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伯牙绝弦》导学案

合集下载

25 伯牙绝弦导学案.doc

25 伯牙绝弦导学案.doc

25伯牙绝弦【教学目标】i.读通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导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导学过程一欣赏音乐,导入课题1播放音乐《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源于一个经典的故事,这个故事千古流传,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对课文《伯牙绝弦》。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解读课题,初识伯牙1理解“弦”和“绝”2介绍伯牙三初读课文,感知韵味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当伯牙鼓琴,志在流你们是子期,我弹琴你们是子期,我弹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于是你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于是你 心里想着高山,你们发自内心地 心里想着流水,你们发自内心地 C1)指名读,齐读,问:这两句中的“善”是什么意思? “善哉”用现在的话 怎么说?C2)如果你是子期,称赞道:“ .... ”C3)如果你是子期,称赞道:“ .... ”C4)如果我是伯牙,称赞我," ..... ”C5)如果我是伯牙, 称赞我,"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3指导读“善哉 ...... ”二句,理解“哉”和“兮”4齐读,读出古文的味道四小组合作,理解文意1回忆学习古文的方法 2小组合作,理解古文的意思,不明白的地方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五品读课文,感悟知音1课文讲述了谁和谁的故事? 2齐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理解“善”这个词的意思3哪几句具体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C6)男同学读伯牙的句子,女同学读子期的句子 4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他的琴声里除了高山流水,还有什么?(清风、明月 等)5伯牙弹什么,子期就能听懂什么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曰:“6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5伯牙绝弦》导学案

《25伯牙绝弦》导学案
2.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______时代人。因为他们二人的传说,人们把_________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写出句子的意思。
2.这个句子表达了伯牙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导归纳学法,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测评提高
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安慰伯牙、赞美伯牙、或是鼓励他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1、板书课题,抛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难点: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预习准备:
《高山流水》的乐曲
学 习 过 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复习引入
(一)预习
检测
1、给字注音:
峨兮善哉谓乃绝弦
教师指导,小组长组织完成后,引导展示。
(二)导入
感知
一、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恩城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
导学案设计
课 题:
25 伯牙绝弦
课 型
新授课
年级
六年
备课
梁昭敏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伯牙绝弦 导学案

伯牙绝弦  导学案

25、《伯牙绝弦》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习重点: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学法提示:1、查字典或对照文中注视,解释词语,说出句子的完整意思。

2、根据句子的意思来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读文、背诵课文。

再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谊,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一)、试读课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扫清文字障碍。

(1)、读题目,“伯牙绝弦”中的“绝”的意思是(),“伯牙绝弦”的意思是()。

(2)、按下列节奏课文,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记在心里,然后给下列字注音: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弦()哉()兮()峨()2、对照注释,查字典、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课文写了哪两个人?(查找工具书了解这两个人物)(2)、课文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你从文中了解到他们是一种什么关系?(3)、文中让你最感动的是哪一句?为什么?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伯牙善古琴,钟子期善听。

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了解?你发现是什么让伯牙与子期成为知音的?2、除了相同的爱好,还有什么促成两人成为知音呢?试理解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3、我也用子期的口气来夸夸伯牙:伯牙鼓琴志在春雨,善哉,()兮若()伯牙鼓琴志在芳草,善哉,()兮若()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善哉,()兮若()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善哉,()兮若()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善哉,()兮若()4、子期听出的只是高山流水吗?你从那句话可以看出?5、伯牙为何破琴绝弦?试理解“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5伯牙绝弦导学案

25伯牙绝弦导学案

25、《伯牙绝弦》学导案学习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流程:一、自主学习(1)、有时,单独的一个字也有含义。

我们可以通过注释去理解字、词的意思。

除了课文给的注释,还有一些词该怎么理解?请大家读一读,看看还有哪个词不懂?都明白了,那就带着你的理解来断句朗读。

(2)、伯牙、子期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要绝弦?(3)、有感情读出来一些词。

注意形象性理解。

(4)、最后一句特长,那该怎么停顿?(5)、你能把伯牙和子期的关系读成课文中的一个词吗?课文是怎么说这句话的?指导朗读(6)、课文从哪些句子看出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的?二、合作探究1、伯牙的琴声中,除了她娴熟的技巧之外,还有什么?当伯牙把自己的情操和感受都化为美妙的音乐时,可有人明白?2、伯牙是当年晋国的大乐曲家,他的思绪很多很多。

他把全部的情感都通过它的琴声来昭告世人。

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去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3、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4、当伯牙听见别人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什么心情吗?5、那时的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种渴望,渴望什么?6、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一定会对子期说什么?7、短暂的相遇让两人成为知音。

之后的离别却又那么难舍。

两人相约第二年八月十六再相见。

伯牙日夜期盼、苦苦等待,好不容易等到了见面的日子,却传来子期已经去世的消息。

读课文的句子。

此时,他说这些,做这些时心情是怎样的?8、你知道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三、课堂检测1、解释词语善哉:善听:曰:谓:复:若:知音:2、给下列句子画出恰当的朗读节奏,翻译。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赛课导学案_1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赛课导学案_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2.学会运用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能自己复述故事。

∙ 3.感受朋友的真挚的友谊。

二、新设计1.导入教学以反面形式填写对牛弹琴过渡到伯牙绝弦这个故事,通过学习内容,理解这填写对知音弹琴,从中领悟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友情。

2.充分利用课件使教学活动形象化,生动化。

三、学情分析特别注意停顿要恰当。

学生读通顺后根据注释、插图并联系上下文,能了解文句大意,老师重点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在读中感受朋友间情投意合的真挚友情。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 2.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五、教学过程5.1 第一学时1、真空:对弹琴理解意思,导入课题2、板书课题:25伯牙绝弦理解“绝弦”的意思。

理解课题的意思。

3、学习朗读古文,掌握朗读的方法。

A、学生按要求自读。

B、老师范读――学生读――复读4、学习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并体会伯牙与钟子期是怎样成为之音的。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除了以上句子,我们再来欣赏真挚友谊的名言佳句:()5.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活动1学生填写对(牛)弹琴,并理解其意思(学生讨论解答)从中转入《伯牙绝弦》这个故事。

教师同事板书课题:伯牙绝弦活动2【讲授】活动21、学习朗读古文,掌握朗读的方法。

学生按要求自读。

老师范读――学生读――复读2、学习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并体会伯牙与钟子期是怎样成为之音的。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3、除了以上句子,我们再来欣赏真挚友谊的名言佳句:(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活动3【作业】活动31、背诵课文2、写句子“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的意思3、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学生自述)。

《伯牙绝弦》导学案》

《伯牙绝弦》导学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伯牙绝弦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第一部分--- 课前预习
1、 收集伯牙、钟子期的资料
2、 收集描写朋友之情的成语和诗词、名言;
成语:
诗词(名言):
第二部分----课堂训练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对停顿,高声朗诵。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
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
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2、把课文多读了几遍,然后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并联系上下
文,理解出了句子的意思,并说感受,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
故事了。

学习小策略:朗读时要注意停顿恰当,高声呦!
学习小策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说故事。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学生笔记:伯牙绝弦: 1)字词:志: 念: 必: 兮: 谓: 世: 乃: 善: 善哉: 得之: 再无: 知音: 破琴: 绝弦:
复鼓:
终身;
3)句子:我理解了第( )句,意思是:
从这个句子中我
4)我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学习小策略:如何围绕句子谈感受--可以说说从句子中明白的,可以说说自己想到的,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去谈.最好用上你收集的描写朋友之情的成语和诗词、名言。

25课导学案伯牙绝弦

25课导学案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导学案【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步:激趣导入,解题质疑1.谈话交流:课前欣赏,高山流水。

同学们,古今中外有许多交友的名言名句,谁能说一说?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君子之交淡如水,酒肉朋友不可交。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流传千古,吟诵至今的有关知己朋友的文言文,感受文言文带给我们特有的语言魅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准字音,强调“弦”的读音。

3.解题质疑:(1)学生通过课前的查资料简介伯牙,老师做适当的补充:伯牙,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琴师。

(可结合参考上的伯牙学琴故事)大致了解伯牙、钟子期。

(2)理解“绝弦”(如果不易理解可在读懂环节进一步理解)(3)质疑:如:伯牙为什么绝弦?绝弦说明什么?(教学设计的主线要简明。

课始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样既检查了学生课前预习查资料的情况,又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还起到了牵问题而统领全篇的作用)第二步:读通课文,感知文意1.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随时范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读通词句。

注意断句停顿。

2.重点指导朗读的句子:如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5伯牙绝弦导学案

25伯牙绝弦导学案

《伯牙绝弦》导学案六年级姓名学习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一、填写ABCC结构式写景的词语例:炊烟袅袅清风;明月;春雨;白雪;芳草;杨柳;云雾;霞光;二、解释词语善哉:善听:曰:谓:鼓:绝:谓:兮:复:若:知音:三、请在句子中标示出节奏,按节奏朗读,并翻译。

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音乐。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译:2、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译: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译:4、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四、有节奏地齐读出课文韵味五、学写古文。

用所给词语仿照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善哉,!”志在,钟子期曰:“善哉,!”清风徐徐明月皎皎波涛滚滚流水综综芳草萋萋春雨绵绵六、情感体验“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 高山流水,得一知音,是人生幸事。

短短77个字,却流露出了两种情感:有知音相遇的之情,有失去知音的之情。

文中表达这两种情感的句子分别是:七、讲故事这则故事虽然很短,却流传了两千年,真挚的友情荡气回肠,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把这则故事讲给小组的同学听,互相评论一下,谁讲的最好,既流畅又有感情。

推荐一名学生上台讲。

八、熟读经典分小组背诵课文比赛。

《25、伯牙绝弦》教案(通用12篇)

《25、伯牙绝弦》教案(通用12篇)

《25、伯牙绝弦》教案(通用12篇)《25、伯牙绝弦》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

引导学生说词。

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

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为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为孩子的说话训练铺好路。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将词语积累的环节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三、读懂课文内容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5《伯牙绝弦》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5《伯牙绝弦》 ∣人教新课标

库车县第三中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细细品读课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用“/”标出文中停顿。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解释字词。

“善哉”的意思是“峨峨”的意思是:
“峨峨兮若泰山” 的意思是:
“洋洋”的意思是:
“洋洋兮若江河” 的意思是:
4、读完课文后,你对“知音”的理解是什么?
三、合作学习:
1、读课文,什么是“知音”?为什么伯牙视子期为知音?
2、“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文中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写出原句,并翻译。

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四、拓展点评:
1、试着说出有哪些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2、请同学们讲讲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小故事。

五、当堂达标检测:
将课文翻译成白话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导学案学习目标:.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学习重点: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

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法提示:.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

2.根据句子的意思来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

3.了解课文内容后,练习读文、尝试背诵。

读背中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谊。

学习准备:搜集并倾听《高山流水》乐曲,积累有关友谊的古诗或。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课前一、课文导读.同学们,学习了《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单元,相信大家诵读古诗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走进有趣的古诗王国,去感受古诗的无穷魅力。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读了之后,你一定会被古诗中浓浓的情谊所打动!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走进一篇和友谊有关的古文《伯牙绝弦》。

二、课前预习.初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1)读题目,“伯牙绝弦”中的“绝”的意思是,“伯牙绝弦”的意思是。

(2)读3—5遍课文,我能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记在心里,然后给下列字注音:弦()哉()兮()峨()(3)我能将本课最难写的生字书写端正美观。

2.对照注释,查字典、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把句子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对比阅读,加点字的意思分别是: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哉4.我能根据文中句子的意思,把读得正确流利,并能用“|”在文中标注出节奏来。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25《伯牙绝弦》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25《伯牙绝弦》导学案
a.作用:动态画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更好地理解伯牙和子期的友谊,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3.音频: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古文的韵律美和意境。
a.作用:音乐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b.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高山流水”这一成语的内涵。
(二)作业评价标准
1.评价内容:
a.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包括读后感、造句、小剧本等。
b.思考深度:评价学生在作业中表达的观点是否有深度,能否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c.创新性: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示自己的创意,如独特的成语运用、生动的小剧本等。
2.评价标准:
a.准确性:检查作业中词语、成语的使用是否准确,句子语法是否正确。
(二)多媒体资源
1. PPT:通过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展示课文内容、重点词汇、故事插图等,增强视觉冲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a.作用: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图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b.学生通过观看PPT,可以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视频:播放与伯牙绝弦相关的动画片或纪录片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故事背景和情感。
3.学习难点:对于古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生僻词汇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此外,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友谊、沟通等主题,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二)预习指导
1.预习目标:通过预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预习内容: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阅读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预习问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导学案知识导引:《伯牙绝弦》是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以音乐家伯牙和琴师钟子期的友谊为主线,通过伯牙绝弦的故事,告诉人们真正的友谊是可以超越一切的。

学习目标:1.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

2.理解并学习友谊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欣赏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讲解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使学生明白真正的友情远胜过名利,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友谊。

学习难点:理解并学习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欣赏能力。

学习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伯牙绝弦》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并提问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在你们的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们的好朋友?”第二步:学习新课(10分钟)教师播放《伯牙绝弦》的动画片,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和倾听。

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以及他们对音乐的痴迷。

第三步:讲解新课(10分钟)教师结合动画片的情节,向学生讲解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以及伯牙为友谊而绝弦的原因。

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伯牙会绝弦?第四步:思考合作(15分钟)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们是否有过与伯牙相似的经历?请简单描述一下。

2.在你们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钟子期”的人?请简单描述一下并分析你们之间的不同。

3.请分享一次你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并谈谈你们对友情的理解。

第五步:展示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第六步:反思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回顾友谊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明白真正的友谊远胜过名利。

拓展活动:学生们可以自行收集与友谊相关的文章、故事和资料,以及个人的友谊感悟,并向全班展示。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绘制插图或演绎小剧场等方式,展示他们对友谊的理解。

好的,下面是继续写的内容: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伯牙绝弦》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并提问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在你们的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们的好朋友?”学生们可以观察图片,根据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猜测出大致的故事情节。

(完整word版)伯牙绝弦导学案[1]

(完整word版)伯牙绝弦导学案[1]

25 伯牙绝弦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预习案一、预习生字词.二、读懂课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导学案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的《伯牙绝弦》。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二、整体读文.1、按所给示例读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2、解读故事。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

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

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

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

”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伯牙绝弦导学案

伯牙绝弦导学案

《伯牙绝弦》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学习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一、学案自学(一)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注意停顿恰当。

(二)参照课下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

(三)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几句话概括。

(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参照资料袋,理解高山流水的意思,体会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

(六)自学自查1、为画横线的字注上正确读音。

善哉()峨峨兮()钟子期必得()之2、按照节奏熟读课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六)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下列词语。

绝善鼓志在高山善哉峨峨兮若洋洋念谓知音高山流水(七)理解句子。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理解两个“善”)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理解“善哉”)“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说明了什么?(八)深入理解。

1、一个著名的音乐家,他的耳畔肯定不缺少赞美?他为何只视钟子期为知音?2、伯牙苦苦寻觅的知音找到了,此时他的心情如何?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他最想对子期说什么?(引导学生说符合当时情景的话。

)3、搜集有关交友的名言。

4、背诵课文。

课中二、小组合作(一)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1、互查字词掌握情况。

2、组内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文章的停顿,并概括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伯牙绝弦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诗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
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顺课文内容。

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学情分析: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媒体播放)同学们,这首曲子名叫《高山流水》,这首乐曲的创作,有一个传说,它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伯牙绝弦》的两个主人公。

(出示课题)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

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出示课件)师简单介绍伯牙和钟子期: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是琴不是筝),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钟子期是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1)生齐读课题,指导“弦”的读音,读“xián”,不能读“xu án”。

(2)理解课题。

绝——断绝
伯牙绝弦——伯牙剪断古琴的琴弦。

二、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课文。

2.画出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3.同桌互读检查
4.(媒体出示)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5.同桌互相检查节奏划分情况。

三、落实基础达标
1.回忆预习情况
重点指导:哉——zāi 兮——xī的读音
2.完成两导两练P106页的“达标检测”。

3.同桌互判。

4.集体订正。

四、再读课文(读熟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节奏。

2.同桌互读。

3.小组展示,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五、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2.汇报反馈。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25课《伯牙绝弦》。

二、整体回顾
同桌互说课文大意。

三、精读感悟
(一)初解绝弦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题目的意思,那么文章还在哪里提到了绝弦?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向世人宣告了什么?
(二)再解绝弦
A.知音相遇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课文中“善”字出现过几次?理解“善”字的不同意思。

(2)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生自主学习
3.小组交流:
预设(1):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
“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
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

师: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是表现在峨峨泰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在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
师:假如现在你是钟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
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
(“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
(“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
师: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他的身边并不缺乏赞美,可是真正能懂得他的琴声,理解他的人却只有钟子期,真是知我者,子期也!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这就叫──知音。

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男生、女生分别齐读课文,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


师:此时的他们已经成为生活上的知音了,是对人生态度持相同意见的人,这种知音是可遇不可求的。

B.知音之死
师: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

(媒体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1、指名学生读句子。

2.自主学习:
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
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3.小组交流:
4.集体展示:
预设(1):因为只有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
预设(2):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了,无人理解自己的心情,他已经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

……
师:这是一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生:断了他的前程。

断了他的心弦
断了他的希望……
师:伯牙断了琴弦,留下了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再齐读这句话。

(感悟知音的难得,体会知音之死的痛苦)
四、拓展延伸
1.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2.播放《高山流水》,在音乐声中朗读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吊念他的短歌,《悼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五、当堂检测:《两导两练》107页“精要交流”
六、板书设计:
伯牙善鼓琴所念绝弦伯牙绝弦(知音)
子期善听必得之死六、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