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伯牙绝弦导学案

合集下载

25 伯牙绝弦导学案.doc

25 伯牙绝弦导学案.doc

25伯牙绝弦【教学目标】i.读通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导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导学过程一欣赏音乐,导入课题1播放音乐《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源于一个经典的故事,这个故事千古流传,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对课文《伯牙绝弦》。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解读课题,初识伯牙1理解“弦”和“绝”2介绍伯牙三初读课文,感知韵味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当伯牙鼓琴,志在流你们是子期,我弹琴你们是子期,我弹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于是你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于是你 心里想着高山,你们发自内心地 心里想着流水,你们发自内心地 C1)指名读,齐读,问:这两句中的“善”是什么意思? “善哉”用现在的话 怎么说?C2)如果你是子期,称赞道:“ .... ”C3)如果你是子期,称赞道:“ .... ”C4)如果我是伯牙,称赞我," ..... ”C5)如果我是伯牙, 称赞我,"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3指导读“善哉 ...... ”二句,理解“哉”和“兮”4齐读,读出古文的味道四小组合作,理解文意1回忆学习古文的方法 2小组合作,理解古文的意思,不明白的地方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五品读课文,感悟知音1课文讲述了谁和谁的故事? 2齐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理解“善”这个词的意思3哪几句具体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C6)男同学读伯牙的句子,女同学读子期的句子 4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他的琴声里除了高山流水,还有什么?(清风、明月 等)5伯牙弹什么,子期就能听懂什么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曰:“6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5伯牙绝弦》导学案

《25伯牙绝弦》导学案
2.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______时代人。因为他们二人的传说,人们把_________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写出句子的意思。
2.这个句子表达了伯牙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导归纳学法,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测评提高
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安慰伯牙、赞美伯牙、或是鼓励他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1、板书课题,抛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难点: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预习准备:
《高山流水》的乐曲
学 习 过 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复习引入
(一)预习
检测
1、给字注音:
峨兮善哉谓乃绝弦
教师指导,小组长组织完成后,引导展示。
(二)导入
感知
一、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恩城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
导学案设计
课 题:
25 伯牙绝弦
课 型
新授课
年级
六年
备课
梁昭敏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25伯牙绝弦导学案

25伯牙绝弦导学案

25、《伯牙绝弦》学导案学习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流程:一、自主学习(1)、有时,单独的一个字也有含义。

我们可以通过注释去理解字、词的意思。

除了课文给的注释,还有一些词该怎么理解?请大家读一读,看看还有哪个词不懂?都明白了,那就带着你的理解来断句朗读。

(2)、伯牙、子期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要绝弦?(3)、有感情读出来一些词。

注意形象性理解。

(4)、最后一句特长,那该怎么停顿?(5)、你能把伯牙和子期的关系读成课文中的一个词吗?课文是怎么说这句话的?指导朗读(6)、课文从哪些句子看出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的?二、合作探究1、伯牙的琴声中,除了她娴熟的技巧之外,还有什么?当伯牙把自己的情操和感受都化为美妙的音乐时,可有人明白?2、伯牙是当年晋国的大乐曲家,他的思绪很多很多。

他把全部的情感都通过它的琴声来昭告世人。

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去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3、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4、当伯牙听见别人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什么心情吗?5、那时的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种渴望,渴望什么?6、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一定会对子期说什么?7、短暂的相遇让两人成为知音。

之后的离别却又那么难舍。

两人相约第二年八月十六再相见。

伯牙日夜期盼、苦苦等待,好不容易等到了见面的日子,却传来子期已经去世的消息。

读课文的句子。

此时,他说这些,做这些时心情是怎样的?8、你知道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三、课堂检测1、解释词语善哉:善听:曰:谓:复:若:知音:2、给下列句子画出恰当的朗读节奏,翻译。

25伯牙绝弦导学案x

25伯牙绝弦导学案x

25 伯牙绝弦导学案李渔中心小学华淑芳学习目标:一、我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本篇文言文。

二、我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明白得文句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讲那个故事。

3、我能积存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之间彼此欣赏的真挚友谊。

学习重难点:一、重点:我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存。

二、难点:我能感受朋友间彼此欣赏的真挚友谊。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窗们,之前咱们已经接触过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文言文可能还不是咱们的老朋友,没关系,一回生两回熟,相信在学习的进程中咱们和它会慢慢熟悉。

那么,在你看来,有什么好方法能够让咱们更快更好地学习文言文呢?(文言文需要咱们多读,先把文章读通顺,然后把咱们在读的进程中碰到的问题,还有不明白的地址整理出来。

接着借助工具书,或和伙伴一起交流、探讨,去解决自己的疑惑。

最后,在明白得的基础上,最好将文章背一背,积存下来,感受中国古典语言文化的美好。

)这节课就让咱们用如此的方式试着走进文言文《伯牙绝弦》。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路书写。

读课题。

二、初读质疑你从课题中,能读明白了什么?(俞伯牙是一个人的名字,那个人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闻名的音乐家。

绝弦确实是终身都再也不抚琴。

)文章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依照教师给你的课堂资料纸读一读文章,注意教师给你划分的停顿,碰到难读的句子必然要多读几回。

读完后,解决问题适才的问题,文章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找到的请马上坐端正。

读完了吗?第一咱们来听听看几位同窗的朗诵。

(短短的几分钟时刻,同窗们就把这篇文言文读得超级流畅了。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同意吗?怎么读好那个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读好停顿了。

三、初读质疑短短21个字,隐藏了太多太多的信息,宣泄了太多太多的情感。

同窗们,四人一小组,认认真真把这句话读上三次,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你获取到了什么信息,读明白了什么?在与小组成员交流的进程中你有什么疑惑没能解决?预设:一、子期是人名,他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赛课导学案_1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赛课导学案_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2.学会运用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能自己复述故事。

∙ 3.感受朋友的真挚的友谊。

二、新设计1.导入教学以反面形式填写对牛弹琴过渡到伯牙绝弦这个故事,通过学习内容,理解这填写对知音弹琴,从中领悟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友情。

2.充分利用课件使教学活动形象化,生动化。

三、学情分析特别注意停顿要恰当。

学生读通顺后根据注释、插图并联系上下文,能了解文句大意,老师重点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在读中感受朋友间情投意合的真挚友情。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 2.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五、教学过程5.1 第一学时1、真空:对弹琴理解意思,导入课题2、板书课题:25伯牙绝弦理解“绝弦”的意思。

理解课题的意思。

3、学习朗读古文,掌握朗读的方法。

A、学生按要求自读。

B、老师范读――学生读――复读4、学习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并体会伯牙与钟子期是怎样成为之音的。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除了以上句子,我们再来欣赏真挚友谊的名言佳句:()5.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活动1学生填写对(牛)弹琴,并理解其意思(学生讨论解答)从中转入《伯牙绝弦》这个故事。

教师同事板书课题:伯牙绝弦活动2【讲授】活动21、学习朗读古文,掌握朗读的方法。

学生按要求自读。

老师范读――学生读――复读2、学习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并体会伯牙与钟子期是怎样成为之音的。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3、除了以上句子,我们再来欣赏真挚友谊的名言佳句:(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活动3【作业】活动31、背诵课文2、写句子“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的意思3、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学生自述)。

25 《伯牙绝弦》导学案 王志

25 《伯牙绝弦》导学案 王志

25.《伯牙绝弦》导学案(学生版)教学目标:1.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深沉的友情,从故事得到有益的启示。

4.积累经典文句和常用的文言词汇,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激发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5.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学习重点】:1.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积累经典文句和常用的文言词汇,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激发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法与学法:1.查字典或对照文中注释,解释词语,说出句子的完整意思。

2.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圈点勾画重要语句和词语。

根据情况,教师范读课文。

3.指导学生读文、背诵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谊,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4.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情境感悟、点拨引导。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知识链接: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

伯牙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曾任晋国大夫,最著名的琴师,在荀子《劝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意思是,伯牙弹琴的时候,连马也停下吃草抬起头来静静的倾听。

可见伯牙的琴技十分高超。

人们称他为:琴仙。

虽然当时有很多人赞美他的琴声,但他认为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理解他的音乐,真正读懂他的情怀。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5 伯牙绝弦》 公开课导学案_4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5 伯牙绝弦》 公开课导学案_4

25.《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谊。

3.背诵课文,积累中华优秀诗文。

1.通过反复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2.结合学习古文的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音乐艺术无穷的魅力。

4.借助课外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知音难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所描写的情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三、教学难点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前准备同学们,认识这种乐器吗?它叫古琴,也叫七弦琴。

演奏者通过拔弄琴弦,会发出悦耳的声音,让我们来感受一下。

在动听的音乐中,准备好上课了吗?上课!六、教学过程(一)解读课题,初识“绝弦”1.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它是一篇文言文,是发生在2500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我们通过一段VCR来了解一下。

2.学生叙述故事情节(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一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学生自读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2.了解文章主人公,读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请问文章写的是谁和谁的事?(俞伯牙和钟子期)你是根据文章中的哪一句话来判断的?(三)精读课文,感悟“知音”1.理解重点词、句。

课文中哪些地方具体写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1)学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教师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指名读好这段话)①教师指导读法:“兮、哉”两个语气词的读法,读出古文的味道:停顿、延长。

②理解重点词语:“善”字的一词多义;想像“峨峨”和“洋洋”的情景。

25课导学案伯牙绝弦

25课导学案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导学案【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步:激趣导入,解题质疑1.谈话交流:课前欣赏,高山流水。

同学们,古今中外有许多交友的名言名句,谁能说一说?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君子之交淡如水,酒肉朋友不可交。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流传千古,吟诵至今的有关知己朋友的文言文,感受文言文带给我们特有的语言魅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准字音,强调“弦”的读音。

3.解题质疑:(1)学生通过课前的查资料简介伯牙,老师做适当的补充:伯牙,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琴师。

(可结合参考上的伯牙学琴故事)大致了解伯牙、钟子期。

(2)理解“绝弦”(如果不易理解可在读懂环节进一步理解)(3)质疑:如:伯牙为什么绝弦?绝弦说明什么?(教学设计的主线要简明。

课始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样既检查了学生课前预习查资料的情况,又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还起到了牵问题而统领全篇的作用)第二步:读通课文,感知文意1.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随时范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读通词句。

注意断句停顿。

2.重点指导朗读的句子:如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5伯牙绝弦导学案

25伯牙绝弦导学案

《伯牙绝弦》导学案六年级姓名学习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一、填写ABCC结构式写景的词语例:炊烟袅袅清风;明月;春雨;白雪;芳草;杨柳;云雾;霞光;二、解释词语善哉:善听:曰:谓:鼓:绝:谓:兮:复:若:知音:三、请在句子中标示出节奏,按节奏朗读,并翻译。

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音乐。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译:2、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译: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译:4、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四、有节奏地齐读出课文韵味五、学写古文。

用所给词语仿照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善哉,!”志在,钟子期曰:“善哉,!”清风徐徐明月皎皎波涛滚滚流水综综芳草萋萋春雨绵绵六、情感体验“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 高山流水,得一知音,是人生幸事。

短短77个字,却流露出了两种情感:有知音相遇的之情,有失去知音的之情。

文中表达这两种情感的句子分别是:七、讲故事这则故事虽然很短,却流传了两千年,真挚的友情荡气回肠,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把这则故事讲给小组的同学听,互相评论一下,谁讲的最好,既流畅又有感情。

推荐一名学生上台讲。

八、熟读经典分小组背诵课文比赛。

《25、伯牙绝弦》教案(通用12篇)

《25、伯牙绝弦》教案(通用12篇)

《25、伯牙绝弦》教案(通用12篇)《25、伯牙绝弦》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

引导学生说词。

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

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为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为孩子的说话训练铺好路。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将词语积累的环节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三、读懂课文内容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25、伯牙绝弦导学案

25、伯牙绝弦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组名:
课题
25、伯牙绝弦
主备人
李姝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通过“初读感知—精读领悟—深读启思”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3、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正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案
【自主学习】
我要读懂课文:
1.思考文意,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学法指导:1、先在书上批注,有疑问的用红笔标出。2、看课文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
2.不同形式的合作读:(想像人物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
一读伯牙一读钟子期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重难点
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理解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相关链接
古今中外有许多交友的名言名句,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君子之交淡如水,酒肉朋友不可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莫逆之交”“士为知己者死”“管(仲)鲍叔牙)之交”“刎颈之交” “忘年之交”“患难之交”“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酒逢知己千杯少”等。
【当堂检测】
我能背诵课文,完成练习。
伯牙善,钟子期。伯牙鼓琴,,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死,伯牙谓,乃,终身不复鼓。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5《伯牙绝弦》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5《伯牙绝弦》 ∣人教新课标

库车县第三中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细细品读课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用“/”标出文中停顿。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解释字词。

“善哉”的意思是“峨峨”的意思是:
“峨峨兮若泰山” 的意思是:
“洋洋”的意思是:
“洋洋兮若江河” 的意思是:
4、读完课文后,你对“知音”的理解是什么?
三、合作学习:
1、读课文,什么是“知音”?为什么伯牙视子期为知音?
2、“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文中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写出原句,并翻译。

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四、拓展点评:
1、试着说出有哪些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2、请同学们讲讲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小故事。

五、当堂达标检测:
将课文翻译成白话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优质课导学案_12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5伯牙绝弦》优质课导学案_1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一、激情导入,揭题解题1.同学们,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音难寻。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的珍贵啊!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教师在黑板中板书:“知音”),讲述的就是两千多前春秋时期的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名字叫——“伯牙绝弦”。

(教师在黑板中上板书课题,生食指书空。

)2.齐读课题。

指导“弦”字的读音,读xián.“绝”是什么意思?(断绝)面对这个“绝”字,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要“绝”?什么时候“绝”?……)是呀,伯牙是春秋时期一位非常著名的演奏家,琴应该是他的生命,可是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琴弦弄断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一)读通课文1.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课文,读2—3遍,争取读通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

(配乐高山流水)3.说说老师在哪些地方停顿?试着用“/”标记。

(教师在黑板右板书“/”)(课件出示正确的停顿。

)4.学着老师的样子,按照正确的停顿,自己再练读一遍。

(二)读懂课文1·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2.再读全文。

三、品读课文,感悟“知音”(一)品读课文第一部分。

(前四句)1.同学们,刚才老师说了,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你能围绕“知音”,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吗?第一部分:伯牙遇到知音,欣喜万分。

第二部分:伯牙失去知音,悲痛欲绝。

板书:子期欣喜万分伯牙悲痛欲绝2.默读全文。

思考:茫茫人海,为什么伯牙独独把子期当作知音?3.钟子期又是怎样称赞的呢?教师引读:4.想象说话。

请同学们想象:伯牙的琴声还会描绘哪些自然景物?钟子期又是如何称赞的?不管伯牙琴声中表达了什么,钟子期都能感受得到并由衷地称赞。

用课文里的句子说,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4.“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用一个字来概括他当时的心境,那就是——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那就是——欣喜万分。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25《伯牙绝弦》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25《伯牙绝弦》导学案
a.作用:动态画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更好地理解伯牙和子期的友谊,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3.音频: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古文的韵律美和意境。
a.作用:音乐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b.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高山流水”这一成语的内涵。
(二)作业评价标准
1.评价内容:
a.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包括读后感、造句、小剧本等。
b.思考深度:评价学生在作业中表达的观点是否有深度,能否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c.创新性: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示自己的创意,如独特的成语运用、生动的小剧本等。
2.评价标准:
a.准确性:检查作业中词语、成语的使用是否准确,句子语法是否正确。
(二)多媒体资源
1. PPT:通过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展示课文内容、重点词汇、故事插图等,增强视觉冲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a.作用: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图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b.学生通过观看PPT,可以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视频:播放与伯牙绝弦相关的动画片或纪录片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故事背景和情感。
3.学习难点:对于古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生僻词汇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此外,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友谊、沟通等主题,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二)预习指导
1.预习目标:通过预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预习内容: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阅读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预习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伯牙绝弦》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一、自主预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在书上标画停顿符号。

2、我知道课题《伯牙绝弦》的意思:。

3、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善:绝:鼓:
志在高山:善哉:
峨峨:洋洋:兮:
4、我能根据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5、我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二、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1、什么是“知音”?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2、请找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句子。

在文中画出来。

3、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伯牙琴技的高超:
3、伯牙为什么“绝弦”?(用书中原文回答)你体会到什么?
4、伯牙既然“善鼓琴”,那么想一想,除了能弹高山、流水,还能弹出什么?试着仿写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
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
三、达标检测。

1、我会背诵课文。

2、伯牙鼓琴,钟子期。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伯牙所念,钟子期。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乃,终身。

3、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用“高山流水”比喻。

知识链接:
史载有一年,俞伯牙奉晋君之命出使楚国。

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

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

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

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

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

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

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

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

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

”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

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

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

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

”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

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

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

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

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

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

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

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

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伯牙学琴:
学习了三年,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

但是伯牙常常感到苦恼,因为在艺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

伯牙的老师成连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

至于音乐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

我的老师方子春是一代宗师,他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力。

他现住在东海的一个岛上,我带你去拜见他,跟他继续深造,你看好吗?俞伯牙闻听大喜,连声说好!
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东海进发。

一天,船行至东海的蓬莱山,成连对伯牙说:“你先在蓬莱山稍候,我去接老师,马上就回来。

”说完,连成划船离开了。

过了许多天,成连没回来,伯牙很伤心。

他抬头望大海,大海波涛汹涌,回首望岛内,山林一片寂静,只有鸟儿在啼鸣,像在唱忧伤的歌。

伯牙不禁触景生情,由感而发,仰天长叹,即兴弹了一首曲子。

曲中充满了忧伤之情。

从这时起,俞伯牙的琴艺大长。

其实,成连老师是让俞伯牙独自在大自然中寻求一种感受。

俞伯牙身处孤岛,整日与海为伴,与树林飞鸟为伍,感情很自然地发生了变化,陶冶了心灵,真正体会到了艺术的本质,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传世之作。

后来,俞伯牙成了一代杰出的琴师,但真心能听懂他的曲子的人却不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