好的豪门请客的心理,在吴、赵两家明争暗斗最为紧张的时候暴露得格外分明。

茅盾还在很多地方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情绪的变化,借以鲜明地显示人物的性格。

中考语文中的现代文学名篇解析与赏析

中考语文中的现代文学名篇解析与赏析

中考语文中的现代文学名篇解析与赏析在中考语文中,现代文学名篇的解析与赏析是考生关注的重点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现代文学名篇的内涵和风格,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还能更好地应对中考语文考试。

本文将以解析与赏析的形式,介绍几篇经典的现代文学名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

《茶馆》《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北京茶馆为背景,展现了晚清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人性的悲喜。

作品中刻画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如认命的老板、抗议的书生、无奈的小贩等。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生动描绘,老舍成功地展示了社会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这部作品通过一系列对百姓生活琐事和历史事件的描写,传达了对封建社会制度的不满和对新时代的期望。

老舍巧妙地运用了北京方言,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同时,他的文笔流畅,语言简练,使读者容易产生代入感。

《茶馆》这一现代文学名篇,不仅展示了老舍的写作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百态人情。

通过解析与分析这部作品,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其意境和艺术魅力,还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意和思想。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老舍的另一部杰作,以一个说书人的口吻,讲述了一个贫苦饥饿的年轻人的奋斗与成长。

祥子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他的坚强意志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成为了这部小说的核心。

通过祥子这个形象,老舍揭示了社会底层人士的艰难生活和追求幸福的渴望。

小说中展现了祥子通过辛勤努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一步一步摆脱了贫困和束缚,最终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他的经历既鼓舞人心,又引人深思。

《骆驼祥子》这一名篇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语言优美,描写细腻。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解析与赏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文学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手法,感受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家》《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展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变化和社会变迁对家庭的影响。

小说以家人的名字为标题,由长篇的梦境与回忆构成,表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纠葛与牵绊。

初三语文现代文学名著解析

初三语文现代文学名著解析

初三语文现代文学名著解析一、现代文学名著概述现代文学名著是指在20世纪初至70年代,我国文学领域涌现出的一系列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反映时代特征、探讨社会问题的优秀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丰富了我国文学宝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现代文学名著分类1.鲁迅作品:如《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发出了改革现实的呼声。

2.茅盾作品:如《子夜》、《林家铺子》等,展现了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

3.巴金作品:如《家》、《春》、《秋》等,反映了封建家庭的伦理关系,批判了旧道德观念。

4.老舍作品:如《骆驼祥子》、《茶馆》等,描绘了普通人民的生活,展现了旧社会的苦难。

5.曹禺作品:如《雷雨》、《日出》等,揭示了封建家庭的伦理矛盾,表达了民主、自由的向往。

6.沈从文作品:如《边城》、《湘行散记》等,展现了湘西风光和民间风情,歌颂了纯真的人性。

7.丁玲作品:如《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反映了女性命运和社会变革。

8.张爱玲作品:如《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描绘了都市生活与人物心理。

三、名著解析方法1.理解作品背景: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动机,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

2.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命运,探讨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3.解读主题思想:从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揭示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4.品味语言风格:欣赏作品的文学语言、修辞手法,体会其艺术魅力。

5.评价作品价值:从文学、历史、社会等多个角度,评价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四、阅读名著的建议1.选读经典:从众多作品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名著进行阅读。

2.细致阅读:反复阅读,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3.做笔记: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4.交流心得:与他人分享阅读体会,拓宽视野,提高鉴赏能力。

5.写作练习:尝试模仿名著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通过以上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初三语文现代文学名著,为您的学习提供参考。

巴金作品分析

巴金作品分析

一、中西文化对巴金创作的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借着五四运动的大势,一批先驱人物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在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的同时,将眼光投向西方,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大量的西方小说被翻译介绍,而且相应地各种西方文学思潮也在中国的文坛上流传开来,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等等理论,流派都寻找自己的信从者,在年轻的中国现代文坛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很多作家都吸取了西方文化营养,进而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巴金也不例外,他曾说:“在所有的中国作家中,我可能是最受西方文学影响的一个。

”巴金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然而像鲁迅等一批现代作家一样,虽然他们有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排斥否定,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从社会人生出发,并且即使理论上可能走向彻底干净的否定,但在创作上绝对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否定过去状态的同时,过去状态中的某些东西会不自觉的沉淀下来。

首先,如果说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是有理的话,那么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会在冥冥中对其发生作用,而且“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起点,”,巴金生长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的大家庭的点点滴滴,在他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他五岁的时候在广元县衙门内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道在家塾就读,跟一个姓刘的先生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背诵《古文观止》,还有美丽的母亲在晚间时教他背《白香词谱》。

虽然巴金曾一度在提到《红楼梦》表现得有点冷漠,但据记载小时候,红楼在他家到处流传,一些丫鬟仆人都知道具体情,以至在他还没有开始阅读就已经熟悉了书里的人物和情节。

在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下长大的作家要完全摆脱传统文化的熏陶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巴金小说中的家情结与人性解放的叙写巴金一生的作品十分丰厚,但能代表其创作思想特征的则是《激流三部曲》、《憩园》、《寒夜》,巴金也说这三部作品是他最喜欢的。

1931年4月在上海《时报》上连载的长篇小说《家》,作为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开端,在一开始就以其强烈的主观激情和对封建大家庭的体察和书写,与茅盾鸿篇巨制的《子夜》和老舍的充满着北京市民文化习俗的《骆驼祥子》共筑了中国现代文学3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艺术巅峰。

鲁迅与老舍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

鲁迅与老舍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

鲁迅与老舍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1. 引言1.1 概述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鲁迅和老舍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对中国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以鲁迅和老舍为例,探讨他们在现实主义写作方面所展示出来的风格与特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对鲁迅和老舍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进行研究。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详细分析鲁迅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并探讨其背后的思想及背景。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转向老舍,并描述他独特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及与鲁迅相比较的异同之处。

第四部分将对比两位作家,着重解析他们共同点和差异点,不仅包括对待社会问题、描绘生活真实性的态度,还包括文风特色、题材选择等方面。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鲁迅与老舍对中国文学发展带来的重要贡献,并探讨他们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鲁迅与老舍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了解他们写作背后所蕴含的思想与观念。

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对比两位作家的风格差异与相似之处,更好地认识到他们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及社会影响力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最终,我们希望能够准确地评估鲁迅和老舍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并探讨他们对当代文学创作者以及读者应有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 鲁迅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2.1 思想及背景分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风格深受现实主义的影响。

鲁迅生活在一个动荡和充满社会问题的时代,他目睹了许多社会不公与残酷现象,这些情况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思考和写作。

2.2 描述生活的真实与残酷鲁迅以其独特而真实的描写方式展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和苦难。

他通过塑造真实而质朴的人物形象,直接展示了普通人民生活中的艰辛和压抑。

无论是描绘农村还是城市中人们艰难求生、被压迫抑制的经历,鲁迅都用直观而具体的方式呈现了那个时代残忍无情、缺乏温暖和希望的现实。

2.3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在他的作品中,鲁迅对社会问题表达了敏锐而尖锐的关注。

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

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

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一、现代文学作品的定义与特点1.现代文学作品的定义:现代文学作品是指在20世纪初至70年代,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文学作品。

2.现代文学作品的特征:(1)表现手法新颖: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呼应,注重个性化、独特的表现手法。

(2)思想内容丰富:反映近现代历史、社会变革,探讨人性、民族、文化等问题。

(3)语言风格多样:白话文兴起,吸收西方文学语言,形成多种风格。

二、现代文学作品的分类1.小说:如鲁迅的《呐喊》、《彷徨》;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春》、《秋》;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等。

2.诗歌:如郭沫若的《女神》;徐志摩的《翡冷翠的一夜》;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

3.散文: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朝花夕拾》;林清玄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等。

4.戏剧:如曹禺的《雷雨》;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馆》等。

三、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1.了解作者背景:研究作者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

2.关注作品主题:分析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

3.把握文学手法:欣赏作品的语言、结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

4.体验作品情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5.批判性思考:独立思考,对作品内容、形式等进行评价。

四、现代文学作品的分析要点1.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社会环境。

2.解读作品主题:挖掘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价值观。

3.探讨人物性格:分析作品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心理变化等。

4.研究文学手法:欣赏作品在表现手法、结构布局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5.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从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通过以上知识点,希望能对您的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习题及方法:一、阅读理解题1.习题:《边城》中,翠翠与傩送之间的感情是怎样的?解题方法:通过阅读《边城》相关章节,分析翠翠与傩送之间的互动,如对话、行为等,从而理解他们之间的感情。

第二节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分析 (1)

第二节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分析 (1)

第二节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分析1、鲁迅《药》《祝福》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中国文化和思想革命的主将。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作品小说集《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彷徨》(《祝福》《伤逝》)散文集《朝花夕拾》。

2、巴金《家》巴金,原名李尧棠,作品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集《随想录》。

《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封建家庭历史最成功的作品,1982年获“但丁文学奖”。

家里面的人物有梅,鸣凤,瑞珏,高觉新,高觉慧,高老太爷。

3、老舍《茶馆》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

“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4、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原名蒋海澄,作品为《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手推车》《光的赞歌》。

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5、孙犁《荷花淀》孙犁,原名孙树勋,“荷花淀派”创始人。

作品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短篇小说《荷花淀》。

“诗体小说”之称。

6、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

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作品《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

7、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现代诗人。

作品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著名篇目《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是新月派主要代表诗人。

8、戴望舒《雨巷》戴望舒,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鸽。

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人。

作品《雨巷》《寻梦者》《单恋者》《烦忧》《我用残损的手掌》。

9、周作人《自己的园地》周作人,原名櫆寿,现代散文家,文学翻译家,以散文成就最高。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老舍与巴金的文章简介分析

老舍与巴金的文章简介分析

简介:《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主要内容:《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

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

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

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

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

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

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

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

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

“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

”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人物性格:祥子——曾经是一个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美好理想的青年,后来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虎妞——大胆泼辣但有点变态;即敢于追求幸福,真诚地对待祥子,又贪吃懒惰、好逸恶劳,总想控制祥子,具有双重性格。

虎妞既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旧社会的牺牲品。

小福子——美丽、年轻、要强、勤俭。

高中语文十一年级教案:分析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主题和特点

高中语文十一年级教案:分析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主题和特点

高中语文十一年级教案:分析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主题和特点分析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主题和特点一、引言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通过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在高中语文十一年级教学中,分析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主题和特点是培养学生批判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主题和特点。

二、分析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主题1. 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现实主义文学着眼于社会生活,通过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深入观察、揭示与批判,传递出强烈的社会意识。

例如鲁迅先生经典之作《狂人日记》,以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及其压抑造成民众困境;《草地》则通过对大清末期农民暴动运动描写,呼唤广大普通劳动者觉醒、解放。

2. 强调人性与命运问题现实主义文学关注人类的命运和人性的无奈,在作品中反映了现实社会对个体造成的束缚和冲击。

例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以及巴金先生的《家》皆深入思考人类自身困境,表现出对于命运问题的敏锐洞察。

3. 探索真理与科学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性和科学性,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准确描述展示真理,并批判虚妄和荒诞性。

例如莫言先生的《红高粱家族》,通过历史事件中各方面利益关系和内外部矛盾关系揭示现实世界背后隐藏的复杂性。

三、分析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1. 写实主义风格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写实,力求真实再现社会生活,注重细节描写,借助精确形象来打动读者。

例如茅盾先生的《子夜》通过严谨、详尽地描写上海滩女工子夜灯下针线之暗喻女工阶级位置折射故事情节。

2. 话语直接质朴现实主义文学以普通百姓的语言为体现,回归到人与人交往中平凡真实的交流方式。

例如张爱玲先生的《小团圆》以轻松、真挚的语言风格,展示了生活中多变且常见的情感关系。

3. 人物形象真实可信现实主义文学对于塑造人物形象下了很大功夫,融入了普通百姓典型形象,使读者更容易与作品产生共鸣。

例如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让读者深入接触到社会底层人群并设身处地为其着想。

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

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

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2. 通过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代表性作家的作品,使学生掌握其主要文学成就和艺术风格。

3. 培养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现代文学概述:文学革命、新文学运动、现代文学流派等。

2. 鲁迅: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散文《呐喊》、《彷徨》等。

3. 茅盾: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

4. 巴金:长篇小说《家》、《春》、《秋》、《冬》,中篇小说《雾》、《雨》、《电》等。

5. 老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篇小说《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代表性作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作家的代表作品,探讨其艺术特色。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某一作品或文学现象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4. 作品鉴赏法: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中国现代文学概述2. 第二课时:鲁迅作品分析3. 第三课时:茅盾作品分析4. 第四课时:巴金作品分析5. 第五课时:老舍作品分析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讨论活跃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阅读作业、练笔作业等。

3. 单元测试:考查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知识点的掌握。

4. 学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了解和鉴赏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现代文学教程2. 参考书目:鲁迅全集、茅盾全集、巴金全集、老舍全集等3. 网络资源:相关作家、作品介绍及评论文章4. 影视资源:改编自现代文学作品的影视剧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现代文学的兴趣。

2. 授课:结合教材和参考书目,系统讲授现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作家。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一、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

《二马》中把中国国民性的解剖放进了世界民族之林这个大手术室中,具有宏阔的视野,也从独特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崭新的透视。

显示了老舍开阔的文化意识。

《猫城记》中对中国社会现实、中国传统文化母体身上的毒瘤,其剖析达到了相当深入的地步。

《离婚》中直面现实,把小市民的庸俗无聊与官府的衙门的黑暗腐败连结在一起。

表现了作者对民族文化批判意识已经达到自觉的程度,因而具有界碑的意义。

《骆驼祥子》《月牙儿》对底层贫苦市民的热情而深具痛惜之情的注视,形成了文化批判的另个侧面,深入到了抨击社会制度的层次。

《四世同堂》表达了老舍希望在民族战争的烈火中清算历史遗传病的新的思想高度,满怀着对民族性更新的信念。

二、以北京下层市民社会为中心,是老舍为自己的文化批判所开拓的领域。

中国人的国民性在市民阶层中体现得相当充分与全面,而北京又是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为典型的古城。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舍的小说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北京。

三、鲜明强烈的“京味儿”。

1、写北京、北京人、北京的文化和民情风俗,北京的景观和地理风貌。

2、“京味儿”表现在语言上,老舍小说的语言在北京口语基础上的提炼,简短生动,但一般不同于北京的方言土语。

四、幽默的格调。

幽默格调多样,具有几重性。

既有温厚的同情,又有峻厉的讽刺。

对下层贫民与某些小人物,他嬉笑怒骂的笔墨后面,不无辛酸、苦涩。

对市侩、汉奸他的笔端喷出了无情的怒火。

早期的两部长篇有点铺排“为幽默而幽默”。

《二马》则有所控制,是透出了灵气的幽默;《离婚》标志着他幽默风格的成熟。

获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

论述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1.歌咏爱情与理想。

徐志摩的单纯信仰包括“爱”、“自由”、“美”,实际上,是相当宽泛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

这就决定了徐志摩诗歌思想的多样性。

2.灵动飘逸的浪漫抒情风格。

对情感的抒发,在徐志摩的诗歌中,主要体现在两类感情:一种是激烈峻急的感情,可以看做是“高调抒情”;一种是轻柔舒缓情感,也可以说是“柔调抒情”。

伤痕文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伤痕文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伤痕文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分析伤痕文学是指以描写战争、革命、灾难等社会动荡时期的伤痕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更是社会历史的见证和反思。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伤痕文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联性,旨在深入了解伤痕文学对于塑造历史记忆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首先,伤痕文学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记忆。

伤痕文学作为一种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文学形式,通过对战争、革命、灾难等伤痕的描写,使得历史事件得以被记录和传承。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以及余华的《活着》等作品,都通过对个人和集体伤痕的描绘,将历史事件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剧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作品不仅帮助人们记住历史,更引发人们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反思,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伤痕文学承载了社会的情感与情绪。

在社会动荡时期,人们经历了战争、革命、灾难等巨大的痛苦和困扰。

伤痕文学通过对这些痛苦和困扰的描写,使得人们能够借助文学作品来宣泄情感、释放压力。

例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王蒙的《黄金时代》等作品,都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在社会动荡中的痛苦和无奈。

这些作品不仅让人们感同身受,更引起了社会的共鸣和关注,从而推动了社会的情感共识和团结。

再次,伤痕文学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变迁。

在社会动荡时期,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道德困境。

伤痕文学通过对这些生存压力和道德困境的描绘,使得人们能够反思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例如,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等作品,都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述,揭示了社会对个体的压迫和剥削。

这些作品不仅引起了社会对社会不公的关注,更推动了社会的道德觉醒和价值观的改变。

最后,伤痕文学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伤痕文学作为一种批判现实的文学形式,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评,促使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例如,茅盾的《子夜》、冯骥才的《北方的冰》等作品,都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鲁迅与巴金国民性比较研究

鲁迅与巴金国民性比较研究

鲁迅小说与巴金小说国民性的比较摘要: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一生写出了大量书籍对当时黑暗的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抨击,为我们后人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思想遗产和文学遗产。

鲁迅先生作品中对于国民孽根性的抨击非常具有深度,里面那些黑暗的时代现在看来仍然为之乍舌。

巴金先生同鲁迅先生是一个时代的文学家,巴金先生同样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他对于中国未来的前景同样很关心。

可是不同于鲁迅的犀利深刻,巴金流露出的更多是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本文通过分析鲁迅和巴金文学作品里的观点及艺术表现手法,对两人作品里国民性进行了探究。

通过对二人在文学作品里的思想表达以及主题阐述。

我们可以探究出两人国民性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关键词:鲁迅小说;巴金小说;国民性;思想表达;比较Abstractlu xun is China's famous litterateur, thinker and revolutionary. All his life he wrote a lot of books, criticized the darkness of the feudal system at that time, for our future generations left a very valuable ideological heritage and literary heritage. NieGen sex for countries in the works of lu xun criticized very deep, inside the dark era of terror now still looks suddenly tongue. Mr. Ba jin is an era of astronomers with Mr Lu xun, ba jin Mr Also left a very rich cultural heritage, he also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prospect of future for China. But different from lu xun's sharp deep, ba jin reveals more expectations and longings for the future.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view of lu xun and ba jin in the literary works and the artistic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national character in the two works. Based on two ideas expressed in literary works, as well as the theme in this paper. We can explore the same and different national character of the two people.Key words: lu xun's novels; Ba jin novel; National character; Expression of ideas; To compare目录一、绪论(一)选题的价值意义(二)研究方法二、国民性主题的思想探索和文学表达1.1国民性主题的理论界定1.2鲁迅小说里国民性的体现1.3巴金小说里国民性的体现三、鲁迅与巴金国民性小说的的比较(一)鲁迅与巴金国民性思想批判的理论主张1.鲁迅:个人主义立场的国民性思想批判1.1“立人”与“立国”的思想立场1.2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观2.巴金:充满希望,讴歌光明2.1人人得以救赎2.2对未来充满希望(二)鲁迅与巴金小说国民性批判主题的艺术表现1.鲁迅:冷峻而客观的记录者2.巴金:温暖的人道主义关怀(三)鲁迅与巴金国民性主题的共同之处四、结论参考文献一、绪论(一)选题的价值意义鲁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 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教案(共11张)

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 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教案(共11张)

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共11张)一. 教材分析《走进小说天地》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

这一单元选择了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小说名篇,包括鲁迅的《故乡》、茅盾的《林家铺子》、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艺术成就极高,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通过学习这些小说,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历史背景,感受各种社会现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九年级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但针对本单元所选作品,部分学生可能因为作品的历史背景、语言风格等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背景,感受作品的时代气息;2.分析作品主题,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3.品味作品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学会小说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5.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作品主题,欣赏作品语言,掌握小说阅读方法;2.难点:深入分析作品思想内涵,联系实际生活,体会作品的时代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作品背景、主题、人物、情节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片段,进行分析讲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了解作品背景,整理教学内容和环节;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阅读作品,了解作品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外考研中国现代史矛盾、老舍、巴金风格对比

上外考研中国现代史矛盾、老舍、巴金风格对比

上外考研中国现代史巴金、老舍、沈从文等人小说创作的独特价值与文学史地位一、巴金:(一)创作道路三阶段:(简单了解)1、初期创作,显示了他的文学基本追求,代表作长篇小说《灭亡》(二十年代末),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基本追求是:(1)关心年轻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和命运;(2)关注年轻知识分子与家庭的关系;(3)显示一种高度的热情。

2、中期创作(三十年代初至三十年代末),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显示出其创作日趋成熟。

(1)对家庭题材的运用达到非常圆熟的境界,成为他创作作品的一个标志;(2)对年轻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成为其作品的中心主题;(3)热情进一步燃烧,达到新的高度。

3、后期创作(1944-1949),《寒夜》、《憩园》、《第四病室》等,是作品风格转换和深入阶段,“深入”体现在继续以家庭为题材,更加成熟,给家庭赋予更加丰富、深刻的意蕴:“转换”体现在巴金以往热情的风格转向冷静和深沉,对家庭描写由轰轰烈烈的大家庭转向小家庭,艺术视野开始浓缩(与茅盾相似),《寒夜》是巴金炉火纯青的一部作品。

(绿皮书P.13)(二)巴金小说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

1、以家庭为主要题材,把家庭的意义在文学史上突出出来,显示了独特的典型意义:(1)描写的对象是家庭,实际远远超过家庭本身,是把家庭当做社会的缩影来描写,通过家庭的兴盛衰亡看到社会的发展趋势,通过家庭的种种矛盾,看到社会的错综复杂。

(2)以家庭为题材的作品,充分联系着作家个人的人生经验,不仅看到对家、对社会的客观描写,而且看到作家充满主观激情的评判、议论、抒情。

巴金经常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形象写在作品中,这是其作品始终充满热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2、典型形象的塑造,分两类,一类泛泛而谈,如家庭、社会的抗争者——汪文宣、曾树生,叛逆者——觉慧,写出封建家庭和社会重压下年轻知识分子对人生的艰难选择。

觉慧是五四时期反封建的典型,在种种选择下最终冲出家庭,这是封建家族日趋崩溃的重要原因。

电大现代文学作品选读2作品分析大全

电大现代文学作品选读2作品分析大全

《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作者首次署笔名“鲁迅”。

作品通过一位“迫害狂”患者的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叛逆封建礼教,受到迫害而发狂的狂人形象。

通过狂人的自述,向人们指出封建社会“吃人”的历史。

同时也暗示了狂人最终战斗和反抗的失败,进一步强调了启蒙的意义。

《狂人日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小说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理同名小说的日记体结构和病态心理描写的表现方法,冲破了传统的思想和手法,用现实主义来表现写实成分,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而用象征主义来表现潜藏的寓意,构成了小说的灵魂。

《狂人日记》奠定了现代小说的基础,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

我以为,除了要注意鲁迅的创作动机和目的“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即对“吃人”(包括“被吃”)这个循环的食物链的发现之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在结构上的反讽性。

这种反讽性表现为作品开端部分的“识”作为全文的真正结尾,表明了狂人此时“病愈”——也就是不再疯狂,重新回到“大众”的队伍中了,因此,“到某地候补”去了。

这意味着狂人反抗的失败和倒退,意味着日记里所有的“吃人的人”正夹道欢迎狂人回归到传统的队伍中。

这与日记的结尾处“救救孩子”的希望的呐喊构成了一种消解。

联想到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谈到的钱玄同来规劝自己从绍兴会馆里走出,寄托于醒转来的人们起来打破“铁屋子”,和自己答应“听将令”,并“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的“对希望的承诺”,鲁迅这篇小说乃至于他整个人文精神的起点和创作姿态实际上是“绝望”的。

但绝望并没有使鲁迅走向虚无,而是更加绝决地战斗,表现出鲁迅式的韧性精神。

联系到当代小说的创作,不妨可以读点残雪和余华。

鲁迅关于“吃人”的主题仍在继续,鲁迅的血脉仍在流淌。

《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老舍继《骆驼祥子》之后又一部表现市民生活的长篇巨制。

小说以沦陷后北平为背景,选取了西城一条小羊圈胡同作为“亡城”的缩影,以祁家一家四代的遭遇为中心,呈现了北平市民在日寇的铁蹄下一幅幅生活图像,展开了广阔的历史画面和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

冷峻的深刻与青春的激情——鲁迅与巴金小说比较

冷峻的深刻与青春的激情——鲁迅与巴金小说比较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冷峻的深刻与青春的激情——鲁迅与巴金小说比较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20040415冷峻的深刻与青春的激隋——鲁迅与巴金小说比较研究生:赵新稃指导教师:王吉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中文摘要】鲁迅与巴金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两个伟大的存在,其小说创作的比较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他们之间创作存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如反封建主题,人道主义思想、知识分子题材,等等;另一方面,他们的创作又存在着必然的差异,不同的个性心理,不同的叙事和抒情方武,等等。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对两者小说创作特点进行比照,为进一步认识鲁迅与巴金的创作,全面理解20世纪前芈叶启蒙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证明。

【关键词】鲁迅巴金小说比较引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里曾经用激昂的笔调评价文艺复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上、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这段精辟的论述也同样可以恰如其分地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分量。

在“五四”这个伟大的时代中。

的确孕育了一批充满才华的文化巨人,鲁迅与巴金,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鲁迅与其他作家成高峰与群山之势.构成现代文学的蔚为大观。

就鲁迅与巴金而言,同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家,一个冷峻,一个热情;一个独占黑暗,一个拥抱光明;一个反抗绝望,一个讴歌希望,他们之间从个性气质到创作风格确实太不辐同。

但是,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中国精神内核的把握、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等方面来看,他们又息息相通。

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充满着时代的声音和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审视,不同的语言和角度,精神深处却常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鲁迅与巴金的文学创作尽管风格迥异,但却都渗透出强烈的个性,这也是20世纪初的中国带给作家心灵强烈激荡的结果。

原创鲁迅、老舍、茅盾、巴金...这些文学大师的经典著作可谓人生必读!

原创鲁迅、老舍、茅盾、巴金...这些文学大师的经典著作可谓人生必读!

原创鲁迅、⽼舍、茅盾、巴⾦...这些⽂学⼤师的经典著作可谓⼈⽣必读!原创鲁迅、⽼舍、茅盾、巴⾦...这些⽂学⼤师的经典著作可谓⼈⽣必读!2021-04-07 09:12中国⽂坛,群雄辈出,百花齐放。

在中国⽂学史上,学者们将民国时期的鲁迅、郭沫若、茅盾、巴⾦、⽼舍、曹禺尊为⼤师级的现代作家,称为中国现代⽂学六⼤家,通常简称为“鲁、郭、茅、巴、⽼、曹”。

下⾯⼩K就给⼤家详细介绍⼀下这六位⼤家与他们的代表作品。

鲁迅《呐喊》鲁迅擅长短篇、散⽂。

中国第⼀篇⽩话⼩说就是他的《狂⼈⽇记》,散⽂诗集《野草》,充满了意象、⽭盾、⾃省,得见其思想之深邃,灵魂之痛苦,为不可超越之颠峰。

《呐喊》是鲁迅的第⼀本⼩说集。

1918年,新⽂化运动正值⾼峰。

鲁迅因为和⽼朋友“⾦⼼异”(钱⽞同)的⼀场关于“铁屋⼦”的谈话,创作了第⼀篇⽩话⼩说《狂⼈⽇记》。

⾄1922年,五四⼤潮渐落,鲁迅应陈独秀之邀,将之前的⼩说结集出版,⽬的在于为新⽂化运动“呐喊”,并且慰藉那些在⽃争中“奔驰的猛⼠”,使他们⽆畏地前进。

郭沫若《⼥神》郭沫若擅长诗歌、戏剧。

代表作《星空》《⼥神》充满了⽕⼀样的激情,感染⼒极强,是现代⽂学诗歌之冠。

后期有⼀部历史剧《屈原》,感情极其充沛。

可惜年轻的激情消散以后,便⾛了政治路线。

《⼥神》是郭沫若早期的代表作之⼀,连同序诗共收录57篇,多为郭沫若留学⽇本时所作。

代表作品有《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出》《雪朝》等。

《⼥神》诗句不依传统诗歌韵律,⼜不失美感,情感磅礴,⽂字奔放。

题材开放,包罗天地诸神宇宙,是新诗凤凰涅槃般的作品。

被称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巴⾦说,“五⼗⼏年前我读他的《凤凰涅槃》,读他的《天狗》,他那颗⽕热的⼼多么吸引着当时的我,好像他给了我两只翅膀,让我的⼼飞上天空。

”可见《⼥神》对当时年轻⼈的影响。

茅盾《⼦夜》茅盾,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珠、⽅璧、⽌敬、蒲牢、微明、沈仲⽅、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鲁迅选择弃医从文之前就察觉到中国国民对世事的漠不关心的态度,民众这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应对社会的混乱状态在鲁迅笔下展现的淋漓尽致。

对待市井小民,他针砭时弊,满含着气愤的心情,揭露社会现象,挖掘人物的劣根性以此唤醒民众。

《药》中华老栓为救小栓的命,听信的康大叔的偏方,花钱买来的人血馒头。

在描写华老栓接人血馒头时刻,细致的刻画出他的胆怯与愚昧,“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以置之度外。

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对待安于现状的知识分子,更是嗤之以鼻。

《在酒楼上》上主要揭示吕纬甫在生活中不思进取,漫无目的地辗转。

“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后一秒。

……”他有知识但是没有理想与追求。

从“我”在与吕纬甫的交谈中,看出鲁迅对这样的知识分子是抱有厌恶、恼恨的态度的。

真的想要剖开其胸膛看看是否心是凉的。

满嘴的俗套话,句句抱怨词的当下社会青年令鲁迅先生字字句句充斥着哀叹,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老舍对作品倾注了更多的主观感情,而这些情感直接的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表现出来,诙谐的话语使得文章更显得平易近人。

《四世同堂》中祁老太爷拥有自己的一套治家理念,乱世中依然悠哉,辈分最高的他在长孙媳妇面前,故做姿态,思想装作深沉,反对新思想新文化,固守旧观念。

而描写小顺儿他妈则持有肯定的态度,赞成其干练,思维活跃,处事不惊,稳重踏实。

而老舍先生从人物的生活命运的写作中也在折射社会阴影。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刻画,可见老舍对待社会中下层人民的同情,但是也表现出反感的态度。

虽然极力的排斥这种生活状态。

但是无法摆脱悲催的现实社会,病态文化表现的很明显。

巴金的小说在对人物的描写不是像鲁迅那样直接抨击,强调针砭时弊,而是对这些人物悲剧命运进行深刻剖析,描写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将故事的原貌展现给我们,对待这些人物的态度也遵循着因人而异的原则。

《月牙儿》的主人公背负着个人的梦想,不愿成为妈妈那样的女子,社会所逼,不得不重拾旧路。

巴金先生并不批判主人公的不自重,放荡,而是从深层揭示和披露这种现象背后的社会丑态。

另外,对待正面人物形象,如沙子龙,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为主,“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一句话道出沙子龙与世无争的淡然心态,平铺直叙中尽显作者对待沙子龙处事方式的赞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